秦始皇陵墓中的“水银”是谁放进去的,谁发现的水银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4浏览:2收藏

秦始皇陵墓中的“水银”是谁放进去的,谁发现的水银,第1张

秦始皇陵墓中用水银做成可以流动的百川归海的形象,虽然载之史乘,但长期来人们还是怀疑它的真实性。现在通过对汞量用测量的手段所获得的结果,则给了人们以肯定的答复。 经测定,陵冢内的汞异常范围达12000平方米(约占封土堆的953%),汞含量平均值为205个PPb,而最高可达到1500PPb。相反,在陵冢以外的地方的汞含量却很低,仅在5~65PPb范围之内变化[1]。这就是说,在始皇陵墓中存在有大量水银的科学根据。它也再次证明司马迁关于“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 的记载不虚(《史记·秦始皇本纪》),而且墓内的水银时过两千年也并没有渗入更深的地层中去或是蒸发殆尽。 在始皇陵墓中为什么要埋藏大量的汞呢我们不能以为这是贪图希奇的一种行为。实际上它是秦代人,对汞性能研究和应用的又一个创举。根据现代科学知识,汞的熔点为—3887℃,是在常温下唯一的一种呈易流动状的银白色液态金属。无怪古人把它叫做“水银”。尽管汞的内聚力很强,却是蒸气压最高、挥发性最强的金属,所以它就具备了较好的绝热性能。秦代也许不懂驱热降温冷藏的道理,但根据长期经验,则选择了把汞作为冷凝剂,以便在地宫之内形成一个密闭的隔热层,从而达到尸体不腐的目的。同时,汞的主要作用还在于汞蒸气有剧毒,具有杀菌的作用,这恐怕就是长期保存尸体经验的总结吧! 单质的汞,在自然界中是极为罕见的。至于游离态的汞,都是在丹砂矿床中由氧化而蒸出的(HgS+O2→Hg+SO2)。这种自然汞的产量是很少的,绝对不敷制作“百川江河大海”模型的需用,又怎么能使机械推动水银的流转呢!那么,秦始皇陵墓里大量的水银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汞在自然界多呈化合态(HgS和Pb304)存在,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丹”。天然产的红色的硫化汞,称作“丹砂”。湖南辰州产的丹砂最有名,专称“辰砂”。由于丹砂具有升华、还原等特殊性质,所以西汉淮南王刘安在其《淮南万毕术》一书中就有“丹砂为澒(汞)”的话。东汉后期人魏伯阳,在其《周易参同契》中有“河上姹女,灵而最神,得火则飞,不见埃尘……将欲制之,黄芽为根”(“河上姹女”指汞、“黄芽”指硫黄)、“汞白为流珠”的记载,说明丹砂受热分解后得到的汞具有挥发性,也不易沾附其他物质。既然两汉人对丹砂炼汞在理论上作了总结,可见其制作早为秦代人所掌握。尽管我们可以追溯到它同炼丹术发生有密切的关系,而秦始皇则把它引向实用。 秦始皇陵中那明明白白的事实已告诉人们:汞的生产必定有相当的规模。那么,这巨量的水银又来自何方?我以为主安采运自两个地方,即巴蜀和陕南。 首先,《史记�6�1货殖列传》有这么一段文字:“巴蜀寡妇清,其先得丹穴,擅其利数世,家颇不赀。清寡妇,能守其业,用财自卫,不见侵犯。始皇帝闻之,以为贞妇而容之。为筑女怀清台以旌之”。一位远在四川名清的寡妇,受到秦始皇如此的青睐,其间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我以为,只有撇开郭沫若先生那戏谑般的描述给人的误导之外,恐怕同她数世来经营的“丹穴”有关。清之所以“家颇不赀”、“用财自卫”的物质基础,就是从她先人那里继承了开采丹砂矿的这一天然财富。因为丹砂的用途甚广,除提炼汞之外,早被人们作红色的矿物质颜料,《诗�6�1蒹葭》中就有“颜如渥丹”的形容之词。司马相如《子虚赋》中也有“其土则丹青赭垩”的描述。原始人类还把丹砂粉撒在死者的周围,从而赋予它以宗教意义。这种作法经过殷、周,一直沿续到春秋战国时期。那么,秦始皇陵内大量藏有汞则是传统思想的沿续与做法的提高而已。当然,我国人民从直接用丹砂粉到提炼汞,有一个过程。而其转折的时间,很可能就在春秋战国时期。由此可见,秦始皇要用大量的水银,必定是仰仗了巴蜀寡妇清的支持。 “寡妇清”,确有其人。而前面冠“巴蜀”二字,显见其控制范围之大。《史记·货殖列传》注:“徐广曰:涪陵出丹。” 汉涪陵县的治所,位在今四川彭水县。《新唐书·地理志》:“溱州土贡丹砂。”唐溱州的治所,在今四川綦江县东南青羊市。据地质资料知,酉阳县也产汞。可见在今川东南彭水、綦江和酉阳构成了一个出产丹砂的三角区,其中尤以彭水产丹的历史为最早,时间也最长。实际上,与之毗邻的贵州省,汞的储量、产量,在目前都居全国之首。其中与四川彭水三角区不远的铜仁、德江、思南、桐梓等县所产朱砂、水银也早有记载(《元和郡县志》、《太平寰宇记》、《读史方舆纪要》等),而其发现和开采的历史应该更早一些。司马迁称寡妇清为“巴蜀寡妇清”一语,我以为是有考究的。这里的“巴蜀”,并非“寡妇清”的籍贯,而是她经营丹砂矿业的范围。当年的巴蜀,其范围可把今贵州省的北部也囊括其中是显而易见的。所以,我们有理由说秦始皇陵墓中的水银原料有相当的部分是来自巴蜀的丹砂。巴蜀的丹砂和水银,当是跨长江、溯嘉陵江而上,沿米仓道或金牛道越过巴山,经汉水,再通过褒斜道、傥骆道或子午道这些“千里栈道”,就源源不断地运到了关中。 其次,我们再看一下近在陕西的汞矿。 汞、锑矿为陕西的优势矿种之一。地质资料显示:秦岭地区已探明汞锑矿床共计19处,分布上呈带状。西经甘肃,直达青海省的同德县,东至河南省的卢氏县,共跨4省12县。范围长达1100公里、宽60~210 公里以上。陕西省的凤县、山阳、旬阳、商州市、丹凤都有集中的分布。 陕西的汞矿,历史上早有开采。《宋史·食货志》:“水银产秦、阶、商、凤四州,有四场。”又:“朱砂产商、宜二州,富顺监有三场。”所列的五州中,涉及陕西的仅商、凤二州。山阳县,唐以后属商州。在县西南金钱河上游的西坡岭、丁家山、石家山等地都有汞锑矿,至今仍在开采。凤县(古凤州治)未见有汞的开采,而《元和郡县志》说:“兴州(今略阳县治)开元贡朱砂”、“长举县(今略阳县西北一百二十里,元废入略阳)接溪山在县西北五十三里,出朱砂,百姓采之”,历代不绝。实际上,今日陕西的山阳、旬阳两县都有汞矿的存在。另外,从镇安县南的青铜关以下,沿旬河至旬阳县甘溪桥,仍有三条较大的汞矿带。总之,旬阳县的汞矿储量首屈一指,竟占整个秦岭的852%! 《明史·地理志》有“洵阳朱砂洞”的记载。而《明一统志》说洵阳县“水银山在县东北二百四十里。山出水银朱砂,有洞”。乾隆本《重修洵阳县志》载:“水银山在县东北二百四十里,南临蜀河,北连鹘岭。有朱砂、水银洞三处,今封闭”。可见旬阳水银山的汞矿早已在开采,只是在清代中期被官府强行封闭。 旬阳县汞的保有储量居全国之首,亚洲第一。它荣膺“中国汞都”之称,是当之无愧的。公馆汞锑矿位于县城北30公处,50年代秦岭区调队已经认识到它成矿远景广阔,止1967年已探明旬阳公馆南矿的汞储量达5895吨。1980年又在公馆矿床以东7公里处,探明青铜沟汞锑矿床、大槽等3处小矿床,南侧还有大寨子、砂铜沟等小型矿床;周围还分布有13个矿点。探明汞储量为7257吨、锑储量为257万吨,汞的平均品位为048%,锑为167%。公馆和竹筒两乡相接,竟然是一处长达百余里的特大汞锑矿床。“公馆~回龙汞锑矿田”简称“旬阳汞锑矿田”(又称“公馆特大型汞矿田”),是我国四大汞矿基地之一(另三处为贵州万山、务川木油厂及青海穆黑沟),成为陕西省的骨干矿山基地。 根据旬阳古矿洞中采集到的遗物判断,其开采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汉代以前。至于山阳、略阳等县采汞的上限年代,虽不能确证始于秦代,总可以作这样的推断:在封建专制时代,通过政权力量,迫使全国交献丹砂的事实未必都详录在案。所以,我们绝不能排除地处秦地、采运均称便利的这些地方采汞的可能性。但其中由旬阳提供的可靠性却是很大的。从公馆到两河关(乾祐河同旬河交汇处),可溯旬河水运到宁陕,后沿子午道抵达长安,再转秦陵,全程不足300公里。当然,由山阳到商州,本来就有一条古道相通。再走武关道,直驱秦陵,也不过230余公里。 接下来,人们就会提出这样的问题:秦始皇陵墓中能储藏多少水银 我想:既以“水银为江河大海”,其位置必在墓室的底部。据知:已测出汞异常范围1200m2是一个已知数。而它的厚度,在这里只能暂借假设。若以10cm估算,则水银的体积为:120,000,000cm2× lOcm=1200000000cm3(即12亿cm3) 我们知道:汞在20℃时的密度为13546g/cm3,那么,始皇陵内的水银可折合16255200公斤,即162552吨。 假如这个惊人的理论推导数字能够成立的话,其所需丹砂数量应按下列反应式进行: 2HgS+302=2HgO+2SO 2↑ 2HgO=2Hg+O2↑ 我们知道:纯丹砂提炼汞的比率是8626%,则始皇陵墓里的水银就需要丹砂18844423吨! 固然由朱砂提炼水银,不算太复杂。古代道家“炼丹”,就是用石榴罐盛以丹砂,通过加热,使硫气化从而分解出水银来的。但是,秦始皇陵内近两万吨丹砂要采自“丹穴”——汞矿,再提炼成纯汞,问题就不那么简单了!究竟是在当地加工,还是运来丹砂后在陵墓附近提纯的呢?这个过程费工费时,暂且不说。而精密的工艺过程、庞大的生产规模、远途运输和安全……等等,又都是如何进行的?文献无载,我们又无实物可凭。摆在人们面前的,无疑地又是一个难于破解的历史之谜!不知“物理考古” 有甚奈何? 据《史记》记载,秦始皇于公元前210年的七月丙寅死于沙丘平台(今河北广宗西北),九月葬郦山。其间历时近两个月,由于秦用颛顼历,大体相当阳历的四月到六月节令,正赶上“会署”,尸体已从輼輬车上发出了臭味。那么,秦始皇直至今日是否还像有的人说“安然无恙”地躺在地宫里吗这恐怕有点离谱的“玄”。果真如此的话,那倒是水银河创造的世界又一大奇迹!

先将矿石敲碎,放入下面生铁锅中下面烧火,上面覆以另一锅两锅之间须密封,天锅顶上筑一泥胆,向上通至“银钵”(冷凝器)汞蒸气在钵内冷凝成小珠,附着于内壁“银钵”须不断更换,待冷却后,用毛帚仔细刷下汞珠

《汉书·地理志》包括上、下两分卷,是班固新制的古代历史地理之杰作。历史的时、空不可分,故写历史必记及地理。中国最早 以“地理”为书名的著作。著者班固(32 ~92)。是《汉 书》中十志之一。内容包括西汉及之前中国疆域及政 区的划分及消长演变情况全书共3个部分:①黄帝 之后至汉初疆域变迁;②西汉疆域政区及各地的山川、 湖沼、水利、物产、民俗以及户口的沿革等,是全书的主 体;③秦汉以来中国与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关系 和海上交通情况。该志开沿革地理学之先河,对于创 立具有现代科学意义的历史地理学具有重大影响。[1]

谈及秦始皇陵,总会有许多未解之谜,其中便包括地宫中浩如江海的水银。与许多朋友一样,初读《史记》时,也曾被“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的文字所震撼,并对古代如何获取水银而充满了疑惑。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事物都很容易被我们低估,甚至于完全忽视,其中便包括古人的智慧。比如,或许不少人都以为,秦始皇陵中的水银已然算是十分悠久了,甚至可以算是我国古代最早的提炼汞。殊不知,就目前的考古发掘情况来看,以水银随葬的现象,在春秋时已经比较常见了。而有文献称,相传为吴王阖闾墓的虎丘,便曾挖有深达六尺的“池塘”,其中灌满了水银。

在后世的墓葬中,也常见有以水银防腐的现象,尤其是辽宋以后,也常见有在棺底使用水银的情况,并曾记录于正史之中。比如,《宋史·李宸妃传》中便曾讲到:“宸妃当以后服殓,用水银实棺……以水银养之,故不坏。”说的便是李宸妃下葬时,曾在棺内注满水银,以防止尸体腐烂。

查阅相关文献可知,古人以水银防止尸身腐烂的记载很多,或以水银浸泡尸体,或在尸体中注入水银。不过,像吴王阖闾和秦始皇这样的帝王陵墓,大量使用水银,除了防止尸身腐烂以外,还有更为重要的目的:以彰显自己至高无上的地位。

而据现代考古和科技检测证明,秦始皇陵墓封土中,汞的含量确实严重“超标”,足以佐证地宫中却有大量水银。不过,由于地宫尚未打开,故而难以窥得详情,是否真如司马迁所讲的那样,还有待于进一步的考证。

那么,既然历代常有以大量水银随葬的行为,那么我们的先人又是如何提炼水银的呢?

在近代科学中,水银称之为汞,而我国古代则写作“澒”音gǒng。在司马迁撰写史记之前,《淮南子》一书中即有关于汞的记载。但若要谈及水银的提炼,还不得不再讲一下它的“孪生兄弟”——丹砂。

丹砂也被称作朱砂,也是大家十分熟悉的东西。尽管在化学研究中,朱砂与水银差别很大,可在古人眼中,两者的功效却多有相近之处。比如,在使用水银随葬之前,自新石器开始,便有在墓葬中使用朱砂的情况,而后世以水银随葬,也与这种葬俗有着密切的联系。

而随着古代生产生活经验的不断积累,使得人们意识到,将朱砂加热蒸馏,即可获得液态的汞,这种方式曾是过去人工提炼水银的主要途径。不过,这种提炼方式最早始于何时,尚有较大争议,一般认为至迟在公元前五世纪便已出现。

值得注意的是,在成书于宋代的《七返灵砂论》中曾讲到,以朱砂提炼水银时:“光明砂一斤抽汞可得水银十四两;白马牙砂一斤,抽汞得十二两;紫灵砂一斤,抽汞得十两。”古代以十六两为一斤,核算下来,原料最好的光明砂,提炼比例竟可达875%。

然而,这么高的提炼比率,实际上是因为所得之汞尚不够存。因为,就现代化学工艺来看,如果提炼纯水银的话,理论上的最大提炼比率也不过在86%左右。从这一点来讲,宋代的水银纯度,尚不及我们所用的工业水银。自然,秦始皇陵地宫内的水银纯度,还当要更低。

公元前221年秦国灭掉了楚国,占领了着名的旬阳,将当地水银运来秦始皇陵。除了陕西旬阳县之外,这些水银最有可能是从当时最大的汞矿产地重庆东南地区运过来的。

汞在自然界多呈化合态(HgS和Pb304)存在,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丹”,天然产的红色的硫化汞,称作“丹砂”。

湖南辰州产的丹砂最有名,专称“辰砂”,由于丹砂具有升华、还原等特殊性质,所以西汉淮南王刘安在其《淮南万毕术》一书中就有“丹砂为_(汞)”的话。

说明丹砂受热分解后得到的汞具有挥发性,也不易沾附其他物质,既然两汉人对丹砂炼汞在理论上作了总结,可见其制作早为秦代人所掌握。

尽管我们可以追溯到它同炼丹术发生有密切的关系,而秦始皇则把它引向实用,秦始皇陵中那明明白白的事实已告诉人们:汞的生产必定有相当的规模。

扩展资料:

秦始皇陵的地宫江河大海是以水银做成的,其大量的水银一直都是围绕着秦始皇墓的周边,因为先秦时期他们认为水银是制作长生不老药的主要成分,对于人死后的灵魂等都是有奇特功效。

秦始皇用水银还可以避免自己的陵墓未来会招来盗墓贼,因为在里面放置的大量的水银,想要因此来震慑那些心怀不轨的人。

后来,到了现代,运用仪器进行检测之后,发现记载并没有作假,那里面确实有大量的水银。经过计算得知,里面居然有多达100吨的水银。

这让很多人都吃惊,就算是现在科技这么发达,想靠个人力量得到那么多水银也很困难。

刚开始,秦始皇为了得到足够的水银,向全国发出公告要征集朱砂。在但是,朱砂主要分布在巴蜀地带,所以皇帝在这一块更是多方征集。

参考资料:

-秦始皇陵地宫

  卷四·释道鬼神

 作者:程登吉

 如来释迦,即是牟尼,原系成佛之祖;老聃李耳,即是道君,乃是道教之宗。鹫岭、祗园,皆属佛国;交梨、火枣,尽是仙丹。沙门称释,始于晋道安;中国有佛,始于汉明帝。

 籛铿即是彭祖,八百高年;许逊原宰旌阳,一家超举。波罗犹云彼岸,紫府即是仙宫。曰上方、曰梵刹,总是佛场;曰真宇、曰蕊珠,皆称仙境。伊蒲馔可以斋僧,青精饭亦堪供佛。香积厨,僧家所备;仙麟脯,仙子所餐。佛图澄显神通,咒莲生钵;葛仙翁作戏术,吐饭成蜂。

 达摩一苇渡江,栾巴噀酒灭火。吴猛画江成路,麻姑掷米成珠。飞锡挂锡,谓僧人之行止;导引胎息,谓道士之修持。和尚拜礼曰和南,道士拜礼曰稽首。曰圆寂、曰荼毗,皆言和尚之死;曰羽化、曰尸解,悉言道士之亡。

 女道曰巫,男道曰觋,自古攸分;男僧曰僧,女僧曰尼,从来有别。羽客黄冠,皆称道士;上人比丘,并美僧人。檀越、檀那,僧家称施主;烧丹、炼汞,道士学神仙。和尚自谦,谓之空桑子;道士诵经,谓之步虚声。

 菩者普也,萨者济也,尊称神祗,故有菩萨之誉;水行龙力大,陆行象力大,负荷佛法,故有龙象之称。儒家谓之世,释家谓之劫,道家谓之尘,俱谓俗缘之未脱;儒家曰精一,释家曰三昧,道家曰贞一,总言奥义之无穷。达摩死后,手携只履西归;王乔朝君,舄化双凫下降。

 辟谷绝粒,神仙能服气炼形;不灭不生,释氏惟明心见性。梁高僧谈经入妙,可使岩石点头,天花坠地;张虚靖炼丹既成,能令龙虎并伏,鸡犬俱升。藏世界于一粟,佛法何其大;贮乾坤于一壶,道法何其玄。妄诞之言,载鬼一车;高明之家,鬼瞰其室。

 《无鬼论》作于晋之阮瞻,《搜神记》撰于晋之干宝。颜子渊、卜子商,死为地下修文郎;韩擒虎、寇莱公,死为阴司阎罗王。至若土谷之神曰社稷,干旱之鬼曰旱魃。魑魅魍魉,山川之祟;神荼郁垒,啖鬼之神。仕途偃蹇,鬼神为之揶揄;心地光明,吉神自为之呵护。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如来佛就是释迦牟尼,本是佛教的始祖;谥号为“聃”的李耳就是老子,后来被尊为道教的始祖。

 “灵鹫山”和“祗园”都是佛祖说法的地方,属于佛国;“交梨”、“火枣”全都是道家服用的仙丹。

 和尚和僧侣开始以“释”为姓,源于东晋僧人道安;中国有佛教开始于东汉明帝。

 传说中的篯铿就是封于彭城的彭祖,寿高达八百岁;东晋许逊本来是旌阳县令,传说一家四十二口拔宅飞天,鸡犬相随。

 梵语“波罗蜜”就是汉语的“到彼岸”;“紫府”就是道家所说的仙人居住的地方。

 说“上方”、说“梵刹”,都是佛教活动的场所;说“真宇”、说“蕊珠”,都是誉指仙人居住的地方。

 在家修行的男性佛教徒的食物可以施舍给僧人;用南烛叶煎汁浸米做成的饭,也可以供养神佛。

 香积厨是僧家所必备的斋厨,仙麟脯是神仙所吃的熟食。天竺僧人佛图澄显神通,焚香念咒语使钵中生出莲花;三国道士葛仙翁作法术,张口吐饭能变成蜜蜂。

 天竺僧人达摩可以脚踩一根芦苇渡江,后汉人栾巴则能用嘴喷酒灭掉远在成都的火灾。

 晋代道士吴猛可以用羽扇划开江水变成路;神话中的麻姑则能把米扔在地上变成珍珠。“飞锡”、“挂锡”,是说僧人的出游和停留;“导引”、“胎息”,是说道士的修身养性的方法。

 和尚双手合十行礼叫做“和南”;道士举一手向人行礼叫做“稽首”。说“圆寂”、说“荼毗”,都是指和尚的死;说“羽化”、说“尸解”,都是指道士的死。

 女道士叫做“巫”,男道士叫做“觋”,从古时候就这样划分;男僧人称作“僧”,女僧人称作“尼”,也是从来就有这样的区别。

 “羽客”、“黄冠”,都是道士的誉称;“上人”、“比丘”,是对和尚的赞美。“檀越”、“檀那”是佛家称呼施主;外炼金丹,内修精气的道士,想做长生不老的神仙。

 和尚谦称自己,说自己无父无母,像有莘氏女采药,在空桑中捡到的婴儿,所以称为“空桑子”;道士念经,仿效神仙的声音,所以称之为“步虚声”。

 “菩”就是普遍的意思,“萨”则是救助的意思,因此天地神灵有菩萨的美誉;在水中行走,龙的力量最大,在陆地上行走,象的力气最大,因此精通佛法的高僧有“龙象”的称号。

 儒家称的“世”,佛家称之为“劫”,道家称之为“尘”,这都是说还没有摆脱世俗的人事牵连;儒家说“精一”,佛家说“三昧”,道家说“贞一”,这都是说深奥的道理无穷无尽。

 达摩死后,有人看见他手提一只鞋从东方归向西天;后汉王乔朝见皇帝,不用车马,站在由鞋变成的两只野鸭身上从天空中降落。

 “辟谷绝粒”,神仙不吃五谷,能够用吐纳之法修炼身体;“不灭不生”,释迦牟尼能内心悟道,超脱生死的境界。

 梁朝的高僧道生法师讲经,绝妙处能够使顽石点头,云光法师说法能够使上天感动,天上的宝花纷纷降落;张虚靖炼丹成仙后,能够降龙伏虎,平素养的鸡犬都跟着他升天了。

 能把整个世界藏在一粒米中,佛家的法力是何等的强大;把整个乾坤贮藏在一把壶里,道家的法术又是多么的玄妙。

 无稽之谈就好像说装了一车鬼魂;富贵人家,鬼都要偷窥他的家室。

 《无鬼论》是晋朝阮瞻所写;《搜神记》是东晋干宝所撰。孔子的徒弟颜子渊、卜子商,死了以后在阴间做了修文郎;隋朝大将韩擒虎、北宋丞相寇莱公,死后在地府做阎罗王。

 至于说到土神和谷神,就叫做“社稷”;使人间干旱的鬼叫做“旱魃”。

 “魑魅”、“魍魉”都是山川中危害人类的精怪;“神荼”、“郁垒”都是吃鬼的门神。

 官路困顿不通,连鬼神都要对其拍手戏弄;心地光明磊落,吉神自然呵护庇佑。

 注释

 如来释迦:即释迦牟尼(公元前565年—公元前486年)。佛教创始人。姓乔达摩,名悉达多,释迦族人,为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净饭王之子。释迦牟尼意为“释迦族的圣人”,是佛教徒尊称他的圣号。老聃李耳:老子,道教的始祖。春秋时的思想家,著有《老子》。

 鹫岭:也称鹫山、灵山,即灵鹫山,是佛说法之地,在中印度。据说佛常住在那里。祗园:即祗树给孤独园。是释迦牟尼去舍卫国说法时与僧徒停居之处。佛国:佛的出生地,指天竺,即古印度。交梨、火枣:道教认为是神仙吃的两种水果。

 沙门:梵语音译“沙门那”的简称,也译作“桑门”,就是僧侣、僧徒。意思是勤修善法,止息恶习。释:中国佛教对释迦牟尼的简称,后来又泛指佛教。东晋道安受戒,用释作姓,开中国汉族僧尼称释之先河,后来就相袭乘。释慧皎《高僧传·释道安传》:“初魏晋沙门,依师为姓,故姓名不同。安以为六师之本,莫尊释迦,乃以释命氏。”

 篯铿:即彭祖。姓篯,名铿。颛顼玄孙,生于夏代,商代被封于彭城,传说活了八百岁(一说七百六十七岁)。许逊:东晋人,字敬之,汝南人(今属河南)。曾跟吴猛学道,后举孝廉,曾是旌阳县令,后弃官东归,周游江湖。传说全家四十二口人在南昌西山同时升天。

 波罗:也作“波罗伽”或“波罗蜜多”,梵语音译,就是波罗蜜,意思是到彼岸,也就是成佛以后的境地。紫府:道家称呼先人的住所。

 上方:指仙和佛所居的天界。梵刹:梵的意思是清净,刹在此是指竿,也就是挂经幡的柱子。僧人居住的地方,应当竖幡以告众人。后来泛指佛寺为梵刹。真宇:真人居住的庭宇。蕊珠:神仙居住的地方。道家传说天上有蕊珠宫,为神仙居住的地方。

 伊蒲馔:在家修行的男性佛教徒吃的饭,是用伊兰、菖蒲做的。青精饭:用南烛叶煎汁浸米,煮饭,颜色为青色。道家认为经常服用可以养颜延寿。

 香积厨:佛家指僧寺的食厨。取香义。省作“香厨”。仙麟脯:指仙家食用的用麒麟制成的干肉。

 佛图澄:天竺僧人,相传西晋末年来中国。《晋书·佛图澄传》中记载佛图澄曾用钵装水,烧香念动咒语,使钵中生出莲花。葛仙翁:葛玄,三国吴方士,字孝先,号仙翁,晋葛洪之从祖父。相传能够念动咒语将从口中喷出的饭变成蜜蜂,再张口,蜜蜂又飞入口中变成饭。

 达摩:菩提达摩。中国佛教禅宗创始人。传为天竺香至王第三子。有传说达摩过金陵的时候与梁武帝话不投机,想回江北,但没有船只,于是便用一根芦苇渡过江。栾巴噀酒灭火:噀,喷。栾巴,后汉魏郡内黄人(今河南内黄西北),还有说法为蜀郡(今成都)人,字书元。传说他通晓道术,汉桓帝赐酒给他,栾巴竟然不饮而向西南喷去,有人告他对皇帝不敬,皇帝召其问之,他说:“成都有火灾,故喷酒灭火。”派人查证,成都果然报告发生火灾。

 吴猛:晋代道士,相传曾用扇子在江上画出一条路,自己走过去,然后路就消失了。麻姑: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女仙。

 飞锡挂锡:佛家语。锡是僧人的锡杖,上面有环,是僧侣随身带的物品。僧人远游持锡杖,投宿时不以杖着地,必挂起,故称“挂锡”。导引:也作“道引”。古代中国一种强身除病的养生方法,胎息:练气功时一种功力较深的呼吸方法,也是古代中国养生方法之一,就像胎儿在母亲的腹中一样,能够不用嘴和鼻子

 呼吸。

 和南:梵语音译,也作“婆南”。为僧人合掌问礼,即“稽首”、“敬礼”。《僧史略》:“若西域相见则合掌,云和南。”稽首:道士向行人举一手行礼。

 圆寂:佛家语。称僧尼之死为“圆寂”。荼毗:梵语音译,佛家用语,意思是焚烧的意思。佛教僧尼死后,将尸体火化就是“荼毗”。

 巫、觋:古代称女巫为巫,男巫为觋,都是装神弄鬼的人。攸分:有区别。

 羽客:道士能飞升成仙,因此用“羽客”、“羽人”来称呼道士。还有说法认为源于南唐道士谭峭。谭峭被唐王赐号“金门羽客”。黄冠:道士戴的束发之冠。用金属或木头制成,颜色多为**,所以称“黄冠”。也是道士的别称。唐代李淳风的父亲做道士时,号“黄冠子”。上人:佛教中指智慧德行很高可为僧众之师的高僧。南朝以后则多作为僧人的尊称。比丘:佛家称在家修行的男僧是和尚。按照佛教典章,少年出家,初受戒,称作沙弥;到二十岁,再受具足戒,才能成为比丘。

 檀越檀那:梵语音译,都是施主的意思。施主:佛教对向寺院施舍财物的世俗信徒的尊称。烧丹炼汞:道教道术之一。原指将朱砂等药物放于炉火中烧炼,以制“长生不老”的丹药。后来又有内外丹之分。把人体当做炉鼎,用静功和心法修炼精、气、神的是内丹。

 空桑子:《列子》云,有莘氏女采药,在空桑中得到一个婴儿,由庖人养大,取名伊。后来,有莘氏女嫁商汤,伊作陪嫁之臣随往。后来被汤用为相,所以称伊尹。僧人用此表示自谦,取其没有父母之意。步虚声:道士诵经的声音,仿效空中传来的神仙声音。

 神祗:天地神灵的总称,在天是神,在地则为祗。菩萨:原为释迦牟尼修行还未成佛时候的称号,后来泛指所崇拜的神像为菩萨。龙象:佛教用语。龙象是大力之象,用来比做诸罗汉中修行勇猛且有最大力者。后用来指高僧。

 世、劫、尘:《楞严经》记载:三十年为一世,五百年为一劫,千年为一尘。俗缘之未脱:还没有摆脱世俗的人事关系,不能得道成仙。精一:精心一意,《书·大禹谟》:“惟精惟一。”三昧:梵语音译,佛教语,排除一切杂念,使心神平静。贞一:专一,守一,是道家所谓的保持本性,自然无为。

 达摩死后:菩提达摩在少林圆寂后,被葬在熊耳山定林寺,相传北魏使者宋云出使西域回来,在葱岭看见达摩提着一只鞋子走过来,说是到西天去。王乔:汉朝人,曾担任县令,相传可以把两只鞋子变成野鸭子。舄:古代一种有复底的鞋。凫:野鸭。

 辟谷:也称“断谷”、“绝谷”,就是不吃五谷,中国古代的一种修养方法。不灭不生:也作“不生不灭”。佛家则指超脱生死的境界。

 顽石点头:相传南朝梁高僧道生法师在苏州讲佛法,在讲到《涅槃经》提到万物都有佛性的时候,石头都点头。天花坠地:相传梁武帝时,云光法师在天龙寺讲经,感动了上天,宝花纷纷从天上降下。张虚靖:东汉张天师张道陵的七世孙,《列仙传》载,张虚靖遍游名山,学长生不老之术。龙降虎伏,炼丹升天后,鸡犬吃了剩下的药也得以升天了。龙虎并伏:道家用龙虎比喻心火肾水,抑制嗔怒情欲,使心火下降,肾水滋润。

 藏世界于一粟:释普济《五灯会元》:“一粒粟中藏世界。”贮乾坤于一壶:后汉方士费长房,曾经看见一老翁卖药,挂着一个壶,晚上就在壶中休息,费长房觉得很奇怪,于是拜见老翁,第二天与老翁一同入壶,见里面楼台壮丽,惊奇道“此别一乾坤也”。于是便随老翁入山学道。

 载鬼一车:把无当做有,言语很是奇怪。鬼瞰其室:扬雄《解嘲》:“高明之家,鬼瞰其室。”瞰,窥伺。

 《无鬼论》:晋人阮瞻持无鬼论。《搜神记》:志怪小说集,东晋干宝撰。干宝:字令升,河南新蔡人。

 颜子渊、卜子夏:颜子渊,即颜回,字子渊,春秋末期鲁国人。卜子夏,即卜商,字子夏,春秋末期晋国人,另一说法是卫国人。二人都是孔子的学生。韩擒虎:隋代大将,字子通,文武双全。寇莱公:北宋政治家寇准,字平仲,被封莱国公,所以称寇莱公。

 旱魃:古代传说中能引起旱灾的怪物。

 魑魅魍魉:指各种各样的鬼怪,现在多用来比喻各种各样的坏人。祟:鬼怪祸害人。神荼郁垒:两个神仙的名字,相传能够制伏恶鬼,于是后人都把它当做门神,画像极丑且凶恶。啖:吃。

 仕途偃蹇:仕途不顺利。晋代罗友曾对桓温抱怨说:“在来的路上连鬼都揶揄,他只是为别人做官送行,没有别人送他去做官。”桓温于是推荐罗友作襄阳太守。揶揄:戏弄,辱弄。《东观汉记·王霸传》:“世人皆大笑,举手揶揄之。”心地:佛教语。佛教认为三界唯心,心像滋生万物的大地,能随缘生出一切,所以称“心地”。

古代是可以制造出水银这种东西的,因为在古代的那个时候,大约是在春秋和战国时期,在这样的一个时间里,就已经拥有了这一种水银的制作方式。虽然提炼水银的技术还没有达到一个比较巅峰的状态,而且提炼水银也需要花费大量的钱财,但是基本的一些提炼和保存方法都已经真正的存在了。所以说秦始皇陵中拥有这一些水银也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情,毕竟这一些水银可以作为当时的一种工具,来封存当时的皇陵。

抽砂炼汞法其实就是我们国家最早掌握的这一提炼水银的工艺,因为拥有了这样的工艺的存在,人们才逐渐意识到这种朱砂可以提炼出水银来。所以就一直使用着朱砂来炼制水银,不过在最早的时候,人们并不知道这样的方法,而是使用着朱砂来做一些这种重要地方的密封。虽然朱砂也含有着一定的毒性,但是朱砂的这一种毒性相比于水银来说还是比较低的,所以在人们研究出水银的制作方法之后,就立马代替了朱砂的存在。

当然在当时的时候,不同的朱砂提炼出来的水银的比例也是不一样的,好一点的朱砂可以提炼出相对于比例比较高的这种水银,但是差一点的朱砂却不能实现这样的做法,反而是差一点的朱砂也没有办法真正的实现这样80%多的提炼工艺。后来的人们又研制出另外的一些比较容易的方法,比如下火上凝法,这样的一种方法也可以轻松的提炼出水银。

不过当时的水银的主要用途却并不是用在陵墓当中,而是为一些君王调制一些丹药,君王认为这一些丹药可以帮助他们不老不死,所以才逐渐的丰富了这种物质的制作方法。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