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题探究
中韩文化之争
或许这个题目不太合适,因为我们中国好像基本上都没有跟韩国争过,还有,中国也不需要争。那些文化本来都是中国的,中国在宣扬的本来就是自己的东西,何来文化之争呢?
相反,是韩国在盗窃中国的文化,在想方设法地极力将中国文化韩国化。
对于韩国盗窃中国文化这些行为,我觉得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 韩国民族的自欺,不肯承认曾依附过中国。
韩国长期以来都是中国的附属国,还有很长时间是在中国的统治下的。直到二战后,韩国才终于完全摆脱了中国的影响。韩国这么多年来一直是活在中国的影响之下,现在好不容易有机会翻身了,而且,还在经济上超越中国。所以,有点得意忘形,不可一世的感觉。但这并不能完全洗脱他们曾经依附过中国的事情,因为他们韩国的文化是植根在中国文化之上的,这个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他们韩国不敢明目张胆的说不是。于是,韩国他们想出一系列的自欺的方法,只要把中国文化说成是自己的,那样就不会觉得就比中国矮了一截,还大有把中国压下去的感觉。所以呢,在韩国,出现了自上而下的丑化中国,贬低中国,极力称赞韩国的言论。殊不知这个靠打压他国,盗窃他国文化的行为只能自欺,不能得到世界各国的承认,反而会受到其他各国的耻笑。
2中国的日益强大。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取得了质的飞跃,到现在国民生产总值以远远超越了韩国。而从现在的情况看来,中国除了经济强大外,综合实力也在不断加强,以一个负责任的大国的身份活跃在世界舞台。
相比韩国,当年他们的是依附在美国身旁才活的经济腾飞的。这是他们引以自豪的地方,短短几十年间就令韩国的经济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曾经是他们唯一可以跟中国叫喊的地方。而现在,中国用了比他们少一倍的时间,取得了比他们多几倍的成就。中国的飞速发展深深地刺伤了本来就很脆弱的韩国人的自负的神经。更重要的是,随着中国的强大,韩国在亚洲的话语权越来越少,而当年的傀儡主美国也大有放弃韩国的想法。韩国越来越感到自己的渺小,于是做出了一些贻笑大方的事情来吸引国际的注意。
3汉字的回归迫使韩国直面中国文化
今年来,韩国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法规,要求恢复汉字在韩国的流通。而05年推出的《推动汉字并用方案》无疑彻底宣布韩国的去汉字化完全失败。到此,韩国没法再回避自己与中国的渊源。但韩国民族骨子里那种想逃避中国的思想还没有改变,那种自大的想法并不因去汉字化得失败而消亡。相反,韩国走上了另外一条更加极端的道路。既然无法摆脱中国文化,那就让中国文化变成韩国文化。我们可以看到,韩国对中国文化的盗窃也正是在去汉字化彻底失败后进入高峰的。这充分暴露了韩国的懦弱的自欺。
对于中国与韩国的文化纠缠,我觉得,咱们不用那么计较。就如那些老中医在面对韩国想申请“韩医”为文化遗产时候的看法。“中医需要的不是保护,而是发展。当中医学、发展到另外一个高峰的时候,所有的谣言都不攻自破。”
我们在对着中国传统文化的问题上,首要做的是想怎么去发展,而不是去讨论她到底是属于谁的。如果不去发展,就算到最后,拿回了那些属于我们的文化的归属权,但那些文化却已湮灭在历史的痕迹当中。那样,我们得到的是什么?没有社会表现的文化仅一纸公文而已。
回答人的补充 2010-08-10 20:05 中韩文化之争带给我们的思考
在被部分中国媒体泼墨式报道多次后,韩国方面终于做出回应。韩国驻华使馆给中国媒体发来声明称,对所谓韩国教授声称“诗人李白是韩国人”、“孙中山是韩国人”、“朝鲜族发明了汉字”……等虚假报道表示“深感担忧,并予以关注”。声明指出,这些“中国文化被韩国”的报道,事后经查明大部分均无事实依据。有些报道是把某个人观点当成韩国国民的普遍立场,扭曲事实真相并进行炒作。
看了这则声明,有点哭笑不得,看来“中韩文化之争的闹剧已受到韩国政府的关注。至少韩国方面担心,这样的新闻报道,会影响到中国民众看待韩国的态度。这两年写过两篇与韩国文化有关的评论,从网友一些“棒子”称谓的留言,已感到了某种民族情绪,只要说起韩国,多是怨恨不屑的口吻。这种情绪的漫延,与这种臆造的“文化之争”不无关联。
记得前些年“哈韩”还是一种风尚,但从2005年韩国江陵端午祭在联合国“申遗”成功开始,一场虚拟的文化之争拉开了大幕。媒体早有解释,江陵端午祭的源起虽与中国的端午节有关,但与端午节习俗并不相同。它主要是指当地的一种祭祀活动,祭祀的也多是韩国才有的神灵,如大关岭山神等。它不过是以端午为时间点,韩国民众迎送各种农业神的一种信仰活动,虽有儒教祭仪,但巫俗祭仪多是韩民族才有的文化内容。即便韩国民间过端午节,吃的也是艾子糕喝的是益仁汁,与中国端午习俗也大不相同。
在一些同源的文化圈,这是一种普遍现象,有一些习俗虽起源某地,但在漫长的历史与文化交流中,会被周边的国家或地区吸纳和接受,并演变为自己民族的独特习俗,这本是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一种正常状态。
这种正常的状态,到了一些文化官员、专家和媒体的口中,就变成了一种竞争。似乎把“申遗”当成了申请专利,其实“申遗”与申请专利完全是两个概念。只要你申报的项目有自己独特的历史传承和文化特色,同样能继续“申遗”。申遗是对传统文化保护状态的认可,并不是对文化起源的一种官方追认。
不过不能否认的是,这种假造的“文化之争”也确实引起一些管理部门的恐慌,使得国内这些年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有了很大进步。细察“文化之争”背后的利益链,也是有受益者的,就是主管文化遗产保护的那些部门和机构,它们是想用一场假想的“文化战争”,来推动对国内文化遗产的保护。于是经济领域才有的竞争意识,被引进到对文化源起的认定了。
文化最为主要的特征,就是包容性。任何一种伟大的文化形态,绝不会只局限在一个区域中发展,古希腊文化、基督教、佛教、儒家文化都是如此。一种文化形态背后的价值与思想资源,如果适应了历史的需要,自然会在各地落地生根。强大的文化依靠的是传播。依靠的是对其他文化的融合,来显示力量的,而不是靠对起源的竞争。你有再强大、再纯净的起源,在今天的民众生活中失传了,也终究是一种孱弱的文化。
我想所谓的中韩文化之争,中国学术界一直是把它当作一场民间闹剧的,很少有学者参与这种争论。只要稍具历史常识的人,不会参与这种争论。中韩在历史上渊源极深,从汉武帝起,中国就有过对韩地的殖民史。所以韩国一些学者,想在当代通过一些文化方式来剥离文化中的殖民因素,也属一种正常心态。但历史终究是无法改变的,尤其中国一直有修史传统,是世界上历史保存得最为连续而完整的国家,要想在这样的文化中改变人们的某种历史认知,几乎没有任何可能。
这是一个文化多元的时代,宽容地看待各种国际文化现象,也是一个大国应该有的文化姿态。宽容既意味着社会能容忍各种不同的声音,不用担心压制;也意味人们不再用各种极端观点,来对待自己不理解的文化现象。只有构建了这种宽容的文化心理,国民情绪才能不显得这么变幻不定、狭隘短视。宽容并不意味着丧失生机,而是对文化现象做更多理性的思考,少一些仇视和敌意,多一些理解和温情。只有这样,才能把媒体资源用在那些值得批判的议题上,而不是打一些像“中韩文化之争”这样无聊的口水仗。
提问人的追问 2010-08-10 20:09
可知这是我做的课题啊,我没办法改题~虽说中国没有争,但是作为端午节这一文化的发源地上生存的人们,面对别人对我国文化的争夺,不是应该做些什么么,这一课题主要目的就是要激发中国人民保护传统文化的意识,并无其他深刻意义。
回答人的补充 2010-08-10 20:13 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保护意识中国的传统文化渊源流长,那什么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呢,。“传统文化”是指文
明史上和历史上存在过的、发生过的、被今天记忆的人类生存方式和生存乐趣,
以及在今天仍然被沿用或有所变异有所发展的上述生存方式和生存乐趣。随着西
方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现今存在的“传统文化”或被忽视,或被披上了
现代文明标识的羽衣。我们在感受着我国传统的博大后是否应该更应该思考一下
,我们该如何保护我们现在的传统文化呢
韩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不忘对民族文化遗产作为“无形文化财产”保护起来,
相对于韩国对文化保护的程度我们汗颜,在别国着手准备将“端午节”作为文化
遗产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请保护的时候,我们才惊呼这是我们的节日,怎可被
他国抢占
对于传统文化的保护我们不能处于被动的位置,不能等着别国关注某个节日的时
候,我们才惊恐,才翻找历史资料,告诉别人这是属于我的,地球人都知道,可知
道有什么用,谁先申报就是谁的,谁有功夫从沉年的资料中去证实是属于你的呢
就象多年前别人对自己专利的默视,自己用了多年的商标不能用了,原因是别人
抢先自己一步注册,受到了法律的保护,我们捶胸顿足又如何,主要是脑子中必
须有保护自己的意识。
我们的文化传统很多,需要全国人民都积极去行动 去保护 去重视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中华民族的祖先用劳动和智慧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延续不绝,一直影响到今天的生活。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是凝聚中华民族力量的客观要求,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现实需要。全面、系统地挖掘、整理和介绍中华传童文化,则是中国学者义不容辞的光荣任务。有鉴于此,几十位对于传统文化素有研究的学者通力协作,编纂了这部《中华传统文化大观》,奉献给各位读者。
文化是人类精神活动和实际活动的方式及其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由于人们生活实践的复杂多样,文化也相应地具有不同的内容、形式和层次。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早在数千年以前,中国就以独具特色的黄河文化而闻名。其后,经过炎黄子孙长期的创造和积淀,中华文化愈丰富多姿、博大精深,其成就、其影响,举世罕见。
中华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整体性,各种文化形式之间相互贯通,相互影响。只有在比较全面了解中华文化各个门类形式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对其总体特征与实质获得较深入的理解。事实上,整体性把握文化,本身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中国历史上的许多杰出人物都是在众多领域均有重要建数、树的文化全才。世界级文化大师孔子所推崇和追求的“成人”,不仅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广博的知识、深邃的智慧,而且还具有出色的文字表达能力、政治管理经验以及艺术、体育、军事等多方面的技艺。孔子本人正是这样一位全面发展、多才多艺的伟大人物。作为杰出的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历史学家和文学家,孔子对于音乐等艺术领域、射御之类技能甚至烹饪与服饰的原则等,都曾提出过非常精妙的见解。中国古代杰出人物对于文化的全面追求,启发本书作者将不同门类的知识融汇贯通,集为一帙。
本书内容涉及的时间范围因门类而略有差别,一般说来,上起原始社会,下至近现代。面对浩如烟海的历人物、汗牛充栋的古代典籍、星罗棋布的文物遗存,本书没有采取编年体的中国文化大事记的写作手法和按词条分门分类的文化词典的编纂形式。大量人物、著作、术语、事件的简单堆砌并不能揭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蕴。在有限的篇幅内,本书为读者奉献的是系统的而不是支离破碎的知识。本书努力把寻找中华传统文化各个门类的发展线索放在首位,力图达到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同时,本书也试图分析每一文化门类的基本特点,阐释这些文化门类在整个中华传统文化中所处的位置。最终展现给读者的,除了一幅幅多姿多彩的历史画卷以外,还包含对各方面知识的整合与品味,包含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整体性总结与反思。相信这种撰写方式能帮助读者获得清晰、明了和系统的知识。
强烈的时代性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又一大特征。文化的本质不是既成的事物而是流变的过程。本书揭示了这样一个事实,即传统文化一直处于《周易》所形容的“生生不息”的继承与变易的对立统一发展之中,旧的形式不断被新的形式所代替,但在新的形式中又包含着持久恒常的民族精神。例如,被视为“国粹”的京剧实际上是一门非常“年青”的艺术,它的真正成熟距今不过百年上下。自宋代以来,主导戏曲舞台的艺术形式曾发生过多次重大繁荣。然而,这种变革并非脱离历史的独立创造,而是继往开来,在吸收过去遗产的基础上加以创新。研究中华传统文化的重大意义也正在于此。尽管许多旧的形式已随着历史变迁而失去生命力,但却可以通过改造,使之适应新时代的要求而继续发展。因此,本书在研究中华传统文化各门类历史发展的同时,也尽可能地对该领域的未来发展作出预测。
中华传统文化的另一重大特征是突出的地域性。中国国土辽阔、地大物博,自周秦以来除个别分裂割据时期外,在大部分时间内保持着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这一政治机构。因而,在中华传统文化这一体系之中,既有源自黄河流域的华夏文明作为主体,也有多样的少数民族文化作为补充,相得益彰。中华传统市场早在数千年前就与异国文化开始了交流。汉唐时代,中国文化是相当开放的。在许多方面,中华民族的祖先曾非常勇敢地、毫不犹豫地吸收外来文化因素,并加以改造,不断丰富中华文化的内涵。从意识形态方面看,中国接受了从印度传来的佛教,这是世界主要文明体系之间的最大规模的交流之一。从艺术方面看,中国大量吸收了沿丝绸之路传来的异国音乐、舞蹈,并使之中国化。“胡琴”是中国民族乐器中的重要代表,但如同其名称所示,它原来是外来品。从饮食、服饰、民俗等方面看,中国所吸收的异国文化内容也十分惊人。与此同时,中国也将自己的文化向外输出,如造纸等四大发明、丝绸与瓷器等工艺制作等,都对世界文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对人类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华传统文花的许多精华,如中医、气功、武术等,至今仍受到全世界的重视。中外文化的交流与比较,是文化研究的基本课题之一,需要加以专门研究。因内容和篇幅所限,本书只是约略地揭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若干文化的交流必将进一步扩大,具有悠久传统的中华文化,必将以崭新的资态迈进未来的世界文化体系之中。
篇章目录
·儒家学说
古典儒学
两汉经学
儒道释的交会与融通
义理之学
考据之学
·道家道教
老子哲学
庄子哲学
早期道教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道教
道教的鼎盛
金元时期新道教
道教的衰落
·中国佛教
教义教规
历史源流
教下诸宗
教外别传
礼仪制度
藏传佛教
·诗歌词曲
先秦诗
两汉魏晋
南北朝诗
唐诗
宋诗
元明清诗
词
曲
·文章骈赋
散文
骈文
辞赋
·章回小说
形成与演变
流派与名著
民族风格
·书法篆刻
先秦书法
秦汉书法
魏晋南北朝书法
隋唐书法
五代两宋书法
元明书法
清代书法
书论与欣赏
篆刻
·中国绘画
教化人伦——人物画
山境水情——山水画
花鸟精神——花鸟画
玄妙之门——绘画理论
·雕塑造像
明器雕塑
陵墓表饰雕塑
宗庙造像
石窟造像
寺庙造像
建筑雕塑
工艺雕塑
·传统音乐
民歌
乐器和器乐
舞蹈音乐
曲艺音乐
戏曲音乐
乐论、乐志和乐律学
·古代舞蹈
原始舞蹈
周代乐舞
秦代百戏
隋唐乐舞
宋代队舞
元、明、清舞蹈
·古典戏曲
戏曲的起源和形成
宋元南戏
元杂剧
明清传奇
清代地方戏
京剧
传统戏曲理论
·史官史学
史官史家
史书体裁
历史思想
史学理论
·汉字的形质
汉字的基本类型
汉字的起源与发展
汉语方言
汉语语音
汉语词汇
汉语语法
·书简典籍
古籍形态
古籍整理
古典书目
·教育科举
教育制度
教育思想
科举制度
·中华武术
拳术
武术器械
对练
集体项目
攻防技术
·中华气功
渊源探踪
历史发展
门类划分
研究方法
理论基础
要领简述
应用价值
外气研究
·棋艺博戏
围棋
象棋
·兵家韬略
韬略的形成与发展
韬略的理论原则
国防韬略
治军韬略
用兵韬略
·政治谋略
政治谋略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条件及其作用
政治谋略的类型
·刑名律令
渊源与发展
理论基础
形式特征
主要罪名及处罚
刑罚体系
主要适用原则
·中医中药
基础理论
临床基本原理
针灸学
中药学
养生学
名医名案
·建筑园林
构造与材料
色彩与布局
传统居住建筑
城市和城市公共建筑
宫殿建筑
礼制与祠祀建筑
陵墓建筑
佛教建筑传统园林建筑
·古玩器皿
陶器
玉器
铜器
瓷器
漆器
金银器
文房四宝
·衣冠服饰
起源与初步发展
周礼缙绅与汉官威仪
从魏晋的日月改易到唐代博采兼收
宋代的守古尚简与明代的恢复汉俗
满汉并存的清代服侍
·美食名饮
斗茶品茗
琼浆美酒
玉盘珍馔
·中国民俗
鬼神
丧葬
婚姻
宗法
礼仪
节日
禁忌
相术
风水
算命
为挽救一度遭贬,慢慢地被排挤出了文学正宗之外的古诗词,中华诗词学会联合各部门,开展了振兴古典诗词的一系列活动:1999年9月23日至27日,由中华诗词学会、华中理工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央电视台联合主办的全国第十二届中华诗词研讨会在武汉举行,会议的中心议题是:弘扬民族文化传统,让中华诗词大步走进大学校园 2000年9月24日至28日,在深圳召开的第十三届全国中华诗词研讨会,提出了让中华诗词走进中小学校园的中心议题其目的是振兴中华诗词,弘扬民族文化,促进国民的人文素质教育
2、石城中学是一所省级重点中学,也是江西省现代技术示范学校,有藏书丰富的大型图书馆和教师阅览室,有与全国各地兄弟学校建立的庞大的教学信息网,有可以容纳300多个老师查找资料的互联网……特别是学校教育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强调教学活动要关注学生的发展需要,倡导教学内容要与生活、与社会发展密切结合,大力提倡教师合理的开发和利用有效的课程资源,克服学科课程的不足,体现大语文教学观学校领导也具有先进的教学管理理念,重视科研工作,对参加研究工作的教师在研究时间及研究经费上都给予大力的支持,这些都为本课题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本课题的研究能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利的保障
3、本课题组负责人和主要成员参加过省级以上的课题研究,积累了丰富的教科研工作经验其他成员都是青年教师,热爱教育教学工作,教学经验丰富,平时都能认真学习教学理论,并将学到的理论运用到教学中并且能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善于总结经验,经常撰写教学经验论文,其中有一部分教师的论文分别在国家、市、县级获奖,或在各种刊物上发表已具备了一定的课题研究能力
4、石城在客家民系的形成和发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客家私人办学先驱(温革)的诞辰地,有着丰富的客家传统文化资源并且,课题组特聘请石城县作家协会会长温涌泉同志当研究顾问温老师对客家文化有较高的理论研究水平和较深厚的的古诗文功底他随时可以为课题研究提供理论指导研究工作,为课题的顺利开展指明方向课题组中熊佳勤、黄媛、肖进权3人加入了县作家协会,是县客家文化研究小组成员,为课题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中华民族的祖先用劳动和智慧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延续不绝,一直影响到今天的生活。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是凝聚中华民族力量的客观要求,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现实需要。全面、系统地挖掘、整理和介绍中华传童文化,则是中国学者义不容辞的光荣任务。有鉴于此,几十位对于传统文化素有研究的学者通力协作,编纂了这部《中华传统文化大观》,奉献给各位读者。
文化是人类精神活动和实际活动的方式及其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由于人们生活实践的复杂多样,文化也相应地具有不同的内容、形式和层次。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早在数千年以前,中国就以独具特色的黄河文化而闻名。其后,经过炎黄子孙长期的创造和积淀,中华文化愈丰富多姿、博大精深,其成就、其影响,举世罕见。
中华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整体性,各种文化形式之间相互贯通,相互影响。只有在比较全面了解中华文化各个门类形式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对其总体特征与实质获得较深入的理解。事实上,整体性把握文化,本身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中国历史上的许多杰出人物都是在众多领域均有重要建数、树的文化全才。世界级文化大师孔子所推崇和追求的“成人”,不仅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广博的知识、深邃的智慧,而且还具有出色的文字表达能力、政治管理经验以及艺术、体育、军事等多方面的技艺。孔子本人正是这样一位全面发展、多才多艺的伟大人物。作为杰出的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历史学家和文学家,孔子对于音乐等艺术领域、射御之类技能甚至烹饪与服饰的原则等,都曾提出过非常精妙的见解。中国古代杰出人物对于文化的全面追求,启发本书作者将不同门类的知识融汇贯通,集为一帙。
本书内容涉及的时间范围因门类而略有差别,一般说来,上起原始社会,下至近现代。面对浩如烟海的历人物、汗牛充栋的古代典籍、星罗棋布的文物遗存,本书没有采取编年体的中国文化大事记的写作手法和按词条分门分类的文化词典的编纂形式。大量人物、著作、术语、事件的简单堆砌并不能揭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蕴。在有限的篇幅内,本书为读者奉献的是系统的而不是支离破碎的知识。本书努力把寻找中华传统文化各个门类的发展线索放在首位,力图达到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同时,本书也试图分析每一文化门类的基本特点,阐释这些文化门类在整个中华传统文化中所处的位置。最终展现给读者的,除了一幅幅多姿多彩的历史画卷以外,还包含对各方面知识的整合与品味,包含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整体性总结与反思。相信这种撰写方式能帮助读者获得清晰、明了和系统的知识。
强烈的时代性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又一大特征。文化的本质不是既成的事物而是流变的过程。本书揭示了这样一个事实,即传统文化一直处于《周易》所形容的“生生不息”的继承与变易的对立统一发展之中,旧的形式不断被新的形式所代替,但在新的形式中又包含着持久恒常的民族精神。例如,被视为“国粹”的京剧实际上是一门非常“年青”的艺术,它的真正成熟距今不过百年上下。自宋代以来,主导戏曲舞台的艺术形式曾发生过多次重大繁荣。然而,这种变革并非脱离历史的独立创造,而是继往开来,在吸收过去遗产的基础上加以创新。研究中华传统文化的重大意义也正在于此。尽管许多旧的形式已随着历史变迁而失去生命力,但却可以通过改造,使之适应新时代的要求而继续发展。因此,本书在研究中华传统文化各门类历史发展的同时,也尽可能地对该领域的未来发展作出预测。
中华传统文化的另一重大特征是突出的地域性。中国国土辽阔、地大物博,自周秦以来除个别分裂割据时期外,在大部分时间内保持着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这一政治机构。因而,在中华传统文化这一体系之中,既有源自黄河流域的华夏文明作为主体,也有多样的少数民族文化作为补充,相得益彰。中华传统市场早在数千年前就与异国文化开始了交流。汉唐时代,中国文化是相当开放的。在许多方面,中华民族的祖先曾非常勇敢地、毫不犹豫地吸收外来文化因素,并加以改造,不断丰富中华文化的内涵。从意识形态方面看,中国接受了从印度传来的佛教,这是世界主要文明体系之间的最大规模的交流之一。从艺术方面看,中国大量吸收了沿丝绸之路传来的异国音乐、舞蹈,并使之中国化。“胡琴”是中国民族乐器中的重要代表,但如同其名称所示,它原来是外来品。从饮食、服饰、民俗等方面看,中国所吸收的异国文化内容也十分惊人。与此同时,中国也将自己的文化向外输出,如造纸等四大发明、丝绸与瓷器等工艺制作等,都对世界文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对人类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华传统文花的许多精华,如中医、气功、武术等,至今仍受到全世界的重视。中外文化的交流与比较,是文化研究的基本课题之一,需要加以专门研究。因内容和篇幅所限,本书只是约略地揭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若干文化的交流必将进一步扩大,具有悠久传统的中华文化,必将以崭新的资态迈进未来的世界文化体系之中。
篇章目录
·儒家学说
古典儒学
两汉经学
儒道释的交会与融通
义理之学
考据之学
·道家道教
老子哲学
庄子哲学
早期道教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道教
道教的鼎盛
金元时期新道教
道教的衰落
·中国佛教
教义教规
历史源流
教下诸宗
教外别传
礼仪制度
藏传佛教
·诗歌词曲
先秦诗
两汉魏晋
南北朝诗
唐诗
宋诗
元明清诗
词
曲
·文章骈赋
散文
骈文
辞赋
·章回小说
形成与演变
流派与名著
民族风格
·书法篆刻
先秦书法
秦汉书法
魏晋南北朝书法
隋唐书法
五代两宋书法
元明书法
清代书法
书论与欣赏
篆刻
·中国绘画
教化人伦——人物画
山境水情——山水画
花鸟精神——花鸟画
玄妙之门——绘画理论
·雕塑造像
明器雕塑
陵墓表饰雕塑
宗庙造像
石窟造像
寺庙造像
建筑雕塑
工艺雕塑
·传统音乐
民歌
乐器和器乐
舞蹈音乐
曲艺音乐
戏曲音乐
乐论、乐志和乐律学
·古代舞蹈
原始舞蹈
周代乐舞
秦代百戏
隋唐乐舞
宋代队舞
元、明、清舞蹈
·古典戏曲
戏曲的起源和形成
宋元南戏
元杂剧
明清传奇
清代地方戏
京剧
传统戏曲理论
·史官史学
史官史家
史书体裁
历史思想
史学理论
·汉字的形质
汉字的基本类型
汉字的起源与发展
汉语方言
汉语语音
汉语词汇
汉语语法
·书简典籍
古籍形态
古籍整理
古典书目
·教育科举
教育制度
教育思想
科举制度
·中华武术
拳术
武术器械
对练
集体项目
攻防技术
·中华气功
渊源探踪
历史发展
门类划分
研究方法
理论基础
要领简述
应用价值
外气研究
·棋艺博戏
围棋
象棋
·兵家韬略
韬略的形成与发展
韬略的理论原则
国防韬略
治军韬略
用兵韬略
·政治谋略
政治谋略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条件及其作用
政治谋略的类型
·刑名律令
渊源与发展
理论基础
形式特征
主要罪名及处罚
刑罚体系
主要适用原则
·中医中药
基础理论
临床基本原理
针灸学
中药学
养生学
名医名案
·建筑园林
构造与材料
色彩与布局
传统居住建筑
城市和城市公共建筑
宫殿建筑
礼制与祠祀建筑
陵墓建筑
佛教建筑传统园林建筑
·古玩器皿
陶器
玉器
铜器
瓷器
漆器
金银器
文房四宝
·衣冠服饰
起源与初步发展
周礼缙绅与汉官威仪
从魏晋的日月改易到唐代博采兼收
宋代的守古尚简与明代的恢复汉俗
满汉并存的清代服侍
·美食名饮
斗茶品茗
琼浆美酒
玉盘珍馔
·中国民俗
鬼神
丧葬
婚姻
宗法
礼仪
节日
禁忌
相术
风水
算命
人构园必成名,皆有托意,非泛泛而为之。 所谓“托意”,言外之意必是园主人隐逸心境和个人品质最直观的表达方式。即在一个以儒家思想为背景的传统国度,因为向往大自然,向往自由,只有也只能通过自己的领域来含蓄的获得某种意义上的精神寄托——师法自然。其背后隐藏着历史上某一时期无尽的文人士大夫的哲学观念、处世态度和审美情趣。而苏州园林作为中国园林文化之中的典型代表,闹中取静、以小见大、曲折幽深等特点无不在此体现。 由是观之,既然园林的形式表达是紧随历史的发展进程而来,那么必然各个时期的园林文化也各不相同。如上古园林是由最初的敬仰天神而设灵台;发展到两周逐渐转变为自己个人向往天国和休憩娱乐为本意;再到后来的秦汉笼盖宇宙的大国气魄;隋唐,两宋的皇家园林,士人山水,壶中天地;一直发展到明清园林从“壶中天地”到“芥子纳须尼”的种种手段等等。无不是为强化“天人合一”宇宙体系的境像(如拙政园,网狮园等)。或是通过门楣匾额,或是经由植物山石的营造,师从于自然的某一角落,最终形成“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精神层面需求。 在隐逸世俗的同时必然是一种理想状态,这就避免不了一种贪图享受的道德层面上的沉沦,以至于明代以后士大夫理想人格的变态更为显明,如唐寅:“才气奔放,… …伴狂使酒,露其丑秽… …”(《列朝诗集小传》丙集“唐解元寅”条。)以及到近代鲁迅先生在《呐喊-自序》中提到的“S会馆里有三间屋,… …许多年,我便寓在这屋里抄古碑客中少有人来,古碑中也遇不到什么问题和主义,而我的生命却居然暗暗的消去了,这也就是我唯一的愿望了。”因为传统文化一直制约着人格的追求,所以长期以来人们只能停留在一种理想的心理状态。 为什么我们在园林宫苑中随处可见的“自强不息”,“太和充满”,“胸中常养十八春”等等之类的楹联匾额;为什么在我们游过苏州园林的同时,会有一种淡淡的悲凉凄惨,一种弦外之音在旁敲侧击着自己的神情,而不是一种由衷的惊叹,向往,感慨… … 然而正是因为传统儒士的颓侈,束缚,中国园林乃至建筑才从初始形态盛极而衰,一天天的演化到今天,已经失去了她的所有美德,仅仅只剩下了形式的躯壳… … 园林,未必不美,要因时,因物,因人而论… … 今天,她已成为历史,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国粹,已经是我们社会文明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所以我们要爱并惜之!
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是民间祭灶的日子。民谣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即是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有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也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则为二十五日举行祭灶。
祭灶,是一项在我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人们称这尊神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灶王龛大都设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没有灶王龛的人家,也有将神像直接贴在墙上的。有的神像只画灶王爷一人,有的则有男女两人,女神被称为“灶王奶奶”。这大概是模仿人间夫妇的形象。灶王爷像上大都还印有这一年的日历,上书“东厨司命主”、“人间监察神”、“一家之主”等文字,以表明灶神的地位。两旁贴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以保佑全家老小的平安。
灶王爷自上一年的除夕以来就一直留在家中,以保护和监察一家;到了腊月二十三日灶王爷便要升天,去向天上的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人的善行或恶行,送灶神的仪式称为“送灶”或“辞灶”。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再将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的命运交于灶王爷之手。因此,对一家人来说,灶王爷的汇报实在具有重大利害关系。
送灶,多在黄昏入夜之时举行。一家人先到灶房,摆上桌子,向设在灶壁神龛中的灶王爷敬香,并供上用饴糖和面做成的糖瓜等。然后将竹篾扎成的纸马和喂牲口的草料。用饴糖供奉灶王爷,是让他老人家甜甜嘴。有的地方,还将糖涂在灶王爷嘴的四周,边涂边说:“好话多说,不好话别说。”这是用糖塞住灶王爷的嘴,让他别说坏话。在唐代著作《辇下岁时记》中,间有“以酒糟涂于灶上使司命(灶王爷)醉酒”的记载。人们用糖涂完灶王爷的嘴后,便将神像揭下,和纸与烟一起升天了。有的地方则是晚上在院子里堆上芝麻秸和松树枝,再将供了一年的灶君像请出神龛,连同纸马和草料,点火焚烧。院子被火照得通明,此时一家人围着火叩头,边烧边祷告: 今年又到二十三,敬送灶君上西天。有壮马,有草料,一路顺风平安到。供的糖瓜甜又甜,请对玉皇进好言。
历史课题探究
本文2023-10-19 19:15:53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488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