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美食?
1、我国的兰州拉面据说唐朝就有了,据史料记载兰州拉面是由小车牛肉老汤面演变而成的。经过千百年来的不断改进,以肉烂汤鲜面质精细而著名,清朝时期乾隆皇帝就非常爱吃兰州拉面,为此还专门请了一个兰州拉面师傅带回宫里专门为自己做面吃。
2、山东煎饼起源于泰山,山东煎饼是用五谷杂粮为原料配制而成。是山东地区普通百姓的最爱,卷上大葱或者配上其他蔬菜吃起来有滋有味,山东煎饼皮薄酥脆,营养丰富,还有助于消化,吃山东煎饼对消化不良的人群有很好的帮助,山东煎饼也是我国的一大名吃。
3、酸辣粉最早流传于四川民间,它的主要原材料是红薯粉,口味主要以酸辣而出名,经过了多年来的调至和不断的改进慢慢的走上了街头市场,成为了大街小巷的一道特色小吃。
酸辣粉是喜爱吃酸辣口味人们的首选。酸辣粉由红薯粉配上红辣椒和醋等二十多种调味品,把酸辣粉的美味发挥到了极致,让人吃了精神抖擞啊!
4、汉中热面皮是陕西南部汉中地区的一道著名特色小吃,传说汉中热面皮秦朝时期就有人再做了,历史悠久啊!
主要原料是大米,做法一般都是把大米浸泡后磨成米浆在蒸笼上蒸成薄皮,趁热抹上菜籽油,切成条状,根据个人口味放入各种调味品拌匀后即可食用,吃法也是多样,既可以热食也可以做成凉面皮实用。还可以晒干了烩炒着吃也行。
5、油条是我国的传统大众化食品之一,由于它价格便宜,吃起来香脆可口,做法也很简单,深受大家的喜爱。油条的历史非常悠久,我国古代把油条叫做寒具。唐朝的时候油条就已经是很流行的小吃了。油条在北京地区尤为出名,是大家作为早点的必选品。
来北京 旅游 的朋友都知道,北京有很多种类丰富的小吃,它们中一部分是清宫里传出来的,曾是皇上最爱的那一口;一部分是清真传统小吃,也是备受称赞的;还有的是老百姓的吃食,味道很是正宗。如果您觉得北京小吃有点一般,那就要看看老北京人都去哪儿吃这些地道的北京 美食 。
旧时的北京,冬天几乎见不到鲜果,能调味解馋不过是些冰糖葫芦和冻柿子,果子干儿也在其中之一。
果子干儿是北京冬季的一种传统小吃,由杏干儿、柿饼、鲜藕、葡萄干儿等果品制成。琥珀色的柿饼、橙红色的甜杏干、雪白的藕片,再浇上糖桂花汁,放在果盘里用冰镇着,吃到嘴里时,凉丝丝、脆生生,甜酸交融,非常爽口。过去,这种小吃常有小贩走街串巷地售卖,被人们称为“打冰盏儿”的。他们通常手持两只铜冰盏,上下一磕,声音清脆,传出很远,还边敲边喊着“果子干儿~、酸梅汤~、玫瑰枣~、煮海棠~”等等,住在街巷里的小孩儿们听到这声儿,就赶快拿着罐啊碗啊,拽着大人就往外走,生怕晚了就没有了吃食。
据传,同治皇帝九岁那年,也曾私自越出丰泽门、走出紫禁城,去吃这果子干儿。
那是小同治第一次溜出宫,真是开了眼了,一切都那么新鲜。他见一群小孩围在一辆摊车前,每人手里都有一只小碗,小贩正从车里舀一勺东西放在小碗里,孩子们就拿着小勺“呼呼”地把东西吃个精光。小同治看得口水直流,走过去问:“这是什么东西?”小贩说:“小少爷,这个叫冰冻果子干儿,酸甜冰凉,可好吃了,尝尝?”小同治从没听人叫过他“小少爷”,觉得很有趣儿,便爽快地接过碗大吃起来。一口下肚沁人心脾,好痛快!正吃得津津有味时,被几个正着急找他的太监看到了,情急之下小同治掀起衣襟,把剩下的冰冻果子干儿一股脑儿倒进了衣兜里,湿漉漉地兜着跑回了宫。这时,众人才知道,这就是当朝的小皇帝,被抓回宫时都不舍得扔掉果子干儿,也真是出尽了风头了。
时至今日,这么美味的果子干儿在市面上已不多见了,但是要去对地儿,那还是能吃上的。
推荐店铺
“懂事儿”北京菜馆
地址:东城区东直门外斜街察慈小区11号楼
海碗居北京菜(牡丹园店)
地址:花园路2号
大碗居(东安门店)
地址:东安门大街53号
过去的北京,过年时,有钱人家要吃饺子,但贫穷人家只能吃窝头。但这这栗子面窝头,以前可是专供慈禧享用的,民国后才流入民间。
据说庚子年间,慈禧西逃途中饥饿难耐,有一妇人给了她个大窝头,饥肠辘辘的慈禧自然吃起来无比美味。回宫后,一日慈禧突然想吃这一口,便吩咐了下去,可御厨那敢给慈禧做这民间真正的大窝头呢,于是绞尽脑汁,使用磨得极精细的玉米面,再掺入适量黄豆粉、白糖和糖桂花,将其做成吃起来香甜面软的栗子口感小窝头供慈禧享用。慈禧食后果然非常满意,连连称赞其香甜的滋味是无与伦比的。
栗子面小窝头,只有栗子大小,口感和栗子般的软糯,据仿膳大厨讲,做这种小窝头时,要用上好的新玉米面,过细箩,再掺上好黄豆面,蒸的时候加桂花白糖,吃着才又暄又甜。而且,一斤面要分蒸出一百个小窝头才够“小”,所以,形如栗子的小窝头就由此得名了。
新中国成立后的1956年国庆节,在周恩来总理举办的招待外宾宴会上,也有这道由清宫老御厨精制的仿膳甜点——小窝头。当这4000个惹人喜爱的小窝头摆到席上时,外宾均交口称赞,许多人还不约而同地呼喊:金字塔!金字塔!这是对小窝头形色俱佳的绝妙比喻。仿膳小窝头从此也就闻名中外了。
推荐店铺
仿膳饭庄
地址:北海公园内
羊眼儿包子是回民饮食中的佳品,每个包子的个头儿如“羊眼儿”般大小,现包现蒸,馅料多样。出锅时,肉汁浸到面皮里,又软又耐嚼,味道十分鲜美。
相传,清康熙皇帝想吃这一口,就乔装打扮,到前门外回民羊肉包子铺品尝。当康熙走进羊肉包子铺时,殷勤的回民掌柜马上用小托盘送来了两杯盖碗茶,向万岁爷请安,陪着笑脸说:“不怕爷恼,爷在里边(宫廷)什么山珍海味没尝过,还屈驾来尝羊眼儿包子,小的实在不敢孝敬。”康熙知道自己的身份已被识破,但还是要吃包子的。掌柜的无奈,只好说:“爷赏脸,一定要吃,那请少等会儿。”不一会儿,便送来了热腾腾的小包子。康熙用筷子挟一个放在碟子里,香气阵阵扑鼻,放到嘴里一尝,味道十分鲜美,但康熙左找右找也未看见“羊眼儿”,便问掌柜的:“为什么看不见羊眼儿?”掌柜忙回答说:“回爷的话,有罪不敢欺瞒:馅肉没有羊眼儿,只是做的精细些,包的个头小一点,像羊眼儿,就给起了个‘羊眼儿包子’的名字。”康熙听后便传旨:“朕觉得羊眼儿包子很好,可经常送到宫中,找内务府开银。”
从此,羊眼儿包子名声大噪,誉满北京城。于是,四城各处的回民饭店都做起羊眼儿包子,遂成了回民喜食的美味。
入口软糯、豆香馅儿甜的驴打滚,相传也是清宫里的 美食 之一。在旧时的京城,它更是大小庙会、集市上的常客。
据说,吃腻了宫里 美食 的慈禧,一日想尝点儿新鲜玩意儿,但这突然的想法,可难坏了御膳大厨。经一番左思右想之后,大厨决定用江米粉裹着红豆沙做出一道新面点。但这事儿说来也巧,当刚做好时,这道面点就让一叫“小驴儿”的太监,一个不小心给碰到了装着黄豆面的盆里。这可急坏了御膳大厨,但此时再重做又来不及,没办法,大厨只好硬着头皮将它呈到慈禧面前。谁承想,慈禧一吃这新玩意儿,“嗯!”味道还不错,就问大厨:“这叫什么?”大厨想了想,都是那个叫小驴儿的太监闯的祸,于是就跟慈禧说:“这叫‘驴打滚’。”
推荐店铺
清真·白记年糕
地址:牛街5号超市一楼窗口
洪记小吃店
地址:牛街12号
老回回小吃(百万庄店)
地址:百万庄北街9号1层
在老北京人的记忆,八九十年代,好多家庭都会吃臭豆腐乳,青灰色的一小块,方方正正,闻起来臭,吃起来香味浓郁又纯正,可以抹在馒头上、拌面条或抹在烙饼上,都很美味。
北京的臭豆腐乳,最有名的是前门外王致和的,发明人是安徽人王致和,流传至今已有300多年。相传他原是个文人,清康熙八年进京赶考不中,便以做豆腐为生,创制出臭豆腐乳,又经多次改进,口感更好,名声更响。
后来,这事传入宫中,有个太监好奇地买回一些品尝,果不其然,便立即奉献给皇上。皇上一尝,胃口顿开,即传旨将“臭豆腐乳”列为“御膳坊”小菜之一,赐名“青方”。这下,王致和的臭豆腐乳名声更火,买卖也更兴隆。康熙十七年(1678),王致和索性在延寿寺街路西建作坊,立招牌“王致和南酱园”,生意从此越做越大,代代相传。后来据说慈禧太后也特别喜欢这一口,每天都要吃一碟用炸好的花椒油浇过的臭豆腐乳,而且必须是当天从王致和南酱园买回的鲜香的臭豆腐乳做的。有段时间,“王致和南酱园”因故停业几天,侍奉慈禧的太监只好用剩余的臭豆腐乳顶替,可怎能瞒得了慈禧。她刚尝一口就起了疑心,用膳时偷偷将一粒花椒藏在臭豆腐乳中。第二天进膳时,慈禧见自己放的那粒花椒果然还在其中,不禁大怒,训斥太监给自己吃的是剩臭豆腐乳。从这以后,太监们想到“老佛爷”的*威,就再也不敢欺瞒她,只得天天跑王致和处买新鲜的臭豆腐乳了。
今天,王致和臭豆腐乳在北京的各大超市都有销售,大家也可以回家试试慈禧太后的花椒油臭豆腐乳,做法简单,味道很独特。
豌豆黄和芸豆卷本是民间小吃,成为清宫小吃,还有段小故事:据说,一天慈禧正坐在北海静心斋歇凉,忽听大街上传来敲打铜锣声和吆喝声,心里纳闷,忙问是干什么的,当值太监回禀是卖豌豆黄、芸豆卷的。慈禧一时高兴,传令将此人叫进园来。小贩见了老佛爷急忙跪下,双手捧着芸豆卷、豌豆黄,敬请老佛爷赏光。慈禧尝罢,赞不绝口,就把此人留在宫中,专门为她做豌豆黄和芸豆卷了。
以前,在京城经营“糙豌豆黄儿”的大多是平谷、香河以及采育等地的人,因为这些地方盛产豌豆。糙豌豆黄儿制作简单,一般是将白豌豆去皮,以两倍于豌豆的水,将豆焖烂,然后放糖炒,加入石膏水和熟枣搅拌均匀,放入大砂锅内,待其冷却成坨后,切成像切糕一样的菱形块,配上小片金糕点缀,然后罩上湿蓝布,放在独轮车上沿街叫卖。芸豆卷也是京城民间很平常的小吃,柔软细腻,馅料香甜爽口,因慈禧品尝后颇为满意,一步登天,成为清宫的御膳小吃。但清宫内的芸豆卷和豌豆黄儿与民间的还是略有不同。一般说宫内的是“细豌豆黄儿”乃是御膳房根据民间的小枣糙豌豆黄儿改进而成,制法精巧,选料上乘:先将豌豆煮烂过筛成糊,加上白糖、桂花,凝固后切成两寸见方,不足半寸厚的小方块,上面放几片蜜糕,具有质地细腻纯净,入口即化,色味俱佳的特点了。
推荐店铺
富华斋饽饽铺
地址:护国寺街85号护国新天地一楼底商
老回回小吃(百万庄店)
地址:百万庄北街9号1层
清真·伊宝荷叶甑糕
地址:牛街5号(输入胡同)
清真·白记年糕
地址:牛街5号超市一楼窗口
萨其马是我的最爱,想吃了,就去北京稻香村买上一块。
萨其马是老北京的传统糕点之一,名字也是满语的缩略语。启功先生曾称清朝乾隆年间傅桓等编的《御制增订清文鉴》中收有萨其马一词,释为“狗奶子糖蘸”,糖蘸好理解,“狗奶子”略奇怪,其实狗奶子即枸杞,形似狗奶子,最初用它做萨其马的果料,后来才渐渐被葡萄干、山楂糕、青梅等替代。
关于它的来源也有一段小故事:清朝时,在广州任职的一位将军,姓萨,喜爱骑马打猎,而且每次打猎后都会吃一点点心,还不能重复!有一次,萨将军要出门打猎,特别吩咐厨师要“来点新的玩意儿”,若不能令他满意,就准备回家“吃厨子”。负责点心的厨子一听,一个失神,就把沾上蛋液的点心炸碎了。偏偏这时将军又催要点心,厨子一火大骂一句:“杀那个骑马的!”才慌慌忙忙地端出点心来。但想不到的是,萨将军吃了后相当满意,又问这点心叫什么名字。厨子随即回答一句:“杀骑马。”结果萨将军听成了“萨骑马”,因而得名。后来,萨其马能流行开,也是其味道好,价格低。据1927年的调查,老北京的大茶馆售卖的红炉点心中,就多有萨其马。
今天,萨其马的做法有南北之分,略有差别。北方传统的萨其马需使用较多奶油;而南方只用蛋清、膨松剂和糖,称为沙琪玛。市面上所能看到的多是沙琪玛,萨其马反而少了很多。更有趣的是,在香港,人们惯称沙琪玛为“马仔”。由于赛马赌博俗称“赌马仔”,因而有香港人迷信的认为,吃了沙琪玛后便可在赛马赌博中获胜。
推荐店铺
泰华斋
地址:北新桥
正明斋
地址:崇文区南芦草园1号
门钉肉饼,一种老北京的清真食品,与灌汤包有点相似,面皮焦黄,牛肉大葱的馅料,饱含着浓浓的汤汁,着实诱人。特别是吃的时候,一定要趁热,这样口感才好。但也不能一口咬下去,否则,不仅容易烫着嘴,还容易滋一身油。要小口慢慢来,最好能再淋上点醋,那真是鲜香又解腻啊!吃门钉肉饼,讲究的要配碗小粥,小粥可以润胃,而且,一口肉一口粥,不亦乐乎。
门钉肉饼也与慈禧太后有关。据说御膳厨房的师傅给慈禧做了一道带馅的点心,慈禧品尝后,非常喜欢,就问这是什么食物。当时还没有名字,可是太后问,不能说不知道吧!于是,厨师灵机一动想到了城门上的门钉,便说道:“这叫‘门钉肉饼’”。于是形似旧时城门上门钉的肉饼也就得名了。
推荐店铺
宝瑞门钉肉饼店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北小街59号
惠丰门丁肉饼店
地址:护国寺大街67-67号
祥云轩
地址:牛街教子胡同法源寺西里5号楼
马氏门钉肉饼
地址:车辇店胡同6号
肉沫烧饼不仅是北京小吃中的精品,也是清宫内的御膳。烧饼讲究芝麻分布均匀,而且“两面黄、一圈白”,即底面深黄、正面中黄,周边基本白色略带微黄,剖开后,烧饼的“空膛”,“上膛”和“下膛”厚度应基本均匀,中间略薄。肉末讲究大小均匀、松散、不汪油、不窝水,口感鲜嫩饱满,略有嚼劲,不腻而香。
关于它的来历,相传有一天夜里,慈禧做了个梦,梦见吃夹了肉沫的烧饼。第二天早膳时,果然上的就有肉沫烧饼。慈禧一看和梦中吃的一样,心里非常高兴,说是给她圆了梦。问是谁做的烧饼,当差的说是御厨赵永寿。慈禧当即令人赏给赵永寿一个尾翎和二十两银子。从此,肉沫烧饼作为圆梦的烧饼流传了下来。
另外还有一种说法是,这吃法是慈禧想出来的。宣统溥仪的胞弟溥杰先生的日籍夫人爱新觉罗-浩写过一本《食在宫廷》的书,书中有炒肉的菜。她在书中说:“这个菜是西太后想出来的”,它的制法是“猪肉切成末,青豆洗净切成末,葱、姜分别切成末。锅内放油,烧热后下肉沫,炒至肉沫无水分时投入葱、姜末,炒后加入青豆末,搅炒数下,倒入酱油,炒到汁尽时出锅装盘,即可供膳。”可见,肉沫烧饼中夹的肉沫就是这样炒出来的。
推荐店铺
南来顺饭庄
地址:西城区南菜园街12号
仿膳饭庄
地址:西城区景山西街北海公园东门内
天安门仿膳饭庄
地址:东城区东交民巷 37号
御膳饭庄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天坛路 87号
炒肝是北京特色风味小吃,汤汁油亮酱红,肝香肠肥,味浓不腻,稀而不澥。而且吃的时候北京还有个讲究,就是不用筷不用勺,直接端起碗就能吃,再搭配上包子,这才是美味的绝配。
这道小吃还与慈禧有关,相传在清朝同治年间,有个叫刘永奎的北京人,在鲜鱼口内租了间铺面,开了个夫妻小酒店,并起了个很有些雅趣的名字——会仙居,专营黄酒、小菜还有白水杂碎。到了庚子之后,这小店则由他们的后代刘宝贵哥儿仨经营。据说当年,慈禧忽然也想尝尝这白水杂碎的味道,就来到了这家店。这道菜经她这一尝,虽博得赞赏,但却言明去掉心和肺也许更好。慈禧的金口玉言,作为小民的岂敢违命,便将白水杂碎中的心、肺去掉,只用猪肠和猪肝,用蒜末压去腥气味后调味勾芡,也就成了现在的炒肝了。自那以后,老北京人便多了句歇后语——北京的炒肝儿,缺心少肺。
推荐店铺
姚记炒肝店
鼓楼店:东城区鼓楼东大街311号
簋街店:东城区东直门内街
天兴居
鲜鱼口店:东城区前门鲜鱼口街95号
玉蜓桥店:东城区天坛东路73号
炒肝赵记
沙子口路店:东城区沙子口路28号东南侧
沙子口二店:东城区沙子口路8号
庆丰包子铺
酒仙桥店:朝阳区酒仙桥路21号(将台路口)
新街口店:西城区新街口南大街16号
灌肠是老北京独特的传统小吃。说是灌肠,其实就是炸面团。
灌肠在明朝就开始流行了。那个时候灌肠分两种:一种为大灌肠,用猪肥肠洗净,以优质面粉、红曲水、丁香、豆蔻等10多种原料调料配制成糊,灌入肠内,煮熟后切小片块,用猪油煎焦,浇上盐水蒜汁,口味香脆咸辣。另一种叫小灌肠,用淀粉加红曲水和豆腐渣调成稠糊,蒸熟后切小片块,用猪油煎焦,浇盐水蒜汁食用,外焦里嫩,颇显特色。现在,我们在北京能吃到的,就只有小灌肠了。
清朝时最有名的灌肠当属前门外的福兴居,有记载:“粉灌猪肠要炸焦,铲铛筷碟一肩挑,特殊风味儿童买,穿过斜阳巷几条。”可以看出那时候的百姓对炸灌肠确实喜爱有加。后来,慈禧太后也对这儿的灌肠赞赏有加,还钦定为了贡品。
推荐店铺
老磁器口豆汁店
地址:天坛北门对面
锦芳小吃
地址:磁器口大都市街南一楼
牛街宝记豆汁店
地址:牛街输入胡同27号
宋代美食家苏轼曾品尝过豆腐这种美食。
豆腐介绍:
我国是豆腐的发源地。相传,淮南王刘安(公元前177-前122年)的母亲喜欢吃黄豆,有一次其母因病不能吃整粒黄豆,刘安就叫人把黄豆磨成粉,怕粉太干,便冲入些水熬成豆乳,又怕味淡,再放些盐卤,结果凝成了块状的东西,即豆腐花。
淮南王之母吃了很高兴,病势好转,于是豆腐就流传了下来。而豆腐的制作很可能是刘安在组织方士们炼丹实践中发明的。
方士们在炼丹中使用了许多矿物和无机盐,偶尔发现石膏或其他盐类可以凝固豆乳做豆腐。宋朝著名诗人朱熹诗曰:“种豆豆苒稀,力竭心已腐,早知淮南术,安坐获泉布。”
并自注“世传豆腐本为淮南王术”。明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谷部豆腐》:“豆腐之法,始于前汉淮南王刘安”。
关于豆腐的制作方法,在明代以后的一些古籍中有不少记载。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对豆腐的快速制法和凝固剂的使用作了详细阐述:“豆腐之法,凡黑豆黄豆及白豆绿豆之类皆可为之。造法:水浸、破碎、去渣、蒸煮,以盐卤汁或山矾汁或酸醋淀,就釜收入。
又有人缸内以石膏末收者。大抵得咸苦酸辛之物,皆可收敛耳。其面上凝结者揭取晾干,名豆腐皮,入馔甚佳也,气味甘咸寒”。盐卤汁就是氯化镁、硫酸镁、氯化钠等成分的浓缩溶液;山矾汁是含重水盐类的矿物,如钾矾等。
石膏是含水硫酸钙;酸醋是食用醋。现今这些凝固剂的大部分仍然沿用。明代吴氏的《墨娥山录》中有:“凡做豆腐,每黄豆一升,入绿豆一合,用卤水点就,煮时甚筋韧,秘之又秘”。意思是:在做豆腐时,在黄豆中加入十分之一的绿豆,做出来的豆腐特别有韧性。
这也是我们现在值得借鉴和研究的。明代诗人苏秉衡写的《豆腐诗》曰:“传得淮南术最佳,皮肤褪尽见精华。一轮磨上流琼液,百沸汤中滚雪花。瓦缶浸来蟾有影,金刀剖破玉无瑕。
个中滋味谁知得,多在僧家与道家。”诗中对豆腐的发明、制法、特色和食俗予以简明、灵活、形象的描绘,赞叹之情跃然纸上,耐人寻味。
几本古代菜谱:
《食经》
这本书传说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一个叫崔浩的人写的,之所以是传说,是因为这本书全本并没有流传下来,只在各种流传至今的古籍中,偶然录入到几个方子,合成了大概有三四十个的菜谱,但也只是全书的一个部分而已。
这本书其实是崔浩记录他母亲及家族女眷做菜的一个合集,非常庞杂,而且深入细节,比如怎么做酸菜、怎么做酱,怎么做各种羹汤等等都有记述。这给我们一个启示,趁现在,一点一点的把自己家和亲戚拿手的菜整理出来,几十年几百年以后,后辈拿出来一看,那感觉,肯定不一般,要真能传到几百年以后,那估计也会成大家的经典了。
《调鼎集》
这是一本清人所作的扬州菜菜谱,属于从各处摘抄为主的手抄菜谱集。从手法到选材,从调料到点心制法,从江河鱼鲜到家禽、果蔬,分门别类的写,非常庞杂。有许多菜式,在现代的扬州菜中依然能找到。
《易牙遗意》
这本书的作者不确定,但绝对不是易牙本人作的。易牙这个人相传是春秋时期一个非常著名的厨师,被现代很多厨师奉为祖师爷,据说厨艺那是神乎其神的。不过,他最为出名的一件事却是“易牙烹子”。
《闲情偶寄》饮馔部
闲情偶寄这部书很有名,据说调鼎集的一部分菜谱就是取自它。但更为有名的是它的作者李渔,他不但写书(数量不少),还会编剧(戏曲),而且还能编辑,像是《金瓶梅》、《芥子园画谱》、《三国志》都曾经过他的手头校正或是改定,真个是才情爆表。所以把闲情偶寄当闲书来读,是很舒服的。
《随园食单》
清人袁枚的这本书,相较以上几本书来说,是更出名的,这一方面是时代离我们较近,一方面也是像李渔那样,有文采的人写出东西来,总会更能有意无意的突出渲染一些让人馋的做法和味道。这书单里,将当时杭州和南京的美食记载了个七七八八,包括某官家家厨善做某样菜,某处饭店特制某种酒食,某个寺庙里什么泡菜香飘几里,都有记录,并且都有做法。所以,这本书虽然是一个不会做菜的人写的,只是记录自己的听闻,但是这种记录,对于后人来讲,也是相当不可多得了。
《食经》也是记录美食的这本书其实是崔浩记录他母亲及家族女眷做菜的一个合集,非常庞杂,而且深入细节,比如怎么做酸菜、怎么做酱,怎么做各种羹汤等等都有记述。这给我们一个启示,趁现在,一点一点的把自己家和亲戚拿手的菜整理出来,几十年几百年以后,后辈拿出来一看,那感觉,肯定不一般,要真能传到几百年以后,那估计也会成大家的经典了。
不知道大家还记得里面有个描写桂圆汤的场景么?
“彼时宝玉迷迷惑惑,若有所失众人忙端上桂圆汤来,呷了两口,遂起身整衣。”(第六回 贾宝玉初试云雨情 刘姥姥一进荣国府)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美食?
本文2023-10-19 19:20:55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488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