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孟德是谁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9浏览:2收藏

曹孟德是谁,第1张

问题一:曹孟德是谁 曹操

三国时魏国的建立者。征战半生。未称帝。

问题二:魏武帝是谁啊? 魏武帝曹操(公元155年7月18日~公元220年3月15日),字孟德,小名阿瞒、吉利,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汉族。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庙号太祖。 武帝并不是活着的时候称帝,而是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封的。

问题三:曹操到底是谁的后代? 曹腾是东汉中后期有名的宦官,曾侍奉过四任皇帝 曹操的父亲曹嵩,是曹腾的“养子”,既然是“养子”,必然另有所出,那么曹操的祖宗到底姓什么,连陈寿和司马光也没搞明白,只好说“莫能审其生出本末”,袁绍讨曹时曾说“父嵩乞丐携养”,从而点出曹嵩的出身非常卑微(当然了,我们也可以想象,如非家庭困难,谁会把自己的孩子送给一个太监当“养子”呀),现在我们都认为曹嵩的姓氏是夏侯氏,这是裴松之注《三国志》时引录的:“嵩,夏侯氏之子,夏侯敦之叔父。”,此说也并非无稽之谈,曹操对待夏侯兄弟,的确视同本家,陈寿作《三国志》时也合诸夏侯与诸曹为传,亦非偶然。

由此可见,曹操生长在既有权势,又有财力的大宦官、大官僚的家庭中,这样的家庭以及曹腾的影响,为曹操的成长,以至顺利踏入仕途铺平了道路,曹操性格上的既智又诈,既傲又卑,自信又多疑等等,都与其出身有直接关系:首先,显赫的家世,让曹操在众人面前有高人一等,志得意满的感觉,可是宦官的出身,卑微的身世,又让曹操在与袁绍之流达官显贵,士族子弟交往时又觉得低人一筹,难免产生自卑的心理。

问题四:谁劝张绣投奔曹操的 楼主,你好。权张绣投奔曹操的是其手下谋士贾诩。

贾诩(147年-223年8月11日),字文和,武威姑臧(今甘肃武威)人。东汉末至三国曹魏初年著名谋士、军事战略家,也是曹魏的开国功臣。原为董卓部将,董卓死后,献计李唷⒐汜反攻长安。李嗟热耸О芎螅辗转成为张绣的谋士。张绣曾用他的计策两次打败曹操,官渡之战前他劝张绣归降曹操。

问题五:曹操的老师是谁 乔玄是太傅,洛阳名儒,卖太尉曹嵩的面子才来教了他儿子曹操一段时间,却发现这小子很多思想,喜欢跟他对辩。就把他又丢给自己的徒弟也是著名的名士――许子将,曹操又跟这老师辩上了,无聊时问老师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最后他老师受不了了,给他回了句:“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一语中的,后来果真应验

问题六:曹操最后是被谁打败的? 建安二十四年七月,曹操刚刚从汉中撤出,刘备大将关羽就从荆州向他的东南防线襄、樊一带发动了进攻。曹操闻知,立刻派大将于禁率兵往救樊城。八月,关羽乘洪水泛滥之机,大破于禁所统七军,禽于禁,斩庞德乘势进军,将樊城围住。时樊城曹军只有数千人,城被水淹,水面离城楼仅有数尺,曹仁率军死守。曹操又派徐晃领兵去救樊城。十月,曹操从关中赶到洛阳,亲自指挥救援樊城。

孙权因关羽处其上游,很不愿意让关羽势力发展,而且他早已有攻取荆州之心,于是联结曹操,准备以大将吕蒙偷袭荆州要地江陵。曹操接信后,将这一消息通知曹仁,命他继续坚守,自己进至摩陂(今河南郏县东南),临近指挥,又派兵十二营增援徐晃,命他反击关羽。不久,吕蒙偷袭江陵得手。关羽撤兵,路上被孙权军擒杀。

曹操在孙权擒杀关羽、取得荆州后,表孙权为骠骑将军、荆州牧。孙权遣使入贡,向曹操称臣,并劝曹操代汉称帝。曹操将孙权来书遍示内外群臣,说:“是儿欲踞吾著炉火上耶!”曹操手下群臣乘机向曹操劝进。曹操自己还不想废献帝自立,他说:“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

建安二十五年正月(220),曹操还军洛阳。当月,病死在洛阳,终年六十六岁。这年十月,曹丕代汉称帝,国号魏,追尊曹操为太祖武皇帝

问题七:曹操的老祖先是谁?!?!{! 曹操的出身已经不可考,其祖先何人,已经成为历史悬案。

这是因为他父亲曹嵩,作为大太监曹腾的养子,来历不明,无法考证。《三国志》的说法是“莫能审其生出本末”。而且,不仅是我们今天不知道,当时连曹操及其子孙,都不清楚自己的祖源。O(∩_∩)O~1、有关曹氏家族的溯祖追宗,《三国志・武帝纪》是这样记载的:“太祖武皇帝,沛国谯人也,姓曹,讳操,字孟德,汉相国参之后。桓帝世,曹腾为中常侍大长秋,封费亭侯,养子嵩嗣,官至太尉,莫能审其生出本末。嵩生太祖。 ”这段话再清楚不过了――曹操之父曹嵩是中常侍曹腾的养子,至于其“生出本末”已不可考。

《三国志》的著者陈寿同太史公司马迁一样,下笔十分谨慎,穿凿附会的传闻一概不写。曹嵩的生身父亲究竟姓甚名谁?因为无法考辨,故而陈寿才以“莫能审其生出本末”一语定论。陈寿著《三国志》,秉笔直书之例处处可见,如他在《三少帝纪》中写少帝曹芳是魏明帝的养子,曹芳生父也不得而知,便直言“宫省事密,莫有知其所由来者”;写魏文帝之母,“武宣卞皇后,琅琊开阳人,本倡家”。即便对皇帝、皇后这样的尊者,陈寿亦毫不避讳,这正体现了一代良史的人格风范,同时也证明了《三国志》史料的可靠性。

实际上,不仅是陈寿,连曹操及其子孙都不清楚自己的祖源。当曹丕从汉献帝手中夺取皇位,完成易代鼎革之后,为了论证“汉魏禅代”是“尧舜禅让”的再现,曹丕、曹睿父子从“汉家尧后说”出发,苦心炮制了“魏家舜后说”,以至于从曹操至曹睿五代之内出现了多个祖源。卢弼因而评曰:“夫以一代之君而三易其祖,岂不可笑?”卢弼所谓曹氏“三易其祖”,分别是指祖“汉相国曹参”、祖“曹叔振铎”、祖“舜”。其中,祖“曹叔振铎”出自曹操之口,“魏武作《家传》,自云曹叔振铎之后”(《三国志・蒋济传》注引裴松之按),曹叔振铎系周文王之子,封于曹,其后人以国为姓(《世本》卷二《诸侯世本》“曹国”条);祖“舜”说源自景初元年曹睿的诏书,“曹氏系世,出自有虞氏”(《三国志・明帝纪》注引《魏书》)。虽然曹氏“三易其祖”是出于禅代的政治需要,但毕竟亦反映了他们对自身的姓氏血脉不甚了了,否则何以一改再改,授人以柄?

2、“曹氏源于夏侯氏”乃出于裴松所注

至于“曹氏源于夏侯氏”一说,未见陈寿本传记载,乃是出于裴松之所注。裴注云:“吴人作《曹瞒传》及郭颁《世语》并云:‘嵩,夏侯氏之子,夏侯敦之叔父。太祖于夏侯敦为从父兄弟’”。凡治三国史学者都熟知,裴松之注虽然可以作为陈寿《三国志》的补充,然其收集的稗官野史,当中的讹谬乖违之处不可尽信。

我们先看《曹瞒传》,该书为吴国人所撰,对曹操多有诋毁之辞,如其云:“操少好飞鹰走狗,游荡无度,又轻佻无威重,好音乐。”吴为魏之敌国,此书直呼曹操为曹瞒,连书名亦明显带有贬义,故清人何焯评论说:“谓嵩夏侯氏子者,敌国传闻,盖不足信。”又云:“明人小说家所演即据此耳。”(《三国志集解》卷1)可见,罗贯中《三国演义》的内容多取自《曹瞒传》,以竭力丑化曹操。

郭颁的《魏晋世语》亦多妄语,且时有不见史料之出处。如《三少帝纪》正元二年引裴注《世语》云:“大将军奉天子征毋丘俭,至项,俭既破,天子先还”。裴松之在此条《世语》后,加注云:“臣松之检诸书都无此事。”故卢弼认为“郭颁撰《魏晋世语》,最为卑劣,其中虚错如此者,往往有之。”

据陈寿《三国志》载,夏侯与曹氏“世为婚姻”,夏侯敦子茂尚曹操女清河公主,夏侯渊“尚太祖内妹”,其子衡娶曹氏女,夏侯尚亦娶曹氏女。夏侯与曹氏有姻亲关系,更能证明曹操绝不可能是夏侯氏一脉。因为古代同一氏族或同姓男女,数世婚配后带来了严重后果,他们生下的子女不是怪胎,就是智力低下>>

问题八:曹操手下出名的大将都有谁 第一名典韦,在三国中排名第三,一吕二赵还是一吕二马关系不大,但第三名典韦一直没有争议。帐下壮士有典君,一双戟重八十斤。背插十余支小戟,五步取人,百发百中。逐虎过涧,单手执旗,多次救曹操性命,以至于在曹操与张济妻行苟且之事时,也不离左右,被曹公誉之“恶来。”可惜英年早没,不然在潼关曹孟德何至于割须弃袍。 武力值98。第二名许褚,在曹营排名第二也没有问题,但对许褚的武力说法不一,见仁见智。有的说不及马超,有的说曾败给张飞,总之将许列为三国超一流选手似乎有些勉强。此言大差,许褚是笔者极为推崇的一员虎将,单打独斗不逊于任何一个人。从交手经历看,他所遇到的对手含金量最高,吕布赵云典韦马超张飞,三国前六名中他打过五个,酣战徐晃庞德,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斩李暹、李别,双挽人头,曹操谓之“樊哙”,以一敌四完败泰山四寇,以一敌二力斗张鲁手下名将杨昂杨任、东吴大将韩当周泰,其他还则罢了,周泰应该是东吴数一数二的战将,是准一流选手,双敌许褚,竞占不到任何便宜。许褚降曹后,后人诗评:天下瓜分汉欲亡,四方豪杰尽鹰扬。葛陂许褚投降后,自此何忧吕布强!获此评价者唯许褚一人。斗吕布二十回合不分胜负,曹操曰:“吕布非一人可胜。”差典韦夹攻,最后六将齐上大败吕布。许褚实力可见一斑。渭水之上,许褚独奋神威,夹舵撑篙,乱箭丛中救回曹操,给马超造成很大精神压力,以致于两军阵前,曹操带许褚双骑出阵,许手执宝刀,目运神光,马超竞不敢动,两军骇然,气势上先输一筹。后来在许褚咄咄逼人的求战下,马超被迫应战,并且誓杀“虎痴!”而许褚向曹操所作的保证是:“来日必擒马超!”一擒一杀,马超气势上再输一筹。双方大战200回合过后,许褚性起卸甲再战,有人说许褚不行了才卸甲裸战,不知道你看没看到性起二字?什么是性起,那就是越战越勇,精神倍增,怎么是不行了呢。而且卸甲之后,优势明显,先是奋威举刀,然后弃刀夺枪,许褚力大,要不是枪杆不结实,马超的枪已经到了许褚的手里了,枪都给人了,胜负立判。就算这样,撅断了的枪一人一半,双方乱打,可许褚是带枪头的一半啊!不知道有人怎么看的,竟然看出许褚不敌马超了。当然是曹操怕许有失派夏侯渊曹洪助战,许是曹的心腹爱将,怕马超困兽犹斗,在已经占有优势的情况下派人夹攻,一举拿下,没什么不对,要是看出许褚力怯或者不敌,首选的应该是鸣金。不过也正是曹操的失算,才使许褚中了两箭,因为庞德马岱不按套路出牌,一看对方添将,挥两翼铁骑齐出,一场乱战,曹兵打不过西凉兵,无甲的许褚挨了两箭。要是曹兵能胜西凉兵,或许马超真的已被许褚所擒了。战后马超说:“我见恶战莫过于许褚,真虎痴也!”心有余悸跃然纸上。许褚得到了对手的尊重,也说明许褚略胜马超,最起码不次于他。如果不如马超,马也许会说:“这次便宜了他,下次一定宰他!”马超的武力得到大家的公认,有此一战,许褚进入超一流行列,应毋庸置疑。武力值98。第三名庞德,西凉勇将,原属马超,渭桥之战,虽未遭遇勇将,但所到之处,势不可挡,杀出血性,声名远播。后归张鲁,曹操手下猛将车轮大战,未占一点便宜,皆夸庞德武艺高强。归顺曹操后,危难之中,战退魏延;樊城外与关云长抬榇决死战!声称此去当挫关某三十年之声价!百合之上未分胜败。次日佯败,一箭射中关公之臂。关平眼乖,先喊:“休放冷箭,”后冲上来扶住将要落马的关公,于禁又不失时机的鸣锣,而且是锣声大震,迫使庞德停住了脚步,可以说是关平和于禁的通力配合,才使关羽躲过一劫,也使庞德饮恨千秋!这也是三国中关羽唯一的一次差点当阵被斩,庞德武力值97,技+1。第四名张辽,智勇双全,堪称帅才!用关羽对张飞的话来讲,武艺不在二>>

问题九:魏武帝指的是三国演义中的谁 魏武帝 曹操 (155-220)

字 「孟德」 又名 「吉利」,小字阿瞒

三国时魏国的真正创业者,一代奸雄,他通过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手段,控制东汉王朝,为其子曹丕代汉建魏,最终平蜀灭吴打下了坚实基础

他以权谋,奸诈,残暴闻名,同时他也是卓有成就的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此外,其书法,音乐,围棋技艺亦接近国手的水平

问题十:曹操身边最猛的武将是谁呢? 前20武将:

夏侯敦

夏侯敦字元让,沛国谯人,夏侯婴之后。从曹操初起兵的时候便开始跟随他南征北伐,深得曹操信任,曾称赞他道:“魏绛以和戎之功,犹受金石之乐,况将军乎!”曹丕即位后更封他为大将军。性清俭,不治产业,有点钱也都分施掉了。死后被封为忠侯,子充嗣。

夏侯渊

夏侯渊字妙才,敦族弟。和夏侯敦一样,也是从曹操起兵的时候开始跟上他的。曾先后平定昌L、徐和、司马俱、雷绪、商曜、⒑薄⑺谓ǖ热说呐崖遥在与韩遂马超的作战中也立下了赫赫战功,可惜最终由于过于恃勇而被老黄忠斩于定军山。死后谥曰愍侯,儿子中最有名的大概要数夏侯霸了,在此不予赘述。

曹仁

曹仁字子孝,曹操从弟。在投靠曹操之前就已招募了数千兵马,周旅淮、泗之间。在曹操的众多武将中,曹仁应该算是战功最显赫的了。破袁术时为前锋,攻打陶谦时击败前往费、华、即墨、开阳的救兵,与吕布、张秀、袁绍等作战中也是曹营首席大将。后来更是死守樊城,导致关羽被擒身亡。陈矫在其单枪匹马从周瑜军中救出牛金后曾赞道:“将军真天人也!”死后封为忠侯。综合各方面比较起来,说曹仁是曹操手下第一武将应该是没有什么争议的。

张辽

张辽字文远,雁门马邑人。主要的战功还是对东吴的一系列战争所取得的胜利。最著名的当数威震逍遥津了,仅以七千兵力打败东吴十万大军,以致后来张辽病重,孙权仍不敢轻举妄动,还告诫诸将“张辽虽病,不可当也,慎之!”死后曹操念及合肥战役的功劳也不禁感叹:“合肥之役,辽、典以步卒八百,破贼十万,自古用兵,未之有也。使贼至今夺气,可谓国之爪牙矣。其分辽、典邑各百户,赐一子爵关内侯。”

张颌

张A字俊V,河间|人。在袁绍与曹操作战时曾提出正确的建议,但不被采纳,后因害怕被迫害而投靠曹操。后来在与马超军作战时立下大功,后期和蜀国作战更是魏国头号猛将。连诸葛亮都对他颇为忌惮。最终在追击蜀军时中飞矢而亡。死后谥曰壮侯。

徐晃

徐晃字公明,河东杨人。原在杨奉手下,杨奉被曹操打败后投归曹操。在与关羽的作战中立下大功,曹操称赞他:“贼围堑鹿角十重,将军致战全胜,遂陷贼围,多斩首虏。吾用兵三十余年,及所闻古之善用兵者,未有长驱径入敌围者也。且樊、襄阳之在围,过于莒、即墨,将军之功,逾孙武、穰苴。”死后封为壮侯。

于禁

于禁字文则,泰山巨平人。黄巾之乱时跟随鲍信,后来鲍信投靠曹操,他也自然加入曹军。之后禽吕布于下邳,立下大功。与袁绍作战时更是领两千步骑坚守延津,让袁绍无可奈何。而后仅增兵五千,就从延津西南缘河至汲、获嘉二县,焚烧保聚三十余屯,斩首获生各数千,降绍将何茂、王摩等二十余人。但晚节不保,被关羽抓获后变节乞降,最终被一幅讥讽他变节的画像气死。死后封为厉侯。

庞德

庞德字令明,南安B道人。本为马腾部将,马氏战败后随马超投奔汉中张鲁,张鲁被曹操击败后降曹。不久就与关羽在樊城交战,射中关羽额头。战败后被俘,立而不跪,宁死不降,终被关羽所斩。谥曰壮侯。

乐进

乐进字文谦,阳平卫国人。最有名的应该是斩淳于琼了。除了这个,乐进大多数时间都是作为副将出征,或者是和别的将领,尤其是李典,一起出征,很难说有大将之才,但跟随曹操征战多年,功劳也不小。谥曰愍侯。

李典

李典字曼成,山阳巨野人。好学问,贵儒雅,不与诸将争功。合肥之战时不计较与张辽乐进的私人恩怨,齐心协力取得了胜利。多与乐进等一同作战。死后也封为愍侯。

许褚

谯国谯人。高八尺,腰大十围,容貌雄毅,葛陂贼战箭矢末掷石攻敌, 倒牵牛反向百余步, 贼众闻褚之名皆畏惮。储官渡诛反贼。关中战时褚左手举鞍, 右手控船护操>>

鲍国安演的曹操之所以大家觉得是最像 历史 上真实曹操。

(1)鲍国安是著名影视演员,94版三国演义中曹操就是他出演的,之所以大家觉得他最像曹操,那是因为鲍国安本身演技就非常高,还有94版三国演义电视剧很早就在国内播出,大家非常熟悉。经典的地方有很多。鲍老师演出的曹操形象一直被大家认可,中国传统就是先入为主,所以说大家都感觉他就是真实的曹操。

(2)曹操大家都知道是 历史 人物,大家平时可能都是通过 历史 故事来了解他,大家也不可能见到他本人,电视是通过 历史 来还原以前的东西,鲍老师的形象塑造了很自然大家都很认可。

(3)94版三国演义不仅塑造了曹操也有其他很多 历史 人物,大家熟知的还有唐国强演出的诸葛亮,等等经典的 历史 人物。正是这些经典人物大家才了解了三国那段 历史 自然记住了人物。

(4)每一个 历史 人物演出的成功不是偶然的,演员本身是需要熟悉 历史 的,更需要了解 历史 人物。鲍国安老师在演出曹操的时候也是努力学习了解的。在一个就是对 历史 的尊重很重要。所以成功不是偶然付出学习很重要。

有人说鲍国安老师演的曹操可能就是 历史 上的曹操,这是什么原因呢?

曹操,治国之能臣,乱世之枭雄也。

事实上,从长篇的 历史 小说或者电视剧的版本角度来说的话,曹操的艺术影响不是只有一个版本,其中比较典型的版本有以下四个: 张丰毅版本、鲍国安版本、陈建斌版本、于和伟版本。 这四个影视大腕分别演绎的曹操可以说各有风采,自成一家,都有着自己庞大的忠实粉丝。如果要把这四个人非放到一起比较,其实很难。因为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谁给的答案都不一定完全正确,但是也不能说是错误的。毕竟个人的见解不一样,并不能勉强别人跟你的想法一样。接下来,大明开始对这四个大佬级人物分开分析。

陈建斌版本的曹操

有很多人说陈建斌在新版《三国演义》里面演的曹操是‘最烂曹操’,因为他的眼睛在任何时候都好像睁不开一样还有沙哑的嗓音。眼睛睁不开的话就不能跟用眼神去表现人物的情绪,沙哑的嗓音也会导致原本很霸气的角色生生多了一丝病殃殃的感觉。我觉得陈建斌的演技可以说是可圈可点,但可能就是因为他的眯眯眼和嗓子导致他与其他的曹操扮演者在气势上输得太多。

张丰毅版曹操

在2009年的**《赤壁》里,张丰毅担任了曹操,虽然说也是演的风生水起,大气、正气、还有那么一点的官气。有点高大上的赶脚。但是文采风流不够,就略微的显得有点呆板,少了“指点江山”的派头,也就离 历史 里面记载的曹操影响选了一点点。

于和伟版的曹操

也就是《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中的曹操。在这部戏里,于和伟扮演的曹操很出彩。之前于和伟曾在新版《三国演义》里面扮演过刘备的角色,有很多人当时就担心于和伟的角色能不能转变过来。事实上于和伟版的曹操还是很有气势的,曹操逼宫的那一场戏更是把曹操的张扬跋扈表现的淋漓尽致。这部戏除了政权把感情戏也丰富了很多,所以这个人物的形象也就更加鲜活了。我觉得如果说鲍国安老师演的曹操可以打99分的话,那么于和伟老师演的曹操就可以打95分。

鲍国安版曹操

很多人说起曹操,最先想到的肯定还是上世纪80年代版的电视剧《三国演义》里面的曹操。可以说,当时鲍国安版的曹操一经问世,就产生了轰动效应。很多人不但认可了这个就是 历史 上的曹操,而且还一反由来已久的“白脸曹操”的形象,还原了“乱世之奸雄,治世之能臣”的本来面目,这个“奸雄”也深受人们的喜爱。

鲍安国老师的形象本来就比较霸气,然后再加足眼神戏( 比如斜眼看人) 以后,又有曹操的霸气,还能把曹操的奸诈尽显无疑。他的曹操是比较戏剧化的,无论是喜怒哀乐都表现得既夸张又合理,每个表情都透着张扬洒脱、奔放大气。哪怕是一败涂地,割须弃袍,狼狈之后,依然是雄才大略的一代霸主。一般人肯定是望尘莫及的。曾有人断言,有了鲍安国版的曹操,后人估计再难超越了。

虽然四位大佬各领风骚,但是个人还是觉得鲍国安老师版曹操可能更接近于 历史 上真实的曹操。

鲍国安老师饰演的曹操,是无人可以超越的。他就像雄霸一方、具有雄才伟略,而又生性多疑、阴险诡诈的曹操,穿过 历史 的长河走到我们面前一样,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活生生的曹操再现。

这首先说明鲍国安老师是具有极高的文化底韵的,能够准确把握曹操这样一个枭雄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对 历史 的广泛了解。从这一点上佐证了,演员是靠文化底韵说话的,只有自身具有极高的文化修养,才能征服观众、甚至是征服 历史 。

鲍国安演的是三国演义,三国演义的曹操和三国志记载的曹操差异很大。三国演义骨子里是尊刘反曹,所以很多描黑曹操的地方。实际曹操在古往今来帝王至少可以排前十。不说他自身文学成就,能生出曹冲,曹子建这种神童加八斗之才。就不是一般人。政治上手下有一辈子算无遗策的贾诩,苟或(荀彧),这些人三国志中记载可比拟演义里的诸葛亮。军事上能把世代王公的袁绍拉下马,袁绍可不昏庸无能。

曹操距今大约一千八百多年了,我们今人只能从史料,曹操遗留的文章作品,书法绘画手迹,图像等等来了解掌握 历史 上的曹操。这些在你心目留下什么印象可能就是 历史 上曹操形象。

据说铁木真成吉思汗就不愿意让别人给他画像,忽必烈很像他爷爷铁木真,我们今人看到的铁木真画像是照忽必烈画像画出的。

据说曹操和铁木真不同,非常喜欢让别人画像,没有铁木真那种习惯。如果有曹操画像传世那么可能就是曹操的模样。曹操书法真迹目前遗留有“衮雪”两个字,在汉中博物馆能目睹真容。

《世说新语》里有这么一个故事,有一天,匈奴使者来访问,但是曹操一照镜子发现自个实在是太矮了,这样会遭到耻笑的,怎么办呢,这时他发现了身边的一个高大威猛的帅哥,即是他的谋士崔琰,他就让崔琰扮演自个去和使者碰头,而自个则扮演崔琰身边的卫兵,局面着实有点尴尬。

《魏氏春秋》中说:“(操)姿貌矮小”。

可见曹操官宦家庭出身,长的也不怎么样。个头也就1米6左右,仅有富,也不高,也不帅,但好人妇,为此,自己一个儿子、一个侄子、猛将典韦三个人性命搭进去了。刘邦、郑成功、袁世凯等也都1米6左右。

曹操文章和诗歌创作是非常出色的,建安文学开一代新风。直抒胸臆,忧国忧民,豪迈雄壮。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能成为 历史 人物不简单,曹操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学艺术等方面造诣很深,是 历史 人物中很厉害的一位。

到此,曹操在人们心目中应有一定印象和形象。鲍国安老师是一位出色表演艺术家,他把曹操演活了,尤其气质演活了,聪明、狡猾、有时豪爽大度、有时心狠手辣、好色、洒脱等等淋漓尽致表现出来,极有可能是 历史 上真实曹操的翻版。但估计鲍国安老师面目形象应比真实的曹操面目形象好些。

鲍国安演饰的曹操 历史 上被称为‘’奸雄‘’,他给曹操的大白脸调正了不少例举几处具体情节,一是,打张绣时见张妻美貌*心大发,丑态百出,但鲍国安对这段情节虽然照演对其具体情节要简略得多,只是一略而过,给了‘’奸雄‘’不少脸面。二是,在汉献帝宻召联盟包刮刘备十一人谋杀案告被后。训戒献帝的情节也比其他版本缓和得多。鲍国安给了曹操‘’奸雄‘’的不少面子,本该是一件谋杀案,为了任何人处理,必然首恶必办,即使为了大局不给于死刑,那活难当,鲍国安处理却如其分。当然其他还有多方面不再多说,观众也有体会。

。通过这两件小事,对曹操的白脸暖解了不少,这种作为和胆略也是难得,他首先不怕被观众漫骂,能够升张正义。

呵呵呵,我没听人这么说。不过我倒是听人说王刚演的和珅挺真实的。这句话能否稍微印证你的问题呢?可当我们到过真正的恭王府后,在听过一些 历史 学家讲解过真实的和珅之后。我们才知道。和珅比纪晓岚年轻的多。而且英俊潇洒,并不像电视剧里面说的和胖子。所以,王刚演的和珅是我们心目中理想或理所当然的和珅。并非是 历史 上真正的和珅。同样的道理。鲍国安演的曹操有血有肉,精致细微。但我不敢苟同。个人倒是觉得陈建斌的曹操比较贴近我心目中的曹操。当然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家觉得他们的人物性格刻画的非常好。就够了。何必要跟真实的人物去比较呢?最后,忍不住调皮一下。你以为你以为就是你以为吗?谢谢。

鲍国安饰演的曹操,是根据《三国演义》来编排出来的,与 历史 上的真实曹操是有一定的出入的。但从演员的造诣上来说应该是鲍国安饰演的曹操与真实人物最为贴近,也最象。后来还没有任何人饰演的曹操形象超过鲍国安的。

陈建斌比鲍国安饰演的好 陈建斌饰演的曹操奸雄兼备 鲍国安饰演曹操就像一个迂腐的小人

我看到过鲍国安老师排演《大唐名相》扮演魏征的过程。当时鲍老师跪在李世民面前劝谏那场戏 ,鲍老师跪了很长时间了,如果是一般的演员早就叫苦了,可是鲍老师一直坚持拍完戏,当时我特别的佩服鲍老师的敬业精神。

今天我们聊的是鲍国安老师演的曹操就是 历史 上的曹操。这个问题如何回答呢?曹操此人长的什么样,今人很难刻画出来,只有通过 历史 文献勾勒出曹操的人品、性格、文韬武略。我们知道曹操在《三国演义》中被描写成一代奸雄,确有着指点江山舍我岂谁也,浑身充满了霸气。那么谁能把曹操这些为人知的气质表演的淋漓尽致那?我个人的观点唯有鲍国安老师!

《三国演义》是中国四大名著这之一,里面的人物三国迷们几乎耳熟能详。94版本的《三国演义》电视连续剧里的演员比如说诸葛亮的扮演者唐国强,关羽的扮演者陆树铭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成为经典。如果说到此作品中经典当中经典,那应该就是鲍国安老师饰演的曹操了。同一剧组的唐国强老师演技精湛,但与鲍国安相比,似乎大家更关注于曹操的角色,结果鲍国安获得了第十五届飞天奖优秀男主角奖。

其实熟悉原著的三国迷们都知道,作为 历史 上的曹操这个角色,可不是只有霸气就行,还需要显示出他的奸雄气场。三国时代的曹操,有一个最关键的点就是为人多疑。所以,如何表达这个疑字,可以说此后的曹操饰演者没有一个能像鲍国安诠释的微妙微翘,让三国迷们认可,他就是曹操,曹操就是他的感觉。鲍国安饰演的曹操真的是非常经典,虽然时隔多年,每每想起,依然是令人感受到那股奸雄与枭雄合体的气势。其实我们可以从当年这补电视剧看一下鲍国安在剧中的表演。比如有一个故事情节,说到曹操当年借居父亲的好友吕伯奢家是时,因为自己多疑的性格,结果就将其一家老小都杀了,杀了以后就逃走了。没想到在途中遇到这位外出大酒的热情老伯,见此情况拼,曹操也将老伯杀了。当陈宫问他为什么要这么做时,他说了一句: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负我。此时我们看到鲍国安老师表演的眼神,杀气十足,并且阴狠其中,可以说一言既出令人毛骨悚然,不寒而栗。如此面孔,相信看过94版的《三国演义》的粉丝们,都会记忆犹新。

鲍国安的表演,对粉丝们而言,是非常深刻的。尤其是在他的活灵活现的曹操形象,使观众找到了当年曹操的。霸气和奸雄的人物性格,体现在一人的身上,这才是鲍国安表演得到广大观众认可的地方。

经典的角色,永远都不会让观众忘却,这就是后来的版本无法超越前人的所在。有一个样板树立在那里,鲍国安就是 历史 上的曹操,后人再如何演也不可能超越前任的精髓所在。

曹操这个人是个很复杂的人,刚才我们已经讲到了他的方方面面,这还不是他性格的全部,是他性格的一部分。他既狡诈又老实,既温情又狠毒,既宽容又报复。如果你只看曹操的一个故事,只看曹操的一面,你得出的结论就是盲人摸象,是不全面的。那么在我们看来,曹操可能是中国历史上性格最复杂、形象最多样的一个人。他这个人聪明透顶,又愚不可及;狡猾奸诈,又坦率真诚;豁达大度,又疑神疑鬼;宽宏大量,又心胸狭窄。可以说是大家风范,小人嘴脸;英雄气概,儿女情怀;阎王脾气,菩萨心肠。他是这样的一个人,他身上好像长了很多的脸,一会儿出现的是这张脸,一会儿展示给我们的是另一张脸。但是大家注意一条,不管哪张脸,都是曹操的,不会认做是别人的。能够把这样一个复杂的性格统一于一个人,这本身就是了不起的事情。体现的是什么呢?体现的是曹操的大气。什么叫大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曹操恰恰是一个能够容的,一个容量非常大的人,什么样的矛盾的东西到他这儿都统一了。

而且他奸诈一生,最后归于真实,曹操临死的时候留下了一个遗令。当时写这个遗令,就是遗嘱,写遗嘱,大人物写遗嘱有一个格式的,说说我一生做了哪些功劳啊,也检讨一下自己,然后说我要埋在什么什么地方等等,是这样的遗嘱。曹操的遗嘱不是这样,曹操的遗嘱对于自己的政治生涯提得非常少,他只说了这么一句话,他说我这一生做了很多的事情,有对的也有错的,总的来说是对的,至于犯的小错误、发的大脾气不值得你们效仿。就这一句话交代完了,下面讲什么呢?就唠唠叨叨地讲一些家务事,他说我死了以后,我那个房子里放的那个香,就是熏香,香料,你们把它分掉,不要浪费了。我的那些小老婆,还有我那些歌女,她们一生都很辛苦,为我服务得很好,很到位,不要亏待她们,让她们继续住在铜雀台,不要把她们赶走了,这些人闲着也是闲着,没有事做,可以学习做什么呢,学习用丝带编草鞋,万一将来我们曹家破产了,可以拿这些鞋去卖换点饭吃。唠唠叨叨讲了一大堆这种事,所以他这份遗嘱当时很被人看不起,说一个大英雄临死之前也不说点豪言壮语,也不说点励志的话鼓励一下我们后来人,“分香卖履,留恋妾妇”,成何体统!连苏东坡都给了八个字的评价,叫做“平生奸伪,死见真性”,说这个家伙一辈子狡猾奸诈,临死之前露了马脚,狐狸尾巴露出来了,原来是这么一个小人。

但是我对苏东坡先生一贯尊敬,对于他这句话是不以为然的,我认为这恰恰表现出曹操的大气。我就不说豪言壮语,我就不谈政治功劳,我就不谈国家大事,我就要谈这些小事,你们把我怎么样?你能把我咋地?你们说我是小人我就是小人又怎么样?我曹操就是曹操,我曹操才不在乎你们怎么评价我呢,我就是这样的人。这叫什么?“惟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曹操能够如此地本色,说明他是英雄,而且是大英雄!不过这个英雄是很狡猾的,很奸诈的,因此是奸猾的英雄,简称奸雄。而这个奸雄呢,又是非常可爱的,所以我认为对曹操的评价就是这五个字——可爱的奸雄。

1、曹操简介资料大全,魏武帝曹操(155年7月18日~220年3月15日),字孟德,小名阿瞒、吉利,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诗人。东汉末年宰相,太尉曹嵩之子,曹魏政权的奠基者。

2、东汉末年,面对天下大乱,以汉献帝刘协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马超、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中国北方地区,扩大屯田、兴修水利、奖励农桑、重视手工业、安置流民、实行租调制”,促进中原地区经济生产和社会稳定。建安十八年(213年),获封魏公,建立魏国,定都邺城。建安二十一年(216年),册封魏王,权位在诸王之上。

3、建安二十五年(220年3月15日),曹操去世,谥号为武,安葬于高陵。其子曹丕称帝,追封皇帝,谥号为武,庙号太祖。曹操喜欢用诗歌、散文抒发政治抱负,反映民生疾苦,是东汉文学的代表人物,被鲁迅称赞改造文章的祖师”。擅长书法,被唐朝张怀瓘《书断》评为妙品”。

4、评价曹操,应该避免《三国演义》的影响,用历史事实评价他。

首先,曹操是一个具有远见的政治家。曹操在铲除董卓的行动人迥异于其他诸侯,发动统一战争北南方与强弱方搭配,始终不愿称帝,任人唯贤,实行军屯,倡导薄葬,等等,这些都是曹操政治上的过人之处。

其次,曹操是一个杰出的军事家。曹操破张绣、败袁术、诛吕布、灭袁绍、除高干、征乌桓、战赤壁、平凉州,胜多负少,且常常以少胜多,兵出奇招。

第三,曹操是一个优秀的文学家。曹操使四言诗实现了最后的辉煌,使写景诗初次正式登场,此外更重要的是,他还是建安风骨”和邺下文学集团的领袖,引领了一代诗风。

曹操是东汉末年,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和诗人,统一了中国北方,奠定了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功业。三国”历史流传后世时,由于受到拥刘贬曹”思想的影响,后人对于曹操多有贬损和污名化。

特别是野史记载,后经《三国演义》描绘,曹操早年刺董失败逃归乡里时,误杀了吕伯奢一家。又说出了那句宁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全无心肝的话,被后世诟病千年。此事,不见于正史《三国志》。

再有曹操迎立汉献帝刘协,挟天子以令诸侯”,许多人都骂曹操名为汉相实为汉贼。实际上,汉献帝数次密谋诛杀曹操,而曹操依然宽容了刘协,没有废汉自立。没有曹操或许刘协早就死于非命,东汉早己亡国。

在京剧中,曹操的脸谱是一个白面”奸雄的形像,这与历史上真实的曹操应该相去甚远。在那个战乱的时代,从总体上来看,曹操能上扶社稷、下安黎民,已实属不易。希望我们能拂去历史的尘埃,看到一个真实的曹操。

  曹操(155224-220115),一名吉利,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在政治方面,曹操消灭了北方的众多割据势力,恢复了中国北方的统一,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文化方面,在曹操父子的推动下形成了以曹氏父子(曹操、曹丕、曹植)为代表的建安文学,史称建安风骨,在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

  生平详述

  曹操出生于一个显赫的宦官家庭。曹操的祖父曹腾,是东汉末年宦官集团十常侍中的一员,汉相国曹参的后人。父亲曹嵩,是曹腾的养子。曹嵩的出身,当时就搞不清楚,所以陈寿称他:“莫能审其生出本末”,但也有人认为他是夏侯氏之子。官至太尉。

  灵帝熹平三年(174),二十岁的曹操被举为孝廉,入洛阳为郎。不久,被任命为洛阳北部尉。洛阳为东汉都城,是皇亲贵势聚居之地,很难治理。曹操一到职,就申明禁令、严肃法纪,造五色大棒十余根,悬于衙门左右,“有犯禁者,皆棒杀之”。皇帝宠幸的宦官蹇硕的叔父蹇图违禁夜行,曹操毫不留情,将蹇图用五色棒处死。于是,“京师敛迹,无敢犯者”。

  灵帝中平元年(184),黄巾起义爆发,曹操被拜为骑都尉,受命与卢植等人合军进攻颍川黄巾军,结果大破黄巾军,斩首数万级。随之迁为济南相。济南相任内,曹操治事如初。济南国(今山东济南一带)有县十余个,各县长吏多依附贵势,贪赃枉法,无所顾忌。曹操之前历任国相皆置之不问。曹操到职,大力整饬,一下奏免长吏八名,济南震动,贪官污吏纷纷逃窜。“政教大行,一郡清平”。当时正是东汉政治极度黑暗之时,甚至有了买官制度。朝廷封曹操为议郎,曹操不肯迎合权贵,遂托病回归乡里,春夏读书,秋冬弋猎,暂时隐居了。

  中平五年(188),汉灵帝为巩固统治,设置西园八校尉,曹操因其家世被任命为八校尉中的典军校尉。

  中平六年(189),董卓进入洛阳,废少帝,立献帝刘协,后又杀太后及少帝,自称相国,专擅朝政。曹操见董卓倒行逆施,不愿与其合作,遂改易姓名逃出京师洛阳(今河南洛阳东北)。

  曹操到陈留后,“散家财,合义兵”。组织起一支五千人的军队,准备讨伐董卓。

  汉献帝初平元年(190)正月,关东州郡牧守起兵讨伐董卓,共推袁绍为盟主。曹操以行奋武将军的身份,参加讨董军。二月,董卓胁迫献帝迁都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自己留居洛阳抵御关东军。董卓之凉州军骁勇善战,关东军十余万人驻酸枣(今河南延津北)一带,无人敢向洛阳推进。曹操认为董卓“焚烧宫室,劫迁天子,海内震动”,应趁机与之决战,遂独自引军西进。曹操行至荥阳汴水(今河南荥阳西南),与董卓大将徐荣交锋,因为士兵数量相差大,曹操大败,士卒死伤大半,自己也被流矢所伤,幸得堂弟曹洪所救。回至酸枣,曹操建议诸军各据要地,再分兵西入武关(今陕西丹凤东南),围困董卓,关东诸将不肯从。

  关东诸军名为讨董卓,实际各自心怀鬼胎,意在伺机发展自己势力。不久,诸军之间发生摩擦,相互火并。

  初平三年,司徒王允与吕布在长安定计杀掉董卓,董卓部将李傕、郭汜等攻陷长安,杀王允,进攻吕布,关中也陷入战乱。是时,州郡牧守各据一方,形成诸侯割据的局面。

  初平三年,青州黄巾军大获发展,连破兖州郡县,阵斩兖州刺史刘岱。济北相鲍信等迎曹操任兖州牧。曹操和鲍信合军进攻黄巾。鲍信战死。曹操“设奇伏,昼夜会战”,终于将黄巾击败。获降卒三十余万,人口百余万。曹操收其精锐,组成军队,号“青州兵”。

  献帝初平四年(193)秋,曹操进兵徐州(治郯,今山东郯城),向东南扩展势力。徐州牧陶谦退守郯县。不久曹操军粮将尽,撤围回军。次年夏,曹操再征徐州,略地至东海。曹操征徐州期间,所过大肆杀戮,一路上“鸡犬亦尽,墟邑无复行人”。

  曾参加讨董卓之战的陈留太守和曹操部将陈宫对曹操不满,遂叛操,迎吕布为兖州牧。吕布为当时名将,先为董卓部将,曾与王允定计诛杀董卓。

  当时只有鄄城(今属山东)和东郡的范(今山东范县东南)、东阿(今山东阳谷东北)两县尚在曹操掌握之中,分别由司马荀彧和寿张令程昱、东郡太守夏侯敦等坚守,形势异常危急。曹操从徐州赶回,听说吕布屯于濮阳,遂进军围攻濮阳。二军相持百余日,蝗灾大起,双方停战,曹操军还鄄城。

  兴平二年(195)夏,曹操整军再战吕布,于巨野(今山东巨野南)大破吕布军,吕布逃往徐州投靠刘备。

  曹操从陈留起兵到兴平二年将吕布、张邈赶出兖州,经过六年的经营,终于有了自己的一块根据地。曹操起兵之初,仅有数千人,出任东郡太守前后,他陆续延揽一些拥有宗族、部曲等家兵的豪强地主归附自己,后击溃青州黄巾军,又收其精锐组成“青州兵”。这样,曹操又有了一支颇具战斗力的军队。根据地和军队,是曹操得以成事的基本条件。

  献帝刘协自被董卓劫至长安后,一直处于颠沛流离之中。建安元年七月,献帝终于回到洛阳,洛阳经董卓之乱,已是一片废墟。百官没有地方居住,“披荆棘,依丘墙间”,洛阳也没有粮食,“州郡各拥强兵,而委输不至,群僚饥乏,尚书郎以下自出采稆,或饥死墙壁间”。

  早在初平三年(192),曹操的谋士毛玠就向曹操提出了“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畜军资”的战略性建议,曹操深以为是。建安元年八月,曹操亲至洛阳朝见献帝。随即挟持汉帝迁都许昌。从此,曹操取得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优势。这是曹操政治上的一大成功。

  汉魏之间,社会生产遭受严重破坏,出现大饥荒。这一时期,粮食供应成为各军事集团最大的问题,因军粮不足而无敌自破者不可胜数。

  建安元年,曹操采纳部下枣只等人的建议,利用攻破黄巾所缴获的物资,在许下募民屯田,当年即大见成效,得谷百万斛。于是曹操命令在各州郡设置田官,兴办屯田。屯田有效地解决了曹操集团的粮食问题,所以曹操说:“后遂因此大田,丰足国用,摧灭群逆,克定天下”。

  在兴置屯田的同时,曹操采取各种措施,扶植自耕农经济。针对当时人口流失,田地荒芜的情况,曹操先后采取招怀流民、迁徙人口、劝课农桑、兴修水利、检括户籍等办法,充实编户,恢复农业生产。此外,曹操还陆续颁布法令,恢复正常租调制度,防止豪强兼并小农。建安五年(200),曹操颁布新的征收制度,到建安九年,又明确:“其收田租亩四升,户出绢二匹,绵二斤而已,他不得擅兴发。”曹操前后实行的这一系列措施,使濒于崩溃的自耕农经济不断得到了恢复和发展。这成为曹操集团的雄厚经济基础。

  通过以上二项措施,曹操统治区的农业生产迅速恢复。这是曹操在经济上的一大成功。

  迎献帝、迁都于许和恢复农业生产是曹操得以成功的两个重要条件。

  从建安二年起,曹操利用他“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优势,东征西讨,开始了他翦灭群雄,统一北方的战争。

  其时,在曹操的北边,是占有冀、并、幽、青四州的袁绍;南边,是占据扬州的袁术;东南,是占据徐州的吕布;正南,是占据荆州的刘表;西边,是关中诸将。此外,董卓部将张济之侄张绣投降刘表后,屯驻于宛县(今河南南阳),对许都形成威胁。

  建安三年(198)九月,曹操东征徐州,进攻久与他为敌的吕布。在曹军攻势之下,吕布军上下离心,十二月,吕布将侯成、宋宪等生擒吕布谋士陈宫归降曹操。吕布见大势已去,下城投降。曹操将吕布、陈宫处死,收降吕布将臧霸、孙观等人,初步控制了徐州。

  当时,群雄实力最强的是袁绍。曹操预作布置,命在青州有潜在影响的臧霸等人攻入青州,占领齐(治今山东临淄)、北海(治今山东寿光东南)等地,巩固右翼;又命大将于禁屯军黄河南岸,监视袁军。不久,张绣听从谋士贾诩之计,投降曹操,曹操大喜,拜张绣为扬武将军,解除了后顾之忧。这年十二月,曹操自率军屯于官渡(今河南中牟北),准备迎击袁绍。

  刘备在徐州牧陶谦死后,曾一度出任徐州牧,后徐州被吕布攻占,刘备投奔曹操。曹操认为刘备是个英雄,先后表他为豫州牧、左将军。曹操攻占徐州不久,淮南袁术准备逃往青州往依袁绍,曹操派刘备去截击。建安五年正月,董承等人谋诛曹操事泄,被曹操杀掉。刘备遂袭杀徐州刺史车胄,占据徐州。

  曹操为了免于将来同袁绍作战时前后受敌,决定先消灭在徐州立足未稳的刘备。时诸将皆怕袁绍乘机来攻许都,曹操对此胸有成竹,说:“刘备,人杰也,今不击,必有后患。袁绍虽有大志,而见事迟,必不动也。”遂进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击破刘备,刘备逃奔袁绍。

  袁绍是当时北方最强大的一股势力,也是曹操统一北方最强大的敌人。袁氏一门,自袁绍曾祖袁安以下,“四世居三公位”,“门生故吏遍于天下”,势力本就很大,后袁绍取得冀、并、幽、青四州之地,实力大增,有军队数十万人。袁绍以其长子袁谭、次子袁熙、外甥高干分守青、幽、并三州,后方稳固,兵精粮足,根本不把曹操放在眼里。他挑选精兵十万、战马万匹,志在一举消灭曹操。建安五年二月,袁绍命大将颜良等人进兵白马(今河南滑县北),自率大军进屯黎阳(今河南浚县东),向曹操发动进攻。

  曹操的实力比袁绍弱得多。曹操所占的大河以南地区,地盘既小,又是四战之地,残破不堪,还没有完全恢复,物资比不上袁绍那样丰富。曹操的兵力也远不及袁绍,其总兵力大概不过几万人,投入前线的兵力据《武帝纪》说“兵不满万,伤者十二三”。刘宋裴松之认为此数不准确,操之兵力不会如此之少,但曹操兵力远逊于袁绍却是毫无问题的。袁绍大军来攻,许都震动。曹操安慰众将说:“吾知绍之为人,志大而智小,色厉而胆薄,忌克而少威,兵多而分画不明,将骄而众令不一,土地虽广,粮食虽丰,适足以为我奉也。”曹操对袁绍有很深的认识,他敢于在袁绍将要大军压境之时抽身去进攻刘备,正是基于这种认识之上。

  建安五年二月,袁军颜良等人围攻白马,拉开了大战的序幕。四月,曹操亲自率兵北上解白马之围,他采纳谋士荀攸之计,先进军延津(今河南延津北,在白马以西),做出要渡河袭击袁军的态势,吸引袁军分兵西向,然后突然转向兼程去救白马。曹操军突然杀到,袁军措手不及,关羽“策马刺良於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袁军大败,白马之围遂解。曹操救出白马军民,沿黄河西撤。袁绍闻知,立即渡河追赶曹操。曹操见追兵渐近,命军士解鞍放马,并置辎重于道。袁军追兵大至,争抢辎重,阵形混乱。曹操率领仅有的骑兵突然杀出,大破追兵,阵斩袁绍另一大将文丑。颜良、文丑为袁军名将,二战分别被杀,袁军大震。曹操初战得胜,主动撤军,继续扼守官渡。

  八月,袁绍大军连营而进,东西数十里,依沙堆为屯,进逼官渡。曹操分兵坚守营垒,伺机而动。袁军向曹营发动猛攻,先是作高橹、起土山,由上向曹营中射箭,接着又挖地道,欲从地下袭击曹营,皆被曹操以相应办法击破。两军一攻一守,相持近二个月。久战之下,曹操处境极为困难。

  十月,袁绍从河北运来粮草万余车,派大将淳于琼等带万余人看守,屯于离袁绍大营四十里的乌巢。恰好这时袁绍谋士许攸来投曹操,献计让曹操偷袭乌巢。曹操大喜,亲率精锐步骑五千人,乘夜从小路偷袭乌巢。曹操军至乌巢,命四面放火,袁军大乱,淳于琼拒营死守。袁绍闻知,急忙派兵救授,曹操左右见“‘贼骑稍近,请分兵拒之。’操怒曰:‘贼在背后,乃白!’士卒皆殊死战,遂大破之,斩琼等,尽燔其粮草”。当袁绍听说曹操袭击乌巢时,认为这正是攻破曹操大营的好机会,因此派去的援兵很少,而以重兵围攻曹操大营。但曹营未破,乌巢败讯已经传来,袁军溃散,大将张郃等人投降曹操。袁绍弃军逃回黄河以北。于是曹军大获全胜,斩首七万余级,尽获袁军辎重图书珍宝。曹操清点袁绍书信,得到自己部下写给袁绍的信,尽烧之,说:“当绍之强,孤犹不能自保,而况众人乎?”

  从客观条件上说,曹操本处于劣势,但由于他能正确分析客观条件,善于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所以能扬长避短,采用正确的战略战术,使战争向有利于自己的方面转化,经过自己主观上的努力,终于赢得了胜利。

  官渡一战,曹操击溃了最大敌人袁绍,由他统一北方已是大势所趋。

  建安七年,袁绍病死,袁绍的两个儿子袁谭、袁尚不和,发生火并。袁谭不敌袁尚,向曹操乞降。

  建安九年二月,曹操乘袁尚出兵攻打袁谭之机,进军围攻邺城。袁尚率军回救,依滏水(今滏阳河)为营,曹操进军将其营寨包围。袁尚害怕,请求投降,曹操不许。袁尚乘夜逃跑,袁军溃散。袁尚逃奔中山(今河北定县)。曹操命人拿着缴获袁尚的印绶节钺招降邺城守军,城中斗志崩溃。邺城遂被曹操攻破。第二年正月,曹操又以负约为名,攻灭袁谭,冀州平定。于是,曹操让还兖州牧,改任冀州牧。

  袁尚兵败后,逃奔幽州刺史袁熙。不久,袁尚、袁熙又逃奔三郡乌桓。

  建安十二年,曹操为了肃清袁氏残余势力,也为了彻底解决三郡乌桓入塞为害问题,决定远征乌桓。汉末,辽西、辽东、右北平三郡乌桓结合,是为三郡乌桓,其首领为辽西部的蹋顿。三郡乌桓与袁氏关系一直很好,并屡次侵扰边境,掳掠人口财物。这年五月,曹操亲率大军到达无终(今河北蓟县)。时正雨季,道路积水,“浅不通车马,深不载舟船”。曹操从无终人田畴之议,改从一条久已断绝,但“尚有微径可寻”的路线进军。在田畴的引导下,曹操大军登徐无山(今河北玉田北),出卢龙塞(今河北喜峰口附近一带),“堑山堙谷五百余里”,直指乌桓老巢柳城(今辽宁朝阳南)。曹军进至离柳城不足二百里时,乌桓才发现,于是蹋顿与袁尚、袁熙等人率数万骑兵迎击。八月,二军相遇,时曹军辎重在后,“被甲者少,”而放军军势甚盛。曹操登高了望,见敌军虽多,但阵势不整,遂命大将张辽为前锋,乘敌阵稍动之机,向敌军发动猛攻。乌桓军大乱,曹军阵斩蹋顿,大获全胜,胡、汉降者二十余万,袁尚等人逃奔割据平州的公孙康。这时,有人劝曹操乘势进击公孙康,曹操说:“吾方使康斩送尚、熙首,不烦兵也。”遂率军还师。不久,公孙康果然斩杀袁尚、袁熙,并将其首级献与曹操。诸将不明所以,曹操说:“彼素畏尚等,吾急之则并力,缓之则自相图,其势然也。”于是,曹操攻破三郡乌桓,也彻底肃清了袁氏势力。

  建安十三年六月,曹操恢复丞相制度,并自任丞相。

  曹操基本平定北方后,兵锋转而南向。建安十三年七月,进军南征荆州刘表。八月,刘表病死,其子刘琮接任荆州牧。九月,曹操大军进至新野(今属河南),刘琮以为无法抵挡,举荆州之众投降曹操。这时,官渡之战后投奔刘表的刘备屯驻于樊城(今湖北襄樊),听说刘琮投降,便率军向江陵(今属湖北)撤退。江陵为荆州重镇,存有大量军用物资。曹操听说,怕江陵落入刘备之手,遂亲率五千骑兵从襄阳(今湖北襄樊)疾驰三百里,在当阳长坂(今湖北当阳东北)将刘备追上,并将其军击溃,随后进占江陵。

  由于曹操的进军威胁了孙权的统治,孙权命大将周瑜率军三万,与刘备联军抵抗曹操。

  曹操自江陵东下,至赤壁(今湖北武昌县西赤矶山)与孙、刘联军接战不利,暂驻军于乌林(今湖北洪湖县东北,长江北岸邬林矶),与对方隔江对峙。

  周瑜用诈降之计,命大将黄盖率小战船十艘,上装柴草,灌以膏油,假称投降,向北岸而进,至离曹营二里之处时,各船一齐点火,然后借助风势,直向曹军冲去,曹军大败,舟船被烧。曹操率军从华容道(今湖北监利西北)陆路撤回江陵。遂撤军北还。

  赤壁大败后,曹操采取一些措施,稳定内部。建安十五年春,曹操下《求贤令》,说:“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贤之急时也……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曹操提出不拘品行、唯才是举的用人方针,目的是尽量把人材收罗到自己身边。

  建安十六年,曹操开始对关中用兵。三月,曹操遣司隶校尉锺繇率大将夏侯渊以讨伐汉中(治南郑,今陕西汉中东)张鲁为名进兵关中。关中马超、韩遂、杨秋等十部心生疑惧,一时俱反。曹操立即派大将曹仁进攻关中,马超等人屯据潼关。七月,曹操率大军亲征关中。九月,大破关中诸军,马超、韩遂逃至凉州,杨秋逃至安定(治临泾,今甘肃镇原南)。十月,曹操进军安定,杨秋投降,关中地区基本平定。

  建安十八年,曹操起兵号称四十万,亲自南征孙权。次年正月,曹军进至濡须口(今安徽巢县东南),攻破孙权设在江北的营寨,生擒其将公孙阳。孙权亲率军七万,前至濡须口抵御曹军。二军相持月余,各无所获。曹操见孙权军容严整,自己难以取胜,遂撤军北还。五月,献帝封曹操为魏公,加九锡,割冀州的河东、魏郡等十郡以为魏国封地。曹操封魏公后,所任丞相和冀州牧如故,权势愈来愈大。七月,曹操建魏国社稷宗庙,又在魏国内设置尚书、侍中。

  建安二十年三月,曹操见刘备已取得益州,而汉中是益州门户,“若无汉中,则无蜀矣”,刘备必然要攻取汉中。于是曹操抢先一步,率十万大军亲征汉中张鲁。七月,曹操大军进至阳平关(今陕西沔县西北)。张鲁听说阳平关失守、逃往巴中。曹操进军南郑,尽得张鲁府库珍宝。十一月,张鲁出降曹操,汉中遂为曹操所有。

  曹操主力退出汉中后,刘备随后向汉中发动进攻。建安二十三年,刘备亲率大军进至阳平关,夏侯渊等人与刘备夹关对峙。七月,曹操亲率大军赶往关中,坐镇长安,以便随时指挥汉中战局。建安二十四年正月,刘备自阳平关南渡沔水(今汉水),依山而进,驻军于定军山(今陕西沔县东南),夏侯渊出兵与刘备争夺地势,被黄忠杀掉,曹军大败。曹操遂放弃汉中,军队全部撤回长安。

  建安二十四年七月,曹操刚刚从汉中撤出,刘备大将关羽就从荆州向他的东南防线襄、樊一带发动了进攻。曹操闻知,立刻派大将于禁率兵往救樊城。八月,关羽乘洪水泛滥之机,大破于禁所统七军,禽于禁,斩庞德乘势进军,将樊城围住。时樊城曹军只有数千人,城被水淹,水面离城楼仅有数尺,曹仁率军死守。曹操又派徐晃领兵去救樊城。十月,曹操从关中赶到洛阳,亲自指挥救援樊城。

  孙权因关羽处其上游,很不愿意让关羽势力发展,而且他早已有攻取荆州之心,于是联结曹操,准备以大将吕蒙偷袭荆州要地江陵。曹操接信后,将这一消息通知曹仁,命他继续坚守,自己进至摩陂(今河南郏县东南),临近指挥,又派兵十二营增援徐晃,命他反击关羽。不久,吕蒙偷袭江陵得手。关羽撤兵,路上被孙权军擒杀。

  曹操在孙权擒杀关羽、取得荆州后,表孙权为骠骑将军、荆州牧。孙权遣使入贡,向曹操称臣,并劝曹操代汉称帝。曹操将孙权来书遍示内外群臣,说:“是儿欲踞吾著炉火上耶!”曹操手下群臣乘机向曹操劝进。曹操自己还不想废献帝自立,他说:“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

  建安二十五年正月(220),曹操还军洛阳。当月,病死在洛阳,终年六十六岁。这年十月,曹丕代汉称帝,国号魏,追尊曹操为太祖武皇帝。

  家庭情况

  曹操有二十五个儿子:

  曹丕,公元221年迫汉献帝禅让帝位,是为魏文帝。卞皇后生

  曹彰,绰号黄须儿,为一勇将,曾大破代郡乌丸。公元225年封任城王。卞皇后生

  曹植,擅长文学,曾作《洛神赋》。虽然得到曹操宠爱,但最终与其兄曹丕争位失败,从此在政治上无所作为。公元225年立为陈思王。卞皇后生

  曹熊,早薨,萧怀王。卞皇后生

  曹昂,年轻时曾举考廉,为张绣所杀。刘夫人生

  曹铄,早薨,相殇王。刘夫人生

  曹冲,为著名神童,曾以妙法为大象称重。环夫人生

  曹据,公元232年封为彭城王。环夫人生

  曹宇,公元232年封为燕王。环夫人生

  曹林,公元232年封为沛穆王。杜夫人生

  曹衮,公元232年封为中山恭王。临终病重时魏明帝曹睿对其爱护备至,死后又获厚葬。杜夫人生

  曹玹,公元211年封为西乡侯,济阳怀王。秦夫人生

  曹峻,公元232年封为陈留恭王。秦夫人 生

  曹矩,早薨。范阳闵王, 尹夫人生

  曹干,公元232年封为赵王。王昭仪生

  曹上,早薨,临邑殇公子,。 孙姬生

  曹彪,公元232年封为楚王。公元251年与太尉王凌谋反事变,被赐死。 孙姬生

  曹勤,早薨,刚殇公子。 孙姬生

  曹乘,早薨,谷城殇公。 李姬生

  曹整,公元217年封为郿戴公子。李姬生

  曹京,早薨,灵殇公子。 李姬生

  曹均,公元217年封为樊安公。 周姬生

  曹棘,早薨,广宗殇公子。 刘姬生

  曹徽,公元232年封为东平灵王。宋姬生

  曹茂,素来与曹操及曹丕不和。公元232年封为乐陵王。赵姬生

曹孟德是谁

问题一:曹孟德是谁 曹操 三国时魏国的建立者。征战半生。未称帝。 问题二:魏武帝是谁啊? 魏武帝曹操(公元155年7月18...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