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周春秋战国青铜器纹饰名称和特点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9浏览:3收藏

夏商周春秋战国青铜器纹饰名称和特点,第1张

1兽面纹古称饕餮纹,(饕餮为传说中贪食猛兽之名),古人认为此兽有首无身极为恐怖,实际上这类纹饰是各种各样动物或幻想中神兽的头部正视图案后另名为兽面纹,比之饕餮纹更确切、明了 兽面纹主要的装饰对象是鼎,青铜鼎除了作为实用器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用途,就是作礼器使用兽面纹大都以夸张的兽面、简洁的线条来修饰器物,相信这同当时人们的宗教信仰和社会宗法制度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也是研究古中国的社会、经济与宗教的主要依据 兽面纹的特点是以鼻梁为中线,突出正面造型,两侧作对称排列,上端第一道是角,角下有目,较具体的兽面纹在目上还有眉,目侧有有耳,多数有爪,两侧有左右展开的体躯或兽尾,少数简略形式的则没有兽体和尾部可以说所有的兽面纹基本上是按这一模式塑造的,只是在表现方法和技巧上,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同 亦称“兽面纹”青铜器上常见的装饰纹样之一纹样象征古代传说中一种贪食的凶兽饕餮的面形,图案多有变化 饕餮一词见于《吕氏春秋·先识览》:“周鼎著饕餮,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以言报更也” 商代至西周时常作为器物上的主题纹饰,多衬以云雷纹西周后期以后逐渐推动主题纹饰的突出地位,常用仿器耳或器足上的装饰 自宋代宣和时的《博古图录》称此类纹饰为饕餮纹后,历代沿用这一名称 23龙纹包括夔纹和夔龙纹这里的"夔"古称是一角一足的动物,实际上则是双足动物的侧面像龙在古人心目中的形象是多种多样的,因此纹饰也各有不同,按图案结构分,有爬行龙纹、卷体龙纹、交体龙纹、双体龙纹、两头龙纹等 青铜器上的装饰纹样之一龙是古代神州传说中的动物一般反映其正面图象,都是以鼻为中线,两旁置目,体躯向两侧延伸若以其侧面作图象,则成一长体躯与一爪 龙的形象起源很早,但作为青铜器纹饰,最早见于商代二里冈期,以后商代晚期、西周、春秋直至战国,都有不同形式的龙纹出现 商代多表现为屈曲的形态;西周多表现为几条龙相互盘绕,或头在中间,分出两尾 传说龙的出现与水有关,《考工记·画缋之事》谓:“水以龙,火以圜”是用龙的形象来象征水神,因此在青铜水器中,龙的图卷或立体形象有更多出现 根据龙纹的结体大致可分为爬行龙纹、卷龙纹、交龙纹、两头龙纹和双体龙纹几种自宋代以来的著录中,在青铜器上,凡表现为一爪的这样纹饰,又称为“夔纹”或“夔龙纹” 夔纹 图案表现传说中的一种近似龙的动物——夔,多为一角一足,口张开,尾上卷自宋代以来的著录中,在青铜器上,凡是表现一足的类似爬虫的物像,都称之为夔或夔龙,这与古籍“夔一足”的记载有关《说文·攵部》:“夔,神也,如龙一足”有的夔纹已发展为几何图形化的装饰,变化很大常见的有身作两岐,或身作对角线,两端各有一夔首盛行于商和西周前期 4凤鸟纹 凤凰始见於《诗经》,原为“凤皇”,汉代毛亨解释为“雄为凤,雌为皇”凤和龙同为古代的祥瑞动物“天命玄鸟,降而生商”,说明玄鸟就是商的图腾,在古代,凤鸟就是鸟图腾的代表 凤鸟纹按照构图形象分为长喙鸟纹,体躯是鸟,头部有一较长的喙;鸱枭纹,正面,大圆眼,毛角大翅,盛行於商代中晚期;雁纹,是鸟纹中写实的形象,属春秋晚期北方的风格凤鸟纹多饰於鼎、簋、尊、卣、爵、觯、觥、彝、壶等器物的颈、口、腹、足等部位 青铜器上的装饰纹样之一鸟长翎垂尾或长尾上卷,作前视或回首状在青铜器上大多作对称排列 良渚文化出土的玉琮上已有明确的鸟纹青铜器上最早出现的是二里冈期的变形鸟纹殷墟时期已有鸟纹作为主要纹饰西周早期起鸟纹大量出现,一直到春秋时期 商代鸟纹多短尾,西周鸟纹多长尾高冠鸟纹包括凤纹、鸱枭纹、鸾纹及成群排列的雁纹等 5 蟠螭纹 民间有龙生九子,蛟和螭都是龙子的说法,而蟠则指“盘曲而伏”古代表铜器上的蟠螭纹,其身体和腿似龙,而面部似兽此纹于商、明、周,是春秋战国和汉代玉器上的主要纹饰战国的蟠螭纹,圆眼大鼻,双线细眉,猫耳,颈粗大且弯曲,腿部的线条变弯曲,脚爪常上翘身上多为阴线勾勒,尾部呈胶丝状阴刻线汉代,眉上竖且内色,眼眶略有下坠,鼻梁出现了细线划纹,身体与战国时没有差别,只是尾部出现由两个卷纹只有三条腿南北朝时期,眼睛稍长且有弯度,嘴边两腮多有凹槽,头上有的长角,有的无角,腿短,一般前腿只有一个,所以也是三条腿,有时,前腿伸出一点作为第四条腿,尾部的卷云纹较以前宽了一些宋代,最大的特征是在鼻子下有一条很宽的阴线,极富立体感元代,头额宽而高,其眉、眼、鼻、口都集中在整个面部的下方,仅占面部的三分之一,颈项低下,许多地方已被发毛掩住、上升、伏地、盘旋等形象,其气势磅礴,形态美观直至清代,则出现了以前各个时代均未有的独特纹饰 6蟠虺纹 蛇纹 青铜器上的一种纹饰有三角形或圆三角形的头部,一对突出的大圆眼,体有鳞节,呈卷曲长条形,蛇的特征很明显,往往作为附饰缩得很小,有人认为是蚕纹个别有作为主纹的,见于商代青铜器上 商末周初的蛇纹,大多是单个排列;春秋战国时代的蛇纹大多很细小,作蟠旋交连状,旧称“蟠虺纹” 蟠虺纹 青铜器上的装饰纹样之一以蟠屈的小蛇的形象,构成几何图形盛行于春秋战国 7云雷纹是变形线条纹的一种,大都用作地纹,起陪衬主纹的作用用柔和回旋线条组成的是云纹,有方折角的回旋线条是雷纹,盛行于商中晚期 8涡纹 又称火纹顾名思义,近似水涡,故为涡纹其特征是圆形,内圈沿边饰有旋转状弧线,中间为一小圆圈,似代表水隆起状,圆形旁边有五条半圆形的曲线,似水涡激起状有人认为,涡纹的形状似太阳之像,是天火,又故称火纹,商代早期的涡纹是单个连续排列的,商代中晚期至春秋战国时期,一般与龙纹、目纹、鸟纹、虎纹、蝉纹等相间排列涡纹多用于罍、鼎、斝、瓿的肩、腹部,它盛行于商周时代 9重环纹 由略呈椭圆的环组成纹带,环有一重、二重、三重,环的一侧形成两直角或锐角有时也与其他纹饰相配出现盛行于西周中、后期 10窃曲纹 是由两端回钩的或“S”形的线条构成扁长图案,中间常填目纹,盛行于春秋战国 夔纹:表现传说中的一种近似龙的动物,图案多为一角、一足、口张开、尾上卷有的夔纹已成为几何图形化的装饰多作为器物上的主纹 龙纹:图案取传说中龙的形象基本上有三种形式:屈曲形态,几条龙相互盘绕,头在中间分出双身 蟠螭纹:形状象夔,张口,卷尾,图案以蟠屈的小蛇(虬)构成图形 鸟纹:图案有的长翎垂尾,有的长尾上卷,头前视或作回首状也有的鸟头上作仰起或下垂的高冠,这种形状的鸟纹,也通称为凤鸟纹鸟纹多作为器物上的主题纹饰 蝉纹:图案大多数在三角形中作蝉体,无前后足,四周填以云雷纹也有作长形,并有前后足的,中间再填以云雷纹 蚕纹:头圆,两眼突出,体屈曲状多饰于器物的口部或足部 象纹:图案表现象的形态,有长鼻构成明显的特征,也有单以象头、象鼻为图案的 鱼纹:图案表现为鱼的形态,有的鱼形象较为呆板,有的形象生动脊鳍与腹鳍各一个或两个鱼纹常饰于盘内,反映器物装饰和器物的造型是密切结合的鱼纹也常施于铜洗和铜镜上 龟纹:其状一般是刻画出龟的全形,在铜器中见到的不多,多施于盘内 贝纹:形状作贝壳状,将单独的贝壳连接起来组成图案 云雷纹:青铜器上的一种典型纹饰图案它的基本特征是以连续的回旋形线条构成的几何图形有的图案作圆形的连续构图,称为云纹;有的图案作方形的连续构图,称为雷纹云雷纹常作青铜器的地纹,用以烘托主题纹饰也有单独出现在器物颈部或足部的 勾连雷纹:由近似T形互相勾连的线条组成 乳钉纹:青铜器上最简单的纹饰之一纹形为凸起的乳突排成单行或方阵另有一种图案,乳钉各置于斜方格中,称为斜方格乳钉纹

因为锡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871约等于119,而铜是635约等于64根据物质的量来算鼎是919%,鉴是788%,削是823%。所以这样看来是鼎。但如果从用途上来说"鉴"是水盆,在现在看来,其中的铜的含量太高了,这样一来让容器太重,又会因为微量铜离子溶于水中,对人体有影响。所以鉴的铜偏高了

1、直裾素纱襌衣(“襌”音dān,常被误写做“禅”),西汉织绣,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1972年出土于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收藏于湖南省博物馆。

该衣长128厘米,通袖长195厘米,袖口宽29厘米,腰宽48厘米,下摆宽49厘米。

2、新石器时代陶鹰鼎为新石器时代后期仰韶文化陶器,于1957年出土于陕西省华县太平庄一座成年女性墓葬,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新石器时代陶鹰鼎高358厘米、口径233厘米、最大腹径32厘米,采用伫足站立的雄鹰造型,鼎口设置于背部与两翼之间,将鼎形器物特征与鹰的动物美感巧妙地融为一体。

3、北朝红地云珠日天锦,古代经锦有一个显著的特点,花色和地色的织物组织完全相同,都是双层结构的复式平纹或复式斜纹,称为平纹经锦或斜纹经锦,依靠织物纵向彩条经线的颜色来显现花纹,是一种典型的“彩条经锦”。

平纹经锦是我国传统的织锦。北朝晚期或隋代的平纹经锦,隋或初唐时期的斜纹经锦,盛唐时期的斜纹纬锦、织金锦等。平纹经锦到了唐代数量已明显下降,大量出现的是隋代前后兴起的斜纹经锦。

4、青花釉里红瓷仓,元代楼阁式瓷仓,在仓后两柱间有正楷直书墓志,自右至左12行,共159字,记载死者为“故景德镇长芗书院山长凌颖之孙女”,死于后至元戊寅(即后至元四年,公元1338年)。安葬于南山。

这件楼阁式瓷仓,造型别致,虽然是随葬冥器,仍不失为珍贵的工艺品。青花釉里红瓷器,甚为罕见,作为楼阁式瓷仓,并且有明确纪年,迄今仅为孤例。1974年江西省景德镇出土,现藏于江西省博物院。

5、竹林七贤砖印模画,南朝。长244厘米,宽88厘米,由300多块古墓砖组成,出土时分东西两块,一块为嵇康、阮籍、山涛、王戎四人,另一块为向秀、刘伶、阮咸、荣启期四人。

荣启期是早于“七贤”许多年的春秋时期人物,由于荣启期的性格和“七贤”极为相似,又被时人誉为“高士”,所以,砖画中安排荣启期和“七贤”在一起,除了绘画构图上对称的需要外,荣启期更有为“七贤”之楷模的寓意。

这幅砖画纯熟地发挥了线条的表现能力,人物造型简练而传神,八人席地而坐,或抚琴啸歌,或颔首倾听,性格特征鲜明,人物之间以树木相隔,完美地体现了对称美学。

-直裾素纱襌衣

-新石器时代陶鹰鼎

-北朝红地云珠日天锦

-青花釉里红瓷仓

-竹林七贤砖印模画

西周奴隶主,制定出整套礼制,规定了森严的等级差别,以维护奴隶制统治秩序。由于礼制的加强,一些用于祭祀和宴饮的器物,被赋予特殊的意义,成为礼制的体现,这就是所谓“藏礼于器”。这类器物叫作“青铜礼器”,简称“礼器”,或称“彝器”。例如鼎原来是炊器,后来成为礼器中最重要的器种之一。按照礼制组合成的所谓“列鼎”,何休注《公羊·桓公二年传》:“天子九鼎,诸侯七,大夫五,元士三”。是奴隶主统治权威的象征。礼器的这种功能,在奴隶制繁盛时期最显著。随着奴隶制度的衰微,“礼崩乐坏”,青铜礼器逐渐失去了这种作用。

种类

青铜礼器品种繁多,数量巨大,工艺精美,是中国古代青铜器的典型代表。青铜礼器可分为六大类:炊簋器、食器、酒器、水器、乐器和杂器。

炊器

烹饪食物的用器。也有将炊器归入食器的。

鼎按功能,有镬鼎(煮肉食)、正鼎(又称“列鼎”“牢鼎”,盛肉食,最重要的礼器)和羞鼎(又称“陪鼎”,盛调味品,正鼎的陪衬物)之分;按器型,有四足方鼎和三足圆鼎及有盖和无盖之分。安阳殷墟出土的司母戊鼎为四足方鼎,重达875千克,是已发现的最重的青铜器。

西周中晚期形成列鼎制度,即用形状、纹饰相同而大小依次递减的鼎,按奇数分组,毎组代表贵族的不同身份。据桓公二年何休注《春秋公羊传》记载,天子用9鼎,诸侯用7鼎、卿大夫用5鼎、士用3鼎或1鼎。在考古发现中,奇数的列鼎往往与偶数的盛黍稷的簋配合使用,即如:5鼎与4簋相配,7鼎与6簋相配等,其中“9鼎8簋”为最高规格,天子用。

鬲(lì)饪食器,礼器。有三只袋足。由新石器时期陶鬲演变而来。

甗(yǎn) 蒸食器,礼器。器型由甑和鬲上下叠摞而成。上部甑盛放食物,下部鬲用以煮水,中间设穿孔箅,以利于蒸汽通过。

盨(xǖ)饪食器或盛食器,礼器。以煮或盛放黍、稷、稻、粱等饭食为主。椭圆口,两耳,四足或圈足。有盖,盖上有足,取下盖翻置即成另一器皿,食毕归置如一。

食器盛装食物的器具。

簋(guǐ) 盛食器,礼器。流行于商代至到战国时期。形似大碗,圆口,双耳,圈足。《周礼·地官·舍人》载:“凡祭祀,共簠簋”。青铜簋造型多样,早期无耳,后来有双耳、三耳或四耳簋,也有三足、四足或圆身方座簋。重要礼器。据《礼记·玉藻》记载和考古发现而知,簋常以偶数与奇数鼎同时出现。

簠(fǔ)盛食器,礼器。盛行于西周末至春秋初。长方形,有盖,盖与器身造型相同而略浅,也有四足,其盖功能类盨盖。

豆盛食器。流行春秋战国时期。用来盛放干食或汤、羹类。作为礼器,以偶数组合出现,豆是向神灵供献牺牲食品的最后一道器具。多无耳,春秋时豆盘两侧加耳,战国时豆盘上加盖。

敦(duì)食器,礼器。用于盛放黍、稷、稻、粱等食物,于春秋中期至战国晚期,渐取代商周的簋,于盛肉的鼎配合使用。整器为球体或卵圆体,俗称“西瓜鼎”。

盂盛饮器,礼器。敞口,深腹,有耳或无耳,圈足。

俎(zǔ)割肉用的砧板;作为礼器,是祭祀时放祭品的器物。由木制砧板演变而来。方形,两端有足,似几,也称“俎几”。

酒器

盛酒或饮酒的器物。商代贵族饮酒成风,西周初曾严厉禁酒,西周中期以后青铜饮酒器大为减少。

爵饮酒器,重要的礼器。从商流行至春秋。圆腹,也有个别方腹,口部前端有流(出酒的流槽),后部有尖状尾,流近口两侧各有一立柱,腹部一旁有把手,下有三个锥状长足。

《仪礼·特牲礼记》注:“爵一升,觚二升,觯三升,角四升,散五升”,商、周时期,饮酒器越小,主人地位越显赫。《礼记·礼器》上说:“尊者献以爵,卑者献以散。”

商朝时贵族随葬以青铜爵、觚为中心器具,小贵族随葬只能用爵、觚一对,随着贵族身份的提高,觚、爵数量也有所增加。商王后妇好墓内发现爵40只,觚54只。

觚(gū)饮酒器和礼器。盛行于商周时期。圆形,细长身,口沿和圈足外撇,状喇叭,侈口,细腰,腹部凸起。商早中期,觚的器身较为粗矮;商晚期至西周早

期,觚身细长,中腰更细。随葬时与爵共为中心器具。

觯(zhì)饮酒器,礼器。形似尊而小。侈口,圆腹,圈足,多数有盖,西周

时有作方柱形而四角圆的,春秋时演化成长身,状觚。

《礼记·礼器》道:“宗庙之祭,尊者举觯,卑者举角”。

斝(jiǎ) 盛酒器或温酒器,礼器,礼书上称为“散”。盛行于商代和西周初期。侈口,口沿有柱,宽身,一鋬(pàn,耳),下有三足。地位较低的小贵族用器。

尊大中型盛酒器,礼器。亦作“罇”。流行于商周时期,春秋后期偶有所见。有圆尊和方尊之分。口部侈大,粗颈,深腹,丰肩,有的肩上饰三牺首,圜底,高圈足或方足。

代表性器物有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四羊方尊。

壶盛酒器和水器,礼器。流行于商至汉代。器型较多,有圆形、方形、

扁圆形、八角形、瓠形等。有圈顶壶盖,盖可倒置用作杯。

代表性器物有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战国早期的宴乐狩猎水陆攻战纹壶。

罍(léi)大型盛酒器和水器,礼器。流行于商晚期至春秋中期。器型有圆形、方形。

圆形罍造型为敛口,广肩,丰腹,圈足或平底,肩有环形或兽首形两耳或四耳,下腹部一侧有穿鼻。方形罍多为小口,斜肩,有盖,盖作斜坡式屋顶状。《礼仪·少牢馈食礼》载:“司空设罍水于东”,可见罍又有盛水的用途。

卣(yǒu)盛香酒的礼器。盛行于商至西周。椭圆口,圆腹、椭圆腹或方腹,腹深,圈足,有盖和提梁;有也圆筒形卣、方形卣及鸟兽形卣。典型的鸟兽形卣有法国赛努奇博物馆收藏的虎食人提梁卣。

觥(gōng)盛酒或饮酒器,礼器,也称“兕(sì)觥”。流行于商晚期至西周早期。椭圆形腹或方形腹,圈足或四足,盖作成兽头或象头形。有的觥全器做成动物状,背为盖,流为颈,身为腹,四腿做足。。

方彝盛酒器,礼器。盛行于商晚期至西周中期。长方形器身,直口,直腹,少数下腹外鼓成曲腹状,盖上小底大,做成斜坡式屋顶形,圈足上往往每边都有一个口,盖与器身往往铸有4条或8条扉棱。

“彝”本是青铜礼器的通称,宋人始称这类器物为“方彝”。

瓿(bù)盛酒器,亦用于盛水或酱,礼器。流行于商代至战国。圆体,敛

口,广肩,大腹,圈足,带盖,有兽头耳或无耳。亦有方形瓿。

盉(hé)礼器。主要用于盛水以调酒味的浓淡,流行于商代至战国。圆

腹,带盖,前流后鋬。商周时期为袋足或柱形足。春秋战国时为鸟、

兽首流,蹄形足,有提梁。

盉也作注水器。

角(juē)饮酒器,礼器。状爵,但无流和柱,两翼若尾,有的有盖。

小贵族用。

瓒(zàn)挹(yì,舀)酒器,礼器。长柄,前端作杯状,是从储酒器内舀酒用的勺。

缶(fǒu)盛酒器,礼器。大腹小口,有盖。由陶缶演变而来。陶缶有盛酒器和乐器两种功能。

水器

沃盥时用的注水或承水器。

商周时期,贵族举行礼仪活动或宴前饭后要行沃盥之礼,以表示虔敬。《礼记·内则》载:“进盥(洗手洗脸),少者奉盘,长者奉水,请沃(浇水)盥,盥卒授巾”。

盘承水器,礼器。商早期始用,战国后演变为洗。商代为圆形,敞口,平缘,腹较深;

西周多为圈足,有的有兽形耳或环耳,或前有宽流。

匜(yí)注水器,礼器。盛行于商周,汉代以后出现金银匜、漆匜。长椭圆形,前有流,后有鋬,多有四足,有的有盖。

鉴大型盛水器,礼器。《说文》金部:“鉴,大盆也。”初为陶质,春秋中期至战国流行

青铜鉴。由盛水引申为镜子之用。平底,窄口缘,有肩,双耳或四耳,有耳为兽首衔环。

乐器

西周时期,为维护以周天子为中心的有秩序的统治,周公旦开始制礼作乐,即周礼。在祭祀、宴饮、婚嫁、葬丧举行礼仪时,敲击青铜器物,发出悦耳之声,这种器物即“乐器”,这种悦耳之声即“礼乐”。后乐器逐渐成为娱乐之器。

铙(náo)打击乐器,礼器。又称为“钲”或“执钟”。最早的青铜乐器之一,流行于商代晚期,周初沿用。圆形,以两片为一副,相击发声。

铃摇击乐器,礼器。状钟而小,腔内有铜舌,摇之发声。

钲(zhēng)打击乐器,礼器。也称“丁宁”。盛行于春秋时期南方诸国。状如小型钟而狭长,有长柄可执,口向上,以槌击之而鸣,大小不同的钲组合称“编钲”。

殷周时代的铙也称“钲”,但与春秋时期的钲器型不一样。

钟打击乐器,礼器。盛行于西周和东周。上部为“钲”,钲部的纹饰称为“钟带”或“篆间”;下部为“鼓”,铸有精美的图饰;钟口两角为“铣”,钟唇为“于”,钟顶为“舞”,舞上有柄者为“甬钟”,带钮者为“钮钟”。钟两面有36个乳钉状突起。

从大到小依次排列成一组称“编钟”。湖北随州战国曾侯乙墓出土的青铜编钟,多达65件,音域宽广,音色优美,代表了中国古代青铜冶铸技术及乐器制造的高度水平。

镈(bó)大型单个打击乐器,礼器。又称“特钟”。始于西周。单独悬挂于一簨(Sǔn,钟架横梁),用木槌击奏。

鼓打击乐器,礼器。青铜鼓最早发现于商朝,鼎盛于汉代。

杂器

在出土的礼器中,有的作用不明,故归为“杂器”。其中有罐、方形器、箕形器等。

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杨振宁博士,观察了大量西周时代的青铜器,发现当时人们已经具有物理学中一种极其重要的思想观念——“对称”。

对称

西安半坡村出土的新石器时期的遗址里,有一种尖底瓶,引起人们的极大兴趣,它可以印证文献的记载,从中分析出距今5000~7000年以前的人们具有了哪些力学知识。那里还出土一种叫做“甑”的泥制器皿,世界著名科学史家李约瑟博士(1900~1995)[英]认为,那可能是人类最原始的蒸气发生器,这在热学史上应当是很重要的。此外,一些古建筑也向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研究内容,譬如山西省的应县佛宫寺木塔,是明暗九层、高达66.49米的纯木结构的建筑珍品,迄今已经历九百多个寒暑,不仅风雨侵蚀,经受了烈度5度以上的强烈地震就有12次之多,此外还经受了强风、炮击等强烈震动,而仍然保持完好,这反映了它的力学结构十分科学合理,从中可以分析出一系列的理论知识。还有些古建筑甚至有了类似的避雷设施,为古代电磁学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线索。此外,还有不少古代水利工程设施如都江堰等,也能向我们提供某些流体力学的原始材料。至于现存的那些古天文仪器,更是光学史料的十分丰富的来源。编钟、鱼洗是声学史的珍贵材料的渊薮。另外,还有一些碑刻与出土文物之类的东西,有文字或图画。例如辽阳三道壕的汉墓中,有不少壁画,其中就有一幅画着风车,这使我们确知距今1700年前,人们就知道如何巧妙地使用空气流动的能量了。总之,这方面蕴藏着丰富的潜在材料。

夏商周春秋战国青铜器纹饰名称和特点

1兽面纹古称饕餮纹,(饕餮为传说中贪食猛兽之名),古人认为此兽有首无身极为恐怖,实际上这类纹饰是各种各样动物或幻想中神兽的头部正视图案...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