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贯煎药方的介绍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9浏览:4收藏

一贯煎药方的介绍,第1张

  一贯煎是 方剂 名,由北沙参,麦冬,当归身各三钱(各9克),生地黄六钱至一两五钱(18-30克),枸杞子三钱至六钱(9-18克),川楝子一钱半(45克)合制而成。以下是我为你精心整理的一贯煎药方的介绍,希望你喜欢。

一贯煎的概述

 基本介绍

 来源《柳州医话》是清·魏之秀之名方。也有说出自《续名医类案》

 组成

 一贯煎记忆口诀:当地(一贯)杀狗卖金铃。沙(参)地(生地黄)枸杞当(归)廉(川楝子)卖(麦冬)。

 意义:当归、生地;沙参、枸杞、麦冬金铃子(川楝子的别名)

 功用 滋阴 疏肝。

 主治肝肾阴虚,肝气不舒证。胸脘胁痛,吞酸吐苦,咽干口燥,舌红少津,脉细弱或虚弦。并治疝气瘕聚。

 歌诀一贯煎中生地黄,沙参归杞麦冬藏,少佐川楝泄肝气,肝肾阴虚胁痛尝。

 古籍论肝脏体阴而用阳,其性喜条达而恶抑郁。肝肾阴亏,肝失所养,疏泄失常,气郁停滞,进而横逆犯胃,致胸脘胁痛,吞酸吐苦。阴虚液耗,津不上承,故咽干,舌红少津。肝气不舒,肝脉郁滞,时间久后则结为疝气瘕聚。治疗宜发滋养肝肾阴血为主,配伍疏达肝气之品。方中重用生地黄为君,滋阴养血,补益肝肾。北沙参、麦冬、当归枸杞子为臣,益阴养血柔肝,配合君药以补肝体,育阴而涵阳。并佐以少量川楝子,疏肝泄热,理气止痛,遂肝木条达之性,该药性苦寒,但与大量甘寒滋阴养血药配伍,则无苦燥伤阴之弊。诸药合用,使肝体得以濡养,肝气得以条畅,胸脘胁痛等症可以解除。

 药方方论

 方中重用生地滋阴养血以补肝肾为君;沙参、麦冬、当归、枸杞子配合君药滋阴养血生津以柔肝为臣;更用少量川子疏泄肝气为佐、使。共奏滋阴疏肝之功。

 加减法本方与逍遥散同治肝郁胁痛,但逍遥散以情志不遂而肝气滞郁,引起胁痛;且以肝逆而乘脾,兼现神倦食少,故以疏肝解郁,健脾养血为治。

 本方则以肝阴不足,气郁生热,而致胁痛,且以郁热不散而犯胃,兼现吞酸吐苦,故以滋养肝肾,疏泄肝气立法。

 1如果大 便秘 结者,加入知母8克、 瓜蒌仁10克。

 2如果午后虚热、多汗者,加入地骨皮15克。

 3胁胀痛甚,加入鳖甲20克。

 4治疗慢性肝炎所致肝区痛,则去当归,加入白芍15克、 郁金12克、 三七末4克。

 5胃胀满,难 消化 时,加入鸡内金12克、 春砂仁9克、 神曲9克。

 6如果病人阴虚有痰时,则去枸杞子 ,加入川贝10克、 桑白皮12克。

 7烦热口渴,舌红而干者,加入知母9克、 石膏15克、 淡竹叶15克。

 假如说没有胁肋疼痛 ,仅仅只是两肋胀痛,可不用川楝子(金铃子),改用柴胡等。而如患者大便干,可加火麻仁或是瓜蒌仁等。

一贯煎的药物说明

 点评

 1、本方是治疗阴虚气滞而致脘胁疼痛的代表方剂。以胁肋疼痛,吞酸吐苦,舌红少津,脉虚弦为证治要点。由于方中滋腻药较多,故有停痰积饮而舌苔白腻,脉沉弦者,不宜使用。2、若大便秘结,加蒌仁;有虚热或汗多,加地骨皮;痰多,加贝母;舌红而干,阴亏过甚,加石斛;胁胀痛,按之硬,加鳖甲;烦热口渴,加知母、石膏; 腹痛 ,加芍药、甘草;两足痿软,加牛膝、薏苡仁;不寐,加枣仁;口苦燥,加少量的黄连。

 3、慢性肝炎、慢性 胃炎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肋间 神经 痛、神经官能症等属阴虚气滞的患,均可灵活加减药物用以治疗。

 总之,本方配伍特点,是在大队滋养肝肾阴血药中,少佐一味川楝子以疏肝理气,使滋阴养血而不遏滞气机,疏肝理气又不耗伤阴血。

 另外,一贯煎与逍遥散都有疏肝理气作用,都可用于治疗肝郁不舒所致胁痛。不同的是,逍遥散疏肝养血健脾的作用较强,主治肝郁血虚所致胁痛,并伴有神疲食少等;一贯煎滋养肝肾的作用较强,主治肝肾阴虚的胁痛,并见吞酸吐苦等。

 禁忌

 因制方重在滋补,虽可行无形之气,但不能祛有形之邪,且药多甘腻,故有停痰积饮而舌苔白腻,脉沉弦者忌服。

一贯煎的 中医 论述

 1《中风斠诠》:胁肋胀痛,脘腹搘撑,多是肝气不疏,刚水恣肆为病。治标之法,每用香燥破气,轻病得之,往往有效。然燥必伤阴,液愈虚而气愈滞,势必渐发渐剧,而香药、气药不足恃矣。若脉虚舌燥,津液已伤者,则行气之药尤为鸩毒。柳洲此方,虽是从固本丸,集灵膏二方脱化而来,独加一味川楝,以调肝气之横逆,顺其条达之性,是为涵养肝阴第一良药,凡 血液 不充,络脉窒滞,肝胆不驯,而变生诸病者,皆可用之。 2《中医杂志》(1963;10:18):一贯煎方剂组织缜密,配伍精当,它的唯一特点是以脏腑制化关系来作为遣药立法的依据。本方主治是肝病,肾为肝之母,滋水即能生木,以柔其刚悍之性,故以地黄、杞子滋水益肾为君。肺主一身之气,肺气清肃,则治节有权,诸脏皆滋其灌溉,而且养金即能制木,以平其横逆之威;胃为阳上,本受木克,但土旺则不受其侮,故以沙参、麦冬清肺益胃,二者为臣。当归入肝,补血活血,而辛香善于走散,乃血中气药,故用以为佐。更加一味川楝,泄肝通络,条达气机,故用以为佐。合为滋水涵木,疏土养金的良方。

古代药方中的一两是现在的3125克。

古代一斤为16两,又因为一斤为500克,因而一两为3125克。

汉代刘向在《说苑·辨物》表述:“十六黍为一豆,六豆为一铢,二十四铢重一两,十六两为一斤。”意思是十六黍等于一豆,六豆等于一铢,二十四铢等于一两,十六两等于一斤。

从有“斤”这个概念开始,一直到民国结束,历朝历代的“斤”统统是16两,而不是今天的10两。有了“斤”的重量,再去算“两”的重量轻而易举,一律除以16就是。

扩展资料:

据《汉书·律历志》记载,秦汉时期度量衡制度是:衡制:铢、两、斤、钧、石。1石=4钧,1钧=30斤,1斤=16两,1两=24铢。

西汉时期,一斤相当于25824克,一两等于1614克。

王莽及东汉、魏晋南北朝,一斤相当于22273克,一两等于1392克。

隋朝初年,一斤相当于66819克,一两等于4176克。

隋末,一斤相当于22273克,一两等于1392克。

唐至清代,一斤相当于59682克,一两等于3730克。

注意:汉代医学上用的两和汉代常用两重量不同,汉承秦制,医学上用的两一直延续用秦朝因此汉代张仲景的医学著作中的两为秦两相当于3克。

今天给大家整理的是《石室秘录》和《辨证录》里面的一些方剂。这两本书是由清代著名医家陈士铎所著。其中《石室秘录》是中医古籍中一部以治法为主要内容和标目的著作。本书收古今成方及作者自定方500余首,是中医古籍中理论联系实际的治法专著。 

01头痛

一、定风去晕丹

[组成] 熟地27克、山茱萸12克、薯蓣9克、北五味6克、麦冬6克、元参9克!川芎9克、当归9克、葳蕤21克。

[用法] 煎服。

[功效] 补肾养阴。

[主治] 头痛者,肾水不足而邪火冲入于脑。终朝头晕,似头痛而非头痛也。当大补肾水,而头痛头晕自除。

[来源] 《石室秘录》

二、清脑平酒丹

[组成] 黄酒80毫升、辛夷9克、紫胡15克、白芍27克、郁李仁15克、麦冬15克、桔梗9克、甘草3克。

[用法] 水700毫升煎汤,入前酒。酌量饮之,一醉而愈;量好者,再饮之以酒,必以醉为度。

[功效] 疏风开窍,清利头目。

[主治] 头脑痛。

[来源] 《石室秘录》

三、救脑汤

[组成] 辛夷9克、川芎30克、细辛3克、当归30克、蔓荆子6克。

[用法] 水煎服。

[功效] 疏散风寒。

[主治] 人有头痛连脑,双目赤红,如破如裂者,所谓真正头痛也。

[来源] 《辩证录》

四、顾首汤

[组成] 蔓荆子3克、川芎15克、白芷3克、甘草3克、姜夏3克、细辛3克。

[用法] 煎服。

[功效] 疏散风寒。

[主治] 头疼。

[来源] 《石室秘录》

想要养生秘籍看这里!

免费免费免费免费免费!!!!!

有意的小伙伴请评论私信~~~

一贯煎药方的介绍

  一贯煎是 方剂 名,由北沙参,麦冬,当归身各三钱(各9克),生地黄六钱至一两五钱(18-30克),枸杞子三钱至六钱(9-18克),川楝子一...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