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魏晋时期完成的典籍有哪一些?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9浏览:2收藏

在魏晋时期完成的典籍有哪一些?,第1张

《针灸甲乙经》—西晋皇甫谧著,第一部针灸学的专著

《脉经》—魏晋王叔和著,集汉以前脉学之大成

《肘后备急方》—东晋葛洪著,临床第一部急救手册

《三国志》—西晋史学家陈寿著

《华阳国志》—东晋时成汉常璩著

《搜神记》—东晋干宝著

上回说到周公东征平灭三监之后,重新进行了大分封,唐叔虞也是这次受封的诸侯之一。唐叔虞到封之后,一手抓生产,一手抓国防,把唐国这个地方治理的井井有条。

唐叔虞死后,他的儿子晋侯燮父(单名一个燮字,父是尊称)继承了他的衣钵,继任唐侯。燮父后来改国号为晋,从此便开始了晋国长达六百年的光辉历史。

而关于改国号这个事情,也算是很无厘头,现在的人们已经搞不清楚究竟是为什么了。通常的说法是,唐国临近晋水,因此而得名。但是现在很多人认为,唐国受封的地方在晋南,而班固写汉书地理志所说的晋水则是在现在的太原一带,距离太远。而今天的太原在西周初年的时候还是戎狄这些游牧民族盘踞的地方,这中间必定有哪个环节搞错了。

更有人考证班固所说的太原和晋阳的位置或许根本不在我们今天所说的太原附近,而是就在晋南临汾一带(可参考王玉哲的相关论文)。现在我们所认为的太原在两周时期属于并州,到了秦代才把太原之名北移到此。后来人们渐渐地就忘掉了(汉朝的时候就已经将两者混淆了)原来太原这个地名的真实位置,以至于后来把很多发生在晋南太原的事情移植到了现在的太原,也让这段历史的很多细节都显得错综复杂。

另一种说法,还要追溯到唐叔虞的时代。唐叔虞在他的封地发现了一株嘉禾,异母同颖,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就是两颗庄稼的茎干上长了一个穗子,算是极为罕见的。唐叔虞认为这是一个祥瑞,就把它献给了成王,成王一看不错,就又转送给了周公。

周公得到嘉禾之后作了一首诗来赞美它,就跟爱养花的人得到一株名贵的兰花就想要把它供起来一样,可见这颗禾苗是何其的珍贵。于是这么一个小小的禾苗历经辗转,以光辉的形象载入了史册,作为一株植物,也算是名垂青史了。

此时的周王朝刚刚平定天下,政局板荡,仍然有倾覆之忧。这颗嘉禾也算是给他们吃了一颗定心丸,看来天命还是在周啊。成王一高兴,就对他的弟弟说,你有晋献嘉禾的功劳,就改国号为晋吧。

当然了,这些猜测到底是不是符合当时的实际,没人能够说的清楚。最近就又看到另一种说法,说异母同颖并不是什么祥瑞,而是凶兆。因为这象征着流年不利,两颗禾苗才能长一个穗子,这不说明减产了吗?唐叔虞明知这意味着什么,还要把它献给成王,这不是给自己找不痛快吗?

还真不是这样。按照当时的说法,周公是摄政,而摄政的周公很可能是以天子自居的,并没有史料上所说的那般谦和。而这个嘉禾又象征着什么呢?两颗禾苗共享一个果实,显然是在暗示周公与成王共享天下。成王当然知道这个意思,得到嘉禾之后立刻转手给了周公,给他打了一个哑谜,你看着办吧。

周公这么一个叱咤风云的人物,怎么会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成王既然这么做了,也是有一定把握的,周公摄天子位毕竟名不正言不顺。即便是可以通过武力征服让人顺从,也难保他们心里会有微词。于是周公索性顺水推舟,让出天子之位,自己到成周镇守,留得一个贤名,也算是没损失什么。

周成王得偿所愿,唐叔虞也志得意满,一来一去改国号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燮父改国号之后的历史记载,就是一本流水账了。先是燮父盖了一座华美的宫殿,周康王派人来指责他追求奢靡之风,此事最终不了了之。燮父死后,他的儿子晋武侯(名宁族)继位,再之后是成侯(名服人)、厉侯(名服)、靖侯(名宜臼)、僖侯(名司徒)、献侯(名籍)按着一成不变的规则相继继位,一切也都相安无事。

这六代国君就只留下了一个名字和谥号就没有然后了,到下一代晋穆侯费壬的时候迁都到绛。可是晋国初封的都城在哪里还真没人知道,绛在什么地方似乎也不甚明了,到春秋的时候也不知道什么时候都城又改成翼了(很多证据可以证明翼和绛是同一个地方)。

这些都是糊涂账,先秦的历史就是这样让人头疼。但是大概可以猜测的是,晋国先前的都城很可能是在一片山地上,交通不太便利。经过长期的武力扩张之后,都城的位置就成为了一个瓶颈,因此才有了这次迁都(晋国的几次迁都,大体上都在现在的翼城县附近一百公里以内的地方,考古发掘的很多墓葬也都在这一区域)。

晋穆侯在位的时间是公元前811-785年,他死后,晋国出现了建国以来的第一次内乱。晋穆侯的弟弟在他死后发动政变,夺取了晋国的君位。四年之后,到公元前781年,晋穆侯的太子(名仇)带人攻杀了他的叔叔,夺回了政权,他就是晋文侯。

这个发动政变短暂获取君位的叔叔在历史上并没有留下名字,人们只记住了晋文侯给他的谥号“殇叔”。这次的内乱虽然没造成什么大的混乱,但是却隐隐的开启了晋国内乱模式的潘多拉魔盒,给晋国后世的政治变革带来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晋文侯算是晋国历史上一个大有作为的君主,到晋献公时期,人们常说的“继文绍武”说的就指的是他。晋文侯最大的功绩是联合郑国拥护周平王东迁,并亲自灭掉了与周平王同时共存的携王(公元前760年,脑洞很大,以后慢慢讲),鼎定了王室。

周平王赐予他弓箭马匹这些象征着代天子征伐不臣的器物(晋国历史上获得这些赏赐的只有唐叔虞、晋文侯、晋文公三人),还作了一篇《文侯之命》传诰诸侯,以表彰他的功劳。

此时的历史已经进入了春秋时期,晋文侯在这个时期可谓是烜赫一时。他从被自己所摆布的天子那里得到了很大的利益,使得晋国的国力在这一时期有了很大的提升。同时有了周王的授权,他也打着周王的旗号四处征伐,最远曾经征服过南方的淮夷。他的夫人晋姜是算是一个女中豪杰,跟着他东征西战,立下过汗马功劳。

但是晋文侯之后的晋昭侯就远没有他父母亲那样的文韬武略了,他将自己有着赫赫武功又有着极大野心的叔叔成师分封到曲沃,与自己分庭抗礼,晋国历史上长达七十年的内战终于拉开了序幕。

晋文公伐原原文及翻译如下:

晋文公伐原,与士期七日,七日而原不下,命去之。谋士言曰:“原将下矣,师吏请待之。”公曰:“信,国之宝也,得原失宝,吾不为也。”遂去之。明年复伐之,与士期必得原,然后返,原人闻之,乃下。卫人闻之,以文公之信为至矣,乃归文公。

故曰“次原得卫者”,此之谓也。文公非不欲得原也,以不信得原,勿若不得也。必诚信以得之,归之者非独卫也。文公可谓知求欲矣。凡人主必信,信而又信,谁人不亲,非信则百事不满也,故信之为功大矣。

译文:晋文公起兵讨伐原国,跟身边的谋士约定七天攻下原,七天没有攻克原国,便命令士兵班师回朝。有个谋士说:“原国就要被攻克了,请将士官吏等待些时间。”文公答道:“诚信,乃立国之宝。得到原国而失去诚信这个宝物,我不能这样做。”

于是文公便班师回朝了。第二年又去讨伐原国,与身边的谋士约定这次一定会得到原国,然后返回,原国人听说这件事,投降了文公。卫国人听到这些,认为文公以诚信为治国,于是归顺文公。

所以说讨伐原国而得到卫国,就是这样的说法。文公不是不想得到原国,而是不想以失去诚信的代价来得到原国,不能以不诚的方法来得到。一定得以诚信得到,这样归顺的国家就不止是卫国了。文公可以说是知道自己所想。

凡是做主公的都要以诚信立天下,做到诚信再诚信,这样谁会不亲附他呢?不诚信就会让所有事都不顺。所以这次攻下原国,诚信应该记为首功。

晋文公伐原产生的成语典故。

晋文公伐原产生了伐原示信的成语,伐原示信的历史典故记述于《左传》和《韩非子》等古籍当中,叙述了晋文公在争霸历程中为了更好地忠恕之道臣民、塑造威信和权威而恪守诚信的小故事。

但凡做主公的都需要以诚信立天地,保证诚信再诚信,那样谁会不亲附他呢,不诚信便会让全部事都不如意。因此此次占领原国,诚信应当记为代表功。这个故事也告诉了我们做人要讲诚信的道理。

在魏晋时期完成的典籍有哪一些?

《针灸甲乙经》—西晋皇甫谧著,第一部针灸学的专著《脉经》—魏晋王叔和著,集汉以前脉学之大成《肘后备急方》—东晋葛洪著,临床第一部急...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