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记载羊奶疗效 今该如何选用?(一)
作者﹕王金铎导言常见市面上贩售的婴儿羊奶粉、新鲜羊奶的品牌众多,商业广告也常常宣称羊奶具有改善体质、增强免疫力、强化气管、治疗气喘等功效。羊奶是不是具有如此神奇的功效,让我们来一窥究竟。 传统中医药图书中纪录羊奶功效最完整的书籍,首推明朝药学大师李时珍所写的《本草纲目》。《本草纲目》是一部集十六世纪以前中国本草学之大成的药典,对中国近代药物学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在世界上也有极佳的声誉,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 中医医书古籍记载:羊奶性味,甘温无毒,主治:补寒冷虚乏《别录》;润心肺、治消渴《甄权》;疗虚劳、益精气、补肺、肾气、合小肠气。合脂作羹食、补肾虚、及男女中风《张鼎》;利大肠、治小儿惊痫、含之、治口疮《日华》;治大人干呕及反胃,小儿哕啘及舌肿,并时时温饮之《时珍》。从文献纪录上可看出,李时珍本人认为羊奶可治大人干呕及反胃,小儿哕啘(打嗝)及舌肿。羊奶的功效除了营养品外似乎全部集中在保护及治疗消化道的疾病,如恶心、打嗝、食欲不振等,而更早中国的古书记载羊奶才有补心、肺、肾、疗虚劳的功效,也就是民间说法羊奶有改善体质、增强免疫力、强化气管、治疗气喘等功效的来源。 现代医学对羊奶作用的认识为何? 现代研究认为,羊奶中含有免疫球蛋白,可以提升人体免疫力的说法值得商榷,因为就算羊奶具有提升免疫力的成分,但在加工过程中,经过加热等处理方式,就可能被破坏其免疫成分;更何况人和羊的免疫系统不同,利用羊奶的免疫球蛋白来提升人体免疫力的说法,目前并不能获得医学的证实。 简介羊乳的营养成分 營養成分好處比較說明α-2S酪蛋白(人乳也含有此酪蛋白)較不易引起蛋白質過敏,在胃內形成的凝乳較細,比牛奶更易消化吸收。羊奶比牛奶含有較多的α-2S酪蛋白;較少的α-1S酪蛋白脂肪球較細小研究指出羊奶比牛奶更好消化。羊乳的脂肪球較細小,只有牛奶的1/3,消化速率為牛奶的3倍礦物質較多,總含量為085%對小於1歲以下之嬰兒不適合使用,易造成腎臟負擔。鐵質含量較低人體骨髓製造紅血球所必需的營養成分。如果新生兒只喝鮮羊奶,可能導致惡性貧血。葉酸含量較低建议,羊奶不适合1岁以下的婴儿当作主要的营养来源的,除非是配方羊奶粉。 (Fotolia) 最近研究已证明羊乳的功效。实验显示,羊乳对细胞生长有促进作用,而牛乳则无此作用。羊乳含有上皮细胞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可促进上皮细胞生长的作用,喝羊乳时,口腔、咽喉、食道、胃肠等上皮细胞的表层,受到羊乳的刺激,并浸润在羊乳丰富的营养成分中,便可以快速生长,同时防止细菌入侵,此可以解释羊乳有健胃、利肠及治疗口疮的传说,但是在羊奶粉生产的过程中,这些成份剩下多少值得进一步研究。羊乳中尚含分解强力过敏因子的酵素(Platelet Activating Factor Acetyl Hydrolase,PAF-AH),比较会减少过敏的产生。
另外临床免疫及过敏医学期刊研究指出,对牛奶过敏的宝宝,绝大部份对于羊奶也会过敏,这些宝宝大约占了所有宝宝的3%左右,因为牛奶和羊奶的成份其实90%左右都很相似因此,喝羊奶不见得就不会过敏。对于喝牛奶过敏的小婴儿建议可以尝试羊奶粉或是新鲜羊奶。
(Fotolia) 抚育婴儿,我们仍建议以母奶为第一优先,母奶的优点最多,既天然又好消化好吸收,而且不含过敏原,并含有促进婴儿脑神经细胞及身体细胞生长活化的特殊物质,所以不喂母奶真是暴殄天物。如果真的无法喂食母奶,才考虑牛奶或羊奶。对牛奶过敏者可以换成羊奶试试看,两种都不行,则考虑选用豆奶喂食。(本文作者为署立胸腔医院中医师)
考古学家在2万年前的原始人穴居遗址中,曾发现过牛群的图象。另有人在一座古城的废墟中找到了公元前3500年的一幅挤奶图画,至少在那个时候,人类已经开始用牛奶做饮料了。据史料记载,古罗马人曾用掉奶浸泡过的面包屑搓脸,他们相信这样做可以使皮肤白嫩。一位罗马皇后每天用牛奶洗澡,她认为这可以增进身心健康,并能保持身体健美。
在中世纪的欧洲,牛奶作为药物的功用被人们大大地夸张了。当第一批欧洲移民涌向北美大陆去淘金时,尽管漂洋过海的木帆般拥挤不堪,但人们仍然要带上大批奶牛。多少世纪以来,人们一直是靠从自家的奶牛或附近的奶牛群来挤取牛奶。因为牛奶不易保存,在常温下数小时就会腐败,所以那个时候,喝奶并不象喝水那么方便。
到1851年,牛奶公司的创始人盖尔·鲍尔顿找到了一种从奶中取出部分水分的方法,这使牛奶的存放期延长。4年后,法国化学家和生物学家路易·巴斯德发明了低温灭菌法,牛奶经过灭菌处理,可以更长时间地库存,并可安全送到用户手里。这之后,牛奶作为一种方便饮料的消费范围便越来越广。
中国是一个男耕女织的农业大国,包括饲养奶牛在内的畜牧业,一直是北方少数民族的生产和生活方式。随着科学和现代生活的发展,人们对牛奶的认识逐步加深,消费量不断增加。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牛奶一直是婴幼儿的辅助食品和老弱人等的滋补营养品,是一种奢侈品。
牛奶作为一种相对音及的大众饮料发展起来,是80年代的事情。一方面,城乡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收入增加了;另一方面,奶牛的饲养、奶制品加工和销售网的扩大,也都有了相应的发展。
扩展资料
牛奶的营养特点
牛乳及其制品是膳食中蛋白质、钙、磷、维生素A、维生素D和维生素B2的重要来源之一。
1、蛋白质
牛乳中蛋白质含量为28%~33%,主要由796%的酪蛋白、115%的乳清蛋白和33%的乳球蛋白组成,另有少量的其他蛋白质,如免疫球蛋白和酶等。牛乳蛋白质消化吸收率为87%~89%,生物学价值为85,属优质蛋白质。
2、脂肪
乳类脂肪约为28%~40%,以微粒状的脂肪球分散在乳液中,呈很好的乳化状态,容易消化吸收,吸收率高达97%。牛乳中的脂类主要以甘油三酯为主,少量磷脂和胆固醇,乳脂肪中脂肪酸组成复杂,油酸占30%,亚油酸和亚麻酸分别占53%和21%,短链脂肪酸含量较高,约为9%,是乳脂肪具有良好风味及易于消化的原因。
3、碳水化合物
乳类碳水化合物主要为乳糖,牛乳乳糖含量约为34%~54%。乳糖在肠道中能促进钙、铁、锌等矿物质的吸收,提高其生物利用率;促进肠道乳酸细菌,特别是双歧杆菌的繁殖,改善人体微生态平衡,促进肠细菌合成B族维生素。
4、维生素
牛乳中几乎含有人体所需的各种维生素,其含量与饲养方式、季节、加工方式等有关。牛乳是B族维生素的良好来源,可以提供相当数量的核黄素、维生素B12、维生素A、维生素B6和泛酸。
5、矿物质
牛乳中矿物质含量约为07%~075%,富含钙、磷、钾、硫、镁等常量元素及铜、锌、锰等微量元素。100mL牛乳中含钙110mg,为人乳的3倍,且吸收率高,是钙的良好来源。
牛乳中钙和磷的比值为12:1。牛乳中的钾、镁元素含量也较丰富,有利于控制血压,并成为动物性食品中唯一的成碱性食品。但其中铜、铁含量较低,必须从其他食物中获取。
6、其他物质
乳中还有大量的生理活性物质,其中较为重要的有乳铁蛋白、免疫球蛋白、生物活性肽、共轭亚油酸、酪酸、激素、生长因子和多种活性肽类等。
--牛奶
牛奶怎么还有热性凉性的呢?我认为牛奶是中性的,男女老少皆宜,除了人奶,牛奶是最有营养的奶制品,含有高钙,极易人体吸收,是补钙的最佳首选。建义每人每天都能喝上半斤牛 奶,你的身体 健康 状况不言而喻,棒棒的![加油]你的精神也将充满活力!
所谓的寒性和热性,也就是食物的性是中医食疗中的概念。以前在没有分析化学出现之前,食物中的化学成分、基础营养成分等都是靠人们的经验来完成。所以也形成了一套食物热与凉的合理搭配的说法。
牛奶,白色液体类,能生津解渴,那在中医食疗中即是偏凉性。但现代营养学中讲究的是食物中所含营养成分是否能满足机体的正常需求以及食物吸收利用率、食物的耐受以及食物过敏等,所以是没有食物”性”的说法。
牛奶,是一种营养成分齐全、组成比例适宜,易消化吸收、营养价值高的天然食品,主要提供优质蛋白质、维生素A、维生素B2和钙,因为牛奶消化率极高,而且含钙量又高,而且吸收利用率高,所以是人体补充优质蛋白质和钙的良好来源。
只是喝奶可能会有乳糖不耐受者,这样会在饮奶后产生一些不适感,比如腹胀、腹泻,但经过调整,比如不要空腹饮用,改喝酸奶或舒化奶就可以避免。
所以,喝牛奶不用纠结是热性还是凉性,没有这个必要。可以多注重每天的饮用和是否耐受以及选择上。
黄帝内经记载牛奶味甘,性微寒。入心、肺、胃经。功效:补虚损,宜肺胃,养血,生津润燥,解毒。主治:虚弱劳损,消渴,血虚便秘,气虚下痢,黄疸。牛奶食性阴寒,只适合小儿喝,成年以后特别是老年人不能也没必要喝奶了。因小儿属纯阳之体,能“化”得开,成年特别是老年人阳气弱,喝牛奶“化”不开……中医认为:牛奶味甘,性微寒。这“性微寒”恰恰说明牛奶不会上火,反而清火。为啥好多国人喝牛奶会引起各种不适一是乳糖不耐受!乳糖不是不是糖是一种消化蛋白质的酶缺乏这种酶无法消化牛奶里大量的蛋白质出现腹泻肚胀等不适症状!
这时候有人会说欧美人天天喝牛奶!怎么没事?对 没错欧美电视剧里**里经常看到早晨起来几乎一杯牛奶必备!但是国人和欧美人的其它饮食习惯还不同呢!欧美人还吃奶酪!奶酪属于发酵制品含有大量乳酸菌有益菌和酶类帮助消化吸收牛奶中蛋白质和各种营养物质!而国人只看到一面就说全面!国人有几个吃发酵奶制品的?千万别说乳酸菌风味饮品啊!那是饮料里面就是甜水!毫无活菌可言!
其实真正国民饮食牛奶的习惯是从日本传来的!每天一杯奶 健康 身体!而日本的饮食习惯补充牛奶的同时还有一种习惯就是补充大量的高活性乳酸菌饮品!这时候会有很多人说超市里太多乳酸菌饮品了!这就是我刚才说的我国的乳酸菌饮品都是饮品饮料没有都是死菌根本无法通过胃酸胆汁的强酸在体内定植有益菌!
而日本乳酸菌好多发酵奶粉都是活菌!能够帮助牛奶更好的吸收蛋白质!此次疫情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日本乳酸菌被抢购一空!而我国官方却没有提倡我国国民喝乳酸菌饮品!因为我国的现状市面上的乳酸菌都是饮料毫无作用!
李兰娟院士也表示此次重症患者都是肠道菌群严重失衡的建议把菌类纳入医疗体系当中!充分的说明了我的推断是正确的!喝奶就喝乳酸菌发酵奶粉技能保证完美的吸收营养又能调整肠道有益菌群的平衡达到肠道免疫系统的提升!这个问题说的延伸性比较多!本人就是学营养的有营养方面的问题很愿意和大家讨论!
牛奶;性平,能补虚,益脾,养血。现在喝牛奶,都放白糖,要知:白糖最易‘’动风‘’,多吃对身体不利。上,五十年代以前,大多不喝牛奶,小孩没有奶吃,都要掏钱找个脑筋好的奶孩老婆(奶多或丢了小孩)给奶,脑筋不好,就怕把小孩奶傻。人常说:‘’九牛二虎之力‘’,‘’四肢发达‘’。喝牛奶的好处,可想而知。
我觉得还是因人而异吧,食物的寒热性质不应该说得太过绝对,我们的老祖宗们也是通过日常生活的经验来判断食物是寒还是热,比如如果有大部分人吃了某一种食物有腹泻、胃疼的情况,大家就认为可能是偏寒凉,这种食物如果还有助改善面红耳赤,能让脸上的疮疡改善,就像是水压住了火一样,那就更被认为属性偏寒凉了;反之,如果一种食物吃了感觉口舌干燥,容易长痘生疮,造成口角溃疡,便秘,我们就认为属温,不过这也说不一定,或许少数人也有不同表现,比如有人吃了香蕉可能会拉肚子,但有人吃了香蕉就没什么问题,对有些人来说香蕉肯定是寒凉的,但对有些人来说香蕉可能只是平性的。
来看牛奶也是一样,有些朋友喝了牛奶可能脸上容易长痘,甚至还出现了便秘的情况,那他们或许就觉得牛奶是热性,有些朋友喝了牛奶拉肚子,或许他就觉得是寒性,那喝了牛奶没什么反应的是不是就应该说牛奶是平性呢?
当然,其实老祖宗的确是定了牛奶的性质的,古时候大部分牛奶来自黄牛或水牛,古籍中被称为“牛乳”,在《别录》、《千金·食治》中都提到过牛奶性“微寒”,更多人表现出平性,就是没什么太大反应。有朋友会问,我喝了牛奶就拉肚子,那就是凉性呗,喝了牛奶拉肚子也不一定就非得说牛奶是凉性,这可能是因为部分朋友有“乳糖不耐受”的症状,因为体内缺乏分解乳糖的乳糖酶,造成消化不良引起腹泻,伴随着的症状可能还有恶心、呕吐、腹胀、头晕。有些朋友又说,那我喝了牛奶长痘长疮又怎么解释,老祖宗不是就以这个来定寒热吗?其实寒热的定义在中医学上还是挺复杂的,不一定长痘长疮就一定是热性食物,比如有“透疹”的食物,能诱发疹子长出来以便排毒,如比较常见的薄荷就是一种,而薄荷其实并不是热性食物。牛奶中的酪蛋白会让原本抑制胰岛素生长因子的消化酶免受破坏,胰岛素生长因子可能会过量,它们会引起表皮过度角化或皮脂腺分泌增多,于是可能会长痘。
总之知道牛奶是热性还是凉性也不重要,重要的其实是自己的感受如何,如果你喝了牛奶拉肚子,感到不适,又觉得什么胃寒之类,那就别喝了,对你可能是“寒性”,如果喝了牛奶老长痘的朋友那也不用经常喝,你们可能是敏感痘痘肌,那咱们就改其他食物来吃。因为牛奶也并不是适合大多数人的饮品,国人大部分都存在轻重不一的乳糖不耐受症,喝了牛奶不易吸收,那喝牛奶又有什么大用呢,我们可以用同样富含钙质和优质蛋白的食物来弥补,如豆浆、鱼虾肉、精瘦肉、其他大豆类食物。如果喝了牛奶没什么问题就更好呗,牛奶营养丰富,能补充丰富钙质、优质蛋白,脂溶性维生素。
准确靠谱答是:牛奶即不是寒性也不是热性,而是味甘,性平。和牛肉一祥,都是性味甘,平。
能补虚损,益肺胃,生津润肠。
牛奶是寒是热,还得弄清牛奶含什么营养物质,必须化验,得出的营养分子,钙高,脂高,蛋白高,还其它养分子数多与少,钙,属于中性,是不热不寒。脂,偏于温性而保温热,蛋白,属于中性,不寒不温的生命物质。人体各有基因之本,基因与营养物质是否双和而用,双和则顺,不和其反,就有感觉的表现,在现在医学里,营养分子是人体不可缺少的,:大部分人吃了没问题增加 健康 ,确有少教人吃同样营养产品,产生不良,这也是正确的事实,我们要有个正确认识才对,关健你自身缺发什么营养分子,要对实事供养营养就对了,比倒一事,如体内钙不缺正常,你在生活中常吃含钙高的食物,慢慢变成血钙高了,总之人生知识第一,就看你知多知少的事了,人生 健康 是一个复杂的环境与生活都有息息相关,知识透明,或不透明,或教条,少不了灵话实际,实际灵活透明调理才有 健康 久留自身!
我也非常想知道牛奶是寒性还是热性,因为我家孩子常常说牛奶属寒性,稍有胃不舒服就不喝。现在看了网友的回答,还是没有个准,有的人说是热性,说的很有条有理,有的人说白色是寒性,好象也有理,到底是热是寒还是各舒己见,到底谁能说清牛奶是寒性还是热性!
以前读书时,听过有同学晚上临睡前冲杯牛奶喝,结果半夜流鼻血,然后她总结说这个牛奶是热性的,喝牛奶上火。还有位男同学,一喝牛奶就上火,也是晚上流鼻血,于是很长一段日子都不肯喝牛奶。
但凡这些喝牛奶上火的,喝的都是用奶粉冲泡出来的。奶粉是经过消毒、脱脂、脱水、干燥等工艺制成的粉末。说会上点火,那是肯定的。再加上少年新陈代谢快,有的人体质是属于那种火底子,那么喝了牛奶是容易上火。
不过,我问过那位很长时间不喝牛奶的人,我问他既然喝用奶粉冲的牛奶会上火,那么喝盒装的常温牛奶会上火吗?他说不会。
常温牛奶与新鲜牛奶我一直认为是性平的,我想有的孩子一天到晚拿牛奶当水喝,没见上一点火,也没见拉稀。那么这牛奶肯定是很平和的,不存在热性或是寒性。
当然,这里排除对牛奶中乳糖不耐受的人,以及从冰箱刚取出冰镇牛奶就猛灌刺激肠胃的人,这两种人还是比较容易拉稀的。
我翻了下《本草纲目》,找到里面对牛乳的记载,它是属微寒性的,那时的牛乳为新鲜刚挤出来的牛奶。
在唐朝孙思邈所著《千金方》中有一则治疗“风热毒气”的方子:“煎过牛乳一升,生牛乳一升,和匀。空腹服之,日三服。”这生牛奶与熟牛奶混在一起喝,便能去除风热毒气,那么牛奶定是偏寒性的了。
此外,在生活中,不要把牛奶当水喝,有的人觉得喝了牛奶就等同于喝了水,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牛奶营养丰富,不含膳食精纤维,牛奶中的养分百分之九十八以上被身体吸收利用。牛奶中的水分由呼吸、皮肤及小便等途径排出体外,如果平时饮水量不足,肠蠕动会减慢,往往会出现大便干结,口苦舌燥,小便发黄等一系列表现,这也是为什么人们觉得喝牛奶会上火的原因之一。
白色和绿色都属于寒性,红色和黑色属于阳性。周易讲白色属于老阴,黑色属于老阳。所有的物体都可以在颜色上分阴阳。
据考古学家的推测,早在12000年前,人类就开始驯服牛作为家畜,并把牛奶作为重要的食物来源。人们从古巴比伦一座神庙中的壁画上,发现了迄今为止关于人类获取和饮用牛奶的最早历史记录。公元前4000年左右,古埃及人开始使用牛奶作为祭品,欧洲人也逐步开始掌握了用牛奶制作奶酪的技术。
1856年,法国人路易•巴斯德发明了至今仍被广为使用的巴氏消毒法,这种方法既杀死牛奶的有害细菌,又能最大程度地保有其中的有益成分和味道,被重视营养的欧美各国沿用至今。目前,在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的超市里是清一色的巴士杀菌奶。
随着工艺的不断改进和技术革新,奶业不断发展,牛奶及奶制品在人们饮食中占有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我国饲养奶畜、食用乳和乳制品的历史悠久。在我国北方和南方少数民族地区,大家挤奶食用,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
自有文字记载以来,古籍中屡有关于牛乳的记载。秦代关于牛乳的记述是比较早的。西汉文帝时已有关于加工奶酒的纪录。据今2100年前,西汉司马迁在《史记•匈奴列传》中说,古代匈奴族“人食其肉,饮其汁”,这个汁就是牛、马的奶汁。到了唐朝,食用乳制品已比较普遍,据史书记载,牛奶在当时已是和尚的日常食物。《唐书地理志》在记述各地向皇宫进贡的礼品中就有干酪。
乳品不仅是民间的食品,也为军中所食。在元朝,意大利旅行家马克•波罗曾在他的游记中,有过元代蒙古骑兵食用马奶食品的记述,不同的是,蒙古大将慧元对它进行了巧妙的干燥处理,做成了便于携带的粉末状奶粉,作为军需物质。到了明代,对乳品的认识有了新的飞跃,李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中,对各种乳的特性与医药效果,有详细的阐述。可见,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乳和乳制品不但作为食品,还作为军需物资、药品被广泛应用。
我国饲养奶畜、制作食用乳和乳制品的历史悠久。我国北方和南方地区少数民族利用黄牛、牦牛挤奶食用,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自有文字以来,古籍中屡有关于乳的记载:秦代关于牛乳的记述是比较早的;西汉文帝时已有关于加工奶酒的记录;2100年前,西汉司马迁在《史记·匈奴列传》中说,古代匈奴族“人食其肉,饮其汁”,这个汁就是牛、马的奶汁;到了唐朝,食用乳制品已比较普遍,据史书记载,牛奶在当时已是和尚的日常食物,《唐书地理志》在记述各地向皇宫进贡的礼品中就有干酪。乳品不仅是民间的食品,也为军中所食。在元朝,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的游记里就有过元代蒙古骑兵食用马奶食品的记述,不同的是,蒙古人对它进行了巧妙的干燥处理,做成了便于携带的粉末状奶粉。到了明代,对乳品的认识有了新的飞跃,李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中对各种乳的特性与医药效果进行了详细阐述。可见,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乳和乳制品不但作为食品,还作为军需物资、药品被广泛应用。由此可见,长期以来,乳和乳制品与人民的生活密切相关。
我国饲养奶畜、制作食用乳和乳制品的历史虽然悠久,但作为商品的奶业仅有100多年的历史。新中国成立后,奶业经过半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终于成长壮大,如今,我国奶业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06年,全国奶牛存栏1330万头,比2005年增长了3%;规模以上液体乳及乳制品企业乳制品总产量为14595万吨,比2005年增涨了235%。2006年,我省规模以上液体乳及乳制品企业乳制品产量达989万吨,比2005年增涨了40%;总产值达42558亿元,上缴利税2221万元。
古记载羊奶疗效 今该如何选用?(一)
本文2023-10-19 20:05:51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489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