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间传统的丧葬都有什么礼俗?
丧葬的礼俗在我国不同区域不同民族都是有差异的。我帮你介绍一下江浙一带的礼俗吧:
1、很多老人都会在生前为自己准备好寿衣、纸钱,挑选好墓地。
2、一般仙逝之后,先要在家中停留一晚,家人都需要穿着特殊的孝衣饰带,配偶子女一般穿麻衣,所有亲人都要佩戴黑袖章,黑袖章上面有小花,辈分不同小花的颜色也不同。
3、要聘请专门办白事的人为去逝的人擦身穿寿衣,盖上数层丝被躺在敞口棺木中,手上戴上干果串(一说是为了在黄泉路上打恶狗),脸上要盖上一方丝帕。
4、房间里放置烛台,播放哀乐,棺木头与门口隔着一个帘子,帘子顶端挂着先人遗像。
5、还要聘请做法事的道士来做满几场仪式,仪式包括先人平生唱词、送词、家人焚烧先人陪葬品(同时要围圈走、哭送),亲人磕头上香。
6、家人守夜。第二天上午送出去火化。火化完毕后,一般是大儿子拿着骨灰盒,大孙子拿着遗像,口中喊着让先人回家来,最后把骨灰盒接回家。
7、之后七七四十九天,每七天有一个小仪式,第一个七天叫头七,到了最后四十九天的时候也叫断七,这两个比较隆重。
8、一般骨灰盒会在1年之后送到墓地,之后每到清明、祭日、小年夜(农历腊月29)都要烧纸祭奠,有的是在家里摆上碗筷菜肴,有的是去墓地。
说得不是很全面,如果还有你很感兴趣的细节,欢迎提问。
中国古代的丧葬制度包括埋葬制度和居丧制度,居丧制度还可分为丧礼制度和丧服制度。无论是埋葬制度还是丧礼制度、丧服制度,都具有等级分明、形式繁缛这两个显著的特点。这种丧葬制度与宗法制度密切相关,其中许多内容由国家法典规定,还有许多内容在民间相沿成俗,反映了宗法社会中人们的伦理思想和宗教观念,是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神道碑制度
在神道上立碑,就叫神道碑。帝王贵族和一些高级官僚墓前辟有竖向的通道,称为神道。
后世记述墓主家世和生平事迹并加颂扬的文字多刻在神道碑上,立在墓前的碑碣一般只刻官爵、姓氏、名讳。《清通礼》规定:品官墓碑书“某官某公之墓,妇人则书某封某氏。”八九品以下及庶士碑文曰 “某官某之墓,无官则书庶士某之墓,妇称某封氏,无封则称某氏。”
石雕群制度
在墓前神道两侧排列石雕人像、动物像、传说中的神兽像等,也是用来显示身份的,称为石象生。“所以表饰故垄,如生前之仪卫耳”。
这种墓前石雕群最早出现于西汉。汉武帝时名将霍去病墓前石雕至今尚存,除一般的动物像外,还有力士抱熊、马踏匈奴等造型,这同当时把他的坟丘筑成祁连山的形状一样,有纪功表彰的意义。
东汉时贵族官僚墓前排列的石兽,不仅有大小多少的不同,而且种类也有差别。墓前石人,原本是用作墓主的警卫。二世纪中叶,乐安太守麃(piǎo)季长墓前两个石人的胸前分别镌有“汉故乐安太守麃君亭长”和“府门之卒”字样。东汉时,太守一级官员的衙署正门由亭长和门卒护卫。这种石人,后来有个专名,叫做“翁仲”,象征墓主生前的侍从。种种石兽,则叫做“石像生”,体现着墓主高贵的地位。
唐代的制度是:三品以上官员墓前可置石人、石羊、石虎各2 件,成对排列;四、五品官员只能置石人、石羊各2 件,六品以下不得置。宋代三品以上可置石人、石羊、石虎、石望柱各2 件,四、五品可置石羊、石虎、石望柱各2 件。
明清两代规定:二品以上置石人、石马、石羊、石虎、石望柱各2 件;三品置石虎,石羊、石马、石望柱各2 件;四品置石虎、石马、石望柱各2 件;五品置石羊、石马、石望柱各2 件。
至于帝王陵墓神道两则排列石雕群,名目繁多,宏伟精美,是臣下无法比拟的。如唐高宗和武则天合葬的乾陵(在今陕西乾县北)除望柱1 对外,还有飞马1 对、朱雀1 对、立马5 对(原都有牵马人)、武士10 对、狮子1 对、又有少数民族首领石像61 尊。明成祖长陵(在今北京市昌平)的神道长达800 多米,两旁列有狮子、獬豸(xièzhì传说中的一种独角兽)、骆驼、象、麒麟、马各4 件,二立二蹲,两两相对, 又有武将、文臣、勋臣各2 对,共32 件。
石望柱制度
石望柱是由用作坟墓的标志的墓柱演变而来的,最初有两重作用,一是便于墓主后人寻找,二是便于墓主灵魂出游归来认明止息之所。华表也是一种起标志作用的柱状建筑,上端镶有横板,原多木制,后改石制。唐宋以后,矗立在墓前的石望柱、石华表往往刻有装饰花纹,与石人、石兽等组合在一起,具有表示等级、炫耀身份的意义。
墓志与墓莂制度
除明器外,专门用于随葬的物品还有墓志、墓莂(bié)等。
墓志的性质与神道碑相似,都是记载死者姓名家世生平事迹的石刻文字,而且往往都于文末缀有称作“铭”的韵语颂辞,不同的是神道碑立于墓前神道之上,供后人瞻读,而墓志则埋入墓中。墓志起源于东汉,魏晋以后普遍流行。早期的墓志形似墓碑而较小,从南北朝后期开始,一般都作方形,由志盖和志石相合而成。志盖多作橥顶形(像小盒扣在顶上),一面刻有篆体的标题。志石刻志文、志铭,唐代以后还署有撰者、书者的姓名。历代出土的墓志中,有不少出自名家手笔,不仅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而且是书法艺术的珍品。
墓莂又称地券、买地券。志莂是给死者带往冥界的一种模仿地契的物品,表示墓穴及其周围地段已由死者买下,其他鬼魂不得侵犯其所有权。这种行于鬼魂世界的契约虽是迷信的产物,却反映了现实世界中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和土地买卖的盛行。最早的墓莂出现于东汉,或铅制,或玉制,或陶制,后世多用砖石或
木板。早期墓莂的文字与人世真实的券约一样,南北朝以后则多涉怪异,充满道教迷信的色彩。
由于受民族丧葬文化、地区差异等因素影响,我国的殡葬形式除比较普遍的土葬之外,还有众多殡葬形式,如土葬、冰葬、火葬、天葬、水葬、悬棺葬、沙葬、树葬等。
土葬是中国最传统的殡葬形式,是大多数中国人不愿改变的丧葬形式。直到新中国成立,人们才逐渐改变观念,开始接受其他的殡葬形式,如火葬、树葬等。
火葬是一种很传统的葬式,即用火焚尸,将骨灰贮于盒内的殡葬方式。中国最早的火葬据说是春秋战国的氐羌人,《后汉书》载“羌人死则烧其尸”。藏族只有活佛、上层喇嘛和贵族行火葬。河东地区多实行火葬,仅次于土葬。
悬棺葬即人死后,亲属将遗体殓入棺,将木棺悬插入悬崖绝壁的木桩上,或崖洞中、崖缝内,或半悬于崖外。往往陡峭高危,下临深溪,难以攀登。其俗流行于南方少数民族地区,他们认为悬置越高,表示对死者越是尊敬。
天葬就是将死者的尸体喂动物。藏族人认为死者顺利升天。天葬有专门的地方,人死后,停尸数日,请喇嘛念经再选择合适的日子送葬。
冰葬是将死者的遗体放置在液态的氮气中进行处理。氮气在零下196摄氏度的低温的极低的温度环境,很快有机组织就会脱水,再利用超声波技术,遗体很快就会变成骨灰。整个过程无任何污染产生。这种条件下产生的骨灰很容易在自然环境中分解。最终回归大自然,实现亡者落叶归根的愿望。
水葬是一种将死者遗体投于江河湖海的一种葬法。水葬之法在我国主要流行于西藏及其附近地区,汉族采用水葬的主要是沿海渔民或个人意愿。
沙葬在新疆沙漠最为流行。先将死者用麻袋装好,投入流沙中,让它慢慢陷进沙子。由于新疆气候干旱少雨的关系,许多尸体进入沙子很快就脱水,使得尸体长久不会腐烂,有的可以天然保存几百年甚至上千年。
树葬是把骨灰深埋在一棵的大树下,或者把骨灰撒在土壤里。树葬一般没有墓穴,只有标记,在树下放一块石头,石头上钉一块铜板,写上死者的姓名、生卒年月即可。
汉人的丧葬仪礼(一)
台湾汉人的丧葬仪礼,沿袭古代中国大陆的传统,以周朝的礼仪为根本,又混和了道教、佛教、阴阳家、风水先生等种种说法,自成一体,别具风格。丧礼的全过程是相当繁琐的。
搬铺。病人病重临危之际,须将病人移到正厅临时搭起的板床上,俗称“搬铺”,若死在卧室,据说“冥魂”会吊在床上不能“超度”。而台湾人相信正厅是家中最好的位置,若能在此瞑日,可谓光荣、幸福。男人要移到正厅的正旁(右侧),女人移到正厅的侧旁(左侧)。
烧银纸。银纸是供亡魂在阴间的旅费,称为“脚尾钱”;还要放一香炉,烧香点烛,为死者照亮赴阴间的路。
人死后,有所谓“哭路头”之俗,即父母亡故,女儿闻讯需立即返家,一边大哭一边诉说父母的养育之恩和自己的悲痛之情等等,一直要哭到有人拿茶给她喝或拿毛巾给她擦脸才能停止。但家属哭嚎,忌泪水滴在尸身上,否则据说此人会发疯。而族中人来到死者身旁,男人在死者床位的东边,女 人在床位的西边,一律去掉身上的饰品,着素服,集体号哭。
开魂路。请道士(俗称“乌头司公”)或僧侣来念经。为亡魂超度,开路,引导至阴间。
乞水沐浴。亲族穿上丧服以后,就到河边排队取水,称之为“乞水”。回来后请“好命人”用白布浸水,做为逝者擦拭身体的模样,同时口中念念有词:“你现在已经变成神明了,已能和祖先见面”等,这就是“沐浴”。
套衫。为死者准备的衣服(寿衣)有五七件之多,最多可达十一件(但必须是奇数),先由孝男套上试穿,称为“套衫”。孝男穿好寿衣后,拿一个秤子,好像要称衣服似的,这就是告诉死者寿衣是子孙买的,要他穿了去见祖先。
抽寿。“套衫”后,亲人们都要吃用面线和黑砂糖混和而成的食物,因为面线很长,象征长寿,所以称为“抽寿”。“抽寿”完后,要把笠帽和箍丢到屋顶上,表示已将死者的年龄加进了子孙寿命里,以延长子孙寿命的意思。
张穿。孝男“套衫”之后,请“好命人”为死者穿上寿衣。寿衣是于老人生前就准备好了的,有的甚至是出嫁时由别人送的,有的是做61岁大寿时别人送的生日礼物,俗称“张老衫仔裤”。另外,女子出嫁时穿的白布衫白布裙也可做日后的寿衣用。
辞生。尸体纳棺前,死者还要在阳间吃最后一餐,代表与世人告别。与“食酒婚桌”一样,有12种菜肴,依旧由“好命人”做出夹菜的动作,口中还要说些吉利的话。 入殓(纳棺)。入殓是整个葬礼的重要时刻,必须请算命先生来选择良辰吉日。之后的顺序也是非常严格的:棺材的底部放草丝;草丝上面放烧过的灰;灰上放银钱;银钱上又放库钱;放上写有七星的薄板,力“七星枋”,七星代表太极;放上桃技,用以驱逐阴间恶狗;放一块石头、一个煮熟的鸡蛋、一碗酱油曲,表示人死后不能复活;放“过山裤”;放上用红布和白布缝成的枕头,还有银纸,称为“鸡枕”;在尸体旁放上金器和宝石,为的是鼓励子孙日后能为死者拾骨再葬;放“水被”,盖在尸体上;放“掩身幡”,这是由道士做成的白布,长度和棺材一样,死者有几个子女就撕成几条,把剩下的部分放在棺材中;最后放些银钱。这些仪式统称“收乌”。
纳棺之后,还没有嫁娶的子孙要轮流在棺材旁睡觉,称之为“困棺脚”,一直到出葬为止。
出山(出葬)。出葬通常由和尚和道士来主持,日期则由择日士来决定。
送葬的队伍也很壮观。送葬时,由亲人们护送棺材前往山上安葬,并按传统习俗列队,行列中有整只猪、羊、开路神、放银钱纸、铭旗、孝灯、吉灯、吹鼓团队、五彩旗、风水先生、凉伞、花圈、歌仔戏团、二十四孝花车、掌柩旌官、道士、和尚、金童玉女、纸幡、灵柩、男性遗族队、女性遗族队、送葬亲友等,共约50种。
丧服也是非常讲究的。遗族中的亲属都要穿丧服。男子穿草鞋,女子的鞋上要缝丧布,跟随送丧行列边走边哭。一般前来送葬的亲友来宾,跟随一段路后,找个恰当的地方停下来。棺材也停下来,由丧主跪地答礼,恳辞送葬的亲友,并表示感谢,故为“谢步”。于是,送葬的亲友们便与灵柩告别,而子孙及近亲一直送到下葬为止。
台湾民间至今仍盛行土葬(大城市除外),选择墓地十分讲究“风水’”,不惜重金聘请风水先生觅寻“吉地”。台湾多雨水,墓的形状与闽粤地区相仿,多用砖石砌成“椅子形”,外包水泥或石灰。
下葬(落葬)。这是最后一关。墓地的坟墓是事先委托“土公”(从事埋葬洗骨的人)掘好的,待棺木到达时,将棺上的覆盖物取掉,男性跪在棺的左边,女性跪在棺的右边,大声哭号,以示诀别。和尚和道士念完经后,就开始“放栓”,也就是在棺材的某一部位打孔,然后打进水栓。用意是让棺材里面能通空气,以便早日物化。最后同土公等人把棺材放进墓穴,由丧主先往棺材上埋上,以示尽孝。
最后对土地公烧金纸,对坟墓烧银纸,并收回全部的牲礼,至此葬礼便告完成。
葬礼结束后,由长孙将牌位放在“魂轿”中带回家中供奉,称为“返主”。送葬本为丧事,但返主则为吉事,所以长孙要脱掉丧服,换上浅**的长衣。回家后,以预先准备好的菜肴款待帮助送葬者。同时,把神主牌位奉在正厅,僧道烧香、烧纸、读经,家人亦烧香、祭拜、号哭,称为“安灵”。
葬仪三至七天后,孝男及近亲要备牲礼到墓地祭拜,叫做“巡山”域“收灰”、“谢土”。以后还要选一吉日举行完坟仪式。之后,还有许多仪式,如“做旬”、“做功德”等祭礼。
做旬,就是在死者死后的每七天所做的供奉。在这些日子里,早晚要做“孝饭”供在灵桌上,遗族上香烧银纸,妇女则跪地哭嚎。如果是富人家,则请和尚和道士来“做功德”。
最后一个做旬叫做“尾旬”,这要根据丧礼时的“套衫”所穿衣服的多少而定。如果是穿了7层,就做“七旬”,七七四十九天;如果是穿11层,就做“十一旬”,长达77天。
此后还要做百日,也就是人死后百天的祭祀。有钱人家要请和尚或道士到家中,举行盛大的供养法会。而一般人家只需在灵桌上供奉,子孙们祭拜一番就可以了。
死者去世一年后,要“做对年”。这时死者出嫁的女儿,都必须回来供奉牲礼祭祀。这一天的仪式完成后,女儿及远亲就可以“脱孝”了。
之后,就是选个吉日撤掉“魂帛”和香炉,这叫“推灵”。
合炉。就是在死者的丧期届满时,把香炉灰的一部分,放进祖先牌位的香炉中,到这时死者的牌位才能和祖先牌位供在一起。也有人把死者的新牌位火化,仅在历代祖先的大牌上写进死者的名字。
新忌。合炉后的第一次忌日叫“做新忌”,从此以后每年都在这一日祭祖。
扫墓。也叫培墓、上墓,一般在清明节前后十天内。扫墓时要 铲除坟上的杂草,把墓碑上的字洗涮清晰,然后在墓前供上红龟稞、发糕、牲醴祭拜。祭拜后要在坟头及坟墓四周放上称为“墓纸”的长方形五彩纸。
汉人的丧葬仪礼(二)
台湾民间另有“捡骨”之俗。捡骨,俗称“捡风水”,又称“二次葬”,即人死后第一次葬时比较简单,埋得较浅,坟墓不包水泥和石灰,不立正式墓碑;待五至七年之后,尸体已经腐烂,择吉日挖开墓地,捡拾遗骨,经洗净、曝晒,再装入骨坛择吉地正式安葬。骨坛又称“黄金瓮”,是高约二尺,直径一尺的圆形特制陶瓮。其款式依性别不同而有所差异:男性的图案是“双龙拜塔”,女性的图案则是“双凤抢珠”,坛盖则都是“前寿后福”。在台湾西南沿海一带,“捡骨”属于专门行业。专门从事这一行业的捡骨人俗称“土公仔”,包工包料。
“捡骨”之俗原本传自闽、粤祖籍,至今在粤东客家人聚居地仍保留此俗。这与客家祖先早年流离不定的移民生活有关,因骸骨装人陶瓮便于随家搬迁,且若要送返故乡安葬也较容易,是客家人怀祖念宗、眷恋故土之情的一种表现。不过传入台湾后此俗又有了变化,变成了改葬习俗。即死者葬后,凡遇家运不济、怪事连连。无丁无财、生意失败等等,必归咎于墓地风水不好,立即择地另葬。民间有所谓“九葬九迁,十葬万年”的俗语,意思是说改葬的次数越多越好。
我介绍的是我家乡雷州半岛的习俗。
建国以来,国家提倡殡葬改革,移风易俗,新的丧葬方式渐为本地人所接受。但在过去,半岛人遵循先人“入土为安”古训,对丧葬丝毫不敢马虎。其有一套繁复的仪式和诸多禁忌,让人眼花缭乱。时至今日,其中许多特色旧俗已不复见。
治丧
民间认为,凡享年50岁以上,因病老去世的都算寿终,称“喜丧”(亦即白喜事)。对于这种正常的死亡,家人已有心理准备。一确定亲人去世,孝属们便会爆发性地恸哭起来(人未死时忌哭)。此时,要在逝者脚下供一碗“下脚饭”(亦称倒头饭);用碟盏盛香油点燃作长明灯(又称引路灯);用碗盛米装上香。香火、灯火日夜不断。而丧属身上即已戴孝,不可以穿鞋戴帽,着手办理丧事。其所在宗族或社团成员会集资为亡者捐一口棺木。村中亲房族人或街坊邻里便开始义务帮忙打理杂务。
报丧
亲人去世后,丧主要尽快给亲戚朋友报丧,但其事务众多,千头万绪,无从分身,往往派其亲族协助奔走发出讣告。报丧人到对方家不能进门。对出来迎接的,无论长幼皆须向对方叩首,再告知对方某人因何去世,某日某时出殡等。
入殓
分大小二殓。小殓主要是给死者沐浴、穿寿衣。一般在死者咽气不久进行,因为时间长了,遗体僵直不好穿戴。寿衣的件数有严格的规定,男为双数,女为单数。若是女性逝者,家人会给其戴上生前佩用的戒指、手镯等,称之为“压殓”,日后捡骨重葬时取出给后辈妇女佩戴。还会把珠玉贝米之类放进死者口中,称之为“饭含”或“含殓”。 大殓即入棺。盖棺打钉时,土佬会问是否还有人未瞻仰遗容。这是防止有丧属来迟,不及见亲人最后一面而出现闹丧的情况。 守灵 从死者去世到出殡之前,孝属要日夜轮流守灵,主要是防止猫、狗等动物的闯入,也表示尽孝。
丧服 丧服有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五个等级,称为五服,适用于与死者亲疏关系不同的亲属。而斩衰是最重的丧服,主要适用于死者的儿子、未嫁女、儿媳。其用最粗的生麻制成,不缝边,简陋粗恶,用来表示哀痛之深。
吊唁 是丧葬礼俗中较重要的内容。与死者关系亲疏不同,吊唁的礼数、方式也有许多区别。 出门在外的子女或其他至亲接到噩耗后,首先要哭悼,再问明死因,然后不顾一切上路奔丧。临到家时,要望乡而歌(歌者,哭也)。 到家后,先到灵前跪叩、哭悼。而在廉江,则流行一种叫哭奶(不管哭诉对象是谁统称哭奶)的口头文学,其内容大致是追述逝者过去的苦境和对死者的怀念。如女儿哭丧母: 母亲养我,奶呀;辛苦一世,奶呀! 无食无着,奶呀;艰难度日,奶呀! 捱到今日,奶呀;儿女成群,奶呀! 怎知你去,奶呀;无留半句,奶呀! 丢下女儿,奶呀;(我)肝肠寸断,奶呀! 哀声痛切凄婉,听者莫不落泪。 亲友前来吊唁,孝子要迎接、陪同。守灵的孝属还礼后,吊唁者到灵堂正式举哀哭悼。经礼宾人员劝慰,即到帐房交礼。其中多为六尺长的白、黑、灰、蓝布。届时用粉笔书上“英名千古”、“典型永在”等字样,即为挽帐,在出殡时举出。 出殡 又称出山。不同的地方出殡时间不同。一些地方在巳时(上午10—11点),一些则在酉时(下午4—5点)。出殡时,先由道士收煞,门楣贴上“煞符”。棺木移出屋外,道士念念有词,用剑腹连拍棺材头三下,此即出殡命令。十六个杠夫应声齐喝,由孝子捧香碗、牌位、灵幡作为前导,驾灵而行。隔数分钟,杠夫们便齐喝一声,意是警告路人回避。 灵柩出村后,一般在村头或村地堂等开旷地带举祭。开祭时,按亲疏远近关系先后进行拜祭。司礼者有大唱先生(负责喊唱并指挥祭丧仪式全过程)、引礼先生(带领参祭者跪拜)、司尊习爵先生(遵照大唱者所点祭品逐一点献)、读文先生(读祭文)。之后孝属向先人作永别礼。
下葬 棺木抵达墓地,再次整理墓坑。先平整坑底,抹去脚印,将纸帛点燃投入,意为温暖墓室,不让先人感到寒冷。接着,棺木缓缓下放,经阴阳先生用罗盘校正坐向后,由孝子带头铲土掩埋成堆。掩土时,人影忌投入墓坑内。掩好土,送葬人在墓地绕三圈后,各抓一把泥土回家,撒在屋边。回家时从另一条小路返回(忌从来路返回、忌半路回头张望)。
我国民间传统的丧葬都有什么礼俗?
本文2023-10-19 21:19:47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491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