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骨痛丸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中药部颁标准 21 拼音名 22 标准编号 23 处方 24 制法 25 性状 26 鉴别 27 检查 28 含量测定 29 功能与主治 210 用法与用量 211 注意 212 规格 213 贮藏 附: 1 古籍中的风湿骨痛丸 1 拼音
fēng shī gǔ tòng wán
2 中药部颁标准 21 拼音名Fengshi Gutong Wan
22 标准编号WS3B004689
23 处方川乌(制) 30g 草乌(制) 30g 红花 30g 甘草 30g 木瓜 30g 乌梅肉 30g 麻黄 30g
24 制法以上七味、川乌、草乌、甘草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其余麻黄等四 味煎液泛丸,干燥,以活性炭、滑石粉包衣,打光,即得。
25 性状
本品为黑褐色的包衣水丸;味苦,微酸甘。
26 鉴别取本品粉末 5g,加乙醚-氯仿-无水乙醇(18:6:1)的混合液50ml和14% 氨水 5mml,强力振摇15分钟,浸渍 2小时,倾取上清液,置水浴上蒸干,残渣用氯仿2 ml分次溶解后移入分液漏斗中,加硫酸液(05mol/L) 10ml,振摇,静置,取硫酸液分 置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碘化铋钾试液,碘化汞钾试液和硅钨酸试液,三管均发生沉淀
27 检查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 2页)。
28 含量测定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在 150℃干燥至恒重的乌头堿20mg, 置 200ml容量瓶中,加氯仿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每 1ml中含乌头堿 01ml )。 标准曲线的制备 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 2、 3、 4、 5、 6ml,分别置分液漏斗中 依次加入氯仿15ml,精密加入pH 30缓冲液10ml和 01%溴甲酚绿液 2ml,振摇,静 置,分取氯仿层,滤过,滤液置干燥的25ml容量瓶中,水层再用氯仿提取 2次,每次 5ml ,滤过(每次氯仿提取液均通过同一滤纸及滤器),滤液并入25ml容量瓶中,加氯 仿至刻度,摇匀,照分光光度法(附录31页),在 415± 1nm波长处测定吸收度,并用 空白校正,以吸收度为纵坐,浓度为横座标,绘制标准曲线。 测定法 取本品粉末约 1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乙醚-氯仿-无 水乙醇 (18:6:1) 的混合溶液25ml和14%氨水 1ml强力振摇15分钟,浸渍过夜,振摇, 静置,倾取上清液,精密量取10ml置分液漏斗中,加硫酸液(005mol/L)10ml,振摇, 静置,分取硫酸液,滤过,滤液置另一分液漏斗中,有机层再用硫酸液(03mol/L) 提 取三次,每次 5ml,滤过(每次硫酸提取液均通过同一滤纸及滤器),合并滤液,加25 %氨水 1ml,摇匀,加氯仿10ml,振摇,静置,分取氯仿层,滤过,滤液置50ml烧杯中 水层再用氯仿提取三次,每次 5ml,滤过(每次氯仿提取液均通过用一滤纸及滤器), 滤液并入50ml烧杯中,置水浴上蒸干,残渣在 105℃烘 1小时,放冷至室温,用氯仿15 ml分次溶解,定量移入 分液漏斗中,照标准曲线制备项下的方法,自“精密加入pH 30 缓冲液10ml”起,依法测定吸收度,从标准曲线上读出供试品溶液中乌头堿的重量 (ug) ,计算,即得本品中乌头总生物堿的百分含量。 本品含乌头堿总生物堿以乌头堿(C3螲47O11) 计算,不得少于005%。
29 功能与主治祛风湿,通活络。用天风湿性关节炎。
210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10~15粒,一日 2次。
211 注意不可多服,孕妇忌服。
212 规格每10粒重1 5g
213 贮藏密闭,防潮。 注:pH缓冲液的配制 称取无水乙酸钠 0 15g,加水溶解,加冰醋酸 56ml,加 水至 50ml,摇匀,并在pH计上校正。
古籍中的风湿骨痛丸 《本草纲目》:[主治第四卷百病主治药]痛风目录 1 拼音 2 出处 3 拼音名 4 凤仙的别名 5 来源 6 原形态 7 生境分布 8 性味 9 功能主治 10 凤仙的用法用量 11 附方 12 摘录 附: 1 用到中药凤仙的方剂 2 用到中药凤仙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凤仙 1 拼音
fèng xiān
2 出处《救荒本草》
3 拼音名Fènɡ Xiān
4 凤仙的别名小桃红、夹竹桃、海蒳、染指甲草(《救荒本草》),旱珍珠(《纲目》),透骨草、凤仙草(《珍异药品》),小粉团(《分类草药性》),满堂红(《浙江中药手册》),水指甲(《南宁市药物志》),指甲草(《中药材手册》)。
5 来源为凤仙花科植物风仙的全草。夏、秋采收。
6 原形态
一年生直立草本,高约60厘米。茎粗壮,肉质。叶互生;披针形,长10厘米左右,先端长尖,边缘有深锯齿,基部楔形;叶柄有腺体。花两性,腋生,粉红色、红色、紫色、白色或杂色,单瓣或重瓣;萼3枚,2枚侧生,先端绿色,1枚在下,形大,花瓣状,有距;花瓣5枚,上1瓣(旗瓣)圆形,先端凹入而有小锐尖,两侧2对花瓣(翼瓣)各在一侧合生而成2片;雄蕊5枚,合生而环绕子房;子房上位,5室,柱头5裂。蒴果被柔毛,熟后弹裂而成5枚旋卷的果瓣。种子扁卵圆形,径约2毫米,褐色。花期6~8月。果熟期9月。
7 生境分布全国大部地区均有分布。多栽植于庭院作观赏用。
8 性味辛苦,温。
①《救荒本草》:"叶:味苦微涩。"
②《纲目》:"叶:苦甘辛,有小毒。"
③《群芳谱》:"叶:甘,温,无毒。"
9 功能主治祛风,活血,消肿,止痛。治关节风湿痛,跌打损伤,瘰疬痈疽,疗疮。
①汪连仕《采药书》:"凤仙白花者亦名透骨白,追风散气;红花者名透骨红,破血堕胎。"
②《分类草药性》:"叶:敷一切疔疮肿毒。"
③《贵州民间方药集》:"散血通经,治月经病,止红崩,净白带;用于跌打损伤,可接骨,消伤肿,止伤痛,软坚透骨,治骨梗卡喉。"
④《福建民间草药》:"治蛇咬伤。"
⑤《重庆草药》:"清热除风。治红白痢疾,崩症。"
10 凤仙的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鲜名1~2两)。外用:捣敷或煎水熏洗。
11 附方①治关节风湿痛:鲜凤仙一两。水煎调酒服。(《福建中草药》)
②治风气痛:凤仙叶煎汤洗之。(《岭南采药录》)
③治跌打损伤:凤仙捣汁一杯,黄酒冲服。(《湖南药物志》)
④治瘰疬、发背、一切痈肿:鲜凤仙草捣烂敷患处。或用鲜风仙全株连根洗净,捣烂,放铜锅内,加水煮汁二次,过滤,将两次之汁,合并再熬,浓缩成膏,涂纸上,贴患处,一日一换。(《江西民间草药》)
⑤治痈疽恶毒:凤仙三至五钱。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⑥治蛇头疔:鲜凤仙取下半截连根叶用,捣烂敷肿处。或同甜酒酿糟捣烂敷。(《江西民间草药》)
⑦治指甲炎肿痛(俗称换指甲):鲜风仙叶一握。洗净后加些红糖,共捣烂,敷患处,日换二次。(《福建民间草药》)
⑧治溃疡日久:凤仙,冰片。研末干搽。(《湖南药物志》)
⑨治受湿后脚面肿:凤仙连根带叶,共捣细,加砂糖和匀,敷肿处。(《云南中医验方》)
⑩治脚气肿胀:鲜凤仙(捣烂)、鲜紫苏茎叶等分。水煎,放盆或小桶内,先熏后淋洗。(《江西民间草药》)
⑾治蛇咬伤:鲜凤仙五两。捣烂绞汁服,渣外敷。(《福建中草药》)
⑿噎食不下。用凤仙花子,酒浸三夜,晒干,研为末,加酒调成丸子,如绿豆大。每服八粒,温酒送下。
⒀咽中骨鲠。用白凤仙子研水一大口,倒在竹筒中灌入咽内,鲠物即可变软,或把凤仙子研末吹喉亦可。不宜著齿,免齿受损。
⒁蛇咬伤伤。用凤仙花捣酒服。
⒂打伤肿痛。用凤仙叶捣成泥,涂肿破处,药干即换,一夜血散。冬季则用预采的干叶研成末,水调涂。
12 摘录《辞典》
用到中药凤仙的方剂 凤仙酒
拼音:fèngxiānjiǔ《惠直堂方》卷二:凤仙酒:处方:白凤仙花4两。功能主治:风痛;中风半身不
仙花散音:xiānhuāsǎn《洞天奥旨》卷九:组成:凤仙花叶(捣汁)2两,马齿苋(捣汁)2两,黄蜡2两,
回急保生丹拼音:huíjíbǎoshēngdān处方:大红凤仙子90粒,白凤仙子49粒,自死龟版1两(麻油涂,
降香桃花散方:降香5钱,牛膝2两,桃花7钱,红花7钱,大红凤仙花7钱,白蒺藜1两。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痧毒
风气痛膏ngqìtònggāo处方:葱汁、蒜汁、生姜汁、凤仙花汁、乌药、草乌、干姜、官桂、红花、当归。功能主
更多用到中药凤仙的方剂用到中药凤仙的中成药 控涎丸
、足心,痰自下。此方用生姜半斤、槐柳桑枝各2斤,凤仙花茎子叶全1株,麻油先熬,入前药熬,黄丹收,加石
阳和解凝膏、香橼、陈皮各一两。鲜大力子(根叶梗)3斤,活白凤仙(梗)4两,上2味,入香油10斤煎枯去滓,次日入
关节解痛膏5g海风藤125g芥子125g防己125g凤仙透骨草125g伸筋草125g威灵仙125g
癣湿药水分为土荆皮、蛇床子、大风子仁、百部、防风、当归、凤仙透骨草、侧柏叶、吴茱萸、花椒、蝉蜕、斑蝥。具有祛
八宝丹拼音:bābǎodān英文:PillofEightTreasures概述:八宝丹为方剂名,其同名方剂
更多用到中药凤仙的中成药古籍中的凤仙 《本草品汇精要》:[续集卷之二草部]凤仙
有小毒凤仙子主产难积块噎膈下骨哽透骨通窍(本草纲目)名急性子旱珍珠金凤花小桃红染指甲草菊婢海夹竹
《理瀹骈文》:[存济堂药局修合施送方并加药法]金仙膏中有声为哮○哮喘气壮胸满者为实症○膏贴胸背文中有凤仙擦背方甚妙可仿其法用药○风寒喘宜麻黄桂枝紫苏橘红
《本草纲目》:[草部第十七卷草之六]凤仙。张宛丘呼为菊婢。韦君呼为羽客。集解时珍曰∶凤仙人家多种之,极易生。二月下子,五月可再种。苗高二
《理瀹骈文》:[存济堂药局修合施送方并加药法]云台膏头(各四两)槐枝柳枝桑枝(各八两)苍耳草(全株)凤仙草(全株)添加野紫苏(背青面红者是)紫地丁益母草
《本草纲目》:[主治第四卷百病主治药]跌仆折伤目录 1 拼音 2 中药部颁标准 21 拼音名 22 标准编号 23 处方 24 制法 25 性状 26 鉴别 27 检查 28 功能与主治 29 用法与用量 210 规格 211 贮藏 附: 1 古籍中的风湿安泰片 1 拼音
fēng shī ān tài piàn
2 中药部颁标准 21 拼音名Fengshi Antai Pian
22 标准编号WS3—B—3793—98
23 处方生川乌 20g 生草乌 20g 马钱子(制) 20g 羌活 20g 乌梢蛇 20g 红花 20g 骨碎补(制) 20g 乌梅 20g 金银花 20g 细辛 10g 红参 20g 鹿茸 13g 黄柏 20g 没药 20g 广地龙 20g 地枫皮 20g 老贯草 27g 五加皮 20g 续断 20g 麻黄 20g 甘草 20g 槲寄生 20g *羊藿 20g 牛膝 20g 桂枝 20g
24 制法以上二十五味,黄柏、骨碎补、广地龙、牛膝、地枫皮、老贯草、五加皮、续断、*羊藿、麻黄,甘草、槲寄生十二味煎煮三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5小时,第三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130(80℃)的清膏;其余生川乌等十三味,粉碎成细粉,过筛,与上述清膏混匀,干燥,粉碎,制粒,压制成1000片,干燥,包衣,即得。
25 性状
本品为糖衣片,除去糖衣后显棕褐色;味苦。
26 鉴别(1)取本品除去糖衣,研细,置显微镜下观察:横纹肌碎块,肌纤维成束或散在,半透明,近无色,表面可见微细致密的暗波形或弧形横纹;花粉粒类圆形或类椭圆形,具三萌发孔,表面具细密短刺并间插颗粒状雕纹;花冠碎片淡**或近无色,细胞界线不十分清楚,上具橙**至红棕色条状分泌物,附近常伴有螺纹小导管;单细胞毛状种皮碎片,细胞基部膨大呈石细胞状,壁厚,上具多数壁孔形成斜向裂缝乃至近网状孔道,上端毛状部分呈纤维状,多碎断成 50~100μm的残段,分散或集束存在;石细胞群,呈团块状存在,淡**至暗**,细胞多角形至类圆形,壁厚,胞腔略小,具细密壁孔。
(2)取本品25片,除去糖衣,研细,加乙醚25ml,超声处理15分钟,滤过,药渣挥去溶剂,加水饱和正丁醇50ml,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滤液用氨试液30ml提取,弃去下层液,用水20ml 洗涤,弃去水层,回收正丁醇至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红参对照药材 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人参甙Re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 薄层板上,以氯仿醋酸乙酯甲醇-水(15:40:22:10)10℃以下放置的下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105℃烘数分钟。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及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27 检查乌头堿 取本品25片,除去糖衣,研细,加10%氨水5ml湿润,加氯仿30ml,超声处理25分钟,滤过,滤液浓缩至2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乌头堿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 1ml含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 5μl,分别点于同一含02%氢氧化钠溶液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氯 甲醇(9:05)(氨蒸气饱和15分钟)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改良碘化铋钾试液显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位置的斑点上,不得比对照品斑点颜色深。 其他 应符合片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Ⅰ D)。
28 功能与主治舒筋活血,祛风镇痛。用于筋骨麻木,手足拘挛,腰腿疼痛,风湿性关节炎。
29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2片,一日2~3次。
210 规格每素片重0 28g
211 贮藏密封,置阴凉干燥处。
吉林省药品检验所 起草
古籍中的风湿安泰片 《心医集》:[静功]静功妙药醒语椿树有两种。香椿和臭椿。
香椿(学名:Toona sinensis)又名香椿芽、香桩头、大红椿树、椿天等,在安徽地区也有叫春苗。根有二层皮,又称椿白皮,原产于中国,分布于长江南北的广泛地区,为楝科。落叶乔木,雌雄异株,叶呈偶数羽状复叶,圆锥花序,两性花白色,果实是椭圆形蒴果,翅状种子,种子可以繁殖。树体高大,除供椿芽食用外,也是园林绿化的优选树种。古代称香椿为椿,称臭椿为樗。中国人食用香椿久已成习,汉代就遍布大江南北。椿芽营养丰富,并具有食疗作用,主治外感风寒、风湿痹痛、胃痛、痢疾等。
椿树一般指臭椿。
臭椿(Ailanthus altissima)苦木科臭椿属落叶乔木,树皮灰色至灰黑色,原名樗(chū),又名椿树和木砻树,因叶基部腺点发散臭味而得名。它原产于中国东北部、中部和台湾。生长在气候温和的地带。这种树木生长迅速,可以在25年内达到15米的高度。此物种寿命较短,极少生存超过50年。
本种在石灰岩地区生长良好,可作石灰岩地区的造林树种,也可作园林风景树和行道树。木材黄白色,可制作农具车辆等;叶可饲椿蚕(天蚕);树皮、根皮、果实均可入药,有清热利湿、收敛止痢等效;种子含油35%。本种在北美、欧、亚洲不少城市自行繁殖,成为“杂草树”。
古籍《本草乘雅》:椿樗同种,材臭异形者,牝牡有别耳。樗孕荚者牝,椿无荚者牡,故椿体木性之直,樗体木性之曲,曲直仆伛,木体之全性现矣。故始区芽蘖,直拆者萌,曲生者句,枝干已成,曲直仆伛,四体始备,直无仆伛,曲则兼有,是以椿木体直,精专枝叶,樗木体曲,精专根皮,诚肝木之体用药也。椿益皮肤毛发,正肝以能生为体,荣华为用;樗益血气阴窍,正肝以藏血为体,疏泄为用。内而肠风已,崩带除,滞痢行,癃闭利,遗浊清,神安志悦;外而疮疡净,斑疹消,丁毒解,好颜媚色,以及四体百骸,不言而喻。至若疳虫蛊毒,传尸鬼注,而与物为春,杀厉之气,暖然齐春仁之洁,椿樗之为用溥矣。
看本《今古奇观》(又名《拍按惊奇》)都是些小故事,不长,意韵深。想修身一定看看《大学中庸》,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尤其是当今社会,修身有德有心胸的人不多,也就更可贵!《世说新语》故事短且发人深省。爱诗词的,《唐诗三百首》《人间词话》《宋词三百首》,少读情词艳赋
王承德,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从事医疗、科研、教学40载,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现任全国政协第十一届委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台港澳交流合作中心主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急诊分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国家医保咨询专家,国家基本药物评审专家,国家中药品种保护评审委员,《中国中医风湿病杂志》主编,《中国中医急诊杂志》副主编,《中医杂志》、《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中国新药杂志》、《中药材》杂志编委等职。主编或合编《中医风湿病学》、《中国风湿病学》、《风湿病诊断治疗学》、《中医心病诊疗规范》、《中医心病治法大全》、《谢海洲验案精选》、《今日中医内科》、《痹病论治学》、《临床中医内科学》等15部著作,发表论文40余篇。
在路志正 、焦树德两位教授的带领下,一直从事中医风湿病学科的组织、学术、人才建设工作。积极开展中医风湿病的标准化研究,牵头组织制定了风湿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研发推广风湿病系列中成药,承担国家风湿病攻关课题研究,共获得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及基础理论研究一、二、三等奖共6项奖项,是我国著名的中医风湿病学术带头人。
在风湿病学术方面,首先提出“痹从内生”(血虚生风、阳虚生寒、阴虚生热、脾虚生湿,风、寒、湿热、痰浊、瘀血自内而生)、“痹必夹湿”、“痹多夹瘀”,强调脾胃在风湿病的发病、转归、预后中的重要作用,治疗重视扶正培本、健脾化湿、养阴清热、解毒化瘀等法,倡导内、外治相结合,综合治疗风湿病。
沈丕安,男,1937年12月生。上海中医学院1962年毕业。1962年起在上海市中医医院工作至今。主任医师、教授,上海市名中医。
现任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免疫病研究室主任、免疫病研究所名誉所长,上海市免疫病中医会诊中心主任,上海市红斑狼疮医疗中心主任。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风湿病学会名誉主任委员。
在研究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高脂血症、脂肪肝等中医治疗方面,曾完成养阴清热法治疗红斑狼疮、复方地黄颗粒、降脂剂、舒肝祛脂胶囊等局级、市级、部级课题多项,曾获部级成果一、二、三等奖各1项,国家专利4项。
任主编与个人编著的著作有《红斑狼疮中医临床研究》、《现代中医免疫病学》、《中药药理与临床运用》、《中药不良反应与临床》、《虚弱的药补与食补》、《补益中药的临床运用》;以及参编的著作十余部,包括上一版的《实用中医风湿病学》。发表论文等文章80余篇。
荣获国务院特殊津贴;1999年访美会诊讲学,荣获旧金山市政府颁发的由市长威利·布朗签署的荣誉市民奖状,2004年聘任AUSTRIA Diakonissen医院客座教授。
2000年起兼任中国人民解放军411医院高级顾问。2002年起兼任浙江宁波市中医医院顾问。2006年起兼任宁夏回族自治区保健局专家委员会顾问。
胡荫奇,男,66岁,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华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国家新药评审委员会委员,北京市新药和制剂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风湿类疾病学科带头人,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指导老师,中央保健局会诊专家等,是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的有特殊贡献的知名专家。他1968年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1981年毕业于中国中医研究院,获得硕士学位。从事临床及科研工作40余年,承担有多项国家级及省、部级科研课题,包括“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及实验研究”、“类风湿关节炎常见证治的现代研究”等。科研成果曾获得多项国家及北京市等科研奖励。发表了60余篇学术论文,编写了30余部学术专著。
目录 1 拼音 2 中药部颁标准 21 拼音名 22 标准编号 23 处方 24 制法 25 性状 26 检查 27 功能与主治 28 用法与用量 29 注意 210 贮藏 附: 1 古籍中的风湿宁片 风湿宁片药品说明书 1 拼音
fēng shī níng piàn
2 中药部颁标准 21 拼音名Fengshiling Pian
22 标准编号WS3B051891
23 处方制川乌 68g 制草乌 102g 防已 136g 防风 68g 续断 68g 牛膝 68g 桂枝 68g 威灵仙 68g 老鹳草 136g
24 制法以上九味,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 3小时,第二次 2小时,合并煎液, 滤过,滤液浓缩成稠膏,加淀粉适量,混匀,制成颗粒,干燥,压制成 1000 片,包糖 衣,即得。
25 性状
本品为糖衣,除去糖衣后显灰褐色;味淡。
26 检查应符合片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11页)。
27 功能与主治祛风散寒,舒筋活络。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痛疼,手足麻木,腰 腿酸痛。
28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10片,一日 2次。
29 注意孕妇忌服。
210 贮藏密封。
古籍中的风湿宁片 《症因脉治》:[卷三痿症论]外感痿症风湿痿软之症小筋弛长,手足瘫痪,痿弱不能举动,皮肤不仁,关节重痛,此风湿风湿痿软之因或居处卑
《时病论》:[卷之二春伤于风大意]风湿宜加黄柏、车前;阳虚之体,脉内兼迟,宜入戟天、附片。医者总宜分其风胜湿胜,辨其阴虚阳虚,庶无贻误。
《医学纲目》:[卷之三十·伤寒部太阳病]体痛续法〔垣〕风湿相搏,一身尽痛者,补中益气汤加羌活、防风、升麻、本、苍术治之。如病去勿再服,以诸风药损人元
《医宗金鉴》:[卷二痉湿病暍脉证并治第二]防己黄耆汤方,后坐被上,又以一被绕腰以下,温令微汗差。@@@风湿相搏,一身尽疼痛,法当汗出而解,值天阴雨不止,医
《太平圣惠方》:[卷第四十四]治风湿腰痛诸方桑白皮(《药性论》)
异名桑根白皮(《本经》),桑根皮、桑皮(孟诜),白桑皮(《山西中药志》)。
来源为桑科植物桑除去栓皮的根皮。植物形态详"桑叶"条。
采集冬季采挖,洗净,趁新鲜刮去背棕色栓皮,纵向剖开,以木槌轻击,使皮部与木心分离,剥取白皮,晒干。
药材干燥根皮多呈长而扭曲的板状,或两边向内卷曲成槽状。长短宽狭不一,厚1~5毫米。外表面淡黄白色或近白色,有少数棕**或红**斑点,较平坦,有纵向裂纹及稀疏的纤维。内表面黄白色或灰**,平滑,有细纵纹,或纵向裂开,霉出纤维。体轻,质韧,难折断,易纵裂,撕裂时有白色粉尘飞出。微有豆腥气,味甘微苦。以色白、皮厚、粉性足者为佳。
主产安徽、河南、浙江、江苏、湖南等地;其他各地亦产。
化学成分含伞形花内酯、东莨菪素
和黄酮成分桑根皮素、桑素、桑色烯、环桑素、环桑色烯等。又含有作用类似乙酰胆碱的降压成分,并含鞣质56%,粘液素9%。
药理作用①利尿作用
家兔以桑白皮煎剂2克/公斤灌胃,6小时内排尿量及其氯化物均有较显著增加,7~24小时恢复正常。
②降压作用
日人早年即报告桑树煎剂给动物口服有轻微而缓慢的降压作用,又称必须用根或枝的皮方有降压效果,根及新梢叶则无作用。用乙醚、热水或温甲醇的提取液对兔皮下注射1克(生药)/公斤时,可使血压下降15~25毫米汞柱。从桑白皮中提得一种物质,给兔静脉注射10毫克/公斤,血压立即显著下降;切断颈迷走神经或颈椎,此作用仍存在。它能抑制离体蛙心、兴奋兔离体肠管,此等作用皆可被阿托品阻断,故推测可能是乙酰胆碱样物质。对兔耳血管有扩张作用,对蛙下肢血管则为收缩。能兴奋离体兔子宫,轻度促进兔耳下腺的分泌,注射(动脉或静脉)给药对猫瞬膜收缩并无影响,但如直接涂于颈交感神经节上,则可抑制电刺激节前纤维引起的瞬膜收缩。对水蛭背肌单用无作用,如先加依色林后再用,则可使水蛭背肌的紧张度有显著上升。此物质对小鼠静脉注射之半数致死量为327毫克/公斤。据日人报道,中国产桑白皮的提取物较日本产者降压作用强,毒性亦大,所含乙酰胆碱样物质的成分较多。
③其他作用
桑白皮提取物对小鼠有镇静作用。在狗身上,初步证明用桑白皮线缝合之伤口可无需拆线。
炮制桑皮:刷去灰屑,洗净,润透后切丝,晒干。蜜桑皮:取桑皮丝,加炼熟蜂蜜与开水少许,拌匀,稍闷,置锅内用文火炒至变为**、不粘手为度,取出,放凉。(每桑皮丝100斤,用炼熟蜂蜜30斤)
《雷公炮炙论》:"凡使(桑白皮)采十年已上嫩根,铜刀剥上青黄薄皮一重,只取第二重白嫩青涎者,用铜刀锉了,焙令干,勿使皮上涎落,涎是药力。此药恶铁并铅。"
性味甘,寒。
①《本经》:"甘,寒。"
②《别录》:"无毒。"
③《药性论》:"平。"
④《医学启源》:"气寒,味苦酸。"
归经入肺、脾经。
①《汤液本草》:"入手太阴经。"
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脾、肺二经。"
③《药品化义》:"入肺、大肠二经。"
功用主治泻肺平喘,行水消肿。治肺热喘咳,吐血,水肿,脚气,小便不利。
①《本经》:"主伤中,五劳六极羸瘦,崩中,脉绝,补虚益气。"
②《别录》:"去肺中水气,唾血,热渴,水肿,腹满胪胀,利水道,去寸白,可以缝金疮。"
③《药性论》:"治肺气喘满,水气浮肿,主伤绝,利水道,消水气,虚劳客热,头痛,内补不足。"
④孟诜:"入散用,下一切风气水气。"
⑤《滇南本草》:"止肺热咳嗽。"
⑧《纲目》:"泻肺,降气,散血。。
⑦《本草求原》:"治脚气痹挛,目昏,黄疸,通二便,治尿数。"
⑧《贵州民间方药集》:"治风湿麻木。"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2~5钱;或入散剂。外用:捣汁涂或煎水洗。
宜忌肺虚无火,小便多及风寒咳嗽忌服。
①《本草经集注》:"续断、桂心、麻子为之使。"
②《本草经疏》:"肺虚无火,因寒袭之而发咳嗽者勿服。"
③《得配本草》:"肺虚,小便利者禁用。"
选方①治小儿肺盛,气急喘嗽:地骨皮、桑白皮(炒)各一两,甘草(炙)一钱。锉散,入粳米一撮,水二小盏,煎七分,食前服。(《小儿药证直诀》泻白散)
②治咳嗽甚者,或有吐血殷鲜:桑根白皮一斤。米泔浸三宿,净刮上黄皮,锉细,入糯米四两,焙干,一处捣为末。每服米饮调下一、二钱。(《经验方》)
③治水饮停肺,胀满喘急:桑根白皮二钱,麻黄、桂枝各一钱五分,杏仁十四粒(去皮),细辛、干婪各一钱五分。水煎服。(《本草汇言》)
④治小便不利,面目浮肿:桑白皮四钱,冬瓜仁五钱,葶苈子三钱。煎汤服。(《上海常用中草药》)
⑤治卒小便多,消渴:桑根白皮,炙令黄黑,锉,以水煮之令浓,随意饮之;亦可纳少米,勿用盐。(《肘后方》)
⑥治糖尿病:桑白皮四钱,枸杞子五钱,煎汤服。(《上海常用中草药》)
⑦治传染性肝炎:鲜桑白皮二两,白糖适量。水煎,分二次服。(《福建中医药》(3):26,1961)
⑧治产后下血不止:炙桑白皮,煮水饮之。(《肘后方》)
⑨治小儿尿灶丹,初从两股起,及脐间,走阴头,皆赤色者:水二升,桑皮(切)二升,煮取汁,浴之。(《千金方》)
⑩治石痈坚如石,不作脓者:蜀桑根白皮,阴干捣末,烊胶,以酒和敷肿。(《千金方》)
⑾治蜈蚣毒:桑根皮捣烂敷或煎洗。(《湖南药物志》)
⑿治坠马拗损:桑根白皮五斤。为末,水一升,煎成膏。敷于损处。(《经验后方》)
名家论述
①李杲:"桑白皮,甘以固元气之不足而补虚,辛以泻肺气之有余而止嗽。又桑白皮泻肺,然性不纯良,不宜多用。"
②《纲目》:"桑白皮,长于利小水,乃实则泻其子也,故肺中有水气及肺火有余者宜之。"十剂"云,燥可去湿,桑白皮、赤小豆之属是矣。宋医钱乙治肺气热盛,咳嗽而后喘,面肿身热,泻白散。……桑白皮、地骨皮皆能泻火从小便去,甘草泻火而缓中,粳米清肺而养血,此乃泻肺诸方之准绳也。元医罗天益言其泻肺中伏火而补正气,泻邪所以补正也。若肺虚而小便利者,不宜用之。"
③《药品化义》:"桑皮,散热,主治喘满咳嗽,热痰唾血,皆由实邪郁遏,肺窍不得通畅,借此渗之散之,以利肺气,诸证自愈。故云泻肺之有余,非桑皮不可。以此治皮里膜外水气浮肿及肌肤邪热,浮风燥痒,悉能去之。同甘菊、扁豆通鼻塞热壅,合沙参、黄芪止肠红下血皆效。"
圣蚕丸
《永乐大典》卷九七五引《小儿保生要方》。
药物组成:白僵蚕(直者微炒)1两,天南星(浆水煮5-7沸)1两,防风(去芦)1两,半夏(先洗净,用浆水煮5-7沸)1两,白附子(浆水煮5-7沸)1两,人参1两,藿香半两(去尘土)。
主治 小儿诸般生风,壮热,精神恍惚,痰涎壅塞,目睛上视,睡卧不安,头痛颊赤,多惊恐,肢体倦,不喜乳食。
蚕蜕
出处《纲目》
别名蚕退、马鸣退(《嘉佑本草》),马明退(《儒门事亲》),蚕蜕皮(《本草蒙筌》),佛退(《眼科龙木论》),蚕退皮(《本草求原》),蚕衣、蚕儿衣(《山东中药》)。
来源为蚕蛾科昆虫家蚕蛾幼虫的蜕皮。收集家蚕起眠时的蜕皮,晒干即可。
性味《纲目》:甘,平,无毒。
功能主治
治崩漏,带下,痢疾,吐血,衄血,便血,牙疳,口疮,堠风,目翳。
①《嘉佑本草》:主血风病,益妇人。
②《本草蒙筌》:止带漏崩中,赤白痢疾,除肠风下血,吐衄鼻洪。疔肿取灰敷,牙疳加麝贴,牙宣灰擦龈上,口疮灰敷患间。
③《纲目》:治目中翳障及疳疮。
④《握灵本草》:烧灰治牙痈,牙痛,牙疳,缠喉风。
⑤《本草求原》:主热淋。
用法用量内服:煅存性,作散剂。外用:研末撒。
注意《本草经疏》:妇人血虚无风湿者不宜用。
附方
①治牙疳:枯矾、人中白(火煅白色)、五倍子各三钱,蚕退(烧存性)二钱。为细末。先以米泔水,用蛴螬虫翻转蘸水洗净瘀血,以药敷之。(《赤水玄珠》蚕退散)
②治疳疮:马明退(烧灰)三钱,轻粉少许。上研为细末。先以温浆水洗净,干掺之。(《儒门事亲》)
③治妇人吹奶:马明退五钱(烧灰),轻粉三钱,麝香少许。上为细末。每服二分,热酒调下服之。(《儒门事亲》)
各家论述《本草经疏》:蚕退如蝉蜕、蛇蜕之类,各因其本质以为用,蚕退得蚕气之余,故能治血风病,血热则生风,妇人以血为主,故尤益妇人也。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杂讽九首 唐 作者:陆龟蒙
红蚕缘枯桑,青茧大如瓮。人争捩其臂,羿矢亦不中。微微待贤禄,一一希入梦。纵操上古言,口噤难即贡。蛟龙在怒水,拔取牙角弄。丹穴如可游,家家畜孤凤。凶门尚儿戏,战血波澒溶。社鬼苟有灵,谁能遏秋恸。童麋来触犀,德力不相及。伊无惬心事,只有碎首泣。况将鹏虱校,数又百与十。攻如饿鸱叫,势若脱兔急。斯为朽关键,怒荦抉以入。年来横干戈,未见拔城邑。得非佐饔者,齿齿待啜汁。羁维豪杰辈,四骇方少絷。此皆乘时利,纵舍在呼吸。吾欲斧其吭,无雷动幽蛰。鴚鹅惨于冰,陆立怀所适。斯人道仍閟,不得不呜呃。当时布衣士,亦作天子客。至今东方生,满口自夸白。终为万乘交,谈笑无所隔。致君非有书,乃是尧舜画。只今侯门峻,日扫贫贱迹。朝趋九韶音,暮列五鼎食。如闻恭俭语,謇謇事夕惕。可拍伊牧肩,功名被金石。赤舌可烧城,谗邪易为伍。诗人疾之甚,取俾投豺虎。长风吹窾木,始有音韵吐。无木亦无风,笙簧由喜怒。女娲炼五石,天缺犹可补。当其利口衔,罅漏不复数。元精遗万类,双目如牖户。非是既相参,重瞳亦为瞽。东南有狂兕,猎者西北矢。利尘白冥冥,独此清夜止。无人语其事,偶坐窥天纪。安得东壁明,洪洪用坟史。搜扬好古士,一以罄云水。流堪洒菁英,风足去稗秕。如能出奇计,坐可平贼垒。徐陈羲皇道,高驾太平轨。攫疏成特雄,濯垢为具美。贡贤当上赏,景福视所履。永播南熏音,垂之万年耳。有檗何青青,空城雪霜里。千林尽枯槁,苦节独不死。他遭匠石顾,总入牺黄美。遂得保天年,私心未为耻。高从宿枭怪,下亦容蝼蚁。大厦若抡材,亭亭托君子。左右佩剑者,彼此亦相笑。趋时与闭门,喧寂不同调。潜机取声利,自许臻乎妙。志士以神窥,惭然真可吊。天之发遐籁,大小随万窍。魁其垆冶姿,形质惟所召。鼗笙磬竽瑟,是必登清庙。伊圣不可欺,谁能守蓬藋?横笛喝秋风,清商入疏越。君居不夜城,肯怨孤戍月。吴兵甚犀利,太白光突兀。日已费千金,廑闻侵一拨。岂无恶年少,纵酒游侠窟。募为敢死军,去以枭叛卒。岂无中林士,贯穿学问骨。兵法五十家,浩荡如溟渤。高悬鹿皮睡,清涧时依樾。分已诺烟霞,全遗事干谒。既非格猛兽,未可轻华发。北面师其谋,几能止征伐。何妨秦堇勇,又有曹刿说。尧舜尚询刍,公乎听无忽。朝为壮士歌,暮为壮士歌。壮士心独苦,傍人谓之何。古铁久不快,倚天无处磨。将来易水上,犹足生寒波。捷可搏飞狖,健能超橐驼。群儿被坚利,索手安冯河。惊飙扫长林,直木谢椭科。严霜冻大泽,僵龙不如蛇。昔者天血碧,吾徒安叹嗟。
采桑女 唐 唐彦谦
春风吹蚕细如蚁,桑芽才努青鸦嘴。侵晨探采谁家女,手挽长条泪如雨。去岁初眠当此时,今岁春寒叶放迟。愁听门外催里胥,官家二月收新丝。
风湿骨痛丸简介
本文2023-10-19 22:04:17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492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