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书画艺术家米芾的书法有什么特点?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9浏览:3收藏

宋代书画艺术家米芾的书法有什么特点?,第1张

之一:米芾确实是“集千家米,煮一锅饭”的集古字大成者,然而米芾又不是纯粹的集古字,在临摹上米芾强调不与人同。《自叙帖》中说:“古人书各各不同,若一一相似,则奴书也”。他崇尚古人的创新精神,所以在临摹中他也不囿古帖,胆敢独造。

之二:米芾书法特别强调体势。要“字不作正局”,体势的营造是米芾书法的精髓,也是米芾书风的一大特色。米芾通过字体的夸张变形,左斜右倒,上下错位,大小不一,偏侧不正,来打破平衡,制造矛盾,然后上下相形,左右相应,将一个个没有笔墨连贯的单字浑然一体,产生形形色色的造型姿态,表现出多姿多彩的精神面貌。

之三:米芾是书法革新派的先躯。米芾楷书观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卑唐,反对专学唐人书法,认为钟繇为楷书之祖,其字不仅字形大小不一,而且造型左伸右缩,偏侧不正,极尽自然之美。而唐书工整极致,缺少变化,笔画太匀,结构不可移变。“古法丧失净尽”,是“丑怪恶扎之祖”。他强调书法“大小要各自有分”,笔法不能太匀,必须要有体势,等等。赞赏唐以前楷书的真率与自然,反对唐书的理性化和程式化。书法种种迹象表明,米芾是一位既能敬畏传统,认认真真地学习前人法书,又敢“戛戛独造”,敢以否定名家书法,努力创造自我风格的人。这种不迷信名家,不断否定,不断发现并学习其他名家,永不知足的精神,正是对博大精深的传统最彻底的敬畏。是最值得肯定,最值得学习的地方。

之四:米芾论体势之布置、变形等,讲究相称。这是米芾体势论的理论依据。“贵和不贵苦,贵异不贵作。”“和”即相称,即对比关系的平衡协调,不和就是“苦”,苦即冲突,生怒生怪,不相协调;“异”即变化,作品中的所有造型元素都不雷同,而且求异不能做作,做作是画字,是俗气。

宋徽宗(赵佶)创造的书法字体,称“瘦金体”。

赵佶的瘦金书体现出宋代的“韵趣”,所谓“天骨遒美,逸趣霭然”;又具有强烈的个性色彩,所谓“如屈铁断金”。其特点是瘦直挺拔,横画收笔带钩,竖划收笔带点,撇如匕首,捺如切刀,竖钩细长;有些连笔字象游丝行空,已近行书。其用笔源于褚、薛,写得更瘦劲;结体笔势取黄庭坚大字楷书,舒展劲挺。

在我国书法发展的历史上,宋代是继魏晋之后又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时代。尽管当时的一些人也包括后人对于宋代书法要么是颇多微词,更甚者就是一种不屑一顾的态度,苛求古人。实际上,宋代书法在吸取前朝书法精髓的同时,不仅形成了自己独树一帜的个性风貌,又为之后朝代书法的走向产生了一定的引导作用。无论是根据宋代书法的实绩亦或是就其影响而言,都足以与前代书法相映生辉,可以称作中国古代书法史上的一座引领新尚的里程碑。

一、统治者的倡导、相关机构的设立以及宋代教育制度的确立极大地促进了宋代书法的发展

影响书法发展的因素除去书法本身的一些因素之外,还必然接受时代思潮、文化风尚、社会生活观念等因素的深刻影响。宋代书法的发展,是有着许多具有复杂性、普遍性又一定特殊性的背景和因素。其中包括统治者的倡导、当时教育制度的颁布以及相关书法机构的设立等因素的相互作用之下,得以促使宋代书法经历一系列演变且日渐趋于走向成熟的过程,最终形成了一种极具代表性的书法体系。

宋朝繁荣的经济

(一)统治者的倡导

宋代人对于书法的喜爱丝毫不亚于前朝,当时的统治者也不例外。宋太宗极力的倡导之下,令书法这门艺术在当时的社会即将要走下坡路的趋势得以缓和,使得更多的人去了解和关注书法

宋代的统治者们也都对书法具有十分浓厚的兴趣,这种现象可以从欧阳修在《归田录》里得到佐证:

“万机之暇,无所玩好,唯有翰墨。”

宋太宗在忙于政务之外的闲暇时间醉心于书法,时常与翰林院的一些书法家一起研究、切磋书法。宋太宗对于书法的痴迷与钻研,也体现在了他自身的书法水平上面,他是实实在在的通过自己的影响力推动了统治者在政治制度层面对于书法发展的引导,这就是促进宋代书法发展的一大主要原因。

(二)宋代教育制度的确立

当时统治者的倡导必定会促进宋代教育制度的不断完善,教育制度的完善也同时推动着书法教育的积极发展。在相关教育制度的颁布与实施下,宋代教学体系不仅迅速地落实到中央,而且陆续在地方形成规模,当时的官办学校也较为详细的划分为直属中央管辖和地方管辖的两种模式。在此基础之下,也将学习内容划分为通识教育、专业研究等不同类别的课程。

根据《宋史·选举志一》的记载:

“开宝三年原只取进士八名,太祖赵匡胤未见及第者众多,乃决定诸科十五举以上终场者一百零六人,并赐出身。”

说明当时为了调动文人学习书法的积极性,特意增加了入仕名额。宋徽宗时期,还特意将书画艺术列为科举考试科目当中,由于中央对擅于书画的文人雅士的需求,也使得人们对书画重视起来了。与此同时宋代科举制取消了对于门第的限制,参加科举考试的读书人不限于各种出生和阶级,宋代科举制度模仿了唐朝以“身、言、书、判”作为考核方式。

宋朝科举制

统治者颁发的各项教育政策使得能够受到全方面文化教育的受众群体不断扩大,同时也在无形之中引导着各个阶层对文化形成一种正确的价值取向,为之后书法在宋代的发展起到了极大地促进作用。

(三)书法机构的设立

宋代在当时书法机构的设立上,统治者们都有着明确的规划。宋太宗时期,极其重视书画艺术的发展。不仅成立了御书院,让大批精于书法的文人进入书院工作,其中不乏一些当时已经小有名气的书法家。同时还为这些书法工作者提供了方便他们进行书法创作的环境,可见官方在当时极其看重对于书法的学习。

宋代还设立了书学,只有通过考试的擅书人才才被允许进入专门的书画机构进行工作与学习,包括米芾、李时雍等书法名家都于当时的书学任教,这些书法大家的任教保证了书学的教学质量和效果。书学中设置的课程对习书者提出了更为专业化的要求,除了强调要拥有成熟的书写技能之外还需具备一定程度的艺术修养。

瘦金体运笔灵动快捷,笔迹瘦劲,至瘦而不失其肉,其大字尤可见风姿绰约处。因其笔画相对瘦硬,故笔法外露,可明显见到运转提顿等运笔痕迹,是一种风格相当独特的字体。

宋徽宗的书法笔画瘦硬,初习黄庭坚,后又学褚遂良和薛稷、薛曜兄弟,并杂糅各家,取众人所长且独出己意,最终创造出别具一格的“瘦金书”体,影响颇大。

宋代书法以韵趣见长,赵佶的瘦金书即体现出类同的时代审美趣味,所谓“天骨遒美,逸趣霭然”;又具有强烈的个性色彩,所谓“如屈铁断金”。 

这种书体,在前人的书法作品中,未曾出现过。褚遂良的瘦笔,只是小部分相同,大部分则不一样。与唐朝薛曜的字相比,可以说是最接近的。

也许赵佶是从薛曜的《石淙诗》变格而来的,但他的创造显然比薛曜成熟得多。这是一种非常成熟的书体,赵佶已把它的艺术个性发挥得淋漓尽致。

这种瘦挺爽利、侧锋如兰竹的书体,是需要极高的书法功力和涵养,以及神闲气定的心境来完成的。当然也不是别人易于仿造的。后代习其书者甚多,然得其骨髓者寥若晨星。

金章宗曾仿徽宗瘦金书题写明昌内府中从宋廷抢劫而来的书画名迹,如传为赵佶所摹的《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等,笔势纤弱,形质俱差。

扩展资料:

瘦金体代表作品:

1、《楷书千字文》

《楷书千字文》为赵佶二十三岁写给大臣童贯的,此时的瘦金书体已初具规模。其用笔源于褚、薛,写得更瘦劲;结体笔势取黄庭坚大字楷书,舒展劲挺。

这套《千字文》纵446厘米,横198厘米,每行十字,每页四行,共计二十五页,其封面为楷书“千字文”、加上落款一页及郭沫若题首一页,共计二十八页。

2、《秾芳诗》

这卷大字瘦金书为绢地,二十行,每行两个字,共计四十字。其书风独具,瘦硬中寓腴润之致,其银钩铁画,豪气跃然,显现出书家精深的艺术功力。此作纵二十七点七厘米,横三百四十厘米。

——瘦金体

唐朝代表性的书法是正楷和狂草,正楷代表是颜柳,法度严谨,

狂草代表是张旭、怀素、孙过庭。

虽然行书在这时候不那么突出,但是依然出了一个颜真卿的《祭侄文稿》,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

宋朝书法较唐朝整体是下滑的,各种书体都有,行书比较突出一点,但是各方面都不像唐朝那么辉煌。

楷书法度不及颜柳,草书疯狂(黄庭坚)不及怀张,理论没有出孙过庭之右。

行书有大家苏轼,却也难及颜真卿。

以上是个人观点。

不过可能是宋人多学唐人,唐人都是开山祖师,尤其在书法上,学生超过老师的不多。

古代雕版印刷图书,按其组织形式可分为官刻、坊刻和家刻,传承的特点各不相同。官刻是由官方从各地征集优秀匠人集中刻印图书。匠工们来自四面八方,在一起相互交流技艺。

雕版印刷术的提高和推广起到重要作用。坊刻是由坊主聘请雕版印刷艺人,集中于书坊内刻印图书,其选题与刻印种类都与坊主的学识水平、兴趣爱好有着密切关系,长此以往,便逐步形成某个书坊独特的刻印风格或在某个地区形成坊刻的流派。

如民国中期,扬州的陈恒和父子创办了“陈恒和书林”,从事刻版修版校印古籍,他们悉心搜集乡邦文献遗稿,辑刊《扬州丛刊》,被誉为扬州坊刻后起之秀。清末至民国期间,雕版印刷走向衰微,能够传承与延续下来的一支主要力量便是坊刻。

最后是家刻,他们以家族传承或拜师带徒的方式传承下来。清末以后,这种传承方式也走向衰败。

清代以来这一带雕版艺人众多,以陈开良、陈正春、陈礼环、陈开华、王义龙、刘文浩、陈兴荣等为代表的“杭集扬帮”,写工、刻工、印工、装订工齐全,世代相承。陈开良去世后,其子陈正春继为 “扬帮”领头人。1958年,陈正春受聘于扬州古旧书店,并参与建社。

宋代书画艺术家米芾的书法有什么特点?

之一:米芾确实是“集千家米,煮一锅饭”的集古字大成者,然而米芾又不是纯粹的集古字,在临摹上米芾强调不与人同。《自叙帖》中说:“古人...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