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积散酒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9浏览:5收藏

五积散酒简介,第1张

目录 1 拼音 2 中药部颁标准 21 拼音名 22 标准编号 23 处方 24 制法 25 性状 26 检查 27 功能与主治 28 用法与用量 29 贮藏 附: 1 古籍中的五积散酒 1 拼音

wǔ jī sàn jiǔ

2 中药部颁标准 21 拼音名

Wujisan Jiu

22 标准编号

WS3B069591

23 处方

茯苓 80g 当归 60g 白芍 60g 桔梗 60g 苍术(麸炒) 60g 白芷 60g 厚朴(姜制) 60g 陈皮 60g 枳壳(麸炒) 60g 麻黄 60g 半夏(制) 60g 桂枝 60g 甘草 60g 川芎 30g 干姜 30g

24 制法

以上 十五味,粉碎成粗粉,照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有关的渗渗漉法 (附录17页),用白酒作溶剂,浸渍10~15天后,缓缓渗漉,收集漉液另取蔗糖 2000g 制成糖浆,待温,加入上述漉液中,静置,滤过,约制成 17500g,即得。

25 性状

本品为棕**的澄清液体;味甜、微苦。

26 检查

乙醇量 应为40~45%(附录46页)。 其他 应符合酒制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16页)。

27 功能与主治

散寒解表,祛风燥湿,消积止痛。用于风寒湿痹,头痛身痛,腰 膝冷痛。

28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15~ 30g,一日 2次。

29 贮藏

密封,置阴凉处。

古籍中的五积散酒 《续名医类案》:[卷九]饮食伤

《医学探骊集》卷三方名清凉饮组成大熟地4钱,黄芩4钱,栀子3钱,滑石3钱,广陈皮2钱,黄柏3钱,木通3钱,茯苓3钱,甘草1钱。主治伤寒23日,汗出,外感已除,内稍积热者。用法用量水煎温服。各家论述以栀子清上焦之热,黄柏清下焦之热,黄芩清血中之热,滑石清六腑之热,木通引诸热从小便出,熟地滋阴,陈皮、茯苓、甘草能升清降浊,通达胃气。热郁去则脉象安,内外和而饮食进,人虽稍弱,可保万全矣。《普济方》卷三六八方名清凉饮组成地骨皮3钱,人参3钱,茯苓3钱,黄芩半两,干葛半两,石膏半两,知母3钱,甘草3钱。主治婴孩伤寒。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1钱,白竹丝、枣子同煎,温服。《简明医彀》卷二方名清凉饮组成黄连、黄芩、栀子、连翘、薄荷、甘草。主治恶寒而脉洪数,兼目痛口渴,心烦便秘属热者。用法用量上加灯心,水煎服。加减夏月外穿棉衣,脉洪数,小便短赤,大便秘结,加大黄、芒消。《嵩崖尊生》卷十一方名清凉饮组成羌活1钱,柴胡1钱,黄耆1钱,甘草(冬用梢)1钱,酒芩1钱,酒知1钱,炙草1钱,生地5分,防风(梢)5分,防己5分,桃仁5个,杏仁5个,当归6分,红花少许,升麻(梢)1钱5分,黄柏1钱5分,胆草1钱5分,石膏1钱5分。主治消渴。能食而瘦,口干,自汗,便结,溺数。用法用量以水2酒1煎服。《幼科释谜》卷六方名清凉饮组成柴胡、知母、生地、赤苓、防风梢、甘草梢、当归、黄柏、龙胆草。主治热盛小便赤涩,或膀胱热结。用法用量水煎服。《医学集成》卷三方名清凉饮组成银花2两,当归5钱,公英3钱,花粉3钱,连翘3钱,荆芥2钱,防风2钱,甘草2钱。主治阳证疮势红肿,焮痛异常,六脉洪数。加减便闭,加大黄。《羊毛瘟证论》卷下方名清凉饮组成石膏1两,泽兰叶2钱,蝉蜕壳12枚,白僵蚕3钱,黄耆1钱,黄芩2钱,山栀子2钱,丹皮2钱,大生地黄5钱,当归1钱,甘草1钱,银花3钱,秋石3分,黄酒5钱,黄蜜5钱。主治羊毛温邪。壮

详见百科词条:清凉饮 [ 最后修订于2009/12/11 8:30:01 共843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一端午节起源:

端午亦称端五,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也称重午。

此外,端午还有许多别称,如:夏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等等。端午节的别称之多,间接说明了端午节俗起源的歧出。事实也正是这样的。关于端午节的来源,时至今日至少有四、五种说法,诸如:纪念屈原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等等。

迄今为止,影响最广的端午起源的观点是纪念屈原说。在民俗文化领域,我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都与屈原联系起来。俗说屈原投江以后,当地人民伤其死,便驾舟奋力营救,因有竞渡风俗;又说人们常放食品到水中致祭屈原,但多为蛟龙所食,后因屈原的提示才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做成后来的粽子样。

二粽子的南北风味:

于各地的饮食习惯不同,粽子形成了南北风味,其中比较著名的粽子有:

北京粽子北方粽子的代表品种,北京粽子个头较大,为斜四角形或三角形。目前,市场上供应的大多数是糯米粽。在农村中,仍然习惯吃大黄米粽。黏韧而清香,别具风味,北京粽子多以红枣、豆沙做馅,少数也采用果脯为馅。

广东粽子南方粽子的代表品种,广东粽子与北京粽子相反,个头较小,外形别致,正面方形,后面隆起一只尖角,状如锥子。品种较多,除鲜肉粽、豆沙粽外,还有用咸蛋黄做成的蛋黄粽,以及鸡肉丁、鸭肉丁、叉烧肉、冬菇、绿豆等调配为馅的什锦粽,风味更佳。

三粽子的一些包法:

又是一年端午节,家家户户少不了吃粽子。盛夏闻艾叶香,包上粽子过端午。虽然现在超市里有速冻的粽子,但吃起来总觉得缺少点什么,还是自己动手包粽子,想吃什么口味全凭自己作主,也许一代名粽就会在你的手上诞生。

1原料的预加工1糯米、绿豆、花生米的泡制:

将纯糯米淘洗后,用60℃的水浸泡5小时,或用冷水浸泡12小时。

绿豆淘洗后,加滚水浸泡35小时,或用冷水浸泡12小时后去皮,效果最佳。

花生米加滚水浸泡3小时,或冷水浸泡5小时后去皮。

2葱姜油的制作方法:把葱末、姜末、精盐少许放在25克猪油中炒成金**,出香味后,捡去葱姜末,即成葱姜油。

3糯米绿豆瓣:将泡好的糯米、绿豆瓣,以3∶1的比例混合拌匀后,加点碱(3公斤糯米,10克碱),再拌入葱姜油,即成糯米绿豆瓣。

4陈皮咸肉的制法:

用料:五花猪肉250克糖少许盐1汤匙葱白适量姜丝20根陈皮2块切丝料酒少许。

制法:把肉洗净,切成手指粗细的条、把糖、盐、料酒调好,搓在肉条上,然后放入葱丝、姜丝、陈皮丝拌匀。腌渍10小时后,捡去葱丝、姜丝。

5腐乳咸肉制法:

用料:五花猪肉250克糖1汤匙葱结、姜丝适量料酒少许。

制法:把肉切成手指粗细的条,把糖、料酒、葱结、姜丝调好,搓在肉条上,腌渍10小时,捡去葱、姜,放腐乳碾碎,拌入腌渍肉条的味料,再腌渍1小时即可。

6陈皮牛肉制法:

用料:牛腱子肉500克糖2汤匙酱油100克葱1根花椒粉1小匙料酒少许小茴香30粒(以纱布包好)陈皮两片小苏打少许

制法:将洗净的牛肉,切成手指粗细的条,用小苏打搓匀,放入适量滚开水中,再依次放白糖、葱、料酒、花椒粉、小茴香、煮一会儿即放酱油,煮至八分熟即好。

7腊肉的制法:

用料:五花猪肉500克甜面酱250克料酒少许葱1根姜15克另有塑料绳毛头纸(窗户纸)。

制法:将肉洗净,切33厘米左右长、33厘米宽、33厘米厚的条。将料酒、葱花、姜末放甜面酱中拌匀。把肉条放甜面酱中浸2小时。用窗户纸分别把每一条肉包严,用绳扎好,挂在阴凉处风干,约10天左右即好。

8腊肠的制法:

用料:猪的肥瘦肉1公斤料酒半肠匙白砂糖3汤匙精盐1汤匙葱2根姜25克肠衣3条喜欢陈皮味的,可放些陈皮丝腌渍,或放味精也可。

制法:将猪肉切1厘米见方的丁,用上述调味料腌渍10小时。用50℃的水将肠衣泡5~6小时即软,再用水灌进肠内输通备用。将肉丁(捡去陈皮丝、葱姜)用漏斗灌入肠衣,边灌边分节,挂在阴凉处阴干,约1星期左右便可。

9叉烧肉的制法:

用料:肥瘦兼有的猪肉500克五香粉1汤匙料酒半汤匙白糖50克葱丝和鲜姜丝少许,高级酱油100克油适量。

制作:把猪肉切成33厘米宽、67厘米长、27厘米厚的长条,用上述调味料腌制24小时,将肉条用文火油煎至八分熟,切丁待用。

10豆沙的制法:

将煮烂的豆子,放在小竹筛中,筛底下放一小盆水。用手在筛底上揉搓豆子,豆沙筛入水盆中,将豆沙水倒入豆包布口袋中,挤落水分,即成豆沙。

11各类粽子的具体包法:

火腿肉粽用料:配制好的糯米绿豆瓣750克火腿丁50克冬菇或香菇25克猪肉末50克精制淀粉10克麻油5克猪油25克葱末、姜末、精盐适量白糖1汤匙竹叶、马莲。

制法:用猪油将葱末、姜末炒黄,除去葱姜末后,依次放放火腿肉丁、猪肉末、冬菇丁白糖、盐炒30秒钟,勾芡,淋上麻油,即成馅料待用。

取2片泡好的粽叶,折成斗状,填进糯米绿豆瓣,把馅料夹在糯米中间,上面盖好糯米,包成五角方底锥形,扎紧后上蒸锅,码紧,放冷水,没过粽子为便。煮1小时后,改文火煮30分钟即好。若用压力锅,煮25分钟,离火再焖5分钟即好。

如没有竹叶,苇叶也行。每边三片苇叶,折成斗形。

陈皮咸肉粽用料:泡制好的糯米绿豆瓣750克花生瓣50克陈皮咸肉条250克竹叶、马莲。

制法:包法与煮制时间同火腿肉粽,只是馅心改用陈皮咸肉条。

腐乳咸肉粽用料及制法、煮制时间同火腿肉粽,只是馅心换成陈皮牛肉。

咸鸭蛋粽用料:配制过的糯米绿豆瓣750克花生瓣25克熟咸鸭蛋黄5个竹叶、马莲。

制法:包法与火腿粽相同。包成,上蒸锅煮1小时后,移文火煮10分钟即好。

腊肉粽子用料:配制过的糯米绿豆瓣750克花生瓣25克腊肉丁250克白砂糖2汤匙竹叶、马莲。

制法:包法与煮制时间与火腿粽子相同,只是馅心改为腊肉即可。

腊肠粽子用料、包制、煮制时间均与火腿粽子相同,只是将馅心换成腊肠丁即可。

叉烧肉粽用料:配制过的糯米绿豆瓣750克叉烧肉丁250克冬菇或香菇丁25克猪油25克白糖1汤匙精制淀粉10克麻油5克马啼丁50克葱结、姜片适量。

制法:用猪油把葱结、姜片炒香,除去葱姜,依次放入叉烧肉丁、冬菇丁、马蹄丁、白糖、适量腌叉烧肉的酱油,炒30秒钟,勾芡,淋上订油、即成粽馅。将两片竹叶折成斗状,填进糯米绿豆瓣,把馅夹在糯米绿豆瓣中,包成五角方底锥形,扎紧后上锅码紧,放冷水与粽齐,煮1小时后,再用文火煮30分钟即可。若用高压锅,煮25分钟,离火再焖5分钟即好。

小蚝粽子用料:配制过的糯米绿豆瓣750克花生瓣25克鲜嫩肥美的小蚝(淡菜)75克猪肉末100克嫩笋丝25克精制淀粉1汤匙葱花、姜末、白胡椒粉少许猪油(或素油)、精盐、白砂糖适量。

制法:用猪油煸炒猪肉末,出香味时放入小蚝、葱花、姜末、白糖、精盐、炒1分钟,放白胡椒粉,炒匀后,勾芡,即成粽馅。

包法与煮制时间与叉烧肉粽相同。干小蚝须用冷水发3小时左右。

以上的9种咸粽,吃时可蘸红酱油。

澄沙粽子用料:泡制过的糯米1公斤绿豆沙或乌豆沙500克白砂糖250克猪油250克精盐、糖桂花适量。

制法:将豆沙用猪油炒匀炒透,加糖(绿豆沙加白砂糖,乌豆沙加土制红糖,亦叫板糖),出锅后放点糖桂花。将两片苇叶折成斗形,填进糯米,豆沙馅,上面再盖糯米,包成五角方底锥形,扎紧后,装锅,码紧,放冷水,没过粽子为宜。煮50分钟,离火焖4分钟即熟。

果仁桂花粽用料:糯米750克黑白芝麻仁各50克(破开2/3)生猪油100克白砂糖250克盐少许糖桂花50克精制淀粉1汤匙竹叶、马莲。

制法:把白糖、盐、黑白芝麻仁混合均匀,拌入生猪油中(捡出猪油中的丝状物),边拌边倒湿淀粉,最后放入糖桂花,拌匀后即成馅。

包制与煮制时间同澄沙粽子。

百果粽子用料:糯米750克青梅、菠萝肉、冬瓜条各25克西瓜子仁、核桃仁、葡萄干、红丝各15克白砂糖300克。

制法:先将青梅、菠萝肉、冬瓜条各用白糖水煮,沥干水分,然后用白糖腌渍24小时,同以上各料包入糯米中。包法与煮制时间同果仁桂花粽。

四与粽子有关的文章:

1粽子食趣 笑说厨娘藕复松

又快到端午节了,端午节吃粽子是一个很古老的传统了,这里有一段有趣的传说。

公元前340年,爱国诗人、楚国大夫屈原,面临亡国之痛,于五月五日,悲愤地怀抱大石投汩罗江。为了不使鱼虾损伤他的躯体,人们纷纷把竹筒装米投入江中。以后,为了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每到这一天,人们便竹筒装米,投入祭奠,这就是我国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来。

为什么后来又用艾叶或苇叶、荷叶包粽子呢?《初学记》中有这样的记载:汉代建武年间,长沙人晚间梦见一人,自称是三闾大夫(屈原的官名),对他说:“你们祭祀的东西,都被江中的蛟龙偷去了,以后可用艾叶包住,将五色丝线捆好,蛟龙最怕这两样东西。”于是,人们便以“菰叶裹黍”,做成“角黍”。世代相传,逐渐发展为我国端午节食品。

清代乾隆皇帝,端午节在宫中吃了九子粽后,龙颜大喜,赞不绝口,欣然赋诗一首:“四时花竟巧,九子粽争新。”

九子粽:是粽子的一种,即为九只粽连成一串,有大有小,大的在上,小的在下,形状各异,非常好看。并且九种颜色的丝线扎成,形成五彩缤纷。九子粽大多是作为馈赠亲友的礼物,如母亲送给出嫁的女儿、婆婆送给新婚的礼物等,因为“粽子”谐音“中子”,民间有吃了“粽子”能得儿子的风俗。清代诗人吴曼云,写有一首赞美九子粽的诗篇:

“裹就连筒米宿春,九子彩缕扎重重,

青菰褪尽云肤白,笑说厨娘藕复松。”

粽子不仅形状很多,品种各异,由于我国各地风味不同,主要有甜、咸两种。甜味有白水粽、赤豆粽、蚕豆粽、枣子粽、玫瑰粽、瓜仁粽、豆沙猪油粽、枣泥猪油粽等。咸味有:猪肉粽、火腿粽、香肠粽、虾仁粽、肉丁粽等,但以猪肉粽较多。也有南国风味的什锦粽、豆蓉粽、冬菇等;还有一头甜一头咸、一粽两味的“双拼粽”。这些粽子均以佐粽的不同味道各异,使得粽子家族异彩纷呈。

由于饮食文化的传播,早在古代时,我国制作粽子的技术就传到国外,因而世界上许多国家也都有吃粽子的习俗。

秘鲁人是在圣诞节的吃粽子,全家人围坐在一起,一边欢庆圣诞节,一边吃粽子,甚至一些已经出嫁的女儿,在这天,也要赶回娘家,再来尝尝母亲制作粽子的风味。

缅甸人也爱吃粽子,他们在端午节时,用糯米作主料,将熟香蕉和椰蓉作馅,这种粽子香气诱人,软酥酥,甜滋滋,别具风味。

日本的端午节是阳历的五月五日,他们的粽子主料是米粉,其粽子形状酷似钟形。

马来西亚人包的粽子形状,很像我国广东的粽子,其特点是个头大、除鲜肉粽、火腿粽外,还有一种豆沙粽、椰蓉粽,食之非常可口。

菲律宾的粽子是长条形,风味与我国浙东的粽子相同,粽子还是菲律宾过圣诞节时必不可少的食品。(文/傅治宇)

2喝茶吃粽子 端午过得有滋味

粽子不是人人都爱吃,但端午吃粽子是一种感觉,是一种气氛。今天告诉你就着粽子喝茶,配对了茶,粽子味道会更好呢。

超甜的粽子,如枣泥、豆沙等,相配的茶有薄荷茶、绿茶。超甜的粽子需要助消化的茶品,清淡的绿茶和薄荷能增进葡萄糖的代谢,不让过多的糖分停留在体内。这两种茶属寒性,适合燥热的甜腻粽。超油的粽子,如鲜肉、火腿、香肠等,相配的茶有普洱茶、菊花茶、山楂茶。油腻的粽子适合重口味的茶水,去除口感上的油腻,普洱茶是上乘的选择,因为它属性甘冷,去脂效果好,菊花茶能降火气。山楂茶则能促进胃酸分泌,帮助肠胃消化。咸甜的粽子如椒盐,蛋黄等可配乌龙茶,和超甜、超油的粽子比起来,咸甜的口味比较清爽,喝乌龙茶是不错的考虑。因为乌龙茶是半发酵茶,不如绿茶来得生涩,有温润的美感,能衬出咸甜口味的思古幽情。清淡的粽子:如赤豆、白粽子等可搭配稍有味道的茶品。在一壶玫瑰花茶里加一颗酸梅,就能衬出玫瑰的香气,还能带出淡淡的甜味,此时再咀嚼清淡不腻的粽子感觉特别好。玫瑰花茶还能调理血液循环,对女性尤佳,抹茶的儿茶素则具有抗癌抗老的效果,以上两者都适合重视健康的养生族。以上绿茶、红茶、花茶系列,在南京华联商厦一楼食品柜均有销售,端午节期间,购各种茶叶均有一定幅度的折扣。(文/晓燕)

3吃粽子与赛龙舟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我国各地都有吃粽子和赛龙舟的习俗。

人们都知道,这种世代相传的古俗是为了纪念屈原的。可为什么要用这种方式纪念屈原呢?原来在屈原故乡流传着这么一个有趣的故事。

屈原投汨罗江之后,有天夜里,屈原故乡的人忽然都梦见屈原回来了。他峨冠博带,一如生前,只见面容略带几分忧戚与憔悴。乡亲们高兴极了,纷纷拥上前去,向他行礼致敬。屈原一边还礼,一边微笑着说:"谢谢你们的一片盛情,楚国人民这样爱憎分明,不忘记我,我是死而无憾了。"话别谈旧间,众人发现屈原的身体已大不如过去,就关切地问道:"屈大夫,我们给你送去的米饭,你吃到了没有"谢谢",屈原先是感激,接着又叹气说:"遗憾哪。你们送给我的米饭,都给鱼虾龟蚌这般水族吃了。"乡亲们听后都很焦急:"要怎样才能不让鱼虾们吃掉呢?"屈原想了想说:"如果用箬叶包饭,做成有尖角的角黍,水族见了,以为是菱角,就不敢去吃了。"

第二年端午节,乡亲们便用箬叶包成许多角黍,投入江中。可是端午节过后,屈原又托梦说:"你们送来的角黍,我吃了不少,可是还有不少给水族抢去了。"大家又问他:"那还有什么好法子呢?"屈原说:"有办法,你们在投放角黍的舟上,加上龙的标记就行了。因为水族都归龙王管,到时候,鼓角齐鸣,桨桡翻动,它们以为是龙王送来的,就再也不敢去抢了。"角黍,就是现在的粽子。

从此端午节包粽子、划龙舟的习俗,就由屈原的故乡传向全国,由古代传到今天

椒盐粽子

端午节吃粽子的风俗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宋《东京梦华录》记载“今世人五月五日作粽,汩罗之遗风也”。据梁朝吴钧《续齐谐记》记载:“屈原以五月五日投汩罗而死,楚哀之,每于此日,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到了唐宋时代,粽子已成为大众化的节日食品了,唐明皇的诗曾写道:“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唐人姚合的诗中也记载有当时的民俗民风:“渚闹涣歌响,风和角粽香”。说明在古代,宫廷和民间在端午之时都食用粽子。

时至今日,端午食粽的风俗遍及我国南北东西,甚至还流传到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泰国等。人们借古色古午的粽子发思古之幽情。粽子,实际上已溶入了中国文化的情趣。

我国各地的粽子异彩纷呈,历史上就形成了许多风味独特的品种,且各有名气,如象北京的小枣粽子、山东的黄米粽子、山东的黄米粽子、上海的猪油夹沙粽子、嘉兴的鲜肉粽、湖州猪油豆沙粽、陕西的蜂蜜凉粽子、广东的碱水粽、烧鸭粽、椰茸粽、四川的椒盐粽子都是很有名气的,历来为美食家所称道。

四川粽子的制作技术,在宋代已有相当水平。那时曾宦游四川的诗人陆游,在其诗文中不止一次提到了川味粽子。不仅有“白白粢筒美”的赞誉,在其《剑南诗稿》中也有“端午数日间,更约为解粽”之句。据清末的《成都通览成都之小儿咒语》里就有:“肚皮痛,打鼓送,捡颗米,包个粽,吃了二回再痛”的记载,可见成都人很早就喜欢吃粽子。

成都的粽子品种较多,但尤以“椒盐粽子”风味突出。成都市新津县张月英,其空世代制作粽子、叶儿粑等小吃。她制作的椒盐粽子工艺考察、滋润爽口、软糯清香、口感舒适、味道质朴而鲜美,为一方名食。1987年4月在成都市个体小食、名工艺、名产品评展会上,获“名小吃”奖;1990年6月在成都市第二届个体名小吃评展会上,获“传统奖”;同年9月,应邀到北京参加迎亚运美食节献艺,受到中外顾客欢迎;1990年12月,张月英制作的椒盐粽子、洗沙叶儿粑被成都市人民政府命名为“成都名小吃”。

粽子是端午节的节日食品,世界各地的华人,无论是本地、中国、台湾、香港,还是海外的唐人街,都会按传统,在农历五月初五前准备各式粽子应节。

但你知道吗,粽子的由来已久,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一书中,已有“粽子”的记载,是一种用芦叶裹米的食品。

不过,在古代,粽子可是称为角黍。

明清以后,粽子多用糯米包裹,这时就不叫角黍,而称粽子了。

因地区不同, 由材料以至粽叶, 都有着很大的差别,连“裹” 的形状,也有很大的不同,如早期人们盛行以牛角祭天,因此汉晋时的粽子,多做成角形, 作为祭祖用品之一。此外,一般还有正三角形、正四角形、尖三角形、方形、长形等各种形状。

而粽子的口味,也依地方的不同,而有差异,唐代时,长安街有许多粽子铺,有多种果仁馅。

棕子的名称也经过很多变化,西晋周处《风土记》说,端午节用菰叶裹黍米栗枣,叫做筒粽,也叫角黍。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中,清楚说明用菰叶裹黍米,煮成尖角或棕榈叶形状食物,所以称“角黍”或“粽”。

小青柑,怎么喝才好

小青柑怎么泡,如何冲泡小青柑

1,宜水及水温茶量

至于用水及水温,所有茶一样,好水泡好茶,矿泉水、纯净水为最宜。水温宜高。因为无论是熟普,还是小青柑皮,都耐高水温,没问题。只是水温低到85度以下,茶汤皆更清甜。但较难泡出青柑的内含物。

投茶量,小青柑重量多数是在10-20克之内。一次一颗粒,是茶友们目前的共识,但也不是唯一。尽管一次一颗粒整个冲泡,已经很是方便,但要泡出好喝好看的茶汤,还是要方法及多加练习的。

冲泡器具,可以是盖碗、紫砂壶、玻璃壶,甚至一个飘逸杯,随时随处的简易品饮,都是一种清闲自在和内心的安稳平静。享受的皆是一泡茶的当下。

2,盖碗冲泡小青柑

如果是一个悠哉慢长的午后,有静静舒缓的充裕时间,一整颗小青柑茶,一个盖碗,一个公道杯,一人一几一杯,或三五好友轻拢慢捻、畅饮闲谈,那就直接投茶入盖瓯,取下小青柑的盖一同冲泡,煮水,烫具,润茶,注水,稍待,出汤,分盏,品饮即可。只是需要把握的就是注水方式、浸泡时间。

掀盖冲泡法

1拆开包装,取出完整的小青柑;

2将小青柑上的小盖揭开,放入盖碗或者便携冲泡壶中;

3水开后第一遍洗茶,第二遍润茶,第三遍才开始每次浸泡5秒后出茶,之后可逐渐增加浸泡水时间,保证茶汤的口感与滋味。

4建议第五遍冲泡过后,可以使用陶壶、银壶、不锈钢壶、玻璃壶等直接煮茶,滋味更加醇厚、果香更加浓郁。

利:耐泡度好,果皮味道与普洱茶汤融合较好,冲泡方法要求不高且易操作。

弊:开水只能从盖口处渗入,普洱茶的溶出效果不均衡。

碎皮冲泡法

1拆开包装,取出完整的小青柑;

2将小青柑小心掰碎,将柑皮与茶叶同时放入杯中或壶中。

3加入开水冲泡,第一遍洗茶,第二遍润茶,前五泡请一定快速出汤,避免茶汤过于浓郁,可能会发苦、发涩。

4五泡以后,可逐渐增加浸泡水时间,保证茶汤的口感与滋味。大约能够冲泡13泡左右。

利:茶叶与果皮量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灵活调整。

弊:果皮质地硬,难以掰开,只能在冲泡前用茶针戳碎。

另外,由于普洱茶溶出速度较快,耐泡度降低,且果皮溶出物质较慢,皮香较淡,口感平衡不足。

钻孔冲泡法

1拆开包装,取出完整的小青柑,准备一把普洱茶刀;

2用普洱茶刀在小青柑四周及底部钻孔,孔径大小以不漏碎茶为宜;

3将钻孔后的小青柑放入壶中,加入开水。茶慢慢浸出,与果皮的清香融合,口感清甜适度。

4建议第五遍冲泡过后,可以使用陶壶、银壶、不锈钢壶、玻璃壶等直接煮茶,滋味更加醇厚、果香更加浓郁。

利:口感好,浓度香气适中,耐泡度长。

弊:需使用普洱茶刀自己动手开孔,稍显繁复,且冲泡速度稍显缓慢。

注意:茶刀建议选用锥形刀尖,用力要控制适度以防伤手,扁形茶刀易发生柑皮碎裂现象请注意力度和方向。

小青柑可以泡上十几次都没有问题,并且泡到后面,闷的时间加长,果香味更加清甜,一颗小青柑,闲暇时间,可以和朋友细细品尝,而在办公室的话,直接用水杯来冲泡,非常方便。

茶界新宠小青柑是什么?

小青柑指生理未成熟时(通常指农历立秋至寒露)采收的果实。这个时段的柑果称之为小青柑。经过6个月的生长,嫩绿的小青柑逐渐长成了,果皮厚实,油包饱满,浑身发出青涩的果香,香甜浓郁。

小青柑个头小,挥发油含量最丰富,微涩带酸,茶中果味较浓,清甜回甘。加工难度大,yao性强,每年只加工一次,数量极少,极其珍贵。

采用普洱熟茶作为配料,经过选果、剪果、洗果、挖果、冲洗到晾干、填茶、制作、包装等十多道工序而成。

小青柑融合了清醇的果香味和普洱茶醇厚甘香之味,让柑皮与茶叶相互吸收着精华,形成了风味独特的柑普茶,同时达到理气健脾、消积化滞、燥湿化痰、疏肝润肺、疏通五脏等作用。

据测定,陈皮含有较多的挥发油,主要为柠檬烯、异丙烯基甲苯、葎草烯等,果皮中另含橙皮苷、顺式香豆素、胡萝卜素、隐黄素、维生素B1、维生素C等成分,具有理气、调中、燥湿、化痰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胸腹胀满、不思饮食、呕吐秽逆、咳嗽痰多等症,亦可解鱼、蟹毒。

现代yao理研究证实,陈皮所含的橙皮苷能增加血流量,拮抗肾上腺素引起的血管收缩,对冠状血管有扩张作用,并可作用于血管平滑肌,有缓慢的降压作用;所含的顺式香豆素等有效成分有抗炎、抗溃疡和利胆作用,为健脾行气的常用yao。

陈皮与青皮均为芸香科植物福橘或朱橘等多种橘类的果皮,只是陈皮为成熟果实的果皮,而青皮为干燥幼果或未成熟果实的果皮。

小青柑青皮和陈皮有着相同又有差别的功效。据古籍记载:“陈皮佳品,利气、化痰、止咳功倍于它yao。”在yao用上陈皮理气、健胃、去燥去湿、祛痰润喉,且越陈越好,yao性愈陈愈强。而陈年熟普对人体有"三通一平"的作用:即通气道、通血道、通谷道,平体内机理。

青皮则性微温,味苦辛,入肝、胆经,具有疏肝破气、散结消痰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胸胁胃脘疼痛、疝气、食积、乳肿、乳核、久疟癖块等症。青皮力量比陈皮强,可破气,中yi认为,青皮陈皮性微温,味苦辛,入肝、胆经,具有理肝气、咽炎、消积化滞、保护心血管功效,能起到健脾养胃、化咳止痰、降脂减肥的效果,与熟普茶结合后,效果更佳。

新会柑的果皮较厚,约为2mm左右。油包粒较大并且清晰可见。晒干或晾干后,黄酮类物质增加,具有很高的食用和yao用价值。做成的柑普茶,冲泡后茶汤香甜回甘。

青柑一般默认为采摘于农历立秋至寒露期间(即10月左右)所加工的皮,此时果皮尚未着色,外表色泽青褐色甚至青黑色,油室点微凹且密,不显皱缩,质硬皮薄,味辛气香,有一股特有的芳香物质挥发之后产生的味道。

小青柑的采摘时间还早于青柑,在农历的6、7月采摘,尚处于幼果阶段,小青柑芳香油含量比大红柑要高,柑味强烈,味苦涩香馥郁,皮厚生硬,加工工艺难度较高。小青柑和大红柑相比,内含物质最大的不同在于,小青柑挥发性果油(柠檬烯)和果酸(柑橘酸)含量高。

正宗新会陈皮,柑普茶,小青柑,源产地,微信:xhcp1688

小青柑加工过程

1、将采摘下来的柑果清洗干净,进行卫生处理。

2、将柑果切小口,从开口处将柑肉掏空,保留果皮空壳,清洗晾干。

3、填入熟普,将开口的果皮作盖子封住开口,复原为一个完整的“茶果”。

4、最后经干燥程序和干仓陈放而成,整个过程不着色素,也无任何添加剂。

小青柑制作,首先挑选新会优质青柑,采摘后掏出果肉,填入普洱茶,在没任何添加剂的情况下,经特殊工艺加工,令新会柑清醇的果香味和云南普洱茶醇厚之味高度融合,让柑皮与茶叶相互吸收精华,越陈越香。

关于青柑茶的白霜问题

1、“白霜” 是什么,又是如何产生的?

干果表面的“白霜”通常被称为“果霜”,是一种含糖物质,新鲜的生果里含有大量水分还含有葡萄糖和果糖等,当它被晒成果脯时水分逐渐蒸发,果肉里所含的葡萄糖和果糖跟着渗出到表皮上凝结成白色粉末状的物质就形成了“果霜”。

而小青柑表面的“白霜”实际上跟“果霜”的形成机理类似但又略有不同,在陈皮之乡新会,小青柑的“白霜”被称之为“脑晶”或“柑油晶”。小青柑表面的“白霜”并不是发霉所导致,而是核心产区的小青柑在经过日晒或低温长时间烘焙工艺后所析出的柑油结晶而形成的白色粉末状物质。

2、“白霜” 有什么样的功效?

“白霜”是判断干果品质的一个重要标准,同时还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效,《yi学衷中参西录》就有记载:“柿霜色白入肺经,其滑也能利肺痰,其润也能滋肺燥。” 所以,小青柑表面的“白霜”是一种具有很强的保健功效的物质,可治慢性支气管炎、干咳、咽炎等。

3、是不是所有的小青柑都有“白霜”?

不是所有的小青柑都会产生“白霜”。

第一个重要因素产区:通常只有新会核心产区的青皮才会有“白霜”的现象,越是核心产区的柑果,柑皮上的油包越多,起的白霜也就越多一般只有柑仔才会起霜,因为柑仔的柑油量是最高的,而随着柑果的成长柑油的含量会逐渐降低从而转化为糖分, 故难以产生“白霜”;

第二个重要因素加工工艺:想要产生“白霜”,必须要保证小青柑表面油囊的活性,小青柑的油囊一旦遭到破坏就难以产生“白霜”,小青柑的价值也随之降低。为了保证油囊的活性及完整性,只有通过反复日晒和低温长时间烘焙的工艺,小青柑表面才会析出白霜。高温烘焙的小青柑,柑果表面的油囊活性大都遭到破坏,故难以有白霜现象。

除以上重要因素外,保存方式不同,陈化时间不同,每个鲜果的营养吸收不同,白霜产生的时间也会是有快有慢。

采制早

柑普茶要等到10月,大红柑甚至要到11月。对于喜欢每年尝新、追新的不少茶友而言,早早的品饮到不同的新茶,是表示着自己的“潮”,甚至能弄到喝到,是自己的“关系”,从而有了贪早的炫耀,这与人性有关,对美色、美味大多是贪新、贪早。

便利性

小青柑单颗粒无论是携带,还是冲泡品饮,都很便利,一次一颗,无论是盖碗、紫砂壶、玻璃壶,还是飘逸杯,甚至一个玻璃杯即可,洗茶、冲水,浸泡、品饮,有了无限的便利,很有点速溶茶的感觉。

青甜口感

小青柑的甘甜口感,有点酸,有点甜,有点青涩,代表着朝阳、努力成长、向上的力量。小青柑挥发油最多,微涩带酸,茶中果味较浓,清甜回甘,青皮里的油酮类物质虽不能被人体吸收,但可以起到扩张上呼吸道的作用,饮用可以改善慢性咽炎,抗雾霾,对鼻炎、感冒鼻塞有通畅呼吸的作用。

正宗新会陈皮,柑普茶,小青柑,源产地,微信:xhcp1688

小青柑价格 小青柑多少钱一斤 小青柑怎么泡好喝

小青柑目前网上很多,几十块一斤也有,这些是假柑普,劣质茶叶。好的一般要上两百一斤。小青柑泡法有扎控泡,整颗泡,掰碎了泡多种多样。

为什么喝小青柑普洱茶喉咙痛

这要从两方面因素考虑,首先是放在小青柑里面的熟茶,可能是新熟茶,新制成的熟茶,经渥堆发酵,茶品中的燥热还未散尽;饮用后会导致喉咙干燥甚至产生痛感;

其次就是你的身体处于一个上火的状况,然后喝了用新熟茶制成的小青柑普洱,加剧了上火情况。此时你宜减少饮用这样的小青柑普洱茶,可适当饮用普洱生茶,生津降燥。

什么是小青柑?小青柑怎么样?

小青柑茶,通常是青柑皮与熟普洱的推荐,我们亲昵地称之为“小青柑”,或者“小心肝”,是由新会茶枝柑的柑果在其还是青皮时采摘,并完成与普洱熟茶搭档而成的茶。

了青柑与熟普的优点,小青柑茶融合了青柑的清香,跟普洱熟茶的醇厚。香气上清爽提神,喝在嘴中能够体会到微苦回甘的韵味。喝上一杯,嗅觉得到享受,味蕾仿佛接受 ,由此深受茶友们喜爱。

青汁怎么喝效果才好

千万不要相信任何减肥产品,都是骗人的。只有科学健康减肥,早睡早起,吃饭睡觉有规律。不吃油炸油腻的食物,不喝饮料甜品,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早晚跑步1小时,晚饭早吃少吃,做到经常锻炼,持之以恒,1个月后就会有明显的效果。

怎么才能辨别出小青柑的柑皮是好柑?

主要是看 柑皮的 颜 色 吧 , 老柑农 说 要 出 最好 的柑,首先 是 看 柑 树 的 树 龄, 越 老的树 ,柑 皮越 薄 , 做好 柑 普 茶必 须跟 普 洱茶 与新 会 柑 较真 , 只有肉 多 皮 薄 的柑, 产 出的 柑 皮 才 是 最 好 的 。

小青柑茶怎么样?这种茶好喝吗?

这个要看个人口味的,我自己觉得还不错不过你要买到新会正宗小青柑才好喝!市面上好的一斤2~3百元的都有,便宜的40~60元左右但是便宜的一般都是福建产的口味没有新会的好哈!

小青柑冬天空调开多了应该泡什么喝

又要好看又要好喝,钻孔泡了,破碎了好喝不好看,直接去盖泡好看不好喝,只有钻孔了,这样能做到入味均匀 小青柑怎么泡,如何冲泡小青柑 1,宜水及水温茶量 至于用水及水温,所有茶一样,好水泡好茶,矿泉水、纯净水为最宜。

普洱小青柑和茶化石小青柑好喝,君汇缘禅茶阁

小青柑是江门那边的 普洱茶是云南的,小青柑普洱茶只是把两者结合起来。

BAILEYS 怎么喝才好喝

百利甜酒,可以单纯的加冰饮,也可以额外兑入牛奶、咖啡等饮用,都是很不错的。

目录 1 拼音 2 处方 3 炮制 4 功能主治 5 人参固本酒的用法用量 6 备注 7 摘录 8 《墨宝斋集验方》卷上 81 组成 82 功效 83 人参固本酒的用法用量 84 加减 附: 1 古籍中的人参固本酒 1 拼音

rén shēn gù běn jiǔ

2 处方

何首乌60g 枸杞子60g 生地黄60g 熟地黄60g 麦门冬60g 天门冬60g 人参60g 当归60g 茯苓30g 白酒6000ml

3 炮制

1将所有药材捣成碎末;

2装入纱布袋,放进干净的坛子里;

3倒入白酒浸泡,加盖再放在文火上煮沸;

4约1小时后离火,冷却后将坛子密封;

57天后开启,将药渣除去,装瓶备用。

4 功能主治

补肝肾,填精髓,益气血。

5 人参固本酒的用法用量

每次10~20ml,每日早晚2次,将酒温热空腹服用。适于中老年因肝肾虚,气血不足而引起的腰膝酸软,体乏无力,精神萎靡,失眠健忘,食欲不振之症。

6 备注

(1)何首乌、怀熟地、枸杞子:补肝肾,填精髓。怀生地、天冬、麦冬:滋阴。人参:补气。白茯苓:健脾利湿。当归:补血活血。

7 摘录

《菉竹堂经验方》

8 《墨宝斋集验方》卷上 81 组成

人参2两,枸杞2两,天门冬(去心)2两,怀生地2两,怀熟地2两,当归2两,白茯苓1两,麦门冬(去心)2两,何首乌2两(制法如常)。

82 功效

种子。

83 人参固本酒的用法用量

用酒2425斤,盛入2罐内,将药各1半,用好绢小袋盛药,入罐内,用面糊封固,用桑柴阴阳火煮2炷香为度。一七后方可服。

84 加减

不卧,加酸枣仁;虚甚,加黄耆;脾虚,加白术、陈皮;肾虚,加黄柏、知母。

古籍中的人参固本酒 《养生类要》:[后集养老类]加味搜风顺气丸

瘫痪痰火之病极效(方见冬类)固本酒老人常服补脾清肺养心益肾大补阴血人参(一两)甘州枸杞(一两)天门

《仁斋直指方论(附补遗)》:[卷之二证治提纲]附∶证治赋

荣汤除热补虚。一秤金、七仙丹乌发驻颜,琼玉膏、固本酒延年益寿。(以上补气血脏腑。)以方加减存乎,人

《医学入门》:[外集·卷七]拾遗

身偏枯,手足拘挛,一切风疾神,衰年染患者亦宜。固本酒生地黄、熟地黄、天门冬、麦门冬、人参、白茯苓各

《济世神验良方》:中风门

五积散酒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中药部颁标准 21 拼音名 22 标准编号 23 处方 24 制法 ...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