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人对海洋非常敬畏,但是是谁忍不住第一个发起了挑战?
中国人从未背弃过海洋,但也从未真正关注过海洋,海洋作为“化外之域”的观念一直扎根于中国人的灵魂深处。那么,中国人是怎样看待海洋的呢?在古代中国人眼中,海洋是一个充满黑暗恐怖的地方,认为“海”字,从水从晦。汉人刘熙《释名》说:“海,晦也。”所谓晦,是指月朔或日暮,昏暗之意。晋人张华《博物志》也说:“海之言,晦昏无所睹也。”与此同时,中国人还把大海与苦难、凶险和荒蛮联系在一起,如把沉重的灾难称之为苦海,把北方西伯利亚荒凉不毛之地称之为北海,把茫茫沙漠称之为瀚海,等等。中国古代曾有“君乘而王,则海夷”的说法,意思说有了君子、好人做君主,海洋就不会泛滥成灾。中国古人把海洋等同于灾难所在,所谓“海夷不扬波”,即大海不起波浪、风平浪静就是天下清平的象征。成语中的“海宴河静”,更是把平静的海洋与不泛滥的黄河作为一种理想的生存条件。
据《山海经》等文献记载,北海之神禺强(是中国最早出现的海洋神),其形象是十分凶恶,且地处幽暗,掌管生杀予夺,实际上又是一位死神。上古神话中还有关于大禹巡海、海外异国的奇人奇事等故事,其中《山海经》中记载了大量海外世界的异国奇民的神话,比如其中记述了“灌头国”、“长脚国”、“大人国”、“玄股国”等的生活情况,充满了奇诡怪诞。这些神话折射出中国人对海洋的认识——即海洋是强大、凶险和变化莫测以及不可知的。即使像世人皆知的《精卫填海》神话(最典型的非海神神话:言炎帝之女女娃,失足于东海而被溺死。她死不瞑目,为了与溺死她的凶险大海进行抗争,其灵魂化作一只精卫鸟,每天衔着西山的木头去填大海),它除了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和征服海洋的雄心壮志外,主要是体现了中国古人的心目中海洋观——海洋是阴森可怖的死亡之所。及至唐宋,伴随着中国海洋事业的发展和兴旺,出现了新的民间海洋神话,最富有影响力的是海上女神天妃妈祖的故事,其主要内容是说妈祖女神经常显灵,解救海上从事捕捞和运输业的人们。这则神话表现的出无非还是人们对大海的畏惧心理以及祈求航海安全的心愿。
出于对大海的恐惧和崇拜,中国古人也祭祀大海,但往往列于江河之后,“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礼记·学记》)。事实上,秦以前,经济文化发达的中原人很少与海洋发生利害关系,因此人们祭祀的水神除了江河以外,就是湖、泉、井等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水体之神。直到秦朝一统天下后,随着疆域的拓展,人们航海活动的增多,才开始祭祀海神。到了汉朝,海神才逐渐被提到了与内陆水神同样的地位。这种河享有独特地位而轻视海洋的倾向,完全出于人们的功利目的——对华夏民族来说,大海所能给予的恩惠远远小于江河;与此同时,古人对海洋的祭祀和崇拜,主要出于对这种自然力的畏惧。可以说,对海洋的畏惧是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心理之中的。
中国人对海洋的敬畏心理与占统治地位的“四海”说相结合,乃有“海内”、“海外”之别和天涯海角之说。这种认识无非是把海洋与陆地的边缘看作一道自然屏障,屏障之内是可触摸的土地,屏障之外则是虚无缥渺、吉凶难测的未知世界。在这种意识的支配下,形成了中华民族封闭的“海洋地域观”,对中华民族的活动范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海洋的畏惧使中华民族更多地在大陆上纵横驰骋,而很少涉足海洋。长期以来,我们这个民族习惯于“脸朝黄土背朝天”,对苍天厚土甚至贫瘠的不毛之地充满了依恋,能够做到寸土不让;而对像蓝天一样广阔、比土地更加肥沃的海洋或视而不见,或见而不识,或视而不用。中华文明之所以被称为大陆文明,显然与此有直接和重要的关系。
我们的祖先在远古时代已开始海洋捕捞。在山东省胶州市发现的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遗址中,有大量海鱼骨骼和成堆的鱼鳞。经鉴定,它们分隶于鳓鱼、梭鱼、黑鲷和蓝点马鲛等3目4科。说明约在4000~5000年以前,中国沿海先民已能猎取在大洋和近海之间洄游的中、上层鱼类,人们对海洋鱼类习性的认识已有一定的水平。记述公元前11~前6世纪周朝情况的《诗经》中,多次出现“海”字,并有江河“朝宗于海”的认识。西汉时期,已开辟了从太平洋进入印度洋的航线。据记载,三国时出现了中国第一篇潮汐专论──严畯的《潮水论》(已佚)。唐宋时期,中国的潮汐研究已达到很高水平。明代时,出现了中国现存最早的地区性海产动物志──屠本畯的《闽中海错疏》。1405~1433年,明朝郑和 7次下“西洋”,最远到达赤道以南的非洲东海岸和马达加斯加岛,比哥伦布从欧洲到美洲的航行(1492~1504)要早半个多世纪,而且在航海技术水平和对海洋的认识上,也远远超过当时的西方。可见,在古代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对海洋的认识和利用在世界上是居于前列的。
中国古代对海洋的认识和研究主要集中在海洋地貌、海洋气象、海洋潮汐和海产生物4个方面。同时,为了利用滩涂和抵御海洋自然灾害,在海岸防护和围垦工程方面,也取得许多成就。
海陆分布和海洋地貌知识战国时代,齐国的邹衍(公元前305~前240)曾提出一种海洋型地球观──大九洲说,阐述了世界海陆分布的大势。他认为世界很大,像中国这样大的陆地有81个,彼此被“裨海”相隔,又都被“大瀛海”环绕,再外面才是天地接壤之处。这里所说的“裨海”和“大瀛海”,分别相当于今日的“海”和“洋”。
晋代葛洪在《神仙传》一书中,提出“东海三为桑田”、明确地表达了海陆屡有变迁的思想。
中国古代主要采用地文导航,所用的水路簿、针经和海图,均尽可能地详载航线上可用于导航的地貌:山形、水势、岛屿、暗礁、港湾和海底泥等。例如保存至今的明代胡宗宪《筹海图编》中的《沿海山沙图》、《沿海郡县图》、《登莱辽海图》,《郑开阳杂著》中的《万里海防图》、《海运全图》,茅元仪《武备志》中的《海防图》和《郑和航海图》等。其中,记载海洋地貌最为详尽的是《郑和航海图》,该图是中国传统绘图方法绘制海图的高峰, 较正确地绘有中外岛屿846个,并分出岛、屿、沙、浅、石塘、港、礁、硖、石、门、洲等11种地貌类型。
中国古代海塘图实际是河口海岸地貌图,如清代方观承《两浙海塘通志》和翟均廉《海塘录》中的图。图中明显可见海塘分布并不连续,低平的海岸有海塘分布,塘外有大片滩涂;而海岸山地则没有海塘。
海洋气象知识中国古代有关海洋气象知识的书籍很多,仅《汉书·艺文志》中提到西汉时海中占验书就有136卷,其中《海中日月彗虹杂占》有18卷。至元、明两代,人们把水手和渔民的天气经验用五言和四言的韵语表达出来。如明代张燮《东西洋考》中记有“乌云接日,雨即倾滴”,“迎云对风行,风雨转时辰”,“断虹晚见,不明天变,断虹早挂,有风不怕”等。
在海事活动中,风是至关重要的天气要素,所以在古代对风的认识较为深刻。中国古代水手、渔民知道用各种方法预测海洋风暴。他们把一年中海上常有风暴的日期记下来,称为“暴日”或“飓日”。一些航海书籍中记有全年暴日及其名称,如《顺风相送》中有逐月恶风条。并总结出暴风季节发生的规律和暴日在不同时节的频率,从而找出海上活动的危险期和安全期。古代预测台风的一种办法是观察海洋现象。海洋长浪有很高的运动速度,台风还在外洋时,其形成的长浪已传播到近海,形成涌浪,造成潮汐异常、海底淤泥搅起、海水发臭、海洋动物表现异常等现象。人们把上述现象称之为“天神未动,海神先动”,并把这种无风的涌浪称为“移浪”或“风潮”。
中国很早就以风作动力,用帆助航。东汉时,利用季风航海已有文字记载,把每年梅雨后出现的东南季风称为“舶风”。唐、宋以后,利用季风航海十分广泛。明代郑和7次出海, 多在冬、春季节利用东北季风启航,又多在夏、秋季节利用西南季风返航,说明他们已较充分地认识和利用了亚洲南部、北印度洋上风向和海流季节性变化的规律。在航行途中他们观察日月星辰的出没和位移、风向、天色、云状、霾雾、气温及洋面波涛的变化,预测海洋气象、水文潮汐的变化趋势,保证了航行的安全。
海洋潮汐知识中国殷商时代已出现涛”字( ),这个字后来被解释为“潮”字的同义词。现见中国古籍最早对海洋潮汐现象做出科学解释的,是东汉王充。他在《论衡·书虚》篇中提出“涛之起也,随月盛衰”,对潮汐和月亮的关系进行了论述。西晋杨泉,唐朝窦叔蒙和封演,宋代张君房、燕肃、余靖、沈括,元末明初史伯璇等,坚持发展了王充的理论。东晋葛洪和唐代卢肇引进了太阳在潮汐中的作用。窦叔蒙指出,“以潮汐作涛,必待于月。月与海相推,海与月相期”;对潮汐周期的推算,也很有见地;并绘制理论潮汐表“窦叔蒙涛时图”(图1)。
封演用“潜相感致,体于盈缩”的论点解释潮汐成因。张君房在《潮说》中,最早定出潮时逐日推迟数为3363刻(古时一昼夜为100刻)。燕肃则提出潮汐“随日而应月,依阴而附阳”的理论,并改进理论潮时的推算,指出潮时逐日推迟数有大尽(一朔望月30天)和小尽(29天)之分,定大尽为372刻,小尽为3735刻。沈括坚持“应月说”,最早对“平均高潮间隙”下了明确的定义,并主张用高潮间隙来修改地区性潮汐表。
中国古代对喇叭形河口涌潮的成因,也有深刻的认识。王充在批驳关于伍子胥冤魂驱水形成涌潮的迷信说法后,指出潮汐在大海中只是“漾驰而已”,进入殆小浅狭的河口后,才激起涌潮。葛洪则提出潮汐的“力”和“势”。卢肇提出江水和海潮在狭窄的河道相遇,激而为斗,形成涌潮。燕肃则更确切地提出,钱塘江涌潮是由于河口存在拦门沙坎所致。清代周春注意到钱塘江潮有南潮、北潮之分。两潮交叉重叠处正好在海宁塘靠岸,因此海宁成为观潮的胜地。
实测潮汐表在中国发展也很早。东汉马援在琼州海峡两边建有“潮信碑”(今无存)。现存北宋吕昌明于1056年编制的“浙江四时潮候图”,曾被刻成石碑立于钱塘江畔供渡江用。它比欧洲现存最早的潮汐表──大英博物馆所藏的13世纪的“伦敦桥涨潮时间表”早得多。明清还出现许多潮汐实测表。
中国古代对潮汐的研究,至宋代达到高峰。由于古代潮汐研究的论述很多,流传下来的文献资料也较多,仅专论就不下数十种。其中,清代俞思谦编辑的《海潮辑说》、翟均廉《海塘录》等收录保存了古代不少潮汐著作。
海洋生物知识中国古代对海洋生物的认识和研究,多集中在物种的形态、生态、分布和利用方面。其中,不少种类的名称沿用至今。从远古时代至16世纪,中国有关海洋生物的知识,主要散见于医书和沿海地方志中。16世纪末以后,出现了叙述海洋生物的专著。
公元前3世纪问世的《黄帝内经》,已提到海洋软体动物乌贼和鲍。公元1世纪的《神农本草经》,记载了马尾藻和羊栖菜,以及近江牡蛎等6种海洋软体动物的形态、产地、食疗性质和利用方法。宋代寇宗#93;编辑的《本草衍义》中,收入的海洋生物药物有海狗、海蛤、玳瑁、牡蛎和乌贼等十多种。
古代对海洋生物的生态习性有不少记载。三国吴人康泰《扶南传》提到:南海珊瑚洲洲底有盘石,珊瑚生其上也。三国沈萤《临海异物志》,叙述了招潮(一种小蟹)的活动与潮汐周期同步的生物节律。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一书,记载了船蛆“攒木食船”;寄居蟹“寄居之虫……本无壳,入空螺壳中载以行”;飞鱼“鱼长一尺,飞即凌云空,息即归潭底”;乌贼“遇大鱼,辄放墨,方数尺,以混其身”等。
明清时期出现了不少地区性的海洋生物专著。主要有明代屠本畯的《闽中海错疏》和清朝郭柏苍的《海错百一录》,重点记录了福建沿海的海洋生物。清朝郝懿行和李调元分别编写的《记海错》和《然犀志》,前者记录山东沿海的海洋生物,后者记录广东沿海的海洋生物。
对海洋生物生态习性的了解与掌握,促进了中国古代海产养殖业的发展。据已发现的文献记载,早在宋代就已养殖牡蛎、珍珠贝和蛏,鲻鱼的养殖历史也很悠久。
海岸工程海塘中国沿海特别是东南沿海,风暴潮灾十分严重。据史载初步统计就有 213次。为了保护生命财产,发展农业生产,古代沿海地区普遍修筑起海塘,其中以江浙海塘气势最雄伟、技术最复杂。它和万里长城、大运河一起成为中国古代三项伟大工程。
海塘起源很早。史载东汉已开始有江浙海塘,唐代具有较大的规模。以后,技术不断改进,先后出现板筑法、竹笼实石法、坡陀法、纵横叠石法等,并出现备塘河、坦水等附属工程。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在历代工程基础上,动员较大人力修建了从金山卫到杭州的石塘。
潮闸中国古代出海河口常设潮闸。北宋时修建的莆田木兰陂是一座大型水利工程。建陂前溪海不分,潮汐往来,泻卤弥天,农田旱涝频繁。建陂后,下御咸潮,上截淡水,灌田万余顷,至今仍发挥着水利效益。
水城山东蓬莱古水城(图2),水城内有小海,风平浪静,为宋元明清海防要地,至今犹存。它始建于1043年,扩建于1376年。水城有平浪台、防波堤、水门等,彼此配合,有效地遏止涌入水门的潮汐和风浪。水城码头高程设计也很合理。
不一定。这得看是哪座海洋大学了。
列如,有海的海洋大学有:
广东海洋大学
广东海洋大学主校区位于广东省湛江市我国唯一的玛尔湖——湖光岩风景区,依山面海,环境雅洁。校园总面积4892亩,因为经常上热搜,人称广东热搜大学。
广东海洋大学由有62年历史的湛江水产学院和有39年历史的湛江农业专科学校于1997年实行实质性合并,是广东省人民政府和原国家海洋局共建的省属重点建设大学,是一所以海洋和水产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
2 中国海洋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综合大学,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2017年9月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
中国海洋大学共有三个校区,其中鱼山和浮山小区非常靠近大海,学生在校上课时望向窗外就能看到大海,此外学校周边还有各种公园以及风景区。
3浙江海洋大学
坐落在浙江舟山的浙江海洋大学,也是一所临海建筑大学,它是三面环海,诞生于海洋,拥有自己的海域,在全国罕见。有新城和定海两个校区。
同样,也有没有海的海洋大学。比如江苏海洋大学,广东海洋大学等等。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我国管辖的海域面积约473万平方公里。
中国大陆海岸线长达18000多千米,自北向南濒临的近海有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领海由渤海(内海)和黄海、东海、南海三大边海组成,东部和南部大陆海岸线18万千米。内海和边海的水域面积约470万平方千米。海域分布有大小岛屿7600个,其中台湾岛最大,面积35798平方千米。
中国位于亚洲大陆的东部,面向太平洋;毗邻中国大陆边缘的渤海、黄海、东海、南海互相连成一片,跨温带、亚热带和热带,自北向南呈弧状分布,是北太平洋西部的边缘海。以上四海域因紧邻中国大陆,属于中国的近海,是中国的四大海域,又被称为“中国的邻海”。
中国大陆的海洋资源
大陆架浅海是海洋资源最富饶的部分,蕴藏着丰富的石油、煤、铁等矿藏,也是海洋生物资源极其丰富的地方。中国近海渔场很多。东海素有天然鱼仓之称。舟山渔场是中国性的大渔场,北方的渤海海湾渔场以盛产对虾著称。
中国的海盐产量居世界首位。主要盐场有长芦盐场,莺歌海盐场,布袋盐场。海底石油资源:中国海洋中矿产资源很丰富,石油、天然气是重要的海洋矿产。蕴藏量以东海大陆架最佳,南海和渤海次之。中国近海大陆架比较广阔,渤海和黄海的海底全部、东海海底的大部分和南海海底的一部分,都属浅海大陆架。开发海洋资源,尤其是石油资源主要是在大陆架上进行的。
-中国地理
古代中国人对海洋非常敬畏,但是是谁忍不住第一个发起了挑战?
本文2023-10-19 23:02:49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493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