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对联是怎样的?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9浏览:4收藏

古代的对联是怎样的?,第1张

第1副:琴瑟琵琶,八大王一般头面;魑魅魍魉,四小鬼各自肚肠。

在金庸《射雕英雄传》中,郭靖带着黄蓉前去面见一灯大师。一灯大师的四个弟子“渔樵耕读”中的朱子柳给黄蓉出了这个上联,而黄蓉巧妙对出下联,恰好“四小鬼”又对应“渔樵耕读”四个人,简直绝配。

当然,这个对联并非真是朱子柳出对,黄蓉对对的。其实,作者金庸也是从古籍上看到的这个对联。对联利用汉字的字形特点,将一组字形相似的字放在一起,构成了巧妙的味道。

与这个对联类似的对联还有不少,比如“琴瑟琵琶,八大王一般头角;魑魅魍魉,四小鬼各样心肠。”再比如“琶琴瑟八大王,王王在上;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靠边。”

再比如“骑奇马,张长弓,琴瑟琵琶八大王,王王在上,单戈成战;倭委人,袭龙衣,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居边,合手共拿。”

第2副:迎送远近通达道;进退迅速游逍遥。

相传这是一家马车店的对联。马车当然是要跑的,所以这个对联巧妙选用了走之底作为切入点,上下联14个字全部是走之底。对联既有文字美感,又体现了马车店的行业特点,真是令人赞叹。

第3副:寄寓客家,宿守寒窗空寂寞;漂游浪汉,流落江湖没浅深。

上联全部是宝盖头,下联全部是三点水,堪称妙对。据说这个对联还有一个故事。古代有一秀才住在一家客店里,住了很久,就有些无聊了。

凑巧客店的老板娘有几分姿色,秀才就有了想法,于是秀才特意写了这个上联,送给老板娘,说是让老板娘帮忙对下联,其实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想要吸引老板娘。

谁知道老板娘根本看不上这穷酸秀才,很快就对出下联:“漂游浪汉,流落江湖没浅深。”同样一语双关,说这个秀才没有眼力,真是痴心妄想。秀才看到下联,脸瞬间红了,也没脸在这个客店住下去了。

对联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之一,它与书法的美妙结合,又成中华民族绚烂多彩的艺术独创。对联即“楹联”,因古时多悬挂于楼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过年就有悬挂桃符的习俗。所谓桃符,即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荼”和“郁垒”的名字,分别书写在两块桃木板上,悬挂于左右门,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持续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于桃木板上。据《宋史蜀世家》记载,五代后蜀主孟昶“每岁除,命学士为词,题桃符,置寝门左右。末年(公元九六四年),学士幸寅逊撰词,昶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是我国最早出现的一副春联。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王安石诗中“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就是当时盛况的真实写照。由于春联的出现和桃符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古人又称春联为“桃符”。

一直到了明代,人们才始用红纸代替桃木板,出现我们今天所见的春联。据《簪云楼杂话》记载,明太祖朱元璋定都金陵后,除夕前,曾命公卿士庶家门须加春联一副,并亲自微服出巡,挨门观赏取乐。尔后,文人学士无不把题联作对视为雅事。入清以后,对联曾鼎盛一时,出现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名联佳对。

随着各国文化交流的发展,对联还传入越南、朝鲜、日本、新加坡等国。这些国家至今还保留着贴对联的风俗。

对联简介

中国书法博大精深,韵味无穷,篆隶楷草行诸体,或以雄沉劲健、雍容端朴见长,或以俊秀潇洒、温婉流丽为胜,皆给人陶然兴会的雅逸美感。对联则字句凝练,整齐精严,联语字数四言至多言不一,以五、七言律诗及八言文句体为常见,内容涵盖丰富,几诗词、格言、警句、谚语乃至白话文皆可,典丽琳琅,文采映耀,实为照人眼目、字字珠玑的篇章。因此,将书法与对联融为一体,翰墨之中品味美文的诗情哲理,词句之间赏观佳书的风神韵致,诚然是人文艺术的完美体现。古往今来,书家乐以此酬应赠答,文人好将此雅悬斋壁,当是其书文双美、艺趣相生的魅力,令人为之钟情而历久不衰

楹联的文体归属,是个没有完全谈清说透的问题。有的人认为楹联是一种特殊形式的诗,有的人则认为楹联属骈体文范畴。有人说楹联就是一种应用文,还有人说楹联是民间文学。五花八门,莫衷一是。我认为,从中国古代文体的参照系来看,楹联独具一格,别是一家,是一种与诗、词、曲、骈体文等并立的古典格律文学样式。

一、楹联非诗

前人多把楹联看做韵文大家族中的一员,或者把楹联看作是“诗余”,称为“袖珍诗”、“诗中之诗”、“两行诗”。这种看法经不起推敲。显而易见,楹联无法划归韵文或诗歌范畴。首先,楹联不用韵,而中国传统古典诗歌(韵文)都是押韵的。押韵是韵文最重要的特征。否则,何以言韵文?从四言诗《诗经》、骚体诗、古乐府诗、古诗到近体诗,都是用韵的。可见用韵之于诗,若对仗之于楹联,乃根本法则,楹联既不押韵,何以称诗?再则,从句子看,诗的句子一般是较整饬的。四言诗每句四字,五言、六言、七言每句分别是五、六、七字。古风中个别句子略有长短变化。而楹联则不然,句子长短可任意变化,只要上下联对仗就行。可见,楹联不属于韵文范畴。

二、楹联非骈文

一些学者把楹联归属骈体文。象原金陵大学刘麟生在其《中国骈文史》中(1937年版)中,把楹联列入第十一章“骈文之支流余裔——联语”。梁启超也说过:“在骈骊文里(楹联)原不过是附庸之附庸。”(《痛苦中的小玩意儿》)楹联与骈体文共同的地方无疑是对仗。但显而易见,这二者的对仗是有极大区别的。骈体文的对仗叫骈偶,骈偶句句首句尾的虚词以及共有的句子成份(主语、动词、助动词等)不算在对仗之内。如南北朝刘勰《文心雕龙·情采》:“夫能设谟以位理,拟地以置心。”“夫能”二字,不算入对仗。而楹联之对仗,则无论虚实,要求严格工稳。再则,骈体文的句子,规定只能是“四六”句式,而楹联,诚如上述,句子字数不受约束。从整个结构上看,骈体文是由一个个平行句子组成,而楹联则两个平行部分(上、下联)组成。楹联与骈体文,颇有形似之处,但终非一体。

三、楹联别是一家

宋代词刚刚兴盛时,李清照曾指出:“词别是一家”,被视为精辟之见。在对待楹联上,也应该承认,它别是一家,而不是诗或骈体文的附庸和支流余裔。

为什么说楹联别是一家?我们可以考察一下中国古典格律文学发展的流变和过程。中国古典文学样式繁多,以往习惯于将之划分为为散文和韵文两大类。韵文包括诗、词、曲等,也可通称为“诗歌”。我认为,似可划分为格律文学和非格律文学两大块。非格律文学就是广义上的散文。包括古典散文和古典小说等。所谓散,即不受程式、格律约束。格律文学则包括诗、词、曲、骈体文、赋、韵文(用韵的散文,如某些铭、经、志等)及楹联。从诗经、楚辞、汉赋、六朝骈骊,到唐诗、宋词、元曲、清联,中国古典格律文学不断流变,不断创新,形成多种文体,多种结构,多种格律。以盛唐律诗的形成为分界线,中国古典格律文学大体上经历了建构和解构两大过程。从周秦到盛唐,是格律文学的建构过程。表现为句式字数的增加,句式结构的规范化。句式,从二言开始,到汉代已达七言。《文心雕龙·章句》云:“二言肇于黄世,《竹弹之谣》是也。三言兴于虞时,《元首之诗》是也。四言广于夏年,《洛汭之歌》是也。五言见于周代,《行路之章》是也。六言、七言杂出《诗》、《骚》,而体之篇,成于两汉,情数运周,随时代用矣”。齐梁以后,致力于句式结构的规范化。四声的发现和推广,大大促进了规范化进程。到唐代,律诗、律赋的结构已臻于尽善尽美。

从盛唐到清代,则是中国古典格律文学的解构过程。一方面,从乐府、律诗、绝句衍生出 “长短句”。于是“诗”解构为“词”。另一方面,从律诗和骈文剥离出“对仗句”,由律诗单对和骈文偶对,发展为既对又联的两行文学。于是“诗”和“骈文”解构为“联”。显然,楹联是中国古典格律文学在解构和发展中新出现的一大样式。格律文学各有其“律”。诗有“诗律”,词有“词律”,骈文也有“骈律”。楹联则有“联律”,什么是“联律”?可以用两个字概括,即“对仗”。

综上所述,楹联从文体上讲,既不属诗,亦不属骈体文,也不能认为是一种特殊形式的诗或特殊形式的骈体文。它是一种与诗、词、曲、骈体文等并立的又一种古典格律文学样式。

四、余论

1、现代文体理论中的楹联位置

众所周知,按照现代文体理论,文学有四大体裁,即小说、诗歌、散文、戏剧。何为诗歌?它是最早产生的一种文学体裁,它按照一定的音节、声调和韵律的要求,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情感、丰富的想象,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的精神世界。楹联强调精炼,要求以高度概括的笔墨反映社会生活,在语言上,楹联讲究节奏和韵律。在这两点上,与诗是高度一致的。因此,楹联可以认为是属于“诗歌”或者说“诗文学”的范畴。从这个角度说,把楹联称为“袖珍诗”、“诗中之诗”、“两行诗”是完全正确的。

2、楹联是应用文和民间文学吗?

楹联承袭了其前身“桃符”的社会功用,并将这种功用逐渐推广到社会生活的许多层面和场合,使得楹联在许多时候成为民俗学意义上的“实用文体”。近人吕云彪在《楹联作法》中说:“楹联虽为小品,亦属应用文之一”,这种把楹联列于“应用文”的界定尽管描述了楹联特征的一个侧面,但从根本上说错误的。楹联具有实用功能,但它同时具有文学性和艺术性。那些脍炙人口、流传后世的楹联,其中更不乏文学名篇、艺术精品,怎么仅仅算作一篇简单的应用文呢?

把楹联看作是民间文学,更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楹联就象许多文学形式一样,包括文人文学和民间文学两部分,即可分为文人楹联和民间楹联。民间楹联主要有四大类。即戏谑智巧联、讽刺联、实用联和言联。智巧联流传最广,影响最大,多形成丰富多彩的故事;讽刺联包含着深厚的社会内容,意义深刻,战斗性强,艺术精湛,是民间楹联中的珍品。实用联数量最多,与民间社会交际关系密切,并且已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总而言之,民间楹联是民间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民间文学中独有的一种文学形式。但对于整个对联,它绝不属于民间文学。

 有朋友了解过 对联 知识吗,或者大家最平常看到的是春联,婚联,喜庆联等等,不过关于对联的知识,有很多方面大家应该还没了解过,我收集些关于对联的知识,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楹联是什么意思_楹联的由来

  关于对联的知识

 春联习俗春联对联作为一种习俗,是中华民族优秀 传统 文化 的重要组成部分。2005年国务院把楹联习俗列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关介绍和评定文字如下:

 楹联习俗源于我国古代汉语的对偶现象,西晋时期(290年左右),出现合律讲究的对句,可视为其形成的重要标志。在一千七百余年的历史传衍过程中,楹联与骈赋、律诗等传统文体形式互相影响、借鉴,历北宋、明、清三次重要发展时期,形式日益多样,文化积淀逐渐丰厚。楹联有偶语、俪辞、联语等通称,以“对联”称之,则肇始于明代。

 楹联以“副”为量词,一般以两行文句为一副,并列竖排展示,自上而下读,先右后左,右边为上联,左边为下联。楹联属格律文学,有种种讲究,但无字数和句数的限制,少则一字,多至千言。上下对举、字数相等、词性相同、平仄相对、辞法相应、节律对拍、形对义联是其文体特性,其中尤以声律的平仄与词性的对仗为关捩。楹联言简意赅,雅俗共赏,人称“诗中之诗”。

 楹联以文字为内容、以书法为载体,制品种类繁多,包括纸裱、镜框、木刻、石刻、竹刻等。在楹联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大量的相关著述,各类楹联典籍数以万计。

 楹联应用广泛,除名胜宫殿、亭台楼阁、厅堂书屋悬挂外,还广泛应用于节庆、题赠、祝贺、哀挽、陵墓等场合。依据功用之不同,它可分为春联、寿联、风景名胜联、自题联及各种技巧联等。

 楹联习俗在华人乃至全球使用汉语的地区以及与汉语汉字有文化渊源的民族中传承、流播,对于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有着重大价值。

对联习俗主要包括如下几种:

 春联习俗。春联古称春贴,是一年一度新春佳节时书写张贴的一种时令对联。春联习俗起源于五代,至宋代已成形,明代已很普遍。在湖南,贴春联是 春节 文化中的一种重要习俗。春联具有祝颂性、时效性和针对性特点,并突出一个“春”字。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具、影壁中。

 1、婚联习俗。婚联是为庆贺结婚之喜而撰写对联,通常张贴于婚娶之家的大门、洞房门、厅堂或妆奁堂上。其内容多是对结婚双方的热情赞美和良好祝福,带有浓烈的吉祥、喜庆色彩。

 2、寿联习俗。寿联是为过寿的人祝寿专用的对联,其内容一般是评赞过寿者的功业才能、道德 文章 、祝福过寿者多福高寿,美满幸福,具有热烈而庄敬的感情色彩。

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过年就有悬挂桃符的习俗所谓桃符,即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茶”和“郁垒”的名字,分别书写在两块桃木板上,悬挂于左右门,以驱鬼压

邪这种习俗持续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于桃木板上据《宋史蜀世家》记载,五代后蜀主孟昶“每岁除,命学士为词,题桃符,置寝门左右末年(公元

九六四年),学士幸寅逊撰词,昶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是我国最早出现的一副春联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王安石诗中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就是当时盛况的真实写照由于春联的出现和桃符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古人又称春联为“桃符”

一直到了明代,人们才始用红纸代替桃木板,出现我们今天所见的春联据《簪云楼杂话》记载,明太祖朱元璋定都金陵后,除夕前,曾命公卿士庶家门须加春联一副,并

亲自微服出巡,挨门观赏取乐尔后,文人学士无不把题联作对视为雅事入清以后,对联曾鼎盛一时,出现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名联佳对

随着各国文化交流的发展,对联还传入越南、朝鲜、日本、新加坡等国这些国家至今还保留着贴对联的风俗

对联是由律诗的对偶句发展而来的,它保留着律诗的某些特点古人把吟诗作对相提并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对联要求对仗工整,平仄协调,上联尾

字仄声,下联尾字平声这些特点,都和律诗有某些相似之处,所以有人把对联称为张贴的诗但对联又不同于诗,它只有上联和下联一般说来较诗更为精炼,句式也较灵活,

可长可短,伸缩自如对联可以是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八言、九言,也可以是十言、几十言在我国古建筑中,甚至还有多达数百字的长联对联无论是咏物言志,还是

写景抒情,都要求作者有较高的概括力与驾御文字的本领,才可能以寥寥数语,做到文情并茂,神形兼备,给人以思想和艺术美的感受

古代的对联是怎样的?

第1副:琴瑟琵琶,八大王一般头面;魑魅魍魉,四小鬼各自肚肠。在金庸《射雕英雄传》中,郭靖带着黄蓉前去面见一灯大师。一灯大师的四个弟...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