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的作品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9浏览:1收藏

陶渊明的作品,第1张

陶渊明主要作品:《命子其三》《赠羊长史》《停云其一》《乞食》《杂诗其三》等。字号:字元亮号“五柳先生”。所处时代:魏晋。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出生时间:公元352(壬子年)或365年(乙丑年)。去世时间:公元427年(丁卯年)。别称:陶潜。主要成就:田园诗派创始人、文学史第一个大量写饮酒诗的诗人。

关于陶渊明的详细内容,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为您进行介绍:

一、陶渊明的诗词

《桃花源记》、《饮酒其五》、《归园田居其一》、《五柳先生传》、《饮酒其一》、《酬刘柴桑》、《归园田居其四》、《杂诗其一》、《归去来兮辞·并序》、《归园田居·其三》、《移居其一》、《杂诗其三》、《和郭主簿其一》、《咏荆轲》、《饮酒其十》、《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其二》、《饮酒其七》、《停云其一》、《归园田居其五》、《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

二、介绍

陶渊明,晚年更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死后由朋友刘宋著名诗人颜延之所谥),出身于没落仕宦家庭,我国第一位杰出的山水田园诗人。晋世名渊明,入刘宋后改名潜。唐人避唐高祖讳,称陶深明或陶泉明。大约生于365年。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自做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有《陶渊明集》。被称为“千古隐逸之宗”。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军功显著,官至大司马,都督八州军事,荆、江二州刺史、封长沙郡公。祖父陶茂、父亲陶逸都做过太守。(父名史不载,存疑。)

少年生活年幼时,家庭衰微,九岁丧父,与母妹三人度日。孤儿寡母。其母是孟嘉的女儿,孟嘉是陶侃的女婿。孟嘉是当代名士,“行不苟合,年无夸矜,未尝有喜愠之容。好酣酒,逾多不乱;至于忘怀得意,傍若无人。”(《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渊明“存心处世,颇多追仿其外祖辈者”(逯钦立语)日后,他的个性、修养,都很有外祖父的遗风。外祖父家里藏书多,给他提供了阅读古籍和了解历史的条件,在学者以《庄》、《老》为宗而黜《六经》的两晋时代,他不仅像一般的士大夫那样学了《老子》、《庄子》,而且还学了儒家的《六经》和文、史以及神话之类的“异书”。时代思潮和家庭环境的影响,使他接受了儒家和道家两种不同的思想,培养了“猛志远四海”和“性本爱丘山”的两种不同的志趣。陶渊明少年时期有“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的大志,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年),他怀着“大济苍生”的愿望,任江州刺史王凝之的祭酒。当时门阀制度森严,他出身庶族,受人轻视,感到“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晋书·陶潜传》)。他辞职回家后,州里又来召他做主簿,他也辞谢了。安帝隆安四年(400年),他到荆州,投入桓玄门下做属吏。这时,桓玄正控制着长江中上游,窥伺着篡夺东晋政权的时机,他当然不肯与桓玄同流,做这个野心家的心腹。他在诗中写道:“如何舍此去,遥遥至西荆。”(《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对仕桓玄有悔恨之意。“久游恋所生,如何淹在滋?”(《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二首》)对俯仰由人的宦途生活,发出了深长的叹息。

主要作品隆安五年冬天,他因丧母辞职回家。元兴元年(402年)正月,桓玄举兵与朝廷对抗,攻入建康,夺取东晋军政大权。元兴二年,桓玄在建康公开篡夺了皇帝的位置,改国为楚,把安帝幽禁在浔阳。他在家乡躬耕自资,闭户高吟:“寝迹衡门下,邈与世相绝。顾盼莫谁知,荆扉昼常闭。”表示对桓玄称帝之事,不屑一谈。元兴三年,建军武将军、下邳太守刘裕联合刘毅、何无忌等官吏,自京口(今江苏镇江)起兵讨桓平叛。桓玄兵败西走,把幽禁在浔阳的安帝带到江陵。他离家投入刘裕幕下任镇军参军(一说陶渊明是在刘裕攻下建康后投入其幕下)。当刘裕讨伐桓玄率兵东下时,他仿效田畴效忠东汉王朝乔装驰驱的故事,乔装私行,冒险到达建康,把桓玄挟持安帝到江陵的始末,驰报刘裕,实现了他对篡夺者抗争的意愿。他高兴极了,写诗明志:“四十无闻,斯不足畏,脂我名车,策我名骥。千里虽遥,孰敢不至!”(《停云其四》)刘裕打入建康后,作风也颇有不平凡的地方,东晋王朝的政治长期以来存在“百司废弛”的积重难返的腐化现象,经过刘裕的“以身范物”(以身作则),先以威禁(预先下威严的禁令)的整顿,“内外百官,皆肃然奉职,风俗顿改”。其性格、才干、功绩,颇有与陶侃相似的地方,曾一度对他产生好感。但是入幕不久,看到刘裕为了剪除异己,杀害了讨伐桓玄有功的刁逵全家和无罪的王愉父子,并且凭着私情,把众人认为应该杀的桓玄心腹人物王谥任为录尚书事领扬州刺史这样的重要的官职。这些黑暗现象,使他感到失望。在《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这首诗中写道:“目倦山川异,心念山泽居”“聊且凭化迁,终返班生庐”。紧接着就辞职隐居,于义熙元年(405年)转入建威将军、江州刺史刘敬宣部任建威参军。三月,他奉命赴建康替刘敬宣上表辞职。刘敬宣离职后,他也随着去职了。同年秋,叔父陶逵介绍他任彭泽县令,到任八十一天,碰到浔阳郡督邮,属吏说:“当束带迎之。”他叹道:“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遂授印去职。陶渊明十三年的仕宦生活,自辞彭泽县令结束。这十三年,是他为实现“大济苍生”的理想抱负而不断尝试、不断失望、终至绝望的十三年。最后赋《归去来兮辞》,表明与上层统治阶级决裂,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决心。

退隐生活陶渊明辞官归里,过着“躬耕自资”的生活。因其居住地门前栽种有五棵柳树,固被人称为五柳先生。夫人翟氏,与他志同道合,安贫乐贱,“夫耕于前,妻锄于后”,共同劳动,维持生活,与劳动人民日益接近,息息相关。归田之初,生活尚可。“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渊明爱菊,宅边遍植菊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1]”(《饮酒》)至今脍炙人口。他性嗜酒,饮必醉。朋友来访,无论贵贱,只要家中有酒,必与同饮。他先醉,便对客人说:“我醉欲眠卿可去。”在其《五柳先生传》中也有写道:“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义熙四年,住地上京(今星子县城西城玉金山麓)失火,迁至栗里,生活较为困难。如逢丰收,还可以“欢会酌春酒,摘我园中蔬”。如遇灾年,则“夏日抱长饥,寒夜列被眠”。义熙末年,有一个老农清晨叩门,带酒与他同饮,劝他出仕:“褴褛屋檐下,未足为高栖。一世皆尚同(是非不分),愿君汩其泥(指同流合污)。”他回答:“深感老父言,禀气寡所谐。纤辔诚可学,违已讵非迷?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饮酒(其五)》已选入人教版八年级下语文书30课《诗五首》之一)用“和而不同”的语气,谢绝了老农的劝告。他的晚年,生活愈来愈贫困。有的朋友主动送钱周济他,有时,他也不免上门请求借贷。他的老朋友颜延之,于刘宋少帝景平元年(423年)任始安郡太守,经过浔阳,每天都到他家饮酒。临走时,留下两万钱,他全部送到酒家,陆续饮酒。不过,他的求贷或接受周济,是有原则的。宋文帝元嘉元年(424年),江州刺史檀道济亲自到他家访问。这时,他又病又饿好些天,起不了床。檀道济劝他:“贤者在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他说:“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檀道济馈以梁肉,被他挥而去之。他辞官回乡二十二年一直过着贫困的田园生活,而固穷守节的志趣,老而益坚。元嘉四年(427年)九月中旬神志还清醒的时候,给自己写了《拟挽歌辞》三首,在第三首诗中末两句说:“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表明他对死亡看得那样平淡自然。公元427年,陶渊明走完了他六十三年的生命历程(有关陶渊明的生年仍有待考证,因此此处的六十三年之说也有待考证),与世长辞。他被安葬在南山脚下的陶家墓地中,就在今天江西省九江县和星子县交界处的面阳山脚下。如今陶渊明的墓保存完好,墓碑由一大二小共三块碑石组成,正中楷书“晋征士陶公靖节先生之墓”,左刻墓志,右刻《归去来兮辞》,是清朝乾隆元年陶姓子孙所立。

三、生平

青少年时期(28岁以前)陶渊明的曾祖父陶侃曾做过大司马,祖父、父亲也做过太守县令一类的官。但陶渊明的父亲死得早,渊明少年时,家运已衰落,“少而贫苦。”他自述:“自余为人,逢运之贪。箪瓢屡罄,__冬陈。”(《自祭文》)但物质生活虽然贫乏,陶渊明的精神生活却很丰富。他学习儒家《六经》,学习《老子》、《庄子》,“猛志逸四海,_翮思远翥”,颇有“佐君立业”的政治抱负。而另一方面,匡庐山水和田园风景,也使他爱好自然,“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学仕时期(29-41岁)晋代的门阀制度,使得“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在那种统治阶级内部互相倾轧,争权夺利十分激烈的年代,陶渊明根本无法实现自己的抱负。29岁时他进入官场,当了江州祭酒,但不久便不堪吏职自解归家闲居。以后又先后几次出任小官,不仅无由施展济世抱负,而且于“志意多所耻”。最后一次为官是当彭泽令,在官八十余日,因不堪官场黑暗,“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辞官归田。

归田时期(42-63岁)陶渊明归田之后,即在家乡过着躬耕隐居的生活,并亲自参加了农业劳动。亲自撰写《五柳先生传》这一著名的文章,用以明志。这使他改变了鄙视劳动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认识了劳动的价值;也在与农民的共同劳动和交往中,对他们产生了亲切的感情。在他晚年,生活贫困,“老至更长饥”,但他不受“嗟来之食”,拒绝权贵的馈赠,表现出君子固穷的志气。

四、身世

陶渊明,中国是中国文学史上堪与屈原、李白、杜甫、苏轼比肩的伟大诗人。陶渊明自己从来没有说过是哪里人,甚至也不说生于何时何地。于是,在陶渊明的出生年份上,就出现了公元365年、公元369年、公元372年等等多个版本。陶渊明的身世也成了难解之谜。

直到上世纪80年代初,宜丰学者凌诚沛主持组建了“陶渊明始家宜丰”研究小组。前后经过近20年的调研考证,他们确认陶渊明于公元365年出生在今天的江西省宜丰县澄塘镇新安村的安成自然村。公元393年陶渊明时年29岁,与妻及子离开南山陶家坪。此后陶渊明一家在浔阳居住了24年。其间,陶渊明因王氏妻亡,继娶浔阳翟氏。公元416年,陶渊明52岁,与妻翟氏带幼子佟回到宜丰故里,修葺南山旧宅而居之,11年后,陶渊明卒于星子栗里,后归葬康乐县义钧乡之七里山即今宜丰澄塘镇的七里山。上述考证的结果,第一次给了陶渊明生平事迹一个清晰完整的印象。

陶渊明现存文章有辞赋3篇、韵文5篇、散文4篇,共计12篇。辞赋中的《闲情赋》是仿张衡《定情赋》和蔡邕《静情赋》而作。内容是铺写对爱情的梦幻,没有什么意义。《感士不遇赋》是仿董仲舒《士不遇赋》和司马迁《悲士不遇赋》而作,内容是抒发门阀制度下有志难骋的满腔愤懑;《归去来兮辞》是陶渊明辞官归隐之际与上流社会公开决裂的政治宣言。文章以绝大篇幅写了他脱离官场的无限喜悦,想象归隐田园后的无限乐趣,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和隐居生活的向往和热爱。文章将叙事、议论、抒情巧妙地融为一体、创造出生动自然、引人入胜的艺术境界;语言自然朴实,洗尽铅华,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韵文有《扇上画赞》、《读史述》九章、《祭程氏妹文》、《祭从弟敬远文》、《自祭文》;散文有《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又称《孟嘉别传》,是为外祖孟嘉写的传记;此外还有《五柳先生传》、《桃花源记》、《与子俨等疏》等。总的来说,陶文数量和成就都不及陶诗。陶渊明的作品感情真挚,朴素自然,有时流露出逃避现实,乐天知命的老庄思想,有“田园诗人”之称。

1 咏贫士 其七(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2 饮酒 十九(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3 拟挽歌辞 其二(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4 归鸟 其四(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5 饮酒 其九(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6 杂诗 其三(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7 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 其二(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8 命子 其九(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9 饮酒 其八(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10 劝农 其三(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11 停云 其三(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12 乙巳岁三月为建威参军使都经钱溪(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13 和郭主簿 其一(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14 读《山海经》 其二(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15 饮酒 其十(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16 拟古 其一(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17 答庞参军 其一(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18 命子 其一(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19 赠长沙公 其二(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20 示周续之祖企谢景夷三郎(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21 移居 其一(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22 时运 其三(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23 咏贫士 其二(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24 饮酒 其八(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25 责子(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26 答庞参军 其六(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27 和胡西曹示顾贼曹(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28 归园田居 其四(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29 饮酒 十五(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30 形赠神(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31 游斜川(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32 饮酒 其五(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33 和刘柴桑(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34 命子 其七(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35 答庞参军 其三(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36 归鸟 其一(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37 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38 拟古 其四(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39 示周续之祖企谢景夷三郎(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40 命子 其九(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41 饮酒 其九(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42 丙辰岁八月中于下潠田舍获(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43 读《山海经》 其五(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44 读《山海经》 其九(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45 饮酒 其七(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46 饮酒 十一(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47 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48 荣木 其三(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49 读《山海经》 其十三(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50 饮酒 其一(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51 读《山海经》 其七(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52 赠长沙公 其一(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53 拟古 其八(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54 杂诗 其八(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55 饮酒 十三(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56 归鸟 其四(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57 影答形(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58 归园田居 其三(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59 答庞参军 其四(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60 饮酒 十九(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61 咏贫士 其三(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62 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63 咏贫士 其四(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64 读《山海经》 其十一(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65 赠长沙公 其四(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66 杂诗 其三(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67 拟古 其三(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68 饮酒 十八(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69 神释(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70 咏贫士 其五(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71 拟古 其八(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72 荣木 其一(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73 止酒(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74 杂诗 其三(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75 归鸟 其四(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76 连雨独饮(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77 影答形(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78 杂诗 其五(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79 还旧居(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80 和郭主簿 其一(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81 读《山海经》 其一(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82 拟古 其二(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83 饮酒 其十(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84 劝农 其五(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85 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 其二(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86 拟古 其六(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87 咏贫士 其三(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88 劝农 其一(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89 停云 其二(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90 咏二疏(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91 归鸟 其一(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92 咏贫士 其二(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93 饮酒 其五(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94 赠长沙公 其三(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95 答庞参军 其五(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96 杂诗 其二(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97 时运 其四(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98 劝农 其四(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99 饮酒 十七(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100 饮酒 十二(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101四时 (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陶渊明是中古时代的大思想家。他的文学思想是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对真的理解,既注重历史与生活的真实,更注重思想情感和襟怀抱负的真实,是较完美的艺术真实。同时,他对自然的理解也表现其文学思想的独特性。

他不言教化、不事雕凿,注重情感的自由抒发,注重诗文的自然天成,这是一种非常高的境界。然而,无论是提倡艺术真实,还是推崇文学的自然,都是为了酣畅淋离地表现人生。这是陶渊明文学思想的灵魂。

陶渊明对社会人事的虚伪黑暗有极清醒的认识,因而他的隐逸不是消极的逃避现实,而是具有深刻的批判社会现实的积极意义。当他在漫长的隐居生活中陷入饥寒交迫的困境时,尽管也彷徨过,动摇过,但最终还是没有向现实屈服,宁固穷终生也要坚守清节。

陶渊明以自然为美,以真为美的诗美思想,闪耀在诗情上,便是照亮了人物个性,使读者强烈感受到诗人傲岸不屈,追求自由的人格魅力;体现在内容上,则是把田园生活引进 了诗坛,为中国诗歌的发展开辟了一片新天地;

渗透在艺术上,则是产生了真朴淡远的艺术境界和冲淡自然的美学风格。这就是伟大诗人的陶渊明,千百年来,他的品格,他的诗歌,他的田园,连同他的那份悠然,一并成为后世诗人与读者崇拜和研究的对象,就足以说明他美学思想的无尽生命力。

扩展资料:

陶渊明,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

曾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

轶事典故

白衣送酒:王弘做江州刺史的时候,重阳节这天,陶渊明没有酒喝,就在东篱采了一把菊花,又坐在东篱旁边。过了一会,陶渊明望见一个穿白衣的人过来了,原来是刺史王弘给他送酒来了。渊明当即小酌一番,大醉而归。

陶渊明 (东晋诗人)

陶渊明的作品

陶渊明主要作品:《命子其三》《赠羊长史》《停云其一》《乞食》《杂诗其三》等。字号:字元亮号“五柳先生”。所处时代:魏晋。民族族群:...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