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天下百病皆生于懒也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0浏览:2收藏

曾国藩:天下百病皆生于懒也,第1张

安于舒适生活,懒惰不振作,风寒容易侵蚀,身体便不强壮。一个人身体状况的好坏,除取决于有形的外在,还取决于无形的精神、情绪等因素。

明朝文学家冯梦龙曾言:“富贵本无根,尽从勤里得,请观懒惰者,面待饥寒色。”而曾国藩更直言:“天下百病皆生于一个‘懒’字”,指出懒惰是带来身病的原因。

的确,一个人的身体状况,除了外在的机能外,与内在的情绪、精神有着莫大关联。曾国藩在日记里分析自己明明正值青年,为何却流露出眼花耳蒙的未老先衰之态?其最大的原因是“懒惰”,加上欲求太多,酿成心病,心病带来身病。故而,克服懒惰之心,增强外在的锻炼,并保持勤快与乐观心态,将外在与内在相结合才能拥有健康。

◑曾国藩手迹原稿影印(道光二十三年二月初一日)

❖  核心提要 :又心不专一,则杂而无主。积之既久,必且忮求迭至,忿欲纷来。其究也,则摇摇如悬旌,皇皇如有所失。总之,曰无主而已。而乃酿为心病,此不能居敬者之不能养大体也。

                                                                      ◆  心病带来身病 ◆

曾氏当年虚岁不过三十三,按现在的说法,是真正的青年,但他却说自己不能看书,眼睛迷蒙如同老年人。未老先衰之态何以至此!

他分析造成这种状态的原因是安于舒适的生活,懒惰不振作。因为偷惰,身体各部位都处在松懈的状态中,筋骨肌肤都不紧凑坚固,风寒容易侵蚀,身体便不强壮。再加上心思不专一,纷杂而无主轴,欲求太多,长久如此,酿成心病。

曾氏这种自我检讨,今天很多人或许并不认同。现在的人习惯从生理上、从身体各种部位上去寻找原因,这无疑是很有道理的。但一个人的身体状况,除取决于有形的器质外,还取决于无形的精神、情绪等。这种“无形”的影响并不亚于“有形”。

◑伍子胥,春秋末期吴国大夫、军事家

伍子胥过昭关,一夜之间白了头,并非是戏台上的夸张。所有的长寿老人,几乎都有两个共同的特点:一是勤快,二是乐观。有句俗话说“百病起于懒”,又说“愁一愁,白了头”。这两句大家耳熟能详的谚语说的正是器质之外的原因。当然,勤快能活动关节,疏通气血;乐观使人心胸开朗,穴路不淤塞。这些,其实与器质的健康也密不可分。曾氏的这篇日记可以给我们以启示。

曾纪泽,不但中国的诗文书画均有造诣,对西方的数学、物理、化学及语言文学,也产生了强烈的兴趣,曾写过《几何原本序》、《文法举稿序》、《西学述略序》等文章,对当时传播西方科学起过一定的作用。他还自学多国文字,通晓英文,后来成为清朝著名的外交家,做过出使英、法、德、俄4国

曾国潘手迹

的钦差大臣。后任驻俄公使,与俄国人力争,终于废弃了清朝政府吏部左侍郎崇厚与俄国签订的《里瓦几亚条约》,于1881年2月24日,重新与俄国外交大臣吉尔斯在彼得堡签订了《中俄伊犁条约》,除收复了伊犁9城长600里,宽200里的土地外,还夺回了崇厚条约中被割去的伊犁南部长400里,宽200余里的特克斯河口南的广大地区,废除了沙俄在新疆一带的许多特权,挽回了部分领土主权。这在日益腐败的清王朝里,是惟一的一次外交胜利。

曾纪鸿比曾纪泽小9岁,同治三年(1864年)七月,他父亲刚刚受封侯爵,16岁的他正好去长沙参加乡试。当时,政治腐败,科举考试盛行递条子,开后门。曾国藩怕儿子误入歧途,在开考前的七月初七日写信给纪鸿说:“场前不可与州县来往,不可送条子,进身之始,务知自重。”考完发榜之前,曾国藩又怕儿子去活动,又于七月二十四日去信告诫儿子:“断不可送条子,致腾物议。”这次乡试,纪鸿榜上无名,以后多次应试,仅得一个“胜录附贡生”。难得的是,纪鸿始终未送过条子,曾国藩也没给主考官打过任何招呼。在特权盛行的封建官场,实在难能可贵。

曾纪鸿后来自学成才,著有《对数评解》、《圆率考真图解》、《粟布演草》等数学专著传世。他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数学家。可惜英年早逝,仅33岁。

同治十一年二月初四日(1872年3月12日),曾国藩病逝于两江总督府。得知曾国藩去世的消息后,作为他的学生与几十年的战友,李鸿章内心极为悲痛,提笔写下了一幅挽联:“师事近三十年,薪尽火传,筑室忝为门生长;威名震九万里,安内攘外,旷世难逢天下才。”

同时,与曾国藩向有嫌隙而又远在西北的左宗棠,也同样表示了哀悼之情,这位以倔脾气著称的左大帅,尽管在很多问题上与曾国藩存在分歧,但是他始终对曾国藩的才能品德极为欣赏,于是左宗棠也写下了一副挽联,曰:“谋国之忠,知人之明,自愧不如元辅;同心若金,攻错若石,相期无负平生。”

国学大师梁启超曾评价曾国藩说:“岂惟现在,盖有史以来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岂惟我国,抑全世界不一二睹之大人也。”

作为国人,一百五十多年来除了那些怀有“驱除满清鞑虏”的人谩骂曾国藩是“满清走狗”外,其他人都十分赞佩这位为国家贡献了一生、个人品德高尚、学问过人并能使国势中兴和使人民免于灾难、华夏文化免于沦亡的人物,且被誉为: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

《左传》曰:“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所以立德、立功、立言是中国士大夫最高人生理想,而真正能达到此成就的历史上却寥若星辰,曾国藩就是其中一颗耀眼的明星。

曾国藩平定太平天国,拯救大清大厦将倾之时,同时挽救了中国的千年文化,结束国家面临分裂的局面;1870年,曾国藩60寿辰,同治帝亲题“勋高柱石”四字,送到两江总督府;曾国藩匡救时弊,整肃军政之风,推动洋务,是大清得以实现“同治中兴”的灵魂与台柱;他克己唯严,正派为人,著述千万言,为后世留下了及其宝贵的精神财富。

曾国藩的父亲曾麟书曾作过一副联语:“有子孙,有田园,家风半耕半读,但以箕裘承祖泽;无官守,无言责,世事不闻不问,且将艰巨付儿曹。”以教育子孙,所以曾国藩一家后辈中很少有做官的。

而且,曾麟书还传下了治家八字诀:“书蔬鱼猪早扫考宝”,即读书、种菜、养鱼、喂猪、早起、扫屋、祭祖、睦邻。曾国藩的老家富厚宅正厅取名“八本堂”,现有其子曾纪泽手迹:“读书以训古为本,诗文以声调为本,事亲以的欢心为本,养生以少恼怒为本,立身以不妄语为本,居家以不晏起为本,居官以不要钱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

曾国藩一生生活节俭,他平时着土布衣,仅有的一件天青缎马褂礼服要逢重大活动才穿,这件衣服他穿了三十年。每顿饭他只吃一个菜,“绝不多摄”。湖南老家的族人花了5000两银子为曾国藩修缮富厚堂,被他痛斥一顿,并说:“新宅一次不踏其门”。

纵观曾国藩的一生:平定太平天国,不但挽救了大清王朝,也使中国免遭全国性经济与文化的毁灭性打击;开启了兵源自募,军饷自筹,兵为将有,兵随将转的今后军阀成军之路;开启了一个以一介书生名儒成功领兵,并以儒家的理学思想成功教育将士的领军方式;除了他本人,还造就了一批后继人物,且都在近代中国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史迹。

自从湘军登上历史舞台,从此就使湖南在中国近代史中有突出的表现,而且也影响了中国近现代后来涌现的许多重要湖南人物。

曾国藩出于清王朝由盛转衰的过渡阶段,也是中国内忧外患接憧而来的动荡年代,但由于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彭玉麟这四位湖湘名帅的成就,使清朝随即出现了二十年的“同治中兴”,所以人们赞誉“中兴将相十九湖湘”。在这二十年间,整个湘军系统中官至总督者15人,官至巡抚者14人。

一个人要是没有志向,那么心也很难静下来,长此以往导致整天忧心忡忡,坐立不安,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要先立下志向。

古往今来,有关于“立志”的箴言不绝于耳,诸葛亮言“志当存高远”,朱熹道“百学须先立志”,戚继光说“未有不立志之人,便能做得事业”,曾国藩则强调“以立志为本”。“要有阔广的胸襟,高尚的道德与为民谋利的事功”是曾国藩伟大的志向,但这个志向对于年轻时的他来说太高远又空洞,表面立志实际等同未立志。因此,立志的最佳方法在于:一方面从实际出发,立下短期内可实现的志向;另一方面,当拥有鸿鹄之志,立下可施展抱负的长远目标。

◑曾国藩手迹原稿影印(道光二十三年正月初七日)

❖  核心提要 :盖志不能立时易放倒,故心无定向。无定向则不能静,不静则不能安,其根只在志之不立耳。

◆  志不立则心无定向 ◆

这半个多月来,曾氏常常心里忧虑不安,总像丢失了什么东西一样。他细细地清理这种心情,认为是未立定志向的缘故。心思无固定的志向,心境则不能宁静;心境不宁静,灵魂则得不到安顿。所以,根子还是出在志向上。

还有一点是心胸不开阔不爽朗,喜欢计较小事细故,又不能包容忍耐,故而为了一件小小的事情,整夜思前想后;为了一桩小小的不顺心,一天到晚放不下。因此,心情总是忧虑不安。

◑“志当存高远”,出自《诸葛亮集·诫外甥书》

曾氏能够针对自己的毛病,作这样的剖析,这是他为人的长处。他好比在为自己看病诊断,病源找准了,对症下药,才有好的收效。他认为病因是志向未立定,那么当务之急在于立志。关于立志,确是他这段时期来常常思考的问题,他把这方面的思考写在给诸弟的家书中。

他对诸弟说:“君子之立志也,有民胞物与之量,有内圣外王之业,而后不忝于父母之生,不愧为天地之完人。”(道光二十二年十月二十六日致诸弟)曾氏的志向为:要有阔广的胸襟,高尚的道德与为民谋利的事功。

✎ 曾国藩写给诸弟的家书在写这篇日记之前,从家书中可知他当时已经立下鸿鹄之志。

◑曾国藩家训格言

按理说,志向已经很清楚很明白了,为什么还要说“志不能立”呢?原来,曾氏的这几个志向太大太高远了,因而也就变得太空太不现实,仿佛是在半空云中的东西无法着地。如此高远的志向,对于眼下这个翰苑小京官而言,也并不太靠谱,所以虽立而实未立也。

曾国藩:天下百病皆生于懒也

安于舒适生活,懒惰不振作,风寒容易侵蚀,身体便不强壮。一个人身体状况的好坏,除取决于有形的外在,还取决于无形的精神、情绪等因素。 ...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