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县十大古村落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0浏览:4收藏

新县十大古村落,第1张

河南省信阳市新县是一座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古城。周围散落着数十个古村落,这也是中原古文明的精髓。这是一个我们都向往的神秘地方。这里有一份必游古村落的清单。

中国的传统村落是指民国以前建造的村落。这些村落保留了大量的历史沿革、独特的民俗风情、丰富的历史信息和人文景观,具有极高的文明价值和传承意义。

截至目前,河南4万多个村庄中,共有205个村庄入选,其中信阳新县城有10个村庄入选。这些村子不仅停车方便,视野也很好。最重要的是,他们都不需要门票。来看看你去过几个?

1、新县八里畈镇神留桥村丁李湾村

丁里湾村是信阳第一个古村落,被列为‘中国传统村落’。它也是河南省15个“中国景观村”之一。建于元末明初,是典型的徽派建筑。明清时期遗留下来的古建筑有300多处,青砖白墙。它淡泊淡雅,有着和西递、宏村一样的美景。

2012年,丁里湾村被列入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

2、新县周河乡毛铺村楼上楼下村

毛铺村楼上楼下的古民居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末期和清朝初期,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整个村子从东到西一字排开,有300多座大小不一的古民居。虽然每家每户的建筑乍一看都大相径庭,但门、窗、楼梯的风格各具特色,古朴大方中凸显精雕细刻,是灾区古民居的典型代表。

2013年,毛铺村楼上楼下村被列入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

3、新县苏河乡新光村钱大湾

前大湾古村始建于清初,兴盛于清朝顺治年间,共有房屋300余间。全村前后共六排,呈之字形排列。一条小河穿过村庄。村里的村民大多是两室三室的进院。石刻、砖雕精美,极具保护开发价值和艺术研究价值。

2013年,广信村的钱大湾被列入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

4、新县周河乡西河村大湾

西河大湾依河而建,依山而建,四面环水。是新县著名的古村落,曾获得多项荣誉。先后被评为全国生态文化名村、中国最美乡村、河南最美历史文化名村、中国风景名胜村、中国乡村旅游最佳目的地等。

2014年,西河大湾村被列入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

5、新县陡山河乡白沙关村白沙关

据记载,位于新县陡山河乡的白沙关村,曾经是一片平房。因其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是河南通往湖北的交通要道,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相传南宋抗金英雄将军曾击退金兵入侵中原。

2014年,白沙关被列入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

6、新县卡房乡胡湾村刘咀村

万虎村刘嘴,位于新县卡房乡东北部。因为地处鄂豫两省交界处,是南北交通要道之一。因清末民初的盐牌而得名。刘嘴传统村落依山傍水,风景秀丽,保留了大别山的原生态风貌,极具魅力。

2014年,刘嘴村被列入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

7、新县田铺乡香山湖管理区水_村韩山村

寒山古村位于信阳市新县象山湖管理区水浜村,也是中国山水乡村。该村的青砖黑瓦排列整齐,以民居、古树和

8、新县田铺乡田铺居委会大湾村

徐冲古村落,位于郭家河香门村,依山而建。有127座保存完好的古民居。古色古香的门窗,精致的木雕,蕴含着豫南古民居特有的灵气和厚重。此外,沿着石板铺成的小路,随处可见原生态的石墙、苔藓、爬山虎。真可谓青山绿水环绕,景色醉人。

2004年,徐冲集团被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9、新县郭家河乡土门村徐冲组

松冲古村也是新县‘中国山水乡村’之一。该村建于清代中叶,青墙灰瓦,雕栏画栋,古韵盎然。现存古建筑32处。竹林环绕,村旁有落差60多米的瀑布,是不可多得的居住之地。

2004年,松冲组被列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好的,那就是新县10个民族传统村落。近年来,新县将传统村落保护与美丽乡村建设紧密结合,将一个个古村落装点得格外美丽。

蜀黍走访过许多古镇、古村落,其中河阳古民居最是念念不忘 ,它是真的让我看在眼里、记在心中、带在路上了,并时常会想起它。

河阳古民居位于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新建镇镇西15公里的河阳村。它始建于五代末期,为元代古民居,已有一千多年的 历史 。它号称“烟灶八百,人口三千”,如今河阳村民依然生活在那里,世代繁衍、生生不息。

河阳古民居的由来是因吴越国朱清源兄弟俩为避五季之乱,逃难迁居于此地 。朱氏宗族自定居河阳以来,已繁衍42代。河阳村现有人口3000,90%以上为朱姓。

那天我们一步入河阳村,映入眼帘的就是错落有致的明清古建筑群,它们记录着这个古村落千百年的风雨历程。

据史料记载,1861年太平军攻进河阳,大肆破坏和劫掠了河阳村, 太平军首领也惊叹到 :“我们从广西一直打到南京,一路过来,从来没有看到过这么好、这么富有的村庄”,可见当时河阳村是何等的繁荣富足。

如今,我们再来河阳古民居,都要去哪里看看呢?

除了保存完好的古民居以外,我们还可以一睹到循规映月、答樵路、耕凿遗风、穿辫洞、福昌寺荷公特祠、义田公所遗址、陪嫁井、八士门、古树古墓、三朝巷、三院同春、圭二公祠、虚竹公祠、朱氏大祠堂、公济桥等等古建筑的风采。

宋元时期,河阳村朱氏家族共出了八位进士,所以我们就从“八士门”进入村落,“八士门”前有一对造型奇特的石狮,是元太祖朱元璋所赐,取名“稀罕” ,意指河阳一村出了八进士实属稀罕,这对石狮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 历史 ,如今附近的学子仍然有考前来摸摸它的习俗,祈愿金榜题名。

河阳古民居外墙建筑最有特色的在答樵路上,在这条路上有32个马头状的墙头 ,远远望去像是一匹匹昂首的骏马在仰天长啸、气势非凡,它们因此也被叫做“马头墙”。

再比如说文翰公祠,它原为祭祀河阳朱氏祖先清朝中叶朱文周、朱翰臣父子而建的 。现辟为河阳民俗陈列馆,是了解河阳 历史 文化的一把钥匙,我们自然不能错过。

当然还有虚竹公祠里那些精美的木雕、一处古民居门前的“气象钱” ,总而言之河阳古民居里需要参观的地方实在太过丰富,处处都能令人流连忘返、目不暇接。

我们那天仅是在河阳古街就逗留了很久,它是河阳古村的中轴线,左右各有五条横巷与之交叉 ,由西往东分别是八士路、关塘巷、三朝巷、路亭巷、同春巷、问渔路,聚集着四个古建筑群,六个朱氏宗祠,三十二间古店面,好家伙,没有一整天的光景,哪里能看得过来呢?

河阳古民居的村民们都很友善,我们穿行在古民居的大街小巷,可以随意地拍照、随意地串门 ,有时候遇到健谈的老人,他会拉住你,娓娓道来地给你讲起古民居的故事。

河阳古民居真有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安逸,也有着“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韵味,真是让人喜欢的地方,有朝一日,您也会去看看它吗?

大榭村,中国最奇特的古村落,建在石头山坡上。传统村落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人文景观,是中国农耕文明留下的最大遗产。下面排名网将为您介绍中国最奇特的古村落,这是一个1400多年前的古村落,有一个简单而陌生的名字——大榭村。“海角”(蔚县方言读作“能”,上山入水,字形的意思极其简单,却又是那么的陌生。来了解一下吧。

中国最怪的深山古村落

山西省蔚县大榭村是一个古老而宁静的村庄。[白]大榭村的建筑格局很奇特。整个村庄建在一个巨大的石头山坡上。远远望去,层层挂着江南风情的高跷,很像经典的南方山村。被当地人戏称为“蔚县大山深处的布达拉宫”。这些依山而建的古民居,大多是用黄泥和石头的混合材料建成的,有的是两层小楼。它们经济实惠,冬暖夏凉,外形美观。家家户户都被浓淡不一的曲径通幽连接起来。

“立体交融”的乡土建筑完整地保留了古老的地方传统和民俗,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山的完美和谐。目前村里的常住人口几乎都是老人。它们洋溢着一种从容、自足、快乐的神情,给人以简单、闲适、不争的好印象。全村50多个小院落坐落在一整块巨石悬崖上,全村500多间房屋依山傍坡而建。走在这个古村落里,你会觉得这里的建筑有一种浓浓的江南韵味。

相传大榭村的创始人是南方人。目前大榭村的居民都姓韩。元末明初,韩的祖先移民到离大榭不远的沙湖滩村,后又迁居大榭,至今快400年了。但是在他们的祖先来之前,大榭已经建造了这个村庄。

韩的祖先是从村里一座坟墓里出土的砖刻上得知的。修建大榭村的第一人是马,朝廷大臣,南方人。在大榭村的一个岩洞里发现了七尊石佛,至今仍保存在大榭村。刻在最大的石佛背面的字今天仍然清晰可辨。据石刻记载,大榭村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

这里的房屋独具魅力,潺潺的泉水温暖而美丽,奇景遍布全村。当你走进这个大洞穴时,你似乎来到了一个天堂。全村上下十几层,密密麻麻,落差百米。数百间风格相似但完全不同的平房、窑洞,依山势而建。它们错落有致,密密麻麻,左右错落,鳞次栉比。从远处看,它们的情况与西藏布达拉宫十分相似,因此被全国各地的“摄影家”和“驴友”亲切地称为“山里的小”。

站在村口,一眼就能看到所有的房子。这里有楼房、窑洞、平房三种房屋,大约有500个房间。墙壁多为光滑的石块铺设,建筑多为二层、三层建筑。整体用木头支撑,墙体用黄土和石头填充,顶上青瓦。前檐是雕刻精美、形态各异的木门。村里所有的路都是石板或石头铺成的,很多台阶是我们的祖先在岩石上雕刻的。

这座奇特的楼阁式民居建筑真实地保留了当地独特的古老传统和民俗。大榭村是蔚县一个典型的老村,在这里可以吃到正宗的蔚县农家饭和特色小吃,如红丝饭、玉面和水桶等。而且20块钱就能吃得又好又饱。

目前村里只住着17个人,年龄最大的86岁,最小的50岁。生活在这里的老人,每天都洋溢着一种从容、自足、快乐的神情,给人以淳朴、闲适、与世无争的美好印象。走在村子里,我遇到了几个住在这里的老人。他们大多已经65岁以上,年龄最大的80多岁,但身体依然健康,有的还在干农活和家务。78岁的韩双牛和75岁的妻子刘巧秀一起经营着一家农家客栈。他说:“只要我能照顾好自己,我就满足了。”

在古老破旧的大乡小村,时间停滞不前。住在这里的17个村民,两只猫,一只狗,30多只鸡,70多只羊也是如此。他收游客一晚上住宿费20元,一顿饭5元,都是他老婆做的,主要是南瓜,小米粥,土豆,萝卜,手工面。他的妻子刘巧秀带着浓重的口音说:“我自己种菜和种水稻,不打任何农药和化肥。看到城里人这么喜欢我们做的菜,我很开心。”

这17位村民中年龄最大的90岁,最小的65岁。虽然来自10个不同的家庭,但村民之间的感情就像一家人一样。他们做什么都在一起,比如干农活,庆祝节日,祭拜祖先。年轻人开始搬到城市,不想搬到城市和孩子一起生活的老人留了下来。他们互相照顾,自给自足。

云南,德宏。

德宏是傣语的音译,“德”为下面,"宏"为怒江,意思是“怒江下游的地方”。

在这片美丽的水土,常年鲜花绽放,温暖如春,保留着最为淳朴的一方别样风情。

一起来看看此处最美的9处古村落,你可曾去过几处?

德宏州梁河县九保阿昌族乡九保村,属于 历史 文化名村之列。位于德宏州北大门的交通要道梁河县内, 历史 上通称“九保街”,为辛亥革命名将李根源的故居。

这里是传承了1000多年前的古村落,东汉永明十二年归入东汉版图,因地处腾缅交通要道,历来被视为施政要区。九保村街道仍保留着古老的青石板路,主街两侧均保存有完好的木制铺台、铺板、栏柜等传统建筑景观,赶集的传统习俗沿袭至今。村内还保存有城墙、城门、护城河遗址,以及众多的石碑、石刻,古民居, 历史 积淀深厚,那些积淀了千年的活态民俗以及民间生产活动至今照常延续。

古时九保算得上是南甸及至整个滇西有名的重镇。由于兵荒马乱,古镇人逃缅甸、下南洋、上腾越做生意逃生的特多。因此九保如今华侨不少,还出了不少的能人、文人。九保以李根源而出名,字印泉,人们称之印公或印老,朱德的老师,在黎元洪当总统时,曾任农商部总长,古镇人称他李总长,有手迹“瑞接鳌山”犹存于古镇九保后山石崖上。由于有了李根源故居、太平寺等,九保于是变得远近闻名。石墙格窗,青砖碧瓦,成了古镇九保统一色调,如今古镇人有了钱却没把钱花在修建新屋上,古镇于是变得古老而又祥和,宁静中透出浑厚,古朴中透出几分灵气。曩滚河和大盈江悠然从古镇旁流过,人经古镇时,会恍如走进了古代宋朝庄落的感觉。

村落位于德宏州盈江县苏典乡。提到傈僳族,最先浮现脑海的是“上刀山下火海”的震撼场面,作为德宏州五个世居少数民族之一,傈僳族有着怎样的传统魅力和文化底蕴在下勐劈村,你会了解到许多。

下勐劈保持了原始的自然生态和悠久的民族传统,纯净的夜空、明月繁星、小桥流水,闭上眼睛,感凉风习习,听虫儿聒噪,一切都那么静谧怡然。路灯下,几处木制屋子自然质朴,屋前都挂着玉米或是南瓜,用篱笆围着一个小花园,或在屋前或在左右,几个躺卧在侧的大石头上,用篆刻的文字和图案,静静诉说着傈僳的 历史 和文化。

自清晨一户户傈僳人开始了新的一天,静谧的竹桥弯弯曲曲,像一幅展开的画卷,记录着着傈僳人民的辛勤劳作和儿童的嬉笑打闹,处处洋溢着安宁和幸福。穿梭在寨子里,随处可见的图腾、不灭的火塘、晾晒的腌菜、刻着傈僳文字的巨石、行走在村道上身着民族服饰的妇女孩童和老人……到处是欢乐的海洋。

傈僳族节日众多,规模较大的有“阔时节”、“新米节”、“刀杆节”、“火把节”、“收获节”、“澡塘会”、“拉歌节”、“射弩会”等等,每逢节日的时候,都是村落最美的时刻,值得一游。

芒嘎村位于德宏州盈江县支那乡政府西南15公里处拥有300多年的悠久 历史 文化,村寨周边依山傍水,树木葱郁,土厚泉甘,其村庄,村巷和房屋,均依山建造与分布。房屋均以木房为主,环境十分优美,天下应无第二园的好地方近年来,又以弘扬传统民族与傣族民歌发源地文明遐迩。

聪明的老祖宗选择此地为安居点,因此地背靠山侧有水,气候怡人,山中物财丰富,河里建筑沙石充足。便于饮用和灌溉农田。青山为屏,绿水环绕,更愿意在这样的环境中过着男耕女织的田园生活。房屋错落有序,巷道整齐相通且清洁,人人和睦相处,尊老爱幼,子女求学上进享有盛名。

每年新年来临之际,这里的奘房里敲响了响亮的光邦鼓声,象脚鼓声,大鼓声,声声扣人心弦,傣家的小卜冒,小卜少跳起了欢快的嘎光舞。大年初一,男女老少穿起了漂亮的傣族服装,高兴的等待着别个寨子敲着光邦鼓来奘房烧香拜佛。大年初二更是激动人心的时刻,各个寨子欢聚一堂,比赛敲大鼓,光邦鼓,嘎光舞,唱山歌等等,热闹非凡。

达海村位于德宏州盈江县支那乡,这里的特色 旅游 可以带您饱览群山四季风光。村落海拔120000米,年平均气温1500 ,优厚的地理、气候条件,使达海村形成了独特的自然气候,也孕育了独特的自然景观,是一个 旅游 、观光、休闲的好去处。

这里独特的“支那云海”,站在山头向下眺望村落,只见云雾缭绕,自己犹如神仙一般腾云驾雾,心旷神怡,让人顿生闲云野鹤的念头,这就是这样奇特的景观每天一般持续3 4个小时,让人看了流连忘返。

如今达海修建了观景台,可以让成年人回忆童年,让孩子近距离感受真实的泥土和大然的生机,让 旅游 者感受到开启生态智慧、提高生活品质的功效。游客们通过乡村 旅游 ,可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不仅可带回自然的清新,还能带回人文的滋润。

白岩村字面意思为白色山石,在距离德宏州盈江县芒章乡政府约7公里的云端深处,一个纯景颇山寨。

一个遍布白色山石的地方,同时一片生机盎然,寨子四面环山,自然风光秀丽,绿树成荫,核桃树点缀其中,村寨下半部分甘蔗成片,传统产业在家边,既提高了群众收入,又美化了周边环境。

村寨路边的矮墙是由大小不一的石块堆砌而成,每一堵石墙都有近百年的 历史 ,砌墙的石块是先人到大山深处一块一块背来的。白岩村落石墙的石块之间没有水泥粘结、参差不齐随意堆砌,却异常牢固,最耐人寻味的是每一块石头大小不一、天生原石,没有半分人工打磨的痕迹。

陇川县清平乡清平村中么村,是个古朴傣族寨子。但因为当时麻栗坝水库建设需要,大部分群众已经被安置到新的搬迁点,而寨子里具有傣家特色的民房和建筑物被很好地保留了下来。

一进入中么古寨,你就会听到路边清澈见底泉泉流水声,它仿佛在说“欢迎光临中么古寨”。再往里走进入眼帘的是古朴大气的奘房,奘房虽然年代久远,但是依然保持了完整的原始风貌。从奘房的木纹雕花和房屋结构,可以看到当时木工师傅精湛的工艺。

奘房后面围墙是用土砖修建而成,与奘房上下呼应层次分明,更显古朴大气稳重。 古寨中的民房建筑,主要由石头、土胚、砖木结构建成,行走在石板路上让人仿佛走进了一座民居 历史 博物馆,极具年代感。

古寨中的石头路穿梭于古寨的各个角落。与古寨房屋石土砖墙浑然一体。 古寨中的水是它的灵魂,只要有民居的地方,门前屋后就能看到水的影子。

中么村民宅多沿山坡而建,错落有致,加上小桥流水的灵气,让整个古寨返璞归真的味道更加浓厚,是一个非常有特色的古村落,闲暇时光,不妨约上三五好友,一起去慢慢领略一下。

这里德宏州最大的极边中原文化山城古镇的核心村落,有着深厚的 历史 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资源。

勐戛东北西三面分别与风平、中山、三台山、遮放、芒海5个乡镇相连,南与缅甸捧线接壤,国境线长45公里,有着深厚的 历史 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资源。汇集了以山歌、皮影戏、刺绣为代表的民间文化,和以观音寺为代表的佛教密宗文化。

勐戛作为德宏最大的汉族集聚地。明朝初年已有外地人在这里安家落户,属南京应天府来屯垦戍边的军士占多数,据此推算 历史 已有600多年。迈进勐戛,古街、古桥、古井、古柜台、古庙、古屋、古家具等古风迎面扑来。

这里,满是遥远的记忆。静谧的美好所在,总是让人经过,想起许多。

喊沙村位于瑞丽市勐卯镇,在瑞丽市西部,距瑞丽城区约7公里。瑞丽傣族孔雀舞被列入2005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而喊沙村正是瑞丽傣族孔雀舞的传播和传承地。

这里拥有民族织锦、工艺首饰加工作坊,并开办有傣族孔雀舞培训班。有别具一格的喊沙傣族奘寺、典型的傣民族特色民居和宜人的田园风光,是具有浓郁民族风情的傣族自然村。2008年10月,被列为首批云南乡村 旅游 特色村。

传统古村落风平村,隶属芒市风平镇。风平村以傣族为主,傣族为世居民族,先民为古百越中的一支。傣族人自称“傣”,意为酷爱自由、和平的人。

风平村傣族多选择依山傍水、丛林翠竹环绕之地建盖房屋,住房主要以土木和砖木为主,形成四合院之式。当地傣族喜食酸辣,以大米为主食,常配以腌菜,而“撒苤”、“撒大鲁”、“酸笋煮肉”则是传统的待客佳肴。

这里附近还耸立着一座金碧辉煌的佛塔,它就是闻名遐迩的风平佛塔。这是德宏州的名胜古迹之一。高大雄伟,造型玲珑华丽,错落有致,巧夺天工,建筑构思新颖,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是傣族小乘佛教建筑中的一件珍品。该塔 历史 悠久,据史料记载,最早的风平佛塔有东塔和西塔两座。乾隆六年(1741),芒市傣族土司请来一位长老,主持建筑东塔。傣语称西塔为“广姆刚勐”,意为芒市坝的中心塔。

古村记整理自网络

一、苏州陆巷古村的历史典故

陆巷古村是明代正德年间宰相王鏊的故里,是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村,被誉为“太湖第一古村”。王鏊曾连捷解元、会元、探花,其门人唐伯虎称他为“海内文章第一,山中宰相无双”。王鏊母亲姓陆,其村因此得名。

陆巷古村源于南宋,距今逾千年,是一座保存较为完整的明清古村落,村中有明代老街、三元牌楼,各种厅堂鳞次栉比。陆巷古村名人辈出,被誉进士摇篮、教授之乡。村北的寒谷山、低而秀丽,每当夕阳西下。一轮红日缓缓西沉,红火闪耀,无比壮观。

二、苍南碗窑至今有多少年的历史了

苍南碗窑村始建于明洪武年间。

融民居、古陶瓷生产线、古庙古戏台于一体,至今仍完整保留着商品经济萌芽时期以手工业工场为中心的古老村落形态,是一活生生的"历史博物馆",堪称人文景观之一绝。碗窑依坡而筑,每条窑有八九格,故名阶级窑。

古代工匠充分利用水力建成八级水碓,计有46个捣臼的半自动生产流水线。村落中至今仍保留着300多间清初样式的古建筑,周边有气势磅礴的三折瀑布,吊脚楼更具畲乡风格,顺坡拾级而筑,宛如一座石朴的山城。

://sozhen/default/chinatown_58。

三、新兴港古村落有多少年历史

了不起的村落》第一季收官了,但我们的村落100计划还在继续。有这样一个广东的村庄,他已存在700多年,是广东省唯一活着的古村落。

泥沟村开门见山地告诉你,这个村叫泥沟村,它在广东省普宁市。这个村看起来并不那么美,它的特点只是在于两个关键词:古老与完整。

泥沟村倚山傍水,山明水秀,沟渠贯穿整个村庄的每一处有人家居住的地方,每一处居住地,都有一个或多个池塘,每当水涨到一定的高度,然后又把水排出,由高往低向北面汇流入白坑湖。

泥沟村满山种着各式各样

四、上饶地区有什么古村落历史文化古镇

上饶山水很美,这样的山水之间至今遗存着很多美丽的古村落。

这些古村落后靠青山,前临绿水,积淀着厚重的传统文化底蕴,好像一个个古老故事,叙说着悠久的历史文明。婺源古村、广丰的龙溪村和二渡关村、德兴的海口村和新营村、铅山的儒源村和江村、弋阳的曹溪等地古村,铅山河口、石塘、陈坊的古镇、鄱阳古县渡古镇、横峰葛源古镇、上饶县上泸古镇都保存了大批明清古民居。

广丰十都大屋、玉山樟村何家大屋、上饶县大地纸坊村大屋、上饶城的杨益泰大屋、娄谅故居、杨时乔故居等都是独具上饶古建筑特色的古民居。 婺源在唐开元28年(公元740年)就建县。

婺源古民居历经演变到明代,因为大批婺源商人和官宦大兴土木而形成独具风格的徽派建筑文化。古村落中婺源人世代聚族,屋与屋之间紧挨相连,造型优美规模庞大,屋外建马头墙,屋内精心布局雕梁画栋,梁坊、斗拱、门楣、窗棂等处处刻满人物戏文、花草鸟兽,还有众多匾额、盆景、景窗、石桌石凳等一应俱全,是中国典型的乡村民居建筑,也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中的瑰宝,已被列为国家文物古迹保护单位。

广丰龙溪村、铅山儒源、德兴海口等地的古民居则是注意人和天、地、山、水的环境关系。这些民居蜿蜒于上饶青山绿水间,充分体现“天人合一”的理念。

望采纳!。

五、碗窑古村落的历吏来历

碗窑村旧称蕉滩或蕉滩碗窑,位于苍南县桥墩镇境内,玉龙湖河谷中上游,是清代浙南地区烧制民用青花瓷的主要基地。始建于明洪武年间。融民居、古陶瓷生产线、古庙古戏台于一体,至今仍完整保留着商品经济萌芽时期以手工业工场为中心的古老村落形态,是一活生生的历史博物馆,堪称人文景观之一绝。

据碗窑村记载,明末清初,福建连城县的巫氏等先民为避战乱,一路内迁,至浙江省苍南玉苍山麓南坡(原平阳县)蕉滩时,被当地的资源条件吸引,定居下来,重操原籍旧业———手工操作烧制陶瓷器皿,尤以青花陶瓷闻名。代代相传,在清乾隆年间达到极盛。

据史料记载,当时碗窑小小一个村落,竟吸引了40余姓聚居,人口多达4000人。碗窑人秉传祖业,埋头做碗,除了三四家开小客栈的,另有十来个人懂一点“官话”,给不通当地方言的客商们做做“翻译”,其余的几千号人口基本从事手工制陶。村里客商云集。虽然龙窑(阶级窑)多达18条,但手工出品慢,要货的人又多,商人们为了屯足货,甚至一住半年。 历史上,这个小小的村庄因为做碗而成为江南赫赫有名的乡镇。从前的碗窑村交通十分发达,旅馆饭店林立,戏台上夜夜好戏不断,来买碗的各地客商不绝。在本世纪初,这里是江南一个较大的陶瓷基地。碗窑曾经使村民富甲一方,外地姑娘以能嫁到碗窑村为荣,本村的女孩子一般也不愿外嫁。斗转星移,世事变迁,碗窑村如今已不做碗了,只有老戏台、旧客店还在村中静静地矗立。制碗手艺仅存的一家,还保留着古老的制碗作坊,游客花上十元钱,可以用泥胚做一回碗,那种与泥土亲近的感觉确实令人陶醉。

六、皖南古村落的历史发展

皖南山区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保存了大量形态相近、特色鲜明的传统建筑及其村落。皖南古村落不仅与地形、地貌、山水巧妙结合,而且加上明清时期徽商的雄厚经济实力对家乡的支持,文化教育日益兴旺发达,还乡后以雅、文、清高、超脱的心态构思和营建住宅,使得古村落的文化环境更为丰富,村落景观更为突出。皖南古村落已于2000年登录世界文化遗产,现已成为全人类共享的宝贵财富。作为皖南古村落的典型代表,黟县的西递、宏村两个古村落已率先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皖南古村落”,具有典型的山区聚居村落特点,又称作“徽州古村落”。现存的皖南古村落建筑以明清时期所建的居多,主要是清朝建筑,明以前的比较少见。

建筑,其本身来说,所具有的结构布局上的特点并不能够使其具有流传千古的价值,失去了文化的依托,建筑就像一个没有灵魂的躯壳,因而,对于皖南古村落的研究,便不能不考虑其背后所蕴含的深厚的“徽州文化”。徽州文化是指发生与存在于历史上徽州本土以及由此发生辐射、影响于外的典型特色文化。从地理区域范围来说,包括当年徽州府所辖的六个县,即歙县、黟县、休宁县、祁门县、绩溪县和婺源县。从历史时期来说,主要指北宋宣和三年(1121年)设立徽州府起至清末,这一时期的文化现象是徽州文化的主体。

皖南自古便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因而对于当地百姓来说,相对少且贫瘠的土地,并不能够养活自己,面对改善生活的强烈愿望,当地便形成了一股深远的重文重商的习俗。

徽州居民自古便十分注重教育,以科举道路改变人生的观念在当地根深蒂固。徽州地区一直文风昌盛,居历史记载,在宋代,徽州即有书院12所,清末时已达70 所,社学更多达562所。“十户之村,不废诵读”乃是当地教育发达的深刻写照。明清两代,徽州举人多达996名,进士618名,而状元则仅休宁一县就有 19名,休宁的“状元之乡”、“中国状元第一县”可谓名副其实。在徽州,“连科三殿撰、十里四翰林”、“一门九进士、兄弟四尚书”、“同胞翰林”、“父子尚书”等故事绝不是信口空谈,由此可见当地文化之深厚,文风之昌盛,足可称道于世间,夸耀于史上。又由于当地山川秀丽,绿水怡人,因而徽州足可称之为“钟灵毓秀”“人杰地灵”。

另一方面,与中国一直重农轻商的传统不同,对依靠出外经商来拼打天下并获得“徽商”美誉的徽州人来说,商人是受到尊崇的。面对当地土地的贫乏,经商,便成了徽州人科举之外的另一条出路。自宋代以来,大批徽州人出外经商游历,因其注重诚信、方法灵活,因而徽商获利之重,一时富甲天下者大有人在。

落花终有凋谢日,绿叶也需归根时。当一批批宦游经商之人归家时,带来的便不仅仅是一个经历,一批财富,更是一片视野,一种文化。当地的山水结构,使得徽州古村落建筑小巧而紧促,而当地的重文重商的文化背景,则使其具有了深厚的文化气息和丰富的园林情调。小巧玲珑的结构特点加上深厚的徽文化内涵,使得皖南古村落的建筑具有了经久不息的生命力和持久的吸引力,其作为徽文化的载体,传递的不仅仅是一种辉煌的经历,更是一种文化的生命力。

七、佛冈上岳古民居有多久历史了

上岳古民居位于佛冈县龙山镇上岳村,始建于南宋,盛于明清,距今已超过720年的历史。2006年被评为“广东最美丽乡村示范点”,2008年列入广东首批古村落,现正按“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标准规划整治。

古民居建筑风格属于明清岭南派,建筑群布局清晰、严谨,错落有致,气势恢宏,保存完好。整个古民居建筑由十八“里”组成,共有37幢108座古民居,每幢民居均雕梁画栋,墙壁绘画各具特色。建筑物均青砖到顶,山墙为耳形,屋檐耳边刻有各种图案。从远处望,可以看见五六十个锅耳式防火墙和硬山顶整齐排列,十分壮观。

交通指南:

距佛冈县城16公里,有省道经过,交通方便。驾车从广州市沿京珠告诉往北行到佛冈县汤塘出入口转上106国道,然后往广州方向行驶至龙山镇,再转入县道376线,前行15分钟即到达古民居。广州市为出发点,全程时间约1小时。

陕西的古村落里是特别值得推荐的有:

袁家村,隶属陕西省礼泉县烟霞镇,是非常有名的中国传统村落,村内的房屋布局根据地形地势安排得非常巧妙,房舍都是正南正北,方方正正,秉承了中国建筑的传统风貌,这里因有1994年华国锋给袁家村的两处题字,为这个乡村旅游地增色不少。一处是路边石头上华国锋题写的“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发展集体经济,走共同富裕道路,建设现代化新农村”,另一处是随处可见的华国锋题写的“袁家村”三个大字。旅游至此的人们,看到这两处华国锋的字体,无不露出惊喜的神色,纷纷驻足拍照留念。

陕西西安有一个山顶的村落,是秦岭北麓的世外桃源,也是露营的一个绝佳去处。黄峪寺村露营点在秦琼寨和敬德寨中间,风景秀丽,满眼的绿意,清新的空气,尤其是晚上的时候,搭上帐篷,点着篝火,躺在露营椅上,低头可俯瞰西安的夜景,抬头可仰望漫天的星空,视觉享受,身心舒适。西安市阎良区宋家堡古村,坐落于美丽的关中清河北岸,清水河在这里自然形成了一U湾,使宋家堡近乎三面环水;过去,堡子更有古城墙环绕,南城外还有万花楼台,是一个非常美丽的村落。

灵泉村,位于陕西黄河西塬畔上,在村东南侧的有块甘泉水,据传说能治病,而且非常灵验因此得名灵泉村。该村坐落在魏长城脚下至少超过二千多年历史和灿烂黄土文化,是北方难能可贵保存较为完好的古村落。现在灵泉村正在打造景区,已经安装上了景区的标准导视牌。随便走了走,没有深转。看看古城墙,看看古建筑,感受这个中国传统古村落的魅力。

营子洼村地处山东临沂市平邑县铜石镇,海拔500多米,岱崮地貌。据传明代有一隐士高人为躲避战乱到此修行而建村,目前全村户籍人口227人,常驻人口只有127人。这里山青水秀,空气清新,没有现代文明的染指,如穿越千年古村落……

踏入这个美丽的小山村,群山怀抱,鸡鸣犬吠,羊咩牛哞,不绝于耳。善良矍铄、热情好客的老人,更是村中独特风景。

这里静静的石碾,高耸的石墙,厚重的粮囤,鲜艳的门神、诗意的台阶、深邃的峡谷,清香的花椒树,勾起大家道不尽的美好记忆……

该村只有一个姓氏——许,有 历史 记载,春秋战国时期,吴王伐鲁,屯兵于此,这就是距该村不远处的吴王崮的来历。如果由此来推断的话,该村的 历史 或许更久远,也可能就是当年兵营所在地,所以才叫“营子”洼。营子洼也有人叫营子沟、营子寨的。

该村群山环抱,空气清新,植被茂密,风光绮丽。踏入这个美丽的山村,鸡鸣犬吠,羊咩牛哞,不绝于耳。善良矍铄、热情好客的老人,更是村中独特风景,人文与自然完美和谐的营子洼村,具有很高的保护和开发价值。

潘长江主演的**《老潘的归途》在这里拍摄,为迎接摄制组,村子加宽了道路。

村内200多棵桦树,郁郁葱葱,高耸挺拔。

村内剩下的大多是留守的老人,悠闲地打发着时光。

高高的石墙,幽静的小村。

石头砌成的房子,一代代人在此居住,保留了原汁原味的古村落风貌。

九十年代初中德援粮项目修建的蓄水池。

许多村民已外出打工,逃离祖辈居住的大山,破败的房屋已经多年无人居住。

离营子洼不远的二丹山,有小桂林之称。

登上丹阳山,极目远眺,山峦叠翠,美不胜收。

新枣高速就在山下,正加紧施工,准备明年通车。

(部分文字介绍转自乐行天下,在此表示感谢。)

新县十大古村落

河南省信阳市新县是一座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古城。周围散落着数十个古村落,这也是中原古文明的精髓。这是一个我们都向往的神秘地方。这里有...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