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先秦古籍
《诗经》《楚辞》《山海经》《论语》 《孟子》 《吕氏春秋》 《尚书《左传》《国语》《墨子》《老子》》《庄子》《荀子》《韩非子》,《礼》《乐》《书》《诗》《周易》《春秋》等等 成书在秦朝之前
《尔雅》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专著,也是第一部按照词义系统和事物分类来编纂的词典。
《尔雅》是辞书之祖。《尔雅》最早著录于《汉书·艺文志》,但未载作者姓名。书中收集了比较丰富的古汉语词汇。它不仅是辞书之祖,还是典籍——经,《十三经》的一种,是汉族传统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
《尔雅》成书于战国或两汉之间,上限不会早于战国,因为书中所用的资料,有的来自《楚辞》、《列子》、《庄子》、《吕氏春秋》等书,而这些书是战国后的作品。
扩展资料:
《尔雅》作为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训诂汇编,其体例和训诂方法,对中国的训诂学和词书编纂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现代的古汉语词典和方言词典,体现的还是它的编纂宗旨,即用今言解释古语,用通行语释方言。这一编纂宗旨,体现了人们对词书的最普遍、最基本的需要。
《尔雅》解释的有单词、复词,也有四字的成语和古籍中难懂的句子。成语和语句大多出自《诗经》。我国词典把成语单列为词条,也始自《尔雅》。总之,《尔雅》多种多样的训诂方法,大多被后世的训诂着作和字书、辞书所继承和发展。
序
田子一卷,周田骈撰。骈,齐人,与慎到、接子、环渊皆学黄老之术,皆有所论,附见《史记.孟子荀卿列传》。《汉志.道家.田子二十五篇》注:「名骈,齐人,游稷下,号天口骈。」《隋》、《唐志》皆不著录,佚已久。兹从《吕氏春秋》辑得佚说三篇,其一篇与《淮南子》所引互有详略异同,参订校补,并附考为卷。其说变化应求而皆有章,因性任物而莫不宜当,始《尸子》所谓田骈贵均者邪?历城马国翰竹吾甫。
田子
田骈以道术说齐王,王应之曰:「寡人所有者(《淮南子》无者字),齐国也。道术难以除患(《吕氏春秋》引无此句,据淮南子补),愿闻齐(《淮南子》无齐字)国之政。」田骈对曰:「臣之言无政,而可以得(《淮南子》作为)政。譬之若林木无材,而可以得(《淮南子》作为)材。愿王察其所谓,而自取齐国之政焉(《吕氏春秋》作「愿王之自取齐国之政也」)。骈犹浅言之也,博言之,岂独齐国之政哉?变化应求而皆有章,因性任物而莫不宜当,彭祖以寿,三代以昌,五帝以昭,神明以鸿(《吕氏春秋》引至此)。己虽无除其患害,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可陶治而变化也。齐国之政,何足问哉!此老聃之所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者也。」(《淮南子》引连自取齐国之政焉下。《吕氏春秋.执一篇》、《淮南子.道应训》并引此节,详略不同,互参订补。)
田骈谓齐王曰:「孟贲庶乎患术,而边境弗患;楚、魏之王,辞言不说,而境内已修备矣,兵士已修用矣;得之众也」。(《吕氏春秋.用众篇》)
客有见田骈者,被服中法,进退中度,趋翔闲雅,辞令逊敏。田子听之毕而辞之。客出,田骈送之以目。弟子谓田骈曰:「客,士与?」田骈曰:「殆乎非士也。今者客所弇敛,士所术施也;士所弇敛,客所术施也。客殆乎非士也。」故火烛一隅,则室偏无光;骨节蚤成,空窍哭历,身必不长;众无谋方,乞谨视见,多故不良;志必不公,不能立功;好得恶予,国虽大不为王;祸灾日至。故君子之容,纯乎其若钟山之玉,桔乎其若陵上之木。淳淳乎慎谨畏化,而不肯自足;干干乎取舍不悦,而心甚素朴。(《吕氏春秋.士容篇》)
田子附录
慎到,赵人。田骈、接子,齐人。环渊,楚人。皆学黄老道德之术。(《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田子二十五篇。名骈,齐人,游稷下,号天口骈。(《汉书.艺文志》)
公而不党,易而无私,决然无主,趣物而不两,不顾于虑,不谋于知,于物无择,与之俱往,古之道术有在于此者,彭蒙、田骈、慎到闻其风而说之。齐万物以为首。(《庄子.杂篇.天下》)
「慎到之道,非生人之行,而至死人之理,适得怪焉。」田骈亦然,学于彭蒙,得不教焉。(同上)
田子贵均。(《尸子》)
陈骈贵齐,齐死生、等古今也。(《吕氏春秋.不二篇》高诱注)
齐人见田骈,曰:「闻先生高议,设为不宦,而愿为役。」田骈曰:「子何闻之?」对曰:「臣闻之邻人之女。」田骈曰:「何谓也?」对曰:「臣邻人之女,设为不嫁,行年三十而有七子,不嫁则不嫁,然嫁过毕矣。今先生设为不宦,赀养千锺,徒百人,不官则然矣,而富过毕矣。」田子辞。(《战国策.齐策》)
记载秦朝以前的历史古籍有以下一些:
《史记》、《资治通鉴》和《通志》等后世的通史,对先秦历史皆有记载。
《尚书》、《礼记》、《春秋》、《国语》、《世本》、《竹书纪年》、《穆天子传》等先秦的史籍。
《战国策》、《越绝书》、《吴越春秋》等后世整理和编著的记载先秦史实的著作。
《管子》、《孟子》、《庄子》、《晏子春秋》、《商君书》、《吕氏春秋》等诸子著作中亦有不少史料记载。
以上只是部分记载秦朝以前的历史古籍,还有部分史书未列举出来,如果需查阅全面的历史古籍,可咨询相关历史专业人士或者查询历史类资料。
分类: 社会民生
问题描述:
或者诗经逸诗的定义
解析:
先秦古籍中常常引用“诗”句,其中有一些是今本
《诗经》305篇以外的,前人称它们为“逸诗”。
今传的《诗经》并非足本,如《小雅》中的《南陔》、
《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
等 6篇,篇名都见于《仪礼·乡饮酒礼》和《仪礼·燕
礼》,而其辞不存。《毛传》以为“有其义而亡其辞”,
朱熹《诗集传》认为这 6篇皆“有声而无辞”。多数学
者则同意《毛传》之说,以为本来有辞而亡逸了。还有
《商颂》,据《国语·鲁语》说,原来有12篇,今《诗
经》所收只有5篇,其他7篇何时散逸不能定。此外,今
传本《诗经》中还有阙句的情况,如《小雅·沔水》共
3章,前2章每章皆8句,而第3章仅有6句,朱熹疑脱首2句;
《周颂·维清》仅有 4句,朱熹疑有脱文;《鲁颂·□
宫》共9章,前5章中,第一、第二、三、五章每章皆17
句,独第四章为16句,朱熹以为脱1句。姚际恒《诗经通
论》反对朱熹之说,以为此诗无阙句,但理由不足。
先秦古籍所引的“诗”句,如《荀子·王霸》所引
“如霜雪之将将,如日月之光明。为之则存,不为则亡”,
《臣道》所引“国有大命,不可以告人,妨其躬身”;以
及《解蔽》、《正名》和《法行》等篇中都有些“诗”
句,但不见于今本《诗经》。又如《左传·庄公二十二
年》“翘翘车乘,招我以弓。岂不欲往?畏我友朋”,以
及《左传·成公九年》、《襄公五年》、《襄公八年》、
《襄公三十年》、《昭公四年》、《昭公十二年》、《昭
公二十六年》中所引的一些诗,也都如此。但这些诗是
否都是原属《诗经》所收而后散逸的诗,尚难断定。其他
古籍如《国语》、《论语》等书中还有一些。这些“逸
诗”总数并不很多。
清代郝懿行《郝氏遗书》中有《诗经拾遗》1卷,辑
录较为完备。
中国古代先秦时期典籍的目录是《周礼》、《周髀算经》、《竹书纪年》、《楚辞》、《庄子》、《春秋》及其三传 、《尔雅》、《韩非子》、《鹖冠子》、《孝经》、《荀子》、《黄帝内经》、《易经》、《逸周书》、《仪礼》、《管子》、《公孙龙子》、《孔子家语》、《国语》、《老子》、《礼记》、《列子》、《论语》、《吕氏春秋》、《孟子》、《墨子》、《穆天子传》、《山海经》、《商君书》、《尚书》、《申鉴》、《申子》、《慎子》、《诗经》、《孙子兵法》考古发掘的孙膑兵法《大戴礼记》、《晏子春秋》。
先秦是中国对古代历史所做划分的时间区间,全称为先秦时期(又称先秦时代),中国秦朝以前(即公元前221年以前)的时代的统称,是指从传说中的三皇五帝到战国时期这个阶段。
狭义的先秦史研究的范围,包含了我国从进入文明时代直到秦王朝建立这段时间,主要指夏、商、西周、春秋、战国这几个时期的历史。由于秦朝是中国君主集权、部落共主与封建的分水岭,君主集权自秦朝才开始,故先秦时期也是中国政治处于部落共主或封建制度的时期。著名学者黄摩崖先生将先秦比作中华文明的头颅。
什么是先秦古籍
本文2023-10-20 02:11:59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498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