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公孙丑上》原文及翻译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0浏览:1收藏

《孟子·公孙丑上》原文及翻译,第1张

公孙丑问曰,夫子当路于齐,管仲、晏子之功,可复许乎。孟子曰,子诚齐人也,知管仲、晏子而已矣。或问乎曾西曰,吾子与子路孰贤。曾西蹴然曰,吾先子之所畏也。曰,然则吾子与管仲孰贤。曾西艴然不悦,曰,尔何曾比予于管仲。管仲得君如彼其专也,行乎国政如彼其久也,功烈如彼其卑也,尔何曾比予于是。

“敢问夫子恶乎长。”公孙丑问:“请问,老师擅长哪方面。”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孟子说:“我能识别各种言论,我善于培养我的浩然之气。”“敢问何谓浩然之气。”公孙丑说:“请问什么叫浩然之气。”。

孟子这个名字在中国久远的历史长河中具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他最突出的影响就是其仁义善的思想,孟子是一代伟大的圣人,他的一生有很多的学生,而公孙丑则是孟子最得意的也是最看重的学生之一,《孟子公孙丑》记载了孟子与学生公孙丑的对话,就是仿照《论语》,通过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来阐述儒家的思想。

值得注意的是,《孟子》一书中除了《孟子公孙丑》之外的篇章,全都是记载孟子个人言论的,只有这篇是以对话的形式出现的,可见孟子对于公孙丑这位学生的重视程度之高。

孟子与公孙丑的关系

在《孟子公孙丑》这篇文章中,孟子进一步阐述了他所宣扬的仁政的理论,但是孟子没有枯燥的说教,而是列举大量的故事来具体说明仁政的道理。

孟子用晏子的故事来教育学生如何趁势追击、事半功倍;用揠苗助长的寓言故事来教育公孙丑要养浩然正气,不要企图不劳而获,要心胸坦荡,这才是君子的所为,并且孟子进一步解释所谓浩然正气就是壮大的阳刚之气,就是心胸宽广、坦坦荡荡、气贯山河的泱泱正气。因为孟子一贯宣扬仁政,他不屑于同时代那些善于用花言巧语、巧舌如簧、阴谋诡计的所谓权术,认为这都是上不了台面的小人之术,是君子所不齿的。

孟子一向推崇的是圣贤君子,他们都是以德服人、以理服人,让人心悦诚服的,从内心里觉得别人的对的,而不是用强权和霸道来强迫别人服从,这样即使会令别人表面上服从你,但是内心却对你充满了怨恨。孟子认为那也算不上真正的仁政。只有让百姓真正从内心觉得国君的治理是对的,对他们有好处,百姓才会顺利地接受这个政策。

译文:

公孙丑问道:“如果您在齐国掌权,管仲、晏子那样的功业,能再次建立起来吗?”

孟子说:“你真是个齐国人啊,只知道管仲、晏子罢了。有人问曾西说:‘你和子路相比,谁贤?’曾西不安地说:‘子路是我的先人所敬畏的人。’那人又问:‘那么你和管仲相比谁贤?” 

“曾西顿时很不高兴地说:‘你为什么竟拿我同管仲相比?管仲得到齐桓公的信任是那样专一,执掌国政是那样长久,而功业却是那样卑微。你为什么竟拿我同这个人相比?’”

(孟子接着)说:“管仲那样的人是曾西不愿做的,而你以为我会愿意吗?”

公孙丑说:“管仲使他的君主称霸,晏子使他的君主扬名,管仲、晏子还不值得效仿吗?”

孟子说:“凭齐国的条件称王天下,真是易如反掌。”

原文:

公孙丑问曰:夫子当路于齐,管仲、晏子之功,可复许乎?

孟子曰:子诚齐人也,知管仲、晏子而已矣!或问乎曾西曰:吾子与子路孰贤?曾西蹴然曰:『吾先子之所畏也。曰:然则吾子与管仲孰贤?曾西艴然不悦,曰:尔何曾比予于管仲!管仲得君如彼其专也,行乎国政如彼其久也,功烈如彼其卑也:尔何曾比予于是!

曰:管仲,曾西之所不为也,而子为我愿之乎?

曰:管仲以其君霸,晏子以其君显;管仲、晏子犹不足为与?

曰:以齐王由反手也。

出处:出自战国时期孟子的《孟子·公孙丑上》。

扩展资料:

作者简介:

孟子(约前372年—前289年),姬姓,孟氏,名轲,字号不详,战国时期邹国(今山东济宁邹城)人。

战国时期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地位仅次于孔子,与孔子并称“孔孟”。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

韩愈《原道》将孟子列为先秦儒家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元朝追封孟子为“亚圣公·树宸”,尊称为“亚圣”,《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的弟子共同编写完成,倡导“以仁为本”。

代表作有《鱼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公孙丑上》,《富贵不能*》,《鱼我所欲也》和《寡人之于国也》被编入中学语文教科书中。

孟子以“仁政”为根本的出发点,创立了一套以“井田”为模式的理想经济方案。提倡“省刑罚、薄税敛”、“不违农时”等主张。要求封建国家在征收赋税的同时,必须注意生产,发展生产,使人民富裕起来,这样财政收入才有充足的来源。

这种思想,是应该肯定的。作为新兴地主阶级的思想家,孟子还提出重农而不抑商理论,改进了传统的“重农抑商”的思想,这种经济观念在当时是进步的。孟子的“井田制”理想,对后世确立限制土地兼并,缓和阶级矛盾的治国理论有着深远的影响及指导意义。

-孟子

公 孙 丑 下

共十四章

(一)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

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

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

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孟子说:“有利的天时不如有利的地势,有利的地势不如人心的团结。三里的内城,七里

的外城,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包围起来攻打它,必定有得天时的战机,然而却不能取

胜,这是有利的天时不如有利的地势。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兵器铠甲不是不坚利,

粮食不是不多,(可是敌人一来却)弃城逃离,这便是有利的地势不如人心的团结。所以说,控

制人民不迁逃,不靠国家的疆界,巩固国家不靠山川的险阻,威服天下不靠兵器铠甲的坚利。得

到仁义的人,帮助他的就多;失掉仁义的人,帮助他的就少。帮助他的人少到极点,连家里人都

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极点,天下的人都归顺他。让天下人都归顺他的人去攻打连家里人都背

叛他的人,(必然所向无敌;)所以君子不战则罢,战则必胜。”

(二)孟子将朝王,王使人来曰:“寡人如就见者也,有寒疾,不

可以风。朝①,将视朝,不识可使寡人得见乎?”

孟子正要去朝见齐王,齐王派人来说:“我本该来看望您的,但是有畏寒的病,不能吹风。

明天早晨,我将临朝听政,不知(您是否肯来)让我见见您吗?”

对曰:“不幸而有疾,不能造朝。”

孟子回话道:“我不幸生了病,不能到朝廷上去。”

明日,出吊于东郭氏②。公孙丑曰:“昔者辞以病,今日吊,或者

不可乎?”

第二天,孟子出门到东郭氏家去吊丧。公孙丑说:“昨天推说有病,今日却去吊丧,也许

不合适吧?”

曰:“昔者疾,今日愈,如之何不吊?”

孟子说:“昨天有疾,今天好了,怎么不能去吊丧?”

王使人问疾,医来。孟仲子对曰③:“昔者有王命,有采薪之忧,

不能造朝。今病小愈,趋造于朝,我不识能至否乎?”

齐王派人来询问病情,医生也来了。孟仲子应付来人说:“昨天有王的召令,他不巧有点

小病,不能到朝廷去。今天病好了点,急匆匆赶赴朝廷去了,不知道现在到了没有?”

使数人要于路,曰:“请必无归,而造于朝!”

孟仲子随即派了几个人到路上去拦截孟子,告诉他:“请您一定不要回家,赶快到朝廷去!”

不得已而之景丑氏宿焉④。

孟子不得已,就到景丑氏家去歇宿。

景子曰:“内则父子,外则君臣,人之大伦也。父子主恩,君臣主

敬。丑见王之敬子也,未见所以敬王也。”

景子说:“在家有父子,在外有君臣,这是人世间最重大的伦理关系。父子关系以慈爱为

主,君臣关系以恭敬为主。我看到了齐王对您敬重,却没看到您怎么敬重齐王。”

曰:“恶!是何言也!齐人无以仁义与王言者,岂以仁义为不美也?

其心曰,‘是何足与言仁义也’云尔,则不敬莫大乎是。我非尧舜之道,

不敢以陈于王前,故齐人莫如我敬王也。”

孟子说:“咳!这是什么话!齐国人没有一个拿仁义的道理去说给齐王听的,难道是认为

仁义不好吗?(只是)他们心里在想:‘这个君王哪值得同他去谈仁义!’那么,(对齐王的)

不恭敬没有比这更大的了。至于我,不是尧、舜之道不敢在齐王面前陈述,所以齐国人没有一个

像我这样敬重齐王的。”

景子曰:“否,非此之谓也。礼曰:父召,无诺;君命召,不俟驾。

固将朝也,闻王命而遂不果,宜与夫礼若不相似然。”

景子说:“不,不是说的这个。礼的规定说:父亲召唤,儿子不能用‘诺’应答,(而要

恭敬地用‘唯’应答);君王宣召,臣子不等车子驾好就动身。您本来准备去朝见,听了君王的

召令却不去了,这恐怕与礼的规定不大符合吧。”

曰:“岂谓是与?曾子曰:‘晋楚之富,不可及也。彼以其富,我

以吾仁;彼以其爵,我以吾义,吾何慊乎哉?’夫岂不义而曾子言之?

是或一道也。天下有达尊三:爵一,齿一,德一。朝廷莫如爵,乡党莫

如齿,辅世长民莫如德。恶得有其一以慢其二哉?故将大有为之君,必

有所不召之臣,欲有谋焉,则就之。其尊德乐道,不如是,不足与有为

也。故汤之于伊尹,学焉而后臣之,故不劳而王;桓公之于管仲,学焉

而后臣之,故不劳而霸。今天下地丑德齐,莫能相尚,无他,好臣其所

教,而不好臣其所受教。汤之于伊尹,桓公之于管仲,则不敢召。管仲

且犹不可召,而况不为管仲者乎?”

孟子说:“难道能这么说吗?曾子说过:‘晋国、楚国的财富,没法比得上。不过,它们

凭借财富,我凭借我的仁德;它们凭借爵位,我凭借我的道义,我欠缺什么呢?’难道这话没有

道理而曾子随便说说的么?这或许是另有一种道理的罢。天下普遍看重的东西有三样:爵位、年

纪、道德。在朝廷里,没有比爵位更尊贵的,在乡里,没有比年龄更尊贵的,辅助君主、管理百

姓,没有比道德更尊贵的。(他)哪能有了其中一种(爵位)而轻视另两种(年龄、道德)呢?

所以想要有大作为的君主,必定有他不能召见的臣子,要有事情商议,那就(亲自)前去请教。

如果他不像这样(诚心实意)地崇尚道德、喜爱仁义,就不值得同他一起干事。所以汤王对于伊

尹,(首先是)向他学习,然后才把他当作臣子,所以不费力气就统一了天下;桓公对于管仲,

(首先也是)向他学习;然后才把他当作臣子,所以不费力气就称霸诸侯。现在天下(大的诸侯

国)土地相等,德行相似,谁也超不过谁,(之所以如此)没有别的原因,是因为(君主)喜欢

任用听从他们使唤的人做臣,而不喜欢任用教导他们的人做臣。汤王对于伊尹,桓公对于管仲,

就不敢随意召见。管仲尚且不能随意召见,何况不愿做管仲的人呢?”

注释①朝(Zhāo):早晨。②东郭氏:齐国的一个姓东郭的大夫。③孟仲子:孟子的

堂弟,又是他的学生。④景丑氏:齐国大夫景丑。

(三)陈臻问曰①:“前日于齐,王馈兼金一百而不受②;于宋,

馈七十镒而受③;于薛,馈五十镒而受。前日之不受是,则今日之受非

也;今日之受是,则前日之不受非也。夫子必居一于此矣。”

陈臻说:“以前在齐国,齐王送您一百镒好金您不接受;在宋国,送您七十镒,您接受了;

在薛,送您五十镒,您接受了。如果以前不接受是对的,那么后来接受就是错的;后来接受如果

是对的,那么以前不接受就是不对的。在这两种情况中,您必定处于其中的一种了。”

孟子曰:“皆是也。当在宋也,予将有远行,行者必以赆,辞曰:

‘馈赆。’予何为不受?当在薛也,予有戒心,辞曰:‘闻戒,故为兵

馈之。’予何为不受?若于齐,则未有处也。无处而馈之,是货之也。

焉有君子而可以货取乎?”

孟子说:“都是对的。当在宋国的时候,我将要远行,远行的人必然要用些路费,宋君说:

‘送点路费(给你)。’我为什么不接受?当在薛地的时候,我有防备(在路上遇害)的打算,

主人说:‘听说需要防备,所以送点钱给你买兵器。’我为什么不接受?至于在齐国,就没有(送

钱的)理由。没有理由而赠送,这是收买我啊。哪有君子可以用钱收买的呢?”

注释①陈臻:孟子弟子。②金:古代所说的金,多是指黄铜。③镒(yì):古代的重

量单位之一,二十两为一镒。

(四)孟子之平陆①,谓其大夫曰②:“子之持朝之士,一日而三

失伍,则去之否乎?”

 充虞请曰③:“前日不知虞之不肖,使虞敦匠事④。严,虞不敢请;今愿窃有请也:木若以美然⑤。”

 曰:“古者棺椁无度,中古棺七寸,椁称之——自天子达于庶人⑥。非直为观美也,然后尽于人心⑦。不得不可以为悦,无财不可以为悦;得之为有财,古之人皆用之,吾何为独不然⑧!且比化者无使土亲肤,于人心独无恔乎⑨!吾闻之也:君子不以天下俭其亲⑩。”

 [原文通释]

 孟子从齐国到鲁国安葬母亲,返回到齐国,途中停留在嬴地。

 学生充虞请教说:“前些日子承蒙老师您不嫌弃我,让我操办做棺椁的事。庄重的时刻,我不敢冒失地发问;现在希望私下向您讨教:棺木似乎很华美啊!”

 孟子回答说:“上古对于棺木没有尺寸规定,中古规定棺木厚七寸,椁木与棺木的厚度相称——从天子到普通百姓都这样。不是只为了看着美好,制作出来是为了从内心尽孝。不被礼制的规定允许不能够制作称心如意的棺椁,没有财力不能够制作称心如意的棺椁;礼制规定允许又有财力,古人都按这个原则去做,我为什么单单不这样呢!况且用棺椁庇护托付的目的是为了不让泥土沾上人的肌体,对人心难道不是慰藉吗!我听到过这样的话:君子不因为顾及天下使自己亲人的安葬俭朴。”

[注释]

 ①孟子自齐葬于鲁:孟子从齐国到鲁国安葬母亲。这应该是孟子担任齐卿之后的事情。母亲随孟子在齐国,母故,孟子护母亲遗体回鲁安葬。

 ②反于齐,止于嬴:返回到齐国,途中停留在嬴地。返于齐,指安葬事务完毕后孟子返还齐国做官。反,同“返”。止,途中停留。嬴,音Yíng,齐邑。

 ③充虞请曰:充虞请教说。充虞,孟子的学生。请,请教。

 ④前日不知虞之不肖,使虞敦匠事:前些日子承蒙老师您不嫌弃我,让我操办做棺椁的事。不知虞之不肖,不知道我能力差,这是客气表达,意思是承蒙您高看我,承蒙您没嫌弃我。之,放在“虞”与“不肖”这个主谓短语之间,取消该短语的独立性。敦,操持办理。匠事,工匠制作棺椁的事。

 ⑤严,虞不敢请;今愿窃有请也:木若以美然:庄重的时刻,我不敢冒失地发问;现在希望私下向您讨教:棺木似乎很华美啊。严,庄重恭敬严肃的时刻、场合、态度或事情。《史记·仲尼列传》:孔子之所严事。愿,希望。若以,似乎。窃,私下,小范围的偏得。美然,华美的样子。

 ⑥古者棺椁无度,中古棺七寸,椁称之——自天子达于庶人:上古对于棺木没有尺寸规定,中古规定棺木厚七寸,椁木与棺木的厚度相称——从天子到普通百姓都这样。第一个“古”指上古。椁,外棺。无度,没有限度,没有规格要求。称,与……相称。之,指棺。破折号相当于“没有例外”。

 ⑦非直为观美也,然后尽于人心:不是只为了看着美好,制作出来是为了从内心尽孝。直,只。观,看着。然,这,指制作棺椁。

 ⑧不得不可以为悦,无财不可以为悦;得之为有财,古之人皆用之,吾何为独不然:不被礼制规定允许不能够制作称心如意的棺椁,没有财力不能够制作称心如意的棺椁;被礼制规定允许又有财力,古人都按这个原则去做,我为什么单单不这样呢。不得,不能办到,不被允许。不可以,不能够。为悦,算作称心意,称心如意。为有财,又有财力,还有财力。用,按……去做。

 ⑨且比化者无使土亲肤,于人心独无恔乎:况且庇护托付的目的是为了不让泥土沾上人的肌体,对人心难道不是慰藉吗。比化,庇托。比,同“庇”,庇护,用棺椁庇护。化,“托”之衍文,托付,寄托,托付给山阿。陶潜:托体同山阿。者,……的目的。亲,贴近,沾上。肤,肌体。于,对,对于。独,单单。恔,音xiào,使……痛快,慰藉。

 ⑩吾闻之也:君子不以天下俭其亲:我听说这样的话:君子不因为顾及天下使自己亲人的安葬俭朴。以天下,因顾及天下的缘故。天下,作动词,顾及天下。俭,使动用法,使……安葬俭朴。其,自己的。

[解读与点评]

 首先提出一个疑问,留在此“存疑”。许多人考据孟子生平时都认为孟子在母亲去世时护灵回老家鲁国,并为母亲守孝二十五个月。可从原文读出来的“反于齐,止于嬴”的时间似乎不像二十五个月之久。充虞请曰:“前日不知虞之不肖,使虞敦匠事。严,虞不敢请;今愿窃有请也。”这个“前日”以及充虞的话表达的意思似乎告诉我们,孟子安葬母亲不久又返回齐国。因为在二十五个月中,充虞有的是机会向孟子发问,何以推迟到守丧二十五月返齐的路上才发问?

 可不可以这样考虑,孟子的母亲去世时孟子已经六十多岁了,礼法是不是有“规定”,六十多岁的老人是不是可以不用为父母守丧三年。

 从“古者棺椁无度,中古棺七寸,椁称之——自天子达于庶人”这个回答我们可以捕捉到的信息是,孟子所说的“中古”之时,对棺木的厚度已经有了尺寸规定,而且“自天子达于庶人”一律如此。当然,到孔子孟子之时关于棺木的规格要求已经有了,而且还细化了。可以这样说,做为孔子儒家思想继承者的孟子为其母厚葬,当时已遭人诟病,由于有了《孟子》的文字记载,既为后世儒者效法,也为今人批判儒家找到了口实。孟子从理论上开了厚葬之先河。

 对“使虞敦匠事严虞不敢请”的句读,难在对“严”字的解释上。是选择“使虞敦匠事”通顺还是选择“使虞敦匠事严”通顺?显然是选择前者通顺。“虞不敢请”主谓语齐全没问题了。学者对怎么处理这个“严”字犯了难,有人将“严”解释成“急”,急与不敢请有什么关系?其实,“严”就是庄严、严肃、严重之严及其引申。后来人们也将“严”多用于父亲,用于母亲的是“慈”。其实,最初是没有这个分工的。《史记·仲尼列传》中有“孔子之所严事”句,称孔子像恭敬尊长、老师一样对待一群人,“严”字用在了群体上。可见“严”指的是庄重恭敬严肃的时刻、场合、态度或事情。在学生眼里,孟子为母亲办理丧事正是一件很庄严的事情。确实不该在这样庄严的时刻、场合提出可能给人带来不良影响的问题,所以“虞不敢请”。

 还有“且比化者无使土亲肤”中的“比化”两个字难处理。反复揣摩这句话,“比”即“庇”的古字,比同庇。“化”字在此可谓不伦不类,会不会有笔误的可能?完全可能:刻在竹简上,“化”很像“托”。

 

《孟子·公孙丑上》原文及翻译

公孙丑问曰,夫子当路于齐,管仲、晏子之功,可复许乎。孟子曰,子诚齐人也,知管仲、晏子而已矣。或问乎曾西曰,吾子与子路孰贤。曾西蹴然...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