莪术、三棱、草决明、山楂、珍珠母、龙骨、炮姜、白术
您好
莪术,三棱具有破血逐瘀的功效,决明子具有补肝明目的功效,山楂具有活血化瘀,消食积的功效,珍珠母,龙骨具有收敛固涩,补阳安神的功效,炮姜具有温阳的作用,白术具有健脾的作用,山药具有滋阴的作用,五味子具有收敛的功效,山芋具有生津的作用,茯苓具有健脾安神的作用,僵蚕具有通络的功效,杜仲具有补肝肾,枸杞具有滋阴的作用,知母具有生津,*羊藿具有补阳通络的功效。您好该方总体具有补阳安神滋阴收敛的功效,建议您可以根据您的病情对症服用。
三棱莪术同属活血化淤药
共同点:破血祛淤,行气止痛,消积,治癓瘕,经闭,跌打损伤,饮食积滞诸证。醋制加强止痛散淤之功。用量:3~10g。
不同点:三棱:破血力大;莪术:行气力大善治食滞,偏于破气。二者常相须为用。
醋三棱的功效与作用禁忌
醋三棱的功效与作用禁忌,想必大家都对醋三棱这种食物的功效和作用不陌生吧,它的功效与作用涉及很多方面,这种食物的功效要根据个人体质来分析,了解它本身才能够利用好它的功效,养生就看醋三棱的'功效与作用禁忌。
醋三棱的功效与作用禁忌1醋三棱的功效与作用
醋三棱苦滑,入肝脾经脉,具有破血行气、消积止痛的功效。
有以下用途:
1、血瘀闭经、产后瘀血腹痛、腹部肿块积聚等证型常与莪术、牛膝、川芎等三甘丸合并。
与莪术、丹参、鳖甲、牡蛎合用,可活血化瘀、软坚散结。
体弱者,常与党参、黄芪、白术配伍。
2、气滞腹痛证常与莪术、青皮、麦芽等行气消积药结合使用。
醋三棱的功效与作用禁忌2一、基本概述
药名:三棱
别名:黑三棱、泡三棱。
功效分类:祛瘀通经药;破血消症药;行气消积药。
性味:味辛;苦;性平。
归经:肝;脾经。
功效:祛瘀通经;破血消症;行气消积
主治:血滞经闭;痛经;产后瘀阻腹痛;跌打瘀肿;腹中包块;食积腹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45-9g。蒙药多入丸散剂。
药材基源:三棱为黑三棱科植物黑三棱、细叶黑三棱、小黑三棱的块茎。
二、炮制方法
1、三棱:除去杂质,浸泡,润透,切薄片,干燥。
2、醋三棱:取净三棱片,照醋炙法炒至色变深。每100Kg三棱,用醋15kg。
采收储藏:秋季采挖,除去根茎及须根,洗净,或削去外皮晒干。
三、功效作用
1、《本草经疏》记载:三棱,从血药则治血,从气药则治气。老癖症瘕积聚结块,未有不由血瘀、气结、食停所致,苦能泄而辛能散,甘能和而入脾,血属阴而有形,此所以能治一切凝结停滞有形之坚积也。洁古谓其能泻真气,真气虚者勿用,此见谛之言也。
2、《医学启源》记载:三棱主心膈痛,饮食不消,破气。
3、《济生方》三棱煎丸 记载:三棱治疗妇人、室女血瘕 月经不通 脐下坚结大如杯 久而不治 必成血蛊:三棱、蓬术各100克芫花50克青皮(去瓤净)75克.上锉如豆大 用好醋一升 煮干 焙为细末 醋糊为丸 如桐子大 每服五十丸 食前用淡醋汤下.
4、三棱治症瘕鼓胀,用三棱根切一石,加水五石煮成三石,去渣,再煮,得汁三培。隔水明显成膏,浓如稠糖。每天早晨服一小匙,酒送下。又方:荆三棱、青皮、陈皮、木香各半两,肉豆蔻、槟榔各一两,硇砂二钱,共研为末,加糊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姜汤送下。
5、三棱治浑身燎泡(状如棠梨,每泡出水)。用荆三棱、蓬莪茂各五两,共研为末。分三次服,酒调下。连续服完。
6、三棱治痃癖(胁下坚块如石)。用荆三棱(炮)一两、川大黄一两,共研为末,加醋熬成膏。每日服一匙,空心服,生姜、桔皮汤送下。
7、《医学衷中参西录》记载:三棱气味俱淡,微有辛意;莪术味微苦,气微香,亦微有辛意,性皆微温,为化瘀血之要药。以治男子痃癖,女子症瘕,月经不通,性非猛烈而建功甚速。其行气之力,又能治心腹疼痛、胁下胀疼,一切血凝气滞之症。若与参、术、芪诸药并用,大能开胃进食,调血和血。若细核二药之区别,化血之力三棱优于莪术,理气之力莪术优于三棱。
8、《纲目》记载:三棱能破气散结,故能治诸病,其功可近于香附而力峻,故难久服。
9、三棱治乳汁不下。用荆三棱三个,加水二碗,煎成一碗,洗奶(乳房),取汁出为度。
10、《日华子本草》记载:三棱治妇人血脉不调,心腹痛,落胎,消恶血,补劳,通月经,治气胀,消扑损瘀血,产后腹痛、血运并宿血不下。
11、三棱治小儿气癖。用三棱煮汁给授乳的母亲吃,也把少量给小儿吃。小儿新生百日及十岁以下,无论热痃癖等,服此药都有效。
12、王好古 记载:三棱,破血中之气,肝经血分药也。三棱、莪术治积块疮硬者,乃坚者削之也。通肝经积血。治疮肿坚硬。
13、《开宝本草》记载:三棱主老癖症瘕结块。
14、三棱治反胃恶心,药食不下。用荆三棱(炮)一两、生丁香三分,共研为末。每服一钱,开水送下。
四、食用方法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45-9g。蒙药多入丸散剂。
1、三棱散
组成:蓬莪术(煅) 益智仁 京三棱(煨,切) 青皮(去白)各60克 白茯苓(焙)120克 甘草(爁)90克
用法:上药研为细末。每服6克,用水300毫升,加大枣一枚(擘破),盐少许,同煎至150毫升,温服,不拘时候。
功效:宽胸利肥,消食和胃。
主治:酒食所伤,胸膈不快,腹胁胀满,呕吐酸水,翻胃腹疼;食积气块,攻刺腹胁,不思饮食,日渐羸瘦;年高气弱,三焦痞塞,脘闷不舒。
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三。
2、三棱汤
组成:荆三棱4两,蓬莪术4两(2味先洗过,水5升,煮半日,取出切片子,焙干),益智仁2两,青皮半两(汤浸,去瓤,焙干),甘草2两(炙),陈皮(汤浸,去白瓤。焙干)半两。
用法用量:每服3钱,入盐点服;或用水1盏,加生姜3片,大枣1个,煎至7分服。
功效:和脾胃,消积滞,快膈化痰进食。
主治:脾胃积滞,心腹暴疼。
出处:《普济方》卷一六九。
3、十全育真汤
组成:党参、黄芪各15克,山药、知母、玄参、生龙骨、生牡蛎各12克,丹参9克,三棱、莪术各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功效:补气养阴,活血化瘀,固涩止汗。
主治:气阴两虚,兼血瘀证,症见形体消瘦、皮肤粗糙不润或喘促自汗、或寒热不时、或多梦纷纭、精气不固、脉弦细数。
歌诀:十全育真攻补兼,黄芪三参党玄丹,龙骨牡蛎合知母,三棱莪术配淮山。
加减:气分虚甚者,去三棱、莪术,加生鸡内金9克;喘者,倍山药,加牛蒡子9克;汗多者,以白术易黄芪,倍龙骨、牡蛎,加山萸肉、生白芍各18克;若其汗过多,服药仍不止者,可用龙骨、牡蛎、山萸肉各30克,不过两剂其汗即止。汗止后再服原方。
方解:本方所治虚劳一证,气血两虚,故用党参、黄芪补气生津,丹参补血活血,培其根本也;虚劳者必血痹,而血痹之甚,又未有不劳者也,故用三棱、莪术破血调气,又可行补药之滞,增强药效;劳瘵之证,阴虚发热者居其强半,故用玄参、知母滋阴清火退虚热。“至龙骨、牡蛎,若取其收涩之性,能助黄芪以固元气;若取其凉润之性,能助知母以滋真阴;若取其开通之性,又能助三棱、莪术消融瘀滞也。至于疗肺虚之咳逆、肾虚之喘促,山药最良;治多梦之纷纭、虚汗之淋沥,龙骨、牡蛎尤胜。此方中意也,以寻常药饵十味汇集成方。而能补助人身之真阴阳,真阴血,真精神,故曰十全育真也”
4、核桃仁三棱莪术蜜饮
材料:核桃仁15克,三棱15克,莪术15克,当归10克,丹参30克,枳壳10克,鳖甲30克。
制作:将核桃仁15克,三棱15克,莪术15克,当归10克,丹参30克,枳壳10克分别拣去杂质,洗净,晒干或烘干,切成片或切碎,同放入碗中,备用。将鳖甲30克洗净,晾干后,敲碎,放入沙锅,加水浸泡片刻,大火煮沸,改用中火煎30分钟,将盛入碗中的其他6味药物倒入沙锅,拌和均匀,视需要可酌加适量温开水,煎煮30分钟,用洁净纱布过滤,收取滤汁放入容器,待其温热时,加入蜂蜜30毫升,拌和均匀即成。上、下午分服。
功效:活血化瘀,行气消症,适于子宫肌瘤,证属气滞血瘀。
5、三棱煎
组成:三棱 蓬术各120克 青皮 半夏(汤洗七次) 麦蘖各90克
用法:上药用好醋12升煮干,焙为末,醋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30~40丸,醋汤送下;治痰积,用姜汤送下。
功效:治妇人血症、血瘕、食积、痰滞。
来源:《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八。
五、用药禁忌
1、体虚、血枯经闭及孕妇禁服三棱。
2、南药《中草药学》记载:体虚者忌用三棱。
3、《陕甘宁青中草药选》记载:脾虚无瘀滞者忌用,孕妇禁用三棱。
你好,三棱莪术与鸡内金的联系在于两个药都能够破气行血,不同之处在于三棱莪术多用于气滞血瘀较重且体质较好者,如果患者气虚无力,则鸡内金更为适用。同时,鸡内金除了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外,还能健脾消滞,这个是三棱莪术所没有的功效。而三棱莪术在中医上常常用来代替穿山甲片,这一点是十分重要的,因为随着穿山甲被列入国家保护动物,穿山甲片这味中药将慢慢消失,因此运用好三棱莪术,将对以后中医治疗和方剂方面有重要的帮助。其他具体的东西我已经在与你的交流中做了详细解释,此处就不再多言,希望我的回答能够给你带去帮助,祝学业进步。
三棱:
理血活血化瘀,破血行气,用于血瘀气结,经闭腹痛,症瘕积聚等症。2,消积止痛,泻胃,用于食积气滞,脘腹胀痛本品含有挥发油等,通过减少血小板数、抑制血小板功能、抑制内外凝血功能,促进纤溶活性等,对体外血栓形成有抑制作用。三棱煎剂对离体兔肠能加强收缩,紧张性升高。
莪术:
理血活血化瘀,破血行气,消积止痛,泻胃,用于气滞血瘀,经闭腹痛,症瘕积聚;饮食不节,脾运失常,食积胀痛,脘腹胀满疼痛;早期宫颈癌,卵巢癌,症见腹中包块坚硬、疼痛,崩漏下血者,肝癌,胃癌,胰腺癌,症见腹胀肝区隐痛者。本品含挥发油,其中主要为莪术酮、莪术烯、姜黄素等。近年又从挥发油中分离出抗癌有效成分莪术醇、莪术双酮。有抗癌作用,除直接作用外,还可使宿主特异性免疫功能增强而获得明显的免疫保护效应;姜黄素能抑制血小板聚积,有抗血栓形成作用,对消化道能兴奋胃肠平滑肌;莪术醇与其半萜化合物有显著的抗早孕作用;挥发油能抑金**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霍乱弧菌等。
莪术、三棱、草决明、山楂、珍珠母、龙骨、炮姜、白术
本文2023-10-20 02:49:03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499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