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的资料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0浏览:1收藏

傣族的资料,第1张

1、傣族(罗马字母:Dai),又称泰族、掸族(罗马字母:Shan)等,民族语言为傣语(泰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

2、傣族视孔雀、大象为吉祥物,民间故事丰富多彩,傣族人民喜欢依水而居,爱洁净、常沐浴、妇女爱洗发,故有“水的民族”的美称,过去傣族普遍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和原始宗教。

3、傣族分布在中国、印度、越南、柬埔寨、泰国等国家。2000年,傣族在中国境内共有1159万人。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以及耿马和孟连两个自治县。

基本信息

傣族(罗马字母:Dai),又称泰族(泰文:ไทย,罗马字母:Thai)、掸族(罗马字母:Shan)等,民族语言为傣语(泰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

傣族视孔雀、大象为吉祥物,民间故事丰富多彩,傣族人民喜欢依水而居,爱洁净、常沐浴、妇女爱洗发,故有“水的民族”的美称,过去傣族普遍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和原始宗教。

傣族分布在中国、印度、越南、柬埔寨、泰国等国家。2000年,傣族在中国境内共有1159万人。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以及耿马和孟连两个自治县。其余的散居在景东、景谷、普洱、澜沧、新平、元江、金平等30多个县。边疆傣族地区与缅甸、老挝、越南接壤。

中国傣族按分布地区有傣泐、傣那、傣亚、傣绷、傣端等自称。西双版纳等地自称"傣泐",德宏等地自称"傣那",红河中上游新平、元江等地傣族自称"傣亚",瑞丽、陇川、耿马边境一线的自称"傣绷",澜沧芒景、芒那的为傣绷支系。汉族称傣泐为水傣,傣那为旱傣,傣亚为花腰傣。

早在公元1世纪,汉文史籍已经有关于傣族先民的记载。唐宋文献称为"金齿"、"黑齿"、"银齿"、"绣脚"、"绣面"、"茫蛮"、"白衣"等。元明时期仍称为"金齿"、"白衣"。"白衣"又写作"百夷"、"白夷"、"伯夷",有的误作"僰夷",以致与白族混淆。清以来称为"摆夷"。另外,越南史籍称傣族为"哀牢";缅甸史籍称傣族为"掸";印度史籍称傣族为"阿洪姆"。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政府将分布在各自境内的傣族分别命名,泰国、越南、柬埔寨称做泰(Thai),老挝称做老(Lao),缅甸称做掸(Shan),中国称做傣(Dai),印度称做阿洪(Ahom),但均自称Tai 。

以上内容参考-傣族

西双版纳有哪些古寨

西双版纳是位于云南省南部的一个热带雨林地区,这里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厚重的人文历史。旅游业发展的同时,许多古老的村寨也获得了更多人的关注。这里就为大家介绍一下西双版纳有哪些古寨。

1 袁家村

袁家村位于西双版纳最南边的勐猜县北部,是一个有着600多年历史的傣族村寨。这里依山傍水,风景秀美。袁家村的特色是保存完好的古建筑群,其中包括了许多古老的木屋和石屋。游客可以在这里感受到浓郁的傣族文化,品尝到传统的傣族美食。在袁家村还能看到一些传统工艺品的制作过程,如扎染、编织等。

2 牛栏山古村寨

牛栏山古村寨位于勐海县西北部,是一个有着300多年历史的傣族村寨。这里的建筑风格独特,有着许多宋、明、清时期的建筑遗址。牛栏山古村寨的特色在于其原始的风貌和原汁原味的民族文化,游客可以在这里领略到浓厚的傣族风情和自然生态景观。

3 普洱巨树村宿雾

普洱巨树村宿雾是一个有着300多年历史的傣族村寨,位于勐海县境内。这里的特色是保存完好的古建筑群和茶园,游客可以在这里品尝到正宗的傣族茶文化,欣赏到美丽的自然风光。此外,这里还有许多传统的手工艺品,如银饰、绣品等,是一个非常具有文化价值的旅游目的地。

以上就是西双版纳有哪些古寨的介绍,这里还有许多其他的古老村寨和风景名胜,每个地方都有着自己的特色和故事。希望大家有机会到这里旅游,亲身感受西双版纳的美丽和文化魅力。

NO1章朗寨 推荐指数:★★★★

章朗寨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现有244户人家,是西双版纳最大的布朗族寨子,也是布朗族历史文化保存得最完整的寨子。布朗族建筑、语言、服饰,以及布朗族生活习俗在章朗都得以完整保留,值得停留几日感受一下他们的文明。

NO2曼丢古寨 推荐指数:★★★★

曼丢古寨是傣族民族文化保存最好的村,目前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整个村子掩映在椰子树和棕榈树中,清一色黑平瓦的人字型屋顶若隐若现,村子前后是山,山上的红土地种植着大片的橡胶林。温馨提醒:进傣族寨子要遵守“一脱、二摸、三不看”的习俗,“一脱”就是进入傣家门时要把鞋脱在门外;“二摸”就是摸一下客厅的吉祥柱,说这样会给客人带来吉祥,“三不看”就是不能去看主人的卧室,一再强调不准在屋内照相。

NO3沙药村 推荐指数:★★★

地址:距景洪市17公里,位于景洪市嘎洒镇沙药村是一个哈尼族村寨,村寨的地理位置处于半山坡、村内地势起伏较大、道路狭窄崎岖、建筑群落古旧不一且分布较不规则;居民以种植香蕉、出租土地为主业,副业有家庭畜牧业、养蜂、烤酒、手工编织等;沙药村的基础公共设施不尽完备,文化娱乐设施较为缺乏,村落的卫生环境亟待治理。沙药村有一处瀑布景观,周围原始雨林密布,是真正地穿梭在森林之中。

NO4曼么新寨 推荐指数:★★★★

西双版纳哈尼族世代繁衍生息在莽莽热带雨林之中,他们敬畏自然,保护自然。在长期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时光里,在自然不断的恩赐与回报中,他们日积月累,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饮食文化。这种饮食文化的迷人之处,在于食材的纯自然,纯绿色来源;在于制作的“天然去雕饰”和制作过程中必定生发出的对生活、生命与自然的热爱情怀。有些有口皆碑的特色菜,如腌芭蕉心、腌螃蟹稀饭、腌酸笋、螃蟹煮酸笋、包烧白生、盐巴果包烧鱼、竹筒烧肉、青春果、烧竹虫、清煮臭菜、泡笋、臭笋、红笋、煮扫帚苗虫、烧扫帚苗等等,至少沿袭了上千年而经久不衰。这些自然、生态、环保、绿色的饮食方法,在现代文明社会中仍然倍受青睐。

在汉唐以来的古籍中常有对包括西双版纳各民族在内的“百夷”的“文身”描述,其历史久远。在西双版纳各民族中,主要是傣族、布朗族的男子有文身的习俗。他们在腿、胸、背、臂等处,用针刺各种纹饰,涂以蓝靛或胆汁等成青色而终生不褪,这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据近代《车里》一书的归纳,文身的图案大体可分为四类:一是动物类,有象、虎、豹、龙马、鹿、猴等;第二类的图案有云纹、方形、圆形、花卉等;三是文字类,有傣文佛咒和成句佛经;四是其他类,有曲线、直线、几何图形等。

 对于为何文身,不仅学者们看法不同,就是文身者也说法不一。其实文身作为一种习俗,它有一个发展、演变的历史过程。在唐以前,汉文古籍就说越人“敬巫鬼”、“畏鬼神”。包括傣族在内的各族人的文身是源于越人的“断发文身”,其最早的原因正如《淮南子》一书所说的,这里 “陆事寡而水事众,于是人们就被发文身,以象鳞虫”,即“为蛟龙之状,以入水,蛟龙不伤也”,这就是一种朴素的仿生,以求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始心态。傣族传说中的一位男青年得到龙女的帮助,在身上刺了很多鳞状的花纹,入水时,水向两边分开,水怪也不伤害,这就把文身作为一种避邪的巫术。傣族中的另一个传说是一位男青年因有文身吓坏了魔鬼而杀死了他,正是这种避邪防害的异曲同工。

 在唐宋以后的一些古籍中,把文身的蛮夷分为“绣脚蛮”、 “绣面蛮”和“雕题蛮”数种。明时《百夷传》云:“不黥足者,则众皆嗤之,曰妇人也,非百夷种类也”。说明其时已进入父系社会,文身既示男女之别,又别民族之异。在文身图案中的傣文、佛碣是佛教传入和有了文字以后的发展。傣族传说是佛祖为了使小和尚专心听经、以修正果而画上的花纹。这也许是为了展示男人在佛寺接受了教育,已由“生人”变成了有知识的“熟人”吧!至于一些学者和文身者所说的,文身是为了赢得女人的爱情,也许不无道理。

  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文身,追根溯源应是他们信鬼神的先民对某些活动如上山打猎、下河捕鱼,对有害动物或想象中的“怪物”的恐惧。后来,尚巫咒的先民认为龙虽恶、虎虽毒,他们也不会伤其幼儿,身上有了鱼鳞状和猛兽图案以及后来的佛碣,既可把自己当成“龙儿”、“虎子”又可求得神、佛的庇佑。文身就是古代人们为适应特殊环境,以求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朴素心态和所采取的谋略。

傣族章哈的形成年代,目前还无法准确确定,只能从傣文古籍和民间传说中有关章哈起源的资料里,做出大概的判断和分析。

傣文论著《哇雷麻约甘哈傣》(即《论傣族诗歌》)说,傣族祖先从吃栗子、果子时期,走向吃麂子和马鹿肉的时期,在手脚不停地拣栗子、果子吃的时候,往往会遇到脚手被刺伤从树上掉下来,或者从悬崖上滚下致死等情况,受到这样的挫折和不幸时,就会发出呻吟、哀鸣和哭声;……打死了老虎或马鹿,大家就高高兴兴,笑啊笑,跳啊跳的,不住地叫喊:真得的多啊,够我们饱饱吃,啾!啾!啾!天长日久,这种悲哀或欢乐的情调,自然地成了人们的口头流传语,逐渐演变成了歌。这个时期就是零星歌谣的时代,还没有押韵,没有格律,纯属心喜则唱,满意则歌,音调像鸟啄木,像石头滚坡,像果子落在野藤上。这与傣族群众有傣族就有傣歌,有傣歌就有章哈的说法基本相同。但是,这个时期的章哈,与后来社会分工形成的半职业性的章哈,明显是有差别的。

当傣族先民人采集、狩猎的流动生活逐渐转为定居耕种时期,滴水或歌调和章哈与嘎兰多鸟的传说,说明章哈的产生,与生产劳动、居住环境等方面有着密切联系。

关于章哈产生的确切年代,有许多种说法。傣族民间传说距现在两千五百年前,有个叫'玛哈戛宰雅纳听'的人,就把佛经编成了唱词。又传说帕雅拉吾狩猎来到西双版纳,有一次打得一只金马鹿,他把鹿肉分给大家一起吃。于是,大家欢欣鼓舞,舞得好的成了'章凡'唱得好的就成了'章哈

从傣族的传说及其它有关资料来考证,傣族章哈大约产生于公元6世纪至8世纪之间。第一阶段是傣族进入阶级社会以后,由于社会分工的结果和群众的需要,在群众中孕育和培养了章哈。第二阶段是15世纪初,傣族群众普遍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之前,傣族民间已形成了章哈习俗。第三阶段是15世纪上半叶以后,从民间已有章哈的习俗向半职业化歌手转化。第四阶段是15世纪中期以后,地方政权与神权结合,傣族全民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民间歌手被纳入领主法规管辖范围,章哈上升为社会制度的一环。第五阶段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章哈和其他劳动者一道翻身解放,当家作主人,成为新时代的歌者。

傣族的资料

1、傣族(罗马字母:Dai),又称泰族、掸族(罗马字母:Shan)等,民族语言为傣语(泰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2、傣族视孔雀、...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