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以前伤寒论文献及特点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0浏览:2收藏

明以前伤寒论文献及特点,第1张

明代以前关于《伤寒论》的文献及其特点简述

晋代王叔和收集整理的《伤寒杂病论》,使《伤寒杂病论》得以流传开来。

北宋校正医书局校订的《伤寒论》,将王叔和的《伤寒杂病论》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

北宋韩祗《伤寒微旨论》,论述辨脉、汗、下、温中等治疗大法、用药、证治,并附方论和治案。

北宋朱肱《类证活人书》(又叫《南阳活人书》),分述伤寒各种相类证候和一些杂病证治,并介绍小儿、妇人伤寒及治疗方药等,颇多发明。

北宋庞安时《伤寒总病论》,论述伤寒六经分证、与伤寒有关的一些杂症以及暑病、寒疫、温病等,并介绍汗、吐、下、温、灸等治法,处方用药在《伤寒论》基础上有相当的补充和发挥。

南宋杨士瀛《伤寒类书活人总括》,总括《伤寒论》《类证活人书》等伤寒专著的内容,参附个人见解及伤寒多种证候的证治。

南宋郭雍《伤寒补亡论》,取《千金方》《类证活人书》以及庞安时、常器之诸家学说,参以己见,对《伤寒论》他认为缺失的地方予以补充。但书中有将仲景原文与后世注文相互掺混之处。

南宋李知先《南阳活人书括》,以歌括形式论述《南阳活人书》,一证一歌或二、三歌不等。

金代成无几《注解伤寒论》,随文训释,辨析六经及仲景方论颇详。

金代成无几《伤寒明理论》,扼要辨析伤寒五十种症候的症状和病理,选取《伤寒论》二十首常用方,分析其功能主治以及药物配伍关系。

元代吴恕《伤寒图歌活人指掌》,选《伤寒论》、《南阳活人书》等伤寒专著内容,以及宋代李知先《活人书括》中伤寒诸证歌诀,绘图列表,论述伤寒证治颇详。

元代杜清碧《伤寒金镜录》,叙述三十六种舌象,联系病证以伤寒为主。

明代陶华《伤寒六书》,是陶氏六种伤寒著作(伤寒琐言、伤寒家秘的本、伤寒杀车捶法、伤寒一提金、伤寒截江网、伤寒明理续论)的合称,受朱肱《类证活人书》影响,在分证和伤寒治法方面,较之前人有所发展。

明代方有执《伤寒论条辨》。方氏认为《伤寒论》原貌应是伤寒、杂病相兼,遂对《伤寒论》重予编注考订,将太阳病分为风伤卫、寒伤营、营卫俱伤三部分。

陈修园(1753~1823),中国清代医学家。名念祖,字修园,又字良有,号慎修。长乐(今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人。生于乾隆十八年,卒于道光三年。

陈修园自幼一边攻读儒经,一边学医,曾拜泉州名医蔡茗庄为师学医。乾隆五十七年(1792)中举,曾任直隶省威县知县等职,在任上曾自选有效方剂救治水灾后罹患疫病的百姓。嘉庆二十四年(1819)以病告归,在长乐嵩山井山草堂讲学,培养医学生,一时学医弟子极多。

陈修园的时代,一般医生为了应付门诊,多半只学习唐、宋以来各个医家的药书、方书,想从中找出几个治病的药方,而对祖国的医学经典著作、理论著作和《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以及《伤寒论》、《金匮要略》等到著作并不感兴趣。更不愿为研究这些著作而下苦功夫。

陈修园感到这股轻视中医基本理论的风气是不正常的。为了扭转这股学气,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陈修园告老还乡,在福建省嵩山井上草堂讲学,不但把他数十年来研究这几部中医经典的体会传授给学生,而目,大力呼吁其他医学家也应对这方面的学习加以重视。听他讲课的人很多,来自全国许多地方。

在医学理论上陈修园特别推崇张仲景,是维护伤寒派的中坚人物之一,也是继张志聪、张锡驹之后最有影响的尊经崇古派。在伤寒研究的争论中,他极力反对方有执、喻嘉言的“错简”说,认为王叔和重新编注的《伤寒论》已经把张仲景的学说完整地流传下来,不能随便改动和取舍。他在研究《伤寒论》、《金匮要略》方面的代表著作有《伤寒论浅注》、《金匮要略浅注》和《伤寒医诀串解》,前两书曾三易其稿,史书称其“多有发明,世称善本”。他还将《伤寒论》、《金匮要略》两书中的方剂和治法编成《长沙方歌括》、《伤寒真方歌括》与《金匮方歌括》,易于记忆、习诵,对后学理解《伤寒论》、《金匮要略》很有帮助。虽然有人说陈修园注疏古籍有独到之处,但他上述着作的广泛流传主要是因为他的研究具有深入浅出的特点,为后学者、特别是初学者研究张仲景典籍提供了入门的阶梯。

在临床治疗上,陈修园长于用温补脾肾的方法治疗杂病,不喜用寒凉滋阴的药物。如他自己所说:“寒凉之药不可久服,人人俱知也,唯滋阴降火及不凉不温之品,最是误人。余素不喜寒凉,姑以寒凉方之不可弃者列”。他虽然承认滋肾丸、四生丸、清燥救肺汤等寒凉方剂能培补生气,是治疗“痨门”(肺结核一类消耗性疾病)不可少之方,但也只能暂用。而对保元方、六君子汤、五味异功散、归脾汤、附子理中汤等温热方剂则大赞其“补虚退热,进食除疾”、“益精气,扶元气”的功效,有“补火以致水之妙”。

先秦:《神农本草经》神农氏   《皇帝内经》

汉代:马王堆汉墓医书    《黄帝内经素问》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张仲景《金匮要略》

唐代:孙思邈,《千金方》,明代:王叔和的《脉经》、皇甫谧《针灸甲乙经》、陶弘景《本草经集注》、葛洪《肘后备急方》、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苏敬《新修本草》 、王焘《外台秘要》、元丹贡布《四部医典》、《太平圣惠方》、王惟一《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北宋:宋慈《洗冤集录》

回回药方    忽思慧《饮膳正要》、许国祯《御药院方》 、刘完素《素问玄机原病式》、张子和《儒门事亲》、朱丹溪《格致余论》、李东垣《脾胃论》、李时珍与《本草纲目》、刘文泰《本草品汇精要》、吴又可《温疫论》、徐春甫《古今医统大全》、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吴鞠通《温病条辨》、王孟英《温热经纬》、薛生白《湿热条辨》、王清任《医林改错》、《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圣济总录》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太阳病 5 阳明病 6 少阳病 7 太阴病 8 少阴病 9 厥阴病 10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六经辨证 1 拼音

liù jīng biàn zhèng

2 英文参考

yse and differentiate febrile disease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theory of six pairs of channels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syndromedifferentiation of the six meridians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differentiation of six channels [21世纪双语科技词典]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of six channels theory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六经辨证为《伤寒论》的辨证方法[1][2]。指以阴阳为总纲,用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作为辨证纲领,从邪正盛衰、病变部位、病势的进退缓急等方面对外感病进行分析辨别,并用以指导临床治疗的辨证方法[3]。六经,即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1][2]。六经辨证是汉·张仲景在《黄帝内经》六经的基础上,结合外感热病的传变情况,总结出来的六个辨证纲领,亦即外感热病过程中六个深浅阶段的综合证候[1][2]。六经彼此间是互相联系的,可以合病、并病、两感和互相传变,不能截然分开[1][2]。

4 太阳病

太阳病是《伤寒论》六经病之一,包括经证和腑证[4]。多由外感风寒所致[4]。经病包括太阳中风与太阳伤寒,腑病包括太阳蓄水证和太阳蓄血证[4]。《尚论篇》卷一:“太阳病之总脉总证,统中风伤寒为言也。太阳,膀胱经,乃六经之首,主皮肤而统营卫,所以为受病之始。”《伤寒指掌》卷一:“凡风寒初感,先入皮毛肌表,外症便有头痛,项强,身痛,腰痛,骨节烦疼,发热,恶寒,此皆太阳经之见症。如无汗而脉浮紧,此营卫俱强而表实也,用麻黄汤以发表,使营卫之邪,从皮毛而出,则诸症自除矣;如脉浮而弱,汗自出者,此营 弱而表虚也,用桂枝汤以解肌,使营卫和,而邪自解矣。”《伤寒医诀串解·太阳篇》:“太阳为寒水之经,主一身之表。何谓太阳经证?曰头痛、项强、发热、恶寒是也。……何谓太阳腑证?曰表邪不去,必人于里,膀胱为表中之里也,有蓄水、蓄血之辨。”

太阳病:恶寒,发热,头项强痛,苔薄白,脉浮。

(1)太阳经证:①太阳中风证:太阳病,兼见汗出,恶风,脉浮缓等。②太阳伤寒证:太阳病,兼见无汗,身痛,脉浮紧等。

(2)太阳腑证:①蓄水证:太阳病未解,兼见烦渴欲饮水,水入则吐,小便不利。②蓄血证:太阳病未解,兼见发狂或如狂,少腹急结或硬满,小便自利。治蓄血证应注意先解表邪,后攻逐瘀血。

5 阳明病

阳明病为六经病之一[5]。《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胃家,泛指肠胃而言;实,是邪气实[5]。阳明病一般主里、热、实证[5]。辨证有经证、府证之分[5]。《伤寒贯珠集·阳明篇上》:“阳明则府病多于经病。以经邪不能久留,而府邪常聚而不行也……经病有传经、自受之不同,府病有宜下、宜清、宜温之各异。”阳明经证因无形的邪热盛于经,证见身大热,汗大出,大烦渴,脉洪大等[5]。治宜清热保津为主,常用白虎汤等方[5]。详见阳明经病条。阳明府证是有形的燥实热结于腑,证见潮热、谵语、腹满痛、不大便、脉沉实等[5]。治当攻下燥实,清除热结,常用三承气汤等方[5]。详见阳明腑病条。阳明病由于里热外蒸,故不恶寒而反恶热,是阳明病的发热特征[5]。在治疗上,因阳热亢盛,津液容易耗伤,故清、下二法,为阳明病的重要治法[5]。

阳明病: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脉数等。

①阳明经证:身大热,汗大出,口大渴,脉洪大等。

②阳明腑证:日晡热甚,烦躁谵语,腹部胀满疼痛,拒按,大便秘结或热结旁流,苔黄厚,脉沉实或滑数。

6 少阳病

少阳病为六经病之一[6]。由邪热在半表半里所致[6]。本病特征是口苦,咽干,目眩,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心烦喜呕,嘿嘿不欲饮食,脉弦等[6]。《伤寒论·辨少阳病脉证并治》:“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又“本太阳病不解,转入少阳者,胁下鞕满,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尚未吐下,脉沉紧者,与小柴胡汤。”《注解伤寒论》卷三:“邪因正虚,自表之里,而结于胁下,与正分争,作往来寒热。”《伤寒微旨论·伤寒源篇》:“少阳受之,少阳主胆,故胸胁痛而耳聋。”《伤寒辨证》卷四:“邪在半表半里,则恶寒且热,故令寒热往来。少阳之脉行于两胁,故令胁痛。其经属于胆,胆汁上溢,故口苦。”《张氏医通·诸伤门》:“若交少阳之经,则往来寒热,口苦胁痛,以其经居表里之半,邪欲入则寒,正与争则热,所以只宜和解,而有汗、下、利小便三禁。”本病多兼证[6]。若有太阳表证时可兼用汗法,如柴胡桂枝汤证;若有阳明里证时可兼用下法,如大柴胡汤证、柴胡加芒硝汤证等[6]。

少阳病:口苦,咽干,目眩,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心烦喜呕,默默不欲饮食,脉弦。

三阳经辨证适用于急性热性病辨证,在临床上应注意有无兼证、合病、并病及坏病。

7 太阴病

太阴病为《伤寒论》六经病之一[7]。多因三阳病传经入里,或寒邪直中,或内伤生冷所致[7]。其特征是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时有腹痛等[7]。《伤寒论·辨太阴病脉证并治》:“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伤寒分经》卷三:“太阴为寒脏,其宜温之证为最多,非一方可尽,故曰,宜服四逆辈,则理中、真武、附子等汤,俱可随证用之矣。”《伤寒附翼·太阴方总论》:“其来由有三:有因表虚而风寒自外入者;有因下虚而寒湿自下上者;有因饮食生冷而寒邪由中发者。总不出于虚寒,法当温补以扶胃脘之阳,一理中而满痛吐利诸症悉平矣。”一说,太阴病有阴阳虚实之分。《伤寒贯珠集》卷六:“然太阴为病,不特传经如是,即直中亦如是,且不特伤寒如是,即杂病亦如是,但有属阴属阳,为盛为虚之分耳。”《伤寒医诀串解》卷四:“太阴为湿土,纯阴之脏也,从阴化者多,从阳化者少。病人太阴,何谓太阴之邪从阴化?《伤寒论》云:腹满,吐食,自利,不渴,手足自温,时腹自痛是也,宜理中丸、汤主之,不愈宜四逆辈。病人太阴之邪从阳化,《伤寒论》云:发汗后不解,腹痛,急下之,宜大承气汤是也。”从阳化,即指太阴病转为阳明病[7]。

太阴病:腹满而吐,食不下,时腹自痛,便溏或腹泻,口不渴,苔白滑,脉缓弱。

8 少阴病

少阴病为《伤寒论》六经病之一[8]。多因邪传少阴,心肾阳气衰微,阴寒内盛所致[8]。本病特征是脉微细,但欲寐,四肢逆冷,下利清谷,甚至汗出亡阳等[8]。《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注解伤寒论》卷六:“少阴为病,脉微细,为邪气传里深也。卫气行于阳则寤,行于阴则寐。邪传少阴,则气行于阴而不行于阳,故但欲寐。”《伤寒指掌》卷二:“少阴证,仲景以脉微细,但欲寐为主病。此指正气之虚,非示邪气之实也。……引衣蜷卧,下利清谷,腹痛吐泻,是少阴虚寒见证。”治宜温经回阳,如四逆汤等方[8]。其病可从三阳病传变而致,亦有因寒邪直中少阴引起[8]。少阴病如见阴虚火旺,为热伤肾阴证[8]。《伤寒溯源集·少阴热证》:“热邪内郁而心烦不得卧,致手足两少阴俱受病也,以黄连阿胶汤主之者,所以泻心家之烦热,益肾脏之真阴也。”

少阴病:精神萎靡,嗜睡,脉微细。

①少阴寒化证:少阴病兼见无热畏寒,手足厥冷,泻下清谷,小便清长,脉沉微。

②少阴热化证:少阴病兼见心烦不寐,下利口渴,咽痛或咽中生疮,小便短赤,舌红少苔,脉沉细数等。

9 厥阴病

厥阴病为《伤寒论》六经病之一[9]。它是阴阳消长、邪正进退的重要关键,所以常出现寒热错杂的证候[9]。主要有上热下寒与厥热胜复两类情况[9]。上热下寒者,症见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下利及吐蛔等,治宜清上温下[9]厥热胜复者,可预测病情的进退,厥多热少为病进,厥少热多为病退,故其治法当以扶阳抑阴为主[9]。阳虚寒厥,见脉微恶寒,手足厥冷者,治宜回阳救逆;血虚寒厥,见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治宜养血和营、通阳散寒[9]。阳气内郁,以致手足厥逆,心下痞塞,胸胁苦满,或腹中痛,脉弦有力者,治宜疏肝泄热退厥[9]。

厥阴病:口渴不止,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或食则吐蛔,四肢厥冷或与发热交错出现。

厥阴病有厥逆证时,应辨清寒厥(寒甚而厥)、热厥(热深而厥)、蛔厥(蛔虫内扰)、脏厥(真阳衰脱)等。厥阴病还可有吐利证。

明以前伤寒论文献及特点

明代以前关于《伤寒论》的文献及其特点简述晋代王叔和收集整理的《伤寒杂病论》,使《伤寒杂病论》得以流传开来。北宋校正医书局校订的《伤...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