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厢镇的经济概述
2011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076亿元,是2007年的近2倍,年均递增17%;全口径财政收入182亿元,比2007年翻了一番;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04亿元,年均增长1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11亿元,是2007年的22倍,四年来累计全社会固定资产投入突破96亿元。 2014年城厢镇GDP达1297亿元(不包括新区),加上新区GDP或超过500亿元,财政总收入超过20亿元(不包括新区),地方一般预算收入超过886亿元(不包括新区)。
201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97亿元,增长72%;公共财政预算收入886亿元,增长12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8亿元,增长247%。 城厢镇历属州、县治所在地。中医中药历史源远流长,西医西药传入甚早。尤以民医众多,医著颇富,医疗防疫成绩显著称道。元末明初,医学家王履著有《医经溯洄集》;清代王子接著有《绛雪园古方选注》三卷;时世瑞著有《疡科捷径》三卷。民国初年,俞凤宾自费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进修,获公共卫生博士学位,著有《卫生丛话》五集。周润民毕业于江苏公立医学专门学校,后又赴日本深造,回国后,于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在城内自办福娄诊所。民国24年,城厢镇首创综合性医疗机构县立医院。此后,惠泉医院、县戒烟示范所、县卫生院、县公医院、平民产院相继开业。与此同时,还出现个体开业和私人诊所。民国三十一年,朱佩民外科医生在东门紫河街乾康恒号,专治咽喉疔疮。西医徐芝文,在城内火弄桥堍开设妇产科门诊。王桂章在大桥河南开设中医外科门诊部。
截至2016年3月,镇域内有三级甲等等大小医院14家。 城厢镇人文荟萃,文物胜迹甚多。但历经战火,破坏损失不少。存在的文物中,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有:州桥、周泾桥、皋桥3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有:张溥故居、太师第门楼、铁釜、雀舌松(两棵)、望海峰、通海泉等6处。
一、 州桥
位于府南街南端,跨致和塘,建于元天历二年(1329年),原名安福桥,又名三洞桥,因桥对州署衙门,故又称州桥。桥长162米,三孔石拱桥,南北两孔已淤塞,中孔高427米,跨宽805米。拱石上有浮雕,并刻有“大元天历二年”字样。正中地幅石一侧刻有“安福”二字,桥面已改建,栏板和部分条石也已损缺,但仍不失古桥风貌。
二、 周泾桥
位于东门街边濠弄口,跨致和塘上,建于元至顺元年(1330年),原名海门第一桥,又称南周泾桥,为三孔石拱桥,长1726米,宽47米,高518米,北孔已淤寒,桥身概用青石建成。拱石上刻有资助修桥人名单和造桥年代,正中地幅石上刻有“海门第一桥”5个大字,全桥4块条石和两侧石栏板上均雕刻各种图案。桥面中央一块3米长的龙门大石上,刻有八卦图案,建桥至今已有650余年,仍较完好。
三、 皋桥
位于城厢镇西门街张家弄口,跨致和塘,建于元统二年(1334年),原名兴福桥,又名高桥,单孔石拱桥,桥长1505米,宽427米,高44米,拱石上刻有花卉,正中地幅石一侧刻有八卦图案,两旁刻有“兴福”二字,桥上存有残断青石雕花栏板3块,桥身有若干处破损。
四、张溥故居
在西门街8号,为明崇祯进士、复社领袖张溥的住宅。张溥于崇祯元年(1628年)选贡人太学,曾以“兴复古学,务使有用”为宗旨,创立复社,后为宦官魏忠贤奸党诬陷,崇祯十四年病卒,年仅40岁。张溥故居原为其伯父、工部尚书张辅之的宅第,建于天启、崇祯年间,正门和后园均已久废,仅存三埭组合式的通转走马楼房屋,崇脊飞檐、粗梁大柱,雕刻细腻,雄伟壮丽,具有明代建筑风格。为此,省、县人民政府拨专款进行修缮,前两埭已修葺一新,1987年以内附设县博物馆。 城厢地区的宗教主要有:一、佛教,出现在梁天监时。二、道教,出现在北宋时。三、伊斯兰教,元明时因海运发达,有回民徒来而传入。四、基督教,清末传入。民国时期,由县政府民政科(社会科),管理宗教事务。解放后,有中共太仓县委统战部兼管,镇政府亦确定专人兼管。但由于受极“左”路线影响,宗教活动不够正常。“文化大革命”中,宗教活动停止。许多寺庙、教堂被拆毁改作他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落实党的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镇区内的基督教堂、清真寺已经修复。教徒的正常宗教活动也得到了保障。
战国时期的《内经》虽仅载方13首,但对中医治疗原则、方剂的组成结构,药物的配伍规律以及服药宜忌等方面都有较详细的论述,奠定了方剂学的理论基础。在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发现的《五十二病方》,是现存最早的一部方书。书中收载临床各科医方283首, 还记述有汤、丸、散等剂型。在《汉书·艺文志》中载有经方十一家,其中除有大量当时医家的经验方外,还有方剂专著《汤液经法》,对方剂理论进行了初步总结。汉代的《神农本草经》中已有关于如何选择剂型的理论。张仲景的《伤寒论》载方113首,《金匮要略》载方262首,由于组方合法,选药精当,用量准确,变化巧妙,疗效卓著,被后世尊为经方。在伤寒方中所使用的剂型有汤剂、丸剂、散剂、栓剂、软膏剂、酒剂、醋剂、灌肠剂、洗剂、浴剂、熏剂、滴耳剂、灌鼻剂、吹鼻剂等,几乎包括了除注射剂以外的所有传统剂型。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方书著述的数量倍增,但多已亡佚。晋代仅存的葛洪《肘后方》中收载了大量验、便、廉的有效方剂,并首次提出成品药的概念,主张将药物加工成一定剂型,贮之以备急用,隋代的《四海类聚方》多达2600卷,《四海类聚单方》300卷,足见方剂发展之迅速。唐代孙思邈著《千金要方》,载方5300首。王焘的《外台秘要》载方6000多首。宋代出现了由政府组织编写的《太平圣惠方》, 载方16834首,《圣济总录》载方2万余首,《和剂局方》载方297首,是官方和剂局制售中药成药的处方和制剂规范,也是第一部由朝廷颁发的成药典。金元时期有刘、张、朱、李四大家。刘河间善用寒凉,著有《宣明论方》、《伤寒直格方》等;张子和主张攻下,著有《儒门事亲》;朱丹溪长于滋阴,著有《丹溪心法》、《格致余论》等;李东垣专于补益脾胃,著有《脾胃论》、《兰室秘藏》等,都对方剂的运用有所创建和发挥。宋元时期局方盛行,金元诸家又提倡不泥古方,主张临证拟方,出现了与经方对峙的时方。金代成无己著《伤寒明理药方论》,选伤寒方20首,依《内经》理论为之作解,首开为方作论之先河。明代朱组织编著《普济方》,载方61739首,为方书之最。吴《医方考》综编历代医家名方,并对其方药、见证一一作考,详析方义,为第一部方论专著。清代,方论专著大量涌现,如王子接的《绛雪园古方选注》、罗美的《名医方论》、吴谦的《删补名医方论》、汪昂的《医方集解》、吴仪洛的《成方切用》等,丰富了研讨方剂的理论。为了便于阅读和记忆,这时还出现了大量方歌手册,如汪昂的《汤头歌诀》(张秉承的《成方便读》、 陈修园的 《伤寒方歌括》、《长沙方歌括》、《时方歌括》等。以叶天士、薛雪、吴鞠通等医家为代表的温病学派的建立,创制了大量治疗温热病的有效方剂,促进了方剂学的发展。西医传入中国后,中医界出现了中西汇通的新思潮,如张锡纯著《医学衷中参西录》,载方160首,立法处方均有新见解,对后世有一定影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古代方书和民间秘方、验方进行了大量发掘、整理,并开展了中西医结合工作,在古方新用和创制新方方面都有较大发展。
城厢镇的经济概述
本文2023-10-20 04:54:43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502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