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天一阁的原文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0浏览:2收藏

风雨天一阁的原文,第1张

风雨天一阁

余秋雨

不知怎么回事,天一阁对于我,一直有一种奇怪的阻隔。

照理,我是读书人,它是藏书楼,我是宁波人,它在宁波城,早该频频往访的

了,然而却一直不得其门而入。

1976年春到宁波养病,住在我早年的老师盛钟健先

生家。

盛先生一直有心设法把我弄到天一阁里去看一段时间书,但按当时的情景,

手续颇烦人,我也没有读书的心绪,只得作罢。

后来情况好了,宁波市文化艺术界

的朋友们总要定期邀我去讲点课,但我每次都是来去匆匆,始终没有去过天一阁。

是啊,现在大批到宁波作几日游的普通上海市民回来都在大谈天一阁,而我这

个经常钻研天一阁藏本重印书籍、对天一阁的变迁历史相当熟悉的人却从未进过阁,

实在说不过去。

直到1990年8月我再一次到宁波讲课,终于在讲完的那一天支支吾吾

地向主人提出了这个要求。

主人是文化局副局长裴明海先生,天一阁正属他管辖,

在对我的这个可怕缺漏大吃一惊之余立即决定,明天由他亲自陪同,进天一阁。

但是,就在这天晚上,台风袭来,暴雨如注,整个城市都在柔弱地颤抖。

第二

天上午如约来到天一阁时,只见大门内的前后天井、整个院子全是一片汪洋。

打落

的树叶在水面上翻卷,重重砖墙间透出湿冷冷的阴气。

看门的老人没想到文化局长会在这样的天气陪着客人前来,慌忙从清洁工人那

里借来半高统雨鞋要我们穿上,还递来两把雨伞。

但是,院子里积水太深,才下脚,

鞋统已经进水,唯一的办法是干脆脱掉鞋子,挽起裤管蹚水进去。

本来浑身早已被

风雨搅得冷飕飕的了,赤脚进水立即通体一阵寒噤。

就这样,我和裴明海先生相扶

相持,高一脚低一脚地向藏书楼走去。

天一阁,我要靠近前去怎么这样难呢?明明

已经到了跟前,还把风雨大水作为最后一道屏障来阻拦。

我知道,历史上的学者要

进天一阁看书是难乎其难的事,或许,我今天进天一阁也要在天帝的主持下举行一

个狞厉的仪式?

天一阁之所以叫天一阁,是创办人取《易经》中“天一生水”之义,想借水防

火,来免去历来藏书者最大的忧患火灾。

今天初次相见,上天分明将“天一生水”

的奥义活生生地演绎给了我看,同时又逼迫我以最虔诚的形貌投入这个仪式,剥除

斯文,剥除参观式的悠闲,甚至不让穿着鞋子踏入圣殿,背躬曲膝、哆哆嗦嗦地来

到跟前。

今天这里再也没有其他参观者,这一切岂不是一种超乎寻常的安排?

不错,它只是一个藏书楼,但它实际上已成为一种极端艰难、又极端悲怆的文

化奇迹。

中华民族作为世界上最早进入文明的人种之一,让人惊叹地创造了独特而美丽

的象形文字,创造简帛,然后又顺理成章地创造了纸和印刷术。

这一切,本该迅速

地催发出一个书籍海洋,把壮阔的华夏文明播扬翻腾。

但是,野蛮的战火几乎不间

断地在焚烧着脆薄的纸页,无边的愚昧更是在时时吞食着易碎的智慧。

一个为写书、

印书创造好了一切条件的民族竟不能堂而皇之地拥有和保存很多书,书籍在这块土

地上始终是一种珍罕而又陌生的怪物,于是,这个民族的精神天地长期处于散乱状

态和自发状态,它常常不知自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自己究竟是谁,要干什么。

只要是智者,就会为这个民族产生一种对书的企盼。

他们懂得,只有书籍,才

能让这么悠远的历史连成缆索,才能让这么庞大的人种产生凝聚,才能让这么广阔

的土地长存文明的火种。

很有一些文人学士终年辛劳地以抄书、藏书为业,但清苦

的读书人到底能藏多少书,而这些书又何以保证历几代而不流散呢?“君子之泽,

五世而斩”,功名资财、良田巍楼尚且如此,更遑论区区几箱书?宫廷当然有不少

书,但在清代之前,大多构不成整体文化意义上的藏书规格,又每每毁于改朝换代

之际,是不能够去指望的。

鉴于这种种情况,历史只能把藏书的事业托付给一些非

常特殊的人物了。

这种人必得长期为官,有足够的资财可以搜集书籍;这种人为官

又最好各地迁移,使他们有可能搜集到散落四处的版本;这种人必须有极高的文化

素养,对各种书籍的价值有迅捷的敏感;

这种人必须有清晰的管理头脑,从建藏书楼到设计书橱都有精明的考虑,从借

阅规则到防火措施都有周密的安排;这种人还必须有超越时间的深入谋划,对如何

使自己的后代把藏书保存下去有预先的构想。

当这些苛刻的条件全都集于一身时,

他才有可能成为古代中国的一名藏书家。

这样的藏书家委实也是出过一些的,但没过几代,他们的事业都相继萎谢。

们的名字可以写出长长一串,但他们的藏书却早已流散得一本不剩了。

那么,这些

名字也就组合成了一种没有成果的努力,一种似乎实现过而最终还是未能实现的悲

剧性愿望。

能不能再出一个人呢,哪怕仅仅是一个,他可以把上述种种苛刻的条件提升得

更加苛刻,他可以把管理、保存、继承诸项关节琢磨到极端,让偌大的中国留下一

座藏书楼,一座,只是一座!上天,可怜可怜中国和中国文化吧。

这个人终于有了,他便是天一阁的创建人范钦。

清代乾嘉时期的学者阮元说:“范氏天一阁,自明至今数百年,海内藏书家,

唯此岿然独存。”

这就是说,自明至清数百年广阔的中国文化界所留下的一部分书籍文明,终于

找到了一所可以稍加归拢的房子。

明以前的漫长历史,不去说它了,明以后没有被归拢的书籍,也不去说它了,

我们只向这座房子叩个头致谢吧,感谢它为我们民族断残零落的精神史,提供了一

个小小的栖脚处。

范钦是明代嘉靖年间人,自二十七岁考中进士后开始在全国各地做官,到的地

方很多,北至陕西、河南、南至两广、云南,东至福建、江西,都有他的宦迹。

后做到兵部右侍郎,官职不算小了。

这就为他的藏书提供了充裕的财力基础和搜罗

空间。

在文化资料十分散乱又没有在这方面建立起像样的文化市场的当时,官职本

身也是搜集书籍的重要依凭。

他每到一地做官,总是非常留意搜集当地的公私刻本,

特别是搜集其他藏书家不甚重视、或无力获得的各种地方志、正书、实录以及历科

试士录,明代各地仕人刻印的诗文集,本是很容易成为过眼烟云的东西,他也搜得

不少。

这一切,光有搜集的热心和资财就不够了。

乍一看,他是在公务之暇把玩书

籍,而事实上他已经把人生的第一要务看成是搜集图书,做官倒成了业余,或者说,

成了他搜集图书的必要手段。

他内心隐潜着的轻重判断是这样,历史的宏观裁断也

是这样。

好像历史要当时的中国出一个藏书家,于是把他放在一个颠簸九州的官位

上来成全他。

一天公务,也许是审理了一宗大案,也许是弹劾了一名贪官,也许是调停了几

处官场恩怨,也许是理顺了几项财政关系,衙堂威仪,朝野声誉,不一而足。

然而

他知道,这一切的重量加在一起也比不过傍晚时分差役递上的那个薄薄的蓝布包袱,

那里边几册按他的意思搜集来的旧书,又要汇入行箧。

他那小心翼翼翻动书页的声

音,比开道的鸣锣和吆喝都要响亮。

范钦的选择,碰撞到了我近年来特别关心的一个命题:基于健全人格的文化良

知,或者倒过来说,基于文化良知的健全人格。

没有这种东西,他就不可能如此矢

志不移,轻常人之所重,重常人之所轻。

他曾毫不客气地顶撞过当时在朝廷权势极

盛的皇亲郭勋,因而遭到廷杖之罚,并下过监狱。

后来在仕途上仍然耿直不阿,公

然冒犯权奸严氏家族,严世藩想加害于他,而其父严嵩却说:“范钦是连郭勋都敢

顶撞的人,你参了他的官,反而会让他更出名。”结果严氏家族竟奈何范钦不得。

我们从这些事情可以看到,一个成功的藏家在人格上至少是一个强健的人。

这一点我们不妨把范钦和他身边的其他藏书家作个比较。

与范钦很要好的书法

大师丰坊也是一个藏书家,他的字毫无疑问要比范钦写得好,一代书家董其昌曾非

常钦佩地把他与文徵明并列,说他们两人是“墨池董狐”,可见在整个中国古代书

法史上,他也是一个耀眼的星座。

他在其他不少方面的学问也超过范钦,例如他的

专著《五经世学》,就未必是范钦写得出来的。

但是,作为一个地道的学者艺术家,

他太激动,太天真,太脱世,太不考虑前后左右,太随心所欲。

起先他也曾狠下一

条心变卖掉家里的千亩良田来换取书法名帖和其他书籍,在范钦的天一阁还未建立

的时候他已构成了相当的藏书规模,但他实在不懂人情世故,不懂口口声声尊他为

师的门生们也可能是巧取豪夺之辈,更不懂得藏书楼防火的技术,结果他的全部藏

书到他晚年已有十分之六被人拿走,又有一大部分毁于火灾,最后只得把剩余的书

籍转售给范钦。

范钦既没有丰坊的艺术才华,也没有丰坊的人格缺陷,因此,他以一种冷峻的

理性提炼了丰坊也会有的文化良知,使之变成一种清醒的社会行为。

相比之下,他

的社会人格比较强健,只有这种人才能把文化事业管理起来。

太纯粹的艺术家或学

者在社会人格上大多缺少旋转力,是办不好这种事情的。

另一位可以与范钦构成对比的藏书家正是他的侄子范大澈。

范大澈从小受叔父

影响,不少方面很像范钦,例如他为官很有能力,多次出使国外,而内心又对书籍

有一种强烈的癖好;他学问不错,对书籍也有文化价值上的裁断力,因此曾被他搜

集到一些重要珍本。

他藏书,既有叔父的正面感染,也有叔父的反面 。

据说有

一次他向范钦借书而范钦不甚爽快,便立志自建藏书楼来悄悄与叔父争胜,历数年

努力而楼成,他就经常邀请叔父前去作客,还故意把一些珍贵秘本放在案上任叔父

随意取阅。

遇到这种情况,范钦总是淡淡的一笑而已。

在这里,叔侄两位藏书家的

差别就看出来了。

侄子虽然把事情也搞得很有样子,但背后却隐藏着一个意气性的

动力,这未免有点小家子气了。

在这种情况下,他的终极性目标是很有限的,只要

把楼建成,再搜集到叔父所没有的版本,他就会欣然 。

结果,这位作为后辈新

建的藏书楼只延续几代就合乎逻辑地流散了,而天一阁却以一种怪异的力度屹立着。

实际上,这也就是范钦身上所支撑着的一种超越意气、超越嗜好、超越才情,

因此也超越时间的意志力。

这种意志力在很长时间内的表现常常让人感到过于冷漠、

严峻,甚至不近人情,但天一阁就是靠着它延续至今的。

藏书家遇到的真正麻烦大多是在身后,因此,范钦面临的问题是如何把自己的

意志力变成一种不可动摇的家族遗传。

不妨说,天一阁真正堪称悲壮的历史,开始

于范钦死后。

我不知道保住这座楼的使命对范氏家族来说算是一种荣幸,还是一场延绵数百

年的苦役。

活到八十高龄的范钦终于走到了生命尽头,他把大儿子和二儿媳妇(二儿子已

亡故)叫到跟前,安排遗产继承事项。

老人在弥留之际还给后代出了一个难题,他们遗产分成两份,一份是万两白银,

一份是一楼藏书,让两房挑选。

这是一种非常奇怪的遗产分割法。

万两白银立即可以享用,而一楼藏书则除了

沉重的负担没有任何享用的可能,因为范钦本身一辈子的举止早已告示后代,藏书

绝对不能有一本变卖,而要保存好这些藏书每年又要支付一大笔费用。

为什么他不

把保存藏书的责任和万两白银都一分为二让两房一起来领受呢?为什么他要把权利

和义务分割得如此彻底要后代选择呢?

我坚信这种遗产分割法老人已经反复考虑了几十年。

实际上这是他自己给自己

出的难题:要么后代中有人义无反顾、别无他求地承担艰苦的藏书事业,要么只能

让这一切都随自己的生命烟消云散!他故意让遗嘱变得不近情理,让立志继承藏书

的一房完全无利可图。

因为他知道这时候只要有一丝掺假,再隔几代,假的成分会

成倍地扩大,他也会重蹈其他藏书家的覆辙。

他没有丝毫意思想讥诮或鄙薄要继承

万两白银的那一房,诚实地承认自己没有承接这项历史性苦役的信心,总比在老人

病榻前不太诚实的信誓旦旦好得多。

但是,毫无疑问,范钦更希望在告别人世的最

后一刻听到自己企盼了几十年的声音。

他对死神并不恐惧,此刻却不无恐惧地直视

着后辈的眼睛。

大儿子范大冲立即开口,他愿意继承藏书楼,并决定拨出自己的部分良田,以

田租充当藏书楼的保养费用。

就这样,一场没完没了接力赛开始了。

多少年后,范大冲也会有遗嘱,范大冲

的儿子又会有遗嘱……后一代的遗嘱比前一代还要严格。

藏书的原始动机越来越远,

而家族的繁衍却越来越大,怎么能使后代众多支脉的范氏世谱中每一家每一房都严

格地恪守先祖范钦的规范呢?这实在是一个值得我们一再品味的艰难课题。

在当时,

一切有历史跨度的文化事业只能交付给家族传代系列,但家族传代本身却是一种不

断分裂、异化、自立的生命过程。

让后代的后代接受一个需要终生投入的强硬指令,

是十分违背生命的自在状态的;让几百年之后的后裔不经自身体验就来沿袭几百年

前某位祖先的生命冲动,也难免有许多憋气的地方。

不难想象,天一阁藏书楼对于

许多范氏后代来说几乎成了一个宗教式的朝拜对象,只知要诚惶诚恐地维护和保存,

却不知是为什么。

按照今天的思维习惯,人们会在高度评价范氏家族的丰功伟绩之

余随之揣想他们代代相传的文化自觉,其实我可肯定此间埋藏着许多难以言状的心

理悲剧和家族纷争,这个在藏书楼下生活了几百年的家族非常值得同情。

后代子孙免不了会产生一种好奇,楼上究竟是什么样的呢?到底有哪些书,能

不能借来看看?亲戚朋友更会频频相问,作为你们家族世代供奉的这个秘府,能不

能让我们看上一眼呢?

范钦和他的继承者们早就预料到这种可能,而且预料藏书楼就会因这种点滴可

能而崩坍,因而已经预防在先。

他们给家族制定了一个严格的处罚规则,处罚内容

是当时视为最大屈辱的不予参加祭祖大典,因为这种处罚意味着在家族血统关系上

亮出了“黄牌”,比杖责鞭笞之类还要严重。

处罚规则标明:子孙无故开门入阁者,

罚不与祭三次;私领亲友入阁及擅开书橱者,罚不与祭一年;擅将藏书借出外房及

他姓者,罚不与祭三年,因而典押事故者,除追惩外,永行摈逐,不得与祭。

在此,必须讲到那个我每次想起都很难过的事件了。

嘉庆年间,宁波知府丘铁

卿的内侄女钱绣芸是一个酷爱诗书的姑娘,一心想要登天一阁读点书,竟要知府作

媒嫁给了范家。

现代社会学家也许会责问钱姑娘你究竟是嫁给书还是嫁给人,但在我看来,她

在婚姻很不自由的时代既不看重钱也不看重势,只想借着婚配来多看一点书,总还

是非常令人感动的。

但她万万没有想到,当自己成了范家媳妇之后还是不能登楼,

一种说法是族规禁止妇女登楼,另一种说法是她所嫁的那一房范家后裔在当时已属

于旁支。

反正钱绣芸没有看到天一阁的任何一本书,郁郁而终。

今天,当我抬起头来仰望天一阁这栋楼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钱绣芸那忧郁的

目光。

我几乎觉得这里可出一个文学作品了,不是写一般的婚姻悲剧,而是写在那

很少有人文主义气息的中国封建社会里,一个姑娘的生命如何强韧而又脆弱地与自

己的文化渴求周旋。

从范氏家族的立场来看,不准登楼,不准看书,委实也出于无奈。

只要开放一

条小缝,终会裂成大隙。

但是,永远地不准登楼,不准看书,这座藏书楼存在于世

的意义又何在呢?这个问题,每每使范氏家族陷入困惑。

范氏家族规定,不管家族繁衍到何等程度,开阁门必得各房一致同意。

阁门的

钥匙和书橱的钥匙由各房分别掌管,组成一环也不可缺少的连环,如果有一房不到

是无法接触到任何藏书的。

既然每房都能有效地行使否决权,久而久之,每房也都

产生了终极性的思考:被我们层层叠叠堵住了门的天一阁究竟是干什么用的?

就在这时,传来消息,大学者黄宗羲先生要想登楼看书!

这对范家各房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震撼。

黄宗羲是“吾乡”余姚人,与范氏家族

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照理是严禁登楼的,但无论如何他是靠自己的人品、气节、学

问而受到全国思想学术界深深钦佩的巨人,范氏各房也早有所闻。

尽管当时的信息

传播手段非常落后,但由于黄宗羲的行为举止实在是奇崛响亮,一次次在朝野之间

造成非凡的轰动效应。

他的父亲本是明末东林党重要人物,被魏忠贤宦官集团所杀,

后来宦官集团受审,十九岁的黄宗羲在廷质时竟义愤填膺地锥刺和痛殴漏网余党,

后又追杀凶手,警告阮大铖,一时大快人心。

清兵南下时他与两个弟弟在家乡组织

数百人的子弟兵“世忠营”英勇抗清,抗清失败后便潜心学术,边著述边讲学,把

民族道义、人格道德溶化在学问中启世迪人,成为中国古代学术天域中第一流的思

想学和历史学家。

他在治学过程中已经到绍兴钮氏“世学楼”和祁氏“淡生堂”去

读过书,现在终于想来叩天一阁之门了。

他深知范氏家族的森严规矩,但他还是来

了,时间是康熙十二年,即1673牛。

出乎意外,范氏家族的各房竟一致同意黄宗羲先生登楼,而且允许他细细地阅

读楼上的全部藏书。

这件事,我一直看成是范氏家族文化品格的一个验证。

他们是

藏书家,本身在思想学术界和社会政治领域都没有太高的地位,但他们毕竟为一个

人而不是为其他人,交出他们珍藏严守着的全部钥匙。

这里有选择,有裁断,有一个庞大的藏书世家的人格闪耀。

黄宗羲先生长衣布

鞋,悄然登楼了。

铜锁在一具具打开,1673年成为天一阁历史上特别有光彩的一年。

黄宗羲在天一阁翻阅了全部藏书,把其中流通未广者编为书目,并另撰《天一

阁藏书记》留世。

由此,这座藏书楼便与一位大学者的人格连结起来了。

从此以后,天一阁有了一条可以向真正的大学者开放的新规矩,但这条规矩的

执行还是十分苛严,在此后近二百年的时间内,获准登楼的大学者也仅有十余名,

他们的名字,都是上得了中国文化史的。

这样一来,天一阁终于显现本身的存在意义,尽管显现的机会是那样小。

封建

家族的血缘继承关系和社会学术界的整体需求产生了尖锐的矛盾,藏书世家面临着

无可调和的两难境地:要么深藏密裹使之留存,要么发挥社会价值而任之耗散。

来像天一阁那样经过最严格的选择作极有限的开放是一个没办法中的办法。

但是,

如此严格地在全国学术界进行选择,已远远超出了一个家族的职能范畴了。

直到乾隆决定编纂《四库全书》,这个矛盾的解决才出现了一些新的走向。

隆谕旨各省采访遗书,要各藏书家,特别是江南的藏书家积极献书。

天一阁进呈珍

贵古籍六万余种,其中有九十六种被收录在《四库全书》中,有三万七十余种列入

存目。

乾隆非常感谢天一阁的贡献,多次褒扬奖赐,并授意新建的南北主要藏书楼

都仿照天一阁格局营建。

天一阁因此而大出其名,尽管上献的书籍大多数没有发还,但在国家级的“百

科全书”中,在钦定的藏书楼中,都有了它的生命。

我曾看到好些著作文章中称乾

隆下令天一阁为《四库全书》献书是天一阁的一大浩劫,颇觉言之有过。

藏书的意

义最终还是要让它广泛流播,“藏”本身不应成为终极的目的。

连堂堂皇家编书都

不得不大幅度地动用天一阁的珍藏,家族性的收藏变成了一种行政性的播扬,这证

明天一阁获得了大成功,范钦获得了大成功。

天一阁终于走到了中国近代。

什么事情一到中国近代总会变得怪异起来,这座

古老的藏书楼开始了自己新的历险。

先是太平军进攻宁波时当地小偷趁乱拆墙偷书,然后当废纸论斤卖给造纸作坊。

曾有一人出高价从作坊买去一批,却又遭大火焚毁。

这就成了天一阁此后命运的先兆,它现在遇到的问题已不是让某位学者上楼的

问题了,竟然是窃贼和偷儿成了它最大的对手。

1914年,一个叫薛继渭的偷儿奇迹般地潜入书楼,白天无声无息,晚上动手偷

书,每日只以所带枣子充饥,东墙外的河上,有小船接运所偷书籍。

这一次几乎把

天一阁的一半珍贵书籍给偷走了,它们渐渐出现在上海的书铺里。

继渭的这次偷窃与太平天国时的那些小偷不同,不仅数量巨大、操作系统,而

且最终与上海的书铺挂上了钩,显然是受到书商的指使。

近代都市的书商用这种办

法来侵吞一个古老的藏书楼,我总觉得其中蕴含着某种象征意义。

把保护藏书楼的

种种措施都想到了家的范钦确实没有在防盗的问题上多动脑筋,因为这对在当时这

样一个家族的院落来说构不成一种重大威胁。

但是,这正像范钦想象不到会有一个

近代降临,想象不到近代市场上那些商人在资本的原始积累时期会采取什么手段。

一架架的书橱空了。

钱绣芸**哀怨地仰望终身而未能上的楼板,黄宗羲先生小心

翼翼地踩踏过的楼板,现在只留下偷儿吐出的一大堆枣核在上面。

当时主持商务印书馆的张元济先生听说天一阁遭此浩劫,并得知有些书商正准

备把天一阁藏本卖给外国人,便立即拨巨资抢救,保存于东方图书馆的“涵芬楼”

里。

涵芬楼因有天一阁藏书的润泽而享誉文化界,当代不少文化大家都在那里汲取

过营养。

但是,如所周知,它最终竟又全部焚毁于日本侵略军的炸弹之下。

这当然更不是数百年前的范钦先生所能预料的了。

他“天一生水”的防火秘咒

也终于失效。

然而毫无疑问,范钦和他后代的文化良知在现代并没有完全失去光亮。

除了张

元济先生外,还有大量的热心人想怒力保护好天一阁这座“危楼”,使它不要全然

成为废墟。

这在现代无疑已成为一个社会性的工程,靠着一家一族的力量已无济于

事。

幸好,本世纪三十年代、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直至八十年代,天一阁一次次被

大规模地修缮和充实着,现在已成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人们游览宁波时大多

要去访谒的一个处所。

天一阁的藏书还有待于整理,但在文化沟通便捷的现代,它

的主要意义已不是以书籍的实际内容给社会以知识,而是作为一种古典文化事业的

象征存在着,让人联想到中国文化保存和流传的艰辛历程,联想到一个古老民族对

于文化的渴求是何等悲怆和神圣。

我们这些人,在生命本质上无疑属于现代文化的创造者,但从遗传因子上考察

又无可逃遁地是民族传统文化的孑遗,因此或多或少也是天一阁传代系统的繁衍者,

尽管在范氏家族看来只属于“他姓”。

登天一阁楼梯时我的脚步非常缓慢,我不断

地问自己:你来了吗?你是哪一代的中国书生?

很少有其他参观处所能使我像在这里一样心情既沉重又宁静。

阁中一位年老的

版本学家颤巍巍地捧出两个书函,让我翻阅明刻本,我翻了一部登科录,一部上海

志,深深感到,如果没有这样的孤本,中国历史的许多重要侧面将杳无可寻。

由此想到,保存这些历史的天一阁本身的历史,是否也有待于进一步发掘呢?

裴明海先生递给我一本徐季子、郑学溥、袁元龙先生写的《宁波史话》的小册子,

内中有一篇介绍了天一阁的变迁,写得扎实清晰,使我知道了不少我原先不知道的

史实。

但在我看来,天一阁的历史是足以写一部宏伟的长篇史诗的。

我们的文学艺

术家什么时候能把范氏家族和其他许多家族数百年来的灵魂史袒示给现代世界呢?

阁主人范钦(1505-1585年),字尧卿,号东明,嘉靖进士,浙江鄞县人,嘉靖十一年(1532年)进士。范钦性喜读书,宦游各地时悉心搜集各类典籍,辞官返里后又收得许多藏书,经多年累积,所藏典籍达七万卷。

曾任兵部右侍郎。生平好学,性喜藏书,为搜集图书,遍访藏书名家和各地坊肆。范钦收藏日富,又因见著名的一代藏书之所-藏书楼毁于火灾,而决心修此天一阁藏尽天下名书。范钦临终前,把家产分为两份,一份是天一阁及其藏书;一份是一万两银子,让两个儿子挑选。长子范大冲挑选了天一阁及藏书,并遵照父亲代不分书,书不出阁的遗训,立有许多规矩。除了藏书丰富,天一阁在通风、防潮、防火方面也独具特色。藏书阁明为二层,实为三层,其中的暗层为藏书库,光线幽暗,阳光不能直射入室内,这点充分体现了设计者的藏书构想。楼下共分六间,以应地六分成之义。此外,西偏间,东偏一进,直迈墙壁,不储藏书籍,以免外面的潮气侵袭,二来透风。后列的中橱之中,又有二小柜,再西一间排列这十二个中橱,橱柜之下各放置有英石一块,以达到吸湿的作用。

到范钦80岁去世时,天一阁已藏书7万多卷。其中以明代(1368-1644年)地方志和登科录最为稀珍。后藏书逐渐散失,及至四十年代藏书只存13万多卷,仅及原藏书的五分之一左右。天一阁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政府多次拨款进行整修。解放后,天一阁在周恩来同志的关怀下,多方搜集散失在各地的天一阁原藏书3000多卷。许多藏书家也先后把珍藏图书捐献给天一阁。到1995年底,阁藏古籍增加到30余万卷,其中善本书5万余卷。现存藏书中,共有明代方志271种,有明代登科录、会试录、乡试录共379种,绝大部分为仅见之本,是研究明代人物、科举制度的第一手资料。

1、《海错图》是本怎样的奇书?为何清朝君王对它爱不释手?2、奇书博物馆的书是正版吗3、奇书共赏 | 《遗言博物馆》一本专门记载名人遗言的书4、我国现存最早的私人藏书楼在哪《海错图》是本怎样的奇书?为何清朝君王对它爱不释手?

《海错图》是清朝时期的画家兼生物爱好者聂璜编制的,在《海错图》里面一共记录了三百多种生物,其中包括很多沿海地区才有的生物,清朝的君主本身就是满族人,对海洋几乎是一无所知的,所以他们看到《海错图》中的海洋生物的时候,都会无限感慨大自然的惊奇,这也是清朝君王对《海错图》爱不释手的原因。

在如今的故宫博物馆中挂着一本被誉为是“故宫中的海洋世界”的奇书,这本书是清朝时期的画家兼生物爱好者聂璜所编制的。相传聂璜当初为了编制这本书,先后到中国的沿海城市跑了很多趟,而且还走访了许多古老的村落,见了很多曾经见过“古兽”的老人,这才编制出了这本奇书。在《海错图》中一共记录了三百多种动物,大部分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的种类都被记载到《海错图》中了。除此之外,《海错图》中还有很多海洋里的动物,好多都已经是灭绝了的,所以这本书对我们研究动物的进化也是很有帮助的。

清朝君王之所以喜欢这本书,不仅仅是因为这本书中记录了很多没有见过的动物,还是因为这本书的编制很严谨。聂璜本身就有很强的绘画功底,所以《海错图》中的动物画像非常生动,而且聂璜还在每张底下详细介绍了该动物的信息,很多动物下面还有相关的古文献记载,所以这本书放在现代的话就是书籍版的“动物世界”。

但是,在《海错图》里记录的三百多种动物中,好多动物其实是找不到原型的,例如美人鱼、鳖身人首的海和尚等,这些动物其实是没有存在在现实世界的动物,所以说《海错图》这本书的真实性还有待考量。

奇书博物馆的书是正版吗

奇书博物馆的书,毫无疑问,肯定都是正版书籍。因为毕竟是博物馆的,能够进入博物馆的书但是经过鉴定的,所以肯定都是正版书。

奇书共赏 | 《遗言博物馆》一本专门记载名人遗言的书

书籍是人类记录见闻、延续经验的杰作,它承载着古人的殷切期望,让他们的思想穿越时空,指导着人类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的建设发展。

有这么一本书叫做《遗言图书馆》,小小册子,记录着诸多名人的遗言,相信作者的初衷也是想让这些遗言获得更广泛的传播,遂付梓成册。

个人很喜欢此书的封面, 黑白占据多数,象征已故的亡魂;红橙鲜艳,象征现存的世人,他们在古人印记的包围下汲取经验,努力活着。

世人都希望离开这个世界前能留下深邃的话语,供后人瞻仰。但死神的到来从来都是蛮不讲理,不会等到人们准备好,才夺去人们的生命。

所以本书收录的遗言就更显珍贵。

它们中有精彩故事,历史洞见,痛彻心扉的柔情,以及精辟如珠的妙语。虽然有些遗言无证可究,本书收录的遗言,大都流传甚广,他们提供给我们许多有关人物品性上的洞见。

有些伟人的遗言并不能使大家满意, 比如亨利_大卫_梭罗这个伟大的自然主义者,生命最后阶段,说出零星的词是完全随机的,“驼鹿印度人”

而有些临终遗言会和死者生前的信仰背道而驰, 比如一些无神论者,因惧怕死亡而更愿意违背自己之前的观点。

也有些伟人的遗言个性十足, 如乔布斯的“哦哇!哦哇!哦哇!” 马拉被刺杀前的“亲爱的,快救救我!”

我会在接下来持续更新《遗言图书馆》中的名人遗言和他们背后的故事,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

我国现存最早的私人藏书楼在哪

您好;楼主这里有些资料可以给你参考天一阁西大门 天一阁博物馆位于宁波月湖西岸,建于明嘉靖四十五年(公元1566),原为明兵部右侍郎范钦的藏书处。它是我国现存历史最久,同时也是世界上现存最早

天一阁西大门天一阁博物馆位于宁波月湖西岸,建于明嘉靖四十五年(公元1566),原为明兵部右侍郎范钦的藏书处。它是我国现存历史最久,同时也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三座私家藏书楼之一。天一阁博物馆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及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天一阁博物馆是以藏书文化为特色,融社会历史、艺术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占地31000平方米。环境幽雅,园林精美、建筑古朴,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总体布局由藏书文化区、园林休闲区、陈列展览区三大功能区组成。

藏书家范钦范钦(1506----1585),明宁波府鄞县人,字尧卿,一作安卿,号东明。嘉靖十一年进士。由随州知州升工部员外郎,忤武定候郭勋,杖谪为袁州知州。三十八年,以副都御史提督南赣,三十九年升兵部右侍郎。著有《天一阁集》等,刊刻过《范氏奇书》。范钦性喜藏书,自嘉靖九年开始藏书活动。他宦游四处,悉心求购。他是一位兼收并蓄、兼综四部的藏书家,不仅“喜收说经诸书”,也重视明朝当代文献的收藏。藏书达7万余卷。其收藏有五大特点:孤本多、抄本多、可与他本印证者多、明代文献多、碑帖多。

天一阁外景天一阁博物馆的藏书文化区主要包括:东明草堂、范氏故居司马第和宝书楼。东明草堂系天一阁建成之前范钦的藏书处。范钦,字尧钦,号东明,故题其书室为“东明草堂”,又称“一吾庐”,现东明草堂于1980年重建。范氏故居原系范宅的东厅,后为范氏后裔居住生活之处。它处于高墙环绕的天一阁藏书楼之外,做到了生活区与藏书区相互隔离,是范钦为保护藏书的精心安排,现建筑为清道光九年重建。司马第即范钦宅第,环境幽雅,位于月湖深处,林木荫翳,规模丰敞,于1996年恢复司马第台门、耳房。

宝书楼天一阁博物馆的主体建筑天一阁又称宝书楼,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私人藏书楼。书楼主人范钦取“天一生水”之说,以水制火之义,建筑书楼。楼上一大间,楼下成六间,并名为天一阁,且在阁前凿池蓄水以防火。清康熙四年(1665),范钦曾孙范光文又在阁前叠山理水,建筑园林。园林以“福、禄、寿”作总体造型,用山石堆成九狮一象等景点。风物清丽,格调高雅,别具江南庭院式园林特色。“君子之泽,三世而斩”。历史上,绝大多数藏书家往往不数传而散,而范氏天一阁能十三代人薪火相传,既得益于良好的管理制度和藏书措理之术,更得益于范氏子孙的贤孝。范钦原有藏书7万余卷,现尚存17万余卷,大部分为明代刻本和钞本,不少已是海内孤本,尤以明代地方志和科举录为特色,天一阁原藏明代方志有400余种,现存271种,其中164种为海内孤本,为我国收藏明代方志最多的单位之一。天一阁也为收藏科举录最富者,现存370种,其中百分之九十以上为孤本。解放后,经文物工作者多年访求和当地藏家的慷慨捐赠,阁藏古籍已达30万卷,其中善本8万余卷,蔚为大观。除此以外,天一阁博物馆内还包括园林休闲和陈列展览的区域。由尊经阁、明州碑林、千晋斋、东园、南园,百鹅亭、凝晖堂、秦氏支祠、天一阁书画馆、水北阁、花轿厅和麻将起源地陈列馆等组成。 谢谢希望可以帮帮你祝你旅游愉快

宁波天一阁值得去吗

1介绍天一阁

天一阁,是中国最早的图书馆之一, 坐落于浙江省宁波市的鄞州区中心地带,建于明朝弘治年间。天一阁原名天一书院,是由明朝文学家冯梦龙创立。天一阁有着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因其保存了很多珍贵的文化遗产。

2建筑特色

天一阁整体建筑为仿木结构,木柱檩架,砖木结构,修建工艺非常独特。今天天一阁是晋代风格的正剧楼式建筑,有三层,高达41米。天一阁的设计和建造十分用心,气势磅礴,因此被誉为“东南第一高楼”和“中国第一古建筑”。

3参观体验

来到天一阁,可以先买票(40元/人),还可以选择音频讲解(20元/人),更好地了解各个展室及文物背后的故事。在游览过程中,不仅能领略到天一阁独具特色的明清文化,还能品味到千年古都宁波的魅力。参观天一阁还需要注意一些事项,如不要翻阅书籍及触摸文物,避免损坏宝贵的文化遗产。

4文化收藏品

天一阁馆藏品众多,文化价值极高,其中尤以明清刻本、古籍善本等书籍文物最为著名。天一阁收藏的文物品种多样、数量众多,涉及的学科领域范围广泛,如地理、历史、文学、艺术等。天一阁三楼主要保存的是明清时期的书籍文物,如三百卷佛经碑、朱熹集、世说新语、红楼梦等。不过,由于文物陈列不同时间段的展品会有所不同,所以参观前还需要查询一下天一阁展出的文物品类。

5适合人群

天一阁虽然是一座传统文化建筑,但它不仅向文化追溯而被建造,更多的是因其厚重的历史,传承的人文情怀而得以保留至今。因此,适合喜欢历史文化、文物藏品爱好者以及家庭亲子游的人群。另外,天一阁也是一个喜欢文学读物、历史书籍和古代文物的文化爱好者的一定要去的地方。同时,还适合想要体验浙江民俗文化的游客。

6交通方式

天一阁位置十分优越,离市区很近,游客可以乘坐公交或出租车前往。公交车可以选择:331、152、552等线路到达,车程大约30分钟,车费约2元/人。如果选择打车,从市内出发,大约需要15分钟,车费大约为18元-25元不等。

7参观时间

天一阁的参观时间为8:30—17:00,但特殊时期参观时间会有所调整,具体情况以当天通知为准。一般来说,游客在1-2小时左右就能完整地参观天一阁,如果时间允许,建议提前在网上预定,以避免排队等待时间过长。

8结论

无论是作为文化古迹还是景点,天一阁都有着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充满着浓郁的历史文化气息。因此,值得游客前往宁波市鄞州区参观。希望每一位游客在前往天一阁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东方文明。

主演:黄磊马伊_耿乐范冰冰李解王劲松

集数:40集

导演:黄磊

状态:40集全

编剧:韩魏

年份:2004

地区:内地

首播时间:

首播平台:

类型:言情剧情年代

剧情介绍

一楼古书,三代沧桑中国第一藏书楼天一阁风雨百年的传奇故事。古书、密室、固守、叛离是书藏一家·还是书归天下·私奔、情变、三角、一夜情是灵欲的冲动·还是爱情的纯粹·故事发生在中国第一藏书楼宁波天一阁。

天一阁藏书楼是我国现存历史最久的私家藏书楼,原为明兵部右侍郎范钦的藏书处。一个世纪的风云际会,范家三代人的悲欢离合,江南第一藏书家族的分崩离析,年轻人的叛逆,老年人的固守,生的艰难,死的悲凉本剧背景选取力求忠于历史而不拘泥,时间上横跨两次世界大战、八年抗日战争、四年解放战争。

空间上追寻范家的颠沛流离,从偏安一隅的江南古镇,纸醉金迷的上海滩,到红色之都延安,纳粹统治下的欧洲,再到殖民孤岛香港,四海飘摇剧中唯美的画面、淡雅的影调、优美的音乐,悲情的人物命运,都将给您带来心灵的震撼!

叔涵大姐韵涟聪颖贤惠,却因家庭原因不得不嫁给林正公长子林少卿,她与范家修书人方子文两情相悦,并有一夜激情,替他生了个孩子。

天一生水剧照

时日军侵占华东,范家长子伯清(王劲松扮演)掌管家业,藏书四散凋零。明妮也因战乱流落欧洲,身陷德军集中营,叔涵千里迢迢赴欧洲找寻,却发现明妮已身患重病,新婚之夜死在叔涵怀里。

抗战胜利,伯清与夫人敏怡带着部分家藏图书来到台湾,少卿和韵涟远赴日本,只有叔涵一个人默默守候着天一阁,鞭炮声中,开门迎来了接管藏书的解放军。

风雨天一阁的原文

风雨天一阁 余秋雨 一 不知怎么回事,天一阁对于我,一直有一种奇怪的阻隔。 照理,我是读书人,它是藏书楼,我是宁波人,它...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