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中的足太阴脾经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0浏览:3收藏

古籍中的足太阴脾经简介,第1张

足太阴脾经为十二经脉之一。代号SP。与足阳明胃经相表里。五行属土。本经从足大趾内侧端隐白穴开始,沿大趾内侧赤白肉际,经第一蹠骨小头后的太白,向上到内踝前边的商丘,再上行于胫骨内侧后,在内踝上8寸处交出到足厥阴肝经之前,向上走在大腿内侧前缘,进入腹部,属脾脏,联络胃腑,向上贯穿膈肌,行于食道两旁,连系舌根,散布舌下;它的支脉,从胃部分出,上行通过横膈,流注心中,经气于此与手少阴心经相接。足太阴脾经是阴气最盛的经络,所有本经络穴善于对里寒里虚发挥效用。本经腧穴多用于治疗脾胃、心、肺、肝、肾等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病证。例如胃脘痛、恶心呕吐、嗳气、腹胀、便溏、黄疸、身重无力、舌根强痛及下肢内侧肿痛、厥冷等。

详见百科词条:足太阴脾经 [ 最后修订于2017/2/3 23:50:08 共4979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古籍中的足太阴脾经如下:

注解脾积为古病名。五积之一。又名痞气。是指脾之积证。以胃脘部有块如覆盘,久不愈,令人四肢不收,发黄疸等为常见症。《难经·五十四难》:“脾之积,名曰痞气。”《脉经·平五脏积聚脉证》:“诊得脾积,脉浮大而长,饥则减,饱则见,膜起与谷争减,心下累累如桃李,起见于外,腹满呕泄,肠鸣,四肢重,足胫肿,厥不能卧,是主肌肉损,其色黄。”王肯堂主张用七气汤下红丸子,兼吞痞气丸(见《证治准绳·杂病》)。《严氏济生方》卷四:“痞气之状,留于胃脘,大如复杯,痞塞不通,是为脾积。诊其脉微大而长,其色黄,其病饥则减,饱则见,腹满呕泄,足肿肉削。久不愈,令人四肢不收。”关于积聚积聚(abdominalmass、amas entandaccumulation)为病名。是指以腹内结块,或痛或胀为主要表现的疾病。见《黄帝内经灵枢·五变》。积聚为积病与聚病的合称。腹内结块,固定不移,并伴胀痛或刺痛为特征者称为积。腹中气聚,攻窜胀痛,时作时止为特征者称为聚。积和聚有不同的病情和病机:积是有形,固定不移,痛有定处,病属血分,乃为脏病;聚是无形,聚散无常,痛无定处,病属气分,乃为腑病。积为脏病,脏有五,聚为腑病,腑有六,故又有五积六聚之名。积和聚在病情和病机上虽有不同,但二者病因相同,病机相关,故并而讨论。积聚与症瘕痃癖等证相类似。《医学入门》等书有以积聚为男子病,症瘕为女子病者。又有从部位区分者。《杂病源流犀烛·积聚症瘕痃癖痞源流》:“痞癖见于胸膈间,是上焦之病;痃积滞见于腹内,是中焦之病;症瘕见于脐下,是下焦之病。……故积聚痃癖痞,多生于男子,而女子偶患之;症瘕多生于女子,而男子偶患之。”详见积聚条。

详见百科词条:脾积 [ 最后修订于2016/9/28 17:28:09 共694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因为情绪变化而致病,在西医多属精神科的范畴,台北市立联合医院仁爱院区中医科医师廖桂声表示,在传统中医的角度来看,七种情绪变化是脏腑功能的活动的表现,也就是说,七情和人体脏腑气血有很大的关连性,原则上,可归纳为喜、怒、忧、思、悲、恐、惊,又因为要对应五脏,将七情归纳为喜、怒、忧、思、恐等五种情绪,悲、惊分别纳入忧、恐。

廖桂声医师举例指出,情绪变化和五脏间存在着某种联系性,譬如肝在志为怒,心在志为喜,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这种对应关系,在古籍《黄帝内经》就有记载:「心藏神,肝藏魂,肺藏魄,脾藏意,肾藏志。」由此就可以看出,传统中医针对情志活动跟人体脏腑的生理变化有很深的描述。

廖桂声医师进一步指出,每个人都有七情六欲,所以任何情绪过度反应都足以影响人的精神活动,甚至于影响到内分泌,每一种情绪都往往能透过表情、声音、行为表现出来,比方说,当心情高兴时脸上满面笑容,当感到悲哀时脸上愁眉苦脸,当心理忧思不定时脸上焦眉蹙额、愁肠满肚,从这里就能了解到情绪会改变人的容颜,若喜乐无常或悲哀太过,长期下来,恐将引起人体脏腑功能性紊乱,进而气血失调,对身体健康恐怕造成伤害。

古籍《黄帝内经》对情绪伤身就有相关的说法,例如过度喜乐易伤心、神,过度愤怒易伤肝、魂,过度忧思易伤脾、意,过度悲哀易伤肺、魄,过度惊恐易伤肾、精、志。五脏化五气,当五脏受损,人的神、魂、魄、意、志等意识或思维活动将出现障碍,最后导致患者出现一些身心方面的疾病。

过度情绪变化易致病,但情绪致病有很多种,所以必须仔细辨证用药。台北市立联合医院仁爱院区中医科医师廖桂声表示,情绪致病范围相当广,除了不同疾病会有不同证候,所以必须进行辨证论治或脏腑辨证,同时视患者病情加减用药,每个人的药物都因为病情有差异而不太相同。

廖桂声医师指出,镇静安神类药物是以安神定志为主,通常会用在心神不宁、阴虚阳亢等症状或病症的患者;清热泻火类药物是以情绪内伤为主要症候,常从热化成火,也就是中医说的「五志过极,皆可化火」的意思,一般会表现出火热内盛的证候,比如躁扰不安宁、容易发怒、心情烦或心急暴燥等皆是。

廖桂声医师进一步指出,疏肝解郁类药物是以调畅气机、舒畅情志为主,因为中医认为,肝主疏泄,若因为受到情绪因素而内伤,将促使气机郁滞,影响肝的条达、疏泄等功能,以致于产生情绪不稳,进而出现肝气郁结的现象,同时患者又可看见胸胁出现胀痛等症状。

去痰开窍类药物是用来治疗情绪所引起的疾病,又可分为清热化痰与温化寒痰两类药。由此可见,传统中医用于精神疾病的处方相当多,甚至可以加以分类,每个人也因病情不同而必须加减用药,但中医跟西医的名词、脏器功能、药物治疗目标,两者之间并不能完全互相协调,所以互补长短的机会比较少。

订阅健康爱乐活影音频道,阅读健康知识更轻松 加入,天天关注您健康!LINE@ ID:@ : /supply/article/436/喜怒忧思恐五情反映五脏功能 关键字:中医, 情绪, 内脏

目录 1 拼音 2 《百一》卷二 21 处方 22 制法 23 功能主治 24 安脾散的用法用量 25 安脾散的临床应用 26 摘录 3 《朱氏集验方》卷四 31 处方 32 功能主治 33 安脾散的用法用量 34 摘录 附: 1 古籍中的安脾散 1 拼音

ān pí sǎn

2 《百一》卷二 21 处方

高良姜1两(以百年壁上土23合敲碎,用水2碗煮干,薄切成片),南木香半现 ,草果(面裹煨,去壳)半两,胡椒半两,白茯苓半两,白术半两,丁香(怀干)半两,人参(去芦)半两,陈橘皮(汤浸,去瓤)半两,甘草(炙)1两半。

22 制法

上为细末。

23 功能主治

翻胃吐食,及吃食咽酸,口吐黄水,曾经诸方不愈者。

24 安脾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2大钱,空心、食前米饮入盐点服;盐酒亦得。

25 安脾散的临床应用

翻胃:甲申之春,以事至临安,寓止朱家桥詹翁店,詹翁年六十余,苦翻胃,危殆,已治棺在床侧,适予有宣司之辟,往别而去,其詹翁已不能言。及11月自淮上归,过其门,意此翁已不存,为之惨然,方访问间,而此翁已出迎揖,见其颜色极红润,甚惊异之,问其所以,乃云:官人此日离去,即有一州官来歇,得药数服,遂无事。其后授得此方,昨以此在建康医朱机宜新妇,及近日医圆通观维那,皆作效。

26 摘录

《百一》卷二

3 《朱氏集验方》卷四 31 处方

白术、白豆蔻仁(炒)、香附子(炒)、人参、甘草各等分。

32 功能主治

脾胃病。

33 安脾散的用法用量

白汤点服。

34 摘录

《朱氏集验方》卷四

古籍中的安脾散 《普济方》:[卷一百六十五痰饮门]一切痰饮

(一百枚)灯心草(一小把)上水一大碗。煮俟枣烂安脾散(出朱氏集验方)白术白豆蔻仁(炒)香附子(炒)

《医学入门》:[外集·卷七通用古方诗括]杂病

安脾散果木丁香,百年壁土煮良姜,椒参术橘苓甘草,入盐点服米煎汤。高良姜一钱,用陈壁土和水煮至干,草

《古今医统大全》:[卷之二十八翻胃门]药方

,小豆大。每服百丸,食后淡姜汤下。(《百选》)安脾散治胃气先逆,饮食过伤,忧思蓄怨,宿食痼癖,积聚

《景岳全书》:[卷之二十明集·杂证谟呕吐]论外备用方

)丁附散(热六二胃寒)丁香温中汤(热十一和胃)安脾散(热六七冷痰饮)倍术丸(热百四饮呕)丁香茯苓汤

《景岳全书》:[卷之二十三心集·杂证谟积聚]论外备用方

古籍中的足太阴脾经简介

足太阴脾经为十二经脉之一。代号SP。与足阳明胃经相表里。五行属土。本经从足大趾内侧端隐白穴开始,沿大趾内侧赤白肉际,经第一蹠骨小头后...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