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辨证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0浏览:2收藏

病因辨证简介,第1张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六* 41 风证 42 寒证 43 暑证 44 湿证 45 燥证 46 火证 5 疫疠 6 七情 61 喜 62 怒 63 忧 64 思 65 悲 66 恐 67 惊 7 外伤 8 其他 81 气滞证 82 血瘀证 83 痰饮证 84 食滞证 85 虫积证 9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病因辨证 1 拼音

bìng yīn biàn zhèng

2 英文参考

categorical identification in terms of causes of disease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of etiology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病因辨证为辨证方法之一[1]。指以中医病因、病机理论为指导,分析推求致病原因及机体反应性的辨证方法[2]。即通过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根据各种病因的致病特点,来推求病因,从而给治疗提供依据[1]。如眩晕、震颤、抽搐多属于风;发热、烦躁、发狂、神昏多属于火等[3]。这种分析的方法,称为辨证求因[3]。病因辨证的内容主要包括六*、疫疠、七情、饮食、劳逸、外伤等[1]。病因辨证是辨证学中带根本性的部分,是辨证准确与否的关键[1]。临床上常结合八纲辨证来互相补充[3]。《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记载的病机十九条,是将多种病症用病因、病机予以概括归纳,是研究病因辨证的范例[3]。

4 六*

六*是风、寒、暑、湿、燥、火六种病邪的合称[2][4]。 风、寒、暑、湿、燥、火在正常情况下称为六气,六气太过、不及或不应其时,影响到人体的调节适应功能及病原体的孳生传播,成为致病的邪气,则称六*[5][4]。六*属于外感病(包括一些流行病和传染病)的病因[5][4]。六*致病,自外而入,称为外因[5][4]。《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然六*,天之常气,冒之则先自经络流入,内合于脏腑,为外所因。”

41 风证

①发病急,变化快,病变部位多在头面或肌表。②症状有游走性,瘙痒,恶风,动摇歪斜(如抽搐、震颤、眩晕、口眼斜,甚则颈项强直,角弓反张)等特点,临床常有其他兼证。③外风多在外感病中出现,可见风寒、风热、风湿、风水等。内风在内伤病或热性病过程中出现,可见肝阳化风、热极生风、阴虚或血虚动风等,应注意鉴别。

42 寒证

①症状及舌脉同八纲辨证中寒证。②外寒通常在外感病中出现,内寒多在内伤病过程中出现(相当于阳虚),应注意鉴别,并须注意寒证化热,及有无其他兼证。

43 暑证

①夏季发病,起病急骤。②症状有热、渴、烦、汗的特点,甚则昏迷。③伴见气虚,津亏的症状。

44 湿证

①湿盛季节,潮湿环境及脾虚者多发。②有头身酸麻沉重,胸闷痞胀,泄泻,水肿,分泌物、排泄物污浊及缠绵难愈等特点,舌苔多腻。③湿可从热化(湿热证)或从寒化(寒湿证)。

45 燥证

①多发于秋季,或热病、汗、吐、下、失血后。②症状有干燥、阴亏的特点。见皮肤干燥、皲裂,口鼻干燥、咽干口渴等。③外燥多在感受秋季燥邪后发病,有温燥与凉燥之分。内燥多在内脏津液亏损的病证中出现,应注意鉴别。

46 火证

①有各种热的症状,并有伤津、动血、面红目赤、舌红、脉数等特点。②虚火多在阴虚、血少、津亏证中出现,实火多在实热证中出现,临床应注意鉴别。③风、寒、暑、湿、燥均可化火。

5 疫疠

疫疠指具有强烈传染性,可造成一时一地流行的疾病[6]。见《诸病源候论》卷十。又名瘟疫、时气[6]。《医学入门》卷四:“疫疾如有鬼疠相似,故曰疫疠,又曰时气。”温疫是感受疫疠之气,造成流行性急性传染病的总称[7]。《黄帝内经素问·本病论》:“民病温疫早发,咽嗌乃干,四肢满,肢节皆痛。”

后世常见者为:

1暑热疫毒,伏邪于胃。症见壮热烦躁,头痛如劈,腹痛泄泻,或见衄血、发癍、神志昏迷,舌绛苔焦等。治宜清瘟解毒(见《疫疹一得》)。[7]

2疠气疫毒,伏于募原。初起憎寒壮热,旋即但热不寒,头痛身疼,苔白如积粉,舌质红绛,脉数等。治宜疏利透达(见《瘟疫论》)。[7]

6 七情

七情是人的情志活动的统称,具体包括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这是人类精神意识对外界事物的不同反应[2][8]。在正常的情况下,七情一般不会使人致病。只有突然强烈或长期持久的情感 ,超过了人体本身的正常生理活动范围,使人体气机紊乱,脏腑阴阳气血失调,才会导致疾病的发生,由于它是造成内伤病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故又称“内伤七情”。《黄帝内经素问·举痛论》:“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又包括某些内脏病变而继发的病态情志活动。如《黄帝内经灵枢·本神》:“肝气虚则恐,实则怒。”[9]

61 喜

喜为七情之一。属正常的情志活动[10]。《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心在志为喜。”《黄帝内经素问·举痛论》:“喜则气缓。”但暴喜无度,则可成为致病因素。《黄帝内经灵枢·本神》:“喜怒无极则伤魄,魄伤则狂,狂者意不存。”《黄帝内经素问·阴 阳应象大论》:“暴喜伤阳,暴怒伤阴。”

62 怒

怒为七情之一。恼怒过度可引起脏腑气血病变[11]。《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暴怒伤阴”,“怒伤肝”。脏腑气血病变可出现情绪急躁易怒。《素间·四时刺逆从论》:  “血气上逆,令人善。怒。”《素问,举痛论》:“怒则气上。”《灵枢,本神》:“肝气虚则恐,实则怒。”

63 忧

忧为七情之一。忧虑过度可引起内脏病变[12]。《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忧伤肺。”《素问,宣明五气篇》:“(精气)并于肝则忧。”《灵枢,邪气藏府病形》:“愁忧恐惧则伤心。”

64 思

思为七情之一。即思虑。《黄帝内经灵枢·本神》:“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思虑过度可致气机郁结,甚而伤及脾的运化功能。《黄帝内经素问·举痛论》:“思则气结。”《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思伤脾。”[13]

65 悲

悲为七情之一。悲哀过度可伤脏气。 《黄帝内经灵枢·口问》:“故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而内脏病变亦可致易悲之症。《灵枢.本神》:“心气虚则悲。” 《素问,宣明五气》,“(精气)并于肺则悲。”[14]

66 恐

恐为七情之一。因恐惧过度引致脏气病变。《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恐伤肾。”《黄帝内经灵枢·口问》:“大惊卒恐则血气分离,阴阳破散,经络厥绝,脉道不通。”《素问,举痛论》:“恐则气下。”内脏病变可出现气怯惊恐。《黄帝内经灵枢·本神》:“肝肝气虚则恐。”[15]

67 惊

惊为生理名词。七情之一[16]。

7 外伤

出《黄帝内经素问·移精变气论》。

1损伤病证分类之一。一般指扑击跌仆所致皮肤、肌肉、筋骨的损伤。[17]

2与七情内伤相对而言。可指六*外邪所伤,如伤风、伤寒、伤湿、伤暑等。[17]

8 其他 81 气滞证

①发病与情志变化有密切关系,亦可发生于湿痰中阻或食滞中焦时。②症状以窜痛、胀痛、嗳气、矢气或活动后减轻,以及痞块聚散无常为特点。

82 血瘀证

①多发生于气滞、寒凝、热结及外伤后。②以刺痛、刀割样痛,痛处不移,痞块固定,或经血紫暗有块等为特点。③唇舌紫暗,或有瘀斑、瘀点,舌下静脉曲张,脉涩或结代。

83 痰饮证

①发病与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有关。②症状以咳吐痰涎,喉中痰鸣(痰证),或胸胁满闷,喘息咳唾不得卧,或腹中肠鸣漉漉有声(饮证)等为特点。③舌苔多腻,脉多滑。痰饮停留部位不同产生不同的病证,如痰停留于皮下则为“瘰疬”,饮停胁下则为“悬饮”等。④痰饮多具有湿证特点。

84 食滞证

①发病与饮食不节有关。②症状以腹痛、嗳腐、吐泻酸臭、恶食、脘腹痞满等为特点。

85 虫积证

①发病与饮食不洁、生食习惯有关。②症状以腹中阵痛、便虫、吐虫、嗜食异物、鼻孔或 瘙痒为特点。③有些患者有面生白斑,巩膜有蓝黑斑点,或有面黄肌瘦等体征。

沉香香气典雅,主辛散疏通,入肾、脾、胃经,属自然界中罕见的具有强烈抗菌效能的生药材,是一种温性药物,对冷胃、风寒湿痹有怯除作用,是行气药中最上等的药材,有通关开窍、畅通气脉、养生治病等神奇的功效。中医典籍的相关记述也甚多,如《本草备要》谓之“能下气而坠痰涎,能降亦能升,气香入脾,故能理诸气而调中,其色黑。体阳,故入右臂命门,暖精助阳,行气不伤气,温中不助火。”《大明本草》谓之“调中补五脏,益精壮阳,暖腰膝,止转筋吐泻冷气”;《本草纲目》谓之能“冶上热下寒,气逆喘急,大肠虚闭,小便气淋,男子精冷。” 2、沉香不仅宜于熏燃,也可以研成粉末内服(外用还可治疗外伤并有镇痛作用),或以沉香片、沉香粉冲泡饮用,皆为传统的养生妙方,具有活血行气、补养气血之功效;女性常食能调经补血、驻颜美容,治疗气血两亏,面色萎黄,头晕目眩,月经不调等症。 3、此外沉香还具有清热祛风,凉血通脉,养心安神,对心脏病引起的心跳气短,心补不安,神经衰弱,失眠多梦,昏倒迷失知觉等,有帮助和治疗的功效,并能清心热用脉之热,对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有帮助。

4、 中医古籍《普济方》中记载,沉香具有活血美肤,消除黑斑,去油脂的美容功效,适合于油性皮肤,易长青春痘的朋友。

一年四季有不同的气候特点,春季多风、夏季炎热、秋季干燥、冬季寒冷,而长夏季节湿气偏重,我国古代把风、寒、暑、湿、燥、火等六种季节气候称为“六气”。通常情况下,六气随季节变化并不为害,当六气变化太过,或者“非其时而有其气”,当寒反暖、当暖反寒等,成为一种致病因素,就称为“六*”。“*”是过度、无节制和侵*的意思,六*致病为外因。

六*致病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①六*致病多与季节气候、生活环境有关。如春季多风,常发生风温证;夏季炎热,易发生热病和暑病;夏末秋初湿气多盛,易发生湿温证;深秋收敛燥盛,易发生燥证;冬季天气寒冷,易感受寒邪为病。生活环境潮湿,则多发湿病;在高温环境中工作,则多发暑热病等。②六*邪气既可以单独侵袭人体导致疾病,又可以两种或两种以上邪气同时侵袭人体致病。如痹证可由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病,其他如风寒感冒、风热感冒、寒湿下利、湿热下利、燥热咳嗽等等,均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邪气同时侵袭人体所导致的疾病。③六*邪气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可相互影响、相互转化,当然这种转化是在一定条件下形成的,如寒邪入里可以化热,暑湿日久可以化燥伤阴,热邪伤津可以化燥等等。

④六*伤害人体,侵袭途径多是由外及里,或由肌肤侵入,或由口鼻而入,因而古人将其列在“三因学说”中的“外因”。

(一)六*邪气

“六*”是指风、寒、暑、湿、燥、火六种致病因素,是外感疾病的主要病因,因此也常常把“六*”概称为“外邪”。六*邪气中每一种邪气都具有自身的特性,发病特点和导致的疾病也不完全相同。

1风邪

在自然界里,大气的流动形成了风,虽然一年四季皆有风,但春季的风比较多,所以风为春季的主气。自然界的风具有轻扬、流动多变的性质。

风邪侵袭人体的途径多从皮毛腠理、口鼻而入,因而,风邪导致的疾病初期,多表现为体表或头面的症状。另外,临床上将证候表现为流动多变类似风的特点的病证归纳为风证。

风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1)风为阳邪,其性开泄:风气轻扬上浮,具有升发、向上、向外的特性,所以属于阳邪。

风邪容易使人腠理疏泄开张,具有开泄之性。根据风邪这一特性,临床见到病在头面、肌表或人体上部的症状,常常表现为汗出、恶风等症候。这些症候多是因风邪或其他邪气兼风邪侵袭所致。如风寒感冒出现多汗、恶风的症候;或者头面、目下浮肿,兼有发热、恶风、咽部红肿疼痛、脉浮的风水证等。

(2)风邪善行而数变:“善行”是指风邪致病具有病位游走,发无定处的特性,如风邪侵袭所致的关节疼痛,其多表现为疼痛部位游走不定。“数变”是指风邪致病具有病情变幻无常,病情发展迅速的特性,如风隐疹,多表现为皮肤瘙痒和皮疹突然发生,时有时无,隐现无定。

(3)风性多动:“动”是指风邪致病的表现具有震颤、抽搐等动摇不定的特性,如以阵发性项背强直、角弓反张、牙关紧闭为主要表现的破伤风;夏季以高热、嗜睡、痉厥、抽搐为主要表现的暑风等。

(4)风为百病之长:寒、热、湿、燥诸邪在很多情况下依附于风邪侵袭人体,如恶寒发热,无汗,口不渴,关节酸痛,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紧的风寒感冒;咳嗽痰黄,咯痰不爽,口干,咽痛,发热恶风,汗出,舌红苔薄黄,脉浮数的风热咳嗽;头痛如裹,肢体困重,胸闷,食少,小便不利,大便溏泄,舌苔白腻,脉濡的风湿头痛等。此外,风邪四季皆有,其伤人致病的机会多于其他邪气,所以,古人有“风者,百病之长也”的说法。

2寒邪

寒为冬季的主气,冬季气候寒冷,阳气内敛,生机潜藏,寒气具有收敛、凝滞等特性。

人体外感寒邪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外界气候寒凉,寒邪侵犯人体,这种情况多发生在冬季寒气隆盛或气温急剧下降的时候。另一种情况是并非由于外界气候寒冷,而是由于人体内环境发生变化或调摄不慎而导致触冒寒邪,如夏季汗出贪凉、人体内热极盛而容易被寒邪侵袭致病等。所以寒邪致病也是四季皆有的,不一定局限于冬季。

寒邪侵袭人体的途径有二:寒邪伤于肌表,郁遏阳气,称为“伤寒”;寒邪直中于里,伤及脏腑阳气,则为“中寒”。一般而言,阳虚之体易于感受寒邪,而袭人之寒日久不散,又易损及人体阳气。

寒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1)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古人认为“阴盛则寒”,说明物体或人体所表现出的寒凉征象是阴气盛的表现。寒邪性质属阴,若阴寒偏盛,阳气不足以制约阴寒,反被阴寒所欺,阳气损伤,则形成“阴盛则阳病”,所以,寒邪最易伤及人体阳气。如寒邪侵袭肌表,阳气被遏,常见到恶寒的表现;寒邪直中脾胃,脾阳受损,出现腹部冷痛,喜温暖等症状;若心肾阳虚,寒邪直中少阴,则可见恶寒蜷卧,手足厥冷等。

(2)寒性凝滞:“凝滞”是指气血津液凝结、阻滞不通的一种病理表现。人体的气血津液应当是运行不息,通行无阻的,这种状态的维持,依赖于阳气的温煦和推动。阴寒之邪侵袭人体,一则导致阳气受损,气血津液运行无力;二则导致气血津液凝结停留,涩而不行。气血阻滞不通,“不通则痛”,因而寒邪伤人多可见疼痛的表现,如肢体关节疼痛剧烈,甚如刀割针扎,遇寒加剧,得热缓解的寒痹;腹痛,痛引少腹的寒疝;脘腹剧烈疼痛,喜热饮,得热痛减的胃脘痛等。

(3)寒性收引:“收引”是指收缩、牵引的一类病理表现。寒邪侵袭人体,常常出现气机收敛,腠理、经络、筋肉收缩挛急等一系列收引现象。如毛孔收缩,可见皮肤出现粟粒;筋肉收引,可见颤抖或痉挛;表层络脉收引,可见皮肤苍白,肢体寒冷;肌肉关节收引,可见肢体拘急不利或蜷缩;血脉收引,可见脉弦、脉紧等。

(4)寒性清澈:“清澈”是指寒邪致病后,人体水液改变,多为“澄澈清冷”状态。如风寒感冒的鼻流清涕;风寒咳嗽的咳痰稀薄;胃受寒邪的泛吐清水;寒湿泄泻的下利清稀,甚如水样等等。

3暑邪

暑为夏季的主气,是火热所化。暑天炎热,湿气熏蒸,因而暑邪致病多表现出炎热夹湿的特点。

暑邪致病主要发生于夏至之后,立秋之前,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暑邪侵袭人体只能从外而来。这两点是暑邪区别于其他邪气特别是火热邪气的特点。

暑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1)暑为阳邪,其性炎热:夏季是阳气隆盛之时,暑是夏季的当令之气,其性炎热,故暑为阳邪。暑邪伤人,多出现一系列阳热症状,如高热、面赤、口渴、咽干、汗多烦躁、脉洪数等。

(2)暑性升散,耗气伤津:阳气的特性易升易散,暑为阳邪,故具升散的特性。暑邪升散侵犯人体,则导致腠理开泄,表现为多汗;气被津所承载,故汗出过多,必然导致耗气伤津而形成气津亏损。

(3)暑多夹湿:夏暑之季,气候不仅炎热,而且常常多雨潮湿,热气蒸腾,湿气流动,故暑邪伤人,常夹杂湿邪侵袭人体。暑湿为病的主要症状除有身热、心烦等之外,常兼有汗出不畅,口渴不欲饮,困倦胸闷,纳呆,恶心呕吐,便秘或泄泻,舌苔厚腻,脉濡数等湿气阻滞的症状。

4湿邪中国农历六月称为长夏,湿是长夏的主气。盛夏季节,在上的阳热之气下降,氤氲熏蒸,在下的水气上升,湿气浮游,充斥弥散于大气之中,是一年之中湿气最盛的季节,所以长夏季节是湿邪致病的多发季节。除此之外,湿作为一种正常的气候条件存在于一年四季之中,所以湿邪致病亦可见于其他季节。

气候潮湿,或涉水淋雨,或居处潮湿等都是人体易于被湿邪侵袭的条件。

物体受潮多重滞、黏腻;水气相混运行,多阻塞不畅,因而湿邪侵袭人体致病,多表现出头身困重,胸闷,苔腻,病程较长,缠绵难愈等特点。

湿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1)湿为阴邪,易阻气机:湿为水湿,水性润下属阴,故湿为阴邪。湿邪侵及人体,留滞于脏腑经络,最易形成水湿阻遏气机运行的病理改变,从而使气机升降异常,经络阻滞不畅,出现胸闷、脘痞、小便短涩、大便不爽等症状。由于湿为阴邪,湿留于人体,易阴盛伤阳。脾为阴土,是运化水湿的主要脏腑,其性喜燥而恶湿,故外感湿邪留滞于体内,常先困脾,使脾阳不振,运化无权,水谷下注,出现腹泻、尿少、水肿、腹水等。

(2)湿性重浊:“重”是指沉重或重著。感受湿邪后,常常因为“湿蒙清阳”表现为头重如裹,昏昏欲睡;或“湿阻经络”表现为肢体肿胀,沉重难举,困倦乏力等证候。“浊”是指秽浊或浑浊。感受湿邪后,人体排泄物多呈秽浊状态,如小便黄浊,频数不利;妇女带下黏稠,气味腥臭,色秽黄浊的“湿热下注”;恶心呕吐,面色秽浊,胸闷腹胀,便溏,口黏腻的“湿阻脾胃”等。

(3)湿性黏滞:“黏”指“黏腻”;“滞”指“停滞”。湿邪黏腻和停滞的性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感受湿邪的病证多有黏滞而不爽的特性,如大便黏腻,排出不爽;小便频数但排出不畅等。二是湿邪为病多缠绵难愈。湿邪伤人黏滞难祛,故病程较长或反复发作,如湿痹证、湿疹、湿温病等。

(4)湿性趋下,易袭阴位:水湿其性润泽下行,所以湿邪伤人所发之病,多见下部证候,如淋浊、带下、泄泻等。

5燥邪

缺少水分为燥,燥为秋季主气。秋季自然界空气中相对缺乏水分的濡润,形成了秋凉而劲急干燥的气候。燥邪伤人多从口鼻而入,犯于肺卫。燥邪或见于秋凉肃杀之时,形成“凉燥”;或见于久晴不雨,骄阳久晒,火热烘烤之时,形成“燥热”、“温燥”;或见于风吹日久,干枯皲裂,形成“风燥”等。

燥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1)燥性干涩,易伤津液:燥与湿是相对的,湿少则为干,故燥邪伤人最易伤及人体的津液,造成阴津亏虚的病变,临床可常见口鼻干燥,咽干口渴,皮肤干涩,甚则皲裂,毛发不荣,小便短少,大便干结等。

(2)燥易伤肺:肺为娇脏,喜润而恶燥,而且燥邪多从口鼻而入,最易入肺而伤及肺津。

若肺阴不足,也更易招致燥邪侵入。燥邪伤肺临床可常见干咳少痰,或痰液胶黏难咯,或痰中带血等症状。

6火(热)邪

火是热之极,热是火之渐,火与热两者性质相同,程度有异,因而火热常可混称。在临床中,火热邪气除可因风、寒、湿、暑、燥侵袭人体,入里化热而生之外,还可从外直接感受,如风热、暑热、湿热等,但火多由内生,如心火上炎、肝火亢盛、胃火上逆等。

火热邪气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1)火热为阳邪,其性炎上:火热之性燔灼焚焰而属阳,阳性躁动而向上,故火热邪气易升腾上炎。火热之邪侵犯人体,除常见高热,恶热,烦渴,汗出,脉洪数等症状外,还多见火热阳邪炎上扰动神明的心烦失眠,狂躁妄动,神昏谵语等。火热之邪上攻头面可见面目红赤,牙龈肿痛,口苦耳鸣等。

(2)火热邪气易于耗气伤津:火热之邪,最易迫津外泄和消灼阴液,使人阴津耗伤。因而火热邪气致病除有热象之外,往往还伴有口渴喜饮,咽干舌燥,小便短赤,大便秘结等津伤液耗的表现。此外,火热邪气还可消蚀人体元气,导致气津两伤的病证。

(3)火热邪气生风动血:火热邪气侵袭人体,消灼津液,致使人体筋脉失于津液的滋养濡润。筋为肝所主,筋失所养,而肝风内动,导致“热极生风”的病理改变,出现高热,神昏谵语,四肢抽搐,两目上视,颈项强直,角弓反张等。火热邪气属阳,其性主动,伤于人体可使气血运行加快,甚至迫血妄行,灼伤络脉。因而,火热邪气致病可见吐血,衄血,便血,尿血,皮肤发斑及妇女月经过多、崩漏等。

(4)火热邪气易致肿疡:火热邪气性质灼热,热聚于局部则易生火毒,腐肉成脓,发为痈肿疮疡,因而,临床所见局部红肿、高突、灼热的疮疡证,多数为阳性的火热证。

(二)疫疠

疫疠是一类具有强烈传染性的病邪。对于这一类致病因素,中医文献记载中还有“疠气”、“瘟疫”、“戾气”、“异气”、“毒气”、“乖戾之气”等名称。

疫疠致病具有如下特点:

1发病急骤,病情较重,病情变化快。疫疠袭人的传变速度非常快,一般病情都比较严重,甚至一发病就直入营血。

2症状相似,传染性强,易于流行。感受疫毒之邪,无论老少强弱,触之即病,很快就会在较大的范围中流行,疾病表现的病状相似。由疫疠导致的疾病可以是散发,也可以形成大面积流行,如大头瘟、疫痢、白喉、烂喉丹痧、天花、霍乱、鼠疫等。

疫疠发生和流行,多与下列因素有关:①气候因素:自然气候的反常变化,如久旱、酷热、湿雾瘴气等。②环境和饮食:环境和食物的污染,如空气、水源、食品等。③密切接触史:与已患病的病人密切接触,没有及时做好预防隔离工作。

中医·心悸心悸(palpitation)为病证名。是指以自觉心跳,惊慌不安,不能自主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出自《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俗称心跳,简称悸。心悸包括惊悸和怔忡。因惊恐而发、时发时止者,称惊悸,病程较短而病情较轻;不因惊而发、心中动摇不宁而无休止者,称怔忡,病情较重而病程较长,为心悸之重症。惊悸日久不愈,可发展为怔忡,但二者均以心悸为主要症状,治疗方法相似。心悸临床一般多呈阵发性,每因情志波动或劳累过度而发作。且常与失眠、健忘、眩晕、耳鸣等症同时并见。针灸治疗心悸不仅能控制症状,而且对疾病本身也有治疗作用。但在器质性心脏病出现心衰倾向时,则应针对病情的轻重缓急,及时采用综合治疗措施。现代医学中的各种心律失常及某些神经官能症出现心悸者,可参照治疗。各家论述追溯《黄帝内经素问》虽无心悸(惊悸、怔忡)一类的病名,但已经有了类似的记载。《黄帝内经素问·举痛论篇》曾经指出:“惊则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矣”。《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篇》讲的“心澹澹大动”和《黄帝内经灵枢·本神》篇讲的“心怵惕”,也是类似心悸的描述。到了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方论》和《伤寒论》两部名著中,才正式提出了悸与惊悸的病名,并对它的发病原因,作了扼要的叙述,认为主要原因是由惊扰、水饮、虚劳及汗后受邪等因素引发的。《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篇还对惊悸的发病原因以及审证求因的方法,作了专门论述,指出:“寸口脉动而弱,动则为惊,弱则为悸”。后世医家系统地总结了临床实践的经验,对此进一步作了详细的说明,认为“惊自外至者也,惊则气乱,故脉动而不宁;悸自内惕者也,悸因中虚,故脉弱而无力”。(《医宗金鉴·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从脉象表现来分析和认识惊悸发生的原因,必外有惊扰,内有所虚,内外相合,引发本证。《严氏济生方》不仅对惊悸有所载述,还提出了怔忡的病名,“夫怔忡者,此心血不足也”

详见百科词条:心悸 [ 最后修订于2018/7/23 14:31:42 共12897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抑郁症属于中医学“郁证”的范畴。郁证是由于情志不舒、气机郁滞所引起的,以心情抑郁、情绪不宁、胸部满闷,或易怒易哭等症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郁”的提出源自两千多年前的古典医学著作--《皇帝内经》,其中对由于情志失调所引起人体脏腑、经络、气血津液、饮食情志的阻塞结滞等一系列变化都归于“郁”,情志因素被看作是导致人体气机失调的重要原因,所谓“愁忧者,气闭塞而不行”。抑郁症发病病机是气机郁滞,而气机郁滞中又以肝气郁结为核心,故有“治郁先治气,调气要先治肝”之说。中医学五行中,肝属木,因此《皇帝内经》中有“木郁达之”的著名治法,对临床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后世医家论治郁证多遵用此法。

汉代医圣张仲景的医著《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记载了多种抑郁疾病和症候,如“百合病”者,“意欲食复不能食,常默然,欲卧不能卧,欲行不能行,饮食或有美时,或有不用闻食臭,如寒无寒,如热无热,口苦,小便赤,诸药不能治,得药则剧吐利,如有神知之疾,而身形如和,其脉微数”,形象地描述了患者的抑郁焦虑状态;又如《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中描述“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所作,数欠伸”,与现代妇女更年期抑郁症表现有相似之处;再如小柴胡汤证见:“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或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均与抑郁症相似或相近。

清代《程杏轩医案·初集》中记载了这样一个病案:“鲍宫詹未第时,游昆陵幕,抱疴半载,百治不痊,因买舟回里,延予治之。望色,颊赤面青,诊脉虚弦细急。自述数月来通宵不寐,闻声即惊,畏见亲朋,胸膈嘈痛,食粥一盂,且呕其半,粪如羊矢,色绿而坚,平时作文颇敏,今则只字难书------”用现在的诊断标准看,就是一个典型的抑郁症患者的病案。病人因“未第”而发病,说明有其社会文化诱发因素;精神症状明显:兴趣索然、郁郁寡欢,回避交往、疏远亲友、活动很少,而且精神运动迟滞,出现“只字难书”,也就是脑力迟钝、思路闭塞;躯体症状也很明显:“通宵不寐”即睡眠障碍,“食粥一盂,且呕其半”可见食欲不振、纳呆、纳少,且有“胸膈嘈痛”的躯体疼痛不适,“粪如羊矢”为便秘,从“颊赤面青,诊脉虚弦细急”可知病人有阴血亏虚且虚火上炎,因而不难得知病人有疲倦乏力感。从病案记载的描述中可看出已相当接近于现代之抑郁症,可见中医对抑郁病症的认识是久远的。

1 中医药治疗抑郁症的特色是什么

有研究者比较了以情感障碍为主诉和以躯体不适为主诉的62例抑郁病人的差异,对他们进行深入访谈,结果发现,情感症状组抑郁症病人最常见的躯体不适主诉为:食欲下降(占727%)和入睡困难(占606%);躯体症状组最常见的躯体不适主诉为:胸闷(占966%)和肢体乏力(占759%)。这两组病人躯体不适主诉主要有:胸闷、肢体乏力、入睡困难、食欲下降、心动过速、头昏、四肢疼痛、尿频、头痛、头昏、尿频、胸痛、呼吸困难和腹部不适等。香港学者的研究也发现,香港门诊抑郁症病人常见的三个主诉不适症状为常见的三个主诉不适症状为:疲乏(占90%)、疼痛(占89%)和胃肠道/心血管症状(占87%),并认为躯体化问题是中国抑郁症病人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

西医药在治疗抑郁症中抗精神抑郁方面有其优势,但仍有其局限性。抗抑郁药物层出不穷,其价格昂贵,服药程序复杂,依从性差,停药后复发率高,且不良反应多。以第三代抗抑郁的常用药氟西汀为例,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有:恶心、厌食、呕吐、失眠、头痛、发热、腹泻、性功能障碍及皮疹,对情绪不稳定者还可诱发躁狂症状等。而值得医生注意和重视的是:当病人显示有抑郁的精神、情感症状,而西医抗抑郁剂治疗比较有效时,虽然精神、情感症状的严重程度可以减轻,病人似乎好转,但其躯体症状却没有减轻甚至可能加重,如不良反应的出现即加重了患者的躯体症状。

更重要的是,中医药治疗抑郁症区分个体差异,而抑郁症的发生发展变化又恰恰与体质因素差异密切相关,患者的性别、年龄、体质强弱、性格等不同,其临床表现也不同。如就性别差异而言,有学者认为女性比男性易患抑郁症,且女性患者较男性患者易出现思维迟缓、疑病妄想、失眠、早醒、自杀行为、食欲不振等症状。

中医药的辨证论治具有独到的优势,把症与因统一起来,从多方面多角度分析病变的相互关系和症状的特点,从整体上认识疾病的本质,循症求因,而且讲求治病必求于本。如,中医认为肝主藏血、肝主疏泄,且“女子以肝为天”,女性多忧愁善感、情志不遂,加上女性独有的生产、流产、月经失调等,容易引起气血、精神的匮乏,而导致脑府失养,出现情志低落、思维迟缓等抑郁症的症状。中医药依据肝脏的生理功能,结合女性的特点,总结出疏肝养血调经的治法,对治疗女性抑郁症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青春期与老年期是抑郁症的高发年龄,其中青年期是从儿童向成年的过渡时期,机体发生整体调整,心理素质不稳定,加上学业、就业等方面的压力大,易忧思过度而气机阻滞、郁结导致抑郁症的发生;而老年人由于年龄的关系肝肾渐亏,出现多方面生理机理衰退,“精气夺则虚”,精血不足、脑神失养,加上心理上的失落感,易形成抑郁症。而中医药依据老年人肝肾精亏的特点,总结出滋阴补肾养精的治法,对治疗老年抑郁症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体质的先天因素,中医称之为“先天禀赋”。先天禀赋不足者,体质赢弱多病,病者多烦忧,而且在激烈竞争的环境中精神和身体不能承受较大的压力,易形成抑郁症。中医药依据先天禀赋不足者体质虚弱的特点,总结出健脾益肾强体(“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的治法。这些对临床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

总之,中医治疗抑郁症是从不同个体四诊收集症状和体征等资料,通过综合分析,辨证论治,不但能改善抑郁症患者的躯体症状,而且兼顾调理患者的体质。这种治疗方法较之西医学具有突出的特色和明显的长处。

陈女士28岁。因离婚使精神蒙受打击,精神失常,哭笑不止,心烦不安,两目直视,时而絮叨不休,时而自语谩骂,时而外出游走,时而独居一室。眼眶发青,纳呆失眠,大便干结、3~4日一行。此症已2月有余,几经治疗无效,故请屠老诊治。舌苔白厚、中心稍腻,脉象沉细而动数不静。

遂辨:情志抑郁,痰热阻窍,心神被蒙。立法:舒肝解郁,理气化痰,清热安神。

方药:醋柴胡,枯黄芩,清半夏,青竹茹,合欢皮,淮小麦,胆南星,天竺黄,远志肉,九节菖蒲,广郁金,龙脑(冲)。4剂。

二诊:药后自感脑中一亮一亮地闪,每闪一次,头脑即感清楚,两目发直好转,较前灵活,自语时作,但无谩骂,食欲不振,仍有失眠外游之症。上方加莲子肉,白豆蔻。7剂。

三诊:药后精神好转,自感外界事物看起来很新鲜,心情较前畅快,纳食渐进,现已能入眠4~5小时,有梦但醒后记不清,少有出门外游。舌苔薄白,脉沉细稍数。效不更方,上药又进二十余剂。随访未见复发。

按: 郁证一般来讲都与气有关,因每人体质不同,气与痰热交滞,气与湿痰互结等,都可闭阻心窍而导致心神被扰,所以在治疗用药时有所不同。另外,此症较易复发,除注意按时服药外,尚要注意心情愉快,不可过劳过累,饮食上尽量少食肥甘厚味,保证适当的休息和睡眠。

1中药基本知识介绍包括什么

中药——又称中草药,是通过特定的加工方式加工炮制后可直接供给药房配剂使用,或可提供给药厂作为制药原料使用的植物、动物,矿物等。

成品药的剂型:丸、散、膏、丹、片、药酒等中药的四气——寒、热、温、凉 中药的功效分类和代表性药物:疏散肌表,促使发汗——解表药:麻黄、桂枝、薄荷引起腹泻,润肠通便——泻下药:大黄、芒硝、火麻仁清解里热——清热药:石膏、栀子、丹皮芳香辟浊,化湿醒脾——芳香化湿药:藿香、佩兰、砂仁通利水道,渗除水湿——利水渗湿药:茯苓、车前子祛除风湿之邪——祛风湿药:独活、五加皮温里祛寒——温里药:附子、干姜、肉桂镇静安神——安神药:朱砂、磁石、牡蛎调理气血——理气(血)药:橘皮、木香、丹参奸运脾胃,促进化——消导药:山楂、鸡内金、麦牙化痰止咳——止咳药:半夏、苏子、贝母补虚扶正——补虚药:人参、党参、鹿茸部分常用中成药桑菊感冒片板兰根冲剂。

2中药常识中哪些药材“先煎哪些药材后下”

“先煎”的目的通常是为了增加某些药 物的溶解度或降低药物的毒性;而“后下”,则是为了减少挥发油的损耗,避免有效成分被 破坏。

通常矿石类,如贝壳类、角甲类药物, 因质地坚硬,必须先煎以助煎出其有效成分。 如生石膏、石决明龟板、鳖甲等可先打碎煎 30,再加入其他药材一同煎煮;而一些有 毒的药物,如乌头、附子、商陆等,必须先煎 1-2小时,才能达到减毒或去毒之效。

此外, 某些植物药,如天竺黄、火麻仁、石斛等,也须先煎10-30度才能发挥效用。后下的药物包括气味芬芳、含挥发油多 的药物,如薄荷、藿香、豆蔻、砂仁以及一些 不宜久煎的药物,如钩藤、杏仁等,应在汤剂煎好前5-10分钟人锅。

3中医药知识

呵呵,不要动不动就啃经典了。看中医古籍不似看文学作品。还需有深厚医学根底。

本人自命不凡,略作点自己的理解:锁阳,功能是:补阴助阳,善补阴血。能补阴血以助阳而治阴血亏虚所致之阳痿、尿血、腰膝酸冷、神经衰弱等。又能补阴血而通大便,用治阴血虚弱所致之便秘(多见于老年人)。

宜忌:1、《本草从新》:1、泄泻,好理解,本是通便,当然不好用于泄泻。2:"阳易举而精不固者" 从句子意思看,应该是早泄:阳易举(阳痿是阴痿不举),而精不固:从字面就可知其义。

2、《得配本草》:"火盛便秘"好理解,锁阳性温。“精不固,阳道易举”与前面解释同。

4中药知识

蝉花不是蝉蜕。蝉花是麦角菌科真菌蝉拟青霉寄生竹蝉若虫后的复合体,是与冬虫夏草相类似的虫草。最早在南北朝雷斅的《雷公炮炙论》就有加工蝉花的记载。宋代唐慎微的《征类本草》,以及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及之后药典都有记载功效。蝉花的历史记载比冬虫夏草早800年,但天然的蝉花非常稀少,这限制了大量使用。蝉花具有提高免疫力、抗疲劳、保肾、改善、睡眠、抗肿瘤、保肝、抗辐射和明目等多重作用,是神奇的古老中药。人工培养的蝉花含甘露醇218%、多糖2173%,氨基酸1976%,虫草素0005%,腺苷005%,这与天然冬虫夏草相似,但砷、汞、铅等有毒重金属没有检出,这比天然冬虫夏草安全。因此,蝉花可以作为冬虫夏草的代用品,同样可以达到滋补养生的作用。

绵陈也不是陈皮。绵陈是祛湿中药,能利胆、护肝、解毒、抗菌,如《本草正义》说它“味淡利水,乃治脾、胃二家湿热之专药”,还可治黄疸、湿温、暑湿。陈皮是理气药,能理气健脾,调中,燥湿,化痰。 主治 脾胃气滞之脘腹胀满或疼痛、消化不良。湿浊阻中之胸闷腹胀、纳呆便溏。痰湿壅肺之咳嗽气喘。

病因辨证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六* 41 风证 42 寒证 43 暑证 ...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