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祈祷姿势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0浏览:5收藏

道教祈祷姿势,第1张

姆指按在食指的第一和第二指节中间的纹上

掐诀和步罡

道教法术在施行中,法师常口念咒,手掐诀,脚步罡。掐诀和步罡是行法时法师的一两种基本的形体动作。要了解道法,对这两者就要有初步的了解。

步罡,全称踏罡步斗,又称步天纲。它是从古老的年代中传下来的:罡,原指北斗星杓尾的一颗星,斗即北斗,后来又扩大范围,泛指东南西北中五方星斗。法师假十尺大小的土地,铺设罡单,象徵九重之天,脚穿云鞋,在一片悠扬的道曲中,存思九天,按斗宿之象、九宫八卦之图步之,以为即可神飞九天,送达章奏;禁制鬼神,破地召雷。因此道教(特别是正一派)徒行法、修炼,步罡踏斗都是一种基本功,也是法师基本的形体动作。

一般认为,步罡是从古代的禹步发展来的。但与禹的关系如何又有二说。一种说法,是汉代扬雄《法言.重黎》中说,「昔者姒氏治水土而巫步多禹。」李轨注说:禹治水土,涉山川,足得了毛病,所以走起路来是跛的。而民间的巫师多效法禹步。如此说来,禹步最初是模仿大禹治水得下的跛脚。另一种说法,见於《抱朴子内篇.仙药》和《洞神八帝元变经》等古籍,大意是说,大禹治水时,在南海之滨见到一种大鸟会禁咒术,走著一种奇怪的步子,能使大石翻动,於是大禹模拟其步伐,使成为法术,十分灵验,因为是禹制作的,故称为禹步。从这些说法中大致可以看出禹步形成甚早,与古代的禁咒术有关。禹步的基本步伐是三步九迹,后来扩大为十二迹、三五迹等不同的禹步。

禹步的三步九迹被认为有北斗之形,所以与踏罡步斗合一:《金锁流珠引.三五步罡引》说:「北斗,就是中斗。中斗是星,下变成为九灵,依法走下来,有九个足迹,称做星纲。」(北斗者,是中斗也。下变为九灵,步之九迹,谓之星纲。)所谓九迹,是象徵北斗七星和辅弼二星。纲,本作罡,原指斗末一星,后或借指北斗。称为纲,或许和将星图理解成天宇某一区域的纲纪有关。又说,禹治洪水时见鸟能禁咒,学了三年,术成之后踏九斗,将星配於足下。一般后世理解禹步、步罡与九宫八卦相一致,称「三步九迹,迹成坎、离卦。」由於星纲种类繁多,且根据法事的内容不断地编制出新的罡步,所以步星纲或者踏罡步斗的名目繁多,它往往与掐诀同时使用,为施法时两种最基本的形体动作,据说 至於唐宋时代,步罡与掐诀加在一起已经有七百馀种,真是洋洋乎大哉。

比较常见的罡步:前面说过,罡法或者说纲法种类繁多,但比较基本的则不过数种。东汉正一盟威道有《三五星纲箓》,其中步罡之法有东南西北中五斗。以后又推衍出二十八宿罡、日月五星纲等。这些都是比较基本的常用的纲法。斗罡中最基本的一种称为北斗玄枢罡。罡图只有北斗七星。正步时以星名为步迹之名,转身返回时以星君名为步迹之名。二十八宿罡象徵天上的二十八宿--古代中国分天宇为二十八个不等的区域,以相应的星宿标识,称二十八宿,它们是整个天宇的代表,步之象徵著旋斗历箕,蹑行周天。

步罡的基本功能是象徵飞行九天,以及禁制外物与鬼神。罡,又称为天纲地纪,所以步罡的第一个功能就是依图步之,更认为已经升九天、过九州,巡历天下,飞行於仙境。其中比较基本的有河图大豁落斗,简称为豁落斗。实际上它就是原来的北斗罡,北斗七星加上辅弼二星作罡图,但采取河图及所列后天卦位为规范。分冬至后和夏至后用两种。前者从坎卦起,步至离位;后者从离卦起,步至坎位。河图九数代表天上九个区域,或九个星宿,凡天英(坎一)、天任(坤二)、天柱(震三)、天心(巽四)、天禽(中五)、天辅(乾六)、天冲(兑七)、天芮(艮八)、天逢(离九)。步时念咒,依次点明所步方位、象徵意义,以及威力所在。比如冬至后步时用咒云:「斗要妙兮十二辰,乘天罡兮威武陈,气仿佛兮如浮云。七星动兮上应天,知变化兮有吉凶。入斗宿兮过天关,步六律(按:指音律。古人认为音律与天地运行节律相通,步六律指步伐踩著音律的节奏。)兮持甲乙(按:指天干,也即时间的变化。)。履天英兮登天任,清冷渊兮可陆沉。倚天柱兮拥天心,从此度兮登天禽。过天辅兮望天冲,入天芮兮出天逢。斗道通兮刚柔济,添福禄兮留后世。入窈冥兮千百岁。一阳之后步相随,豁落神兮除百魅,入在斗口万邪避。急急如律令摄。」从这一咒语中我们可以揣见步这罡主要是表示在天上飞行,而且具有消灾避邪的种种超自然功能。它和二十八宿罡、日月五星罡等,都表示天上的某一区域或者仙境天府,所以步时都要存想这些场景。

比如有一种星珠熠耀罡,有两种罡法,一式有八步,一式有三步。道士上香时每要步此。步时念咒:「玉清敕素,大梵分灵。元罡流演,星珠冠周。急急如律令敕。」并要存想三境。三境,指玉清、上清、太清境,系三清尊神所居之境。步罡咒中已经点明道士点香烛时等於是将天上的星光移来凡间,那靠的就是步这罡。此类罡中也有代表九州的,称九州罡。九州,指雍、梁、兖、扬、青、徐、豫、冀九州,古人以之代表整个神州大地,所以步之代表巡逻整个大地。步罡的另一个宗教功能,是能够禁制鬼神和外物。本来,禹步、步罡,既有飞行九天的含义,又有禁制鬼神外物的功能,不过在以后的发展中,逐步专门化,某些罡以飞行九天为主,某些则禁制的作用更加突出。

比如雷法中的破地召雷罡,步之以破除阴气,放出阳气,使惊雷发生。又如考召法中的附体罡,步之使鬼神附於事先指定的儿童或其他人身上;召命神虎啸命灵罡,在炼度破幽一类法事中,步之以召役神虎将军(负责追摄幽魂的神将)。由於道教法术的主要功能在於运用超自然的力量来改变外物,控制外物的变化;而所信仰的神仙是居於天上或仙山洞府的,进入其世界必须要有超自然的能力,踏罡步斗被认为具备这样的能力,因此它被广泛应用於法术当中,成为道法的基本手段。

--------------------------------------------------------------------------------

掐诀又称握诀、捻诀、捏诀、法诀、手诀、神诀,有时称斗诀,简称为诀:它是道法的基本方法之一。指在手掌、手指上掐某些部位或者手指间结成某个固定的姿势,起到感召鬼神、摧伏邪精的作用。它和步罡一起,是道法和行持时的基本的形体动作。

道士诵经、念咒、步罡、结坛、召将、气禁、收邪、治病、祈禳等的各个环节都要掐相应的诀。《太上助国救民总真秘要》卷九:「凡行步、问病、治邪、入庙、渡江、入山、书符并须掐诀目。

掐诀是从古代的气禁之术中继承下来的。道教在发展中依据自己的神谱和法术理论,作了增益、改进,形成庞大的手诀系统。

手诀的基本成份是诀文:诀文指在掌指上的某一固定部位象徵北斗星、十二辰文、九宫八卦、二十八宿等。如在第二、三四指的九个关节纹上,以三指(中指)中纹为九宫中文,馀八个关节纹为八卦文(依据后天八卦位从四指根部关节纹为乾文起始);二至五指上布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辰文。每掐该文,即象徵把握八卦、十二辰、二十八宿等。由於古人常用八卦、北斗、二十八宿等象徵宇宙中天象的运行、造化的奥秘、空间的位置和时间的变换,故通过诀文,在手上形成了一个浓缩的宇宙图景,如《阴符经》所说的那样,「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由诀文加上其馀指掌联结方式构成诀目,通常说的掐某诀即指某诀目。简单的诀目只掐一个诀文,复杂的诀目则要同时或依次掐多个诀文,比如飞捻北斗时,便须迅速捻过七星本文共七个点。有时尚要加上各指和指掌间的交结,甚至双手并用。

十二辰文的掐法如下:

子文,大指掐四指根部。(掌指之间的关节线上。下同。)

丑文,大指掐三指根部。

寅文,大指掐二指根部。

卯文,大指掐二指(从根部起算)一、二节之间(关节线上。下同。)。

辰文,大指掐二指二、三节之间。

巳文,大指掐二指顶部。

午文,大指掐三指顶部。

未文,大指掐四指顶部。

申文,大指掐五指顶部。

酉文,大指掐五指二、三节之间。

戌文,大指掐五指一、二节之间。

亥文,大指掐五指根部。

八卦和九宫文:

乾文,大指掐四指根。

坤文,大指掐四指二、三节之间。

坎文,大指掐三指根部。

离文,大指掐三指三、三节之间。

艮文,大指掐二指根部。

震文,大指掐二指一、二节之间。

巽文,大指掐二指二、三节之间。

兑文,大指掐四指一、二节之间。

诀目的构成主要依据於道教的神谱和要对付的对象:如前所说,所谓掐诀,是指掐某诀目。诀目是由诀文构成,简单的诀目只掐一个诀文,在这个意义上它与诀文可以通用。诀目的数量大,每一道派常绘成诀谱,在本门内授受和运用。诀目的设计,大抵一是依据著神仙谱系,一是依据所要对付的对象。

依据神仙谱系的诀目,相当典型地表现了道教的特点,表现了它的法术与散漫於民间的巫术的区别。道教的神谱极为庞大,而且不同的道派尚有某些不同。但就行法而言,经常要涉及到的有尊神、祖师和神将三大类。每一类都有相应的诀目。与尊神相关的诀,比较常见的有玉清诀、太清诀、上清诀、北帝诀等。玉清诀,又称上帝诀、玉帝诀,诀文在中指中节。上章表、统领天仙兵马、指挥行瘟使者时掐。上清诀,诀文在中指上节,召请上清兵马时用;又一法掐中指指甲下,问病时用。太清诀,在中指下节。与尊神相关的诀,有时不直接称尊神名讳,而用其坐骑、法器等来代表。比如炼度仪中请太乙天尊临坛,法师掐狮子诀:左右手掌交叉搭在一起,左手大指屈掌内,馀九指皆露於外。原来太乙天尊坐骑是九头狮子,这一手势九指外露即为象徵。类似的又如莲花诀、宝相莲、以及大小猪头诀等,掐之象徵斗姥降临。原来斗姥常趺坐於莲花上,又其拉辇的神兽名獬,形象是猪头上生角,故以之象徵接斗姥驾。

祖师诀中最重要的是天师诀和本师诀,代表本派祖师或者天师降临,有时法师存想自己化身为天师指挥神兵驱邪时用,掐法是左手大指掐二指第一节。

代表神将的诀目数量最多。因为道教神将的数目本来就很多,且各派法术所用的神将不尽相同。就比较重要的而言,有元帅诀,代表雷部元帅;都监诀,代表统领神兵的兵马都监;天丁诀,代表天丁力士;功曹诀,代表召唤神界管理案卷的功曹。其它还有日君诀,代表日君,月君诀代表月君,以及代表五方星斗的诀目。

至於据要对付的对象,以及相关科仪所设计的诀,就更难计其数。因为治病、驱邪、炼度、禳灾的法术门类繁多,相应的诀目也就数量庞大。这类诀目有以所要对付的邪秽立名,如虎目、鬼目;有以法师的行持为称呼,如煞鬼目、禁鬼诀、握雷局;也有以所持神器、手段为号,如三叉诀、剑诀、金桥诀等。相关的法术体系中都绘成诀谱一一载明,法师行法时必须严格依式掐之。诀目数量繁多,这里所说的只是其主要类型。由於它们的象徵所在,因此主要是掐之表示启请或召唤神

灵,或者以之表示布上神灵之气,克制作祟的鬼神。上述符咒诀步,加上使用剑、印、灵幡、灵图、照妖镜和其它法器,构成行法的基本手段和方法。

--------------------------------------------------------------------------------

神咒 道教施法仪式中,常有咒语、掐诀、步罡等,它们和书符一起成为道法的基本手段。道士以画符念咒、掐诀步罡来施行法术,以增强人们战胜邪恶的信心。这些法术本身具有使人类在无法控制的异己力量面前保持心理平衡和生活信心的文化功能。

咒语是一种被认为对鬼神或自然物有感应或禁令的神秘语言:咒语常和以人体真气「禁制」鬼神、外物的气禁术结合在一起,称为禁咒。有时和符一起出现,称做符咒。道士在施行咒术时又往往借助某些中介物,如咒水、咒枣等,这些施过咒术的水、枣也有咒术的效力。

道门中对咒术的效力有极高的肯定。《太上正一咒鬼经》说:「吾含天地,咒毒杀鬼方,咒金金自销,咒木木自折,咒水水自竭,咒火火自灭,咒山山自崩,咒石石自裂,咒神神自缚,咒鬼鬼自杀,咒祷祷自断,咒痈痈自决,咒毒毒自散,咒诅诅自灭。」道士认为有法力强大的尊神,不断把秘藏在天上的咒语传授下来,念动咒语即有几万乃至几百万的天兵天将应召来服役。因此,咒语在道法中越出越多,应用范围越来越广。

咒语在道教中运用广泛:道法凡结坛有净坛咒、镇坛咒;登坛先有卫灵咒;画符有书符咒;步罡有步罡咒;诵经先念开经玄蕴咒;至於召将咒则和道书记载的天将神吏一样多;杀鬼制魔、捉妖,也都有相应的咒。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咒就没有道教的法术。

同时,咒语已渗透到道士日常生活的每一环节,融化进他们的人格中去。道士净手、吃饭、沐浴、理发等都要诵咒。不仅正一派擅於诵咒,全真道授戒也有相应的咒语。

道教咒语的特点:咒术不是道教特有的现象,佛教等其他宗教也使用咒语,特别是密宗更以诵咒(陀罗尼)著称。咒语起源於原始宗教的先民对语言魔力的崇拜,后来成为巫术的核心部件。道教继承了巫术的咒术并加以发展,同时又吸纳进一些佛教咒语,但从总体上来说道教咒语有自己的特点。

道教咒语常常用「如律令」、「急急如律令」、「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这是因为道教兴於汉代,汉代诏书和檄文中多有「如律令」一语。「如律令」意指按法令执行,在语气上有违律必究的意味。这种申述法律、政令权威的官方套语,先是被民间巫师所吸收。东汉巫师举行「墓门解除」(即在殡葬中对墓厌镇,使人鬼分途,鬼不殃及生人)的解除文,末尾即以「如律令」结束。解除文的简单句式是:「百解去,如律令!」此类咒被道教所吸收,同时也产生某些变格,主要是嵌入神名。最常见的有「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急急如太上老君律令」;有的还在其后加「摄」、「敕」、「疾」等字,以表示急急按咒执行不得有误。这里可以举几个例子。

在召集神兵收妖破邪有开旗咒:「五雷猛将,火车将军,腾天倒地,驱雷奔云,队仗千万,统领神兵,开旗急召,不得稽停。急急如律令!」这一咒先是称引雷部神将,兼说其神武,同时也是说明他们职司所在,接著说明开旗(展开召将令旗)召唤他们来到,且令其不许拖延时刻,立即降临。最后以「急急如律令」收尾。

道教咒语的这种定式便是区别於以赞念佛号为主的佛咒的显明特色。

道教咒语的这种结构首先表明它是托於神授、从而也是有神效的。称太上老君、称神霄玉清真王,称天师,都是直接说出尊神的名号,来召役神将、镇压妖邪。对於比较低级、专供法师役使的神灵,则是直呼其名,以示自己有控制他们的能力。因此道教咒语的施行,与其整个神仙谱系是紧密相联的,其中表现了他们的信仰,也反映了他们实践信仰的方式。不过称引神名,并不是道咒特有的现象,甚至不是咒语特有的现象。基督教徒在祈祷之后总要说「奉耶苏基督的名」。那是对神强烈的信赖敬仰的表现。所以道咒中的称引神名,表明的是许多宗教中共通的对神灵的信仰、依赖,只不过各自的神有不同的面貌罢了。其更能表达道咒本身特色的还是下一方面:它表明咒语是对祈使对象的命令,而「如律令」,既是催促,又是强调其命令必须执行,不执行,则依律惩罚。咒语的内容都直言不讳地讲清命令的目的,具有很强的功利性,这是道教咒语具备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一般说来,中国的民众对待宗教的态度,以祈求解决眼前的困难为主导,求得平安便算有福。象西方社会和印度人那种对神灵的虔诚皈依,是有相当差距的。比如印度传来的《主夜神咒》:「婆涉演波底」,据说夜行时念它可以辟邪。但其辞实际上是印度人所奉夜神的音译。佛教的重要咒语《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即民间比较熟悉的大悲咒,共有八十四句,句句皆表示对观世音的皈依礼敬之意,八十三句系称呼菩萨(包括观音的种种变相)名。这部咒语,佛教徒认为其威力极大,使用也很广泛,《大悲心陀罗尼》详细记载有用它治病、催产、解蛊毒、辟蛇蝎等等的方法。就功能言,佛咒与道咒有许多相同或相似之处,但从结构看又很不同。大悲咒的特点,在叫人先皈依,倘皈依了,一念它,观音就能帮助解决各种魔难,直至接引他上西方极乐世界,念咒的本身就是皈依。道咒则是直接驱策鬼神,让它们走开或者完成凡人无法完成的甚至是不可思议的事情,现实的目的是前提,对神的敬仰,乃以当下直接的利益为中心。道教咒语的这一特点规定了每一咒的应用范围相对较窄,所以道咒各有针对性,数量极多。

念咒与气禁:念咒时常常要求与体内的运气、在意念中存想相关的神灵形象(存想)统一起来。认为这样一来就可以使内气作用於对象,使之受到控制,或发生相应的变化。这种方法称为禁咒,又称气禁,简称为禁。气禁的方法在中国古代巫术中就已经使用。晋代葛洪《抱朴子内篇.至理》说:「吴越地方有称为禁咒法的,很有显著的效验,(那原因)是法师气充沛。」(吴越有禁咒之法,甚有明验,多气耳。)从近几年来考古发现看,气禁流行的地区不限於吴越地区。楚、蜀等地区都有类似的方术。据葛洪的记载,禁咒的应用范围广泛,有入大疫不受传染、驱逐邪魅,禁虎豹蛇蜂、为人治病,乃至於禁水倒流等。气禁术被道教所吸收,成为道法的一部份,早期道教正一盟威道的二十四阶箓中专有一种《禁气箓》,可见已经是整个法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份。一般道士在念咒时与内气的发放相伴随,念咒兼有以气作用於对象(通常称为布气,又称内气外运),因此对於道士平时的炼气,提出了一定要求。

--------------------------------------------------------------------------------

罗天大醮,罗天大醮的由来:罗天大醮是道教大型综合仪礼的名称。罗天,即大罗天,道教指天之三界以上的极高处。《无上秘要》称天之「三界之上,渺渺大罗」,以罗天指设醮之名,是极言其请降神灵数量之多,品位之高,以及设醮时间之长,规模之大,设醮目的之广泛,参与醮仪的道士和祭祀、奉献的道教徒人数众多。醮,原是祭仪的意思。宋玉《高唐赋》云「祷旋宫,醮诸神,礼太乙」,醮神就是祭神之意。两晋之间,醮和斋对举,《太上洞渊神咒经》称「修斋设醮,不依科仪之考」。唐代以后,斋和醮才较普遍地连用,以指称道教仪礼。因此,醮是道教对其崇拜仪礼的一种称呼。《无上黄箓大斋立成仪》称,「延真降圣,乞恩请福,则谓之醮」明代以后,道门与民间多以醮代替斋,罗天大醮之称遂流行开来。

罗天大醮的内容及其特点:明代正统《道藏》收有以罗天大醮冠名的科仪文献有《罗天大醮设醮仪》,《罗天大醮三朝仪》,《太上洞玄灵宝天尊说罗天大醮上品妙经》等。据《罗天大醮设醮仪》,在罗天大醮中召请的有「三清至尊、十方上圣、玉京金阙天帝天真、十方师尊圣众、三界官属、一切威灵」等等天地间所有神灵。行仪的目的就是为国泰民安、忏罪谢恩、祈寿延生、拔幽荐祖等等。罗天大醮的规模比较大,时间也长,一般要举行三天、五天、七天等不等,每天所行科仪均不相同,因此内容十分丰富。罗天大醮在宋代也有称为周天大醮或普天大醮的。据《道门定制》称,宋代的周天大醮供奉的神灵有「二千四百分位」,普天大醮则设神灵「三千六百分位」。这两种醮只有「朝廷修奉,或大臣为国亦许修设,庶人不许奉修」。现在香港、澳门地区和台湾省道教常有举行太平清醮、祈安清醮,据其内容,就是地区民众自己邀请道士举行的罗天大醮。

请安

先端正姿势,如“立正”的样子。然后向前迈左腿,左手扶膝,右手下垂,右腿半跪,略微停顿;眼平视,不许低头、扬头或歪头;双肩平衡,不许弯腰,左右腿的间距不可太大,保持左腿向前迈的自然距离,不可向后蹬腿。

女子请安姿势与男子同,只是左右腿的距离要近,动作幅度小,双手扶左膝,右手不下垂。

跪安

跪安的姿势和请安的姿势,相同部分是先端正姿势,左腿向前迈步。但跪安时右腿须全跪,然后左腿也跪下,右腿随即起来,左腿也起来,恢复立正的姿势。这一连串的动作要节奏均衡,不可慌忙,不可拖拉。其他和请安的要求一样。

穿朝服、戴朝冠

穿吉服的在晚清不戴吉服冠,而戴钿子,则跪下之后不叩首,只以右手扶两把头翅。这里需要解释的是“肃”。这个动作和女子请安差不多,先端正姿势,慢慢地一直下跌到底,再慢慢起来,恢复立正的姿势。也是要求不弯腰,不低头,两肩平稳,腰板笔直。

据《礼记》所言,周朝后妃的序位是:天子有后、有夫人、有世妇、有嫔、有妻、有妾。天子内廷后圯的等级建置与天子外廷的官僚机构是相对应的。天子立六百、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以听天子之外治,以明章天下之男教,达到外和而国治的目的。天子后也立六官、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以听天下之内治,以明章妇顺,使天下内和而家理。以此而言,在家国一统的传统社会,天子后作为天子的配偶,“正位宫闱,同体天王”,在君主政治中有一席之地。她们的职务是听天下之内治,以与天子的外治相配合。

古代的九拜礼是什么?跪拜时都有哪些要求?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古代的九拜礼是什么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中国自古以来便是礼仪之邦,古时候人们最基本的礼仪,有一项叫九拜,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说起跪拜礼,下跪大家肯定都见过,也知道要怎么跪,不过九拜顾名思义,是有九种跪拜的方式。跪拜礼在古代被认为是最具崇高敬意的礼仪,在不同场合、不同身份的人,所使用的拜礼也不同,因此就有了九拜的说法。这九拜礼到底是哪九种呢下面就来一起看看吧。

一、稽首、顿首礼

《周礼·春官·大祝》记载“九拜”的名称分别是:“一曰稽首,二曰顿首,三曰空首,四曰振动,五曰吉拜,六曰凶拜,七曰奇拜,八曰褒拜,九曰肃拜。”

稽首是怎样行礼的呢汉代儒者郑玄解释说:“拜头至地。”意思是说,稽首就是跪拜时,头触地,停留片刻。不过,考古发现的周代青铜器铭文中,常常见到“拜手稽首”的记载,表明稽首礼应是跪而拱手,头俯至手,与心平,谓之“拜手”。然后拱手下触地,头亦下垂触地,两手不分开,这就是“稽首”礼。很多文献之所以不说“拜手”,大概是省略的缘故。

在周代“九拜”礼中,稽首礼最重,一般用于帝王举行祭祀天、地的郊祀礼、臣(包括各国卿、大夫、士等,及卿、大夫的家臣)拜国君、子拜父等重要礼仪场合。例如,春秋时,晋国大夫士季向晋灵公进谏时,即行稽首仪。

如果是诸侯国国君之间相见,通常不行稽首礼,而是行躬腰拜手礼。鲁哀公与齐侯会盟时,齐侯向鲁哀公行稽首礼,鲁哀公却只是简单地行回拜礼,而没有向齐侯同样行稽首礼。参盟的齐国人很愤怒,鲁国大臣孟武伯却只用“非天子,寡君无所稽首”一句话,就让齐国君臣哑口无言。

当然,若有特殊缘由,国君之间亦可行稽首礼。春秋时,鲁襄公到晋国,向晋君行稽首礼。晋国君臣被搞得一脸懵。晋国大臣知武子觉得不妥,提醒鲁襄公说:“周天子尚在,您向我国国君行稽首礼,不符合礼仪吧”鲁国大臣孟献子向晋国君臣解释说:“我国与宿仇齐国,密迩相近。一旦二国交战,鲁国只能寄希望于晋国的援助。因此,我国国君应该向晋君行稽首礼。”

虽然从理论上来说,卿、大夫的家臣,应该向自己的主人(即卿、大夫)行稽首礼,但在周代,家臣们不能向卿、大夫行稽首礼。这并不意味着,家臣们的地位尊贵,而是因为,卿、大夫及其家臣们,都必须向国君行稽首礼。如果家臣也向自己的主人卿、大夫行稽首礼,则有混淆国君、卿、大夫尊卑之嫌。因此,家臣们要向主人行礼,只需简单跪拜即可。

顿首或许是看过一些古籍的读者朋友们比较熟悉的一个术语。比如说,在古人的书信落款中,常常说“顿首再拜”等。那么如何行顿首礼呢郑玄解释说:“拜头叩地。”意思是说,跪拜时,先下跪,拜手,而后拱手下触地,头亦随之下俯,以额叩地,叩而即起。如果额部触地后,不立即抬起,就是“稽颡[sǎng]”(颡,额头)礼,是主要用于丧葬场合的跪拜礼。

顿首礼一般用于平辈,或地位、身分相同、相近者间。诸侯国的大臣若拜见他国君主,应行顿首礼。春秋时,吴国攻破楚国首都郢(今湖北江陵西北),楚王逃亡。楚国大臣申包胥到秦国求救。得知其来意的秦哀公不愿自寻麻烦,拒绝接见他。申包胥就倚着秦国王宫墙壁,“哭,日夜不绝声,勺饮不入口七日”。秦哀公被其诚意感动,于是接见他。申包胥见到秦哀公后,“九顿首而坐”,向秦哀公陈说利害,秦哀公最终同意出兵救楚。

特殊场合下,女子若有重大急事求助于人,偶而会违背常规礼仪,向被求助者行顿首礼。春秋时,晋襄公去世后,太子夷皋(即后来的晋灵公)年幼。晋国执政诸卿围绕嗣君人选,发生激烈争议。赵盾想拥立晋襄公的弟弟、德高贤能的公子雍为君;贾季则想立公子雍的弟弟公子乐。赵盾一面派人去秦国迎接公子雍,一面派人刺杀了公子乐。秦康公派兵护送公子雍回国即位。此时,太子的母亲穆嬴抱着太子,日夜在朝堂上号泣。然后,太子母又抱着太子到赵盾家哭闹。她向赵盾行顿首礼,指责赵盾违背晋襄公临终嘱托。赵盾等无奈,只好背弃初衷,改立太子即位。

二、空首、振拜、吉拜、凶拜

空首礼,郑玄解释说:“拜头至手,所谓拜手也。”综合其它文献有关记载,郑玄的注释应细化为:行空首礼时,跪拜时,头不叩地,仅向对方拱手,同时头俯至手。这种跪拜礼,是君答臣、上答下的礼仪。也就是说,是尊长者对卑幼者先行的稽首礼或顿首礼而作出的回拜礼。因此,《琅琊榜》中,梅长苏和靖王对拜时,在礼仪上出现了失误:梅长苏先向靖王行空首礼,靖王回礼。从姿势看,靖王行的是稽首礼。依前述,梅长苏应向靖王行稽首礼,以示臣拜主君;靖王应以空首礼回拜,作为答礼。

振拜礼,唐代儒者孔颖达解释说:“战栗变动之拜,谓有敬惧,故为振动。”它大概是“揖”、“厌”两种拜礼的统称。郑玄注《仪礼·乡饮酒礼》说:“推手曰揖,引手曰厌。”“揖”是指双手相抵,臂成拱形,略微前后推动;“厌”则是上下略微振动。

“吉拜”和“凶拜”都是施用丧葬场合的礼仪。依据郑玄的注释,二者的区别,一在于行礼的姿势不同:“吉拜,拜而后稽颡”,“凶拜”则恰恰相反:“凶拜,稽颡而后拜。”二在于行礼者与死者血缘关系亲疏不同:行“吉拜”礼者,为齐衰不杖(男子为伯父、伯母、叔叔、婶子,为兄弟,已经出嫁的女子为娘家父母,孙子、孙女为祖父母。不持丧杖,丧期一年)以下者(包括齐衰三月、大功、小功、缌麻等丧服类型);行“凶拜”礼者,为穿戴斩衰,服丧三年者所行礼。

三、奇拜·褒拜·肃拜

据唐代儒者贾公彦解释,奇拜是从空首拜衍生出的拜礼。但究竟如何行礼,自东汉初儒者杜子春开始,历来儒者诠释纷纭,并无定论。有人说是先屈一膝,与汉代的“雅拜”相同;有人认为,就是一拜而已;有人认为,奇应读曰倚,倚拜,就是手持符节、戟等行拜礼时,身体倚靠符节、戟等而拜;还有人认为,行空首拜礼时,以两手相击,一拜。究竟如何行礼,恐难有定论。

褒拜,郑玄驳斥了郑众“褒拜,今时持节拜”的说法。他认为:褒当读为报。报拜,再拜之义。行礼时,先双手相抵于胸前,躬身俯首;然后行拜手稽首礼。臣对君常行此礼。春秋战国时,人们将再拜稽首简化为拜而再拜,无论是臣拜君,还是君答拜臣,乃至庶民相见,皆可采用此拜礼。

肃拜是“九拜”礼中最轻的一种拜礼,且主要为军人、妇人所用。郑玄解释说:“肃拜但俯下手。”又说:“肃拜,拜低头也。”皆太简略,不知如何行礼。孙诒让的解释较为详细。他说,肃拜是“盖跪而微俯其首,下其手,则首虽俯,不至手,手虽下,不至地也。”意思是说,拜时两膝跪地,低头微躬,双手向下作揖。不过,军人行肃拜礼时,因为顶盔贯甲,不便下跪,这就是《礼记·少仪》所说的“介胄不拜”。军人行肃拜礼时,微蹲,上身稍微向下低俯,拢手下揖数次。

无论平常还是有婚、冠等吉事时,妇人均用肃拜礼。拜式如孙诒让所说,只是手不必触地。唯有参与丧葬礼事时,行肃拜礼时,手需至地。如果在丧葬礼中,女子充当丧主(主持丧礼的人。一般在丈夫去世,或丈夫去世后,儿女去世,家中且无其他长辈男子主持丧礼时,则由女子充当丧主)时,就不能用肃拜礼,而要用稽颡礼。

另外,男、女行拜礼时,依性别、事宜,两手叠放位置有别。《礼记·内则》:“凡男拜尚左手,女拜尚右手。”这是指一般状况下,男子行拜礼时,左手要放在右手上面(前面),女子右手则放在左手上面(前面)。若行凶拜礼时,就要反过来:男子右手在上,女子左手在上。《礼记·檀弓上》就记载了一个相关故事:孔子与弟子们站立行拜礼时,孔子将右手放在左手前。弟子们也纷纷仿效老师的行礼姿势。孔子赶紧纠正说:你们也太好学了吧!不问缘由就仿效我,却不懂得我为何这样行礼。我是因为姐姐去世,还在丧期内,所以行凶拜礼,右手要放在左手前;你们仿效我,是不合乎礼仪的。于是,众弟子们赶紧“纠错”,循常礼,将左手放在右手上面(前面)。

《周礼》记载的“九拜”礼,因存在相见者身份、地位的等级差异、行礼者性别的差异、行礼场合或事宜的差异等因素,拜礼的类型、姿势,也有严格且明确的规定。这就需要行礼者审时度势,选择适宜的拜礼。由于“九拜”礼礼仪繁缛,后世也多对其进行简化、革新。时至今日,人们相见或交往时,更多施用的,是由西方传入的握手、拥抱、鞠躬等社交礼仪。

“九拜”礼虽因礼仪繁缛,且多有损人格尊严之处,在当今文明社会,固然不值得提倡、施用和传承;但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仍值得现代人对其有一基本的了解。唯有如此,或许才能避免在一些以古代历史文化为主题的影视剧中,制造出与其时礼俗不符的“硬伤”来,以免贻笑大方,误导后人。

在椅子传入中国之前,古人都是席地而坐,所以直到今天,我们还有“席位”“座席”的说法。那么问题来了,椅子传入中国后,古人是如何慢慢放弃跪坐,选择高坐在椅子上呢?

席地而坐

在上古时期,“席”作为人类最早使用的铺垫用具,在家具发展史上历时最长、最古老。甲骨文中,“席”被写成一个长方形的象形字,中间好似席的织纹,可见席的样式,几千年来大致一样。在闻名中外的湖南长沙马王堆西汉古墓中,发现了许多珍贵的古代草席,在一号汉墓的随葬品中,有四条草席,其中两条长22米,宽82厘米。其编织方法与现代草席相近。

秦以前,古人“坐”的姿势是两膝着地,两脚脚背朝下,臀部落在脚踵上。如臀部抬起上身挺直,就叫跽,又称长跪,是对别人尊敬的表示。与席地跪坐起居方式相应的坐卧具,就是席和床。

采用跪坐的方式坐在地上,膝关节很容易遭受寒冷、潮湿的侵袭。虽然古人对住房内的地面进行了种种特殊加工,如用火烧烤地面,或抹一层白灰等,但人们要久坐,必须要有一定的铺垫物,即“筵”和“席”。筵和席都是铺在地上的坐具。筵长,席短。地上底层铺的较粗的叫筵,筵上面铺的精细编织物叫席,合而统称筵席,人皆席地而坐,在上面饮酒吃肉,称筵席。今天,人们还会用“筵席”一词指代酒席。

古人以居席之礼别尊卑。有同席之限:男、女7岁以上、出嫁姊妹与兄弟、父与子等3种情况之一不可同席;也有异席之礼,《礼记》规定:群居5人,则长者必有异席;5人及以上,德高望重者必须另外安排一张席子。这样就产生了“主席”这一词语。另外还有“首席”“末席”等词语,都体现了“席”的礼制意义。古书中就有不少因座席不当而拔剑割席分而坐之的描述。《史记》记载,卫青的两位门客任安与田仁一次到平阳公主家,安排他俩与“骑奴同席而食”,二人“裂断席,别坐”。管宁与华歆因志不同,更是产生了“割席断交”这个成语。

至今在亚洲的一些国家,席地而坐仍然盛行。日本在一些传统的场合,还可以看到跽坐的场面。日本的榻榻米就是由席演变而来。

凭几而坐

人们席地而坐时,由于腿足承受身体的全部重量,时间久了会感觉酸痛,为了减轻跪坐的不舒服,东周时期出现了几。几是供坐者凭倚以缓解疲劳的。几提供一个外在的支撑,这种几又叫凭几,凭几非为放置东西使用,所以几面较窄,可以放在身体一侧以单肘倚着,也可以放在身前,把双膝伸入几下,双肘倚着。其实,这个时候,我们就看出了古人希望摆脱跪坐姿势的苗头了,他们开始寻找坐时依凭的家具。

在美国大都会博物馆里藏有一幅我国明代画家杜堇所做的《伏生授经图》,该图描绘的是伏生向汉朝宫廷派来的学者讲述《尚书》经文的情景。传说伏生冒着生命危险,将一些古籍藏了起来,躲过秦始皇的焚书大劫。汉文帝时,九十多岁的伏生开始讲授他珍藏的古籍。因为年迈,他已经不再讲究坐姿,而且,他的身旁还有一只凭几。宋朝人习惯称凭几为“懒架儿”,一个“懒”字,便道尽了这种家具的功能。《大宋宣和遗事》讲到宋徽宗微服私会李师师时,就写道:“二人归房,师师先寝,天子倚着懒架儿暂歇,坐间忽见妆盒中一纸文书。”懒架儿除了可以搁臂,还可以用来搁脚——睡觉时将脚搁放在凭几上,就如宋佚名《槐荫消夏图》 (故宫博物院藏)描绘的这样。可见直到宋朝,人们还在使用这种家具。

合塌对饮

后来,古人渐渐觉得,即使有了几,坐在地上依然不舒服,这时另一个重要的坐具——“塌”出现了。一般认为,塌是由商周时期的匡床发展而来的,到汉代已经是一种普及化的家具。战国时期,随着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发展,席的变化已不能满足上层贵族追求享受的需要。由于几、案等逐渐向高、大发展,与低矮的席日益不相称。随着传统礼制的破坏和时代的发展,这种比床小、比席高,专门用于坐的家具——塌便应运而生。

塌在汉魏时期非常流行,塌的体积较小,而且比较轻便,有独坐和连坐之分。独坐即一人坐塌,连坐即两人坐塌。《三国志·鲁肃传》记载,周瑜推荐鲁肃与孙权,孙权与鲁肃就曾“合塌对饮”。到了南北朝时期,又出现了多数人共坐之连塌,《北齐校书图》所记录的是北齐天保七年(556年)文宣帝高洋命樊逊等人刊校五经诸史的故事。一张榻上,坐着四个人,吃的、喝的、用的、玩的都在上面,画上还画着两只凭几。

坐式革命

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原北方游牧民族入主中原和佛教的兴盛传播,对中国文化性格的改变具有重大意义。在这种文化的大变革时期,传统席地而坐的生活方式开始发生动摇。

佛教的进入首先改变了人们关于“坐”的观念。佛与菩萨的坐式,与我国传统的席地坐式截然不同,不是跪坐,也不是箕踞,而是垂足坐。各种佛与菩萨的高型坐具以及他们的垂足而坐的坐姿,对这种延续了几千年的席地而坐的起居方式和低矮坐具形式无疑起到了巨大的冲击和动摇作用。随着佛教的传播,正如王世襄先生所言:“从西晋时起,跪坐的礼节观念渐渐淡薄,箕踞、趺坐或斜坐,从心所欲……至南北朝,垂足坐渐见流行……入唐以后……椅、凳不算罕见……唐代正处在两种起居方式消长交替的阶段。”坐姿的改变推动了坐具由席、垫、低足坐具向高足坐具发展的过程。

最早传入中国的高型坐具或许就是“胡床”,胡床,又称交床、绳床,由八根木棍组成,坐面为棕绳联结,可以折叠,张开可坐,合起可提,使用方便,相当于我们今天的“马扎”。从胡床可以方便携带的特点不难看出,它应当源于经常迁徙的游牧民族。《后汉书·五行志》载:“汉灵帝好胡服、胡帐、胡床、胡坐、胡饭,京都贵戚皆竟为之。”可见,至少在东汉年间,我国已经有胡床了。

今天椅子的形象最早见于西魏壁画《山林仙人》中。唐代人们开始把有后背与扶手的坐具称为椅子。在唐代的一些绘画中可见宫女坐杌(凳子)、椅的形象,不过这种行为一般多发生在女子私密场合,在南宋以前的绘画中还看不到女子在男子面前坐高型坐具的。

随佛教而传入的“绳床”一般认为是今天的椅子的前身。绳床是一种座面与靠背以绳穿织的椅子形式,是有扶手、靠背的高型坐具,主要是供行脚僧人所用,南朝梁名僧慧皎在《高僧传》中也曾写到说佛图澄曾“坐绳床,烧安息香”。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提到当时的印度僧人都坐这种“绳床”。可见,绳床与佛教有关,随着绳床的不断汉化,绳床的座面还发展成竹木混合结构,造型上更似椅子,对汉式椅子的形成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高坐家具

关于唐及五代时期的家具,亦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高坐的起居方式“至唐末五代已接近完成”,中唐至五代时期,以“桌、椅、凳”为代表的“高足高座”家具逐渐取代了以“席地起居”为特点的“矮足矮座”家具;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五代时期,仍然是以低座方式为主,这个过程直到南宋才最终完成。而这里争论的关键,就是对传世名画《韩熙载夜宴图》断代上的争论。

《韩熙载夜宴图》整幅图以韩熙载为中心,全图分“听乐”“观舞”“休息”“清吹”及“宴散”五段。由于是工笔画,画中人物、家具、服饰都极为清晰,为后人研究五代时期的生活提供了详尽的信息。细观全图,可发现其中的家具有床、榻、桌、椅、墩、屏风、灯架、衣架、鼓架、踏脚等,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外来高坐家具——椅和桌在这里已完全汉化。画中共有7人坐于榻上,1人盘腿坐于椅上,5人垂足坐于椅上,7人垂足坐于墩上,其余家具已不是上古和中古低坐时期低矮的家具式样。

《韩熙载夜宴图》流行观点认为是五代(南唐)画家顾闳中的作品。然而,清初孙承泽认为它应该是“南宋院中人笔”。南京林业大学艺术学院美术与设计研究中心主任邵晓峰则从五代时期其他画作的比较中,认为五代时期,仍然是以低座方式为主。

不管怎么说,至迟到了宋代,人们已经从席子移到椅子上了,垂足而坐成为标准的坐姿。高足的坐具也已经成为百姓家中日常的用具。从人体生理结构来说,“垂足而坐”显然更加舒服,这也是高型家具在宋代全面取代矮型家具的重要原因。

另外,宋代是一个文人的时代,文人士大夫们的审美风格对家具影响深远。南宋的《燕几图》,成为今天可见中国最早的家具设计著作。由于当时建筑技术的发展以及“坐式革命”的完成,宋代家具的高度增加,使用空间增大,形式变化的可能性也变大。

高坐家具获得了空前发展,创造了许多新形式与新功能,后世明清家具中的主要品种在这时候已基本齐全。以高坐家具中最为重要的椅子来说,就其造型而言,当时就有高靠背椅、低靠背椅、灯挂椅、四出头扶手椅、文椅、玫瑰椅、交椅、圈椅(有较多造型变化)和宝座等形式,这些差不多完成了后来明式椅造型的主要变化形式。

宋代家具总体上趋于方正简洁,但是并不排除少数家具在装饰上的穷工极妍,奢华无度。一些贵族富户还有以“滴粉销金”来装饰家具的。在现存宋代家具图像中,南薰殿旧藏《宋仁宗后像》和《宋神宗后像》中的座椅装饰也繁复华丽,而《六尊者像》《张胜温画梵像》《罗汉像》等宋画中的一些佛教家具也有讲究复杂装饰的。虽然这些家具的审美倾向和宋代家具主流不一致,然而它们在这些复杂工艺上的锤炼与熟练技术上的积累无疑为日后明式家具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正是因为有了宋代的积累,才迎来了我国古代高坐家具的巅峰时代——明。

作为高型家具的典型代表,明代椅子在制作技术和品类上都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被誉为西方家具史上两个高峰时期的法国巴洛克式家具和洛可可式家具,都是从中国明式家具弯曲优美的造型和线脚中受到启发。可以说,古人到了这个时期,坐椅子已经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了。时至今日,中国明式黄花梨座椅在全球古董艺术收藏中仍独领风骚。

老挝的宫廷舞蹈又称为古典舞,它来源于老挝澜沧王国时代的古老文化。据历史记载,老挝的古典舞蹈艺术深受柬埔寨的影响,澜沧王国法昂王的王后乔京雅是柬埔寨吴哥王朝国王的公主,她从柬埔寨带来了吴哥王朝时代的古典舞蹈精华,并将它和老挝原有的宫廷舞蹈结合起来,从而逐步形成一种新的舞蹈艺术。

宫廷舞蹈的动作优美,动静结合,衔接流畅,突显女性之美。老挝的古典舞有68个基本姿势,每种舞姿都有具体的意义。这些姿势节奏平缓、安详,动作表达了人物的喜怒哀乐。老挝宫廷舞蹈的另一个特点是用歌唱来说明剧情的发展,表演的时候,由民族乐器伴奏,主要乐器有:帕塔拉、围锣、双面鼓、大鼓、小鼓、小钹、唢呐等。在老挝的宫廷舞蹈中,乐器的演奏和歌唱演员的歌唱部分是宫廷舞蹈中的重要环节。在老挝的宫廷舞蹈中,乐器被认为是神圣的,特别是打击乐器——围锣,在宫廷中和宗教仪式上演奏围锣时,要点燃香烛,敬献贡品。最广泛使用的乐器——竹笙,又被称作“加恩”,其中16管笙最为普及,长1米左右。笙的演奏者为男性,能独奏,或为声乐、舞蹈伴奏。其中打击乐器主要由高、低音围锣来演奏主要旋律,它是乐队的基础。此外还有木琴、鼓、锣、钹等。舞者根据乐器演奏而起舞。

老挝古代的宫廷乐舞主要有两种:一种以打击乐器为主,称“赛那依”,用于宫廷典礼仪式或为戏剧舞蹈伴奏。乐器有围锣、帕塔拉(竹排琴)、大鼓、双面鼓、小钹和唢呐(类似于泰国的皮帕特乐队);另一种为混合乐队,称“赛诺依”,主要为声乐伴奏或演奏现代作品。乐器有围锣、木排琴、胡琴、笙和鼓;演奏现代作品时常增加小提琴和手风琴。

在表演宫廷舞蹈时,歌唱演员跟随伴奏,随着舞蹈演员的臂膀、手脚、脖子、头、耳、目的各种动作,用歌词来解释舞蹈的含义和剧情的发展。歌词的内容一般是描写景物、歌颂善良、斥责丑恶或记叙一段故事。歌曲的曲调悠扬动听,舞姿优美动人。

(一)祝福舞

老挝宫廷舞蹈的代表舞种是祝福舞。它包括了老挝古典舞蹈的68个姿势。据说这个舞蹈是吸收了泰国古典舞蹈中的某些动作,并结合老挝民间的祈灵敬神舞发展而成的。祝福舞的动作大多来源于祈福的动作元素,因此有上场的祝福和下场的致谢,祝福舞要求舞者的动作整齐一致,并且饱含热情,与观众有眼神的交流和沟通,同时又不失对圣洁神灵的崇敬。

(二)丰来丰龙舞

老挝人尚武,自幼重视强身健体,老龙族流行的丰来丰龙舞是“舞拳”和“技巧”的意思。舞蹈动作经过艺术加工主要可分为两种,分别是舞剑和舞拳。舞剑的舞者手持宝剑,要求舞者手部有一定的力度,同时配合脚下的弓步、半蹲等动作,以求表示剑拔弩张的尚武精神。舞拳则是徒手而舞,手部动作多为握拳,经过艺术加工后动作变得有力而连贯。丰来丰龙舞多为群舞,其中有两人一组模仿战斗的舞蹈动作,表现老挝人民勇于冒险和不畏艰险的精神。

(三)盾牌舞

老挝人尚武的精神还体现在“盾牌舞”中,舞蹈由男青年演出,演员身穿古装,右手持大刀,左手持盾牌,在木琴的伴奏下,两人一组展开极为激烈的搏杀。表演的双方往往是势均力敌,对打起来有一定的章法和套路,十分精彩。舞蹈表现了老挝古代勇士刻苦操练武艺、维护民族独立、抗击外来侵略的斗争精神,成为各地歌舞团的保留节目。

从历史的脉络上看,每一种民族都孕育出了独特的文明,因此,在文明的具体表现中也形成了不同的风俗习惯。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在遥远的古埃及时代,当时的埃及人都有着哪些独特的传统风俗习惯。

从男女有别的角度来说,古埃及人有以下三个风俗习惯,而第一个相对而言,现代人或许难以理解。

一、小便姿势不同

根据记载,古埃及女子小便时姿势是站着,而男子却是蹲着。而这与我们现代人的认知和做法大相庭径,有人甚至难以理解埃及女子的这种做法,他们认为,女子如果站着岂不是全尿裤子上了?

本图来源于网络

不过,关于男女小便姿势的问题,网络上有着五花八门的信息,有人说女子无论是站、蹲、坐,均不是理想的状态(或不利于健康),而男子一般则是采用站姿最好,老年男子则采用蹲更好一些。总之,对这个问题在网络上是众说纷纷,如感兴趣的朋友,建议咨询相关方面的专家或相关科室的医生,切勿轻信网络信息。

二、搬运物品的方法不同

三、“养女防老”的思想差异

我国传统思想上认为:“养儿防老”。但根据记载,古埃及人是“养女防老”,因为,从现代人角度讲,当时的埃及男子赡养父母是一种权利。权利是什么?权利就是你可以选择去做,也可以选择不做。也就是说,儿子愿意养父母就养,不愿意养就算。而对于女儿来说,无论贫富,赡养父母是一种义务,所谓义务,就是你没办法选择的,必须得做的事情。因此,女儿必须赡养父母。

那么,为什么女儿必须赡养父母而儿子却可以选择?这或许是因为古代埃及妇女的地位较高,经济也比较独立。在古埃及,妇女是家庭重要的经济支柱,妇女可以经商,甚至受雇于一些小作坊专门生产香料、服装、假发等用品。

古埃及民族深受宗教影响,宗教的烙印在埃及人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下面说说因宗教形成的一些风俗习惯。

四、爱干净的民族

根据记载,古埃及人在穿着上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尽量保持衣物干净,哪怕你穿得破破烂烂都没关系,前提就是要干净。还有就是埃及人每天喝水用的器具必须清洗,再有就是埃及人行割礼(割包皮)的目的也是为了保持干净,这点似乎与现代某些医学观点颇为相近。只是,难以想象,在当时的“手术”条件那么落后,而消毒措施也不完备的情况下行割礼应该是一件风险较大的事情。因此有人戏称,古埃及活下来的男子都是精品(抵抗力强)。

而以上做法仅仅是普通人,对于祭司来说,则更甚,祭司还需要每天冲凉两次,每两天剃一次全身。

受制于宗教影响,埃及人在饮食上不吃蚕豆,人们也不会刻意去种蚕豆,因为蚕豆被宗教视为不干净的豆类。

或许,是因为蚕豆那刺鼻的气味吧,反正,我个人受不了蚕豆的气味,因此这种东西我也不爱吃。

五、严格的“动物保护法”

根据记载,古埃及境内生活的所有动物包括家禽,都可以被视为圣兽,这也与宗教有关。所谓圣兽,就是将某种动物视为某位宗教神灵的使者或“凡间代言人”。不过,因区域不同,也有一些例外,比如有些埃及人将鳄鱼看作圣兽,而一些埃及人将其视为敌人。

在古埃及,如果不小心杀死了圣兽,要被祭司罚款,如果是故意杀死圣兽,则会被判处死刑,而朱鹭和鹰这两种“国宝”,无论故意杀死与否,均判处死刑。

而对于家禽如猫狗等,如一只猫自然死去,则主人家里所有人要剃掉眉毛,如果是狗,则全身都有剃一遍,而且,对于猫狗的尸体处理问题也比较麻烦,需要送到对应的“圣墓”埋葬。

六、用脚和面做食物

根据记载,古埃及人做食物如面包时,是用脚和面,而盖房子和泥甚至拾粪时却用手。

对于这点,想必大多数现代人是不能接受的,而且一般我们也认为,“手可能比脚要干净得多”。

7、腹泻呕吐养生法

根据记载,住在农业区的埃及人每月会连续服用三天泻药,或以呕吐和灌肠的方式养生。

他们认为,“病从口入”,埃及人坚信,人之所以会生病,就是因为他吃的东西。

而关于上述提到的所谓“养生法”,请大家切勿尝试,如对养生问题感兴趣,最好也是咨询相关专业医师或人士。

8、玩笑式谈论死亡

随意谈论死,以死开玩笑,在我国传统思想上属于大忌。而根据记载,古埃及富人在举办宴会时会把一具雕刻而成的棺木和尸体给每位赴宴者观看,并说,看那,这就是你死后的样子。

可以看出,埃及人似乎并不忌讳谈论死亡。我想,这或许是因为埃及人相信人死可以复活以及与木乃伊的传说有关吧。

在中国历史上,明朝是一个强大的王朝,历代皇帝都竭尽全力让明朝运转了200多年。但是凡事都有例外。明朝有个皇帝,做皇帝很有天赋。他的智商相对较高,但他唯一的缺点是懒惰。他就是明朝的万历皇帝。

20多年来,皇帝不上朝听政,皇帝的任性让王朝运转,说明这个不靠谱的皇帝有更高的天赋,所以治理国家,没有造成国家的大动荡。除了他个人的原因,明代官员的运行机制还是比较健全的。在皇帝20多年不上朝的情况下,各部门运转正常,国家没出什么问题。

这个不靠谱的皇帝死后葬在定陵,万历皇帝和他的两个妃子也葬在这里。定陵建成时间不长,只有六年,总面积约18万平方米。定陵并不是最豪华的帝王陵墓,但万历皇帝陵墓的发掘却是一个意外。考古学家想挖掘朱棣的长陵,但因为害怕出错,他们拿万历皇帝的定陵来练习。

打开墓门后,一股浓烈的霉味让考古人员以为是毒气。后来气味散去后,继续挖掘。考古学家首先穿过隧道到达弓玄,在那里他们发现了万历皇帝和他的两个妃子的棺材。在打开万历皇帝的红色棺材后,考古学家们看到了大量闪着金光的金银饰品,以及许多奢华的丝绸。然而,考古学家发现万历皇帝的姿势很奇怪。他侧躺着,不像其他墓主人那样有规律。

万历皇帝摆出的这个奇怪的造型引起了考古学家的注意。考古学家查阅了大量古籍,才发现这是明朝皇帝侧卧的特有姿势,就像躺在北斗七星上一样。所以下葬的时候你把身体按照星星的位置摆放,说明你躺在北斗七星上。

在万历皇帝的定陵,考古学家最终发现了4000多件精美的文物,其中许多是稀世珍宝。但由于当时科技水平有限,考古对文物的保护较差,导致许多精美珍贵的文物遭到破坏。此后,国家往往会先保护皇陵,不会轻易挖掘。

道教祈祷姿势

姆指按在食指的第一和第二指节中间的纹上掐诀和步罡 道教法术在施行中,法师常口念咒,手掐诀,脚步罡。掐诀和步罡是行法时法师...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