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著汤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0浏览:2收藏

肾著汤简介,第1张

目录 1 拼音 2 概述 3 《金匮要略》卷中方之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 31 肾著汤的别名 32 处方 33 功能主治 34 肾著汤的用法用量 35 方解 36 运用 37 现代适应证 371 风湿性关节炎 372 坐骨神经痛 38 肾著汤的药理作用 381 抗炎、抗氧化损伤作用 382 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383 对病原微生物的影响 384 对神经、内分泌功能的影响 385 对消化系统功能的影响 386 对心血管系统功能的影响 387 对肾功能的影响 388 参考资料 39 各家论述 310 附注 311 摘录 4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七方之肾著汤 41 处方 42 制法 43 功能主治 44 肾著汤的用法用量 45 摘录 5 《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三方之肾著汤 51 方名 52 组成 53 主治 54 各家论述 6 《血证论》方卷八之肾著汤 61 方名 62 组成 63 主治 7 《易简方》之肾著汤 71 方名 72 组成 73 主治 74 肾著汤的用法用量 8 《杂病源流犀烛》卷十六方之肾著汤 81 方名 82 组成 83 主治 9 《普济方》卷一○八引《如宜方》之肾著汤 91 方名 92 组成 93 主治 94 肾著汤的用法用量 10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肾著汤 1 拼音

shèn zhe tāng

2 概述

肾著汤又名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其中《金匮要略》卷中记载者为常用方,其组成为甘草6g、白术6g、干姜12g、茯苓12g。具有祛寒除湿之功效。主治肾著病。

3 《金匮要略》卷中方之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

该方剂具有一定的抗炎、抗氧化损伤,促进、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同时有抗感染、改善心血管功能、改善循环及血液流变学功能,而且具有一定的镇痛作用及调节神经、内分泌系统的作用,因此对风湿性关节炎、部分坐骨神经痛具有一定的疗效。其对消化系统功能及肾功能的积极作用,可能是其“除湿”的主要机理。但是对严重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等所致坐骨神经痛仅凭此药不可能根治,应结合手术治疗为宜。[1]

31 肾著汤的别名

甘姜苓术汤(《金匮要略》卷中)、肾著汤(《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九)、甘草汤、除湿汤、苓姜术甘汤、茯苓干姜白术甘草汤

32 处方

甘草6g、白术6g、干姜12g、茯苓12g。[2]

甘草2两,白术2两,干姜4两,茯苓4两。

33 功能主治

暖土胜湿;补土制水,散寒渗湿;温脾化湿。主治肾著。治身劳汗出,衣里冷湿,致患肾著,身重,腰及腰以下冷痛,如坐水中,腹重,口不渴,小便自利,饮食如故。寒湿下侵,身重,腰以下冷重而痛,饮食如故,口不渴,小便自利;胞痹,小便不利,鼻出清涕者;呕吐腹泻,妊娠下肢浮肿,或老年人小便失禁,男女遗尿,妇女年久腰冷带下等,属脾阳不足而有寒湿者。

祛寒除湿。主治肾著病。身重腰下冷痛,腰重如带五千钱,饮食如故,口不渴,小便自利,舌淡苔白,脉沉迟或沉缓。[2]

34 肾著汤的用法用量

上四味,以水1升,煮取600毫升,分三次温服。腰中即温。

以水5升,煮取3升,分温3服。腰中即温。

35 方解

肾著病,以腰重冷痛为主要见症,缘于寒湿外袭,痹著于腰部所致,腰为肾之府,故以“肾著”名之。此证多起于劳动汗出之后,衣里冷湿,或居处潮湿,久而久之,寒湿之气侵于腰间,以致腰以下冷痛,如坐水中,腰重而冷。邪著于肌里,而未伤及脏腑,故其人饮食如故,小便自利。邪虽外受,但无表证,非汗法所宜。肾受冷湿,著而不去,则为肾著。然病不在肾之中脏,而在肾之外府,故其治法,不在温肾以散寒,而在燠土以胜水。故治宜温化寒湿之法。方中以干姜为君,取其辛热之性,温中祛寒。以茯苓为臣,淡渗利湿。两者配伍,一热一利,热以胜寒,利以渗湿,寒去湿消,则病本得除。佐以白术健脾燥湿,以助除湿之力。使以甘草调诸药而和脾胃。4药配合,共奏祛寒除湿之效,寒湿尽去,则冷重自愈。[2]

方中干姜辛热,温里散寒,为君药;白术、茯苓健脾利水为臣;甘草补气和中,调和诸药为佐使。

36 运用

1使用注意:忌海藻、菘菜、桃李、雀肉、酢物。

2肾著:杜某,女,52岁。腰痛,腰部重倦有冷痹感,两侧髓关节痛,行动拘急痛,俯仰困难,四肢倦怠无力已5月余,治疗无效。诊其脉沉迟,此肾著证也,肾虚而寒湿所侵,腰受冷湿著而不去,治宜温通驱寒湿为治,拟用肾著汤。白术1两,云苓1两,干姜1两,炙甘草5钱,2剂,清水3钟,煎至1钟,温服。后以原方加桂枝尖、杜仲,共进8剂而愈。

3半身出汗:本方治疗半身出汗12例,病程最长25年,最短半年;有布氏杆菌病史者2例,风心病史1例,非特异性结肠炎病史3例。病者皆有脾阳不足,寒湿内盛的症状,如汗出、身冷、畏寒等。结果治愈9例,好转3例。服药最少2剂,最多12剂。

4滑精:一士人,年73,平生小便频数,腰冷如坐水中,厚衣覆盖而坐, 时泄不自禁,诸治并无效,如此已10余年矣。余诊之,心下悸,即与此方而痊愈。

5带下:丁某,女,44岁。带下年余,近半月来加重,色白清稀,绵绵不绝,少腹隐痛,头晕乏力,面色苍白,形寒肢冷,腰酸,舌胖苔白,脉小略滑。乃寒湿阻滞胞宫。药用茯苓、白术各30g,干姜、甘草各10g,苍术20g,煎服。4剂后,带下明显减少,腰痛、头晕明显好转。

37 现代适应证

[3]

适应证: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等属寒湿者,可以本方加减。

371 风湿性关节炎

关节炎是由于骨关节软骨完整性破坏以及关节边缘软骨下骨板病变导致关节症状和体征的一组异质性疾病。本病为中老年最常见的风湿性疾病,病因机制目前了解还不充分,主要病因有二:①一般易感因素如遗传、高龄、肥胖、性激素、骨密度、过度运动、吸烟以及其他疾病。②机械因素如创伤、关节形态异常、某些关节长期反复使用以及剧烈的文体活动等,上述原因导致软骨基质合成和分解代谢失调;软骨下骨板损害使软骨失去缓冲作用;关节内局灶性炎症。主要病理改变首先为软骨变性,局灶性软化,表面粗糙,失去正常弹性,局部小凹陷、脱落等;其次是骨糜烂,脱落后软骨下骨板暴露;第三是轻度的滑膜炎。临床主要表现为关节疼痛、晨僵和黏着感,关节肿胀、压痛,活动弹响等。风湿性关节炎是风湿热的一种表现,其病因机理主要是A族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咽峡炎后的晚期并发症。该病抗原性复杂,各种抗原分子结构与机体器官抗原存在同源性,机体的抗链球菌免疫反应与人体组织产生交叉反应,导致器官损害;而导致风湿性关节炎的抗原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荚膜由透明质酸组成,与人关节、滑膜有共同抗原性,这种抗原模拟自身抗原与链球菌抗体形成免疫复合物沉积于人体关节滑膜中产生风湿性关节炎;另外细胞免疫反应异常也是主要发病机制,如周围淋巴细胞对链球菌抗原的增殖反应增强,患者外周血对该抗原诱导的白细胞移动试验增强,淋巴细胞母细胞化和增殖反应降低,NK细胞功能增加;扁桃体单核细胞对该抗原免疫反应异常等。同时A族链球菌产生多种外毒素和酶类可直接损害关节也是重要机制。主要表现为关节结缔组织渗出、水肿等,全身较大关节游走性、对称性红、肿、热、痛、活动受限。

372 坐骨神经痛

坐骨神经痛俗称腰腿痛,是指从腰部向臀部、大腿后方、小腿外侧直到足部的放射痛,95%见于腰45椎间盘突出。引起疼痛的原因是:①破裂的椎间盘组织产生化学物质的 和自身免疫反应使神经根发生炎症;②突出的髓核压迫或牵张已有炎症的神经根,使静脉回流受阻,进一步加重水肿,使疼痛敏感性增高;③受压神经根缺血缺氧。与坐骨神经痛相关的疾病还有梨状肌综合征,多因梨状肌炎症外伤而增生、肥大、粘连所致;某些盆腔疾病如盆腔炎症及肿瘤也可出现坐骨神经症状,所以坐骨神经痛是一组疾病,而不是一种疾病,病因复杂,以炎症、外伤、肿瘤及先天性疾病多见。

38 肾著汤的药理作用

[4]

381 抗炎、抗氧化损伤作用

君药干姜可通过促进肾上腺皮质功能而具有抗炎作用,干姜的水醚提取物都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姜烯酮能明显抑制炎症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抑制肉芽增生,增加肾上腺重量,减轻胸腺重量;干姜提取物可清除超氧阴离子及羟基,具有抗氧化作用。臣药茯苓所含新型羧甲基茯苓多糖对佐剂性关节炎及继发性炎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同时能改善炎症的全身症状;茯苓水浸膏口服可抑制小鼠接触性皮炎。佐药白术可抑制脂质过氧化过程,降低组织中LPO含量,防止有害物质对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破坏,对抗人RBC自氧化溶血,提高RBC中SOD活性,提高全血GSHPx活性,显著降低RBC中MDA含量。甘草具有保泰松或氢化可的松样抗炎作用,对炎症的毛细血管通透性亢进、渗出、水肿、肉芽组织增生及炎症的Ⅰ、Ⅱ、Ⅲ期均有显著抑制作用,同时对免疫性炎症也有显著抑制作用;甘草也有抗氧化作用,甘草中胀果香豆素A有较强的清除超氧阴离子的能力,甘草光(果)、甘草酮、甘草查耳酮有较强的抑制H2O2溶血的作用,光果甘草定,西班牙光果甘草定A、B对肝线粒体过氧化损伤有保护作用。

382 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君药干姜可促进免疫功能,其醇提取物能明显改善荷兰鼠瘤免疫功能,升高脏器指数,提高巨噬细胞吞噬率,对抗5羟色胺的作用。臣药茯苓及茯苓多糖既能增强细胞免疫功能,又能增强体液免疫功能;茯苓多糖及羟乙基茯苓多糖可使淋巴细胞毒性增加20~28倍,羧甲基茯苓多糖能明显增加特异性玫瑰花环形成率;新型羧甲基茯苓多糖可提高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拮抗免疫抑制剂对巨噬细胞的功能抑制,使脾脏、胸腺、淋巴结重量增加,茯苓多糖还能诱生IL2;茯苓素对免疫功能有调节作用,能提高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增强巨噬细胞功能,但对IL2的产生呈剂量依赖性抑制作用,从而对PHA、ConA、LPS诱导的淋巴细胞转化,血清抗体、脾脏细胞抗体产生能力具有显著抑制作用;茯苓煎剂能升高PHA诱发的淋巴细胞转化率,使脾脏抗体分泌细胞数明显增加,提高免疫球蛋白IgG含量。佐药白术水煎剂可显著增强抗体产生能力,增强淋巴细胞转化率,增强巨噬细胞吞噬功能,促进骨髓细胞增殖反应及IL1、IL2的分泌,提高外周血WBC数量,增加脾脏和胸腺的重量;对T淋巴细胞功能也有增强作用,使免疫抑制动物TH细胞数量增加,提高TH/TS比值,增加T细胞表面IL2R的表达,使IL2分泌显著增加;白术多糖可促进淋巴细胞转化,显著提高IL2分泌水平;白术挥发油可提高巨噬细胞活性,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使药甘草及其多种成分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比较复杂,甘草多糖能提高网状内皮系统和单核细胞功能,甘草甜素能增强ConA诱导的淋巴细胞分泌IL2的能力,甘草酸二胺可提高血清中INFα水平,甘草次酸可升高淋巴细胞比率,甘草Lx可降低抗原量,抑制抗体形成,防治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甘草甜素还可抑制肥大细胞释放组胺,抑制IgE、ConA、化合物48/80诱导的组胺释放,β甘草次酸是人补体经典途径的抑制剂。

383 对病原微生物的影响

君药干姜醇提取物及其所含姜辣素、姜辣烯酮有显著灭螺及抗血吸虫作用,不同浓度的姜辣素对曼氏血吸虫的毛蚴和尾蚴有显著的杀灭作用,并能阻止毛蚴对钉螺和尾蚴的感染;对伤寒杆菌、霍乱弧菌、沙门菌、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球菌等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臣药茯苓煎剂对金**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钩端螺旋体等均有抑杀作用。佐药白术水煎剂对絮状表皮癣菌、星形奴卡菌、金**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脑膜炎双球菌、枯草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使药甘草醇提取物及甘草黄酮类化合物对金**葡萄球菌、结核杆菌、铜绿假单胞杆菌、大肠杆菌、枯草杆菌、酵母菌、真菌、链球菌、幽门螺旋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对HIV、肝炎病毒、水痘性口炎病毒、腺病毒Ⅲ型、单纯疱疹病毒Ⅰ型、牛痘病毒等均有抑制作用;甘草酸对柯萨奇病毒、腺病毒、合胞病毒抑制力较强,甘草多糖能抑制水疱口炎病毒、Ⅰ型单纯疱疹病毒、牛痘病毒,β甘草次酸能灭活HIV;甘草甜素还能抑制肝炎病毒,甘草甘草煎剂对阿米巴原虫、 滴虫均有抑制作用,甘草热水提取物对华支睾吸虫也有杀灭作用。

384 对神经、内分泌功能的影响

君药干姜甲醇提取物具有明显的镇静和镇痛作用,干姜能促进肾上腺皮质功能,显著降低肾上腺中维生素C的含量。臣药茯苓不仅具有镇静作用,而且其水煎剂口服可出现暂时性血糖升高而后下降的作用;研究发现茯苓的三萜化合物,茯苓乙醇提取物使胰岛素分泌诱导活性增强,白色脂肪细胞ST13前脂肪细胞的分化增强。佐药白术挥发油少量具有镇静作用,白术煎剂能抑制脑内单胺氧化酶B的活性,降低MDA含量,白术多糖及白术还能提高学习和记忆能力,白术多糖对胰岛损伤有一定修复作用,同时具有降低血糖作用。甘草及其所含总黄酮对大脑中动脉局灶性缺血再灌注损害有保护作用;甘草次酸可提高缺血再灌注大脑线粒体ATP酶、脑组织乳酸脱氢酶的活性,减轻脑水肿;甘草FM100有镇痛和抗惊厥作用;甘草可兴奋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从而显著提高神经、内分泌的调节功能,提高机体的适应性,协调其他神经、内分泌激素发挥作用。

385 对消化系统功能的影响

君药干姜甲醇提取物有明显的镇吐作用,能抑制胃液分泌,降低胃液酸度;干姜挥发油能非竞争性拮抗乙酰胆堿、组胺对回肠的收缩效应。臣药茯苓对肝损伤有良好的保护作用,能降低肝硬化患者肝脏的胶原蛋白,促进肝内纤维组织重吸收,具有明显抗肝硬化作用;茯苓能加速肝脏再生速度,使肝脏重量明显增加,还能降低胃酸含量,预防胃溃疡发生,能松弛肠管,具有解痉作用。佐药白术煎剂具有保肝作用,能减轻肝细胞坏死,促进肝细胞再生,降低ALT,防止肝糖元减少;白术乙酸乙酯提取物可明显增加胆汁分泌,促进胃黏膜细胞增殖,抑制胃蛋白分泌,同时抑制胃液分泌,降低胃液酸度,对胃炎、胃溃疡有预防治疗作用;白术提取物能促进肠隐窝细胞株细胞增殖,对小肠黏膜损伤有修复作用;对胃肠肌电紊乱有一定调节作用,可显著促进胃排空及肠推进,当肠管因乙酰胆堿作用处于兴奋状态时,白术抑制之,当肠管受肾上腺素作用而抑制时,白术兴奋之,从而能使肠管活动恢复正常,所以白术对胃肠运动具有双相调节作用。使药甘草及甘草甜素对多种试验性肝损伤均有明显的保护作用;甘草甜素及甘草次酸对肝硬化均有抑制作用,可抑制纤维组织增生,减轻间质炎症反应,减轻肝坏死及气球样变;甘草酸二胺具有较强的抗炎、保护肝细胞膜、改善肝功能的作用;甘草酸对HBV有直接抑制作用;甘草还具有显著的抗溃疡作用,可抑制胃酸分泌,直接吸附胃酸,增加胃黏膜细胞己糖胺成分,保护胃黏膜不受损伤,促进消化道上皮再生, 胃黏膜上皮细胞合成和释放有黏膜保护作用的内源性前列腺素;甘草FM100具有**堿样解痉作用,抑制肠管痉挛和收缩。

386 对心血管系统功能的影响

君药干姜甲醇提取物可使血压暂时性升高,继之下降,并与剂量有相关性,同时心率也有一定减慢,对豚鼠离体心房的自发运动有增强作用;姜酚可使心肌收缩力增加30%,干姜可对心肌细胞缺氧、缺糖性损伤有较好的保护作用,使乳酸脱氢酶释放明显下降,细胞损伤减轻;姜酚及姜烯酮能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姜酚能抑制去甲肾上腺素对肠系膜静脉的收缩;干姜水提取物对ADP胶原酶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干姜挥发油具有抗血栓形成的作用,并能延长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臣药茯苓的水、乙醇、乙醚提取物均可使心肌收缩加强、心率加快,茯苓强大的利尿作用又可强有力地减轻心脏前负荷。白术煎剂和醇浸剂还可延长凝血酶原时间及凝血时间,对血小板有显著抑制作用。使药甘草提取物、甘草黄酮对多种原因引起的心律失常均有拮抗作用,甘草次酸能减少心肌梗死范围,且具有血管紧张素ⅡAT1受体的激动剂样作用,甘草甜素可反应性引起血压升高;甘草次酸具有显著的降血脂和抗动脉硬化的作用,甘草中黄酮成分对胶原ADP诱导的血小板集聚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抑制作用比阿司匹林强177倍,因而具有抗血栓形成的作用。

387 对肾功能的影响

臣药茯苓对健康人的利尿作用并不明显,但对肾源性及心源性水肿病人却有显著利尿作用,茯苓素是利尿的有效成分,具有和醛固酮及其拮抗剂相似的结构,可与肾小管细胞浆膜醛固酮受体结合,拮抗醛固酮的活性,提高尿中Na+/K+比值,产生利尿作用。佐药白术具有明显、持久的利尿作用,能抑制Na+、K+、Cl的重吸收,增加其排泄。使药甘草所含甘草酸可减轻急性缺血再灌注肾损伤,这可能是该方剂“除湿”作用的机理之一。

388 参考资料

对肠管的兴奋作用《经方研究》:王培忠等报道,甘姜苓术汤的水煎液在小量时对家兔离体肠管有轻微的兴奋作用;加大剂量后,其兴奋作用未见明显加强。认为其水煎液兴奋肠管的作用与剂量关系不大。

39 各家论述

1《医方考》:肾著于湿,腰冷如冰,若有物者,此方主之。肾主水,脾主湿,湿胜则流,必归于坎者,势也,故曰肾著。腰为肾之府,湿为阴之气,故令腰冷如冰;若有物者,实邪著之也。干姜、辛热之物,辛得金之燥,热得阳之令,燥能胜湿,阳能曝湿,故象而用之;白术、甘草,甘温之品也,甘得土之味,温得土之气,土胜可以制湿,故用以佐之;白茯苓甘淡之品也,甘则益土以防水,淡则开其窍而利之,此围师必缺之义也。

2《金匮要略心典》:其病不在肾之中脏,而在肾之外府,故其治法不在温肾以散寒,而在燠土以胜水。甘、姜、苓、术,辛温甘淡,本非肾药,名肾著者。原其病也。

310 附注

甘姜苓术汤(原书同卷),甘草汤(《外台》卷十七引《古今录验》)、肾著汤(《千金》卷十九)、除湿汤(《三因》卷九)、苓姜术甘汤(《类聚方》)、茯苓干姜白术甘草汤(《奇正方》)。

311 摘录

《金匮要略》卷中

4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七方之肾著汤 41 处方

茯苓 白术各120克 干姜(炮)甘草各60克(炙)杏仁(去皮、尖,炒)90克

茯苓4两,白术4两,干姜(炮)2两,甘草2两(炙),杏仁(去皮尖,炒)3两。

人体体表面积计算器 BMI指数计算及评价 女性安全期计算器 预产期计算器 孕期体重增长正常值 孕期用药安全性分级(FDA) 五行八字 成人血压评价 体温水平评价 糖尿病饮食建议 临床生化常用单位换算 基础代谢率计算 补钠计算器 补铁计算器 处方常用拉丁文缩写速查 药代动力学常用符号速查 有效血浆渗透压计算器 乙醇摄入量计算器

医学百科,马上计算!

42 制法

上锉为散。

43 功能主治

治妊娠腰脚肿痛。

44 肾著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12克,用水400毫升,煎至300毫升,去滓,食前服。

45 摘录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七

5 《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三方之肾著汤 51 方名

肾著汤

52 组成

香附、陈皮、甘草、川芎、木香、茯苓、白术、黄芩、苏叶、归、白芍、腹皮、羌活、苍术。

53 主治

妊娠胎水肿满。

54 各家论述

是症虽由脾虚土衰不能制水,亦平日停饮聚湿,清浊不分,以致此也。是方二术、香、苓燥湿利水,温胃健脾以壮土;芎、归、芍、芩养血和荣以安胎;附、陈、紫苏以利气;腹皮行水除满,羌活风能胜湿,使周身关节疏通,水无停蓄之所。盖治病至不得已之时,虽羌、苍、腹皮雄悍泄气,亦不得不用耳。

6 《血证论》方卷八之肾著汤 61 方名

肾著汤

62 组成

白术、红枣、甘草、附子各等分。

63 主治

腰以下冷痛,腹重如带五千钱。

7 《易简方》之肾著汤 71 方名

肾著汤

72 组成

苍术1两,白术1两,甘草1两,干姜3两,茯苓1两。

73 主治

腰重而冷疼者。

74 肾著汤的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每服4钱,水1盏半,加生姜3片、大枣1枚,煎至6分,去滓,食前温服。

8 《杂病源流犀烛》卷十六方之肾著汤 81 方名

肾著汤

82 组成

升麻、防风、苍术、白术、羌活、独活、茯苓、猪苓、柴胡、葛根、甘草、泽泻、人参、神曲、黄柏。

83 主治

女痨疸,薄暮发热恶寒,额黑微汗,手足热,腹胀如水,小腹满急,大便时溏,身目黄赤,小便不利。

9 《普济方》卷一○八引《如宜方》之肾著汤 91 方名

肾著汤

92 组成

人参、干姜、白术、甘草、茯苓各等分。

93 主治

中湿,关节一身尽痛,小便自利,脉沉缓而微。

94 肾著汤的用法用量

目录 1 拼音 2 《辞典》:猪肾 21 出处 22 拼音名 23 猪肾的别名 24 来源 25 原形态 26 性味 27 功能主治 28 猪肾的用法用量 29 附方 210 各家论述 211 摘录 附: 1 用到中药猪肾的方剂 2 用到中药猪肾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猪肾 1 拼音

zhū shèn

2 《辞典》:猪肾

21 出处

《别录》

22 拼音名

Zhū Shèn

23 猪肾的别名

猪腰子(《医学入门》)。

24 来源

为猪科动物猪的肾,即俗称"猪腰子"。

25 原形态

植物形态详"猪肉"条。

26 性味

咸,平。

①《千金·食治》:"平,无毒。"

②《纲目》:"咸,冷,无毒。"

③《随息居饮食谱》:"甘咸,平。"

27 功能主治

治肾虚腰痛,身面水肿,遗精,盗汗,老人耳聋。

①《别录》:"和理肾气,通利膀胱。"

②孟诜:"主人肾虚。"

③《日华子本草》:"补水脏,治耳聋。"

④《纲目》:"止消渴,治产劳虚汗,下利崩中。"

28 猪肾的用法用量

内服:煮食或煎汤。

29 附方

①治肾虚腰痛:猪腰子一枚,切片,以椒盐淹去腥水,入杜仲末三钱在内,荷叶包煨食之,酒下。(《本草权度》)

②治男子水脏虚惫,遗精盗汗:獖猪肾一枚,以刀切开,去筋膜,入附子末一钱匕,以湿纸裹煨热,空心稍热服之,便饮酒一盏。(《经验方》)

③治产后虚羸,喘乏,乍寒乍热,病如疟状,名为蓐劳:猪肾一具(去脂,破),香豉(绵裹)、白粳米、葱白各一斗。上四昧,以水三斗,煮取五升,去滓;任情服之,不瘥更作。(《千金方》猪肾汤)

④治久泄不止:猪肾一个,批开,掺骨碎补末,煨熟食之。(《濒湖集简方》)

⑤治老人耳聋:猪肾、党参、防风、葱白、薤白、糯米共煮粥服。(《四川中药志》)

⑥治卒肿满,身面皆洪大:猪肾一枚,分为七脔,甘遂一分,以粉之,火炙令熟,一日一食,至四、五当觉腹胁鸣、小便利,不尔更进。勿食盐。(《补缺肘后方》)

⑦治痈疽发背初起者:獖猪腰子一双,同飞面捣如泥涂之。(《纲目》)

210 各家论述

《纲目》:"猪肾性寒,不能补命门精气,方药所用,借其引导而已。《别录》’理’字’通’字,最为有理。《日华》暖腰膝,补膀胱水脏之说为非矣。肾有虚热者宜食之。若肾气虚寒者,非所宜矣。今人不达此意,往往食猪肾为补,不可不审。又《千金》治消渴有猪肾荠苨汤,补肾虚劳损诸病有肾沥汤,方甚多,皆用猪羊肾煮汤煎药,俱是引导之意。"

211 摘录

《辞典》

用到中药猪肾的方剂 猪肾粥

拼音:zhūshènzhōu处方:猪肾1对(去脂膜,切)粳米30克草果6克陈皮3克(去白)缩砂6克功

三石猪肾羹

英3两,磁石(捶碎,淘去赤汁)3两(捶碎布裹),猪肾2对(去脂膜,切),肉苁蓉2两(酒浸1宿,刮去皱

磁石肾羹

拼音:císhíshèngēng别名:磁石猪肾羹处方:磁石1斤(捣碎,水淘去赤汁,绵裹),猪肾1对(

猪肾当归散

《圣惠》卷八十二,名见《普济方》卷三六一:方名:猪肾当归散组成:猪肾1具(薄切,去脂膜),当归2两(

猪肾羹

ūshèngēng英文:《圣济总录》卷一九○方之猪肾羹:方名:猪肾羹组成:猪肾(去筋膜,细切)1对,

更多用到中药猪肾的方剂

用到中药猪肾的中成药 加减地黄丸

2两,杜仲2两,牛膝2两,金银花2两,远志2两,猪肾4个,紫河车1具。功效:培元气。主治:大麻风将愈

更多用到中药猪肾的中成药

古籍中的猪肾 《本草纲目》:[兽部第五十卷兽之一]豕

,治产劳虚汗,下痢崩中(时珍)。发明时珍曰∶猪肾,《别录》谓其理肾气,通膀胱。《日华》亦曰补水脏

《普济方》:[卷三百四十九产后诸疾门]产后蓐劳

如疟。四肢疼痛。面色萎黄。自汗体倦。咳嗽疾逆。腹猪肾(一双去脂膜破羊亦可用)香豉(一方无此味有知母)

《圣济总录》:[卷第一百六十四]产后蓐劳

饮下,不拘时服。治产后蓐劳,寒热体痛。力乏瘦黑。猪肾汤方猪肾(一只切)黄(锉碎)人参芍药(锉碎炒各一

《古今医统大全》:[卷之八十七]老老余编(下)

叶、石膏,去滓,取三盏澄清,煮粥熟入糖,食。磁石猪肾羹治老人耳聋。磁石(捣碎,一斤,水淘去赤汁,绵裹

《普济方》:[卷二百五十八食治门]食治耳鸣聋

目录 1 拼音 2 注解 附: 1 古籍中的肾脂 1 拼音

shèn zhī

2 注解

肾脂 生理学名词。指肾精中与骨髓生长有关的物质。《素问·逆 调论》:“太阳气衰,肾脂枯不长……肾不生则髓不能满,故寒甚至骨也。”

古籍中的肾脂 《目经大成》:[卷之一]八廓

敷荣,敛生内照,曰定光廓。兑为锐,经走膻中,络及肾脂。膻中火之帅,肾脂体之充也。膻中与肾脂相为表里,

《普济方》:[卷三百十四]膏药门

) 香(锉纸研)松脂蜡(各二两)黄丹(七两)羊肾脂(三两)绯帛(一尺烧灰细研)硝石(一两细研)曲头

《圣济总录》:[卷第二十]骨痹

然不冻栗。是人者,素肾气胜,以水为事,太阳气衰,肾脂枯不长,一水不能胜两火。肾者水也,而生于骨,肾不

《灵素节注类编》:[卷五外感内伤总论]经解

?岐伯曰∶是人者,素肾气胜,以水为事,太阳气衰,肾脂枯不长,一水不能胜两火,肾者水也,而生于骨,肾不

《医述》:[卷十二·杂证汇参]补遗

中医理论体系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由于技术条件和一些观念的限制,中医古代人体解剖学一度萎靡不振。

比如“身有皮囊,但受父母影响,故恐受损,孝始矣。”身体的完整是对父母的孝顺,怎么解剖?

性器官一直被认为是*秽的,不应该公开讨论。所以中医对性器官的描述很少,主要是对外性器官的一些肤浅的、不准确的描述。

下面,我来总结一下古籍中关于性器官的描述,希望对你阅读古籍有所帮助。

一个

男性性器官

阴茎:中医古籍中有“茎”、“玉茎”、“宗金”、“阴茎”等名称。有“梗疼”的记录。

桂头:中医古籍中有“阳风”、“阴干”等名称。

阴囊:中医古籍中有“肾囊”、“绣球”等名称。

睾丸:中医古籍中有外肾、卵、肾、卵核等名称。

有“小肠疾病患者,小腹痛,腰椎睾丸控制引起的疼痛”的记录;有“小肠,甚至睾丸,属于脊柱”的记载;有“小肠系于睾丸”的记载。

古代中医所说的“睾丸”,应该和现代解剖学中的附睾、附睾管、输精管、射精管、尿道等类似。

在中医古籍中,“梗滴”是阴茎和阴囊的名称。有“茎垂,体内之机,阴精,津液之道。”

“引筋”指的是睾丸系带。

“外阴”,有的指阴茎,有的指外生殖器的总称。

“下口”是指阴道前尿道(包括精囊口)和阴道后肛门。

再加上中医有“肾主生殖,藏精”、“精宝”的概念,所以一直以来都是肾作为主宰性和生殖的主要器官。显然,中医的肾和精巢的功能与西医的性腺功能相似。

2

女性性器官

子宫:它的名字最早是在《内经》的紫色应时带下发现的。

755-79000里叫“女包”、“牢房里”、“脏”。

755-79000描述其形,曰:“阴阳相交,胎儿怀,藏之所谓子宫。一行在下,一行在右。”

认为“子宫,直肠之前,膀胱之后,关元与气海之间。”

子宫颈:中医古书称之为“子门”。认为“子门,即子宫之门也。”

阴道:中医古书称之为“产道”。

阴道口:中医古书称阴门、禅门、玉门等。

外阴:中医古书称之为“外阴”。

古代中医的“子长”一般指子宫和阴道壁。在一些专著中,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针灸甲乙经》、《证治准绳》,有一些书,如《措光》、《季枫》、《剑轩》、《鼠女》、《固始》、《麦驰》、《女婴》、

有人认为古籍中的“中极”可能指的是阴道口,弦可能指的是阴道一寸,麦牙可能指的是阴道二寸,女婴可能指的是阴道三寸,坤石可能指的是阴道四寸,固始可能指的是阴道五寸。供参考。

笔者在日常祛湿调理中,总结了一个规律:但凡是湿气比较严重的,往往有明显的肾虚,有时候甚至很严重的肾虚,甚至还有导致肾病的,例如:慢性肾炎、肾病综合症,还有的有前列腺炎。 在中医领域上述现象是很容易解释的;中医认为:湿性重浊,即湿气本身性质比较重浊,也许很多读者理解重浊的含义,在中医领域重浊和轻清相对应,给大家举一个例子就很容易理解了:盘古开天辟地,轻清者上扬为天,重浊者下沉为地;所谓重浊即代表了趋下的物质,所以中医认为:湿气具有趋下性。 湿邪重浊 说完湿气的趋下性,我们就得继续说说中医的三焦,中医把五脏六腑划分为三焦:上焦心肺系统、中焦脾胃系统、下焦肾系统、膀胱系统、大肠系统。这三焦之间气机的升降沉浮暂且不论,单纯从位置上我们就能看出:下焦位于最下方。 三焦:上焦、中焦、下焦 综合以上两段的论述,我们得出结论:湿气的趋下性,使得湿气在下焦淤积的最严重,所以但凡是湿气比较严重的,都会出现:比较厉害的肾虚,甚至是肾炎、肾病综合症,前列腺炎等。 关于肾虚,常见的症状包括:腰膝酸软、腰疼、阳痿、早泄、带下、小便不利、怕冷、抵抗力不足、骨痛、头晕、耳鸣、盗汗、起夜次数多、记忆力下降、听力下降、尿频、尿急、尿等待、容颜未老先衰、黑眼圈、脂肪堆积…… 肾虚 肾虚的症状很多,当出现肾虚症状时,千万不要盲目补肾,盲目补肾不光补不进去,而且越补越虚。正确的做法是先找到肾虚的根源,以笔者的经验,肾虚绝大部分是体内湿气淤积严重导致的,祛湿调理后肾虚可以大大改善,对于年龄比较年轻的,甚至根本不用补肾,祛湿后肾功能自动恢复。对于35岁以上的人,如果祛湿后不能完全恢复的,建议简单的清补,就会有明显的效果。 祛湿后,肾系统如释重负,自动恢复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如肺气肃降,气机调畅,可以抑制肝气之上逆和肝阳之上亢,此即金克木;

肝气的条达,可以疏泄脾湿之壅滞,此即木克土;

脾气运化,可以调节肾主水功能,以防止水湿之泛滥,此即土克水;

肾水的滋润,上济于心,以制约心火的亢炎,此即水克火;

心之阳热,可以制约肺气的清肃太过,此即火克金。

《黄帝内经》中讲:肾为先天之本,起到藏精、主骨生髓、调节代谢,平衡阴阳、维持人体健康的基本作用。男性由于手*、纵欲过度、或者先天不足,以及35岁以后,肾气会逐渐开始虚衰,进而产生肾虚肾亏现象,就容易出现阳痿早泄、性欲低下、腰酸腿痛、尿频尿急、失眠头晕、性功能障碍等现象。所以男人肾系统出现了问题,就会影响整个身体的健康,而身体不健康,怎么又能有良好的性生活呢?

由于肾是先天之本,肾虚必然导致其他器官功能衰退,所以肾虚导致的五脏虚弱才是造成男人性功能低下的根源所在。中医认为正确的补肾方法是:调和五行,同补五脏,益髓填精,固本培元,才能长期保持肾功能强盛,达到彻底治疗阳痿早泄、性功能障碍的目的。历代中药专家推荐的“五行益肾法”治疗阳痿早泄肾虚,以五行阴阳相生相克为理论依据,五脏同补、养血填精、平衡阴阳。

黄帝内经《素问痿论》

思想无穷,所愿不得,意*于外,入房太甚,宗筋弛纵,发为筋疲,及为白*。故《下经》曰:筋痿者,生于肝,使内也。——黄帝内经《素问痿论》

这段话是《黄帝内经》在讲性与色的,将其放在了《痿论》篇。所谓的痿,同萎,是指肢体枯萎无力、不能随意运动的一类病证,包括现在狭义的生殖器不能勃起——阳痿。而之所以将其篇称为“痿论”,是在说明本篇都是在对痿证的分类、病因、病机及治疗进行了全面讨论,是论述痿证的专篇文章。当然,《黄帝内经》在其他地方还有所阐述,这里专篇论述其于养生的重要性已经很突出了。

上面所录取的这段话,其大意是:想法很多而总不能如愿,因为情欲失控而妄动于外,众筋集汇的前阴就会没有节度地弛纵,则会出现一种筋痿的表现,男人多会出现一种勃起无力,早泄滑精的现。而女人则会出现一种带下的疾病。所以《下经》说,筋痿者,产生与肝,是因为房事的缘故。

中国有句古话叫“万恶*为首”。从这样的认识出发,古人在养生上就非常智慧地强调“欲不可早,欲不可强,欲不可纵”的养生之道,即房事之性欲不可以提前,不可以勉强,更不可以放纵的观点。从生理的角度来看,男人必然要耗损精,而女人则要耗损血。从中医理论来看,肾藏精,肝藏血,所以,如果纵欲男人的肾就会受到损伤,而女人的肝就会得病。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男人尤为不可纵性,这并非偏袒男人,而是因为在这样的过程中,往往男性主动,而女人主静,动则耗损不可久长,静则相对的可以久远。这也是很多自恃精力充沛的人因为纵欲损精,到头来是两眼昏花、形容消瘦的原因。所以,古人强调房事一定得讲求一个度,有句养生俗语建议可以参照,即“年过二十不宜连连;年过三十不宜天天;年过四十要像数钱;年过五十进山拜庙;年过六十要像过年”,即二十几岁的时候,不要没完没了;三十岁正当年的时候不可天天享受“亲密生活”,更不用说一天几次的放纵了;到了四十最好一个月不要超过五次;到了五十岁的时候一月两次为宜;到了六十岁就要像过年一样一年一次即可。尽管体质不一样不能说全部整齐划一地标准化操作,但讲求一个度则是一个刚性的原则;否则,未来的社会就会成为一个老龄女性社会,而不是男女成比例并存的泛泛意义上的老龄社会,此绝非戏言。

宋代医书《延年秘方》

《宋史》载,宋徽宗患衰萎顽疾,太医以阴阳互补,五行相克方法治疗,徽宗服后衰萎症很快痊愈,并把药方珍藏大内,专为御用。到元、明清时代,形成了著名的养生抗衰老著名药方“神仙不老丸”。 以五行阴阳相生相克为理论依据,精选数十位名贵地道药材,不含激素,不伤身体,可全面调补五脏、益气养血、温补肾虚、平衡阴阳。因为耗工费时,数量有限,一直被称为极品。后经御医辗转流, 民国时期,地黄丸制法流落民间。但因其卓越疗效,历经纷纭战火终能绵延流传。

五行益肾法”将它发扬光大、服务大众、造福人群,决心将这一祖国传统医学中精髓发扬光大。传统方法是将生地黄等数十位药材洗净入木甄蒸制,耗费燃料,费时间,污染机会也多,当代炼制技术,采用多功能提取罐“压热密闭”对药物,反复九次蒸制熟地黄,大大提高了效率,而且使熟地达到了传统的“黑如漆、亮如油、甜如饴”的标准。

“五行益肾法”乃采自数十余种珍贵汉药之精华,根据古法泡制而成,其药效直如雷霆万钧,用以救弱,无弱不兴,用以疗虚,无虚不固,亏损者服之,有若枯木逢春,久旱甘雨;纵至萎靡不振,缺乏人生乐趣者,长期服用无不衰者立强,病者立起!顽廉懦立,逸兴遄飞,步履轻快且能防亏损, 补肾虚增体力,弭疾病,收固神养生之功,益寿延年之效。

清代《乾隆养生术》

查遍我国的二十五吏,前后有230多个皇帝,短命的多,长寿的少。乾隆皇帝是清朝第6代君主,在位60年,活了89岁,是历代皇帝中寿命最长者。他经历了康熙、雍正、乾隆、嘉庆4朝,享受了七代同堂的天伦之乐。

中国的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享有最好的生活医疗条件,为什么反而多短命呢?除了政治谋杀外,贪色纵欲是造成短命的重要原因。后宫宠妃多达几十,甚至成百个,为提高性能力,绝大部分皇帝服用“神效药”。为什么“神效药”会导致短命?现代医学研究发现,皇帝服用的“神效药”大多含有鹿茸、狗鞭、蛇鞭、海马等大热大燥的动物类药材,这些药材本身因含有性激素(外源激素),所以起效快,但对身体伤害极大。《黄帝内经》云:“误用致害,虽海马、鹿茸也毒药之类也。”因为这类药材容易耗伤精血阴液,导致虚火暴亢,造成肾阴亏损,加速肾精衰竭。就像运动员服用兴奋剂一样,确实能马上提高运动成绩,但会对身体造成极坏的副作用,甚至死亡。

乾隆帝的长寿这在中国历史上不能不算是一个奇迹,这与他注重懂得五行养生是分不开的,而运用秘制药物培元固本,调理五脏也是其养生的主要方法之一。据《乾隆医案》记载,乾隆帝最爱喝的养生药酒为龟龄酒和松龄太平春酒,前者可祛病、壮阳补肾、养气、健身,而后者则是活血行气健脾安神的良药。虽说两者药用似不同,但巧的是这两种药酒所含的几十种中药成分中,都出现了熟地和当归。那么,熟地和当归的搭配是否有什么讲究呢?熟地,甘,微温,可养阴补肾、填精,主治血虚所致面色萎黄、头昏心悸;肾精不足之腰膝酸软、头晕目眩、须发早白;肝阴不足之双目干涩、视物昏花。之所以在乾隆爱喝的两种药酒中都含有熟地和当归,是因为中医认为阴血同源,养血、滋阴应同步进行,当归与熟地搭配,有两大好处,一是通过补血达到养阴的目的,滋阴又是补血的有效方法之一。

“五行益肾法”养肝,健脾,补肾本身具有非常好的活血功能,补而不滞,熟地和当归结合在一块用远胜于一药单用。虽说当归因其补血功效也被称作女人要药,但活血补血对男人同样重要。尤其是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肾阴、肾精匮乏,气血、精液暗耗,应适时补充。

乾隆也注意进补,但适时适当,而不乱补。所用方法都是调理五脏,阴阳同补之类,主要由补脾肾、益气血为主的中草药制成。这也是符合医学道理的。补肾可以滋先天,补脾可以壮后天,肾气强盛,脾胃健运,气血充盈,身体自然强壮。

由于乾隆养生有法,因此他一生身体建壮,年近90还神智清醒,活动自如。有时还以太上皇的身份过问朝政。真不愧是一个健康的寿星。

1、莲子 性平,味甘涩,能养心、益肾、补脾、固涩,体虚遗精早泄之人均宜食用,尤其是心肾不交而遗精者,食之更佳。古代用以治疗“心肾不交而遗精”的清心莲子饮和瑞莲丸,治“梦遗泄精”的莲肉散等,均是以莲子为主的名方。 清代名医王孟英指出:“固下焦,已遗精,可磨以和粉作糕或同米煮为粥饭,健脾益肾,颇着奇勋。” 明代医家李时珍所说:“莲肉清心固精,安靖上下君相火邪,使心肾交而成既济之妙。”所谓“君相火邪”是指心火肾火,心肾不交而言。 《玉楸药解》中亦云:“莲子甘平,甚益脾胃,而固涩之性,最宜滑泄之家,遗精便溏,极有良效。” 2、白果 又称银杏,对遗精者宜蒸熟、炒熟或煨熟食用。 《本草再新》认为,白果“补气养心,益肾滋阴”。民间常将白果作为治疗遗精的食品。 《山东中药》中载:白果“治遗精,遗尿。” 明·李时珍曾说:“熟食温肺益气,定喘嗽,缩小便,止白浊。其气薄味厚,性涩而收。” 《湖南药物志》中介绍:“治梦遗:银杏三粒,酒煮食,连食四至五日。” 中国药科大学叶橘泉教授的经验有二:一是用生白果仁2~3粒,研末,另取鸡蛋1个,开个小孔,将白果末塞入鸡蛋,以纸糊封,于饭锅上蒸熟,每日吃蛋1~2个;二是用白果仁10克,炒后入水煎,加糖,连汤食之,或炒燥研粉服。 3、山药 性平,味甘,有健脾、补肺、固肾、益精之功,无论是阴虚火旺或是肾气不固而遗精早泄者,均宜常食多食。若能配合其他补肾固精食品,如芡实、莲子等一并服食,效力更佳。 《日华诸家本草》记载:“山药助五脏,主泄精健忘。” 《本草求真》亦云:“山药,本为食物,且其性涩,能治遗精不禁。” 唐代食医孟诜曾说:“山药利丈夫,助阴力。” 4、芡实 性平,味甘涩,能固肾涩精、补脾止泄。古代不少治疗遗精早泄的名方,如金锁固精丸、玉锁丹、水陆二仙丹等,均是以芡实为主,配合莲须、龙骨或金樱子等研制而成。 明代医家缪希雍称芡实为“补脾胃,固精气之药也”。 《本草新编》的经验是:“芡实不特益精,且能涩精补肾,与山药并用,各为末,日日米饭调服。” 《本草纲目》也认为,芡实“益肾,治遗精”。 《本草从新》中亦云:“芡实补脾固肾,助气涩精,治梦遗滑精。” 5、胡桃仁 能补肾固精,为滋补强壮食品,肉能润养,皮能敛涩,故肾虚遗精者宜食之。 明代医家缪希雍说:“胡桃能入肾固精”。 《御药院方》中介绍:“胡桃一味,勿去黄皮,空腹食之,最能固精。” 《普济方》中记载:胡桃治“水弱火强,精自溢出。”这又说明对于心肾不交、阴虚火旺的遗精早泄者亦宜。 清·黄宫绣亦云:“胡桃涩精固肾。

肾著汤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概述 3 《金匮要略》卷中方之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 31 肾著汤的别名 32 处...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