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介词代词
1 如何区分语文中的谓语,定语等等的语法就是区分谓语,定语,
主语:一个句子的发生动作的主体 谓语:一般是动词充当 宾语;表示动作发生的对象 举个例子~ 我吃饭 我是主语 吃是谓语 饭是宾语 定语:一般是形容词充当 修饰主语和宾语 状语:表时间、地点、状态、方位等等的限制补充的成分 补语:补充说明宾语的(好象是吧 记不清了) 举个例子~ 昨天晚上在饭馆里我吃了一顿丰盛的晚餐 昨天晚上在饭馆里是状语,我是主语,吃是谓语,一顿丰盛的是定语,晚餐作宾语 (只能这么讲了,要不太复杂了说不清楚,以后多揣摩揣摩就自然会了!) 文言文句式~最重要是弄懂句子的意思,再看它和我们现在说的话有什么不同,在判断是定语后置还是宾语前置或是介词短语后置~ 举个例子~ “忌不自信” 按字面意思讲是“邹忌不自己相信”但用现代人的话讲是“邹忌不相信自己”,所以它就是把宾语提前了,所以叫宾语前置,属于倒装句的一种 “蚓无爪牙之利” 按字面意思讲是“蚯蚓没有爪子牙齿的锋利”但用现代人的话讲是“蚯蚓没有锋利的爪子牙齿”所以是把定语放后面了 属于定语后置,也是倒装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按字面意思讲是“着就是战胜别国在朝廷上”但用现代人的话讲是“这就是在朝廷上战胜别国”所以古语里是把介词短语也就是状语放在后面了,所以叫介词短语后置,也叫状语后置也是倒装句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者也” ……者……也 一般都是判断句,表示对某一对象作出性质、身份、状态上的判断所以上句是说老师,是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惑的人,表职能,所以是判断句 “晋军函陵” 按字面意思讲是“晋国军队驻扎函陵(地名)” 实际上应该是“……驻扎(在)函陵” 它省略了介词“在” 所以是省略句 以上是知道里另一个人的回答 语文语法知识 1、词类:有实词与虚词两大类 (1)实词:表示实在的意义,能够作短语或句子的成分能够独立成句 虚词:一般不表示实在的意义,不作短语或句子的成分(只有副词例外),它们的基本用途是表示语法关系 A、名词:表示人和事物名称的词表示人的名称,如同志、作家;表示具体事物,河流、高山;表示抽象事物,如政治、科学;表示时间名称,上午、夏天;表示处所名称:上海、中国;表示方位名称:上、下(简称方位词) 名词的语法特点:①表示人称的名词,可以在后头加“们”表示多数②方位词常用在其他名词后头,组成表示处所、范围或时间的方位短语③名词一般不受副词修饰 B、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等意义的词 表示动作、行为:坐、听;表示存现、消失或发展变化:有、发生;表示心理活动:爱、恨;表示使令:叫、让;表示可能、意愿(能愿动词):能、会;表示趋向(趋向动词):来、去;表示判断(判断词):是 动词的语法特点:①动词一般受副词“不”的修饰②动词后面可以带“着、了、过”,表示动态③一部分动词可以重叠,表示时间短暂或尝试的意思④判断词“是”主要是联结句子的主语和宾语⑤能愿动词后面不能跟名词,能愿动词可以和后面的动词一起作谓语中心语,也可以单独作谓语中心语⑥趋向动词可以单独作谓语中心语,也可以在谓语中心语后面作补语 C、形容词:是表示事物的形状、性质、状态的词 表示事物形状的:高、矮;表示事物性质的:漂亮、结实;表示事物状态的:快、慢; 形容词的语法特点:①一部分形容词可以用重叠形式来加强语义②大多数形容词可以受副词“很”修饰 D、数词:是表示数目的词 表确数(表示分数,整数和倍数);表概数:几、许多;表序数:第一、老三;数词的语法特点:①数目增加,可以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倍数表示②数目减少,只能用分数,不能用倍数 E、量词:是表示事物和动作、行为单位的词表示事物单位的量词叫数量词表示动作、行为单位的量词叫动量词表示事物单位的:个、只;表示动作、行为单位的:次、回,有时也借用某些名词来表示,如:脚、年; 量词的语法特点:①量词经常和数词连用,组成数量短语,也称为数量启数量词②表示物量的数量词常用在名词的前面③表示动量的数量词数量词常用在动词的后面 F、代词:起代替或指示作用的词 代词分为人称代词、疑问代词、指示代词三类代词的语法特点:①第二人称的敬称“您”不用于复数,如果需要表示复数,就用“您几位”“您诸位”②第三人称复数代词“他们”可专指男性,也可兼指男性和女性,“她们”则专指女性③注意“我们”和“咱们”用法的区别“我们”指说话人,有时也可以包括听话人;“咱们”一定包括说话人和听话人④指示代词“那”用于远指,“这”用于近指⑤代词用得不恰当,指代不明,可造成病句 G、副词:一般用在动词、形容词前边,表示行为、动作或性质、状态的程度、范围、时间、频率、情势、语气等 表示范围:都、全;表示语气:可、倒;表示否定:不、没;表示时间:刚、恰好;表示程度:很、极;表示情势:仿佛、渐渐 副词的语法特点:①副词主要用来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在动词、形容词前面作状语②副词有时用在形容词后面,补充说明程度、结果,作补语③副词不能修饰名词、代词 H。
2 文言文中 请解释一下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介词,连词主语:被陈述对象。
谓语:可以是动词或者名词。
宾语:在谓语之后。
定语:修饰名词(一般由形容词或者名词性形容词来修饰名词)。
状语:可以是形容词或者副词或者介宾短语,比如“地”。主谓之间为状语。动词也可作状语。
介词:在语法里是一个用来表现一个字的文法功能的词汇或字缀。
(1)表示时间,处所,方式,对象等语法意义。 (2)“在,向,于,到,给,自”等可以直接附着在动词或其他词语后边,构成一个整体,相当于一个动词。
连词:用来连接词与词、词组与词组或句子与句子、表示某种逻辑关系的虚词。连词可以表并列、承接、转折、因果、选择、假设、比较、让步等关系。
3 文言文中介词什么意思1,介词的语法特征: (1)表示时间,处所,方式,对象等语法意义如: 从明天(开始)(表示时间) 在家(自修)(表示处所) 按原则(办事)(表示方式) 把作业(做完)(表示对象) (2)介宾结构主要充当状语,修饰动词或形容词如"从车上下来""比他高"有的介宾结构可以作定语,但要加"的",如"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在桌子上的书"少数介宾结构可以充当补语,如"工作到深夜""睡在床上"介宾结构不能做谓语 (3)"在,向,于,到,给,自"等可以直接附着在动词或其他词语后边,构成一个整体,相当于一个动词如"落在我身上""奔向二十一世纪""取决于你的考试成绩""勇于实践""走到了目的地""献给人民""来自纽约" 2,介词的分类 (1)表示时间,处所:从 自 自从 于 打 到 往 在 当 朝 向 顺着 沿着 随着 (2)表示方式:按 照 按照 依 依照 本着 经过 通过 根据 以 凭 (3)表示目的:为 为了 为着 (4)表示原因:因 由于 (5)表示对象,范围:对 对于 把 向 跟 与 同 给 关于 (6)表示排除:除 除了 除去 除非 (7)表示被动:被 叫 让 给 (8)表示比较:比 和 同 上述介词中的"着,了,过"是语素,不是动态助词 3,介词与动词的区别 现代汉语的介词大多数是从古代汉语演变而来的,有些词还兼有介词和动词两种功能如"在,为,比,到,给,朝,经过,通过"等 他为谁 为大家(动词) 我们为人民服务(介词) 学校的大门朝南(动词) 学校的大门朝南开着(介词) 今天我们比技巧(动词) 你比他强(介词) 计划通过了(动词) 通过学习,我们提高了认识(介词) 二者的区别在于: (1)动词能肯定否定相叠表示疑问,介词不能 他在不在宿舍 (动词) 他在黑板上写了几个字("在"为介词,不能改为"在不在") (2)"X+宾"的前后是否有别的动词,若有别的动词,"X"是介词;若没有别的动词,"X"是动词如: 火车到站了(动词) 火车到十一点钟才进站(介词) 他在宿舍(动词) 他在宿舍住(介词) 他住在宿舍(介词) (3)大部分动词能带动态助词"了",介词不能 汽车经过了八一桥(动词) 经过认真的考虑,他决定到新疆去(介词) 他给了我一本书(动词) 他给我买了一本书(介词)。
4 语文文言文主谓宾怎么区分,还有介词代词什么的主语一般是名词性或代词性的成分,句子的陈述对象。也可借用英语中,主语是动作的发出者。
谓语一般是谓词性成分,即动词和形容词,极少数情况下也可以由名词充当。
宾语也是名词性成分。动作的承受者。
定语一般是形容词,用于修饰主语或宾语。
状语一般是副词,修饰谓语。时间状语和地点状语可以是介词结构或者是方位名词。
补语是对行为动作的补充,表示行为动作的状态等等。
句子的主干结构就是主谓宾,在这个基础上可以无限的延伸,加各种成分……
在句子中的语序是这样的:
(定语)+主语+(状语)+谓语+(补语)+(定语)+宾语
例,我打你。我(主语)、打(谓语)、你(宾语)
我狠狠地打了你。我(主语)、狠狠地(定语)打(谓语)、你(宾语)
5 语文文言文中全部的代词和介词有哪些1古代汉语介词宾语同现代汉语一样通常放在介词的后边,但是少数介词,主要是“以”的宾语因为表达的需要而放在介词的前边。
例如: (1)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 《左传·僖公四年》 (2)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
《史记·项羽东纪》 例(1)是“以方城为城,以汉水为池”的意思;例(2)是“以一当十”的意思。 还有一些代词与介词组合的固定结构,如“是以”、“所以”、“所从”“所自”、“所由”、“所与”等 ,也是宾语前置的介宾结构。
2现代汉语中介词的宾语是不能省略的,古代汉语中“以、为、与、从”等介词的宾语有时可以省略,“于”的宾语不能。例如: 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
《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先生不羞,乃有意欲为收责于薛乎? 《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 3 在语法功能上,古代汉语由“因、为、与、从”等组成的介词结构一般作状语,与现代汉语相同,但“于”字介宾结构除了表示对于、关于的意义要作状语以外,其余(如表处所、时间)则多作补语;而“以”字在介宾结构中表工具,方式的既可作状语,也可作补语。这些方面,现代汉语一般是用状语来表达。
此外,现代汉语 的介宾结构还可以作定语(与群众的联系),古代汉语则不能。例如: 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髪 《荀子·劝学》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同上) 我们认为介词的范围应该从严,只有动作意义已经虚化,不单独作谓语,或者作谓语时同作介词时意义又明显区别的词才能算作介词。因此,古代汉语介词只有“于(於,乎)、以、因、由、为、自、从、与、及”等十几个。
下面对“于(於,乎),以、因、为、与”等较复杂而特殊的用法做一些介绍。 一、于(於,乎) “于”和“於”原来都是动词。
二字上古读音不同,但作为介词用法相同,其差别主要在于不同历史时期和作者用字不同:甲骨文中只用“于”不用“於”,先秦一些古籍如《左传》、《荀子》等“于”、“於”并用,战国以后古书则多写作“於”。汉字简化后,“於”又简化为“于”。
“乎”字的上古音与“于”相近,除常作为语气词外,还常作介词用,用法基本和“于”一致。 “于”的用法主要有四种。
第一种用法是表示处所和时间。例如: 宋公及楚人战于泓。
《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越王句践栖於会稽之上。 《国语·句践灭吴》 这 种表示处所和时间的“于”,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介词“在”、“到”、“从”等。
除“乎”字外,现代汉语书面语还一直沿用,如“写于北京”、“成立于一九四九年”。但在古代汉语里,表示处所的“于”字有时可以不出现,该处所名词直接用在谓语动词或动宾词组之后作补语,这体现了古今汉语的差别。
例如: 吾闻秦军围赵王钜鹿。 《史记·项羽本纪》 令女居其上,浮之河中。
《史记·西门豹治邺》 两句应为“于钜鹿”“于河中” 第二种用法是介绍涉及的对象。例如: 先民有言:“询于刍荛。”
言博问也。 《荀子·大略》 刍荛(打柴的人)是询问的对象。
这种用法除“乎”字外,也常见于现代汉语书面语言里,如“献身于革命事业”、“有利于各国人民”。 第三种用法是表示比较。
例如: 青,取之於蓝而青於蓝;冰,水为之而寒於水。 《荀子·劝学》 这 种表示比较的用法在古书中一般只用“於”和“乎”,很少用“于”。
由于表示比较,一般只放在形容词谓语的后面,它的意义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比”。但在句中的位置不一样,“比”和它的宾语要放在形容词谓语的前面作状语。
“寒於水”,如果译成现代汉语就是“比水寒”。“於”的这种用法在现代汉语书面语言中有时 也使用,例如:“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第四种用法是表示被动。(见被动表示法一节) 二、以 “以”字原是动词,义同“用”,虚化为介词。
介词“以”的用法最常见的有以下四种: 第一种用法是表示动作行为以某物为工具或凭借,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用”或“拿”。“以”的宾语所表示的事物,可以是具体的,也可以是比较抽象的。
例如: 寿毕,请以剑舞。 《史记·项羽本纪》 蛇出於其下,以肱击之。
《左传·鞍之战》 “以剑”“以肱”均表示动作的工具或凭借。 第二种用法是表示凭着某种资格、身份或地位。
例如: 至其时,西门豹往会之河上,……以人民往观之者三二千人。 《史记·西门豹治邺》 项梁乃以八千人渡江而西。
《史记·项羽本纪》 “以八千人”是率领八千人的意思。 第三种用法是表示原因,相当于“因”、“因为”、“由于”。
例如: 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战国策·魏策》 第四种用法是表示时间,相当于“于”、“在”。
例如: 赏以春夏,刑以秋冬。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文(指田文,即孟尝君)以五月五日生。
《史记·孟尝君列传》 “以” 字的用法还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它在句中的位置。
“以”可以用在谓语动词之前,也可以用在谓语动词之后,上边举的《荀子·劝学》“以羽为巢,而编之以髪” 一例,两个“以”字的位置就不同。但在表示时间时,就只能放在谓语动词之前。
二是它的宾。
6 文言文里什么叫做介词(请不要到百度上去介词、介系词(英语:ad+position),在语法里是一个用来表现一个字的文法功能的词汇或字缀。一般用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质的短语前面,和这些词合起来组成介词结构,以表示所处、时间、状态、方式、原因、目的、比较对象等的词。
现代汉语的介词大多数是从古代汉语演变而来的,有些词还兼有介词和动词两种功能。如“在,为,比,到,给,朝,经过,通过”等。
扩展资料:
介词的语法特征:
(1)表示时间,处所,方式,对象等语法意义。如:
(从)明天开始 (表示时间);(在)家自修 (表示处所);
(按)原则办事 (表示方式);(把)作业做完 (表示对象)。
(2)介宾结构主要充当状语,修饰动词或形容词。如“从车上下来”“比他高”。有的介宾结构可以作定语,但要加“的”,如“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在桌子上的书”。少数介宾结构可以充当补语,如“工作到深夜”“睡在床上”。介宾结构不能做谓语。
(3)“在,向,于,到,给,自”等可以直接附着在动词或其他词语后边,构成一个整体,相当于一个动词。如“落在我身上”“奔向二十一世纪”“取决于你的考试成绩”“勇于实践”“走到了目的地”“献给人民”“来自纽约”。
1 文言文的数量词有何特点
文言文的数量词和现代汉语相比,有三大特异之处。
第一,量词不发达。甲骨文中虽然已有了物量词,如:鬯 (chàng,一种香酒)二升。
但只限于器具与度量衡单位。一般的表示天然单位的物量词(如:个),在汉代以后才逐渐发达。
动量词起源更晚,直到魏晋以后才逐渐增多。所以,这之前的文言文是很少使用量词的,特别很少使用动量词。
现代汉语里的数词往往要和量词结合起来使用,而文言文最常见的办法是不通过量词而直接用数词去修饰名词或动词。如(加点的为数词,下同): 1乃取一葫芦置于地。
(欧阳修《卖油翁》) 2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林嗣环《口技》) 第二,词序上有差异。
数量词修饰动词,在白话文中,一般是放在动词后面作补语;而文言文中恰恰相反。如: 3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诸葛亮《出师表》) 这里,数词三放在动词顾的前边。 反之,数量词修饰名词,在白话文中,一般放在名词前面作定语;而文言文中的数词或数量词修饰名词时,则不仅可以前置,还可以后置。
如: 4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木兰诗》) 第三,表数方法上的差异。
可分为三种: 整数与零数之间往往加有或又。如: 5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诸葛亮《出师表》) (二)分数的分母和分子之间,或省掉分,或省掉之,或两者都省略掉。如: 6藉第令勿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司马迁《陈涉世家》) (三)以确数代替概数的表示方法。古文中有些数词往往只是一种夸张的概数,这些数词常常是三九十二十八三十六七十二十百千万亿等。
这些数字作概数时都是表示众多的意思。如: 7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
(《愚公移山》) 8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 9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木兰诗》) 10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同上) 11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
(林嗣环《口技》) 12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 以上句子中的数字都是概数,千万不可拘泥字面作牵强附会的解释。
另外,像十八般武艺七十二般变化三百六十行等之类的说法,也都是极言之多,不可望文生义。
2 文言文的数量词有何特点文言文的数量词和现代汉语相比,有三大特异之处。
第一,量词不发达。甲骨文中虽然已有了物量词,如:鬯
(chàng,一种香酒)二升。但只限于器具与度量衡单位。一般的表示天然单位的物量词(如:个),在汉代以后才逐渐发达。动量词起源更晚,直到魏晋以后才逐渐增多。所以,这之前的文言文是很少使用量词的,特别很少使用动量词。现代汉语里的数词往往要和量词结合起来使用,而文言文最常见的办法是不通过量词而直接用数词去修饰名词或动词。如(加点的为数词,下同):
1乃取一葫芦置于地。(欧阳修《卖油翁》)
2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林嗣环《口技》)
第二,词序上有差异。数量词修饰动词,在白话文中,一般是放在动词后面作补语;而文言文中恰恰相反。如:
3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诸葛亮《出师表》)
这里,数词三放在动词顾的前边。
反之,数量词修饰名词,在白话文中,一般放在名词前面作定语;而文言文中的数词或数量词修饰名词时,则不仅可以前置,还可以后置。如:
4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木兰诗》)
第三,表数方法上的差异。可分为三种:
整数与零数之间往往加有或又。如:
5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诸葛亮《出师表》)
(二)分数的分母和分子之间,或省掉分,或省掉之,或两者都省略掉。如:
6藉第令勿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司马迁《陈涉世家》)
(三)以确数代替概数的表示方法。古文中有些数词往往只是一种夸张的概数,这些数词常常是三九十二十八三十六七十二十百千万亿等。这些数字作概数时都是表示众多的意思。如:
7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愚公移山》)
8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
9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木兰诗》)
10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同上)
11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林嗣环《口技》)
12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
以上句子中的数字都是概数,千万不可拘泥字面作牵强附会的解释。另外,像十八般武艺七十二般变化三百六十行等之类的说法,也都是极言之多,不可望文生义。
3 文言文的数量词有何特点文言文的数量词和现代汉语相比,有三大特异之处第一,量词不发达甲骨文中虽然已有了物量词,如:鬯(chàng,一种香酒)二升但只限于器具与度量衡单位一般的表示天然单位的物量词(如:个),在汉代以后才逐渐发达动量词起源更晚,直到魏晋以后才逐渐增多所以,这之前的文言文是很少使用量词的,特别很少使用动量词现代汉语里的数词往往要和量词结合起来使用,而文言文最常见的办法是不通过量词而直接用数词去修饰名词或动词如(加点的为数词,下同):1乃取一葫芦置于地(欧阳修《卖油翁》)2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林嗣环《口技》)第二,词序上有差异数量词修饰动词,在白话文中,一般是放在动词后面作补语;而文言文中恰恰相反如:3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诸葛亮《出师表》)这里,数词三放在动词顾的前边反之,数量词修饰名词,在白话文中,一般放在名词前面作定语;而文言文中的数词或数量词修饰名词时,则不仅可以前置,还可以后置如:4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木兰诗》)第三,表数方法上的差异可分为三种:整数与零数之间往往加有或又如:5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诸葛亮《出师表》)(二)分数的分母和分子之间,或省掉分,或省掉之,或两者都省略掉如:6藉第令勿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司马迁《陈涉世家》)(三)以确数代替概数的表示方法古文中有些数词往往只是一种夸张的概数,这些数词常常是三九十二十八三十六七十二十百千万亿等这些数字作概数时都是表示众多的意思如:7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愚公移山》)8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9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木兰诗》)10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同上)11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林嗣环《口技》)12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以上句子中的数字都是概数,千万不可拘泥字面作牵强附会的解释另外,像十八般武艺七十二般变化三百六十行等之类的说法,也都是极言之多,不可望文生义。
4 文言文的数量词有什么特点文言文的数量词与现代汉语相比,有三点特异之处。
第一是量词不发达。殷墟卜辞中虽然已有了物量词,如: “鬯(chdng,一种香酒)二升”,但只限于器具与度量衡单位。
一般的表示天然单位的物量词(如:个),在汉以后,才逐渐发 达。动量词起源更晚,直到魏晋以后才逐渐增多。
所以,以先 秦作品为规范的文言文,是很少使用量词的,特别是很少使用动 量词。现代汉语里的数词往往要和量词结合起来使用,而文言文 最习见的办法是不通过量词而直接用数词去修饰名词或动 词。
如: ① 蟹六跪而二螯。(《劝学》)(螃蟹有六只脚,一对螯。
) ② 凡投三弟子。(《西门豹治邱》)(共向河中丢进了女巫 的三个徒弟。)
③ 盖以十舰为最著前Q (《赤壁之战》)(黄盖用十条战船 在最前面开路。) ④ 公输般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
(《公输》)(公 输般多次设置攻城的灵巧法子,墨子也多次抵挡住了他。 ) ⑤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诸葛亮《出师表》)(到茅棚中去 探望了我三次。) 例①至例③是数词直接修饰名词;例④、例⑤是数词直接修 饰动词。
译成现代汉语时,对于前者要补进适当的物量词;对于 后者,除了补进适当的动量词以外,还可能要调换词序(如:例 ⑤)。 第二是词序上的差异。
数量词修饰动词,在白话文中,一般 是放在动词后面作补语,不说“三顾”而说“探望了三次”,不 说“九设”而说“设置了九次”。反之,数量词修饰名词,在白 话文中,一般是放在名词的前面作定语;而文言文中的数词或数 量词修饰名词时,则不仅可以前置,还可以后置,如: ⑥ 吏二,缚一人诣王。
(《晏子使楚》)(两个小官吏,绑了 一个人来见楚王。) ⑦ 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
(《陈 涉起义》)(一面前进一面收集部队,等到到达陈县时,有了六七 百辆战车,一千多骑兵,几万名步兵。) ⑧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木兰辞》)(十二卷军书, 每卷上都有爸爸的名字。) 这种位置灵活的现象,说明当时词序正处于变动之中(现在, 记账时还有名词后加数量词的情况),数量词和名词的结合关系还 比较松懈。
这种松懈性还表现在数量词与名词之间可加进结构助 词“之”。 第三是表数方法上的差异。
可分下列三个小点: (一) 整数与零数之间往往加“有”或“又”。如:“邹忌身 修八尺有余。”
(《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六百又五十又 九夫。”(《盂鼎》)(意即六百五十九人) (二) 分数的母数和子数之间,或省掉“分”,或省掉“之, 或两者都省略掉。
如:“藉第令勿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陈涉起义》)(“十六七”即“十分之六或十分之七”) (三) 以定数代不定数(旧称虚数)的表示法。
古文中有些数词 往往只是一种夸张的虚数。虚数所用的数词往往是“三”、“九”、“十二”、“十八”、“三十六”、“七十二”、“十”、“百”、“千”、“万”、“亿”等。
这些数作虚数时 大者P是表示众多的意思。如: ⑨ 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硕鼠》)(多年来供养你,却不 肯顾念我。) ⑩ 虽九死其犹未悔。
(《离骚》)(即使多次死亡,也还不 后悔。) ⑪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木兰辞》)(同在一起 生活多年,竟然不知道木兰是个女郎。 ) ⑫檀公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南齐书•王敬则传》)(檀 公定下的多种计策,只有逃跑是上等的计策。) ⑬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木兰辞》)(将军经过多次 战斗,出死入生;勇士们经历了长时间的战争生活,终于胜利 归来。) ⑭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李绅《悯农》) 以上的数字都是一种夸张数,决不可拘泥于字面作牵强附会 的解释。如:木兰从军,到底是十年还是十二年呢?诗中有两个 数字,其实都只是形容时间长而已。
过去有的好事者将“十八般 武艺”、“三十六计”、“七十二行”等都一件件凑出来,不可用 来机械地理解古书。 清代著名学者汪中说得好:“凡一二之所不 能尽者,则约之三以见其多;三之所不能尽者,则约之九,以见 其极多。
此语言之虚数也。实数可稽也,虚数不可执也。
推之 十、百、千、万,莫不皆然。”(《述学•释三九》) 当然,虚数问题也不可看绝。
既不可误虚作实,也不可将本 来是实数的数词当成虚数。 同时,“百”“千”等一般是表示多 数,但有时也相对地表示少数。
如:“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 曰滋之师。”(韩愈《张中丞传后叙》)全句的意思是:用少数的 将要耗尽的兵士,去抵抗众多的不断得到增援的敌军。
5 帮忙解释下文言文特殊句式有什么如题,要有例句一、判断句在现代汉语中,一般用“是”表示判断文言文中,在少数地方也用到了“是”来表示判断,如:“不知木兰是女郎”“问今是何世”但是古汉语中判断句的主要特点是不用判断词,其常见的句式有:1在主语后加“者”表停顿,在谓语后加“也”表判断,基本形式有:①A者,B也这是文言文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陈涉者,阳城人也所以……者……也”(表示因果关系的判断句)○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的缘故,是因为……)○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②A者,B○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③A,B也○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④A,B(无标志,直接判断:既不用判断词,也不用语气词,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刘备,天下枭雄/秦,虎狼之国2用“乃” “则”“即”“因”“皆”“悉”“”必(副词)/ “是”“此”(代词) /“为”/“非” (表否定判断)等词语表判断○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环滁/皆山也○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苏洵《六国论》)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梁父即楚将项燕○此亡秦之续耳○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此后典籍皆为版本○此悉贞良死节之臣(诸葛亮《出师表》)○此天子气也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司马迁《陈涉世家》)二、被动句文言文中,被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事者○主动句:施动者+动词谓语+受动者(一般主动句)施动者+(把+受动者)+动词谓语(“把”字句) ○被动句:受动句+(被+施动者)+动词谓语(“被”字句)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有标志词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没有标志词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一)1用“为”/“为……所……”或“……为(之)所……”表被动○不者,若属皆且为(刘邦)所虏○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2用“于”或“受……于……”表被动○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3用“见”或“见……于……”表被动○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见+动)○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4用“被”表被动○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原》)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琵琶行》)(二)没有标志词的被动句这种被动句中没有出现任何被动词,一般要根据上下文的意思进行判断(意念被动句)○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帝感其诚○人马/烧溺死者甚众○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三、宾语前置句在古代汉语里,宾语位置也和现代汉语一样,一般都是在动词(或介词)的后面,但为了强调宾语,在一定的条件下,就把它放在动词(或介词)的前面宾语前置大致有三种情况:1在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否定词+代词+动词)①不患人之不己知也,患不知人也(未己知)②古之人不余欺也○例①中的代词“己”是谓语“知”的宾语,置于谓语前;例②中“余”是第一人称代词“我”,是谓语“欺”的宾语○吾见过我者多矣,莫/我/哀也译文我看见经过我这里的人多着呢,(可是)没有谁哀怜我2在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作动词的宾语、作介词的宾语),宾语前置在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安、何、谁等)作宾语,一般提前到动词(或介词)前如:微斯人也,吾谁与归? 介词的宾语“谁与”前置代词+介词+动词/介词的宾语①豫州今欲何/至? (动词的宾语)②项王曰:“沛公安在?” (动词的宾语)○例①中“何至”是“至何”,即“往哪里去”;例②中的“安在”是“在安”,就是“在哪里”○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何以知之? 介词的宾语“何以”前置3通过“之(是)”提宾(“之”“是”)①孔子云:“何陋之有?”②孤臣唯命是听例①中的“何陋之有”,是“有何陋”(有什么简陋)的意思;例②中的“唯命是听”即“唯听命”,“是”是宾语前置的标志句式中的“唯”可译为“只”或“只是”等成语中“惟利是图”“惟才是举”“惟你是问”也属于这种格式4介词“以”的宾语前置()①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②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例①“是以”是“以是”的倒装;例②“一以当十”是“以一当十”的倒装这种提宾不需要其他条件,只是一种强调的表示成语“一以贯之”“夜以继日”也是这种用法四、定语后置句在现代汉语里,定语常放在中心词(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的前面,起修饰限定作用;而古代汉语常把定语放在中心词后,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定语后置定语后置一般有标志性的词语,我们可以根据这些特点把它归结为四种常见的形式:1(名词)中心词+之+后置定语(形)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2(名词)中心词+之(而)+后置定语+者。
6 特殊句式类型有哪些麻烦补充说明,是英语中的特殊句式类型还是文言文中的? 1省略句 (1)省略主语 例如: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 (2)省略谓语 例如“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3)省略宾语 例如:民说之,使(之)王天下…… (4)省略介词("以","于") 例如:死马且买之(以)五百金,况生马乎? 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 (5)省略介词宾语(即常说的"介宾") 例如:此人一一为(之)具言所闻 2判断句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者也"句式表示判断,人是) 3倒装句 (1)谓语前置(主谓倒装) 如: 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论语〉〉 (2) 宾语前置 1、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例句: 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2、否定句中的代词宾语前置 如: 子不我思,岂无他人?〈〈诗经〉〉——你不想我,难道没有别人思念我 3、一般句式中的代词宾语的前置 这种现象一般出现在先秦古籍中如:〈〈论语〉〉 4、一般句式中的介词宾语前置如: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5、用“之”“是”来提宾如: 何陋之有? (3)定语后置 1 数量性定语的后置 数量词作定语往往放在中心词的后面 如: 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鸿门宴》 2 定语后置的标志“者”(译为……的)、“之” (1)、中心词+后置定语+者 求人可使报秦者《廉颇蔺相如列传》 (2)、中心词+之+后置定语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3)、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 马之千里者…… 石之铿然有声者 (4)介词结构(介宾结构,状语)后置 [1]"于(乎)+宾语”结构 1表示比较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报任安书》 2表示处所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岳阳楼记》 3表示对象 赵氏求救于齐(赵国向齐国求救)(触龙说赵太后》 4表示被动(参见被动句)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伶官传序》 [2]“以+宾语”结构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寡人之于国也》 4被动句 [1]、用“为……所”表被动 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司马光《赤壁之战》) [2]、用“为”表被动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被天下人嘲笑) [3]、用“被”表被动 “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忠心却被别人诽谤,能不怨恨吗?) [4]、用“见”表被动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 [5]、用“于”表被动 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张溥《五人墓碑记》) [6]动词本身表被动这是意念上的被动句,需要根据上下文来判别例如: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5固定句式 [1]与“所”以有关的固定格式 所字经常用于动词之前,组成“所……”字词组,也叫作“所“字结构,具有名词性,如:“所吃”即“吃的”在文言中经常用在“有”“无”之后,形成“……有所……”、“……无所……”的形式,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有什么(的人、的事、的东西)……”“……没有什么(的人|的事|的东西)……”的意思例: 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我进入关中以后,一点点东西也不敢有所贪图 [2] 与“以”字有关原固定格式 “有以……”译为“有什么可拿来的”“无以……”译为“没有什么可拿来的”如: 项王未有以应《鸿门宴》 ——项王没有什么话可回答 [3]与“何”字有关的固定格式 文言文中与“何”字有关的固定格式比较多,表示特定的语气,有时表示疑问,有时表示反问,有时表示感叹 (1)表示疑问的固定格式“奈何,若何、如何”,译为“怎么样”、“怎样”“如……何”、“奈……何”、“若……何”译为“把……怎么办”、“拿……怎么样”、“对……怎么样”如: 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秦国如果)取走了我们的璧,却不给我们城,怎么办? 汤问于伊尹曰:“欲取天下,若何?”《吕氏春秋》——商汤向伊尹询问:“想要取得天下,怎么办?”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山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凭借你的力量,否定还不能铲平魁父那样的小山,能把太行王屋(这样的大山)怎么样? “如之何”、“奈之何”用作状语时,应该当作一个整体来理解,用来反问原因“之”字成了一个纯粹的音节助词“如之何”、“奈之何”可译作“怎么”、“为什么”例如: 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论语》——君臣之样的道理怎么能废弃他呢? 何如德之衰也!《庄子·人世间》——怎么德行这么衰微! (2)、表达反问的固定格式 反问语气就是一种明知故问的语气这一类的固定格式有:“何(奚)以……为”、“何……为”“何(恶)用……为”、“安以……为”、“曷……为”这是文言文中常常表示反问的习惯用法这种句式表面上是问句,其实是对事情的坚决否定其中“何(奚、恶)”是疑问代词,“以”、“用”都是动词,“为”是语气助词一般可译为“还要……做什么呢”、“哪里用得着……呢”例如: 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论语》——这是国家的臣子,为什么要讨伐它呢? 此外,还有:“何……之有”、“何有……”。
7 语文的语法知识如何理解文言文介词代词
本文2023-10-20 05:58:54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504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