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的起源是什么?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0浏览:2收藏

茶的起源是什么?,第1张

茶原为中国南方的嘉木,茶叶是一种著名的保健饮品。三皇五帝时代的神农有以茶解毒的故事流传,黄帝则姓姬名荼,荼即古茶字。茶与可可、咖啡并称当今世界的三大无酒精饮料。

中国饮茶起源众说纷纭:追溯中国人饮茶的起源,有的认为起源于上古神农氏,有的认为起于周,起于秦汉、三国的说法也都有,造成众说纷纭的主要原因是因唐代以前“茶”字的正体字为“荼”。唐代茶经的作者陆羽,在文中将荼字减一画而写成“茶”,因此有人说茶起源于唐代。但实际上这只是文字的简化,而且在汉代就已经有人用茶字了。陆羽只是把先人饮茶的历史和文化进行总结,茶的历史要早于唐代很多年。

蒙顶山是中国历史上有文字记载人工种植茶叶最早的地方。从现存世界上关于茶叶最早记载的王褒《童约》和吴理真在蒙山种植茶树的传说,可以证明四川蒙顶山是茶树种植和茶叶制造的起源地。

(1)神农说

唐·陆羽《茶经》:“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在中国的文化发展史上,往往是把一切与农业、与植物相关的事物起源最终都归结于神农氏。而中国饮茶起源于神农的说法也因民间传说而衍生出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茶是神农在野外以釜锅煮水时,刚好有几片叶子飘进锅中,煮好的水,其色微黄,喝入口中生津止渴、提神醒脑,以神农过去尝百草的经验,判断它是一种药而发现的,这是有关中国饮茶起源最普遍的说法。另有说法则是从语音上加以附会,说是神农有个水晶肚子,由外观可得见食物在胃肠中蠕动的情形,当他尝茶时,发现茶在肚内到处流动,查来查去,把肠胃洗涤得干干净净,因此神农称这种植物为“查”,再转成“茶”字,而成为茶的起源。

(2)西周说

晋·常璩《华阳国志·巴志》:“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茶蜜……皆纳贡之。”这一记载表明在周朝的武王伐纣时,巴国(今川北及汉中一带)就已经以茶与其它珍贵产品纳贡与周武王了。《华阳国志》中还记载,那时就有了人工栽培的茶园了。《华阳国志》是第一部以文字记载茶的典籍,因此历史意义更大,也更为可靠。

(3)秦汉说

西汉·王褒《僮约》:现存最早较可靠的茶学资料是在汉代,以王褒撰的僮约为主要依据。此文撰于汉宣帝神爵三年(公元前59年)正月十五日,是在茶经之前,茶学史上最重要的文献,其文内笔墨间说明了当时茶文化的发展状况,内容如下:

舍中有客。提壶行酤。汲水作哺。涤杯整案。园中拔蒜。斫苏切脯。筑肉臛芋。脍鱼炰鳌。烹茶尽具。哺已盖藏。舍后有树。当裁作船。上至江州。下到煎主。为府椽求用钱。推纺恶败。傻索绵亭。买席往来都洛。当为妇女求脂泽。贩于小市。归都担枲。转出旁蹉。牵牛贩鹅。武阳买茶。杨氏池中担荷。往来市聚。慎护奸偷。

“烹荼进具”,“武阳买荼”,经考该荼即今茶。由文中可知,茶已成为当时社会饮食的一环,且为待客以礼的珍稀之物,由此可知茶在当时社会地位的重要。长沙马王堆西汉墓中,发现陪葬清册中有“□一笥”和“□一笥”竹简文和木刻文,经查证“□”即“槚”的异体字,说明当时湖南已有饮茶习俗。

王褒的《僮约》

中国茶史的起源,众说纷纭,有先秦说、西汉说、三国说等。茶以文化面貌出现,是在两晋北朝时期,最早喜好饮茶的多是文人雅仕。唐代开元以后,中国的"茶道"大行,饮茶之风弥漫朝野,宋承唐代饮茶之风,日益普及。茶圣陆羽有著《茶经》一书。

《神农本草经》亦有记载关于茶这方面的知识。

扩展资料:

简介

中国历史上有很长的饮茶纪录,已经无法确切地查明到底是在什么年代了,但是大致的时代是有说法的。并且也可以找到证据显示,确实在世界上的很多地方饮茶的习惯是从中国传过去的。

所以,很多人认为饮茶就是中国人首创的,世界上其他地方的饮茶习惯、种植茶叶的习惯都是直接或间接地从中国传过去的。但是也有人能够找到证据指出,饮茶的习惯不仅仅是中国人发明的,在世界上的其他一些地方也是饮茶的发明地,例如印度、非洲等。

1823年,一个英国侵略军的少校在印度发现了野生的大茶树,从而有人开始认定茶的发源地在印度,至少是也在印度。中国当然也有野生大茶树的记载,都集中在西南地区,记载中也包含了甘肃、湖南的个别地区。茶树是一种很古老的双子叶植物,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在国内,也有关于茶树的最早原产地的争论,有好几种说法。在今天有不少人认定在云南,有一学者在认真研究考证以后断言,云南的西双版纳是茶树的原产地。人工栽培茶树的最早文字记载始于西汉的蒙山茶。这在《四川通志》中有载。

其实到底在哪里现在对我们饮茶者来说并不重要。也许具有文化意义。我们可以先来看看学术界的一些说法。

「茶」字似乎最早见于唐代,陆羽在《茶经》中讲「茶」在唐以前还有很多名字:

「一曰槚,一曰蔎,一曰茗,一曰荈」。

在古代史料中,茶的名称很多。在公元前2世纪,西汉司马相如的《凡将篇》中提到的“诧”就是茶,西汉末年,在扬雄的《方言》中,称茶为“蔎”,在《神农本草经》(约成于汉朝)中,称之为“荼草”或“选”,东汉的《桐君录》(撰人不详)中谓之“瓜芦木”;南朝宋山谦之的《吴兴记》中称为“”;东晋裴渊的《广州记》中称之谓“皋芦”;此外,还有“诧”、“茗”,等称谓,均认为是茶之异名同义字。唐代陆羽在《茶经》中也提到“其名,一曰茶,二曰,三曰 蔎,四曰茗,五曰”。总之,在陆羽撰写的《茶经》中,对茶的提法不下10余种,其中用最多、最普遍的是荼字,由于茶事的发展,指茶的“荼”字使用越来越多,生有了区别的必要,于是从一字多义的“荼”字中,衍生出“茶”字,陆羽在定《茶经》(公元758年左右)时,将“荼”字减少一划,改写为“茶”,从此,在古今茶学书中,茶字的形、音、义也就固定下来了。

《诗经》先后七次提到「荼」:

谁谓茶苦,其甘如荠。(《邶风谷风》)

采茶薪樗,食我农夫。(《豳风七月》)

周原膴膴,堇荼如饴。(《大雅绵》)

出其圈阅,有女如荼。(《郑风出其东门》)

予手拮据,予所捋荼。(《国风豳风鸱鹗》

其铸斯赵,以薅荼蓼。(《周颂良耜》)

民之贪乱,宁为荼毒。《大雅桑柔》。

但是《诗经》中「荼」是不是「茶」是有争议的,所以这个问题还没有定论。

中国是茶叶的发源地,现在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产茶国家,中国人饮茶文化浓厚,茶叶早已成为了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了。都说我国饮茶历史是悠久的,那么,中国最早开始喝茶是什么时候?

关于中国的饮茶起源其实有很多种说法,有的是来自民间传说,有的则是有文献可以参考的。下面跟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1、神农说——茶叶启蒙期

神农说应该是大家最为熟悉的了。传说在远古的神农氏时期就已经开始喝茶了,又称神农氏,汉族神话人物,据《史记·五帝本记》记载,其出现时代在战国以后也就是公元前3000年左右,距今已有5000多年历史。

茶圣陆羽在《茶经》中记载“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可见自神农时期人们就开始喝茶了。而神农不是真正的喝茶,相传神农为了掌握各类草药的特性,亲自实践,尝遍百草,一日之内中了七十二次毒。最后偶然尝到茶树的叶子,才将毒解了。所以最早的茶是采取了直接咀嚼茶叶,且作为药用。这是有关中国饮茶起源最普遍的说法。

 2、西周说——茶叶开始少量生产

到了西周时期(公元前1046—前771),茶叶已经用于祭祀之用,据《周礼·掌荼》中说到:“掌荼,掌以时聚荼以共丧事。”茶在丧礼上是必不可少的祭品。那时候的人们从野生的茶树这下枝条,采下芽叶,放入水中烧煮,饮其汁水。这样煮出来的茶汤,滋味多苦涩,这也是茶叶正式被利用的初始时期。

3、秦汉说——茶叶商品化

现存最早较可靠的茶学资料是在汉代,以王褒撰的僮约为主要依据。此文撰于汉宣帝三年(公元前五十九年)正月十五日,是在茶经之前,茶学史上最重要的文献,其文内笔墨间说明了当时茶文化的发展状况。内容如下:

舍中有客。提壶行酤。汲水作哺。涤杯整案。园中拔蒜。斲苏切脯。筑肉臛芋。脍鱼炰鳌。烹茶尽具。哺已盖藏。舍后有树。当裁作船。上至江州。下到煎主。为府椽求用钱。推纺恶败。傻索绵亭。买席往来都洛。当为妇女求脂泽。贩于小市。归都担枲。转出旁蹉。牵牛贩鹅。武阳买茶。

杨氏池中担荷。往来市聚。慎护奸偷。由文中可知,茶已成为当时社会饮食的一环,且为待客以礼的珍稀之物,由此可知茶在当时社会地位的重要。

 4、六朝说——晚于秦汉

中国饮茶起于六朝的说法,有人认为起于孙皓以茶代酒,有人认为系王肃提倡茗饮而始,日本、印度则流传饮茶系起于达摩禅定的说法:传说菩提达摩自印度东使中国,誓言以九年时间停止睡眠进行禅定,前三年达摩如愿成功,但后来渐不支终于熟睡,达摩醒来后羞愤交加,遂割下眼皮,掷于地上。

不久后掷眼皮处生出小树,枝叶扶疏,生意盎然。此后五年,达摩相当清醒,然还差一年又遭睡魔侵入,达摩采食了身旁的树叶,食后立刻脑清目明,心志清楚,方得以完成九年禅定的誓言,达摩采食的树叶即为后代的茶,此乃饮茶起于六朝达摩的说法。故事中掌握了茶的特性,并说明了茶素提神的效果,然因秦汉说具有史料证据确凿可考,因而关于六朝时期的说法已无足轻重。

中国最早开始喝茶是什么时候?综上所述,茶叶真正在民间普及则是在秦汉时期,也就是差不多在2200多年前,茶叶已经在我国兴起并盛行。茶叶要从认识到商品化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尤其是古代信息流通缓慢,越往前越落后,其传播速度就会越慢。故而神农氏的说法也是应该是可以参考的,这样的话,中国最开始喝茶到现在也有5000年了。

中国最早最完整介绍茶:

汉族人饮茶,注重一个“品”字,凡来了客人,沏茶、敬茶的礼仪是必不可少的。当有客来访,可征求意见,选用最合来客口味和最佳茶具待客。

以茶敬客时,对茶叶适当拼配也是必要的。主人在陪伴客人饮茶时,要注意客人杯、壶中的茶水残留量,一般用茶杯泡茶,如已喝去一半,就要添加开水,随喝随添,使茶水浓度基本保持前后一致,水温适宜。在饮茶时也可适当佐以茶食、糖果、菜肴等,达到调节口味和点心之功效。

茶文化在汉民族的生活中,非常重要。 武王伐纣,茶叶已作为贡品。原始公社后期,茶叶成为货物交换的物品。战国,茶叶已有一定规模。先秦《诗经》总集有茶的记载,又如在汉朝 ,茶叶已成为佛教“坐禅”的专用滋补品。

魏晋南北朝,已有饮茶之风;隋朝,全民普遍饮茶;唐朝,茶业昌盛,茶叶成为“人家不可一日 无”,出现茶馆、茶宴、茶会,提倡客来敬茶;宋朝、流行斗茶,贡茶和赐茶等等。

敬茶礼仪:

客来敬茶,这是汉族最早重情好客的传统美德与礼节。直到此刻,宾客至家,总要沏上一杯香茗。喜庆勾当,也喜用茶点招待。开个茶话会,既简便经济,又典雅持重。所谓君子之交淡如水,也是指清香宜人的茶水。

民间男女订亲以茶为礼,女方接受男方聘礼,叫下茶或茶定,有的叫受茶,并有一家不吃两家茶的谚语。同时,还把整个婚姻的礼仪总称为三茶六礼。三茶,就是订亲时的下茶,成婚的定茶,同房时的合茶。下茶又有男茶女酒之称,即定婚时,男家除送如意压帖外,要回送几缸绍兴酒。

婚礼时,还要行三道茶典礼。三道茶者,第一杯百果,第二杯莲子、枣儿;第三杯方是茶。吃的方式,接杯之后,双手捧之,深深作揖,然后向嘴唇一触,即由家人收去。第二道亦如此。第三道,作揖后才可饮。这是最尊敬的礼仪。这些繁俗,此刻当然没有了,但婚礼的敬茶之礼,仍沿用成习。

  茶的最早发现与利用,是从药用开始的。“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晋张华《博物志》也同样有“饮真茶,令人少眠”的说法。陶弘景《杂录》中所说“茗茶轻身换骨,昔丹丘子黄君服之”。其实对丹丘子饮茶的记载还有早于此的汉代的《神异记》:余姚人虞洪,入山采茗。遇一道士,牵三青牛,引洪至瀑布山,曰:“予丹丘子也。闻子善具饮,常思见惠。山中有大茗,可以相给,祈子他日有瓯栖之余,乞相遗也。”因立奠祀。后常令家人入山,获大茗焉。丹丘子为汉代“仙人”,茶文化中最早的一个道家人物,历史上的余姚瀑布山为产茶名山。因此“大茗”与“仙茗”的记载亦完全一致。这几则记录中的“荼”与“茗”,也就是今天的茶。更让我们感到惊讶的是,早在晋代郭璞在注解《尔雅》时,即解说:(茶)树小如栀子,冬生叶,一名葬,蜀人名之苦茶。此中所谓“蜀人”之记载,即可视为饮茶习俗在古巴蜀的最早萌芽。还有西汉壶居士在《食忌》中所说:“苦荼,久食羽化。”都说明茶开始时被利用是和药联系起来的。

最早见于我国的《神农本草》一书

“茶”字起源于“荼”,“茶”字从“荼”的简化始于汉代。古汉印中,有些“荼”字已减去一笔,成为“茶”字。“荼”,在古书中一字多义,一指苦菜,二指茅草、芦草之类的白花,成语中就有“如火如荼”一词;三指茶叶。由于茶叶生产的发展,饮茶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茶文字使用的频率也越来越高,因此,民间的书写者为了将茶的意义表达得更加清楚、直观,于是,就把“荼”字减去一画,成了现在我们看到的“茶”字。

茶的起源是什么?

茶原为中国南方的嘉木,茶叶是一种著名的保健饮品。三皇五帝时代的神农有以茶解毒的故事流传,黄帝则姓姬名荼,荼即古茶字。茶与可可、咖啡...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