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常炖黑鱼的做法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0浏览:2收藏

家常炖黑鱼的做法,第1张

家常炖黑鱼的做法步骤

1

葱姜切丝,蒜切片

2

黑鱼侧面划刀入味儿,用盐,料酒腌制15分钟

3

热锅倒油,爆香蒜片,加入葱姜丝,倒入酱油,料酒,加水。烧开后放入黑鱼。

4

加入盐,糖,醋,小火炖10分钟,大火收汁即可。

用料

主料

黑鱼一条

葱丝适量

姜片适量

红辣椒适量

辅料

色拉油

适量

酱油

适量

料酒

适量

十三香

适量

适量

炖黑鱼的做法

1

黑鱼洗净

2

去鳃和内脏,切段

3

准备葱丝,姜片,辣椒段

4

油锅烧热放葱丝,姜片,辣椒段

5

放鱼

6

加酱油

7

加料酒

8

加十三香和适量水

9

加盐

10

炖熟出锅

主料:黑鱼、猪肥膘。

辅料:葱、姜、蒜、米醋、料酒、糖、香菜、味精。

1、鱼刮鳞、去腮、开膛破肚、剪掉鱼鳍、洗净,鱼身划十字花刀(一条比较大,另两条稍小点的我没用十字花刀);

2、鱼沥干,葱姜切丝,蒜切块;

3、猪肥膘冻硬后刨成薄片;

4、植物油烧热,肥膘下锅,然后待油再热后,放入鱼煎,防止鱼皮糊粘锅上;

5、煎两面后,放入葱姜蒜,稍后加米醋、料酒、一点糖;

黑鱼、嫩豆腐、木耳

辅料葱、生姜、蒜头、盐、枸杞

1黑鱼清理干净切块,木耳、枸杞泡水,嫩豆腐用热的盐水浸泡。

2姜片和蒜头用油爆香,把切块的鱼倒入煸至变色。

3待鱼变色后,倒入开水(我在旁边的灶头上用砂锅烧半锅开水,鱼变色后把砂锅开水中的一半倒入),放入打结的葱,大火烧开。

4烧开后迅速倒回砂锅中(砂锅中本身还剩一半开水),继续中大火,盖上盖烧15分钟以上。

5待鱼汤变得奶白,加入木耳与枸杞,适量的盐和黑胡椒。中火继续烧2分钟,再加入嫩豆腐。

6最后再烧5分钟,撒上香菜,上桌。

1加入开水后大火烧15分钟以上,汤会变得奶白(期间可以加一些猪油,效果会更好)

鱼汤乳白,清鲜爽口,回味悠长。

材料

主料:渤海湾黑鱼1条(500克)姜片,葱花,香菜末盐,白醋,胡椒粉,鸡精

做法

1、将鱼宰杀清晰干净,把鱼身依次片开,方便入味;

2、坐锅点火待油热,用小火把姜片、葱花和鱼煎一下,然后加水,大火炖二十分钟左右。

3、把鱼和汤盛入晚中,撒上香菜末,依个人口味添加白醋、胡椒粉、盐,鸡精,调好味道即可

材料黑鱼半条    350克    白鲞    200克    生姜    6片    小葱    3根    黄酒    少量    盐    适量    味精    适量    

做法

1 先把黑鱼洗净沥干,切成段;中火下油锅微煎。(我习惯在油锅中先放生姜片再煎鱼,这样去腥味较快)    

2 白鲞洗净切段待用。    

3 鱼煎一会,在锅中倒入温水,开大火煮,大概10多分钟。    

4 煮至鱼汤变白色。    

5 放入白鲞块继续煮,中间可以加少量盐(千万不要多放,宁可不放),因为白鲞已是咸的。放料酒(黄酒),继续中火煮。直至白鲞熟透,大概10分钟。撒上葱末。    

6 出锅。    

淡水鱼有赤眼鳟、白鲦、黄尾鲴、丁桂鱼、鲤鱼。

1、赤眼鳟

赤眼鳟是鲤科鱼类,又叫鳟鱼、红眼鱼、参鱼,呈现长筒形,腹部圆润,后侧扁,体色为银白色,腹部为深灰色,属于优质的淡水经济鱼类,其生长速度较快,适应性强,食性较杂,以藻类、有机碎屑、水草为食。

2、白鲦

白鲦又叫白条鱼、青鳞子、鲷子鱼、反条子,属于小型肉食鱼类,体长约为20厘米,体型侧扁,头部较尖,呈三角形状,主要栖息在水的中上层地区,春夏秋季节喜集群分布,主要以水生昆虫、浮游生物为食。

3、黄尾鲴

黄尾鲴又叫黄尾、黄片、黄鱼、黄姑子,是中小型淡水鱼类,体型细长且侧扁,背部为灰色,腹部为白色,尾鳍为橘**,且黄尾鲴以植物碎屑、腐殖质、藻类为食,耐氧性较强,主要生活在中下层水域。

4、丁桂鱼

丁桂鱼又叫医生鱼,是广泛分布在欧亚大陆的一种鱼类,生活在水流缓慢的淡水中,体表有绿色、**、蓝色、白色四种颜色,多作为观赏鱼类养殖,但捕捞的丁桂鱼会变为黑色,观赏性降低,被称为黑鱼。

5、鲤鱼

鲤鱼是鲤科鲤属鱼类,原产于亚洲,吻骨发达,会利用吻骨拱泥觅食,且鲤鱼是低等变温动物,会根据水温变化改变体温,摄食量较小,肠道短小,代谢速度较快。

一种和黑鱼很相似的鱼是斑鱼。

一、形态特征

斑鱼属硬骨鱼纲、鲈形目、攀鲈亚目、鳢科、鳢属。中国养殖的主要品种有乌鳢、斑鳢及其杂交种,而斑鱼即为它们三者的俗称。

1、乌鳢的形态特征身体前部呈圆筒形,后部侧扁;一般体长25—40厘米。

头长,前部略平扁,后部稍隆起。体色呈灰黑色,体背和头顶色较黑,腹部淡白,体侧各有不规则黑色斑块,头顶各有2行黑色斑纹。背鳍很长,几乎与尾鳍相连,无硬棘,始于胸鳍基底上方。腹鳍短小,胸鳍圆形,鳍端伸越腹鳍中部。臀鳍短于背鳍,尾鳍圆形,末端不达肛门。肛门紧位于臀鳍前方。

全身披有中等大小的圆鳞,头顶部覆盖有不规则鳞片。侧线平直,在肛门上方有一小曲折,向下移2行鳞片,位于体侧中部,后延至尾基。珠三角地区的渔民习惯上称为“两湖斑鱼”。鱼肉腥味较浓。

2、斑鳢的形态特征一般体长20厘米,体重500—1000克。

体近圆筒状,尾柄粗短。头长、吻短、略平扁。背鳍、臀鳍基部甚长,无硬棘。胸鳍圆,腹鳍小,前位。尾鳍圆形。体黑灰色,腹部灰白,具有众多不规则大小黑斑;头顶部黑斑呈“一八八”状。

习惯上称为“两广斑鱼”,鱼肉煲汤无腥味。

3、斑鳢与乌鳢的主要区别乌鳢体较长,斑鳢体较短;乌鳢头顶部有七星状斑纹,斑鳢头顶部斑纹则呈近似“一八八”三个字之状。

此外,乌鳢的头比较尖,更似蛇状。

4、杂交鱼以外地(山东、湖南等地)乌鳢为父本、广东斑鳢为母本杂交育繁出子一代杂交种,该杂交种生长速度快,3个月体重可达1公斤左右,具有抗逆性强、肉质细嫩、味道鲜美等特点。

在珠三角地区,斑鳢俗称为“港种”,乌鳢俗称为“湖南鱼”,以前两种斑鱼杂交繁育出的子一代鱼为“杂交种”

二、生活环境

1、斑鱼是底栖性鱼类,通常栖息于水草丛生、底泥细软的静水或微流水中,遍布于湖泊、江河、水库、池塘等水域内,时常潜于水底层,以摆动胸鳍来维持身体平衡。斑鱼对水体中环境因子的变化适应性很强,尤其对缺氧、水温变化、不良水质有很强的适应能力。

2、当水体缺氧时,它可以将头露出水面,借助鳃腔内的鳃上器直接呼吸空气中的氧气。即使在少水甚至离水的情况下,只要保持鳃部和体表一定的湿度,仍可存活较长时间。斑鱼的生存水温0℃—41℃,最适水温26℃—28℃。

3、当春季水温达到8℃以上时,常在水体中上层活动,夏令季节常活动于水体上层,秋季水温下降到6℃以下时,游动缓慢,常潜伏于水底深处,当冬季水温过低时,其将身体后半部潜埋于淤泥或草堆里,头露在水中不吃不动。斑鱼有很强的跳跃能力,当天气闷热、下雨涨水时,斑鱼往往会跃出水面,沿堤岸逃逸;在有流水冲击时往往也会激起鱼跃而逃跑,逃逸时身体似蛇形,缓缓向前移动。

淡水鲈鱼,也叫加州鲈鱼、大嘴鲈鱼。只生长于淡水。中国淡水鲈鱼基本就这种

七星鲈鱼,也叫花鲈等。中国大部分海鲈鱼都是七星鲈鱼,外海也有其他种类。这个如果河和海相同的话,河里也有的,可以淡水生存。

中国黑鱼种类也很多,大多是这种的,体形差不多,就是斑点不一样

黑鱼的家常炖法如下:

主要材料:黑鱼、盐、料酒、生姜、蒜、丁香、桂皮、八角、油、水。

主要工具:刀、锅、锅铲。

1、用刀将黑鱼切块,用盐和料酒腌制20分钟左右。

2、然后将生姜、蒜切片。取丁香、桂皮、八角。放入油锅中,煎出香味。

3、佐料煎出香味后,加入黑鱼块,中火煎,动作慢一点,不要损坏鱼皮。

4、一面鱼煎至白色后,用锅铲将其翻至另一面煎。等两面都成白色以后,加入开水炖。注意一定要刚烧开的开水,炖出的鱼汤才会是白色的。

5、让鱼大火翻滚2、3分钟后,调至中小火继续炖20-30分钟即可出锅。

家常炖黑鱼的做法

家常炖黑鱼的做法步骤1葱姜切丝,蒜切片2黑鱼侧面划刀入味儿,用盐,料酒腌制15分钟3热锅倒油,爆香蒜片,加入葱姜丝,倒入酱油,料酒,加...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