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的护国“神器”,为何只是唐朝农民的一种农具?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4浏览:5收藏

宋朝的护国“神器”,为何只是唐朝农民的一种农具?,第1张

现代农民耕种土地,很多地方已经实现了全面机械化。古代由于科技发展水平所限制,农民们当然无福享受这些成果。不过,古人们也聪明得很,并非一味只知道使用“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式的笨办法,而是也发明创造除了很多省心省力的农具。令人啧啧称奇的是,有的农具甚至还“跨界”发展,成为兵器界的翘楚,并在历史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唐朝的一种农具,就曾成为宋朝的护国“神器”。

北宋建立初期,在广西与交趾交界处的广源州,盘踞着一个实力强大的地方割据势力:侬姓家族。北宋庆历年间,侬家大权传到侬智高手里。侬智高有胆有识,精明狡黠,野心勃勃称霸一方,周旋在宋朝与交趾之间反复无常,妄图在广源州一带建立自己的独立王国。

宋仁宗庆历八年,侬智高与交趾决裂,发生激烈军事冲突。为了寻求靠山和外援,免于被交趾吞并,侬智高于是倒向宋朝一方,多次向宋朝请求归附。但保守怯懦的宋朝君臣,生怕因为收留侬智高开罪交趾,引发战争,于是多次拒绝了侬智高的请求。

侬智高从此对宋朝极为不满,在与宋朝的接触中,他也逐渐意识到宋朝并非像想象中那么强大,外表看似强大,实则因承平日久,文恬武嬉、武备废弛,是个外强中干的纸老虎。于是侬智高于宋仁宗皇佑四年(1052年)悍然起兵进攻北宋,史称“侬智高之乱”。

侬智高胆略非凡,精于用兵,最初的战事中,侬智高一路势如破竹,占尽上风。宋朝边防军准备不足,“

岭南州县无备,一旦兵起仓卒,不知所为,守将多弃城遁

”,连吃败仗,丢城失地,损失惨重,整个东南半壁江山都为之震动。

眼看一连串的告急文书雪片一般飞来,宋仁宗隐隐感到问题严重性。于是,他派出当时第一流名将枢密副使狄青挂帅出征,前去剿灭侬智高。狄青一生身经百战,文武全才,但他星夜带兵奔赴战场后,才知道侬智高确实不好对付。

侬智高的部队与中原军队的作战风格迥然有别,他们的主战兵器只有两种:标枪与藤牌。双方远距离交战时,宋军向他们射箭,他们把藤牌密密麻麻罗列一起,箭镞根本不能伤损他们分毫。而他们反击时,则会把手中的标枪疾风暴雨一般投向宋军阵营,锋利迅捷的标枪从天而降,往往一枪就能致人死命,甚至一枪穿透两三个也并非鲜见。

双方近战时,面对宋军刀砍枪刺,侬智高的军队左手持藤牌轮转如飞护住身体,右手持枪击刺,往往能以极小伤亡重创宋军。面对侬智高军的独特战法,狄青绞尽脑汁,终于找到了破解侬智高的藤牌标枪军的利器:铁连枷。

所谓铁连枷,是一种不很常用的奇门兵器,实际属于双节棍的一种。铁连枷主体是一根五尺长粗木棍,两头包裹铁皮,一头连着长三十公分左右的铁链。在铁链另一头,连着一节外包铁皮、镶嵌狼牙钉的短棍。铁连枷的最大特点是会“拐弯”,在进攻时用力击打对方,对方无论用藤牌或者兵器遮挡,都只能挡住长棍,而铁链另一头的短棍都会因惯性改变方向,击中对方头部或者身体其他部位,是抗击侬智高的藤牌军的不二之选。

《曾巩集》记载,“

狄青已纵马军二千出敌后,前后合击。贼之标牌军为马军冲突,军士从马上用铁连枷击之,遂皆披靡

”。侬智高的藤牌标枪军,对这种会拐弯的铁连枷也无从抵御,大败亏输,从此一溃千里,终于被剿灭。铁连枷一战成名,被视为宋朝的护国“神器”。

而这种铁连枷,最初的用途却是一种不折不扣的农具。唐朝《通典》明确记载,铁连枷的最初功能是“农家以之打禾”,农家用它来捶打麦子稻谷之类进行脱粒。因为它具有会“拐弯”的特性,受到军队重视,并在宋朝平叛之战中大放异彩一战成名。

中医古籍还是非常多的,不过很多中医古籍都在国外馆中,比如日本的早稻田图书馆馆藏了很多中医古籍,很多珍稀罕见的中医古籍 也都在里面

另外曾经在 医书网 下载到一些的中医古籍类书籍资料,也都是整理国外一些馆藏的中医古籍资料,都是纯古籍扫描版的中医书籍,非常罕见的,你可以看

内景备览(上下卷)

内科秘录(9卷)

内经知要(上下卷)

切要方义(1-5卷)

千金方药注(1-4卷)

千金方衍义(1-36卷)

千金方(1-32卷)

景岳全书(40卷)

本草经百种录(上中下卷)

歌伤寒杂病论俗辨(上中下卷)

经穴汇解(1-8卷)

经穴纂要(1-5卷)

经络歌括(2卷)

经络腧x学 68讲

经验丹方(四卷)

蔓难录(1-5卷)

蕉窗方意解(一二卷)

蕉窗杂话(2卷)

补正辑光伤寒论(上下卷)

金匮二刘合注(上下卷)

金匮玉函经(1-20卷)

金匮玉函要略论注(6卷)

金匮要略 54讲

金匮要略国字解(1-6卷)

金匮要略心典(3卷)

金匮要略述义(1-4卷)

金匮论注(1-8卷)

金镜内台方义(3卷)

难经小解(1-6卷)

难经抄(一二三卷)

难经本义抄(1-6卷)

难经本义(上下卷)

难经疏证(上下卷)

难经经释(一二卷)

难经铁鉴(5卷)

雷公炮制(1-8卷)

风寒热病方纬篇(1-7卷)

麻疹三书(一二卷)

黄帝内经相关书籍整理(124册)

黄帝内经素问(1-9卷)

中西汇参铜人图说

伤寒蕴要二卷明彭用光著明嘉靖四十年江西官刊本黑白版

元版子部伤寒论注解存7卷(卷1-3缺)汉张机撰金成无己注解元刊1册

元版子部张仲景注解伤寒百证歌新编张仲景注解发微论张仲景注解伤寒百证歌5卷新编张仲景注解发微论2卷宋许叔微述元刊4册

元版子部新刊图解素问要旨论8卷金刘守真撰马宗素重编元刊8册

元版子部新刊惠民御药院方20卷元御药院编元刊10册

元版子部新编南北经验医方大成10卷首目1卷元孙允贤编元刊11册

宋版史部图经严州重修图经存3卷卷1-3宋董弅撰陈公亮刘文富校宋刊明修4册

宋版史部新雕名公纪述老苏先生事实1卷撰者未详南宋刊1册

宋版子部伤寒总病论6卷附音训1卷修治药法1卷宋庞安时撰南宋刊抄补4册

宋版子部史载之方2卷宋史堪撰南宋刊2册

宋版子部外台秘要方40卷首目1卷唐王焘撰南宋刊42册

宋版子部太医张子和先生儒门事亲12卷金张从正撰金刊9帖

宋版子部太医张子和先生儒门事亲零本金张从正撰南宋刊1帖

宋版子部新雕孙真人千金方30卷唐孙思邈撰南宋刊配元明刊本24册

宋版子部普济本事方存6卷(卷1-6)宋许叔微撰南宋刊6册

宋版子部重校证活人书18卷宋朱肱撰南宋刊带图本10册

宋版子部鸡峰普济方存25卷首目1卷宋孙兆撰贾兼重校南宋刊24册

宋版集部新刊校定集注杜诗存6卷唐杜甫撰宋郭知达编宋宝庆元年广东漕司刊3册

类证普济本事方十卷宋许叔微撰清钱氏萃古斋抄本

《宋史》 《续资治通鉴》 《鄂国金佗稡编》 《宋稗类抄》 《三朝北盟会编》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 《中兴小纪》 《大金国志》 《金史》 《大金吊伐录》《辽史》《鹤林玉露》

 对北宋四大农民起义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北宋末年,由于皇帝昏庸无道,加上奸臣从中作祟,陷害忠良,在朝廷中拉帮结派,很多朝廷里的忠良都被迫害。正所谓官逼民反,那么,北宋朝廷里四大农民起义结果又是什么呢

  第一:河北田虎

  田虎,原来是北宋威胜州沁源县的一个猎户,精通武艺,而且喜欢交结恶少。后来占据河北称王,成为四大农民起义首领之一。宋公明被朝廷诏安后,率领宋军讨伐田虎,后来没箭羽张清等人在襄垣城外活捉了田虎,晋王田虎被押解回东京,宋徽宗将其活剐。最后轰轰烈烈的起义画上句号,自己本人也遭到了活剐的命运。

  第二:江南方腊

  方腊,自称圣公,歙州人。因为不堪宋代的花石岗不满,利用摩尼教的二宗,三际之说,组织起义,连续夺下大宋的8州25县,并且所夺下的州县里,一定要将宋朝的官员折磨死才肯罢休,用来泄恨。而且与北宋朝廷势不两立,设计官吏将帅,建立了自己的统治。而且还有江南的文才猛将协助,俨然一方霸主。后来童贯率宋军攻下帮源洞和梓桐洞,被押解东京杀头。

  第三:淮西王庆

  王庆原来是开封府内一个副排军,后来因为父亲王砉的官司,王庆造反了。后来朝廷派宋公明的义军前去镇压,王庆兵败,率领几十人仓皇逃跑。来到江边,已经剩下三十几人了。看到一艘小船便要上去,没想到撑船的正是混江龙李俊,还有出洞蛟童威,阮氏兄弟三人,王庆被活捉,送到宋公明处。宋公明将王庆押解回东京,被朝廷凌迟处死。

  第四:山东宋江

  宋江大家肯定不会陌生,宋江是山东郓城的一个小吏,人送外号及时雨。因为长相黝黑又在家排行老三,所以又叫黑三郎。宋江掌握梁山大权以后,慢慢的开始实现他的诏安的计划。后来,梁山军全伙接受诏安,成为官军,和宋江南征北战,到了最后征讨方腊,梁山众军伤亡颇大,只有36头目生还。宋江自己还被奸佞毒死了,因为宋江手下还有乐和,萧让,金大坚等人善终,所以,相对于其他人,宋江梁山起义的结局是最好的。

中国历史上只有宋朝不是亡于农民起义,这是因为宋朝时期虽然军事薄弱,但是财政收入很大,物价低,百姓生活的相对稳定,人民安居乐业,所以就不会有人想着农民起义推翻宋朝。

农民起义,他又被称为农民起事、农民战争。他通常指的是农村或者农业人口发动的暴动,反抗朝廷即成的秩序或者是建制。农民起义一般发生的原因就是农民为了生存,不得已才站起来反抗,争取一丝活下去的机会,又或者是受到宗教挑唆、反抗异族的压迫等等。在我国历史上,虽然成功的农民起义会推翻旧有的秩序或者建制,但是他的胜利并不意味着会对社会以及整个国家有什么重大的变化。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农名起义就是“陈胜吴广起义”,他们为了反抗秦始皇的暴政,为了活下去不得已揭竿为旗,反抗秦朝。

历史的脚步一直在前进,但是我国的封建王朝却在不断地轮回转变中重复着以前的事。众观我国历史会发现,几乎每个朝代的早期、中期发展的都还可以,但是在晚期的时候都会因为农民起义遭受打击,最终导致这个王朝走向毁灭。从我国第一个封建王朝开始,就发生了陈胜吴广起义,再到最后一个清王朝,农民起义依然没有停止过。但是在众多王朝中有一个王朝是个例外,它并没有因为内部糟乱而走向灭亡,这个朝代就是宋朝。历史上真正没有亡于内乱的宋朝,在我国历史上屹立了三百多年,最终的灭亡皆是因为外部战争。据史料记载宋朝内部发生农民起义有四百多起,但是这里面没有一次能够动摇大树的统治根基。这里面也是有些原因的:

首先就是宋朝的商业非常的发达,这个商业系统也是很完善的。由于商业的发达,从而带来了很多的就业机会,这样就解决了没有土地耕种人员的生计问题。而且宋朝很是注重商业的发展,在城市中小作坊有很多,百姓可以靠自己的双手讨生活,这样就让他们没有了造反的根基;其次就是宋朝的当兵政策很好,这让很多没有土地或者灾民选择去当兵,这让唐朝的军队数量达到巅峰,战斗力不可小觑;在最后一点就是宋朝的社会相对比较公平,在宋朝就出现了皇家想要扩建皇宫,但是因为跟百姓商量价格没有谈好就此作罢,这是很多其他朝代都没有出现过的。

人类社会自从出现文字后,便出现了承载文字的书写材料。书写材料的变化,影响了装帧方式的演变与更新。唐末至两宋时期为中国书籍装帧方式从卷轴装发展至册页装的重要变革期。那么深受唐宋影响的日本的典籍装帧与唐宋的不同呢?

一、中国典籍装帧的主流演变及宋版装帧的方式特点

中国的书写材料发展至竹木简后,出现了与之并行的材料——兼帛。帛书的装帧方法可以理解为与简策书相似,称为“卷轴装”,唐与唐之前的典籍主要为这种装帧形式。帛书上下设有边栏,模仿简策书的编绳,两行文字之间绘有竖线,类似于两简之间的间隔缝。卷轴装在书尾装一木轴,以轴为中心,从后往前卷起,并在中心系绳带防止散开。造纸术的发明与运用逐渐取代了竹木简和廉帛,但传统的手写方式及卷轴装装帧方式仍然盛行。

二、日本平安时代的典籍装帧历史及其形式

平安时代主要包含“唐风文化”“国风文化”以及“院政期文化”三种文化类型。在装帧历史方面,因不同阶段文化的影响,出现了卷轴装、粘叶装、缀叶装、大和缀等主要装帧方式,这四种装帧方式同为日本装帧史从卷轴装向册页装转变的重要代表。

三、从装帧形式、历史渊源探究两国典籍装帧方式的异同

奈良末期至平安初期,文学、绘画、佛典等以卷轴装为主,日语称“卷物”“卷子本”,施有绘画的称为“绘卷物”。目前,日本最古老的绘卷物为平安末期的《源氏物语绘卷》,因文字与绘画两者交叉式出现于同一卷轴内,也被称为“交互绘卷”。

比较两国的卷轴装,可以得知,受遣唐使制度的影响,平安初期尚属于唐风文化,日本以唐盛行的卷轴装为模板学习其装帧方式。但因现存遗物有限、装帧方式相似度较高,所以关于卷轴装,该时期两国的差异难以断定。即使至桃山、江户时代,卷轴装改为册页装的事例也不为多见,卷轴装一直使用至19世纪末。此外,平安初期旋风叶、经折装不如卷轴装普及度高,在日本,经折装主要用于石碑的慕刻和拓本,也不排除用于佛典及习字的写本,与我国在使用领域略有不同。

综上所述,平安初中期,主要收集唐、北宋时期的典籍并学习效仿其装帧方法,又因雕版印刷尚未出现普及,仍为以手写本为主的昌盛期,这一点是影响两国装帧方式不同的关键原因。比较敦煌遗书的装帧方式后可以断定,日本册页装帧方式的粘叶装、缀叶装及大和缀,毫无例外是以唐、五代时期的手写本和宋版装帧为基准发展而成的产物,并非日本原创的装帧方式。

《中华再造善本》是教育部和国家图书馆赠送给上海财经大学图书馆的极为珍贵的一部丛书。2002年5月,国家正式立项建设国家重点文化工程──“中华再造善本工程”,即由国家投入2亿巨资,财政部、文化部共同主持,国家图书馆承办,集中国内一批顶尖学者共同参与,通过大规模的影印出版,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古籍善本的一项气势恢弘的系统工程。工程预计到2007年底结束,共推出古籍善本1300种左右,单是宋元版本就达750余种。

我国的雕版印书兴于中唐,成于五代,盛于两宋,旁及辽、西夏、金,延袤于元、明、清,时间跨度约为1300多年。在这一千三百年历史中,经历了无数次刀兵水火之灾,所藏文物古籍也随之经历了千难万劫。流存至今的唐、五代时期的版印实物,已成吉光片羽。两宋间刻书出版事业最为兴盛,据不完全统计,官私刻书有1万多种。印数则当以百千万计。据说明代权相严嵩被劾而抄家时,抄出的实物中还有宋版书籍6853部。可是到了几百年后的今天,中国所藏宋刻完轶、复本、残本通计超不过2000部,可谓万不一存。清嘉庆时著名版本学家顾广圻就曾呼吁:“举断不可少之书而墨之,勿失其真,是缩今日为宋元也,是缓千百年为今日也。”

善本的再造已并非首次。中国古代的私人藏书家寓藏于用,利用所藏宋元嘉本精心校勘,择善而从,覆刻本便起到了“再造善本”的作用。如明末清初的大出版家毛晋、清朝嘉庆年间收藏家黄丕烈曾经出版过小型的“再造善本”。中华民国时期,商务印书馆张元济先生主持石印了《四部丛刊》初编、续编、三编。此书最大的特色就是非常讲究版本,从宋元明旧刊及精校名抄本中选出477种影印出版。从1919年到1936年共出版了11921卷,3134册,232478页,规模宏大已经让主持者不由得产生“书囊无底,善本难穷,随时搜访,不敢自足”的感慨。

基于我国一贯保护和利用古籍的政策背景下,在经过慎重的调查研究和论证之后,由国家文化部和财政部牵头,国家图书馆于2002年起,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中华再造善本工程”。使分别收藏在国家图书馆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图书馆以及高校、科研系统图书馆,乃至博物馆的珍贵古籍善本得以利用现代印刷出版技术获得再生。这种办法既能将那些久已绝版而又传世孤罕的古籍善本化身千百,永无失传之虞;又可广泛传播,便于披览研读,从而达到“继绝存真,传本杨学”的目标。

本丛书编纂分《唐宋编》、《金元编》、《明代编》、《清代编》、《少数民族文字文献编》,凡五编。第一期选目选出唐、宋版本424种,金、元版本326种。明清时代的选目,即二期选目也已几经推敲,基本定稿。另外,还选择了一些少数民族文字古籍,列入再造之内,以体现多民族共铸中华文明的辉煌史实。装帧采取传统的线装形式。正文用纸有两种:大部分用玉板宣纸。这种纸张以前是皇宫才用得起,偏碱性,防虫蛀,便于保管,称为千年寿纸。少数(如《庆赏升平》等)用瑞典进口蒙肯纸,全行彩印。书皮是仿库磁青纸,磁青纸在北宋辽代就已经有了,但是传到清朝的时候,清朝内府藏书的内阁大库也造磁青纸,叫库磁青。

据悉,全套《中华再造善本》共有1300多种、近万册,总价值319万元人民币。此套丛书仅限量发行200套,其中100套赠送给国内100所大学及公共图书馆。上海市获赠此套丛书的高校图书馆共有6家。每套书版均有标号,我馆于2005年4月接收到国家图书馆捐赠的第一批《中华再造善本》12箱100种,标号为034。以后陆续接收到5批。《中华再造善本》的收藏,不仅极大的充实了我馆珍藏阅览室所藏古籍资源,无疑还将提升我校人文学科的教学、科研实力。

为了收藏这批极其珍贵的图书,图书馆领导极为重视,专门在武川路总馆筹建珍藏阅览室,并专门为其量身订做了32个书橱,以收藏这些远来的客人。李笑野馆长还欣然为此室题字“博雅书堂”,现悬挂于书室正中。过去深藏秘室难得一见的珍惜秘本,如今得以“飞入寻常百姓家”。这对我校广大师生的教学科研,提供了丰富的古版本实物参照,欢迎广大师生前往参观和阅览。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