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赫那拉布喜娅玛拉东哥的历史资料~要古籍原文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4浏览:2收藏

叶赫那拉布喜娅玛拉东哥的历史资料~要古籍原文,第1张

  既而太祖兵起,尝如叶赫,杨吉砮顾知为非常人,谓太祖曰:“我有幼女,俟其长,当使事君。”太祖曰:“君欲结姻盟,盍以年已长者妻我?”杨吉砮对曰:“我虽有长女,恐未为嘉偶。幼女端重,始足为君配耳。”太祖遂纳聘焉。

  万历十一年,杨吉砮弟兄率白虎赤,益以暖兔、恍惚太所部万骑,袭败孟格布禄,斩三百级,掠甲胄一百五十;益借猛骨太、那木塞兵,焚躏孟格布禄所部室庐、田稼殆尽。明分巡副使任天祚使赍布帛及铁釜,犒杨吉砮兄弟,谕罢兵。杨吉砮兄弟言:“必得敕书尽辖孟格布禄等然后已。”既,复焚孟格布禄及其仲兄所分庄各十,岱善庄一,胁所属百馀人去。既,又以恍惚太二千骑驰广顺关,攻下沙大高寨,俘三百人,挟兵邀贡敕。

  十二年,巡抚李松与总兵李成梁谋诛杨吉砮兄弟,哈达亦以请。明制,凡诸部互市,筑墙规市场,谓之“市圈”。成梁使召杨吉砮弟兄,当赐敕赏赉,乃伏兵中固城,距开原可四十里,待其至。已而杨吉砮弟兄挟恍惚太二千骑擐甲叩镇北关,守备霍九皋遣使让之曰:“若来就抚,甲骑数千何为者?”杨吉砮兄弟乃请以三百骑入圈。李松令参将宿振武、李宁等夹城四隅为伏,戒军中曰:“虏入圈,听抚则张帜,按甲毋动;不则鸣?,皆鼓行而前,急击之勿失。”松与任天祚坐南楼,使九皋谕杨吉砮兄弟。杨吉砮兄弟则益兵,以精骑三千屯镇北关,而以三百骑入圈。杨吉砮兄弟请敕书部勒孟格布禄等,九皋谯让之,渐急,杨吉砮兄弟瞋目,语不驯,李松奋髯抵几叱之。九皋麾杨吉砮等下马,杨吉砮目从者白虎赤,白虎赤拔刀击九皋,微中右臂。九皋还击杨吉砮从者一骑踣,馀骑?噪击明兵。军中?如雷,伏尽起,遂杀清佳砮、杨吉砮、白虎赤、清佳砮子兀孙孛罗、杨吉砮子哈儿哈麻,及诸从者,斩三百十有一级。勒兵驰出关,成梁先自中固城至,围击叶赫军,斩千五百二十一级,夺马千七百有三,遂深入杨吉砮弟兄所居寨。师合围,旦日,诸酋出寨门蒲伏,请受孟格布禄约束,刑白马攒刀为誓,成梁引师还。自是叶赫不敢出兵窥塞扰哈达为乱。明总督张佳胤等以阵斩“二奴”闻,成梁、松、天祚、九皋、振武、宁予廕进秩有差。

  居数年,清佳砮子布寨、杨吉砮子纳林布禄继为贝勒,收馀烬,谋倾哈达报世仇,挟以儿邓数侵掠,阑入威远堡。纳林布禄尤狂悖,要贡敕如其诸父,频岁纠恍惚太攻岱善不已;且因其姑温姐煽孟格布禄、唐古鲁图岱善,俾哈达内讧。会明助岱善,袭执康古鲁。

  十六年二月,巡抚顾养谦决策讨布寨、纳林布禄。成梁帅师至海州,雪初消,人马行淖中,马足胶不可拔。成梁计击虏利月明,军抵开原已下弦,不如三月往,遂壁海州,养谦壁辽阳。是岁,河西大饥,斗米钱三千,菽二千,发海州、辽阳谷赡军。月将晦,成梁自海州乘传出,三月十有三日,至开原。令岱善军以白布缀肩际为帜,鸡鸣,发威远堡,行三十里,至叶赫属酋落罗寨。成梁使召落罗,落罗骇兵至,迎谒,命以一帜树寨门,材官十人守之,戒诸军毋犯;挟落罗及其从者三骑俱,又行三十里,至叶赫城下。布塞弃西城,奔纳林布禄与明军夹道驰,明军不敢先发。二酋麾其骑突明军,杀三人,成梁乃纵兵?,并兵以拒,其击之。游击将军吴希汉先驱,流矢集于面,创甚,弟希周奋起,斩虏骑射希汉者,亦被创。明军如墙进,叶赫兵退入城守。城以石为郭,郭内外重?障,以巨桁为栅。城中有山,凿山周遭为?,绝峻,为罗城其上,外以石,内以木,又二重,中构八角楼,置妻孥、财货。明师攻二日,破郭外栅二重。城上木石杂下,先登者辄死,城坚不可拔。成梁乃敛兵,发巨?击城,城坏,穿楼断桁,叶赫兵死者无算,歼其酋把当亥,斩级五百五十四,城中皆号泣。明军车载云梯至,直立,齐其内城,将置巨?其上。二酋始大惧,出城乞降,请与南关分敕入贡。成梁令毋攻,燔云梯,戒诸军毋发其窖粟,遂引师还。四月朔,释康古鲁遣还,因进叶赫使者谕曰:“往若?顺,朝廷赏不薄。江上远夷以貂皮、人参至,必藉若以通。若布帛、米盐、农器仰给于我,耕稼围猎,坐收木枲、松实、山泽之利,为惠大矣。今贡事绝,江上夷道梗,皆怨若。我第传檄诸部,斩二酋头来,俾为长,可无烦兵诛也。今贷若,若何以报?”遂与哈达均敕。永乐初,赐海西诸部敕,自都督至百户,凡九百九十九道。至是,畀哈达、叶赫分领之,以哈达?顺,使赢其一。

  秋九月,纳林布禄送其女弟归太祖,太祖率诸贝勒迎之,大宴成礼,是为孝慈高皇后。

  十九年,纳林布禄令宜尔当、阿摆斯汉使于太祖,且曰:“扈伦诸部与满洲语言相通,宜合五为一。今属地尔多我寡,额尔敏、扎库木二地,盍以一与我!”太祖曰:“我为满洲,尔为扈伦,各有分地。我毋尔取,尔毋我争。地非牛马比,岂可分遗?尔等皆知政,不能谏尔主,奈何强颜来相渎耶!”遣其使还。既而纳林布禄又令尼喀里、图尔德偕哈达、辉发二部使者复至,太祖与之宴。图尔德起而请曰:“我主有传语,恐为贝勒怒。”太祖问:“尔主何语?我不尔责。”图尔德曰:“我主言曩欲分尔地,尔靳不与。傥两国举兵相攻,我能入尔境,尔安能蹈我地乎?”太祖大怒,引佩刀断案曰:“尔叶赫诸舅,盍尝躬在行间,马首相交,裂甲毁胄,堪一剧战耶?哈达惟内讧,故尔等得乘隙掩袭,何视我若彼易与也!吾视蹈尔地,如入无人境,昼即不来,夜亦可往,尔其若我何!”因诋布寨、纳林布禄父见杀于明,至不得收其骨,奈何出大言,以其语为书,遣巴克什阿林察报之。布寨要至其寨,不令见纳林布禄,遣还。

  未几,长白山所属朱舍里、讷殷二路引叶赫兵劫太祖所属东界洞寨。二十一年夏六月,扈伦四部合兵攻太祖,布寨、纳林布禄为戎首,劫户布察寨。太祖以师御之,遂侵哈达。秋九月,复益以蒙古科尔沁、席北、卦尔察三部,朱舍里、讷殷二路,攻太祖,谓之“九姓之师”。太祖将出师,祀于堂子,祝曰:“我初与叶赫无衅,叶赫横来相攻,纠集诸部,为暴于无辜,天其鉴之!”又祝曰:“原敌尽垂首,我军奋扬,人不遗鞭,马无颠踬,惟天其助我!”是时,叶赫兵万人,哈达、乌喇、辉发三部合兵万人,蒙古科尔沁三贝勒及席北、皆惧,太祖戒勉之。朝发虎阑哈达,夕宿扎喀?卦尔察三部又万人,凡三万人。太祖兵少,城。叶赫兵方攻黑济格城,未下。旦日,太祖师至,面城而阵,使额亦都以百人先。叶赫兵罢攻城来战,太祖军迎击,斩九级,叶赫兵小却。布寨、金台石及蒙古科尔沁三贝勒复并力合攻,金台石者,纳林布禄弟也。布寨将突阵,马触木,踣,太祖部卒吴谈趋而前,伏其身刺杀之。叶赫兵见布寨死,皆痛哭,阵遂乱。九姓之师以此败。布寨死,子布扬古嗣为贝勒。

  二十五年春正月,扈伦诸部同遣使行成于太祖曰:“吾等兵败名辱,继自今原缔旧好,申之以婚媾。”布扬古请以女弟归太祖,金台石请以女妻太祖次子台吉代善,上许之,具礼以聘。宰牛马告天,设?酒、块土及肉、血、骨各一器,四国使者誓曰:“既盟之后,苟弃婚媾,背盟约,如此土,如此骨,如此血,永坠厥命!若始终不渝,饮此酒,食此肉,福禄永昌。”太祖誓曰:“彼等践盟则已,有或渝者,待三年不悛,吾乃讨之。”布扬古女弟,高皇后侄也,是时年十四。未几,太祖遣将穆哈连侵蒙古,获马四十。纳林布禄邀夺其马,执穆哈连归于蒙古。乌喇贝勒布占泰亦背盟结纳林布禄。二十七年,太祖克哈达。以明有责言,使哈达故贝勒孟格布禄子吴尔古代还所部。二十九年,纳林布禄以兵侵之,太祖遂以吴尔古代归。三十一年秋九月,高皇后疾笃,思见母,太祖使迎焉。纳林布禄不许,令其仆南太来视疾,太祖数之曰:“汝叶赫诸舅无故掠我户布察寨,又合九姓之师而来攻我,既乃自服其辜,歃血誓天为盟誓,而又背之,许我国之女皆嫁蒙古。今我国妃病笃,欲与母诀,而又不许,是终绝我也!”既而,高皇后崩。三十二年春正月,太祖帅师攻叶赫,克二城,曰张,曰阿气兰;取七寨,俘二千馀人而还。

  三十五年,纳林布禄闻辉发贝勒拜音达里使贰于太祖,太祖以是取辉发,纳林布禄不能救;而布扬古女弟受太祖聘,十六年不遣,年三十,乌喇贝勒布占泰将强委禽焉。四十年,太祖讨布占泰。四十一年,师再举,遂克乌喇,布占泰亡奔叶赫。布扬古欲遂以女弟嫁之,布占泰逊谢不敢娶,为别婚。是时纳林布禄已死,其弟金台石嗣为贝勒,与布扬古分居东、西城如故。秋九月,太祖使告叶赫执布占泰以献,使三往,不听。太祖谋伐之,先期遣第七子巴布泰率所属阿都、干骨里等三十馀人质于明。至广宁,谒巡抚都御史张涛,请敕叶赫遣布占泰,涛以闻,神宗下部议,以为质子真伪莫可辨,拒勿纳。太祖乃以四万人会蒙古喀尔喀贝勒介赛伐叶赫。会有逋卒泄师期,叶赫收张、吉当阿二路民堡。太祖围兀苏城,城长山谈、扈石木降,太祖饮以金?,赐冠服;遂略张、吉当阿、呀哈、黑儿苏、何敦、克布齐赉、俄吉岱七城,下十九寨,尽焚其庐舍储峙,以兀苏城降民三百户还。

  叶赫愬于明,以兵援,遇介赛,战胜,遂遣使让太祖,令游击马时柟、周大岐率兵千,挟火器,戍叶赫。太祖至抚顺,投书游击李永芳,申言:“侵叶赫,以叶赫背盟,女已字,悔不遣,又匿布占泰;故与明无怨,何遽欲相侵?”遂引师还。

  金台石有女,育于其兄纳林布禄,嫁介赛。金台石既为贝勒,杀纳林布禄妻,介赛假辞为外姑复仇,觊得布扬古女弟以解。布扬古女弟誓死不原行。介赛治兵攻叶赫。既而喀尔喀贝勒巴哈达尔汉为其子莽古尔代请婚,布扬古将许之。明边吏谕布扬古,姑留此女,毋使叶赫。四十三年夏?縻;而以兵分屯开原、抚顺及镇北堡为犄角,?太祖及介赛望绝,冀相五月,布扬古遂以其女弟许莽古尔代,秋七月婚焉。太祖闻,诸贝勒皆怒,请讨叶赫,不许。请侵明,又不许,且曰:“此女生不祥,哈达、辉发、乌喇三部以此女构怨,相继覆亡。今明助叶赫,不与我而与蒙古,殆天欲亡叶赫,以激其怒也。我知此女流祸将尽,死不远矣。”布扬古女弟嫁莽古尔代未一年而死,死时年盖三十四,明所谓“北关老女”者也。是岁为太祖天命元年。

  《清史稿列传十》里面的,说得很不具体。

13世纪,蒙古在漠北兴起,并用畏兀儿字母书写蒙古语,形成了畏兀儿蒙古文。南宋使臣赵珙见了这种文字,说它“惊蛇屈蚓,有如天书符篆书”。这时,蒙古大汗才责令“笔贴式”(书记官)书写历史。于是,鼠儿年(1240庚子)七月(也有1228戊子、1252壬子、1264甲子等说),大聚会,在客鲁涟河畔的行宫里,产生了《蒙古秘史》,正因为它是一部皇家秘史,才秘不可读,看做“祖传家训”之秘籍,“事关外禁,非令外人传写”。元世祖忽必烈时,曾对《蒙古秘史》做过一番修动,称之《金册》,即《阿勒坛·帖卜迭儿》,颁发于金帐汗国等宗藩。元仁宗(1312——1320)时,权臣铁木迭儿因“盗观国史”,遭到弹劾;精通蒙、汉文字的文臣邵庵(本名虞集,宋·承相虞允文五世孙)主持修撰《经世大典》时,欲读“国史”,亦遭到拒绝。只有察罕一人幸而奉诏,从《秘史》中译出《圣武开天记》一书(早已失传)。元末明初,皇家秘籍“脱卜赤颜”在战乱中落入明人手中。

《蒙古秘史》,是蒙古“三大圣典”之首。比成书于1664年的《蒙古源流》、《蒙古黄金史纲》要早400余年,并形成祖、父辈遗传、照引之关系。国际蒙古学协会主席〔日〕小泽重男教授称赞说:《蒙古秘史》是蒙古人自己撰写的第一部成吉思汗传。所以,才有波斯人著述的《史集》、伊朗人的《世界征服者史》、瑞典人的《多桑蒙古史》、法国的《蒙古帝国史》、德国和日本人的《成吉思汗》、俄罗斯的《蒙古人》、英国的《全人类的皇帝》、美国的《人类的帝王——成吉思汗》、意大利的《蒙古行记》等一系列成吉思汗传记。据知,美国学者、探险家克拉维兹已收集600多部撰写成吉思汗的书籍,可谓“成吉思汗资源世界首富”。

明·洪武年间(1368——1398)奉命,翰林侍讲火原洁、③编修马沙亦黑二人为教习生员,将保存在宫廷中的《秘史》,以“华言译其语”,用汉字音写蒙古语,逐词旁注汉译,并分段节译,题名为《元朝秘史》,凡十二卷正文十卷,续集二卷,共十二卷282节刊布面世(赵万里从故宫内阁大库发现的明刻本41枚残页,替换了抄本中的相应部分),分正文、旁注汉译、秘史总译三个部分。这个明人简译的《元朝秘史》,目的不是修史的需要,而是应酬蒙地交往、训练译员,做为教材之用。所以《元朝秘史》,可能不是原本的全貌。

《元朝秘史》入编明《永乐大典》后则分十五卷。现行本有十二卷和十五卷两种版本。

十二卷本有清·古籍校勘家顾广圻和叶德辉本两种;顾广圻本是顾氏于清·嘉庆十年(1805),以张祥云所藏旧抄本《秘史》为底本,参照当时流传的其他抄本校勘而成,后归盛昱所有,收藏于上海涵芬楼;商务印书馆于1936年将顾校本影印收入四部丛刊三编,当时以故宫内阁大库所发现的明刻本的41枚残叶替换了抄本中的相应部分。四部丛刊三编本因此成为学界最受欢迎和普遍使用的本子。 叶德辉本(亦称观古堂本)是文廷式(翰林院侍读学士),在光绪十一年(1885),从盛氏所藏顾校本抄出,后归叶德辉所有并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刻印成书。

十五卷本《秘史》,在清代由藏书家鲍廷博从《永乐大典》中抄出,只有“总译”,没有“旁注”,后归韩泰华所藏。该本于清·嘉庆五年(1800)由钱大昕(乾隆十九年进士、官至侍讲学士、诗人梦麟的弟子)写《跋》,他第一次提出明刻本《元朝秘史》即元代的《脱卜赤颜》之说,所以也称“钱本”《秘史》,但现行本原于清·同治十一年(1872),俄国驻北京学者鲍乃迪购得韩泰华藏本,后在俄国东方文献出版社影印出版,1962年苏联学者潘克福的抄本,现藏俄国圣彼得堡大学图书馆东方库。关于这三种版本《秘史》的来源,陈垣教授在所著《元秘史译音用字考》中,已有详尽的介绍

中国有许多别的称谓:

1、赤县神州

在中国的古书《史记·孟子苟卿列传》中提到战国时齐国有个叫验衍的人,他说:“中国名为赤县神州。”后来人们就称中国为“赤县神州”。但更多的是分开来用,或称赤县,或称神州。

2、华

古代时候这个字的意思和“花”一样,引申为美丽而有光彩。对华的解释,有三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是:古代中原地区的人们,认为自己居住在衣冠整齐而华丽的文明地区,所以自称为华。

第二种说法是:“华”含有红色的意思。古代的周朝人喜欢红颜色,把红颜色看作吉祥的象征,所以就自称为华。

第三种说法是:华是由中国的古称“华夏”省略而来。“华”作为中国的简称,历史悠久。

3、中华

秦朝以前,华夏族称自己的祖国为中国,秦以后,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又有“中华民族”的说法。“中”是中国,“华”是华夏族的指称。中华民族是中国各民族的总称。

4、夏

在古代有“大”的含义。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是大禹建立的夏王朝,后来人们就常用“夏”来称呼中国。

5、华夏

中国古代,居住在中原地区的华夏族和南方、北方的一些少数民族,都向当时的商朝称臣。华夏族是当时的主要民族,后来人们就把华夏作为中国的代称。

6、 禹城·禹迹·禹甸

相传古代洪水滔天,一个叫大禹的人去组织大家治理水灾。据说,禹治水后,按山川形势划定九州,所以后来世代相传下来称中国为:禹城、禹迹(大禹治水,足迹遍全国)、禹甸(“甸”在这里是治理的意思)。

7、九州

相传夏(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17世纪)禹治水后,分中国为九州:冀、兖、青、荆、扬、梁、雍、徐、豫。古书《淮南子·地形》又记:中国古代设置九个州:神州、次州、戎州、自州、冀州、台州、济州、薄州、阳州。后来,九州就泛指中国。以九州的意思还派生演化出九域、九有、九土、九区等许多名字。

8、海内

古代的中国人以为中国周围都是海,所以把中国叫做海内,把外国叫做海外。

八旗各旗并不代表民族,八旗制度是努尔哈赤创立的管理制度。他把女真各部统一之后,按照八旗颜色来划分。正黄、镶黄、正白三旗为上三旗,也就是归皇族直接领导。其他五旗分别由指派的心腹之人统领。要说有民族之分是后来又成立了蒙古八旗和汉八旗。僧格林沁是蒙古八旗,曹雪芹是汉八旗。

《第一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2392部,2008年3月1日公布;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的第一批国家珍贵古籍(2392部)名录和第一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51个)名单,现予公布。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拥有卷帙浩繁的文献典籍。这些文献典籍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人类文明的瑰宝,保护和利用好珍贵文献典籍,对于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各地区、各部门要进一步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指导方针,以第一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和第一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的公布为契机,加强科学规划,加大工作力度,切实做好珍贵古籍的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工作,使中华民族珍贵的文献典籍永泽后世。 第一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名单(51个) 国家图书馆 首都图书馆 天津图书馆 山西省图书馆 内蒙古自治区图书馆 辽宁省图书馆 辽宁省大连图书馆 黑龙江省图书馆 上海图书馆 南京图书馆 江苏省苏州图书馆 江苏省常熟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安徽省图书馆 福建省图书馆 山东省图书馆 湖北省武汉图书馆 湖南图书馆 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 重庆图书馆 云南省图书馆 山东省青岛市图书馆 河南省图书馆 湖北省图书馆 贵州省图书馆 陕西省图书馆 甘肃省图书馆 中国艺术研究院图书馆 贵州省荔波县档案馆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图书馆 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 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 浙江省宁波市天一阁博物馆 南京博物院 上海博物馆 山西博物院 故宫博物院 河南大学图书馆 河南大学图书馆 苏州大学图书馆 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 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 南京大学图书馆 复旦大学图书馆 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 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 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 清华大学图书馆 北京大学图书馆         《第四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1516部,2013年3月8日公布。

国务院正式公布第四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和“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名单。上海图书馆藏北宋拓本《三藏圣教序》、徐州市图书馆藏南宋刻本《四书章句集注》、青岛市博物馆藏清蒲松龄《鹤轩笔札》稿本等1516部古籍入选该名录,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浙江省西泠印社、西藏自治区布达拉宫等16家单位成为第四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

第四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收录汉文古籍1218部,少数民族文字古籍286部,其他文字古籍9部,3种甲骨文。这是甲骨文首次进入《名录》。《名录》收录宋元拓本71种,明清稿本76部、抄本177部;收录舆图43种,其中,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西汉地图是目前世界上已知最早的纸质地图,也是世界上最早用于书写的纸张实物,还是西汉初即已发明造纸术的有力证明;收录的民族文字古籍,涵盖藏文、回鹘文、西夏文、蒙古文、察合台文、彝文、满文、东巴文、傣文、水文、古壮字、布依文等12种民族文字。

其中,西藏博物馆藏元刻本《释量论》,是继元刻《因明正解藏论》之后发现的第二部元刻本藏文古籍。这两部元刻本的发现,推翻了元代无刊印藏文文献和明代以前无藏文印刷实物的旧说。

在此次公布的16家“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中,中国嵩山少林寺、西藏博物馆、西藏自治区布达拉宫、西藏自治区罗布林卡、西藏自治区档案馆等5家为宗教、少数民族单位。

截至目前,共有11375部古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166家单位成为“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