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在传承中华文明中发挥怎样的作用?
古籍在传承中华文明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古籍是用来记录中华文明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载体,也是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非常宝贵的文化遗产。古籍上面记载了很多古代的文学知识,对于弘扬我们的民族精神,增强我们国家的软实力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现在我们的国家也非常注重对古籍的保护以及传承和发展,也开始重视对古籍的修复。古籍虽然离我们现在的生活好像已经很久远了,但是古籍文化必须要传承下去,也一定要加强公众和古籍之间的关系。要想让古籍很好的传承下去,就一定要注重中小学的教育,虽然近几年国画书法等也相继的进入了中小学的课本课堂里,但是也一定要让古籍进入中小学的课堂里。一定要让下一代知道古籍是多么伟大的一个文化载体。
要知道古籍是一个非常能体现我们华夏文明的载体,一定要加强青少年的古籍基础教育,多培养青少年们对古籍的兴趣,最好是通过去学习等方法来让青少年了解古籍的历史以及发展。古籍中记载有很多知识,比如我们中国人对宇宙自然的一些看法,对世界的看法等等。如果想要真正的了解中国人,那么古籍就是非常好的渠道之一。不光是中国人,可以通过古籍了解中国,对于一些外国人来说也是了解中国的一个非常好的渠道。
古籍不能够仅仅只在学者之间了解起来,而是要让更多的老百姓认识到古籍的重要性。古籍从很多方面能够串起中华5千年的文明,这就是古籍本身的魅力,以及我们之所以坚持要传承古籍的原因。我们不光要保护古籍,而且一定要让古籍传承下去。
《典籍里的中国》被在线催更
什么节目最能够引发观众的强烈催更,《典籍里的中国》必定榜上有名。
作为一档大型文化节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倾力打造的《典籍里的中国》自春节期间在央视综合频道开播以来,独特的「戏剧+影视化」模式让观众沉浸式地感受到中国经典典籍的力量与伟大。不仅燃起了观众们对于经典典籍的兴趣,还让观众在超强的代入感中哭得泪眼婆娑。
虽然观众每期必破防,被虐得体无完肤,但并不妨碍在播出第一期《尚书》后,广大网友便进入无限催更模式。
中华文化历经千年所具有的宏大与广博,以及其中包含的知识与价值富矿,都在《典籍里的中国》里被体现地淋漓尽致。
这档被全网安利的节目究竟有着怎样的魅力?《典籍里的中国》究竟是如何突破文化类节目的天花板的?
一个来自家乡的橘子,透视屈原的热爱与深情任何一部典籍,都值得我们每个人花费一生常读常新。因此,想要在90分钟内完成对一部经典典籍的讲述,最大可能地呈现其价值,可谓极大地考验了节目组的想象力。
对此,《典籍里的中国》给出的答案是:从小切口来表达大情怀。
这个小切口,便是《楚辞》里的名篇《橘颂》,以及在节目里多次出现的橘子意象。
我相信,许多观众看完《典籍里的中国·楚辞》后要做的第一件事,是去翻阅《楚辞》里的《橘颂》。《橘颂》远不如《离骚》有着更加广阔的知名度,但经过节目组的精心解读,《橘颂》成为了我们了解屈原的一把钥匙。对于屈原而言,《橘颂》是从他的生命中萌发出的一篇诗歌: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深固难徙,更壹志兮」。
一个橘子,串联起了屈原跌宕起伏但又不屈不挠的一生,连接着他对楚国与人民的热爱、他对「美政」政治理想的寄托、他对楚怀王让人唏嘘不已的君臣关系的纠葛以及他从未改变的赤诚的家国情怀。
橘子在本期节目里,一共出现了5次。
第1次出现橘子,其背后表达的是惊喜与感慨。
当舞台剧开场后,撒贝宁为屈原带来了两千年后的家乡特产,此时的屈原既开心,又瞬间往事涌上心头。嘴上赞叹「好像比我小时候吃的更甜!」,但心中的思绪仿佛回到了自己的少年时期。
随之而来的第2、第3、第4次出现橘子时,气氛转化为充满希望的喜悦。
观众跟随镜头见证了屈原的幼年、少年与青年时期。幼年时,他们只是两个单纯、爱吃橘子的孩子;少年时,他们已经踌躇满志,立志复兴楚国,让曾经的六百里商於之地种满楚国的橘树;成年时,楚怀王看到屈原写就的《橘颂》拍手称快,诏令屈原担任三闾大夫,君臣和谐、蒸蒸日上的景象似乎预示着美好的未来。
然而,在任左徒后促成合纵伐秦的高光时刻过后,旧贵族的反噬让君臣之间的裂痕越来越深。最终,屈原遭到了两次流放,政治理想沦为泡影。而不听其劝阻的楚怀王在前往秦国会盟后,因不愿割让土地被扣押软禁,直至客死他乡。楚国这个强盛的大国也战败割地,陷入国家衰落、生灵凋弊的困境之中。
在第5次,也是最后一次出现橘子的场景里,是无奈、悲愤、伤感、怀旧等众多情绪汇聚而成的情绪爆点。
穿越生死之后的屈原与楚怀王再次相遇。楚怀王遗憾自己此生到最后并未回到楚国的土地,而屈原最大的遗憾则是未能劝阻楚怀王赴秦会盟。此刻,作为老戏骨的王洛勇老师用精湛的演技,将屈原复杂的内心活动体现在了吃橘子这个非常简单的动作之上。
对国家的牵挂、对楚怀王的思念,让屈原把所有的情绪都发泄到了手中的这个橘子上。当楚怀王黯然神伤离去后,屈原大口地吃着橘子,甚至连橘子皮都咽了下去。
浓烈的家国情怀这近乎无法控制自己的进食动作,背后浓缩着的恰恰是屈原浓烈的家国情怀,是作为一个楚人对故土的热爱与深情。
如郦波教授所说:「橘子不止是屈原和楚怀王共同成长经历的一个见证,而且是屈原对那片土地、对那片土地上的人民的一种情感的隐喻,也是他对自身的一种期许」。
正是这个完全无法设计的戏和瞬间,才能够将情感的浓度提炼到极致。双眼含泪吃完柑橘的屈原,让现场和屏幕前的观众都被击中内心,瞬间破防,撒贝宁和主持人王嘉宁都看得热泪盈眶。网友纷纷表示:「老戏骨的演技真挚炸裂,建议节目成为流量艺人的必修课!」
我觉得传统文化中的家国天下情怀,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只有一个国家安稳富强,百姓才能安居乐业,各得其所,所以我觉得一个国家的富强与人民是分不开的,而人民想要稳定与一个国家也是分不开的。
大年初一央视频道播出了《典籍里的中国》,一经播出社会对于《尚书》的反响巨大,影响力极强,“尚书”一词甚至一度登上热搜。“禹覆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大家也记住了华夏九州是“为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记住了伏生是守护《尚书》的第一人,记住了伏生将《尚书》传给了晁错,而《尚书》至今依然在被传承,记住了伏生的老家在山东,记住了……而这些内容曾经都是记录在古籍里,而现在我们以全新的视角,用舞台剧的形式展示出来,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真正活起来了,让古籍里的智慧为今人所受用,让古籍里的内容代代相传,这是古籍的使命,也是古籍的真正价值之所在。
《尚书》是中国古代非常重要的一部典籍,对中华文明的形成、发展具有非常深远的影响。同时,《尚书》也是一部非常复杂的经典,研究《尚书》的学问,叫“尚书学”,是一个非常专门、非常庞大的学问。古往今来,不知多少学者为之皓首穷经,相关的著作也是汗牛充栋。
《典籍里的中国》第一期,用现场表演、嘉宾对话的方式展示《尚书》传承中的一些关键点,感人至深,特别是伏生传经的故事,让很多人流下热泪。
一部典籍,一个故事,走进典籍,从而更好地理解典籍背后的故事,以及典籍所蕴涵的无穷无尽的历史智慧。解读一部古籍,了解一段历史,弘扬中华文化。让我们用更多观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诠释经典、解读古籍,传承典籍,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真正的活起来,让历史的智慧照亮我们前行的路!
《典籍里的中国》聚焦享誉中外、流传千古的典籍,讲述从典籍出发的中华文明史。节目依托典籍的文化IP,另辟蹊径捕捉典籍中的亮点,把“珍珠”串联成文化之链,构建成深刻全面且有洞见的文化传播、交流的历史图谱,对中华文明脉络进行梳理。
节目设立“历史空间”、“现实空间”两大舞台创新节目形态,在历史空间中采用影视化拍摄手法,对典籍的故事进行可视化呈现。
节目评价
《典籍里的中国》同样立足于优秀传统文化。其聚焦在典籍中的经典名篇,第一期选择解读《尚书》用意深远,让这部虽然诘屈聱牙但位列“五经”之中,实为“政书之祖,史书之源”的经典古籍走进了更多人的视野。
同时,节目综合运用了环幕投屏、实时跟踪等新科技手段,辅以舞台分区的形式,实现古今读书人的跨时空相见。这种将书中文字可视化,典籍精华故事化,达到视觉、情感冲击直观化的表现形式,可以说是妙不可言。
《典籍里的中国》这部文创类综艺节目一经播出就收获了如潮水般的好评,第一集中倪大红饰演了汉朝时期的伏生,伏生是守护《尚书》的传奇人物,伏生一家人除了他自己都在守护《书》的过程中失去了生命,《书》不仅仅是我国一部经典的文化著作,同时书也象征着我国文化的根基。在我看来,《典籍里的中国》能感动无数网友除了倪大红精彩的演出之外,还有的就是伏生这个角色本身的历史事迹感人,他们一家用生命守护传承《尚书》从本质上来说是在守护我国国家的文化根基。
1倪大红的精彩演出。
在《典籍里的中国》这部综艺中,倪大红扮演的伏生非常生动形象,演艺出了伏生这个角色经历丧子,丧妻之后应该有的苍老无奈之感,使得伏生的形象跃然舞台,让伏生再生,使得观众都非常感动。
2伏生一家用生命守护传承《尚书》从本质上来说是在守护我国国家的文化根基。
伏生一家人都在守护《尚书》,自从项羽一把火把秦朝宫殿中的典籍烧毁之后,《尚书》这本书就只有伏生一家中存有了,是世界中存在的唯一完整孤本。伏生一家为了保护完整的孤本典籍,不得不举家迁移,离开战火弥漫的关中地区会到老家山东。在举家迁移的过程中,其子为了在兵灾中保护书籍,不惜以身犯险和乱兵搏斗,最后死在了乱兵的刀刃之中。后来在迁移的时候他们遇到了一个雪灾之年,一些灾民为了取暖打算燃烧一车《书》来取暖(以前的书是刻在竹筒上的,《尚书》这本书有几十车),其妻为了守护书不被烧毁,尽心尽力给灾民解释《书》的重要性,最后使得《书》完整的保留了下来,不过其妻最后死于病痛之中。最后一家之口在守护书的过程中只留下了伏生独自一人。
伏生守护的不仅仅是《书》,也是守护中华文明的根基。在历朝历代中,我们民族不断面临着战争,可是最后这些《书》我们都保留了下来,文化的根基没有断层。历史上许多的文明古国都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我们国家的文明最终能得以保存,就是有无数像伏生这样的人在默默守护着,我们的文化才不至于断层,文明不至于消失。
作为中国古代社会精英的士大夫阶层所具备的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怀,代表了当时的主流价值观。以宋代为例,宋代士大夫有一种深切的文化忧患、社会忧患。他们既有很强的忧患意识,又有很博大的社会胸襟。张载提出“民吾同胞,物吾与也”,认为天下老百姓都是我们的同胞,我们和天地万物都是同类。所以,他们有一种很迫切的经世治国的强烈愿望,希望社会和谐、国家富强、天下安泰,使儒家文化、圣贤之道得以传播。所以,两宋时候的士大夫群体就出现了一种心忧天下、名节相高的风气,其间范仲淹、王安石、文天祥代表宋代士人的三座精神高峰,核心为忧国忧民忧天下。范仲淹是第一座精神高峰,他几经沉浮,数遭贬谪,但始终“以天下为己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宋代士人的精神引领者。王安石是第二座高峰,他以“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巨大勇气力行改革,在中国改革史上留下了宝贵的一页。文天祥则站在宋代士人精神的最高峰,他的生命历程、人格精神是对宋代士人精神最完美、最深刻的诠释。他以状元的才情,名相的气度,杀身成仁的生命意志谱写的一曲《正气歌》,与屈原的《离骚》、岳飞的《满江红》一样,光耀千秋,是民族精神的伟大赞歌。
古籍在传承中华文明中发挥怎样的作用?
本文2023-10-20 07:34:47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506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