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丧葬习俗是怎样的?什么是瓦罐墓?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0浏览:2收藏

古代的丧葬习俗是怎样的?什么是瓦罐墓?,第1张

丧葬习俗是中国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的习俗。妥善安排老人的丧事,是每个家庭最重要的大事之一。现在很多地方办丧事都是请人哭。悲伤是儒家的礼仪之一。事实上,有许多古老的丧葬习俗和规则。但经过历史的发展,逐渐形成了现在的丧葬习俗,更适合时代的发展。

古代葬礼一般分为三部分,即丧、葬、丧。在葬礼的这一部分,死者要被抬到主厅的床上,头朝东,然后穿上新衣服。在死者是暂时的之前,应该在他的鼻子和嘴巴之间放一块新的棉花。棉花不动,说明气断了。然后,要把死者抬到另一张床上,盖上新被子,把珠玉含在嘴里。

在古代,现在有一些特殊的丧葬习俗,比如“陶罐坟”,就是在地下挖出一个坟墓,只留一个出入口,形状像一个陶罐。唐朝以前,一些地区由于生产力不足,为了节约粮食,朝廷下令把年满60岁的人送到土锅坟。比如母亲到了60岁,儿子会把母亲放进坟墓里,然后每顿饭后砌一块砖。

“瓦罐坟”这种丧葬习俗的形成有很多原因,但现在看来是没有道德和人性的。古代还有一种丧葬习俗叫“送死窑”,就是在山壁上或灌木丛中挖一个人的窑洞,供丧失劳动能力的老人居住,老人在那里一直呆到去世。在川、陕、鄂、豫交界的汉水中游及其支流发现了大量古代“送死窑”,都是古代用来安排老人葬礼的。

现在看来“送死窑”是不人道,不道德的。然而在很久很久以前的古代,人类知识和经验都很少,生产能力低下。原始社会的人们需要非常艰苦的努力才能生存,只有保证自己的生存,才能保证族群的延续。人们往往“管死不管生”,于是丧失劳动能力的老人就去了“送死窑”。在当时,这种行为并不算不道德、不人道。

“送死窑”“土锅坟”等丧葬习俗,是古代一些生产力低下地区的丧葬习俗。它们形成的原因是由于生产能力不足。由于社会的发展,这些丧葬习俗已经消失了。如今,尊老、养老、爱老是正确的道德文化标准,尊老也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传统美德。

“十里风俗九不同”,特别是丧葬文化,各地有各地的特色,而西安的丧葬习俗更是讲究,那么你有了解西安的丧葬习俗么?了解西安丧葬习俗的具体内涵吗?本期西安文化就带你来了解一下西安的丧葬文化。

当地风俗,凡人去世后要过七期,每期七天,据说是为死者超度的。

丧葬礼仪习俗-烧七

从死者卒日算起,丧家每隔七天就要举行一次烧纸祭奠,共有7次,俗谓“烧七”。一般是“三七”、“五七”比较重要,亲朋也要送来些纸、烛。此中还有一个“回煞”(又名“回殃”)仪式。旧俗以为人死后其魂魄犹存,在七七四十九天前,死者的阴魂要回家一次,具有时间由道士推算。届时,丧家把香烛酒食摆好,在地上铺一层炭灰或草木灰,用以检验死者回来的足迹。

用一竹竿一根,隔一尺贴纸钱一张,立在门口台阶上或插于死者落气之屋的房檐下,据说阴魂见此就会进屋。用土罐装一煮熟了的鸡蛋置于房屋角,以此贿赂殃神(俗称鸡脚神),让死者鬼魂在家里多待一会儿。这时,一家老少躲得远远的,待规定的时间过去之后,先将一串爆竹丢进屋内,爆完才可以进家。满百日和周年时,还要烧纸祭奠。在人死后的半年或一年时,再给死者做一次道场。

陕西烧七、百日祭、周年祭

死者葬后,孝子在家设灵位,守孝三年,按阴阳先生写出的“期单”进行祭祀活动。“期单”贴在灵堂前,丧家必须照单行事,不得稍有疏忽。“期单”上要写明“烧七“、“回殃”、“百期”等日子。

“烧七”就是从死者去世之日算起,每七天为一个祭日,称为“头七”、“二七”、“三七”、“四七”、“五七”、“六七”、“末七”,共计49天。民间传说人有三魂七魄,死后一年去一魂,七天去一魄,三年魂尽,七满魄尽,所以要过“七期”和三周年。民间还有另外一种说法,据说死者从去世之后,在49天内,每隔七天阎王要审问亡魂一次,故“七期”又称“过七灾”。在烧七时,丧家要在大门口挂白纸灯笼,表示家有重孝。头七在家设灵牌,焚香明烛,供献酒肴祭奠,下余六七都到坟地化纸钱。

一般以一、三、五等单七祭札较隆重,亲友皆至,孝子要哭灵;二、四、六等双七,亲友不来。孝子只烧纸、不哭灵,称为“空七”。尤以“三七”和“末七”最重要,每逢这两个“七”日,亲友都要到坟上烧纸祭奠,孝子也要大哭一场。“末七”又称“尽七”,丧家大都要诵经礼忏,亲友也要送冥币、香、纸、大蜡、金银斗等祭奠。“烧七”若与夏历的初七、十七、二十七相逢,谓之“冲七”或“犯七”,认为亡魂“逢七有灾,冲七有难”。

您也许还喜欢:

古老传统的贵州丧葬习俗

云南丧葬习俗,你了解多少?

哈尔滨为什么叫东方小巴黎呢?

具有泼辣诙谐特色的长沙话

中国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葬俗各异。“瓦罐坟”是近代突然流行的一种传说。传说在古代时,有一种“弃老”习俗,把家中年过六十的老人,扔进一个砖瓦砌成的开口坟里,让他们在当中等死。

从前看过日本的民间故事,有这种把六旬老人直接扔进山里让野兽吃掉的说法。中国这方面,在汉代有类似的传说,其做法是在山崖间挖一个洞,让年长的人住进去。一般老人进去就开始吃不不喝,一直到饿死为止,再把洞口填上,就成了一个坟。

近年来考古中,似乎也有挖出过这种活死人坟墓,但是根据学者考证,它并不是为了“弃老”而产生的风俗。而是汉代崇尚神仙学说,很多修道的人相信人死后会上天堂。因此在他们阳寿将尽的时候,主动住进这样的洞里,以“辟谷”的方式来追求“兵解”,达到登仙的目的。

至于黄河流域,民间传说中的“瓦罐坟”,只是一种传闻,未见任何史书记载。

在这类传说中,有人因为家贫,无力养老,又认为老人没有劳动力,活着只能增添家中的负担,因此一等老人过了六十,家中就替他建好砖坟,把他关进去。

当时并不马上封掉坟墓,还每日前去送饭。时间过上一年,等老人慢慢死去。或者还未死,再堵死坟头,将其活埋。

笔者认为,是这小说家言,或者偶有一家奇葩为之,形成风俗的可信度非常非常低。传说的源头,极可能是某部以“瓦罐坟”为主题的猎奇电视剧。

中国是一个儒教盛行了两千多年的国家,儒家最重丧事,最重孝道。《二十四孝》故事中,曾经有人因被误告不孝,而处以凌迟。

假如一户人家想要弃老,完全不必冒天下之大不韪,将老人用这种方式活埋,这分明是自已也不想活了。

丧葬习俗是区别中国上古时期不同部落、不同民族的重要标志。在上古社会,同一时代同一个氏族成员,他们处理死者尸体的方式是一样的。不同的丧葬习俗反映了其主人生前不同的社会地位及其所处的社会阶层。同时,丧葬习俗作为精神层面的反映,它具有很大的保守性和延续性,一旦形成就会保持一定时期的稳定性。秦人早期丧葬习俗到底是什么?是不是仅仅如徐吉军先生所总结的那样只有屈肢葬和独特的墓葬形式这么简单?通观近年来秦早期考古材料后发现并非如此,其中还有秦人葬俗中的西首葬、屈肢葬与直肢葬并存以及殉人与腰坑关系密切等特征。因此,文章将从秦人墓葬的西首向、屈肢葬与直肢葬、殉人与腰坑三个方面分析早期秦人的丧葬习俗。

一、秦人的西首葬习俗

从已经公布的秦人早期考古资料来看,西首葬是秦人早期最主要的丧葬习俗之一,这不仅可以从秦人早期的甘肃甘谷毛家坪遗址中找到例证,而且还可以在礼县大堡子山遗址中找到答案。如毛家坪的秦墓葬俗为:

墓向西北,在270-315之间。……除M7为乱骨葬外,余均为屈肢葬式。屈肢葬有仰身(十九座)、侧身(十座)和俯身(一座)三种,M11仅存下肢,上身不明。根据其踡曲程度可分二式:I式,二十五座,胫骨、腓骨与股骨相叠压,踡曲特甚;II式,六座,胫骨、腓骨与股骨夹角大于60,踡曲较轻。双手多交叉于胸前或顺体下垂。

而甘肃礼县大堡子山M2号大墓的葬俗为:

墓室内设二层台。其中东、北、南三面二层台上殉葬7人,均为直肢葬,都有葬具(有的还是漆棺),多随身葬有小件玉饰。此外,西二层台上有痕迹表明,这里原来也置放有随葬品。葬具为木椁和漆棺,均朽。棺周围残留有金箔片,说明漆棺上原来镶有金箔棺饰。椁室内残存罐、鬲等陶器碎片,以及铜泡、戈、刀等铜器残片。墓主尸骸已朽,据朽痕可知,葬式为仰身直肢,头向西。墓底部中央设腰坑,内置殉犬1只、玉琮1件。

西墓道长382、宽45-55米,总体亦呈斜坡状,但有8个沟槽状的台阶。在深125米的层面填土中埋葬12个殉人,均为屈肢葬,头向有的朝东,有的朝西。分为生殉和杀殉两种,前者作痛苦挣扎状,后者有的头部有洞,姿势规整。多为青少年。有3个殉人各随葬玉玦1件。填土中还有殉犬1只。M3号大墓北侧二层台已被盗扰。墓室内漆棺、木椁及墓主已朽。墓主仰身直肢,头向西,胸、颈部位残留有大量散乱的琥珀珠。腰坑内有殉犬1只、玉琮1件。西墓道呈台阶状,长415、宽82米。填土中埋殉人7名。

除毛家坪遗址和大堡子山遗址外,在关中西部已经发掘的秦人早期墓葬中,西首葬成为主要葬俗。如宝鸡市谭家村遗址发现的13座春秋秦墓中,除3座为南北向外,其余10座“均东西向,方向在270”。据统计,在关中已经发现的秦墓中,西首葬约占了80%以上,不仅中小型墓葬如此,大型墓葬也有这个特征。可见西首葬是秦人早期最主要的丧葬习俗之一,在这种习俗背后,蕴藏着秦人早期的宗教观念与文化背景。

西首葬在秦墓中之所以被广泛使用,是因为这代表了秦人社会对生死方向的基本观念。正如石兴邦先生所言:

埋葬的方向,在原始人的意识里,有着一定的意义。半坡人埋葬的头像,基本上是向西的,应该是在一定的信仰的支配下形成的。现在的后进部族在埋葬死人的方向问题上,基本上有三种不同的信仰:一种认为人死后,灵魂要回到原来的(或传说中的)老家去,因此,头就朝着老家的方向。……第二种信仰认为世界上有一个特殊的域界,人死后,就到那里去生活,因此,埋葬死者时头就朝着这另一世界所在的方向。……第三种信仰,例如尼尔兰人,他们把人从生到死比如太阳东升西落一样,人死后就随着太阳落下,因此,在埋葬时,背朝东,面向西。

由于秦人是来自东方的民族,是随着周文化的向外扩张到达西垂之地的,其文化内涵除具有周文化的一些特征外,还具有浓厚的商文化特征。而秦人最早的活动区域是在甘肃牛头河流域的清水、渭河上游的甘谷和西汉水流域的西河、礼县地区。这些地区的早期秦人墓向朝西,显然不是指向其祖先起源地,而是因其宗教信仰所致。

秦人是东夷九族中的风夷、阳夷相结合的阳鸟图腾部族,这个部族对阳鸟崇拜的实质就是部落群体对始祖神和保护神的敬畏,对始祖神、保护神降福赐佑的企盼,对农、牧业生产获丰收的渴望。[8]嬴秦部族,源自于东夷族以鸟为图腾的部族,后来西迁关陇。古代神话传说中的阳鸟西迁故事,就是以中原为中心,以能到达的地域为四至。《尚书·爻典》中出现的“旸谷”、“明都”、“昧谷”和“幽都”就是立足于中原部落联盟所在地而确定的四个祭日、测日点,也就是古籍中所称的“四极”,其实也是那时华夏民族的势力范围所能达到的四至。由于旸谷的“旸,明也,日出于谷而天下明,故称旸谷”,昧谷“昧,冥也,日入于谷而天下冥,故曰昧谷”卷一《尧典》。西方为昧谷,即日入之谷,日落之处,一个未知的西方世界。于是将其比作幽冥之地,是西方太阳神的归宿之处。这与西部民族的太阳神话中将太阳西沉之处看成是灵魂归宿地的原始信仰是一致的。居住在今天四川平武县的白马藏人,“人死后……用绳曲捆双膝,并使头屈至膝间成胎儿状,置于左角之桌上,面朝西方”,其意义是:“日落归西,人亦随太阳走的”,“葬时……面西侧卧,腿略屈,作睡觉状。”关于白马藏人的族属问题,当地许多人认为自己不是藏族,而是氐族。近现代川西北的氐羌族追根溯源是与古代甘青地区的氐羌族有着渊源关系的,因此白马藏人屈肢葬和面向西的葬俗以及对这种葬俗的解释,对我们理解甘青地区古代文化乃至于秦文化的西向墓与屈肢葬有一定参考意义。正是因为西方是日落的地方,人也随着太阳走,所以秦人在葬时需要面向西而葬。

秦墓西首葬的传统被汉帝陵所继承,因此《汉书·郊祀志》说:“或曰东北神明之舍,西方神明之墓也。”张晏注释道:“神明,日也。日出东北,舍谓阳谷。日没于西,故曰墓。墓,濛谷也。”颜师古注曰“此说非也。灵总言凡神明以东北为居,西方为冢墓之所,故立庙于渭阳也。”卷二十五《郊祀志》上就是说,由于秦汉人认为西方是太阳的坟墓,所以坟墓需要面朝西方,所以汉人在渭水北岸为祖先建立陵墓。可见秦人墓葬的西首葬习俗是与其太阳崇拜的宗教习俗密切相关的。自从非子为周王牧马于西秦之后,随着秦人在关陇地区的开拓,秦人也将东夷文化中的太阳崇拜带入此地,因此秦人沿袭着“日落归西,人亦随着太阳走”的阳鸟崇拜的习俗,将西方作为自己死后的归宿与向往之地,这是秦人普遍认同的一种关于生死的宗教信仰观念。

古代的丧葬习俗是怎样的?什么是瓦罐墓?

丧葬习俗是中国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的习俗。妥善安排老人的丧事,是每个家庭最重要的大事之一。现在很多地方办丧事都是请人哭。悲伤是儒家的...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