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神话里的问题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0浏览:2收藏

中国神话里的问题,第1张

  魔 指夺人生命,且障碍善事之恶鬼神。全称魔罗,又称恶魔。意译杀者、夺命、能夺命者、障碍。此外,若梵汉并举则称为‘魔障'

  鬼 在中国明朝之前并非认为是害人,吸人精魄的。应为中国对先人是极度尊崇的、膜拜的。在中国古代对待正邪是看他的行为,并不是以为是妖就坏、是仙就好。就像有妖道、邪僧一样。而并不像西方天使就是正义,吸血鬼就是邪恶的。鬼,又称亡灵,传说是死亡之后留下的魂魄,常被认为是死人的幽灵。鬼也许不存在,毕竟没有人能够证实,但也没有人能够说明鬼不存在。

  妖泛指一切人类无法理解的自然现象,超出常识范围的异常行为,或能发挥出不可思议力量的个体(能量体),包含各种鬼怪变化之物,属于一种超自然的存在。人们经常会把妖怪和西洋的怪物、妖精等传说生物联想在一起。

  神与仙的关系

  在道教中神与仙是有差别的。

  葛洪可能是第一个对这两者的属差做出明确区分的人(任先生编的《中国道教史》所引的“神人主天,……,仙人主风雨,……”),他认为“神灵异类,非可学也。” 即神灵与人在本质上不同,有天然不可逾越的界限,人类是不可能通过修炼之类的途径达到一种异质的状态——神的。

  而仙就不是那样不可及了,至少从字型上来看他们与人是有密切关系的。仙只是人中“得道者”而已,是人通过努力可以实现的目标。在葛洪看来老子这样的宗师,也并非“神异”,只是“得道之尤精者”、“道主”,可为“天神所济、众仙所从” 罢了,也只是可以学成的仙,而非只能仰视的神。

  换句话说,仙是有心向道之人的范本,修行的目标、先例和希望,而神最多也只能是对人的成仙起指导和帮助作用。神是人永远需要仰视的境界。

  放眼看去,道教的神仙谱系实在是乱得可以(虽然陶弘景等一系列人也有过总结),“……有众多的道君、天尊、天神地祗、五方帝君、星官、五岳山川鬼神。甚至有先秦诸子百家学者、秦汉以来著名的神仙方士、西王母、东王公等神话传说人物,三皇五帝、秦皇汉武等历代帝王将相、王公士大夫等等,……” 。

  ●总体看来道教的神分为以下几类:

  一类是高高在上,由道化成的具有人格的至上神,这类神一般是以被崇拜的对象,天界和仙人管理者的面目出现的。他们是道教的重要经典降世(即经典的出世)的讲说、传授者,也是经典权威程度的保障者。此类神有元始天尊、太上大道君、十方飞仙神人、三清等等。他们是真正的天地主宰者。在重存思的上清派处,他们也是存想的对象。

  另一类为体内神,这类神 “镇守在人体各部位关节,开生门,塞死户,调气生津,固精安神。”, 有名号、形象、服色、居处、职司、僚属等等,主要是作为内视存思、念颂的对象,以达到还神去病,甚至长生成仙的目的。如“发神苍华字太元,脑神精根字泥丸,眼神明上字英玄,鼻神玉垄字灵坚,耳神空闲字幽田,舌神通命字正伦,齿神锷峰字罗千,一面之神宗泥丸,泥丸九真皆有房,方圆一寸处此中,同服紫衣飞罗裳,但思一部寿无穷。” 、“心神丹元字守灵,肺神皓华字虚成,肝神龙烟字含明,翳郁导烟主浊清,肾神玄冥字育婴,脾神长在字魂停,胆神龙耀字威明,六腑五脏神体精,皆在心内云天经,昼夜存之自长生。” 。

  第三类则是道教从古代宗教自然崇拜和鬼神崇拜中继承下来的、民间信仰的俗神。这类神灵通常被认为是能在自己所执掌的方面予人祸福。比如说日神、月神、星辰之神、山神、河神、风神、雷神、户神、灶神等等,通常是道俗共祭。

  ●道教的仙分为以下几类:

  道教的仙据葛洪的说法分为三类:

  “按仙经云,上士举形升虚,谓之天仙。中士游于名山,谓之地仙。下士先死后蜕,谓之尸解仙” 。而在民间人们几乎把所有的历史文化名人都好心的视为仙人下凡或飞升而去,不愿看到他们像凡人一样最终也会成为一堆腐骨。举个例子说,都江堰现时,人们为纪念李冰父子所修的庙宇也成了道教胜地,好些道士道姑在忙碌地组织人们的祭拜活动。道教仙系的复杂性、混乱性由此可见一斑。

  ●葛洪尽管对神与仙做了区分,这也只是他论证其“仙可学致”的仙道思想时逻辑上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而非明确的以将二者界定清楚为目的,因此他的区分是不充分的,甚至是不自觉的,以至于他自己在《神仙传》中对“神”、“仙”二词的使用都不十分的规范(虽说也能看出区分的痕迹)。书中的93篇传记似乎全是仙人的事迹,因此确切地说《神仙传》应该叫做《仙传》。

  神与仙的区别

  “神仙”

  一般是指修炼得道,神通广大,变化莫测而又长生不死之人。即“神仙者,所以保性命之真而游求于外者。”“神仙”也称“仙人”、“真人”,统称“仙真”。其实,神与仙是有区别的,神是先天自然之神,是出于天地未分之前,也称先天之圣,是先天就存有的真圣,按《抱朴予》的说法,是属于神异类,“非可学也”。比如三清尊神、玉皇大帝、南极仙翁等天界尊神,就不是世间的凡人通过修道能够修成的。仙是后天在世俗中修炼得道之人,也称后天得道仙真,凡是通过长期的修炼,最终达到长生不老的人,就是仙人。中国古籍中的“神”字,内涵相当丰富,既包含有“超自然力”,人们难于预测、驾驭者谓之神,如《易》曰:“阴阳不测之谓神”,又日:“唯神也,不疾可速,不行而至。”又有精气等谓之神,如“子曰:‘气也者神之盛也,魄也者鬼之盛世。’”又有“圣人之精气谓之神,贤智之精气谓之鬼。”还有长生不死者谓之神,如《家语》曰:“不食者,不死而神。”可见“神”既包含先天神灵,也包含有精气之神和希求不死之愿望。道教谓老而不死曰仙。汉末刘熙所着《释名》一书解释:仙,迁也;迁入山也,故其制字人旁作山也。葛洪说:若夫仙人,以药物养身,以术数延命,使内疚不生,外患不入,虽久视不死,而旧身不改。苟其有道,无以为难也。钟、吕认为,所谓仙与人的分野,在于阴阳状况的不同。纯阳而无阴者,仙也;阴阳相杂者,人也。负阴抱阳而为人也。

  (二)神仙的形象及特性

  关于神仙的传说,早在先秦时代就已经在中土广泛流传。《庄子.逍遥游》中说:“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在燕齐海滨一带,传说有蓬莱、方丈、流洲三神山,山上有仙人和不死之药,禽兽尽为白色,所居宫阙都用金银做成。《神仙传》中也对仙人作了许多形象生动的描述:或者耸身入云。无翅而飞;或者驾龙乘云,上造天阶;或者化为鸟兽,浮游青云;或者潜行江海,翱翔名山;或者吸食而气,辟谷茹芝;或者出入世间而人不识,或者隐其身而莫能见。仙人可以上天入地,可以潜江隐身,神通广大,无所不能。

  (三)神仙的品位

  道教最早经典《太平经》中的神仙体系为六等:“一为神人,二为真人,三为仙人,四为道人,五为圣人,六为贤人,此皆助天治也。神人主天,真人主地,仙人主风雨,道人主教化吉凶,圣人主治百姓,贤人辅助圣人,理万民录也,给助六合之不足也。”晋代葛洪的《抱朴子》将仙人分为三等:“上士举行升虚,谓之夭仙;中土游于名山,谓之地仙;下士先死后蜕,谓之尸解仙。”《天隐于》又将仙人分作五类;在人称人仙,在天称天仙,在地称地仙,在水称水仙,能神通变化称神仙。《太真科》中又分为九品:“上仙、高仙、大仙、神仙、玄仙、真仙、灵他、至仙。

  (四)神仙统辖的洞天福地

  据《云笈七签》载:道教有三十六天说(圣境四天、四梵天、三界二十八天),三十六天总由三宝君所统。其欲界为“有色有欲”,“交接阴阳,人民胎生”。欲界以上为色界、无色界,“人寿命长”,但未断生死。四梵天又叫种民天、圣弟子天,“人断生死,三灾之所不能及”。三清境是九圣、九真、九仙所居。

  道经载:八方巨海之中有十洲三岛,皆人迹所稀绝,为仙人游息之处,有不死之仙草。十洲为祖洲、瀛洲、玄洲、炎洲、长洲、元洲、流洲、生洲、凤鳞洲、聚窟洲。三岛即昆仑、方丈、蓬丘。在地上的诸名山中,有仙人及真人统治之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其中,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是上天遣群仙统治之所。七十二福地,在名山大川之间,上帝命真人治之,多得道之所。

  (五)神仙实有、神仙可学

  道教认为神仙是真实存在的,道教大量的神仙记传、神仙故事、神仙传说等,都以生动的实例来论证神仙的存在。葛洪《抱朴子内篇》中《论仙》、《对俗》两篇,反驳怀疑神仙存在的种种观点,论证神仙实有。有人认为,有存必有亡,有生必有死,这是人之常理,““未闻有事于万年之春,久视不已之期者矣。”《抱朴子》说:“夫存亡始终,诚是大体,其异同参差,或然或否,变化万品,奇怪无方,物是事非,本钧未乘,未可一也。”认为天地无穷,电鹤长存,所以未必所有的人和物都遵循生死存亡的规律。有人从人皆禀气而生,“受气皆有一定’出发,断定所有的人“皇天赋命,无有彼此”,都有生死。《抱朴子》指出,人有差异,物有变化,因而存在着特殊的人,可以变为仙。世俗之人,多不“知道”,不“行道”,不信神仙,迷恋名利,自然成不了神仙,见不到神仙。

  《对俗》篇继续论证神仙实有。有人说:“龟能土蛰,鹤能飞天,使人为须臾之蛰,有顷刻之飞,犹尚不能,其寿安可学乎?”《抱朴子》指出,人虽然不能“土蛰”、“飞天”,但万物之中人最为灵,自有高出动物之处,“真人仅今学其道引以延年,法其食气以绝谷,不学其土蛰与天飞也”,不妨碍能修仙。

  道教谓人人皆含道性,“我命在我不在天”,皆可修道成仙。首先,道生万物,道寓于物,而道是永恒的,“道不可见,因生以明之”(见《太上老君内观经》),“生,道之别体也”(见《老子想尔注》,所以“学生”守道,就可以像道那样永恒。“深根固蒂”即可“长生久视”。《抱朴子内篇.至理》说:“夫人在气中,气在人中,自天地至于万物,无不顺气以生者也”,因此只要服气、守一,返朴归根,就可长生,可以成仙。

  其次,用形神关系理论,论证可以修道成仙。通过对事物的变化和医药等的作用,来类推神仙可成,神仙实有,神仙可学。为此,道教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仙学理论和修仙方术。

  仙是佛的概念被引入中国前一切修行的唯一正果,从上古的天帝到某些地方还在拜着的黄龟龟都被划作仙。在话中,仙摆脱了世间万物被轮回所制的枷锁,超越时间和空间游荡于宇宙之间,他们无生无灭,无所不能,与天地同寿,他们中有开天辟地的上仙,也有修炼而成的飞仙——虽然很多仙依然保留有自己的很多思想和特征。从这些概念上,我们可以知道,中国神话中的仙和其他外国神话中的神更为贴近,不过也有一些不同,这点我们稍后会讲到。

  所谓得道而成仙。作为道教在中国的神话中的最高境界,仙一向有着最高的地位,即使是在西游这些佛教概念为主的作品中,我们也可以看见这些仙和佛同起同坐的场景。时至今日,很多南方沿海城市和名声山峦中依然有诸多对仙的崇拜——固然很多人的对仙的概念已经混淆。

  从仙的来源和属性分类的话,仙能被分为五类,也就是著名的天、地、神、人、鬼(次序是按照境界来划分的)。

因为数字九有多种含义:古代中国中的数字9即为龙。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在中国古代,九为阳数的极数,即单数最大的数,于是多用九这一数字来附会帝王,与帝王有关的事物也多与九有关,帝王之位称“九五”,帝王称“九五之尊’”。

我国民间对“九”也很偏爱,这表现在凡事用“九”作计量单位,“数九”便是一例,南朝梁代《荆初岁时记》记载:“俗用冬至日数及九九八十一日,为岁寒”此后,“九九歌”便开始在民间流传。

2、在中国古代建筑的设计中多有体现,北京的恭王府原来是和珅的府邸,里面的走廊、窗棂等处的装饰都是蝙蝠,据说总共有九千九百九十九只,蝙蝠谐音“福”,取福运长久之意。如再加一“福”,又是“万福”,而那一“福”,正是藏在假山里面的康熙御笔“福”字。

3、皇帝作为九五之尊,更是离不开“九”,他穿着九龙袍,住处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的高度都是九丈九尺,大门上的门钉也都是横九排、竖九排,一共九九八十一颗,这些都是长久的象征。当然,天坛、故宫对“九”的崇拜可能有着更深层的意义。

考古发现,大地湾仰韶文化晚期的宫殿F901遗址就是八柱九间的格局,距今已经有五千多年了,而后世宫殿基本都沿袭了这样的建筑模式。

4、“九”还有着谐音“久”这一优势,通过数量上“九”的强调和重复,又有着“长久”的寓意,从而更受到古人的喜爱。人们追求十全十美,数目字“十”代表着“满”,但古人又认为月满则会亏,物极则会反,盛极则会衰。相对而言,“九”恰好是在上升趋势中,而且是上升到了一个极点,是有限之极,因而“九”被看作是“至尊之数”。

这种“至尊”的地位往往掺杂神秘性和神圣性,如上古时期与原始信仰有关的“九歌”即是一例。此外,佛道两教也都将“九”看作一个重要的修行之数。如佛教有“九谛”、“九禅”、“九僧”等,道家有“九转丹”,据说吃了就能成仙,道教的神仙社团“九仙”、“九真”、“九圣”等,也都是以“九”为编制名额。

5、在文学中也有“九”信仰的痕迹,如《水浒传》中说九天玄女搭救了宋江,给了宋江天书,嘱咐其要“替天行道”。道教认为北斗丛星中有三十六天罡神和七十二地煞神,《水浒传》中说洪太尉误放走了三十六天罡星、七十二地煞星,他们转世为一百单八好汉,这都是九的倍数。

《西游记》中提到的法术有“三十六变”、“七十二变”,一个跟头“十万八千里”,还有“九九归真”、“九九八十一难”的说法也都是九的倍数,可见,“九”在佛道思想及民间信仰中,都占有重要位置。

扩展资料:

“九五之尊”的来历

“九”和“五”象征帝王的权威,称之为“九五至尊”,中国古代把数字分为阳数和阴数,奇数为阳,偶数为阴。阳数中九为最高,五居正中,因而以“九”和“五”象征帝王的权威,称之为“九五至尊”。

“九五”一词来源于《易经》。现在流传下来的《易经》版本据说为周文王所演,因此也称为《周易》。《周易》六十四卦的首卦为乾卦,乾者象征天,因此也就成了代表帝王的卦象。乾卦由六条阳爻组成,是极阳、极盛之相。从下向上数,第五爻称为九五,九代表此爻为阳爻,五为第五爻的意思。

由于易经的阴阳转化之道,盛极必衰,因此“九五”是为“飞龙在天”,而“上九”(乾卦第六爻)则为“亢龙有悔”。从卦辞而言,“上九”为最阳之爻,再无上升的余地,必然要走向衰落。因此会呈凶相。故而九五是乾卦中最好的爻,乾卦是六十四卦的第一卦,因此九五也就是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的最好的一爻了,成为了帝王之相。

这里的“九”本不是具体的数字,而是判别数字阴阳属性的符号。后来人们把“九”和“五”作为具体的数字来运用,窃以为一来是为了契合代表帝王的“九五”之爻;再者,“九”和“五”两个数字在建筑上的使用也是非常符合美学原则的。《周易》的释义词句有“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

《周易》是中国最古老的经典之一,历来被尊为六经之首,对中华民族的各个领域都有深远影响,因此“九五”一词来源于《周易》之说应比较可信。

参考资料:

-九

参考资料:

-九五之尊

中国人以单数为吉祥

比如说:三清、福寿禄三星、三山、五岳、五虎将、五帝、七曜、北斗七星,尤其对九情有独钟:

天有九霄,地分九州,冥彻九幽、官列九品就连皇帝都叫“九五之尊”。

在神话中出现的“十八罗汉”“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三十六雷部正将”“一八零八将”都是九的倍数。

后来佛教引入中国,“四”逐渐成为一个新的吉祥数字,比如说“四大天王”“四大金刚”。

古代中国词语中数字的含义(参考文献《现代汉语词典》)

一尘不染: ①佛家称:色,声,香,味,触,法为六尘,修道的人不被六尘所玷污叫“一尘不染”,泛指人品纯洁丝毫没沾染坏习气。②借指环境非常清洁。

二十八宿:我国古代天文学家把天空中可见的星分成二十八组,叫二十八宿,东方苍龙七宿是:角,元,氐,房,心,尾,箕;北方玄武七宿是:斗,牛,女,虚,危,室,壁;西方白虎七宿是:奎,娄,胃,昴,毕,觜,参;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

二十四节气:指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二十四节气表明气候变化和农事季节。

二十四史:指旧时称为正史的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即〈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唐书(旧唐书)〉〈新唐书〉〈五代史(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

三从四德:封建礼教束缚,压迫妇女的道德标准之一。三从: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妇德,妇言,妇容,妇工(妇女的品德,辞念,仪表,女工)。

三纲五常:封建礼教所提倡的人与人之间的道德标准。三纲:夫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五常说发不一,通常指仁,义,礼,知,信。

三不知:泛指对事物的开始,经过,结局全不了解。又有“一问三不知”。

三皇五帝:指古代传说的三个帝王说法不一,通常称伏羲,燧人,神农为三皇或称天皇,地皇,人皇。五帝:传说中的五个帝王,通常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三夏:①夏收,夏种和夏管的统称 ②指夏季的三个月

三秋:①秋收,秋耕秋播的统称 ②指秋季的三个月或农历九月 ③指三年,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三教九流:三教指儒教,佛教,道教。九流: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泛指宗教学术中各种流派或社会上各种行业,也泛指各种各样的人。

四大皆空:佛教用语。指世界上一切都是空虚的,是一种消极思想,古印度认为:地,水,火,风是构成宇宙的四种元素,佛教城称其为“四大”。

四声:①古汉语字调有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四类,叫四声。②普通话的字调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类,也叫四声(轻声在外)。③ 泛指字调。

四时:指春,夏,秋,冬四季。

四则:加,减,乘,除四种运算的总称。

四书五经: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指易书,诗,礼,春秋,五种儒家经书。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指不参加劳动,分不清常见的农作物。四体:指人的两上肢和两下肢。五谷:稻,黍,稷,麦,菽。

五彩:原指青,黄,赤,白,黑五种颜色,后泛指颜色多。

五代:唐朝以后,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先后在中原建立的政权时期,公元907年-960年。

五更:① 从黄昏到拂晓一夜间分为五更,即一更,二更,三更,四更,五更。② 指第五更。

五官:指耳,口,目,鼻,身,通常指脸上的器官。

五金:指金,银,铜,铁,锡,泛指金属。

五伦:我国封建时代称巩固封建秩序的五种伦理关系,即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

五味:指甜,酸,苦,辣,咸,泛指各种味道。

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我国古代思想家企图用这五种物质来说明世界万物的起源。

五音:① 中国五声音阶上的五个级,相当于现代简谱上的1,2,3,5,6,唐代以来叫:合,四,乙,尺,工,更古的时候叫:宫,商,角,徵,羽。② 音韵学上指喉音,牙音,舌音,齿音,唇音。

五岳: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五体投地:指两手,两膝和头着地,是佛教最恭敬的礼节。比喻敬佩到了极点。

五脏六腑:五脏指心,肝,脾,肺,肾五种器官,六腑:中医称胃,胆,三焦,膀胱,大肠,小肠为六腑。

六亲:泛指亲属。较燥的说法是父,母,兄,弟,妻,子。

六神无主:形容惊慌或着急而没有主意。六神:道教指心,肺,肝,肾,脾,胆六脏之神。

六甲:古代用甲,乙,丙,丁等十天干和子,丑,寅,卯等十二地支依次相配成六十组干支,其中起头是“甲”字的有六组,故称“六甲”,因笔画比较简单,多为儿童练字之用,此为学六甲,古代妇女怀孕称“身怀六甲”。

七窍:指两眼,两耳,两鼻孔和口。

七言诗:每句七字的旧诗,有七言古诗,七言律诗,七言绝句。

八节:指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八个节气。

八仙:古代神话中的八位神仙:汉钟离,张果老,吕洞宾,李铁拐,韩湘子,曹国舅,蓝采和,何仙姑。

八卦:我国古代的一套有象征意义的符号,用“—”代表阳,用“--”代表阴,用三个这样的符号组成八种形式,叫做八卦,每一卦形式代表一定的事物,八卦互相搭配又得六十四卦,用来象征各种自然现象和人事现象,后来用于占卜。

生辰八字:旧时用天干地支表示人出生的年,月,日,时,合起来是八个字,迷信的人认为根据生辰八字,可以推算出一个人的命运好坏。

九泉:指人死后埋葬的地方,迷信的人指阴间。

九天:极高的天空。

十恶不赦:形容罪大恶极,不可饶恕。十恶:旧指十种重大罪名,如谋反,不义等。

十三经:指〈易经〉〈书经〉〈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记〉〈尔雅〉〈孟子〉十三种儒家的经传。

“三”这个数字,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出现得很频繁,也有很多深意。

三才指天、地、人,这个说法出自《易经》。《易传·系辞下》:“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易经·说卦》:“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

其实许多古老的神话故事中,也包含着三才思想。比如盘古开天辟地的创世神话,其实表现的就是天、地、人三才思想。还有共工怒触不周山,传说不周山崩之后,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地覆东南,自此天道左行,地道右迁,人道尚中。

《易经》中体现了人可以向天、地学习,人道可以与天道、地道会通,通过法天正己、尊时守位、知常明变,可以建功立业,改变命运的思想。所谓“三才之道”就是高扬人道旗帜,人与自然休戚与共、和谐发展之道。据《周礼正义》卷七十四:“三才,天地之人道”。所以,“三才”,应该是指“人”和人化的“天”和“地”。

天地有“三”。《三字经》说:“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古代民间谚语说:“天有三宝日月星,地有三宝水火风,人有三宝精气神。”于是就有了那副千古绝对:“三光日月星,四诗风雅颂。”

古代将天空分为“太微垣、紫薇垣、天市垣”三部分,合称“三垣”。

地有“三山五岳”(三山指黄山、庐山、雁荡山,五岳指泰山、华山、衡山、嵩山、恒山)和“三江五湖”(三江有多种说法,《国语·越语上》韦昭注以吴江﹑钱塘江﹑浦阳江为三江。《水经注·沔水》引郭璞说以岷江﹑松江﹑浙江为三江。《尚书·禹贡》陆德明释文引《吴地记》以松江﹑娄江﹑东江为三江。《汉书·地理志上》颜师古注以北江﹑中江﹑南江为三江。)。长江有“三峡”(巫峡、瞿塘峡、西陵峡)。传说海外有三仙山,为蓬莱、方丈、瀛洲,是神仙居住的地方,故秦始皇派徐福去求取不死仙药。

季节有“三”。春有三春(孟春、仲春、季春),秋有三秋(孟秋、仲秋、季秋),故而古诗词有“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有三秋桂子,十里桃花”之句;夏有三伏(头伏、中伏、末伏),冬有三九,三伏最热,三九最冷,所以有“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冷在三九,热在三伏”“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等谚语。

传统建筑有“三布局”,比如秦汉以来历代都保持的“三大殿”,皇宫有“三宫六院”,宗教建筑的“三重院落”。

古代把法律条文写在了三尺长的竹简或木简上,故称“三尺法”,简称“三尺”。《史记·酷吏列传》:“君为天子决平,不循三尺法……”古代刑法史有“三典”之说,审判案件叫“三推六问”,刑具有“三木”,最残酷的刑罚是“夷三族”。汉代有“三法司”,唐朝有“三司使”,明代重大案件,经刑部、都察院、大理寺联合审理,时称“三堂会审”。审问对质也叫“三曹对案”(三曹是指在诉讼中的审判、原告、被告三方)。刘邦入关,“约法三章”,对安定民心起了很大作用。

古代礼仪和“三”关系密切。“礼让三分”“礼以三为成”,“三”是标准也是极限,过或不及,都是失礼。所以臣民朝见天子要“三跪九叩”“三呼万岁”。“三沐三熏”是对人极尊敬的礼节。日常酒宴也要“酒过三巡”才能说正事。结婚有“拜天地、拜高堂、夫妻交拜”三道大礼。许多地方古代有先人去世三日后下葬的习俗……

儒家讲究“三纲五常”(三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指仁、义、礼、智、信。),还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妇女要遵循“三从四德”(“三从”指幼从父、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指妇德、妇言、妇容、妇工。),要“三贞九烈”。

古代祭祀有“三礼”:天神、地祇、人鬼;祭品有“三牲”:猪、牛、羊。

古代官职也离不开“三”。历代都有“三公”:周代是太师、太傅、太保(也作司马、司徒、司空),秦汉为丞相(大司马)、太尉(大司徒)、御史大夫(大司空)。太师、太傅、太保自北魏以后又称三师,南宋又改称三公。东汉末年的袁绍,人称“四世三公”。隋唐确立了三省六部制, 三 省包括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包括吏部、礼部、兵部、度支(后改为户部)、都官(后改为刑部)和工部。

商代的军队组织分右、中、左三师,周代军队分为“三军”(中军、上军、下军)。所以《论语》里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乡试三年一次,考试分三场;会试也分三场;殿试录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分别为:状元、榜眼、探花,合称三鼎甲,后来把一些比赛的前三名也称为“三甲”。乡试第一名叫“解元”,会试第一名叫“会元”,殿试第一名叫“状元”,合称“三元”,一个人如果三次考试都获第一,就叫“连中三元”。

“三”是吉祥的数字。三阳开泰(或作三羊开泰)是《易经》里最为吉祥的一卦。

道家有“三清”( 指道教所尊的玉清、上清、太清三清胜境,也指居于三清仙境的三位尊神,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道教有三尸神,三尸神又称“三彭”或“三虫”。道教认为,人身中有三条虫,称为上尸、中尸、下尸,分别居于上、中、下三丹田。三尸神是兼管监视、告密、教唆、破坏等种种恶行的驻身神。所以俗话形容人生气暴怒就说“三尸暴跳,七窍生烟”,金庸武侠小说《笑傲江湖》中有一种毒药叫“三尸脑神丹”。道教还有三师,分别是度师、籍师、经师。道家谓人有三魂:一曰胎光,二曰爽灵,三曰幽精,也就是民间所说的“三魂七魄”。

佛教有“三宝”(佛、法、僧),于是民间有“无事不登三宝殿”的说法。佛的法相有“三头六臂”,佛教经典有“经、律、论”三藏,菩萨里有“三大士”(观音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佛教还有“三世佛”(“三世佛”有两种说法,一种是依“三世”原本的时间意义而划分的过去佛、现在佛与未来佛,而另一种是按地域划分势力范围,此三世佛是指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佛,中央娑婆世界的释迦牟尼佛,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前一种三世佛称为竖三世佛,后者为横三世佛。 竖三世佛即过去佛燃灯佛,现在佛释迦佛,未来佛弥勒佛。“三世”又叫“三际”。)

佛教以兔、马、象渡河入水之深浅,喻小、中、大三乘证道的高下,叫作“三兽渡河”。三昧是佛教的修行方法之一,意为排除一切杂念,使心神平静。《封神演义》和《西游记》里都有“三昧真火”。佛家常说“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三界”指:欲界、色界、无色界。

佛教的因果轮回学说有“三生”之说,即“前生”“今生”“来生”。杭州天竺寺有“三生石”, 传说唐代李源与僧人圆观友善,同游三峡,见妇人打水,圆观说:“其中孕妇姓王者,是某托身之所。”便约定十二年后中秋月夜,和李源相会于杭州天竺寺外。这天晚上圆观果真圆寂,而孕妇也正好生了孩子。到了约定的日期,李源赴约,听见一个牧童歌唱《竹枝词》:“三生石上旧精魂,赏月吟风不要论。惭愧故人远相访,此身虽异性长存。”李源因此知牧童就是圆观之后身。(见唐袁郊《甘泽谣·圆观》。)现在还有成语“三生有幸”。

《西游记》里猪八戒奉观音菩萨之命戒了“三荤五厌”(泛指荤腥食物),所以唐僧给他起名“八戒”。

帝王将相和文人雅士离不开“三”。大禹治水“三过其门而不入”。周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尚且侍奉殷商。城濮之战,晋文公见了楚军先要“退避三舍”。孙权夸赞吕蒙,说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孔子读《易经》,“韦编三绝”。孟母教子曾“三迁”。冯谖劝孟尝君要“狡兔三窟”。晏婴也曾“二桃杀三士”。王羲之写字“入木三分”。唐伯虎戏秋香要“三笑”。

君子每天要“三省吾身”,做事要“三思而行”。极度的思念叫做“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松竹梅是“岁寒三友”,一直被文人所喜爱。隐士有“三径”,陶渊明说“三径就荒,松菊犹存。”苏秦张仪这样的说客都有“三寸不烂之舌”。

民间更是离不开“三”。古代社会各种各样的人统称为“三教九流”(三教指三大传统宗教—— 儒教、道教、佛教。所谓的 九流 ,实际上是指“上中下”三等。),也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在古代,“三更半夜”可不能随便出门。古代中国民间女性常见的几种职业有“三姑六婆”(三姑即尼姑、 道姑 、卦姑;六婆指 牙婆 、媒婆、 师婆 、 虔婆 、药婆、稳婆)。人有“三亲六故”(三亲”即指宗亲、外亲、妻亲,六故,指父、母、岳父、岳母、自己、妻子方面的熟人),男子有“三妻四妾”,娶亲要“三茶六礼”(我国旧时习俗,娶妻多用茶为聘礼,所以女子受聘称为受茶。六礼,即婚姻据以成立的 纳采 、问名、纳吉、纳征、请期、 亲迎 六种仪式)。最常见的人名不过是“张三李四”。大街小巷叫“三街六巷”。

人的内脏有“三焦”,穴位有“三关穴”,古代妇女的小脚叫“三寸金莲”,“三折肱”为良医,中药里有“三七”。剑长三尺,“三尺”也指宝剑。瓷器有“唐三彩”。

本事不大那叫“三脚猫”,做事情最多可重复三次,但不能超过,这叫“事不过三”,珠算口诀有“三下五除二”,还有“一而再,再而三”“一问三不知”“三不管地带”“人分三六九等”“三天不打上房揭瓦”“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三句话不离本行”等等日常俗语。

音乐中也有“三”。歌声优美,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叫“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孔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古曲有“阳关三叠”。打拍子有“一板三眼”。音乐的美妙也叫“朱弦三叹”,清代查慎行《送陈泽州相国予告归》诗曰:“《 流水 》一弹真绝调, 朱弦 三叹有余音。”乐器也有“三弦”。

古代有“三皇五帝”(三皇有多种说法:天皇、地皇、泰皇,出自《史记·秦始皇本记》;天皇、地皇、人皇,出自《史记·补三皇本记》;燧人、伏羲、神农,出自《尚书大传》;伏羲、神农、黄帝,出自《三字经》。),夏、商、周为“三代”,魏、蜀、吴是“三国”,禹、汤、文王称为“三王”。周公礼贤下士,曾“一饭三吐哺,一沐三握发”。殷有三仁,《论语》说:“微子去之, 箕子 为之奴, 比干 谏而死”。汉初三杰,是萧何、韩信、张良。文学史上有“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三苏(苏洵、苏轼、苏辙),明代有三袁(“明代三袁”又称“公安三元”,指: 袁宏道 、 袁中道 、 袁宗道 )。

《史记·项羽本纪》说“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后用“亡秦三户”指不畏强暴,奋起推翻黑暗统治。

除了这些,常见成语还有“三人成虎”“三足鼎立”“三令五申”“三缄其口”“低三下四”“几次三番”“三言两语”“此地无银三百两”“日上三竿”“两面三刀”“朝三暮四”“新官上任三把火”等等。

中国古代作家的创作思路,也深受“三”的影响。传说古代有“三坟五典”( 三坟 :指伏羲、神农、黄帝的书;五典:指少昊、 颛顼 、高辛、唐、虞的书。相传为我国最早的古籍。)《诗经》有“风雅颂”三部分,启蒙经典有《三字经》,前四史中有《三国志》,兵书有《三略》,《春秋》有“三传”(即《 公羊传 》《 谷梁传 》《 左传 》。)明代冯梦龙有小说集《三言》(《 喻世明言 》、《 警世通言 》、《 醒世恒言 》)。《三国演义》里有“桃园三结义”“三顾茅庐”“三气周瑜”,《水浒传》有“三打祝家庄”,《西游记》有“三打白骨精”“三调芭蕉扇”,《红楼梦》有“刘姥姥三进荣国府”……

总之,尊尚“三”的传统浸透古代社会的方方面面,甚至影响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审美心理。

�������]�����

天上没有神仙。神仙一把都是出现在神话中。不管是在中国神话还是西方宗教中,神仙都是存在的。“神仙”一般是指修炼得道,神通广大,变化莫测而又长生不死之人。即“神仙者,所以保性命之真而游求于外者。”“神仙”也称“仙人”、“真人”,统称“仙真”。

神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体现。

其实,神与仙是有区别的,神是先天自然之神,是出于天地未分之前,也称先天之圣,是先天就存有的真圣,按《抱朴子》的说法,是属于神异类,“非可学也”。

仙是后天在世俗中修炼得道之人,也称后天得道仙真,凡是通过长期的修炼,最终达到长生不老的人,就是仙人。中国古籍中的“神”字,内涵相当丰富,既包含有“超自然力”,人们难于预测、驾驭者谓之神。

其实,关于世界上是否真的有神仙存在这个问题一直都有太多的讨论,而在如今的中国,许许多多人其实都是无神论者,我们相信一切都可以由科学来解释,可是一旦碰到科学无法解释的东西时,我们又难免会想到是否和“神仙”有关系。这其实也是一种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体现。

中国神话里的问题

  魔 指夺人生命,且障碍善事之恶鬼神。全称魔罗,又称恶魔。意译杀者、夺命、能夺命者、障碍。此外,若梵汉并举则称为‘魔障'  鬼 ...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