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代只要有天降异象,就必有圣人现世?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0浏览:2收藏

为什么古代只要有天降异象,就必有圣人现世?,第1张

在人类古代历史潮流里,神权与王权的结合一直都持续存在着。在中国,夏、商、周时期的神权在统治者的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尽管在周朝过后,王权逐渐沦为了绝对性质的统治手段,但神权依旧没有被彻底消除,而是换了一种方式,化作了维护舆论与修饰表面工作的一种常用手段。

我们不管是在书上还是在影视剧中,时常会看到某地官员为了讨好帝王,总是会上书自己管辖的地域突然“天降祥瑞,”出现了凤凰、麒麟、神鹿等不可思议的动物或现象。其他大臣一听,便开口说些什么“陛下治世有道,天下海晏河清,位比尧舜,功盖三皇”之类的吹捧话语,皇帝一听便十分高兴,纷纷赏赐金银珠宝,朝堂上下一片祥和。然后再让人将这些祥瑞散布民间,大肆吹捧,便又能收割一片人心。

在中华历史上,一个国家要亡国之时,或者处于战乱时期,那么那一段时期的“天地异象”就会呈爆发式增长。例如清朝末年,人们看到的日食、月食、血月、荧惑守心等现象在一段时期内突然增多。这一部分是统治阶级把国家衰亡的锅甩给了天象,而另一部分则是有心人把这类现象夸大其词,好从中获利。事实上,这些伎俩其实都是帝王阶级惯用的手段。

不过这种方式并不是事件的专用,有时也施之以人,比如伟人的诞生时常伴随着天地异象,其实在中国历史上早也是用惯了的伎俩。除了汉高祖刘邦之外,隋文帝杨坚、唐高宗李渊、宋太祖赵匡胤、明太祖朱元璋、武则天、王阳明等等著名人物都曾在出生时,出现过天地异象。那么为何古代只要天降异象,都必有贤人、圣人现世?这种异象是干什么用的呢?对此专家表示,这跟买热搜一个道理,司马迁其实早已在《史记》中给出答案。

鲁迅先生曾夸奖《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而《史记》作为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和一部大型的较为完整的史书,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可谓是举足轻重了。《史记》中记载了从三皇五帝时期一直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而这其中,有许多关于天地异相的描写,用《太史公自序》来说,就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不过,《史记》并非最早记载天地异象的书籍,但它却是将这门技术以最成功,最广泛的姿态传播出去,并让它在中国历史上沿用了数千年。

据《史记·高祖本纪》记载,汉高祖刘邦并非他爹的儿子,而是一条龙的儿子。《史记》中说:“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於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翻译过来就是,刘邦是龙的儿子,刘母生刘邦之时,伴随着电闪雷鸣,天地昏暗等异象的出现。

除了这一段,《史记》中还记载过汉高祖梦中斩白蛇而起义的故事,并且在《鸿门宴》中,也描写过亚父范增能够观望一个人头上的“气。”范增说刘邦身上的气有五种颜色,并且都是龙虎的形状,足以说明此人不俗,让项羽杀掉他,结果项羽没听。后来的故事就是项羽“乌江自刎,”而刘邦开创了大汉帝国。司马迁以这样的方式,将神话故事加入到历史史书中,并将贤人、圣人的现世通过天降异象染上神秘的色彩,从而达到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效果。

《史记》曰:“由是观之,未有不先形见而应随之者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总是先看到上天形现,而后人间随之出现景象。”司马迁通过探索自然现象和人类社会相互作用的关系,然后将它们结合起来,加以神化,并最终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史家理论学说。于是他的史书之间,就多了许多拥有神秘色彩的描述手法。

这类手法的作用第一个无外乎是增加特色,第二则是用神化的表现方式来制造“天命观”以此树立君主的政治权威,第三便是美化改朝换代的行为,并将它们变成顺应天意的举动。可以看一下,许多出生时带有天地异象的君王,往往都是开国皇帝,就是此意。不过太史公这种表现形式虽然特殊,但是他的见解或是记载的历史就不是真实的历史了,那么作为一个史官,他就不太称职了。

司马迁在《史记》中的历史记载并不客观。他因为李陵事件被武帝处以宫刑,于是在《史记》中夹杂了个人情绪。他不喜欢卫青、霍去病,觉得他们出身低微,于是《史记》对他们的记载平平无奇。他与李氏家族走的很近,于是又用了大量的篇幅去描写吹捧李广、李敢、李陵。甚至将李陵投降叛变的事情进行了弱化和洗白处理。

尽管《史记》问题很多,但是它作为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二十四史之一。在我国的历史典籍中,拥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司马迁之名,也必将在中国历史上一直流传

根据古书上记载,历朝历代有伟人诞生的时候,会出现奇异的天象,像是在向世人宣告他的不凡,预示着他会有着不寻常的人生。

其实,这些伟人出生的时候有没有出现这样的异象,我们不知道,也无从查起。但这些出现异象的人,最后出人头地,成了万民景仰的对象。

例如汉高祖刘邦,在《史记 高祖本纪》中记载:“其先刘媪(刘邦母亲)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于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

还有在《明史·太祖本纪》记载:“母陈氏,方娠,梦神授药一丸,置掌中有光,吞之,寤,口余香气。及产,红光满室。自是夜数有光起,邻里望见,惊以为火,辄奔救,至则无有。比长,姿貌雄杰,奇骨贯顶。志意廓然,人莫能测。”

这都是伟人出生时异象,而他们也的确有着和常人不同的人生。

根据史料记载,当时的项羽拥兵40万,而刘邦这边只有区区的10万人,兵力的悬殊不可谓不大,所以,根据兵力方面的对比,刘邦没有赢项羽的机会。

项羽当时的亚父范增曾一再告诫项羽:“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彩,此天子气也。急击勿失。所以,要尽早除掉刘邦,不然,此人日后必成大患。”

也许是范增当时的预感太超前,项羽最终没有在鸿门宴上对刘邦下手,而历史的结局大家也都知道:刘邦最终成为了大汉天子,而项羽最后饮恨乌江。

司马迁将这段历史史实,与“究天人之际”结合到了一起,仔细读史记原著的时候,笔者对此深有体会。司马迁总结道:“由是观之,未有不先形见而应随之者也。”意思是:总是先看到上天形现,而后人间随之出现景象。

古往今来,历史学家们一直在研究这些异象,想通过它知道在历史长河中所真实发生的事情和其为何发生的缘由。然后通过得到的结果对未来世界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帮助。

于是逐渐形成了好多学问,而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学问就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对这个学问理解最深的,应属司马迁无疑了。

司马迁生活的年代,是一个尊崇英雄主义的历史时期,当时的进取精神以及开放的风格,这些特点十分显著,这个历史时期是人类文明的大跨步时代。

这个历史时期,人们的思维极度的活跃,在创造方面收获颇丰。可以说,当时的人们在思想上的追求以及视野的宽阔性上,都是后人难以追赶的。

其中关于“天”、“人”、“古”、“今”是当时乃至后来人都十分关注的一个命题。在《史记》中,出现了“天示”、“神示”、“梦遇”、“奇遇”、“预言”等等。

司马迁对于“究天人之际”的研究,从某种意义上讲,使客观世界上不可预测和可预测的界限都变得模糊起来。他将自己无法解释的,无法查证的,都归结于神灵。

但历史应是客观公正的,就算有一定的神秘色彩,也不能违背史实。神灵之说明显违背了这个原则。

虽然历史上的某些事会带有一定的神秘色彩,但这并不意味着研究历史要与神怪灵力相结合。这违背了历史的本意,历史是有一定的真实性的,不需要也不能加上个人的想法。

古代天象是指古代对天空发生的各种自然现象的泛称。包括太阳出没、行星运动、日月变化、彗星、流星、流星雨、陨星、日食、月>食、激光、新星、超新星、月掩星、太阳黑子等。

我国古代天象记录,是我国古代天文学留给我们的一份珍贵遗产。尤其是关于太阳黑子、彗星、流星雨和客星的记载,内容丰富,系统性强,在科学上显示出重要的价值。同时也反映了我国古代天文学者勤于观察、精于记录的工作作风。

我们的祖先极其重视对天象的观察和记录,据《尚书尧典》记载,帝尧曾经安排羲仲、羲叔、和仲、和叔恭谨地遵循上天的意旨行事,观察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了解掌握人们和鸟兽的生活情况,根据季节变化安排相应事务。

尧推算岁时,制定历法,还创造性地提出设置“闰月”,来调整月份和季节。

从这里我们也不难看出,在传说中的尧时已经有了专职的天文官,从事观象授时。史载尧生于公元前2214年,去世于公元前2097年,享年117岁。他为我国古代天文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从尧帝时期开始,我国古代就勤于观察天象,勤于记录。在长期的观察中,古人对太阳黑子、彗星、流星雨、客星,以及天气气象的记载,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古代天文学遗产,使我们看到了古代的天空,也感受到古代的天气气象。

黑子,在太阳表面表现为发黑的区域,由于物质的激烈运动,经常处于变化之中。有的存在不到一天,有的可达一个月以上,个别长达半年。这种现象,我们祖先也都精心观察,并且反映在记录上。

现今世界公认的最早的黑子记事,是约成书于公元前140年的《淮南子精神训》中,就有“日中有踆乌”的叙述。踆乌,也就是黑子的形象。

比《淮南子精神训》的记载稍后的,还有《汉书五行志》引西汉学者京房《易传》记载:“公元前43年4月……日黑居仄,大如弹丸。”这表明太阳边侧有黑子呈倾斜形状,大小和弹丸差不多。

太阳黑子不但有存在时间,也有消长过程中的不同形态。最初出现在太阳边缘的只是圆形黑点,随后逐渐增大,以致成为分裂开的两大黑子群,中间杂有无数小黑子。这种现象,也为古代观测者所注意到。

《宋史天文志》记有:“1112年4月辛卯,日中有黑子,乍二乍三,如栗大。”这一记载,就是属于极大黑子群的写照。

据统计,从汉代至明代的1600多年间,我国一些古籍中记载了黑子的形状和消长过程为106次。

我国很早就有彗星记事,并给彗星以孛星、长星、蓬星等名称。彗星记录始见于《春秋》记载:“鲁文公十四年(公元前613年)七月,有星孛入于北斗。”这是世界上最早的一次哈雷彗星记录。

《史记六国表》记载:“秦厉共公十年彗星见。”秦厉共公十年就是周贞定王二年,也就是公元前467年。这是哈雷彗星的又一次出现。

哈雷彗星绕太阳运行平均周期是76年,出现的时候形态庞然,明亮易见。从春秋战国时期至清代末期的2000多年,共出现并记录的有31次。

其中以《汉书五行志》,也就是公元前12年的记载最详细。书中以生动而又简洁的语言,把气势雄壮的彗星运行路线、视行快慢以及出现时间,描绘得栩栩如生。

其他的每次哈雷彗星出现的记录,也相当明晰精确,分见于历代天文志等史书。我国古代的彗星记事,并不限于哈雷彗星。据初步统计,从古代至1910年,记录不少于500次,这充分证明古人观测的辛勤。

我们的祖先非常重视彗星,有些虽然不免于占卜,但是观测勤劳,记录不断,使后人得以查询。欧洲学者常常借助我国典籍来推算彗星的行径和周期,以探索它们的回归等问题。我国前人辛劳记录的功绩不可泯灭。

流星雨的发现和记载,也是我国最早,在《竹书纪年》中就有“夏帝癸十五年,夜中星陨如雨”的记载。其最详细的记录见于春秋时期的《左传》:“鲁庄公七年夏四月辛卯夜,恒星不见,夜中星陨如雨。”鲁庄公七年是公元前687年,这是世界上天琴座流星雨的最早记录。

我国古代关于流星雨的记录,大约有180次之多。其中天琴座流星雨记录大约有9次,英仙座流星雨大约12次,狮子座流星雨记录有7次。这些记录,对于研究流星群轨道的演变,也是重要的资料。

流星雨的出现,场面相当动人,我国古记录也很精彩。

据《宋书天文志》记载,南北朝时期宋孝武帝“大明五年……三月,月掩轩辕……有流星数千万,或长或短,或大或小,并西行,至晓而止。”这次流星发生在公元461年。当然,这里的所谓“数千万”并非确数,而是“为数极多”的泛称。

流星体坠落到地面便成为陨石或陨铁,这一事实,我国也有记载。《史记天官书》中就有“星陨至地,则石也”的解释。至北宋时期,沈括更发现以铁为主要成分的陨石,其“色如铁,重亦如之。”

在我国现在保存的最古年代的陨铁是四川省隆川陨铁,大约是在明代陨落的,1716年掘出,重585千克。现在保存在成都地质学院。

有些星原来很暗弱,大多数是人目所看不见的。但是却在某个时候它的亮度突然增强几千至几百万倍,叫作“新星”;有的增强到一亿至几亿倍,叫作“超新星”。

以后慢慢减弱,在几年或10多年后才恢复原来亮度,好像是在星空做客似的,因此给这样的星起了个“客星”的名字。

在我国古代,彗星也偶尔列为客星;但是对客星记录进行分析整理之后,凡称“客星”的,绝大多数是指新星和超新星。

我国殷代甲骨文中,就有新星的记载。见于典籍的系统记录是从汉代开始的。《汉书天文志》中有:“元光元年六月,客星见于房。”房就是二十八宿里面的房宿,相当于现在天蝎星座的头部。汉武帝元光元年是公元前134年,这是中外历史上有记录的第一颗新星。

自殷代至1700年为止,我国共记录了大约90颗新星和超新星。其中最引人注意的是1054年出现在金牛座天关星附近的超新星,两年以后变暗。1572年出现在仙后座的超新星,最亮的时候在当时的中午肉眼都可以看见。《明实录》记载:

隆庆六年十月初三日丙辰,客星见东北方,如弹丸……历十九日壬申夜,其星赤**,大如盏,光芒四出……十月以来,客星当日而见。

我国的这个记录,当时在世界上处于领先水平。我国历代古籍中还有天气、气象的记载。夏代已经推断出春分、秋分、夏至、冬至。东夷石刻连云港将军

崖岩画中有与社石相关的正南北线。

商代关注不同天气的不同现象。甲骨文中有关于风、云、虹、雨、雪、雷等天气现象的记载和描述。

西周时期用土圭定方位,并且知道各种气象状况反常与否,均会对农牧业生产造成影响。《诗经·幽风·七月》,记载了天气和气候谚语,有关于物候的现象和知识;《夏小正》是我国最早的物候学著作。

春秋时期,秦国医学家医和开始将天气因素看作疾病的外因;曾参用阴阳学说解释风、雷、雾、雨、露、霰等天气现象的成因。

《春秋》将天气反常列入史事记载;《孙子兵法》将天时列为影响军事胜负的5个重要因素之一;《易经·说卦传》指出“天地水火风雷山泽”八卦代表自然物。

战国时期,重视气象条件在作战中的运用。庄周提出风的形成来自于空气流动的影响,并提到日光和风可以使水蒸发。《黄帝内经·素问》详细说明了气候、季节等与养生和疾病治疗间的关系。

秦代形成相关的法律制度,各地必须向朝廷汇报雨情,以及受雨泽或遭遇气象灾害的天地面积。在《吕氏春秋》将云分为“山云、水云、旱云、雨云”四大类。

汉代列出了与现代名称相同的二十四节气名,并且出现了测定风向及其他天气情况的仪器。西汉时期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和经学大师董仲舒指出了雨滴的大小疏密与风的吹碰程度有关。

东汉哲学家王充《论衡》,指出雷电的形成与太阳热力、季节有关,雷为爆炸所起;东汉学者应劭《风俗通义》,提出梅雨、信风等名称。

三国时期,进一步掌握了节气与太阳运行的关系。数学家赵君卿注的《周髀算经》,介绍了“七衡六间图”,从理论上说明了二十四节气与太阳运行的关系。

两晋时期,“相风木鸟”及测定风向的仪器盛行。东晋哲学家姜芨指出贴近地面的浮动的云气在星体上升时,能使星间视距变小,并使晨夕日色发红。晋代名人周处的《风土记》提出梅雨概念。

南北朝时不仅了解了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还开始探索利用不同的气候条件促进农业生产。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充分探讨了气象对农业的影响,并提出了用熏烟防霜及用积雪杀虫保墒的办法;北魏《正光历》,将七十二气候列入历书;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提出冬季“九九”为一年里最冷的时期。

隋唐及五代时期,医学家王冰根据地域对我国的气候进行了区域

划分,这是世界上最早提出气温水平梯度概念的。隋代著作郎杜台卿《玉烛宝典》,摘录了隋以前各书所载节气、政令、农事、风土、典故等,保存了不少农业气象佚文;唐代天文学家李淳风《乙巳占》,记载测风仪的构造、安装及用法。

宋代对于气象的认识更为丰富和详细,在雨雪的预测及测算方面更为精确。

北宋地理学家沈括的《梦溪笔谈》中,涉及有关气象的如峨眉宝光、闪电、雷斧、虹、登州海市、羊角旋风、竹化石、瓦霜作画、雹之形状、行舟之法、垂直气候带、天气预报等;南宋绍兴秦九韶《数书九章》,列有4道测雨雪的算式,说明如何测算平地雨雪的深度。

清代译著《测候丛谈》,采用“日心说”,全面介绍了太阳辐射使地面变热以及海风、陆风、台风、哈得来环流、大气潮、霜、露、云、雾、雨、雪、雹、雷、平均值及年、日较差计算法、大气光象等大气现象和气象学理论。

岁月推移,天象更迭。我们祖先辛勤劳动,留下宝贵的天象记录,无一不反映出先人孜孜不倦、勤于观测的严谨态度,无一不闪烁着我们民族智慧的光辉。这些,是我国古代丰富的文化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对今后更深刻地探索宇宙规律,都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仓颉我们小时候学习中国古典历史都不陌生,作为中国古代造字的鼻祖,仓颉在人们的心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从古时候开始,仓颉造字就已经十分深入人心,不但史书之中有多处记录,早在汉代就有建立仓颉庙供奉的传统,时至今日,全国各地仓颉庙仍然还有很多。

不过洗洗靠枕之下,仓颉造字出现在传说中的情况比较多,中国远古人使用象形文字比所谓仓颉造字的历史还要悠久,简单来说,仓颉并非是造字,而是将各个部落使用的图形文字,进行了一个系统的整理,并且开始进行推广使用,但是这也丝毫不影响仓颉在我们心中的地位,尤其是作为人类文明始祖的代表人物,被人们所牢记。

然而在《淮南子·本经》中却记载了这样一句话:“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所谓天雨粟,鬼夜哭,应该指的是天生异象,天上下雨下下来的是类似小米的颗粒,而鬼夜哭就更好理解了,是夜晚的时候,鬼在野地里哭泣,按理来说仓颉造字,造福的是全人类,然而在史书中记录这样一种极端的异象,究竟是为了什么?

实际上这样的记录,也充分说明了,在远古时候人们对大自然的崇拜,事实上在人类不断的进化发展过程中,人一直是处于一个弱势的代表,由于人不掌握自然的变化规律,因而将所有不能理解的事物,统统都视为是天地间有鬼神在作祟,尤其是人在面临灾难是所表现无力的情况,从而引发出人类对古老自然的崇拜之情。

仓颉造字,反映了一个什么道理呢?实际上代表了远古人类同大自然搏斗的代表,在整个天地间,人类也不再是弱势群体的代表,而是一群能够主宰自己命运的群体,他们所掌握的文字,事实上就是掌握了天地之间蕴含的自然规律,这样一来,即便是天地之间在出现任何变故,也将不再会影响人类生存和繁衍。

因为人类发明了文字,所以令天地间的鬼神感到畏惧,因而才有鬼神泣的说法,不过事实也确实是如此,因为人类文明的历史,也就是从有了文字以后开始的,在后来不断的发展中,我们人类开始逐渐的利用这些已经发现的规律,并不断的努力,最终彻底战胜大自然的威胁,并利用这些规律,来为我们人类办事。

两汉、三国帝王

汉高祖刘邦,早年为沛县一无赖,放荡不羁,终日纠结一帮狐朋狗友,为患乡里。后因参与秦末农民战争而发家,最终登上皇帝宝座。史载他出生时其母梦见与神人相遇,待临产雷电交加、风雨大作,天地为之昏暗,有蛟龙自天外破窗而入,盘旋于产床之上。已而,刘邦降生。

东汉安帝刘祜,出生时不断有神光充盈产房,并有一条赤红巨蛇盘旋于床笫之间。

魏文帝曹丕,坐享其父曹操创立之基业,代汉献帝而自立,因逼迫弟弟曹植做七步诗成为手足相残、刻薄寡恩的典型。史载他出生时,有青色的云气在产房上空凝结,“圜如车盖”,终日不散,望见的人都说这是“至贵之证,非人臣之气”。

蜀主刘备,先祖为汉室宗亲,但早沦落为涿郡百姓,“与母贩履织席为业”。适逢汉末黄巾大起义,结识关、张、赵诸位虎将,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最终开创蜀国。史载他为布衣时,在房屋东南角篱笆边“有桑树生高五丈余,遥望见童童如小车盖”,来往的人看见后“皆怪此树非凡”,相互传颂此家必出贵人。

东晋、南北朝帝王

东晋元帝司马睿,能够在西晋为匈奴所灭后,退保江东,与之划江而治,也算是一位守成之君,后因受南方士家大族掣肘,抑郁而死。史载他出生时产房内“有神光之异,一室尽明”,降世后相貌也很不平凡,“白豪生于日角之左,隆准龙颜”,双眼放射白光,“顾眄炜如也”。

宋武帝刘裕,出身与刘备类似,汉楚元王刘交之后,早年为彭城百姓,以军功起家,代晋自立。史载他出生时有神光照耀产房,一室尽明,当夜有甘露“降于墓树”。

宋文帝刘义隆,辛弃疾词“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的男主角,尚算是一位守成之君,但因未能有效处理皇位继承问题,被儿子弑杀。史载他出生时“有黑龙见西方,五色云随之”,居住的江陵城上空有紫云笼罩。

齐高帝萧道成,原为刘宋大将,以掌军权代而自立,在位期间曾扬言“使我治天下十年,当使黄金与泥土同价”。原居武进县时,“宅南有一桑树,擢本三丈,横生四枝,状似华盖”,左右邻里皆认为此家贵不可言。他出生后,“姿表英异,龙桑钟声”,更令人差异的是遍体生有鳞片,活似真龙。

隋、五代帝王

隋文帝杨坚,造就了封建史家艳称的“开皇之治”,尚算是一位明君,可惜识人不察,错让杨广继位,最终被儿子弑杀。他出生时产房内紫气萦绕,头生龙角、身长龙鳞,有龙的下颌,头顶有五道光束直冲苍穹,眼睛放射出耀眼的光芒,活生生一派真龙下凡的景象。他的母亲也因害怕而失手将其坠地,恰有河东尼姑突来拜访,见状后竟能大胆预测:“已惊我儿,致令晚得天下。”并且手中有天然的“王”字。

后梁太祖朱温,这个原叫朱三的农民,黄巢起义的叛徒,因出卖农民军而富贵,后又弑杀唐哀帝自立。在位期间荒*无度,因奸*儿媳,在皇位争夺中被儿子谋杀。史载他出生时产房内赤红的云气直冲云霄,左右邻里以为发生大火,提水来救,至其家时发现并无异常,都感到惊诧不已,

相互奔走传颂。

宋、辽、金帝王

宋太祖赵匡胤,本人具备优秀演员的潜质,因握有重兵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而夺取后周静帝孤儿寡母的天下。出生时有赤红的光气环绕产房,并伴有奇异的香气经宿不散,因而得名“香孩儿”。他出生后身体呈现金色,持续三日而没有消退。

宋太宗赵光义,此人与赵匡胤乃一母同胞的亲兄弟。以“烛影斧声”夺兄之位,为表明继位合法性,声言其母因梦有神人手捧太阳放入腹中而怀孕。出生时红光直透产房,在上空凝结,犹如大火之势,四邻街巷中都闻有奇异的香气。与其兄宣传几乎如出一辙。

宋英宗赵曙,以藩王身份进登皇位,曾演绎拼死拒当皇帝的闹剧,带有被逼与无奈的成份。史载他的母亲曾梦见有两条蛟龙与太阳自天而堕,遂“以衣承之”,因此怀孕。临产时,有赤光充盈满室,左右之人恍惚间能看见有黄龙在光中游弋飞腾。

宋神宗赵顼,在位期间支持著名的王安石变法,是一位立志革新旧弊、锐意进取的帝王。史载其母因梦见神人带其飞升仙界,遨游一番,下界后得以怀孕。他出生时,“祥光照室”,有群鼠吐五色气成云,在产房内氤氲腾升。

明、清帝王

明太祖朱元璋,生于濠州贫民之家,原名朱三,曾出家黄觉寺。因元末红巾军起义入赘义军首领郭子兴府,得以集聚力量,终成帝业。史载其母怀孕时梦见神人授一药丸,置于掌中金光灿灿,吞咽后满口余香。降生时红色的光芒充满产房,夜晚不断有光直透屋顶,左右邻里望见都以为发生大火,纷纷前来救助,但到后并无异常。

清世祖福临,历史上著名的“和尚皇帝”,是众多民间轶事钟情的男主角。史载其母孝庄皇后怀孕时有红光绕身,盘旋如龙形;诞生之日,又梦见神人怀抱一子纳入怀中,言道:“此统一天下之主也。”当日红光满室,香气终日不散。福临自幼相貌奇特,头顶有龙角之状,面呈龙凤之姿。

古代每有异象发生,就有伟人出世或大事降临,有科学依据吗?

所谓“异象”,就是一种奇异或不寻常的景象。在古代,每有异象发生,古人都认为有大事要降临。古人对异象的记载大致分为两类:一、伟人出世;二:灾难降临。

古人极度崇拜“天”,认为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奉天而行,故有“天命”“天子”之说。那时候统治者为了巩固其政权,在汉朝时期推出了“君权神授”的概念。异象作为极其重要的佐证手法,在正史中也占据着独特地位。

天呈异象,君王降临

中国可追溯的文化,始于传说。在《史记》中,记载的商、周、秦的先祖起源,就源于传说。

文献记载:简狄和女修分别吃了玄鸟下的蛋生下了契(殷之始祖)和大业(秦之始祖)。玄鸟下蛋,是卵生信仰和玄鸟崇拜的体现。姜嫄在郊野踩中巨人脚印怀孕生稷(周之始祖)。

《汉书·外戚传》记载薄夫人曾说:“昨暮梦龙据妾胸”,从而受孕生下汉文帝刘恒。《后汉书》写汉安帝刘祜:“帝自在邸第,数有神光照室,又有赤舌盘于床第之间。”

到了汉高祖刘邦时期,更是玄乎。刘邦斩白蛇起义,号为“赤帝子”,可以说是纯粹的天之子。另外刘邦的出生也非比寻常:

《史记 高祖本纪》中记载:“其先刘媪(刘邦母亲)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于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

意思是说:刘邦的母亲常常喜欢在山坡上睡觉,有一天梦见了天神。这时候雷电交加,刘邦的父亲看时,看见一条蛟龙趴在她的身上。于是刘母就怀孕了,生下了刘邦。

异象频出,君王降临。在汉朝时期这一说法已为后世传播奠定了强大的基础。基本上每一位黄帝的诞生,背后必有故事。宋朝时期,“异象率”最高,达到了6875%。

与刘邦有着一样出身,最后却登临皇帝宝座的朱元璋,自然也免不了天降异象。

《明史·太祖本纪》记载:“母陈氏,方娠,梦神授药一丸,置掌中有光,吞之,寤,口余香气。及产,红光满室。自是夜数有光起,邻里望见,惊以为火,辄奔救,至则无有。比长,姿貌雄杰,奇骨贯顶。志意廓然,人莫能测。”

真实厉害了,朱元璋的母亲梦见神送了他一粒药丸,吃了之后口有香气,红光满室。从那一天起邻居们都能看见,以为火灾,但救的时候就没有了。不久生下了朱元璋,最后称帝。

古人一般说天显异象说的是要变天了

天变有异象是说,改天换日的时候通常会出现异常的现象。这里天变一般指朝代的变更,因为当时的皇帝被称为天子,所以改朝换代就被称为天变。所以天变指政治上的变化,而不是简单的自然环境改变。天变有异相在古代小说中是经常描述的,比如大家都熟悉的《三国演义》中吴国国主孙策,因为杀了于吉,后来异象频生,最终自己也死掉了。

就是天空中出现难得一见的天气变化,一半古代流传说有了异象都会有大事发生,现代科学一般都能解释清楚这些特别的现象

古代因为经济水平,生产技术落后,很多现象都不能用科学来解释,古代人更加的封建迷信,所以很多无法用他们已知事物解决的现象发生时,往往都被称作天象奇观。史记中也记载了很多具有神秘色彩的人和事物,尤其是古代很多人为了彰显不凡,往往把出生和异象结合起来,以显示自己的出生乃是顺应天意。说到这些具有神秘色彩的人物,可能历史上记载了这几位。

第一位不得不提的那就是武则天了。作为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其传奇的一生无人不知。历史上记载,其母亲乘船游玩之时天空中突然飞来一条神龙,然后武则天的母亲回去之后就怀孕了,于是就有了武则天。 这种说法似乎奠定了其成为女皇帝的基础,也为其不平凡的一生平添一丝神秘色彩。

第二位就是明朝朱元璋。古代大多历史记载的异象都与帝王有关,可能与其身份地位息息相关。据说其母亲在身怀六甲时曾做了一个梦。梦中她遇到一位神仙,这位神仙给了她一粒丹药,该药形似珍珠,带有异香,还散发着一股柔和的光芒。在梦中,其母吞食了该药丸。分娩时不曾想屋里不断发出红光。这也预示了朱元璋不平凡的一生。

最后一位就是慈禧太后。据说在她出生的时候,府邸上空飞来了一大群乌鸦盘旋不止,凄厉的乌鸦鸣叫声三天三夜没有停息。乌鸦一直都被视作不吉利的征兆,而其出生时确出现了一大群乌鸦,也难免会将其一生与之联系在一起。当然,史记中的记载还有很多,但到底有没有事实依据和考证,我们现在已无从知晓。很多传说都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再也无法被验证。

为什么古代只要有天降异象,就必有圣人现世?

在人类古代历史潮流里,神权与王权的结合一直都持续存在着。在中国,夏、商、周时期的神权在统治者的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尽管在周朝过后,...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