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皇帝内经古书 应该是春秋前战国时期的书一本值多少钱如题 谢谢了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0浏览:2收藏

一本皇帝内经古书 应该是春秋前战国时期的书一本值多少钱如题 谢谢了,第1张

黄帝内经的成书时间,大家都认为是在西汉时期,西汉时期以前还没有发明纸,不可能有纸做的书,从西汉到以前的先秦包括春秋战国时期文字都是刻在或写在竹简上的,个别的写在丝绸上。因此,不可能有春秋战国时期留下来的纸做的书。我国发明雕版印刷是在隋唐时期,即使有古书也不应当超过隋唐。即便是隋唐时期的古书现在也会是无价之宝。黄帝内经如果是纸做的应当不会超过明朝,以前的书在自己家是保存不到现在的,早就腐朽无法翻页了。

<<穆天子传>>、《竹书纪年》、《国语》、《春秋左氏传》、《尚书、《周易》、《诗经》、《周礼》、《论语》、《孟子》、《荀子》、《韩非子》、《太公兵法》、《孙子兵法》、《孙膑兵法》、《鬼谷子》、《庄子》、《墨子》、《孝经》、《法经》、《司马法》、《吴起兵法》、《管子》、《商君书》、《黄帝内经》、《尉缭子》、《道德经》

《战国策》便是“东汉之手”。“策”,又是一种文体活动,是对君主提问问题的“解决之策”,由于东汉“纵横家”们劝谏诸侯国,刘向发觉的是这些人的“说词”,这儿的“策”,也包括“应防范措施”之义。《尚书多士》云:“为殷先祖,有典有册”。“典册”带有“史籍”之义。《战国策》,亦有此义,仅仅与《春秋》《太史公书》等编年书和纪传体史书相差别罢了。

刘向,本名“更生”,是汉高祖刘邦的异母兄弟楚元王刘交的四代孙,出生于汉昭帝元凤四年,也就是公元77年。汉宣帝时,刘向任谏大夫;元帝朝,任宗正;成皇继位,获得器重,更名“向”,任光禄大夫。期间,他发觉皇室图书中,有六种记述春秋战国时代“纵横家”说词的“写本”,听说有《国策》《国事》《事语》《短长》《长书》不一样名字,作者不详。有些人推断为蒯通。

《战国策》是一部社会史作品,又被称为《国策》。关键叙述了东汉前期至秦灭六国,约240年的历史时间。内容以春秋战国时代世界各国擅于劝谏的纵横家的政冶认为和言谈举止对策为主导。此书擅于分析处事,叙述栩栩如生,有一定的文学类使用价值,是科学研究春秋战国时代历史时间的主要古籍。

有好多成语源于战国策,而每一个四字成语都是有一个动人的故事。例如合踪连横的张仪苏秦,围魏救赵的孙膑厐涓等。也有很多小故事启迪人的聪慧,例如田忌,给孟偿君分配牢固影响力的冯谖的″狡龟三窟”。也有象西门豹治邺,还有敢和楚王一拼存亡的唐且,也有象邹忌讽齐王纳谏等,乃至象滥竽充数,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等不胜枚举的人和小故事都给后代留下来了深刻的印象。

估计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等,都会去研究研究的吧。这个的话,就不是N人了,是NN人。

关于《论语》的书,真是汗牛充栋,举不胜举。读者如果认为看了《论语译注》还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可以再看下列几种书:

  (1)《论语注疏》——即何晏集解、邢昺疏,在《十三经注疏》中,除武英殿本外,其他各本多沿袭阮元南昌刻本,因它有《校勘记》,可以参考,基本文文字出现于《校勘记》的,便在那文字句右侧用小圈作标识,便于查考。

  (2)《论语集注》——宋朱熹(1130—1200年)从《礼记》中抽出《大学》和《中庸》,合《论语》、《孟子》为《四书》,自己用很大功力做《集注》。固然有很多封建道德迂腐之论,朱熹本人也是个客观唯心主义者。但一则自明朝以至清末,科举考试,题目都从《四书》中出,所做文章的义理,也不能违背朱熹的见解,这叫做“代圣人立言”,影响很大。二则朱熹对于《论语》,不但讲“义理”,也注意训诂。所以这书无妨参看。

  (3)刘宝楠(1791—1855年)《论语正义》——清代的儒生大多不满意于唐、宋人的注疏,所以陈奂(1786—1863年)作《毛诗传疏》,焦循(1763—1820年)作《孟子正义》。刘宝楠便依焦循作《孟子正义》之法,作《论语正义》,因病而停笔,由他的儿子刘恭冕(1821—1880年)继续写定。所以这书实际是刘宝楠父子二人所共著。征引广博,折中大体恰当。只因学问日益进展,当日的好书,今天便函可以指出不少缺点,但参考价值仍然不少。

  (4)程树德《论语集释》。此书在《例言》中已有论述,不再重复。

  (5)杨树达(1885—1956年),《论语疏证》。这书把三国以前所有征引《论语》或者和《论语》的有关资料都依《论语》原文疏列,有时出己意,加案语。值得参考。

  (6)杨伯峻《论语译注》。杨伯峻先生是一位语言学家,在古汉语语法和虚词的研究方面颇有建树。杨伯峻先生的学术背景及其家学渊源,使他在注解《论语》《孟子》和《春秋左传》等古籍时显得游刃有余。他的《论语译注》注重字音词义、语法规律、修辞规律及名物制度、风俗习惯等的考证,论证周详、语言流畅,表述清晰准确,不但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更是普通读者了解《论语》的一本入门参考书。当然,《论语译注》在今天来看也是瑕瑜互见的。

  (7) 钱峻《论语浅讲》。

  先秦的历史散文继《尚书》《春秋》之后,主要有《左传》、《国语》、《战国策》三部典籍。

  《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儒家十三经之一。《左传》既是古代汉族史学名著,也是文学名著。《左传》是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根据鲁国国史《春秋》编成, 记叙范围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迄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年),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二百五十四年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是研究中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

  《国语》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著作。记录范围为上起周穆王十二年(前990)西征犬戎(约前947年),下至智伯被灭(前453年)。包括各国贵族间朝聘、宴飨、讽谏、辩说、应对之辞以及部分历史事件与传说。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学著作,又称《国策》。记载了西周、东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各国之事,记事年代起于战国初年,止于秦灭六国,约有240年的历史。分为12策,33卷,共497篇,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游说之士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也可说是游说之士的实战演习手册。

  春秋左氏传:

  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史书。原名《左氏春秋》、又称《春秋左氏传》,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左传》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对后世影响很大,不仅在历史著作的撰写方面作出了光辉的榜样,还为散文的叙事,议论和小说、戏剧的题材提供了丰富的养料。

  《春秋》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春秋》,是鲁国的史书,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的历史。它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一书的史料价值很高,记载的内容基本是可信的,但是却不完备。

  在中国上古时期,春季和秋季是诸侯朝聘王室的时节。另外,春秋在古代也代表一年四季。而史书记载的都是一年四季中发生的大事,因此“春秋”是史书的统称。而鲁国的史书的正式名称就是《春秋》。以前曾认为《春秋》一书孔子曾经修订。现在则认为是鲁国的史官所作,与孔子没有关系。

  《春秋》中的文字非常简练,事件的记载很简略,最初原文仅18000多字,现存版本则只有16000多字。因此古人为此书又写了一些著作,对书中的记载进行解释和说明,称之为“传”。据《汉书·艺文志》记载,为春秋作传者共5家:

  《左氏传》30卷

  《公羊传》11卷

  《谷梁传》11篇

  《邹氏传》11卷

  《夹氏传》11卷

  其中后两种已经不存。公羊传和谷梁传成书于西汉初年,用当时通行的隶书所写,称为今文。左传有两种,一种出于孔子旧居的墙壁之中,使用秦朝以前的古代字体写的,称为古文;一种是从战国时期的荀卿流传下来的。

  公羊传和谷梁传与左传有很大的不同。公羊传和谷梁传将的是所谓“微言大义”,就是希望试图阐述清楚孔子的本意(作者认为《春秋》是孔子所作。),因而许多内容太过牵强附会,经不起推敲。而左传则以史实为主,补充并纠正《春秋》中错误或没有记录的大事。而且左传的文学性也很高,因此它的史料价值和影响力都大于公羊传和谷梁传。

若仅是史籍的话,现存的史籍中包括:

《史记》、《资治通鉴》和《通志》等后世的通史,对先秦历史皆有记载。

先秦的史籍主要有:《尚书》、《礼记》、《春秋》(《汉书·艺文志》记载有五家传:《左氏传》、《公羊传》、《榖梁传》、《邹氏传》、《夹氏传》)、《国语》、《世本》、《竹书纪年》、《穆天子传》等。还有后世整理和编著的记载先秦史实的著作,如《战国策》、《越绝书》、《吴越春秋》等。

除史籍外,像《管子》、《孟子》、《庄子》、《晏子春秋》、《商君书》、《吕氏春秋》等诸子著作中亦有不少史料记载。还有《山海经》这类的地理典籍

一本皇帝内经古书 应该是春秋前战国时期的书一本值多少钱如题 谢谢了

黄帝内经的成书时间,大家都认为是在西汉时期,西汉时期以前还没有发明纸,不可能有纸做的书,从西汉到以前的先秦包括春秋战国时期文字都是...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