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阳五会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0浏览:3收藏

三阳五会简介,第1张

目录 1 拼音 2 概述 3 百会穴别名·三阳五会 31 百会穴的别名 32 出处 33 穴名解 34 特异性 35 所属部位 36 百会穴的定位 37 百会穴的取法 38 百会穴穴位解剖 381 层次解剖 382 穴区神经、血管 39 百会穴的功效与作用 310 百会穴主治病证 311 刺灸法 3111 刺法 3112 灸法 312 百会穴的配伍 313 文献摘要 314 百会穴研究进展 3141 对血压的调整作用 3142 退热作用 3143 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3144 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3145 对痛阈的影响 3146 对胃分泌的影响 3147 对脑电图的调整作用 3148 治疗子宫脱垂 3149 治疗小儿脱肛 31410 治疗美尼尔综合征 31411 降低cGMP 31412 降低尿素氮含量 31413 对性激素的影响 31414 矫正胎位 4 太阳、少阳、阳明·三阳 5 百会、胸会、听会、气会、臑会·五会 6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三阳五会 1 拼音

sān yáng wǔ huì

2 概述

扁鹊治虢太子尸厥,“使弟子子阳厉针砥石,以取外三阳五会,有间太子苏”。

三阳五会有二解:1经穴别名;2太阳、少阳、阳明的总称、五会乃百会、胸会、听会、气会、臑会。[1]

三阳五会又称三阳五输。见《韩诗外传》。[1]

3 百会穴别名·三阳五会

三阳五会为经穴别名,指百会穴[1]。见《针灸甲乙经》。

穴位 百会 汉语拼音 Baihui 罗马拼音 Paihui 美国英译名 Hundred Meetings 各

号 中国 GV20 日本 20 法

国 莫兰特氏 VG19 富耶氏 IVG19 德国 LG19 英国 Gv20 美国 Go20

百会为经穴名( Bǎihuì GV20,DU20)[2][3]。出《针灸甲乙经》。别名巅上(《黄帝内经素问·骨空论》),三阳五会(《针灸甲乙经》),三阳(《针灸大全》),五会(《针灸大全》),顶上(《脉经》),泥丸宫(《本事方》),天满(《针灸资生经》),维会(《针经标幽赋》)。属督脉[2]。百会是督脉、足太阳膀胱经的交会穴[2][4]。一说为手足三阳、督脉之交会穴[2]。百即百脉,会即交会,此穴在巅顶部,是足三阳、足厥阴和督脉等众多经脉交会之处,故名百会[2]。百会穴主治头面五官、神志及气虚下陷等疾患:如头风,头痛目眩,耳聋,耳鸣,目不能视,鼻塞,鼻衄,口噤不开,角弓反张,小儿惊痫,脱肛,泄泻,痔疾,头痛,头胀,昏厥,眩晕,癫狂,痫证,癔症,瘛疭,阴挺,痔疮,中风失语,健忘,不寐,颠顶痛,面赤,垂涎,中风不语,心烦,失眠,惊悸,久泻,痢疾,小儿夜啼,小儿急慢惊风,恶风寒,疝气,喘息,虚损,现代又用百会穴治疗中风昏迷,精神分裂症,神经衰弱,胃下垂,子宫脱垂,高血压,低血压,神经性头痛,美尼尔综合症,老年性痴呆,内脏下垂,脑供血不足,休克,中风后偏瘫等。

31 百会穴的别名

巅上(《黄帝内经素问·骨空论》),三阳五会(《针灸甲乙经》),三阳(《针灸大全》),五会(《针灸大全》),顶上(《脉经》),泥丸宫(《本事方》),天满(《针灸资生经》),维会(《针经标幽赋》)。

32 出处

《针灸甲乙经》:百会,一名三阳五会,在前顶后一寸五分,顶中央旋毛中,陷可容指,督脉足太阳之会。

33 穴名解

百即百脉,会即交会,此穴在巅顶部,是足三阳、足厥阴和督脉等众多经脉交会之处,故名百会[2]。

百,《说文》:“十十也”,乃众多之称。会,有会合之义。穴在人体至高正中之处,百脉百骸皆仰望朝会。《针灸大成》云:“犹天之极星居北。”手足三阳与督脉之会也,故曰头为诸阳之会。道藏云:“天脑者,一身之宗,百神之会”,故名“百会”。所谓“天”者,以其居人身之最上也。所谓百神者,有关全身之神识也。[5]

本穴曾名为昆仑。盖头为昆仑,以中国地势论,境内群山以昆仑为巅首,所有山脉河流,多由昆仑披沥而下,故本穴别名“昆仑”。因足太阳经足跟后方外侧,另有“昆仑”穴位,故本穴“昆仑”之名因之不传。[5]

34 特异性

百会是督脉、足太阳膀胱经的交会穴[2][4]。

一说百会为手少阳三焦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督脉的交会穴[2]。

一说百会为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的交会穴[6]。

35 所属部位

头顶[7]

36 百会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百会穴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或两耳尖连线的中点处[8]。

百会穴位于头正中线,入前发际5寸,约当两耳尖连线之中点处[4]。

百会穴位于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或于两耳尖连线的中点定穴。正坐取之[2]。

正坐位。百会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或两耳尖连线的中点处。

百会穴在督脉的位置

百会穴在头顶部的位置

百会穴在头顶部的位置

百会穴在头顶部的位置

百会穴在头顶部的位置

37 百会穴的取法

百会穴位于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2]。或于两耳尖连线的中点定穴[2]。正坐取之[2]。

正坐,于前、后发际连线中点向前1寸处取穴,或于头部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点处取穴[9]。

图出自《中国针灸学词典》

38 百会穴穴位解剖

百会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帽状腱膜、腱膜下疏松组织。布有枕大神经,额神经的分支和左、右颞浅、动、静脉及枕动、静脉吻合网。

38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帽状腱膜→腱膜下疏松组织[2]。

皮肤→皮下组织→帽状腱膜[10]。

382 穴区神经、血管

有滑车上神经和颞浅动脉分布[10]。

布有枕大神经分支,左右颞浅动、静脉和左右枕动、静脉的吻合网[4]。

39 百会穴的功效与作用

百会穴具有熄风醒脑、升阳固脱的功效。

百会穴有醒神志、苏厥逆、平肝熄风、升阳固脱等作用[2]。

百会穴具有平肝熄风、醒神苏厥、升阳固脱的作用,故以治疗督脉病、神志病及气虚下陷证为主[6]。

百会穴又名三阳五会,手足少阳、足太阳三阳经,以及足厥阴经和督脉交会于此。本穴是治疗督脉病、神志病,以及肝阳上亢、肝风上扰和风热上攻引起的头部疾患的要穴。[6]

督脉为“阳脉之海”,百会穴又位于头顶部,可升提阳气,且督脉起于胞中,经 部贯脊上行,足厥阴经筋结于阴器,根据“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原理,以及《黄帝内经灵枢·终始》“病在下者高取之”的治疗原则,百会穴是治疗气虚下陷证的常用穴。[6]

百会穴有清头散风、开窍醒神、回阳固脱之功,主治头痛,眩晕,耳鸣,鼻塞,中风失语,癫狂,脱肛,阴挺。[5]

百会穴处人身最上,四围各穴罗布有序,大有百脉朝宗之势,犹地理学之世界屋脊,在人身则总摄阳经之汇也。后世以为治疗头部诸病之总穴。但以其地位至高,不免有如《易经》所云之乾元亢九之弊。故有时虽用泻法,而反升提。何则?因人身血气循环有压力亦有浮力。热邪与浮力结合,故有时降之不下也。故针家治头部诸病,多用此穴,兼取列缺、昆仑,以及其他下行之穴以佐之。俱用泻法,襄其下降之力,乃克有济,即上病下取之义也。有谓中医病理医理不切实际,盖以术者不明此理也,至若右病取左,左病取右,循其经也。寒因寒用,热因热用,顺其情也。用寒远寒,用热远热,避其势也。诸般大法,术者最须留意。[5]

310 百会穴主治病证

百会穴主治头面五官、神志及气虚下陷等疾患:如头风,头痛目眩,耳聋,耳鸣,目不能视,鼻塞,鼻衄,口噤不开,角弓反张,小儿惊痫,脱肛,泄泻,痔疾,头痛,头胀,昏厥,眩晕,癫狂,痫证,癔症,瘛疭,阴挺,痔疮,中风失语,健忘,不寐,颠顶痛,面赤,垂涎,中风不语,心烦,失眠,惊悸,久泻,痢疾,小儿夜啼,小儿急慢惊风,恶风寒,疝气,喘息,虚损,现代又用百会穴治疗中风昏迷,精神分裂症,神经衰弱,胃下垂,子宫脱垂,高血压,低血压,神经性头痛,美尼尔综合症,老年性痴呆,内脏下垂,脑供血不足,休克,中风后偏瘫等。

百会穴主治头面五官、神志及气虚下陷等疾患:如头风、头痛目眩、耳聋、耳鸣、目不能视、鼻塞、鼻衄、口噤不开、角弓反张、小儿惊痫、脱肛、泄泻、痔疾等[2]。

百会穴主治头痛,昏厥,耳鸣,鼻塞,眩晕,癫狂,阴挺,脱肛,痔疮,中风失语等[4]。

百会穴主治头痛、眩晕、中风失语、癫狂、脱肛、泄泻、阴挺、健忘、不寐[10]。

百会穴主治颠顶痛,眩晕,耳聋,鼻塞,目不能视,鼻衄,面赤,垂涎,中风不语,口噤不开;癫狂,痫证,癔症,瘛疭,心烦,失眠,惊悸,健忘;脱肛,阴挺;久泻,痢疾,痔疾;小儿夜啼,小儿急慢惊风;恶风寒,疝气[9]。

现代多用百会穴治疗中风昏迷、精神分裂症、神经衰弱、胃下垂、子宫脱垂、高血压、低血压等[2]。

治眩晕,健忘,头痛,头胀,脱肛,角弓反张,泄泻,阴挺,喘息,虚损,癫狂,痫症,癔病。高血压,神经性头痛,美尼尔综合症,老年性痴呆,内脏下垂,精神分裂症,脑供血不足,休克,中风后偏瘫、不语。

311 刺灸法 3111 刺法

一般沿皮刺03~05寸[4][2]。

平刺05~08寸[9][10],局部酸胀[9],可扩散至头顶部[9][9]。

注意:若小儿囟门不合及脑积水患者慎用[2]。

百会位于颅顶矢状缝之间,对5岁以下小儿和顶骨愈合不好的小儿不应针刺本穴,对于脑积水的患儿更应注意[9]。

3112 灸法

可灸[2][10]。

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5分钟[4]。

可灸,强身保健可隔姜灸3~5壮,或温灸至局部有温热舒适感为度[9]。

312 百会穴的配伍

百会穴配印堂、太阳、合谷治头痛[2]。

百会穴配神门、四神聪治失眠[2]。

百会穴配中脘、天枢(左侧)、气海、足三里治胃下垂[2]。

百会配脑空、天柱,有疏散风邪的作用,主治头风,眼花。

百会配胃俞、长强,有通调督脉,益气固脱的作用,主治脱肛,痔漏。

百会配脾俞,有补脾健胃,温中止泻的作用,主治久泻滑脱下陷。

百会配水沟,有醒神开窍的作用,主治喜哭不休。

百会配水沟、十宣、足三里、内关、涌泉,治昏厥[9]。

百会配中脘、气海、足三里,治中气不足[9]。

百会配二白、精宫、长强,治脱肛、久痔[9]。

百会配内关、水沟,治休克[9]。

百会配后顶、合谷,治头项俱痛[9]。

313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督脉、足太阳之会。

《针灸甲乙经》:顶上痛,风头重,目如脱,不可左右顾,百会主之。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小儿脱肛久不瘥,风痫,中风,角弓反张,或多哭言语不择,发即无时,盛则吐沫,心烦惊悸健忘,痎疟,耳鸣,耳聋,鼻塞,不闻香臭。

《针灸大成》:主头风中风,言语謇涩,口噤不开,偏风半身不遂,心烦闷,惊悸,健忘,忘前失后,心神恍惚,无心力,痃疟,脱肛,风痫,青风,心风,角弓反张,羊鸣多哭,语言不择,发时即死,吐沫,汗出而呕,饮酒面赤,脑重鼻塞,头痛目眩,食无味,百病皆治。

《圣济总录》:凡灸头顶,不得过七壮,缘头顶皮薄,灸不宜多。

《太平圣惠方》:若频灸,恐拔气上,令人眼暗。

《普济》:北人始生子,则灸此穴,盖防他日惊风也。

《类经图翼》:若灸至百壮,停三五日后绕四畔,用三棱针出血,以井花水淋之,令气宣通,否则恐火气上壅,令人目暗。

《胜玉歌》:头痛眩晕百会好。

《杂病歌》:乃若脱肛治百会,灸至七壮是尾穷,此疾须用治三穴,随年壮兮灸脐中。

《玉龙歌》:中风不语最难医,发际顶门穴要知,更向百会明补泻,即时苏醒免灾危。

314 百会穴研究进展 3141 对血压的调整作用

研究发现百会对血压有双向调节作用,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艾灸百会后,收缩压平均下降139 mmHg,舒张压平均下降103 mmHg,降压作用良好,而对失血性休克的动物则有升压作用,如血压下降20~30 mmHg,稳定后,针“百会”30 min,血压即可上升,大部分上升超过35 mmHg。[9]

灸犬“百会”,对实验性休克有明显的升压作用[2]。

3142 退热作用

如给家兔注射牛奶后,针刺“百会”( 5min,间隔10~15 min再刺,连续操作1~3h),对开始发热者有抑制效应,对发热已达高峰者有迅速降温作用。[9]

针刺发热家兔百会穴,有明显退热作用。如果封闭该穴,却无退热作用。

3143 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动物实验表明,艾灸“百会”、“肾俞”可升高白细胞、血清补体含量和血清免疫球蛋白,艾灸前后差异显著(P<001)。针刺常态家兔“百会”,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针刺补泻对家兔血浆cAMP、cGMP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二者含量呈明显双向改变,cAMP尤为显著,主要呈负性影响,cGMP主要呈正性影响,cAMP/cGMP亦朝负向波动,泻法略大于补法。[9]

3144 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观察320例患者针刺百会前后血液流变学情况,分别于针刺前、后30 d测定红细胞比容、血液黏度、全血还原黏度、红细胞沉降率、血沉方程K值等五项指数。结果:针刺后,除红细胞沉降率外,其余指数均显著下降,与针前比较P值分别小于001与005。说明针刺百会有明显改善细胞结聚和血液黏度的作用。[9]

3145 对痛阈的影响

用百会透曲鬓和前顶透悬颅的方法,观察偏瘫患者的痛阈改变。结果:患侧和健侧上下肢痛阈均下降。患侧上下肢的痛阈从针后5 min已明显下降,一直延续到40 min以后;健侧上下肢从针后5 min开始也有下降,20 min时较明显,到40 min时则有回升,各测定时间点痛阈均没有患侧变化大。[9]

3146 对胃分泌的影响

用重手法针刺巴氏小胃狗、海氏小胃狗的“百会”,对肉粉、组胺引起的胃液分泌有一定抑制作用[9]。

3147 对脑电图的调整作用

针刺癫痫大发作病人百会,可使紊乱的脑电活动节律趋向规则或使电位降低,即对患者脑电图有调整作用[2]。

3148 治疗子宫脱垂

隔附子片灸3~4壮,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

3149 治疗小儿脱肛

配长强,先温和灸5分钟后,再行雀啄灸15分钟,每日1次,7次为1疗程即可。

31410 治疗美尼尔综合征

取百会,行艾炷无瘢痕灸,以感到有热力从头皮渗入脑内为度。

31411 降低cGMP

针刺百会穴,不论是补法组或泻法组,均能使多数患者明显增高的cGMP下降,并趋于正常。

31412 降低尿素氮含量

对实验性糖尿病动物,艾灸百会可降低尿素氮含量[5]。

31413 对性激素的影响

以放免分析技术观察针刺百会穴对健康育龄妇女卵泡早期血浆中雌二醇、孕酮和睾酮含量的影响结果提示,在双向性影响基础上,主要倾向是孕酮和睾酮明显升高,雌二醇偏高。[5]

31414 矫正胎位

艾灸百会穴还有矫正胎位的效应[5]。

4 太阳、少阳、阳明·三阳

三阳乃太阳、少阳、阳明的总称。见张守节《史记正义》[1]。

5 百会、胸会、听会、气会、臑会·五会

问题一:肝肾阳虚吃什么中成药? 肝,体阴而用阳,多为肝阴虚,或肝阳上亢肾阳虚可用肾气丸,药房都有的卖

问题二:肾阳虚患者补肾吃什么中药? 中药补肾是很有讲究的,分为温阳、养阴、交通心神、泻火坚肾、扶正纳气、温经散寒等六大类。其中大部分肾虚患者都需要的是温阳、养阴。对于肾阳虚患者来讲,也许你正在为吃什么中药补肾而发愁,也许也正在所吃的中药补肾效果不理想而苦恼, 肾阳虚患者体内阳气不足,所以才会导致畏寒怕冷、手脚命令、面色苍白、大便稀薄、夜尿繁多、阳痿等一些症状,所以肾阳虚患者补肾应该散寒温阳! 散寒:补活温经,温阳利水。 药物:附子、细辛、茯苓、白术、白药、猪苓、泽泻、前仁、怀牛膝、补骨脂。 温阳:即赔补真阳,温暖下元,补水生土,止泻祛湿。 肾阳虚吃什么中药:附子、肉桂、沉香、补骨脂、干姜、菟丝子、葫芦巴、肉苁蓉、鹿茸、桑螵蛸、熟地、锁阳、枸杞、杜仲、鹿胶、巴戟天、续断、潼蒺藜。 有患者说自己吃了好多补肾的中药,花了很多钱,吃了半年也不见好。

问题三:肾阳虚吃什么药最好是不是有什么方法呢?求! 食疗的话,要多吃黑色食品,如木耳、香菇、黑豆等给你介绍一下我用了调理肾虚l骖t菁,贵是贵了点但是效果好啊!不要道听途说乱用药,每个个体的情况都有差异,再好的药不适用也会适得其反。另外要注意增强体质,性格要开朗,不要小看性格,对身体的影响很大的。

问题四:肾虚吃什么中药好 补肾可以通过食物滋补,一般不建议药物滋补,食物可以吃以下食物:

韭菜,黑芝麻,山药,黑豆,枸杞,核桃

2羊肉,黑米,海参,栗子,板栗,猪肾,鲈鱼

3杜仲,甲鱼,泥鳅,粟米,芡实,莲子,干贝,豇豆

最后要控制欲望,减少房事,每天用昌弘阿里泡水喝就可以了。

问题五:肝阳虚,肝气虚,肝肾阳虚吃什么中成药 这个一般肝是不会有阳虚和气虚的,所以这个去检查后进行治疗。肝主要是有阴虚。

问题六:脾肾阳虚吃什么中成药 脾虚怎么补

1、保证充足的睡眠,保持愉悦的心情,坚持户外体育活动。

2、一日三餐,定时定量,细嚼慢咽,改善消化系统。

3、不吃性寒、腌制、油炸等 性食物,不吃损伤脾气的食物,如螃蟹、鸭子、苦瓜、海带等。

4、可以粗粮、豆类,如粳米、薏米、豆腐等;多吃牛肉、鸡肉、桂花鱼等;多吃藕、山药、胡萝卜、洋葱等蔬菜;多吃红枣、葡萄、杏等水果。

另外建议大家可以喝随草记埤泰茶,是温养脾胃的好茶,值得尝试。

问题七:脾肾阳虚吃什么中成药 脾肾阳虚是中医证候名。多由于体质虚弱而感受寒邪较重,或久病耗损脾肾之阳气,或久泻不止,损伤脾肾之阳,或其他脏腑的亏虚,累及脾肾两脏等引起。脾虚阳气不足,多引起大肠功能失调,表现为或腹泻,或便秘。吸收不良综合征、溃疡性结肠炎、习惯性便秘常出现或伴有此症。脾肾阳虚常见于虚劳、泄泻、痢疾、水肿、鼓胀、肾风,以及西医的慢性肠胃炎、慢性肾炎、慢性肾功能衰竭等疾病。

治疗原则:温补脾肾。代表方剂:真武汤、附子理中汤。常用中药:附子、白芍、白术、干姜、茯苓、桂枝、党参、炙甘草等。其他治法兹举例如下:

1桂枝防风煎汤送服肾气丸

肾气丸是温肾助阳的主方。方中熟地甘温补肾,山萸肉、山药补益肝脾,三药合用,补肾养肝益脾;配以附子、桂枝(或肉桂)温肾助阳;泽泻、茯苓、丹皮通泄肝脾肾三脏之浊气。全方温而不燥,滋而不腻,重在温化肾气。用桂枝防风发散在表之风寒,煎汤送服肾气丸,以达温肾助阳解表之目的。

2苏叶生姜煎汤送服右归丸

右归丸之“右”即命门之意,右归者指药归命门温补肾阳。方中熟地滋补肾阴以助肾阳;鹿角胶为血肉有情之品,味咸性温,温补肾督二脉;山萸肉、山药、枸杞子滋补肝肾;菟丝子、肉桂、附子温肾壮阳;当归、杜仲温养肝肾,祛寒壮腰。全方共奏温阳补肾壮腰的功效。凡肾阳虚衰而致的畏寒肢冷,腰膝软,食少便溏,面色白,或有阳萎、水肿等,均可适用。用苏叶、生姜煎汤送服,使发散风寒寓于温阳之中,有互为裨补之益。若阳虚不甚者,也可先解表而后施温补。

3复方补骨脂冲剂

本方有温补肝肾,强壮筋骨的作用。方用补骨脂、锁阳温补肝肾;续断、狗脊强壮筋骨;赤芍活血化瘀,黄精益气养阴,适用于肾阳虚而致的腰膝痛以及腰部劳损等。此类病人的风寒感冒,可用复方补骨脂冲剂与风寒表虚感冒冲剂合服。

4补天灵片

本方为补肾壮阳,填精益髓之剂。方用*羊藿、仙茅、补骨脂、锁阳、韭菜子、肉桂、红参、蛇床子温补肾阳;用狗鞭、羊鞭、牛鞭、驴鞭、貂鞭、海龙、枸杞子、鹿茸填精益髓;并用牛膝强筋壮骨。本方适用于肾阳亏损,阳痿早泄,腰膝软,遗精自汗,畏寒肢冷,神疲无力等。感受风寒者,可用苏叶、生姜煎汤送服补天灵片,但本片血肉有情之品较多,不宜多服。

中医智库有具体病证的治疗方法,可以去看看。

目录 1 拼音 2 《证因方论集要》卷三引黄锦芳方 21 方名 22 组成 23 主治 24 各家论述 附: 1 古籍中的肾温汤 1 拼音

shèn wēn tāng

2 《证因方论集要》卷三引黄锦芳方 21 方名

肾温汤

22 组成

熟地、山药、丹皮、龟版、阿胶、防风、桂枝。

23 主治

春温,一身灼热,口渴饮冷,因暑热动其内气而致者。

24 各家论述

经曰:冬不藏精,春必病温。所以温病两感止在太阳少阴之内,热邪在肾作扰。熟地、龟版入肾以救真阴,丹皮、阿胶以清血分之热,防风、桂枝以撤太阳之标而温邪解矣。

古籍中的肾温汤 《伤科补要》:第十二则·腹伤肠出

肠活血汤,再服八珍汤,调理月余可愈。或阴囊皮破,肾子挂出,用温汤挪上,油线缝合,搽玉红膏,又盖长肉

《证治准绳·幼科》:[集之八·脾脏部(下)黄胆]搐鼻

多喜饮,栀子仁主之。心疸,烦心心中热,茜根主之。肾疸,唇干,葶苈子主之(熬)。脾疸,尿赤出少,惕惕

《活幼心书》:[卷下·信效方丹饮门]饮类

二味外,甘草锉晒或焙,同为细末,每服半钱至一钱,温汤无时调服。或麦门冬熟水。《活幼心书》元曹世荣公元

《幼科证治准绳》:[集之八·脾脏部(下)黄胆]搐鼻

多喜饮,栀子仁主之。心疸,烦心心中热,茜根主之。肾疸,唇干,葶苈子主之(熬)。脾疸,尿赤出少,惕惕

《程杏轩医案》:[《程杏轩医案》辑录]家近陶翁肝阳逆肺咳嗽加感风温标本异治

小 编 导 读

乌梅丸是《伤寒论》厥阴篇之主方,书中仅言其用于驱蛔、下利,但对于内、外、妇、儿科等多种疾病,此方均有大用。本文作者,河北中医学院张再康临床常用此方,文章探讨了寒热并用之乌梅丸机理及其所主病证。

乌梅丸证病机通识

《伤寒论》厥阴一篇,病理深邃,最难疏解。乌梅丸为厥阴篇之总方,历代医家皆喜研习,其认识大致可归纳为三。

安蛔论

蛔虫有“得酸则静、得苦则下、得辛则伏”的特性,而乌梅丸酸苦辛同用,治疗蛔厥确有良效,因而后世奉为治蛔良方。然而据此把乌梅丸作为治蛔的专剂,则失之局限。陈元犀曰:“此为厥阴之总方,注家第谓蛔得酸则静,得辛则伏,得苦则下,犹浅视乎乌梅丸也。”柯韵伯指出“看厥阴诸证与本方相符,下之利不止,又与主久利句合,则乌梅丸为厥阴主方,非只为蛔厥之剂矣”。此外,他还指出:“仲景此方,本为厥阴诸证立法,叔和编于吐蛔条下,令人不知有厥阴之主方,观其用药与诸证符合,岂只吐蛔一证耶!”《医宗金鉴》、章虚谷皆强调乌梅丸为厥阴正治之主方。可见安蛔论有其局限的一面,不利于在临床中灵活运用乌梅丸。

上热下寒论

有众多医家持“上热下寒”论,如南京中医学院伤寒教研组编《伤寒论译释》说:“本证总的说来,是膈上有热,肠中有寒”。其依据有两方面:一是据《伤寒论》366条厥阴病纲要: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二是依据乌梅丸方组成以方测证。但“上热下寒”之论表面看似有道理,实际上仍有许多问题值得推敲:上热下寒证诊断指征是什么?仅凭病家主诉心中烦热、口渴口干、食入即吐、腹中冷、下利之典型表现判断吗?临床实难遇见。其“上热下寒”的舌象、脉象指征是什么?若热多是否即舌红、脉数有力?寒多是否舌淡、脉迟而无力?且热的位置在膈上拟或胃中,寒的位置在胃中拟或肠中?可见“上热下寒”之论最易为人接受,却经不起推敲,是目前制约乌梅丸广泛应用的主要原因。笔者以为说乌梅丸的病机为寒热错杂尚可,说上热下寒却并不妥当。

阴阳不相顺接论

陈修园谓:“此方不特所以治厥,而可以治痢。凡阴阳不相顺接,厥而下利之证,亦不能舍此而求方。又凡厥阴之变证不一,无论见虫不见虫,辨其气化不拘形迹,皆可以乌梅丸主之”。阴阳不相顺接何以独在厥阴一经?白虎汤证、阳明腑实证等皆可致阴阳不相顺接而厥。这仅仅是厥证的普遍规律,不可概论厥阴乌梅丸证。

乌梅丸证病机新识

厥阴经包括手足厥阴二经,然足经长手经短,足经涵盖手经,故厥阴病主要讨论肝的问题。厥阴篇的本质是肝经虚寒,以此形成全篇主线。何以如此呢?最根本的原因是肝应春,阴尽阳生,阳气始萌而未盛,肝本身易发生阳气的虚馁,故外感六*、内伤七情或寄生虫易导致肝阳虚。

临床用药不当,致肝阳虚者亦复不少。肝气郁结而过用辛燥升散之药,则易伤气耗血,且又暗伤肾水以损肝木之根。肝火上炎而过用苦寒之药,易损伤肝阳并致气血郁滞。肝气横逆,循经流窜全身或侮其所胜,而过用平肝之剂,易损伤肝气。肝阴不足而肝火妄动者,过润则有碍肝气之条达,又与脾胃有碍。故临床上以上诸法暂用尚可,久用轻则损伤肝之气血,重则损伤肝阳。更有肝之阳气素虚,然不察病机而犯虚虚之戒者。

肝阳既虚,不能疏泄调畅一身之气机,肝中所藏相火即不能逍遥流行于周身以致郁而化火。张锡纯曾指出:“因肝主疏泄,中藏相火(相火生于命门寄于肝胆),肝虚不能疏泄,相火即不能逍遥行于周身,以致郁于经络之间,与气血凝滞,而作热作疼,所以热剧之处疼亦剧也……安东人刘仲友,年五十许,其臂常觉发热,且有酸软之意。医者屡次投以凉剂,发热如故,转觉脾胃消化力减。后遇诊之,右脉和平如常,左脉微弱,较差于右脉一倍。询其心中不觉热,知其肝木之气虚弱,不能条畅敷荣,其中所寄之相火郁于左臂之经络而作热也。遂治以曲直汤(山萸肉一两、知母六钱、乳香三钱、没药三钱、当归三钱、丹参三钱),加生黄芪八钱,佐萸肉以壮旺肝气,赤芍药三钱,佐当归、丹参诸药以流通经络,服两剂,左脉即见起,又服十剂痊愈。”

笔者认为乌梅丸证的机理为肝阳虚,阳气不能生发敷布。然肝中又内寄相火,当肝阳虚而不得生发疏泄之时,相火亦不得敷布,以致郁而为热,此即尤在泾所云:“积阴之下必有伏阳”。乌梅丸证的病机有阳虚阴寒内盛和相火内郁化热两方面,故形成了寒热错杂的病机。

乌梅丸临床应用范围广

乌梅丸证的病机为肝阳虚夹有郁火,其中肝阳虚为主要矛盾,郁火为次要矛盾。此种郁火并非必在膈上或胃中,可以流窜全身。故不可囿于上热下寒说,按图索骥式地机械运用乌梅丸。肝主生发、疏泄,其政舒启,其德敷和。肝的疏泄条达,在人体具广泛的功能,中医基础理论教材多将其高度概括为两个方面:肝主疏泄和肝主藏血。肝主疏泄具体体现在调畅气机、调畅情志、促进脾胃运化、推动津血的运行输布、调节男女生殖等五个方面。肝主藏血具体体现在贮藏血液、调节血量、防止出血等三个方面。一旦肝阳虚失其疏泄之职,则五脏六腑、气血津液可呈现广泛病变。故乌梅丸所主病证颇广。

历代医家应用乌梅丸经验

《千金方》《圣济总录》治冷痢;左季云《伤寒类方汇参》云:“此方治腹疼饮冷、睾丸肿疼、巅顶疼、胃府咳”。叶天士善用乌梅丸,治疗呕吐、胃疼、泄泻、痢疾、久疟、痞证及温病。

近人袁尊山用乌梅丸加全虫、蜈蚣、僵蚕等去川椒治疗破伤风、中毒性脑病后遗症、乙脑后遗症等所致的痉病;高体三在《论乌梅丸的方义和运用》一文中运用乌梅丸治疗蛔虫、经寒腹痛、虚寒性肚痛、慢性附件炎、虚寒性白带、慢性结肠炎、慢性肠炎、慢性痢疾、虚寒性胃疼、慢性前列腺炎、阳痿、遗尿、坐骨神经痛、慢性三叉神经痛及脱肛、子宫下垂等;龚志贤在《乌梅丸治花翳白陷》中讲述运用乌梅丸治疗翳内陷(慢性角膜炎、角膜溃疡)经验。

临证应用乌梅丸经验

笔者在临床上将乌梅丸用于寒热交作、头痛昏厥、痉搐转筋、胁脘胀痛、纳呆呕吐、嗳气下利、胸痹胸痛、消渴、懈怠、麻痹、精神萎靡、痛经、阴缩阴痛、目痛甚或烦躁,或其气上脱而喘、下脓血、咽痛、口舌赤烂、口渴、善饥、心烦等,以西医病种计有心脑血管病、肝胆病、胃肠病、神经系统疾病、糖尿病、妇科病等。

据笔者的体会,应用乌梅丸所掌握的主要指征有:①脉弦按之无力。弦为肝之脉,肝阳虚者,温煦不及致脉拘急而弦。其弦,可兼缓、兼滑、兼数、兼濡等,然必按之减;②舌象:舌淡苔白润或白中带黄润,舌边尖或根部可有红点;③具有肝经症状:懈怠、忧郁、胆怯、头晕肢麻、四肢畏寒、胁脘胀痛、抽搐转筋、阴痛囊缩、寒热交作等。数症可并见,或仅见一症,又具上述之舌脉者,即可使用乌梅丸来进行治疗。

乌梅丸的制方特点

张仲景《金匮要略》云:“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肝虚则用此法,实则不在用之”。《内经》云:“肝苦急,急食辛以散之,以辛补之,以酸泻之”。秦伯未《谦斋医学讲稿》:“温肝:寒邪伤肝,当用温剂辛散,肝脏本身阳不足,宜以温养助长生气升发,概称曰温,意义不同。补肝阳的方法,必须在养血中佐以温药升发,不能单用温热”。

乌梅丸的制方特点充分体现了温肝阳、泄郁火的治疗特色。乌梅丸中,乌梅300粒,实测约为570克,去核后,所剩乌梅肉实测约为192克,其量独重。方中重用酸敛之乌梅,并用醋浸制,同味相求,增强其酸性,与当归相伍补益肝阴,以成阴生阳长之义。

另外,乌梅味酸可敛散越之气以固本元。《医学衷中参西录》云:“凡脱,皆脱在肝”,故重用味酸之山茱萸救脱,与乌梅丸重用乌梅理出一辙。附子、桂枝、干姜、川椒、细辛温肝阳;川椒、细辛味辛又可理气通阳疏肝;黄连、黄柏苦寒以泄热,与细辛、川椒相伍共奏辛开苦降以泄郁热之功;人参、米饭、白蜜补气健脾养胃,培土以制肝,正是“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的意思。

笔者运用本方,若无真气脱越之象,乌梅常减量使用。热重者加大寒药用量,或稍加龙胆草;寒重时加大附子用量,或加吴茱萸;气虚重时加生黄芪;阴血虚重者加生白芍;肾气虚者加巴戟天、仙灵脾等;清阳不升加柴胡、升麻、桔梗等;兼有瘀滞加桃仁、红花、丹参、郁金等。

验案

寒热往来案

冀某,女,51岁。

昼则身如冰水浸,自心中冷不可禁,虽穿厚衣不解;夜则身热如焚,虽隆冬亦必裸卧,盗汗如洗,头痛、左胁及背痛。情志稍有不遂则心下起包如球,痞塞不通,胸中窒塞。饮食、二便尚可,年初经绝。脉沉弦寸滑。先后住院11次,或称为更年期综合征,或称为内分泌失调,或称为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处方: 乌梅6克、炮附子15克、细辛4克、干姜5克、桂枝10克、当归12克、党参12克、黄连10克、黄柏6克、川椒5克。二剂寒热除、汗止、心下痞结大减,四剂而愈。已五年,生活正常,未再发作。

奔豚案

某男,63岁。

病奔豚三十余年,自觉有气从小腹上攻,攻至腹则腹胀痛,攻至胸则胸中憋闷疼痛,呼吸窒塞,欲死,连及头颈后背两臂皆憋胀痛,痛苦殊甚,全身无力,继则大口频频嗳气,气喷涌如山崩,气出则诸症稍缓,须臾复作,一日发作二三次或十数次,逐年趋重,情志波动时更重。脉弦大按之减,两尺沉。西医诊断冠心病、胃神经官能症、吞气症等。中医诊断为奔豚,乃肝肾阳虚、厥气上逆。

处方: 乌梅6克、炮附子15克、干姜5克、桂枝12克、茯苓15克、白术10克、川椒5克、细辛4克、黄连8克、黄柏4克、党参12克、当归12克、沉香4克。此方加减,共服24剂,诸症渐减而愈,已二年未再发。

晕厥案

苏某,女,37岁。

每次行经则头晕呕吐,目系抽痛眼不能睁,时时晕厥,一日三五度不等,寒热交作,少腹寒痛,经血暗少,约五日后,经净方渐缓,已七八年,屡治不愈。脉沉弦细涩,舌淡而暗。乃肝阳肝血皆虚。

处方: 乌梅5克、桂枝10克、炮附子10克、干姜4克、川椒4克、细辛4克、当归12克、党参12克、川芎7克、五灵脂12克、蒲黄8克、乌药8克、元胡10克、黄连8克、黄柏4克。经欲行时开始服用直到月经干净,每月服六七剂,素日服人参养荣丸,连服三月而愈,已二三年,经期生活劳作正常。

胁痛案

张某,女,38岁。

近来出现右胁肋隐痛不适,食欲不佳,自觉全身酸懒不适。望其面色晦暗不舒,精神不振。舌尖略红苔白而略厚,脉弦濡无力。诊为肝阳不足,夹火夹湿。

处方: 乌梅10克、桂枝10克、炮附子6克、干姜4克、川椒4克、细辛4克、当归10克、党参10克、黄连6克、黄芩6克、柴胡6克。四剂病愈,已四年未再发。

药多源于自然界的植物、动物、矿物,药用部位含有一定的药物成分,但也常带有一些非药用部分,而影响疗效,并且不同药用部位药效有异。而原药材在发挥治疗作用的同时,也可能出现一些不良反应,这就需要通过炮制,调整药性,增利除弊,以满足临床治疗要求。今天我给大家带来的这本书, 堪称中药饮片移动的“博物馆”。 这本书就是——

《中药饮片图鉴》

本文选自“中国中医药报官方号”微信公众号,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斑秃是秃发(脱发)的一种,俗称“鬼剃头”。中医古籍中曾有油风、毛拔、发落、发坠、鬼添头的称谓。

秃发有斑秃、全秃、普秃三种。它们的病因及治疗大致相同,只是临床表现的程度不同而已

治疗

斑秃的治疗可用内服药、外用药和饮食疗法。

[西医治疗]

治疗首先要根据秃发的面积,如果面积小,只用局部用药,局部外用激素类药水,或鲜姜汁,刺激毛囊生长,一般3-6个月可以长出毛发;如果面积较大,可以口服激素,强的松15-30mg每天,逐渐减量,一般2个月内毛发生长,但由于此药物有一定的副作用,需要医生指导下服用。此外多种维生素和一些中药如何首乌片等也有辅助治疗的作用。

[中医治疗]

中医对秃发早有认识,有肝藏血、发为血之余,肾主骨,其荣原因与肾虚、血虚有关。近年来并有血瘀学说,故大凡秃法治疗以补肾、养血、活血为主。其中医分行大致有心脾气虚型、肝肾不足型、肝郁血瘀型、气血两虚型。患者可由医生辩证以养血补血、滋补肝肾、健脾益气、养阴凉血、疏肝理气、固涩通络等方论治。

(1)养血补血方:如神应养真丹加减,由地熟、当归、女贞子、菟丝子、羌活等养血,补肾、去风药物组成。少数服药后如觉咽口干等反应者,加用六味地黄丸或胆草泻肝丸。

(2)滋补肝肾方:熟地、当归、巴戟肉、肉苁蓉、熟女贞、桑椹子、羌活、赤勺、白勺、丹参各12克,川芎、荆芥各10克,对青少年病程短、脱发区少者效果尤佳。

(3) 健脾益气方:

(a)以异功散为主、同时配以黄芪30-60克,党参12-15克,白术、茯苓9-12克,陈皮6克,甘草12克。

(b)红参20克,黄芪50克,白勺30克,白术45克,灸甘草20克,肉桂30克,大枣20枚,加减共研细末,蜜蜂500克,炼蜜丸,每丸10克,含生药38克,日服三次,每次一丸

(4)养阴凉血方:生地、女贞子、泽泻、山楂、黄岑、白芷、桑叶各9克,首乌、旱莲草各24克,龙胆草、黄柏各6克,丹皮12克。

(5)疏肝理气方:方如小柴胡汤治疗斑秃,日本亦有用小柴胡汤加味治疗本病的报道,疗效满意,特别对那些与神经因素有关的斑秃患者效尤佳

(6) 固饰通络方:如桂枝、龙骨、牡蛎、赤勺、甘草、女贞子、旱莲草、五味子等

内用药 补骨脂制剂"制斑素",5毫升,肌注,1日1次,连续数月;首乌针剂注射或冲剂口服;黄芪当归针剂注射;乌须生发丸内服;金锁固精丸口服;七宝美髯丹,1日2次,每次1丸;六味地黄丸,1日2次,每次1丸;肾气丸或八珍丸,1日2次,每次1丸;神应养珍丹,6克, 1日2次;何首乌15克,枸杞子15克,当归15克,生侧柏叶30克,水煎服。

外用药 鲜生姜搓擦;虫草100克加白酒400克,浸泡1周后外搽;制首乌10克,川椒5克, 白酒250克,泡后搽,1日3次。

食疗法 生姜切片,搓擦脱发处皮肤,每日1~2次,每次4~5分钟,使头皮发热,连续使用至新发长出为止;辣椒油擦患处,一日数次,可促使毛发再生;桑白皮150克,煎汤去渣,浓缩后装入瓶中,外涂脱发处,每日数次;黑芝麻炒焦研末,猪油调拌,取擦患处;75%的酒精30毫升,浸入蜈蚣1条,7天后取擦患处,隔日1次。也可取辣椒粉15克,水杨酸10克,碎斑蝥15克,石炭酸1毫升,蓖麻油10毫升,浸入75%酒精350毫升中,7天后取擦患处;将鳗鲡鱼油加热后涂患处,1日2次,每次3~5分钟,7~10天为一疗程。

[中成药]

⑴十全大补丸,每服10克,每日2次

⑵养血生发丸,每服10克,每日2次

⑶养血生发胶囊,每服4粒,每日2次

⑷首乌片,每服5片,每日3次

⑸当归片,每服5片,每日3次

⑹杞菊地黄丸,每服6克,每日2-3次

⑺养血安神片,每服5片,每日3次

⑻斑秃丸,每服5克,每日3次或9克一丸,每日2次

⑼七宝美鬓丹,每次1丸,每日2次或每次3粒,每日2次

⑽薄盖灵芝片,每日3次。每次4片;注射液,每次4毫升,肌注每日1次

[外用方]

市售的中成药液有:10%斑蟊酊、20%补骨脂酊、25%川椒酊、101毛发再生精、斑秃生发水等。其他方剂:

⑴大蒜外擦:大蒜味辛、性温,又除风、破冷、镇静、止痒等作用,为含硫的植物挥发油,有兴奋神、刺激血液循环及发汗作用。

⑵生姜外擦:生姜含"姜辣素",能兴奋神经,扩张皮肤和粘膜血管,改善血液循环。可用鲜生姜榨出汁,用小毛刷蘸姜汁刷秃发处,每日3次。

⑶鲜旱莲草洗净,榨取自然汁,擦患处,每日3-5次。

⑷侧柏叶阴干研末和麻油外擦。

⑸甘油红皮大蒜汁:新鲜红皮大蒜剥后捣碎取汁,以蒜汁、甘油为3:2之量搅拌后外擦脱发处

⑹半夏蘸醋外擦

⑺生川乌粉50克,醋调外擦,每日早晚各1次

⑻柚子核15克,开水浸泡半小时,外擦患处

⑼冬虫夏草30克,入白酒100毫升,浸泡一周,滤过取汁,外擦患处,每日5次

⑽斑槿酒:斑蟊9只,紫槿皮30克,樟脑12克,白酒300毫升,浸泡2周后外擦

⑾斑蟊7克,骨碎补、故子各12克,鲜侧柏叶30克,上四药切碎泡入75%酒精或普通白酒500毫升,一周后外擦

⑿朝天红辣椒、鲜姜块、侧柏叶各15克,泡入白酒一杯中,过一宿后取出绞取药汁和少量白酒,每天早晚擦患处

⒀侧柏液酒:侧柏叶、归尾、菟丝子、生姜各15克,浸白酒(盖过药面),一走后外擦

⒁补骨脂、首乌各30克,菟丝子、百部各15克,浸泡于40度白酒中,一周后取汁外擦患部,早晚各一次

⒂鲜侧柏叶90克,山柰45克,75%酒精700毫克,入瓶浸泡7-10天后,以生姜切面蘸药水,反复用力涂擦

⒃闹羊花21朵,鲜毛姜(骨碎补)手指大一段,切成17片,将以上两药置一中碗中,高粱酒浸入顶,碗口用纸封固,放锅中,隔水蒸一小时左右,每天用药酒擦患处,4-5次,月余可发生。此药有毒,不可入口。

⒄硫磺、雄黄、凤凰衣各15克,炮山甲9克,滑石粉、猪板油各30克,共为细末,板油、猪苦胆汁调药末、捣如泥,用纱布包好,擦抹患处,每日2-3次,连用1-2周。

⒅人参叶、侧柏叶、白藓皮各12克,高粱酒浸泡一周后,外擦患处,每日3次。

⒆补骨脂25克,旱莲草25克,75%酒精200毫升,浸泡一周后外擦,一日数次。

⒇生姜6克,生半夏(研磨)15克,先将生姜擦患处一分钟,稍等,再擦一二分钟,然后用生半夏细末调香油擦之,连续应用,有刺激发生之效

今天这篇文章,我想和大家聊一聊低血压的事儿。

血压,在我们脑海里,大家很多都想到高血压。其实,现在低血压的人也不少。咱不能放着低血压的人不管不提。

现在,我给你讲一张医案。这里头的患者,就挺让人同情的。

患者是男性,就诊时不到50岁。可以说, 从40岁以后,这个人就经常感觉到头晕、乏力。身体比较瘦,四肢很多时候不热乎。

他的血压一直在正常范围的最低值。到就医的前五个月,这个人的血压就很低了,偏离正常范围,而且手脚冰凉、头晕眼花、失眠多梦、健忘、周身感到乏力,心悸,心前区有压迫感。

此人曾用过西药,但是无效。

怎么办啊?他决定,来看看中医,当时我们医院的陈争友大夫接诊。

刻诊,见患者形体瘦弱,舌淡苔白,脉弦细弱,四肢欠温,精神疲惫,全身乏力懒言。饮食尚可,大便规律。

陈大夫见状,写了一个配伍,才四味药: 桂枝、炙甘草各15,肉桂10,五味子20 水煎,早晚服2次。

结果如何?药用5天,血压上升,不适症状减轻。一个礼拜零两天之后,诸症平息,血压正常,睡眠好转,精神头足了。自己觉得,身体已经很有力气了。

这是怎么回事啊?陈大夫后来讲出了缘由,这不过是有中药,把它的阳气给顶上去了。阳气上去了,血压就上去了。

接下来,陈大夫讲述了一番道理。这道理,我觉得特别有现实意义,所以我现在就和大家分享一下。

这个道理,就关乎阳气和血压的关系。

血压是什么?我们可以简单理解,它就是血液往前输送的“劲儿”。劲儿大了,血压就高了。劲儿小了,血压就低了。

肝阳上亢的人,痰湿阻滞的人,为啥血压高?因为受这些因素的影响,血液输送的劲儿偏大。你说对不对?

同样,劲儿小的,也是有原因的。这个原因之一,可以归纳为阳气不足。

可不是嘛!阳气,是生命的力量,是人体一切功能开展的动力,是人体向上、振奋、进取的功能的体现。阳气少了,血液输布乏力,它劲儿就小啊,所以低血压。

就这个患者而言,显然有阳气不足的现象。

你看,他时常感觉心慌、胸闷,心前区有压迫感和憋闷感。这说明什么?说明心阳不足,对不对?四肢不温、精神疲惫、身体乏力,健忘,这更说明他阳气不足啊。

既然如此,那就补阳气。阳气上去 ,血压跟着就上去。

你把这个理解了,就知道上方的意义了。

其中的桂枝和炙甘草,取的是桂枝甘草汤温通心阳的意思。

肉桂在里头,壮脾阳,补肾阳。为了防止辛热药伤阴,所以添加五味子养阴,而且五味子能安心神,有助于改善他的睡眠。这就是基本意图。

这是中医里头早就有的治法。桂枝甘草汤出自张仲景《伤寒论》,配上肉桂和五味子,调治阳气不足所致低血压,证属心阳亏虚者,效果不错。这是很多人的共识。

当然,关于这个低血压,中医还有很多别的治法,也分出很多证型。

水饮中阻的,就是健脾化湿、通阳利水。肝气郁结的,就疏肝解郁、调畅气机。肾精不足的,就滋阴添精。可以说,办法多多。

我上面所谈的,不过是代表其中一类人。读者朋友,切不可以以偏概全,非专业人士,更不要以身试药,而是要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充分地辩证论治,遣方用药。

希望这篇文章,能给低血压的人带来一点启迪,也给中医内科临床的广大医者,提供借鉴。

导读: 本文节选自吴雄志先生所作《中医脾胃病学》,此书指出人体气化以中气(脾胃)为根,阴阳(太阴、阳明)为常,三焦为道,升降出入为气化的基本规律。提出三纲两常大法,创造性地融阴阳辨证与三焦辨证于一炉,以阴阳定性,三焦定位,以寒热温凉调阴阳之气,以升降浮沉复三焦气化。对脾胃生理、病理与诊法、治疗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论述,并附秘方、验方60余首,以飧读者。

第二节 脾胃内伤百病由生

《素问·太阴阳明论》曰:“土者,生万物而法天地”。万密斋《 养生 四要》曰:“阴土坤也,万物之所归也,阳土艮也,万物之所以成始成终也。”故土生万物,土亦藏万物,万物由土所生,亦由土所归,从来处来,向来处去。土生万物,则万物生长壮化,土藏万物,则万物收藏老已,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也。盖土之中,菁芜并蓄,既有天地精华,亦有糟粕毒素。人之生长,乃土中之精,化生五谷,五谷入胃,化生气血,长养五脏,呵护肌肤,解毒防病;人之老死,乃土之糟粕,毒自外来(如饮食不节),或毒自内生(如脾胃纳运失司),以致气血痰火湿食诸邪停聚,阴阳失衡,水火失调,五脏失养,九窍不通,人之衰老病死,莫不由此,正所谓脾胃内伤,百病由生。故长寿之道,大便常调; 养生 之要,常得七分饱。 大黄一味,长生之宝,山楂二芽,轻身不老,人知土生万物,不知土害万物,但知补土之方,不知攻土之法,岂堪重任!攻土之法,未列专篇,读者倘能于书中 细为 搜寻,自有所获。 盖脾胃为后天之本,气化之根,脾胃内伤,一则后天生化乏源,固摄无权;二则升降失司,一身气机皆滞。

一、脾胃虚弱生化乏源

(一)生化乏源,精、神、气、血、津、液不足

《灵枢·决气》篇曰:“黄帝曰:余闻人有精、气、津、液、血、脉,余意以为一气耳,今乃辨为六名,余不知其所以然。岐伯曰: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何谓气?岐伯曰:上焦开发,宣五谷味,薰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何谓津?岐伯曰:腠理发泄,汗出溱溱,是谓津。何谓液?岐伯曰:谷入气满,淖泽注于骨,骨属屈伸,泄泽,补益脑髓,皮肤润泽,是谓液。何谓血?岐伯曰: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何谓脉?岐伯曰:壅遏营气,令无所避,是谓脉。黄帝曰:六气者,有余不足,气之多少,脑髓之虚实,血脉之清浊,何以知之?岐伯曰:精脱者,耳聋;气脱者,目不明;津脱者,腠理开,汗大泄;液脱者,骨属屈伸不利,色夭,脑髓消,胫酸,耳数鸣;血脱者,色白,夭然不泽,其脉空虚,此其候也。黄帝曰:六气者,贵贱何如?岐伯曰:六气者,各有部主也,其贵贱善恶,可为常主,然五谷与胃为大海也。”

《脾胃论·饮食劳倦所伤始为热中论》曰:“人受水谷之气以生,所谓清气、营气、卫气、春升之气,皆胃气之别称也。”故胃气乃诸气之本。《脾胃论·脾胃虚则九窍不通论》曰:“胃之一腑病,则十二经元气皆不足也,气少则津液不行,津液不行则血亏。”《伤寒论·平脉法第二》曰:“水入于经,其血乃成,谷入于胃,脉道乃行。”故脾胃虚则津血不足。《素问·六节脏象论》曰:“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故胃虚则神衰,胃亡则神散。《脾胃论》曰:“真气又名元气,乃先身生之精也,非胃气不能滋之。”故后天不足,先天亦衰而肾精暗竭。

1神不足:神疲、懒言、嗜睡、目光呆滞。

2精不足:头倾、目眩、目盲、耳鸣、耳聋、腰酸、阳痿。

3气不足:短气乏力、四肢不举。

4血不足:面白、目胞色白、唇舌淡、爪甲不荣。

5津液不足:皮毛焦枯、口干、咽干、鼻干、目干、便秘、少尿、少涎、舌上少津。

(二)固摄无权,精、神、气、血、津、液外走

脾主统摄,故精、神、气、血、津、液皆赖脾气摄之。若脾胃虚弱,固摄无权,则精、神、气、血、津、液外走。症见:

1多涎、多涕、多泪、多痰(清稀如水)。

2多汗,如自汗、盗汗、阴囊汗出等。

3大便泄泻、小便频多,或二便量可、便次增多,劳则遗精。

4血自下溢为便血、尿血、血精、崩漏或上走外脱为肌衄、鼻衄、咳血等。

5四肢肌肉虚浮无力,目胞浮肿,昏睡露睛,人中沟变平,口唇翻卷不能覆齿,口频繁开合,齿龈不红不痛微肿,四肢不收,手足蠕动,小儿前额左右突出,囟门突起,皆为脾胃虚弱,形体不固之故。

6舌胖大,边齿印,多津液。

(三)清阳不升,脏腑经脉肌肤失养

脾主升清,清指水谷精微,升清指脾将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上输心肺,化生气血,营养全身。故《素问·厥论》曰:“脾主为胃行其津液也。”脾的升清功能包括以下七个方面:①使水谷精微得以上奉心肺,化生气血;②使水谷精微上接头面,营养关窍,故曰:“清阳出上窍”;③使四肢肌肉得以所养,故曰:“清阳实四肢”;④使皮毛腠理固密,故曰:“清阳发腠理”;⑤升举脏器,人直立行走,由于地心引力,加之负重、饱食等故,气机易降难升,全身之脏器,全赖脾气升举;⑥固摄血液,使血不下溢,升举血液,使血不下流;⑦升腾津液,润泽周身,故曰:“气升水布”。

《脾胃论》曰:“积阳成天,曰清阳出上窍,曰清阳实四肢,曰清阳发腠理。”若脾胃气虚,清阳不升,则四肢九窍、肌肤腠理不得禀水谷之气而诸病生矣。故《脾胃论》又曰:“若胃气一虚无所禀受,则四脏经络皆病,况脾全借土平和,则有所受而生荣,周身四脏皆旺,十二神守职,皮毛固密,筋骨柔和,九窍通利,外邪不能侮也。”

《脾胃论》曰:“脾主五脏之气,肾主五脏之精,皆上奉于天,二者俱主生化以奉升浮,是知春生夏长皆从胃中出也。”又曰:“元气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而后能滋养元气,若胃气之本弱,饮食自倍,则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也。”故后天衰败则先天失养,先天已衰更需后天求之。

1清阳不升,四肢九窍肌肤筋脉皆病

(1)九窍不利,都是胃病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谷气通于脾,六经为川,肠胃为海,九窍为水注之气。”《素问·通评虚实论》云:“头痛耳鸣,九窍不利,肠胃之所生也。”故“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瞑。”(《灵枢·口问》)《脾胃论》曰:“九窍者,五脏主之,五脏皆得胃气乃能通利……胃气一虚,耳、目、口、鼻,俱为之病。”又云:“是阳气不足,阴气有余,故九窍不通。夫阳气走空窍者也……饮食入胃,先行阳道,而阳气升浮也。浮者,阳气散满皮毛;升者,充塞头顶,则九窍通利也。” 故九窍不通皆因阳气不足、阴气有余,升清降浊乃九窍之病的基本治法。

(2)清阳不升,四肢肌肉不用,血脉筋骨皆弱

《素问·气交变论》曰:“其脏脾,其病内舍心腹,外在肌肉四肢。”《素问·太阴阳明论》曰:“脾病而四肢不用何也?岐伯曰:四肢皆禀气于胃,而不得至经,必因于脾,乃得禀也。今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禀水谷气,气日以衰,脉道不利,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故不用焉。”故《脾胃论》云:“胃之一腑病,则十二经元气皆不足也。气少则津液不行,津液不行则血亏,故筋、骨、皮、肉、血、脉皆弱,是气血俱羸弱矣。”脾胃气虚(或兼痰湿停留)则四肢肌肉虚浮不用;脾胃阴虚,则四肢肌肉痿软不用(阴精亏虚,精微不足,脾不散精之故)。

2清阳不升,脏失升举,血不上行,津不上承

人类由于直立行走,因为地心引力,加之负重、饱食等故,气机易降难升,全身脏器之升,全赖脾气举之。若脾气不升,则脏器下垂不举。肺叶不举者,发为肺痿(肺不张),短气咳嗽吐涎沫;心阳不举者,胸中空洞,心悬欲坠;肝阳不升者,四肢极度乏力、目眩、阳事不兴;或胃、肾、直肠、肛门、子宫下垂,痔核脱出。

脾气摄血之功,亦即脾阳升举之力。若血失升举,或血自下溢而便血血崩,或血自下瘀而少腹不仁或疼痛、月经不调、大便色黑反坚、下肢青筋暴露。

清阳不升,则津液不行,上则无以濡养九窍心肺而面焦发枯,眼、鼻、口、咽干燥,下则大便溏泻、小便频多、下肢浮肿。

3清阳不升,卫外不固

《难经·四十三难》曰:“水去则营散,谷消则卫亡。”《灵枢·邪客》篇曰:“五谷入于胃也,其糟粕、津液、宗气,分为三隧……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而为血,以营四末,内注五脏六腑以应刻数焉,卫气者,出其悍气之懔疾,而行于四末分肉皮肤之间而不休者也。”故胃为卫之源,脾为营之本,胃主气属卫,脾主血属营,脾胃健而营卫通。故治中焦,生育营卫(《卫生宝鉴》)。《脾胃论》曰:“饮食入胃,先行阳道,而阳气升浮也。浮者,阳气散满皮毛;升者,充塞头顶。”《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清阳发腠理。”若胃气不升,元气不生,无以滋养心肺,分布薰蒸皮毛腠理,则表虚无阳,卫外不固,可见下述二证:

(1)内伤证: 脾胃内伤,每见恶寒、发热、汗出、头身疼痛、口渴、鼻流清涕等,形似外感,而误用辛散,为害不浅。《内外伤辨惑论》云:“故内伤饮食,则亦恶风寒,是荣卫失守,皮肤间无阳以滋养,不能任风寒也。皮毛之绝,则心肺之本亦绝矣,盖胃气不升,元气不生,无滋养心肺,乃不足之证也。计受病之人,饮食失节,劳役所伤,因而饮食内伤者多,外伤者间而有之。世俗不知,往往将元气不足之证,便作外伤风寒表实之证而反泻肺,是重损其表也,安得不死乎?”故脾胃之病,首当辨明外感内伤。

(2)气虚外感证: 外感之证,伴见脉浮大无力或反沉弱、短气乏力、病久不愈者,乃正气虚弱,托邪无力所致。《沈绍九医话》云:“又有阳虚恶寒,脉浮大,似外感者,切不可轻用发散,当用甘温益阳之剂。 浮为表脉,有表证无表脉,法当解表,有表脉而无表证,有系阳虚者。 体虚感受外邪,有脉不浮者,乃正虚祛邪外出乏力,不足之故。治疗此类病用表药宜轻,或与扶正之药同用,免致邪气未尽而正气受伤。”

现代研究表明:脾虚证患者呼吸道粘膜分泌型IgA不足。分泌型IgA有提高粘膜局部免疫力作用,并具有免疫排除作用,若分泌型IgA不足则易招致局部急慢性感染或过敏性疾病,补脾药可通过提髙呼吸道粘膜分泌型IgA水平,从而治疗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和过敏性疾病,是中医培土生金治法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

综上所述,列清阳不升脉证如下:

①水谷精微不得上奉心肺,化生气血而心悸失眠、咳嗽气短、神疲乏力。

②水谷精微不得上接头面,营养关窍而面白发焦,鼻端色白,唇淡唇干,牙齿干燥、齿龈淡白,口干、咽干、鼻干、眼干,舌体瘦薄、裂纹、痿软、短缩,目眦淡白、眼窝凹陷、胞睑下垂,小儿囟门凹陷,眩晕、耳鸣、健忘,头部低垂、无力抬起,但卧不得坐、坐则眩晕。

③四肢肌肉失养而肌肉瘦削,软弱无力,大骨枯槁,大肉下陷,腹壁平坦或下陷,或皮毛不荣。

④不使皮毛腠理固密而恶寒、汗出、易感冒。

⑤脏失升举而肺痿短气、咳吐涎沫,或胸中空洞、心悬欲坠,或阳事不兴,或胃、肾、直肠、肛门、子宫下垂,胃粘膜脱垂、痔核脱出。

⑥血失升举,或血自下溢而便血、血崩、血尿、下肢紫癜,或血自下瘀而少腹不仁或疼痛,月经不调,大便色黑反坚,下肢青筋暴露。津失升举,上则无以濡养九窍心肺,下则清浊不别而大便溏泻、小便频多、下肢浮肿。精失升举,上则头倾髓空、目眩耳聋,下则遗泄不秘。

⑦两寸脉弱,浮取无力。

卫之所出,或云卫出上焦心肺,或云卫出中焦脾胃,或云卫出下焦肝肾。 主气者,肺也;生气者,胃(脾)也;化气者(精气有互化之功),肾也。《脾胃论》曰:“脾主五脏之气,肾主五脏之精,皆上奉于天(心肺),二者俱主生化以奉升浮,是知春生夏长皆从胃中出也。”故卫之标在天上(上焦心肺),以象天之用;卫之根在地下(下焦肝肾),以象地之体;卫之本在中焦脾胃,实营卫之源泉涌流不息也。中焦脾胃引下焦肝肾之气上奉于天(上焦心肺),是为卫气,故云:卫出三焦。

太湖中医学堂:专注中医传承,发扬国粹,守护生命,传承文明,太湖宏愿,医道永传

三阳五会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概述 3 百会穴别名·三阳五会 31 百会穴的别名 32 出处 33 穴...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