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吃藿香叶的好处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0浏览:12收藏

孕妇吃藿香叶的好处,第1张

藿香叶有着很多方面的药物作用,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

🍲化湿脾、理气和胃

藿香叶用于湿阻脾胃、脘腹胀满、湿温初起。若湿阻中焦、脘闷纳呆者,与佩兰等同用;若湿温初起,可配薄荷、茵陈、黄芩等同用。

🤢止呕止泻

藿香叶用于呕吐、泄泻等。若感受秽浊、呕吐泄泻之症。例如妊娠呕吐,可配砂仁同用。

🌡️祛暑

藿香叶用于暑湿症。其治暑湿,不论偏寒、偏热,都可应用,临床经常与佩兰配伍同用。

🤒发汗解表

藿香叶用于发热恶寒、恶寒发热、胸脘满闷。配伍紫苏、陈皮。

👀明目

藿香叶含有维生素A,对眼睛的发育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提高眼睛的抗病能力和预防夜盲。孕妇可以适量食用藿香叶,因为它可以缓解妊娠呕吐。

“三伏天”是按照我国古代的“干支纪日法”确定的。这也是古代计算时间的重要工具,每年夏至以后第三个庚日(指干支纪日中带有“庚”字的日子,一个庚日就是10天)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合起来称为三伏。按阳历计算则出现在7月中旬到8月中旬。此时我国大部地区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

俗话说“冷在三九,热在三伏”。7月7日(或8日)节气是小暑,古籍《群芳谱》中说:“暑气至此尚未极也。”因为小暑过后,全年最热的三伏就到了。《汉书郊祀志注》中说:“伏者,谓阴气将起,迫于残阳而未得升。故为藏伏,因名伏日。”夏至这天白昼长,太阳角度最高,但不是一年中天气最热的时候,因为接近地表的热量这时还在继续积蓄,并没有达到最多的时候。夏至后日照时间一天比一天少了,气温却一天比一天升高,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开始入伏,也就是说这时候的气温达到一年的顶峰。俗话说:“小暑大暑紧相连,气温升高热炎炎。”这段时间叫数伏天。

数伏天气要一个多月,古人把这段时间叫“三伏”,由初伏、中伏、末伏组成。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入伏,是初伏的第一天,10天后是第四个庚日叫中伏,如果第五个庚日在立秋之前,那么中伏就需20天,俗称两个中伏;若在立秋之后,中伏就是10天;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叫末伏。

《素问生气通天论》言:“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顺之则阳气固,虽有贼邪,弗能害也,此因时之序。”中医学认为,人与自然是一个有机整体,自然界有五运六气之变化,而人体五脏六腑之气亦必然随着五运六气的变化作出相应的反应,这就是中医的“天人相应”整体观,也是中医治疗疾病选择不同季节的理论基础。同时强调阳气的重要性,阳气在生理状态下,是机体各个脏腑器官功能正常运转和防病的重要力量;在病理状态下,是机体抵抗疾病的主要力量。所以只要人体阳气固密,虽有外邪干扰,人体也不会受害生病。《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则曰:“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人亦应之。以一日分为四时,朝则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顺气,即顺应自然之气,人体气机要与自然界规律相适应。自然界四时规律就是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人体气机要与之相适应。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说:“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阴阳四时者,万物之始终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所谓“春夏养阳”是中医学认为春夏两季,尤其是夏季,是一年中自然界阳气最旺盛的季节,根据天人相应的理论,这个时候一方面机体阳气受自然界阳气引动,机体各种机能条达,经络通畅,适合扶正培本,补养阳气;另一方面伏于体内的阴寒之邪此时受自然界影响相对容易清除。“春夏养阳”也是冬病夏治的理论基础之一。

寒湿性关节痛是指人体感受风寒湿邪后所引起的肌肉、关节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其临床特点是遇寒冷或天气变化则病情加重。 风湿寒性关节痛是一种以关节疼痛为主的疾病,与寒湿邪的侵犯有关,主要表现为关节或肌肉疼痛、酸麻、沉重、屈伸不利等。遇冷或气候变化时病情加重。

在中医“天人相应”的整体观、”“春夏养阳”的 养生 观及经络学说的指导下,在夏季“三伏天”,自然界温度最高、阳气最盛时,通过温热药物贴敷在局部关节处或者是人体相应的穴位上,人体的阳气得天之阳气、温热药物相助,阳气益旺,以阳热驱散寒湿,祛除体内的“寒湿之邪”,可调和脏腑阴阳,调整机体的免疫功能,使失衡的阴阳达到平衡稳态,将“冬病”之邪消灭在蛰伏状态,从而达到防病治病、冬病夏治的作用。

⑴不要久居寒湿之地或高寒野外作业、野外宿营、野餐等;

⑵不要劳累过度、汗出受风;

⑶不要受寒饮酒,这样会使皮肤血管扩张,易受风湿寒邪;

⑷不能使得室内外温差过大,突然外出,不能适应气温的变化而感受风湿寒邪;

⑸不要汗后游泳、水中作业,这样容易感受寒湿之邪;

⑹妇女产后,月经期间,劳动时候注意保护,不然容易感受风湿寒邪,引起关节疼痛。

⑺不要在夏天睡较潮湿的地板,睡时吹电风扇、空调。

有句老话:“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卷鸡蛋”。伏天吃饺子、烙饼、面条的意思,除了有夏收小麦之后粮食充足的喜悦之情以外,主要是提醒人们,夏天饮食不可太凑合,要多吃点蛋白质和B族维生素丰富的食品。

1多酸多甘

古代学者认为“夏季暑湿,适宜清补”。夏天酷热高温,人们喜冷饮,喝水多,导致湿气侵入人体;而外湿入内,使水湿固脾,引起脾胃升降,令人的消化功能产生障碍,出现积水为患,引起食欲不振等。按中医 养生 学的观点,暑湿对脾非常不利,因此日常饮食中应适当多食甘凉为宜。并且,夏季归心,而心喜凉,宜食酸,所以夏季应适当地多吃一些性酸的食物,如菠萝、西瓜等。

2补气去火

炎炎夏日不仅带给我们身体上的不适,还容易导致越来越多的人火气上升,表现出情绪烦躁、焦虑、易激动、失眠等,这些症状在医学上称为“夏季 情感 障碍”。因此,“去火”也是夏日食补的必备功课。夏日祛火的食物,上佳选择如苦瓜、西红柿等性凉、清暑的蔬果。同时,牛奶性微寒,可以补水、滋阴、解热毒,也是“去火”良品;狗肉、鸭肉更是夏季大补之良方。

3新鲜干净

中医认为,胃为后天之本。夏季人们常感食欲减退,脾胃功能较为迟钝,此时不妨吃些新鲜蔬果。新鲜蔬果营养素的构成,一般是纤维素和糖分的含量各半,不仅可以有效地补充人体必须的能量和水分,其清爽的特质也会让人久食而不厌。胡萝卜、柠檬、苋菜是其中首选;时令的野菜蔬果,多食更是大有好处。但要注意不要贪食生、冷或不洁的食物,以免染上痢疾、腹泻等。

4补水 养生

中医理论讲究“阴阳五行”、“天人一体”;冬为阴,夏为阳,夏季为阳盛阴衰之季,也正是人体阳气旺发之时,人体阳气在夏季有欲升欲旺的趋势,体内凝寒之气处于易解的状态。三伏天,人稍劳作或运动,就大量出汗,接着产生强烈的口渴感。因此,补水 养生 便成为三伏天的重中之重。

三伏天现在比较流行的是穴位贴敷疗法,这是一种 养生 加治疗的方法,就是要在自然界阳气最足之时,借助伏贴的外力,通过阳性的药物贴敷在人体的相应穴位上。此时人体毛孔张开,有利于药物的渗透和吸收,从而将人体内的寒湿驱除,以达到治病的目的,贴伏贴最适合阳虚体质且体内有寒湿之人。

但是现在宣传最多的是三伏天前几天进行治疗,其实祛寒湿不仅仅在这几个伏天的点上,更重要的是三伏天这个时间段,只要在一年中的三伏天这个时间段,通过中药,艾灸等等方法促进体内寒湿之邪排出体外的方法都是可以好好利用的,这样最终达到冬病夏治的目的。所以希望大家好好利用好三伏天这段时间,不然错过又是一年。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中医·中暑 31 感受暑邪而发生的一种急性病证·中暑 311 中暑的病因 312 中暑的症状 313 中暑的治疗 32 暑风·中暑 33 阴暑·中暑 34 暑日受寒,腹痛吐泻者·中暑 4 西医·中暑 41 中暑的机理 42 中暑的分类 421 先兆中暑 422 轻度中暑 423 重症中暑 4231 热射病 4232 热痉挛 4233 热衰竭 43 中暑的治疗 431 一般处理 432 重症中暑的处理 4321 物理降温 4322 药物降温 4323 对症处理 44 预防中暑 5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中暑的穴位 2 治疗中暑的方剂 3 治疗中暑的中成药 4 中暑相关药物 5 古籍中的中暑 1 拼音

zhōng shǔ

2 英文参考

heat stroke and sunstroke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summerheat stroke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

suffer sunstroke [朗道汉英字典]

heatstroke [朗道汉英字典]

insolation [朗道汉英字典]

siriasis [朗道汉英字典]

heat apoplexyheatstrokeinsolation [21世纪双语科技词典]

heat stroke [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2012年版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

3 中医·中暑

中暑:1感受暑邪而发生的一种急性病证;2暑风;3阴暑;4暑日受寒,腹痛吐泻者。

31 感受暑邪而发生的一种急性病证·中暑

中暑(heat stroke and sunstroke[1]、summerheat stroke[2])为病名[3]。

《中医药学名词》(2004):中暑是指感受暑邪引起的以高热汗出或肤燥无汗,烦躁,口渴,神昏抽搐,或呕恶腹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1]。

《中医药学名词》(2010):中暑又称暑中,是指感受暑邪,以高热,汗出或肤燥无汗,烦躁,口渴,神昏抽搐,或呕恶,腹痛为主要表现的危急重病[2]。

中暑又名中暍、中热[3]、发痧[4]。现又称热射病、热痉挛、日射病[4]。中医认为感受暑邪而发生的一种急性病证[3]。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二。

311 中暑的病因

中暑多由长时间处于烈日下或高温、热幅射环境中所致[4]。

312 中暑的症状

临床上有轻重之分[4]。症见突然闷倒,昏不知人,或身热烦躁,气喘不语,牙关微紧,或口开齿燥,大汗或无汗,脉虚数,甚者昏迷不醒,四肢抽搐[3]。

313 中暑的治疗

轻者仅见头晕倦怠、胸闷烦渴、身热少汗、恶心等症;重者还可出现肢冷汗多、心慌气促,高热昏迷、抽搐等症[4]。治当移患者至凉爽通风处,法当清暑、解热、开窍,先用辟瘟丹、消暑丸灌服,后用益元散、白虎汤、清营汤等[3]。并可配用针刺、刮痧、冰水擦浴等法[3]。

元气不足者,当调补元气为主,少佐解暑[3]。

首先急将患者移至通风阴凉处,并给予饮服清凉盐水,再行治疗[4]。

①体针:轻症取大椎、合谷、内关、足三里等穴为主[4]。头痛加头维;呕吐加中脘[4]。重症取百会、人中、曲池、委中、十宣等穴为主[4]。抽搐加阳陵泉、太冲;肢冷脉微者大炷灸神阙、关元;病情危重者,应采取综合治疗措施[4]。

②刮痧法:适用于中暑轻症[4]。用光滑的陶瓷汤匙蘸水轻刮背脊两侧、颈、胸、肩臂及肘窝、胭窝等处,刮至皮肤紫红为止[4]。

32 暑风·中暑

中暑为病名[3]。指暑风[3]。《医碥》卷一:“中暑,或名暑风,以与中风相似也。”

33 阴暑·中暑

中暑为病名[3]。指阴暑[3]。《时病论·中暑》:“洁古曰:静而得之为中暑。东垣曰:避暑乘凉得之者,名曰中暑。其实二说皆是阴暑之证……。”

34 暑日受寒,腹痛吐泻者·中暑

中暑为病名[3]。指暑日受寒,腹痛吐泻者[3]。《六因条辨》上卷:“暑热相逼,好食生冷,不禁房欲,遂至肾阳内歉,腠理不密,寒凉暑湿,乘虚直入,顷刻胸腹闷痛,肢逆汗冷,吐泻交作。此无论动静,而即为中暑也。”

4 西医·中暑

中暑(heat stroke)常发生在高温和湿度较大的环境中,是以体温调节中枢障碍、汗腺功能衰竭和水电解质丧失过多为特征的疾病[5]。以高热、皮肤干燥无汗及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特征[5]。

41 中暑的机理

中暑是高温环境下,人体产生的严重不良反应。正常人的体温由大脑皮层、间脑、延髓及视丘脑下部的体温调节中枢管理。人体产生的热通过传导、辐射、对流和蒸发而散失,从而维持适当的体温。当外界温度过高,长时间日晒、湿热或空气不流通的高温环境等阻碍了散热时,就会发生中暑。

42 中暑的分类

中暑按轻重分为:

421 先兆中暑

在高温环境下工作一定时间后,出现头昏、头痛、口渴、多汗、全身疲乏、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5]。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5]。

这时只要改善环境,充分休息,症状很快会改善。

422 轻度中暑

除先兆中暑症状外,体温升高可达38℃以上,出现面色潮红、大汗、皮肤灼热等表现;或出现面色苍白、四肢湿冷、血压下降等表现[5]。可有呼吸及循环衰竭早期症状。

如进行积极有效的处理,常常于数小时内恢复[5]。

423 重症中暑

除上述症状,体温可高达40℃,并有昏迷、痉挛及呼吸、循环衰竭,还可以出现热痉挛,导致低血钠、低血氯、低血钙及维生素缺乏。

重症中暑包括热射病、热痉挛和热衰竭[5]。

4231 热射病

热射病是一种致命性急症,常为在高温环境中工作数小时者或老年、体弱、慢性病患者在连续数天高温后发生。典型表现为高热(>41℃)、无汗和意识障碍。早期受影响的器官依次是:脑、肝、肾和心脏。实验室检查有白细胞升高,生化及肝肾功能检查异常,心电图可有心律失常和心肌损害的表现。[5]

4232 热痉挛

热痉挛常发生在高温环境中强体力劳动后。表现为四肢阵发性的强直性痉挛,最多见于下肢双侧腓肠肌,常伴有肌肉疼痛、腹绞痛。实验室检查有血钠和氯化物降低。[5]

4233 热衰竭

热衰竭常发生于老年人、儿童、慢性疾病患者及一时未能适应高温气候及环境者。患者可有多汗、疲乏、无力、头痛、头晕、脉搏细弱、血压偏低。[5]

43 中暑的治疗 431 一般处理

中暑患者应立即撤离高温环境,移到通风、阴凉、干燥处安静休息,补充水、盐,有循环衰竭时可酌情给盐水静脉滴注[5]。可口服人丹、十滴水、霍香正气丸。

432 重症中暑的处理

对重症中暑病人应采取以下措施:

4321 物理降温

尽快冷却体温,降至38℃以下,可进行冷水浴。也可用冰盐水 [5]。

可在头部、腋下、腹股沟等处安放冰袋,并用50%酒精擦浴。

4322 药物降温

氯丙嗪25~50mg加入5%葡萄糖或09%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1~2小时[5]。

氯丙嗪、非那根各25毫克,加生理盐水500毫升,静脉滴注。1~2小时滴完,3小时后可重复使用。如效果不好,可加用10毫克地塞米松。

4323 对症处理

(1)镇静:可用地西泮10mg肌内注射[5]。

(2)脑水肿和颅内压增高者,可使用甘露醇脱水,1~2g/kg,30~60分钟输入[5]。

(3)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中毒,其他支持治疗[5]。每日入水量需达3000毫升。

(4)有循环衰竭时,应早期加用毛地黄药物。

44 预防中暑

重要的是加强宣传,大力提倡以预防为主的方针,避免发生中暑。

5

中医·黄水疮黄水疮(impetigo)为病名。见《外科正宗》卷四。又名滴脓疮、黄水黏疮。是指以皮肤脓疱、结痂、破流黄水,浸*成疮,瘙痒为主要表现的皮肤疾病。为一种传染性脓疱性疾病。其特点是颜面、四肢等暴露部位的脓疱、脓痴。多见于儿童,好发于夏秋季,可并发肾炎及败血症,应与水痘、脓窝疮相鉴别。暑湿热蕴证,治宜清暑利湿解毒,方用清暑汤加减;脾虚湿蕴证,治宜健脾渗湿,方用参苓白术散加减。黄水疮相当于西医的脓疱疮。黄水疮的症状《外科正宗·黄水疮》云:“黄水疮于头面耳项忽生黄泡,破流脂水,顷刻沿开,多生痛痒。”初起皮肤患处先起红癍,继之成粟米样水疱,逐渐增大,疱液初呈透明,后为混浊,基底红晕,随即变为脓疱,痒而兼痛,搔破黄水淋漓,蔓延不止,疮水干后结痂而愈。多发生小儿头面、耳、项等处,重者可延及全身。常在夏秋季流行。好发于儿重,有接触传染和自体接种,易在托儿所,幼儿园或家庭中传播流行。相当于西医的脓疱疮。黄水疮的病因病机由于脾胃湿热过盛,兼受风邪相搏而成。夏秋季节,气候炎热,湿热交蒸,暑湿热海客于肌肤.以至气机不畅、汗液疏泄障碍,湿热毒邪壅遏,熏蒸肌肤而成;若小儿机体虚弱,肌肤娇嫩,腠理不固,汗多湿重,调护不当,暑湿毒邪侵袭,更易导致本病的发生。反复发作者,湿热邪毒久羁,可致脾虚失运。黄水疮的诊断黄水疮好发于头面、四肢等暴露部位,也可蔓延全身。皮损初起为散在性红斑或丘疹,很快变为水疱,形如米粒至黄豆大小,迅速化脓混浊变为脓疱,周围绕以轻度红晕,脓疱开始丰满紧张,数小时或1—2天后脓液沉积,形成半月状积脓现象,此时,疱壁薄而松弛,易于破裂,破后露出湿润而潮红的糜烂疮面,流出黄水,干燥后形成**脓痂,然后痂皮逐渐脱落而愈,愈后不留疤痕。若脓液流溢他处,可引起新的脓疱。自觉有不同程度的瘙痒,一般无全身症状,但皮损广泛而严重者,可伴有发热、畏寒及全身不适等症状。常可引起附近饕核肿痛,易并发肾

详见百科词条:黄水疮 [ 最后修订于2017/8/6 0:40:36 共3835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孕妇吃藿香叶的好处

藿香叶有着很多方面的药物作用,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化湿脾、理气和胃藿香叶用于湿阻脾胃、脘腹胀满、湿温初起。若湿阻中焦、脘闷纳呆者...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