噎膈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0浏览:4收藏

噎膈简介,第1张

食管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病理绝大多数为鳞状上皮细胞,以进行性咽下困难为最典型的临床症状。大多发生在40岁之后,45~55岁为高峰期。发病率男性多于女性。

本病主要属于中医“噎嗝”证范畴。其病位在食管,与脾胃、肝、肾关系密切。病因主要与饮食失节、情志失调、正气内虚有关,特别是喜食辛香燥热食物、嗜饮烈酒及情志不舒,肝郁气滞,脾运失司,致痰气瘀热内生而正气渐亏,耗伤津血,痰气瘀热互结而形成癌瘤,阻塞食管。本病发展过程中,以体虚为本,痰气互结、血瘀热毒为标。本病基本病理为气阴俱虚,郁气互结,血瘀热毒蕴结于食管,形成本虚标实的病机。

(一)辨证用药

解放后,我国中西医结合工作者曾在食管癌高发区进行了普查普治,收集大量病例。辨证分型如下:

1肝气郁结

[辨证要点]胸膈痞闷,情志不舒,咽喉发紧,噎气呃逆,食欲不振,舌淡红或深,苔黄,脉细弦。

[治法]疏肝理气,和胃降逆。

[方药]逍遥散加减:柴胡10g,杭白芍15g,半夏10g,瓜蒌15g,白术10g,郁金10g,当归10g,厚朴10g,威灵仙15g,半枝莲20g,山豆根10g。

2气滞血瘀

[辨证要点]饮食难下,胸背刺痛,噎嗝不舒,形体消瘦,面色发黑,肌肤甲错,大便干结,舌紫暗有瘀斑,脉细弦或涩。

[治法]活血化瘀,理气止痛。

[方药]桃红四物汤加味:桃仁10g,红花10g,生熟地各12g,川芎10g,郁金10g,苏木6g,川楝子10g,鸡血藤15g,威灵仙15g,虎杖15g,山豆根12g,急性子15g。

3痰湿壅盛

[辨证要点]吞咽困难,噎气较重,痰涎壅盛,有时恶心泛呕,吐出物为黏液,脘腹胀满,食少便溏,倦怠乏力,舌淡红,苔白腻或黄腻,脉细滑或弦滑。

[治法]健脾利湿,化痰散结。

[方药]二陈汤合五苓散加减:清半夏10g,橘皮10g,茯苓10g,猪苓15g,苍白术各12g,枇把叶10g,代赭石15g,丁香10g,厚朴15g,土贝母15g,半枝莲30g。

4热毒伤阴

[辨证要点]吞咽梗涩,胸骨后隐痛,口干咽燥,五心烦热,午后潮热,夜间盗汗,时有便干,舌红或光红,苔黄或无苔,脉细数。

[治法]养阴清热,解毒抗癌。

[方药]竹叶石膏汤加减:竹叶10g,生石膏15g,沙参15g,元参12g,麦冬10g,生地12g,天花粉15g,夏枯草15g,枸杞子30g,女贞子15g,半枝莲30g,白花蛇舌草30g,金银花20g。

5气血两虚

[辨证要点]噎塞梗阻,饮食难下,日渐消瘦,面色白,体倦无力,神疲懒言,心悸气短,舌淡红,苔白,脉沉细无力。

[治法]补气养血,健脾益肾。

[方药]十全大补汤加味:熟地12g,当归10g,白芍15g,太子参20g,白术10g,茯苓10g,生黄芪30g,陈皮6g,鸡内金10g,枸杞子30g,女贞子15g,鸡血藤15g,旱莲草15g,白花蛇舌草30g。

6对症用药

(1)恶心呕吐嗳气者,加用旋复花10g、代赭石10g、姜半夏10g、橘皮10g等。

(2)噎重时,可加威灵仙20g、急性子15g、莪术12g。

(3)胸背痛重时,加白屈菜15g、黄药子10g、元胡10g。

(4)吐血便血或大便潜血者,加生地榆10g、白及15g、仙鹤草30g、三七粉3g(分冲)。

(5)放化疗期间阴液耗伤,热毒内蕴,宜养阴清热,活血解毒。常用基本方:生地黄、玄参、麦门冬、沙参、石膏、连翘、桃仁、丹参、甘草、金银花。

(二)其他疗法

1单方、验方

(1)双喜丸:喜树果15g,白茅根30g,山楂15g,半夏10g,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6g,早晚各1丸。

(2)雄黄丸:雄黄6g,蛤蟆皮30g,儿茶15g,土鳖虫15g,威灵仙30g,急性子30g等,共为细末,水泛为丸如绿豆大,每次3g,每日3次。

(3)癌者欢糖浆:白花蛇舌草30g,半枝莲30g,煎水浓缩成膏,加白糖摇匀,一次1匙,每日3次。

(4)开关合剂:硇砂6g,硼砂6g,皂刺15g,共为细末,点舌含服。

(5)二术玉灵丹:莪术15g,白术10g,郁金10g,威灵仙15g,丹参15g。

(6)人工牛黄散:地丁30g,蒲公英30g,制南星10g,威灵仙30g,人工牛黄10g,共为细末,水泛为丸如绿豆大,每次3g,每日3次。或成散剂,一次3g冲服。

2针灸体针取内关、足三里、下巨虚、膻中、中庭、玉堂、中脘等穴,用补泻兼施法,留针20min,每日1次。耳针取穴,以食管、胃、交感、胸为主,每次取2~3穴,用皮内针埋针或王不留行留针,每穴埋五天。

3气功可选练郭林新气功、十二段锦,如体质较差者,可练习静功。也可选用简化太极拳,体力较强者,可练四十八式太极拳。其他如八段锦、五禽戏等都可以酌情选练。

(三)预防与调护

1预防措施

(1)少吃或不吃含亚硝酸盐食物,如少吃泡菜、酸菜、腌肉、腌鱼、熏肉、熏鱼等。少食粗糙、坚硬或太烫的食物。多食新鲜蔬菜、水果。戒烟酒。

(2)及时治疗与食管癌有关的疾病,如食管炎、白斑、瘢痕性狭窄、憩室、食管溃疡及贲门失弛缓症等。

(3)在食管癌高发地区注意疾病普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2调护

(1)保持心情舒畅,减轻焦虑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饮食以易消化食物为主,提供合理充足的营养,可适当给予高热量流食。忌辛辣刺激和油腻食品,忌烟酒。

(3)加强食管癌术后及放、化疗时的护理,提高生命质量。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出处 5 穴名解 6 特异性 7 所属部位 8 胃俞穴的定位 9 胃俞穴的取法 10 胃俞穴穴位解剖 101 层次解剖 102 穴区神经、血管 11 胃俞穴的功效与作用 12 胃俞穴主治病证 13 刺灸法 131 刺法 132 灸法 14 胃俞穴的配伍 15 特效 16 文献摘要 17 胃俞穴研究进展 171 对胃肠的影响 172 对心脏的影响 173 对内脏镇痛的影响 174 治疗胃痛 175 治疗胃下垂 176 治疗慢性胃炎和溃疡病 177 治疗呃逆 178 治疗呕吐 18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胃俞 1 拼音

wèi shù

2 英文参考

Wèishū BL21 [中国针灸学词典]

wèishù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B21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BL21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穴位 胃俞 汉语拼音 Weishu 罗马拼音 Weishu 美国英译名 Stomach Locus 各

号 中国 BL21 日本 21 法

国 莫兰特氏 V21 富耶氏 V21 德国 B21 英国 B21 美国 BI21

胃俞为经穴名[1](Wèishù[2]BL21)。出《脉经》。属足太阳膀胱经[1]。胃俞是胃的背俞穴[1][2]。胃即胃腑,俞即输注,本穴是胃气转输于后背的部位,故名胃俞[1]。胃俞穴主治脾胃、腰脊等疾患:如脾胃虚弱,脘腹胀痛,霍乱吐泻,翻胃吐食,噎膈,饮食不下,食多身瘦,肠鸣腹痛,黄疸水肿,小儿疳积,胸胁支满,腰脊挛痛,疟疾痞块,咳嗽,虚劳,经闭,痈疽,胃脘痛,腹胀,呕吐,完谷不化,肠鸣,胸胁痛,胃痛,呃逆,背痛,翻胃,腹泻,痢疾,鼓胀,胃炎,消化性溃疡,胃下垂,现代又多用胃俞穴治疗胃酸过多,消化不良,急性胃炎,慢性胃炎,胃扩张,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癌,胰腺炎,肝炎,肝脾肿大,肠炎,神经衰弱,胃痉挛,腮腺炎,糖尿病,失眠等。

4 出处

《脉经论》:胃俞在背第十二椎。

5 穴名解

胃即胃腑,俞即输注,本穴是胃气转输于后背的部位,故名胃俞[1]。

胃,指人体消化管的扩大部分,是贮藏和消化食物的器官,六府之一。《灵枢海论》:“胃者,水谷之海。”本穴内应胃腑,是胃气转输、输注之处,治胃疾要穴,故名之。[3]

6 特异性

胃俞穴是胃之背俞穴。

7 所属部位

背部[4]

8 胃俞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胃俞穴在背部,当第1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2][5]。

胃俞穴位于脊柱区,第十二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俯伏或俯卧取穴[1]。

一说“除脊各寸半”(《针灸资生经》)。

胃俞穴在足太阳膀胱经中的位置

胃俞穴在背部的位置

胃俞穴在背部的位置

胃俞穴在背部的位置(肌肉)

胃俞穴在背部的位置(骨骼、内脏)

9 胃俞穴的取法

俯卧位,在第十二胸椎棘突下,督脉旁开15寸处取穴。

胃俞穴位于脊柱区,第十二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俯伏或俯卧取穴[1]。

俯卧位,第12胸椎棘突下与后正中线至肩胛骨内侧缘连线中点之垂线交点处取穴[6]。

快速取穴:肚脐水平线与脊柱相交椎体处,往上推2个椎体,其上缘旁开2横指处即是胃俞穴[7]。

10 胃俞穴穴位解剖

胃俞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背阔肌、下后锯肌、骶棘肌。有肋下动、静脉后支的内侧支。分布著第十二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深层为外侧支。皮肤由第十一、十二胸神经和第一腰神经后支的外侧支分布。背部的皮下筋膜可以分为两层,其间有蜂窝状的脂肪组织。背部的深筋膜也可分为浅层和深层。浅层薄弱,被盖于斜方肌和背阔肌的表面,分别称该二肌筋膜;深层较发达,形成腱膜性质,尤其在腰背部更为增厚,包绕着骶棘肌的前、后面,于该肌外侧缘前、后两层愈著,并形成腰肋韧带。腹腔内相对应的器官为肾。

10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胸腰筋膜浅层和背阔肌腱膜→竖脊肌[1]。

10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第12胸神经和第1腰神经后支的皮支及其伴行动、静脉分布;深层有胸背神经分支、第12胸神经和第1腰神经后支的肌支及相应肋下动脉背侧支分支分布[8]。

布有第十二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深层为外侧支;并有肋下动、静脉后支的内侧支通过[5]。

11 胃俞穴的功效与作用

胃俞穴具有和胃健脾,理中降逆的功效。

胃俞穴有和胃调中、祛湿消积的作用[1]。

胃俞穴位于第12胸椎旁,与胃腑内外相应,是胃脏之气输注于背部的处所,脾与胃相表里,故可治疗脾胃病[9]。

足太阳经脉循行于背部,胃俞穴又位于背部,故可治疗背痛[9]。

胃俞穴与胃相应,有健脾和胃、化湿消滞之功,治胃寒、吐逆、胀满、肠鸣、腹痛、霍乱、转筋、小儿羸瘦、下痢脱肛[3]。胃俞穴兼取魂门治胃冷、食不化。疾之虚寒者,宜用灸[3]。胃俞穴司胃之运输,功用多在胃经,若痛在胃府,则宜酌取三脘矣[3]。

胃病严重时,胃俞穴常出现以结节为主的阳性反应物,虚症时呈现组织松弛或凹陷,是胃病的诊断穴位之一[1]。

12 胃俞穴主治病证

胃俞穴主治脾胃、腰脊等疾患:如脾胃虚弱,脘腹胀痛,霍乱吐泻,翻胃吐食,噎膈,饮食不下,食多身瘦,肠鸣腹痛,黄疸水肿,小儿疳积,胸胁支满,腰脊挛痛,疟疾痞块,咳嗽,虚劳,经闭,痈疽,胃脘痛,腹胀,呕吐,完谷不化,肠鸣,胸胁痛,胃痛,呃逆,背痛,翻胃,腹泻,痢疾,鼓胀,胃炎,消化性溃疡,胃下垂,现代又多用胃俞穴治疗胃酸过多,消化不良,急性胃炎,慢性胃炎,胃扩张,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癌,胰腺炎,肝炎,肝脾肿大,肠炎,神经衰弱,胃痉挛,腮腺炎,糖尿病,失眠等。

胃俞穴主治脾胃、腰脊等疾患:如脾胃虚弱、脘腹胀痛、霍乱吐泻、翻胃吐食、噎膈、饮食不下、食多身瘦、肠鸣腹痛、黄疸水肿、小儿疳积、胸胁支满、腰脊挛痛、疟疾痞块、咳嗽、虚劳、经闭、痈疽等[1]。

胃俞穴主治胃脘痛、腹胀、呕吐、完谷不化、肠鸣、胸胁痛[8]。

胃俞穴主治  胃痛,呕吐,呃逆,腹胀,肠鸣;背痛[6]。

胃俞穴主治胃脘痛,胸胁痛,呕吐,翻胃,腹胀,腹泻,痢疾,鼓胀;以及胃炎,消化性溃疡,胃下垂等[5]。

现代又多用胃俞穴治疗胃酸过多、消化不良、急慢性胃炎、胃扩张、胃下垂、胃或十二指肠溃疡、胃癌、胰腺炎、肝炎、肝脾肿大、肠炎、神经衰弱等[1]。

1 消化系统疾病:胃炎,胃溃疡,胃扩张,胃下垂,胃痉挛,肝炎,腮腺炎,肠炎,痢疾;

2 其它:糖尿病,失眠等。

13 刺灸法 131 刺法

一般向椎体方向斜刺05~08寸[1]。

斜刺03~05寸[5]。

直刺05~08寸,局部有酸胀感,可向腰部及腹部放散[6]。

直刺05~1寸[8]。

注意:胃俞穴穴针刺时注意方向、角度和深度,以免造成气胸或损伤肾脏。

132 灸法

可灸[1][6][8]。

艾炷灸或温针灸5~7壮,艾条温灸10~15分钟。

14 胃俞穴的配伍

胃俞配上巨虚、三阴交,有健脾利湿的作用,主治泄泻,痢疾。

胃俞配中脘,为俞募配穴法,有理气和胃的作用,主治胃痛,呕吐。

胃俞配内关、梁丘,有宽中和胃止痛的作用,主治胃痉挛,胰腺炎。

胃俞配魂门治胃冷、食不化[3]。

胃俞配大肠俞、肾俞,治痢疾[6]。

胃俞配内关、足三里,治恶心、呕吐[6]。

胃俞配梁丘、中脘,治胃痛[6]。

15 特效

双手握拳,将拳背第2、第3掌指关节放于脾俞、胃俞上,适当用力揉按05~1分钟,有和胃降逆、健脾助运之功效[7]。

16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胃中寒胀、食多身体羸瘦、腹中满而鸣、腹膜风厥、胸胁支满、呕吐、脊急痛、筋挛、食不下,胃俞主之。

《太平圣惠方》:理烦满吐食,腹胀不能食。

《针灸逢源》:治食后头眩,黄疸,疟痢。

《针灸资生经》:胃俞、脾俞,治腹痛不嗜食。

《针灸大成》:主霍乱,胃寒,腹胀而鸣,反胃呕吐,不嗜食,多食羸瘦,目不明,腹痛,胸胁支满,脊痛筋挛,小儿羸瘦,不生肌肤。

《类经图翼》:小儿羸瘦食少。

17 胃俞穴研究进展 171 对胃肠的影响

针刺胃俞可增强胃的蠕动,促进幽门开放,使排出量增加,从而调整胃的运动功能,并有促进胃酸及胃蛋白酶分泌的作用。实验观察胃炎和胃溃疡患者针刺胃俞治疗前后胃俞的温度、阻抗和痛阈的变化,结果发现:治愈前为腧穴部位低温度,治愈后变为腧穴部位高温度;治疗前腧穴部位低阻抗,治愈后仍然表现为低阻抗;治疗前腧穴部位痛阈低,治愈后痛阈明显升高,且前后有显著性差异。同时对胃肠的蠕动也有较好的调整作用,当蠕动减弱时,针后可使胃蠕动增强;配足三里则可使胃紧张度与收缩波明显降低;对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针后有促进溃疡愈合的作用。[6]

实验研究发现,针刺胃俞,有调整胃的蠕动和胃液的分泌作用,并使胃蛋白酶活性增强[1]。

172 对心脏的影响

对心肌缺血的治疗有较好的疗效。实验证明,针刺“胃俞”对实验性家兔急性缺血性心肌损伤具有促进恢复的作用,且可使心电图有明显好转[6]。

对实验性急性心肌损伤的动物针刺胃俞,可促进其恢复,心电图亦明显好转[3]。

173 对内脏镇痛的影响

用水合氯醛使动物麻醉,在其大脑皮质钩状沟前缘及丘脑腹后外侧核或丘脑下部后部记录电 内脏大神经中枢端引起的诱发电位,通过电针选择对胃部疾患有效腧穴进行针刺,结果发现“胃俞”对皮质诱发电位抑制作用最好,具有一定的特异性,说明对腹部疾患的镇痛作用明显。[6]

胃俞穴对内脏有较好的镇痛作用[3]。

174 治疗胃痛

针刺胃俞治疗胃脘痛38例。结果:痊愈20例,好转1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21%[6]。

175 治疗胃下垂

腧穴注射(胎盘组织液,维生素B6)胃俞、足三里加中药(补中益气汤)治疗胃下垂80例[6]。结果:经1~3个疗程的治疗,痊愈58例,好转1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5%[6]。

176 治疗慢性胃炎和溃疡病

胃俞、脾俞等埋线,治疗慢性胃炎和溃疡病388例,有较好疗效。

实验表明,对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针刺胃俞穴多数使胃电发生抑制作用,并可明显促进溃疡愈合[3]。动物实验提示,用重 手法针刺胃俞、脾俞对胃液分泌有抑制作用[3]。

177 治疗呃逆

一患者呃逆频作5d,西医治疗无效,取胃俞、膈俞、中脘针刺,留针20 min,出针后在以上腧穴部位敷贴中药,次日复诊,呃逆次数明显减少,3d后复诊,诸症全消[6]。

178 治疗呕吐

在中医看来,胃食管反流病不是独立的疾病,而是许多胃肠疾病的共同表现,由于症状复杂,涉及多个脏器,所以在中医文献中并没有一个统一的病名,古医书中的“反酸、烧心、胃咳、胸痹、噎膈、胆呕(胆汁反流)”等,与胃食管反流病的表现相符合。

明代医家唐守元《医林绳墨》记载:“吞酸者,胃口酸水攻激于上,以致咽嗌之间,不及吐出而咽下,酸味刺心,自若吞酸之状也。”这些症状就是胃食管反流病的典型表现。

主要病机:胃气上逆

中医认为本病的主要病机是胃气上逆,与胃、脾、肝、肾关系密切。脾与胃相表里,胃主受纳,脾主运化,脾主升清,胃主降浊,脾与胃相互协调,共同完成消化功能。如果胃失和降,或脾失健运,都会导致浊气不降,胃气上逆。

肝主疏泄,与脾胃的关系十分密切,如果肝气不舒,犯胃克脾,结果也会导致胃气上逆。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如果先天不足或后天失于调摄,脾肾气虚,导致清气不升,浊气不降,也可出现反流。

治疗原则:见酸不治酸

胃食管反流病的主要危害,是胃内容物中的胃酸刺激食道、咽喉、气管、口腔和鼻腔的黏膜,西医治疗主要使用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比如奥美拉唑、雷贝拉唑、兰索拉唑等。

但是从中医角度讲,反流的根本问题并不是胃酸过多,而是胃酸到了不该去的地方,可以叫做酸错位。如果抑制胃酸分泌,实质是抑制了胃的消化能力,所以有人服用这些药物后没有效果,甚至症状加重。

中医强调治病求本,明代医家张介宾在解释“治病必求于本”时说:“见痰休治痰,见血休治血,无汗不发汗,有热莫攻热,喘生休耗气,精遗不涩泄,明得个中趣,方是医中杰。”就是说治疗任何疾病,不要被疾病症状的表面现象、局部表现所迷惑,应当从整体着眼,探明疾病之所在,然后论治,方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对于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也要坚持“见酸不治酸”的原则,就是不应该抑制胃酸的分泌,而是要解决导致胃酸沿着食道逆行的原因。比如反流的直接病机是胃气上逆,但很多情况下胃气上逆只是标,临床所见,更多情况是因虚而致胃气上逆,如脾胃气虚,清气不升,浊气不降。此种情况必当以补脾胃为本,若胃受纳脾运化正常,反流自然就消失了。

治疗手段:中药、针灸、刮痧等

中医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手段丰富多样,以中药内服和针灸最常用。中药治疗特别强调要辨证施治,即同样是胃食管反流病,因为每个人的症状、体征还有体质不同,要分为不同的证型,有针对性地治疗。

01

中药

临床常见的胃食管反流病证型包括脾胃气虚、脾胃虚寒、肝气犯胃、肝郁脾虚,此外还有上热下寒的情况,中药治疗就是要根据这些不同证型用药。比如脾胃气虚服用补中益气丸、人参健脾丸;脾胃虚寒服用附子理中丸;肝气犯胃和肝郁脾虚服用逍遥丸。上热下寒的情况比较复杂,这种病人通常表现为虚不受补——虽然身体虚弱,但吃温热药物就上火,吃凉药又腹泻腹痛。

02

针灸

与药物治疗相比,针灸更有优势,因为口服药物毕竟要通过胃肠道吸收,这个过程可能刺激胃肠或增加胃肠负担,但针灸通过刺激体表穴位,通过人体自身的调整能力达到治疗目的。

针灸治疗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两个“双”:

一个是双向良性调整作用,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在于自身调节失衡,有太过与不及两种可能性,针灸的效应来自于患者自身潜在的治病力量,因而不会发生极端的变化而对人体造成伤害;

另一个是可以同时调节身体功能和心理状态,因为许多胃食管反流病的患者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抑郁等不良情绪,针灸除了能明显改善患者身体上的不适症状,还对心理失调有很好的调整作用。

03

刮痧

服用中药和针灸治疗都必须找专业医生,因为每种方法都有严格的适应症和禁忌症,而刮痧可以作为居家调养必备方法,安全又有效。具体方法是:可以用专业的刮痧板,也可以用牛角梳的梳背,蘸点儿清水,在后背脊柱两肩胛骨之间的部分来回刮,刮出的痧就是皮下出血,血出来后会凝结,机体就启动一种溶血机制,把凝血溶解了,在这个过程中会释放出一些因子,起到治疗作用。自己在家一周刮1次或者两周刮1次,主要根据出痧的情况,痧消失以后就可以再刮,有很好的健脾胃作用。

日常调养:三分治七分养

俗话说疾病要三分治七分养,胃病尤其如此。胃肠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很容易受伤,比如暴饮暴食,饥饱无度,嗜食辛辣、油炸、烧烤、黏腻或寒凉食物,还有饮食偏嗜等,都可能损伤肠胃。精神因素对脾胃影响也很大,过度忧愁思虑、紧张等的不良情绪均会伤及脾胃,诱发或加重胃食管反流。因此,吃饭要做到饮食有节,细嚼慢咽,少食多餐,并且保持愉悦的心情,才是治疗和预防胃食管反流病的根本之策。

作者: 白兴华

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 教 授

答案:本病治疗过程中,除根据具体病情立法用药外,还必须注意顾护津液及胃气。疾病初期,阴津未必不损,故治疗当顾护津液,辛散香燥之药不可多用,以免生变。后期津液枯槁,阴血亏损,法当滋阴补血。但滋腻之品不可过用,当顾护胃气,防滋腻太过有碍于脾胃,胃气一绝,则诸药罔效。所以养阴,可选用沙参、麦冬、天花粉、玉竹等,不可用生地黄、熟地黄之辈,以防腻胃碍气,并配合生白术、生山药、木香、砂仁健脾益气,芳香开胃。

噎膈简介

食管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病理绝大多数为鳞状上皮细胞,以进行性咽下困难为最典型的临床症状。大多发生在40岁之后,45~55岁为高峰期...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