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志怪故事,孟婆庄两则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0浏览:3收藏

古代志怪故事,孟婆庄两则,第1张

孟婆庄

兰蕊,是邯郸有名的乐伎,她还有个孪生妹妹名叫玉蕊,和当地的葛生有啮齿之盟。葛生家贫,妓院的鸨母索要的赎身费又很昂贵,葛生根本拿不出这么多钱。而兰蕊平素结交的达官贵人很多,所得赏金也很丰厚,于是私下里都悄悄交给葛生,以作为玉蕊的缠头费,葛生因此对其非常感激。只是没过多久兰蕊得了重疾,不长时间就病亡了,葛生没了她的援助更加落寞,非但不敢上门提亲,即使是想去妓院和玉蕊欢聚一宵也因囊中羞涩不能如愿,时间长了心中郁闷之气不能消散,以致于最后也得了疾病而亡。

一缕幽魂投到冥府,阎王怜其无辜,判令让他重新投胎为人。葛生随着众鬼魂走至一处,发现前面有一个绿萝搭就的棚子,棚子下面铺着一块大石作为案几,上面放着数个大瓮,瓮中都是**的汤水,在棚前还聚集着数百男女,都争着用水瓢舀水喝。葛生走至此处也很口渴,于是上前便欲舀水喝,正在此时忽见一女子从棚后走出,葛生一看,居然是已死的兰蕊。兰蕊一见他就很惊讶,问他怎么会来此地,葛生就源源本本以实相告,兰蕊对他道:“君以情死,我的妹妹又岂能独生啊!”说毕不禁泪如雨下。

葛生此时口渴难忍,就拿着水瓢想要去饮水,兰蕊一见急忙摇手阻止他。葛生便问其缘故,兰蕊待众鬼都散去才道:“你不知道吗?这里就是孟婆庄。孟婆今天为寇夫人上寿去了,所以让我暂为代管。你如果喝了此汤则会记忆全失返生无路。现在趁着还没有饮用,为何不寻路早归,和我的妹妹遵循前约成为佳偶。”葛生道:“旧约难循,重生也无益。你说该怎么办?”兰蕊道:“我来帮你想办法吧。”说毕便将他带至棚后,见有数排石瓮堆在墙角。

兰蕊指着这些石瓮对葛生道:“这些瓮里装的有益智汤,饮者都能才思敏捷;有长寿汤,喝下去便会长寿,还有和气汤,喝了便会时常欢喜不知悲伤。”葛生问道:“那刚才众鬼所饮是何汤?”兰蕊笑道:“那是焦心火滴泪泉熬制成 的混沌汤 啊。”兰蕊走至一个石瓮旁用水瓢舀起瓮中之汤,让葛生喝下去。葛生问这汤叫什么名字,兰蕊道:“这是元宝汤。你之所以乐死恶生,全是因为因为少了此物。”葛生接过水瓢勉强喝了几口,感觉味道苦臭实难下咽。

兰蕊在旁道:“这等龌龊物,原不宜入文人之腹。但是我让你喝此汤只是为了让你能扬眉吐气,所以也不算俗。”葛生听罢面有难色,迟迟不肯再饮,兰蕊又道:“劝君更尽一杯酒,恐怕西出阴关无故人了。”葛生一听不由莞尔,于是又勉强喝了半瓢。兰蕊见状道:“可以了。”说毕便领着葛生出了棚子,给他指明了回去的道路让他赶紧归家。此时葛生已死五日了,因为家里没有钱,所以连棺木也买不起,只好将尸体停放在床上,只有他的母亲再旁看守。

正在悲泣间,忽见葛生的尸体一跃而起,大呼腹痛,低头狂吐势如泉涌,犹如水银泻地一般。葛生随即找来锄头在吐过的地方挖下去,只见数尺深得地方全是银子,有几万两之多。葛生拿着银子便去了鸨母那里,此时玉蕊得知葛生死讯已经悲痛的绝食三日了,葛生就对玉蕊说了冥府之事,玉蕊闻听大喜。葛生又拿出银子付了身价钱,将玉蕊娶回家中。因感念兰蕊的恩德,又将她的灵柩移出厚葬。后来葛氏子孙繁衍,每年春秋都要祭扫兰蕊之墓,将此立为家规。

另版孟婆庄

在清人王有光《吴下谚解》的“孟婆汤”中,也有一段关于鬼魂被灌迷魂汤的描写:

人死之后,首先经过的是孟婆庄。众役卒押送鬼魂从孟婆庄的墙外走过,至阎王殿去接受审问。判定后,则将生前旦L录入转回册中。凡是被判转世投胎的鬼魂,就再从孟婆庄走回去。

孟婆庄的门口有一个老婆婆站在那儿招呼来者,步上阶梯,进入里面。

庄内全是雕梁画栋、朱栏石砌;屋内,触目皆是精致华丽的粮],有珠玉做成的帘子,厅中还瞻F一面玉雕的大桌子。

待来者入屋后,老婆婆便叫出三个女孩子来,这三个女孩子分别是孟姜、孟庸与孟戈。三人都穿着红色的裙子和垂着绿袖的上衣,个个如花似玉、貌赛天仙,而且轻声细语地呼唤郎君,还以手拂净席子请来者坐下。

来者坐下后,丫鬟便送上茶水。三个美女环伺在侧,皆以纤纤玉指亲奉送茶,玉环叮叮脆响,阵阵奇香袭人,在如此情境中,实在很难拒绝不喝。

才一接过茶杯,便觉目眩神驰,轻辍一口,只觉清凉无比,其能解渴,不禁一饮而尽。喝到底忽见有一匙左右的浊泥在杯底沉着,待抬眼一看,发现原本貌美迷人的美女和老婆婆都成为僵立的骷禳。

走出门外一看,原先的雕梁画栋尽成朽木,如置身荒郊野外,并忘却生前一切事物。

就在惊慌失措、痛苦不已的当头,忽然大哭堕地,成了一个甚么都不知道的小婴孩。

白话版 洪迈说,《夷坚乙志》所记载的「 ”阳大明遇异人呵石成紫金”的故事,我是从《起居注》(记录帝王日常生活的文献)这本书里得到的。现在阳大明这个事儿我又从另外渠道得知一些细节,它是南康县(江西赣州南康区)尉陈世材记下来的。这记录跟我原来写的稍微有点不同,有更详细的信息,所以我把它再写一遍: 阳大明本来是南康县程龙里的一个读书人。父亲去世后,他就在父亲坟墓旁边盖了个小房子守孝。第二年是壬戌年(1142年,宋高宗绍兴十二年,洪迈的《阳大明》故事记录的时间是1143年,癸亥年)七月七日(七夕)的早晨,有个道人从山下上来了。当时阳大明正教几个小孩读书,旁边有仆人在做饭。周围十几里绝无人烟,大家想这道人一定是攀着藤萝上来的。 这样的环境,阳大明平时比较寂寞,没什么可以说话的人。他看见道人来,很高兴,赶紧请进来奉茶。道人进来就说:「 ”你八月份会有一灾,我的药可以免灾!”说着话,道人从腰间葫芦里拿出一粒药丸给阳大明,说:「 ”你把这个药丸就着水吃了吧!”阳大明照办。道人说:「 ”我还有求于你。你能答应我吗?”阳大明问道人:「 ”你有什么要求啊?”道人一指屋子里的木架子,上面挂着一件布衫,说:「 ”你把这个给我吧!”阳大明想给又心有疑虑,他想这道人是否有诈?所以没马上给。但是道人请求再三,阳大明不得已,才把衣服给了道人。 道人把衣服拿起来,慢慢揉搓着塞到随身的小葫芦里去。葫芦口只有一根手指粗细。阳大明心说,这道人是不是在给我变戏法呢?道人说:「 ”难道我是真想要你的衣服吗?我只是试探一下你,不过你真能给我,还是值得赞叹的!”说着话,道人就从小葫芦里慢慢把衣服拿出来还给阳大明。然后他管阳大明要了碗水,他拿一小撮药末放在碗里慢慢揉搓了很长时间。后来这些药末就变成了一个小红药丸,他给阳大明行礼说:「 ”你能不能把这药丸吃了?”阳大明说:「 ”我也没得病,不想吃。”道人自己把小药丸吃了,而后慢慢说:「 ”你在这儿待得时间长了以后,生活上还是需要些花费的,我有点东西给你。”他跟小孩儿们说:「 ”你们去找一些土块来。”阳大明的学生们出去把一块拳头大小的土块拿给道人。道人拿在手里,慢慢吹气几番。然后对阳大明说:「 ”你觉得我手里是什么?”阳大明说:「 ”我不知道啊。” 道人把手里的东西放到茶几上,竟然是一块光灿灿的黄金,那上面还有五个手指印子。道人说:「 ”你收着吧,早晚生活上用得着!”当时阳大明的母亲还健在,他心想,这道人不简单,他应该是个异人。但是阳大明怀疑道人是在用这种方法试探他,所以他也没接受。道人把这金子扔地上,用脚一踩,还是变成了石头。道人准备告辞。阳大明还想留他喝酒。道人没答应,他说:「 ”我得走了。”阳大明指着房间墙上说:「 ”您看这些诗词都是我的朋友们过来拜访的时候写的。您能不能给我也留一首诗?”道人说:「 ”你想让我留首诗,很好!”说话间,他在桌案上拿起一支秃笔,然后在地上蹭,在刚才那碗水里沾了沾,就开始在墙上写起字来。写完以后,大家也看不清楚那字迹。 道士下山,阳大明送行。他回来再看这墙上,显现出淡紫色的笔迹,诗是这样写的: 阳君真确士,孝行洞穹壤。 皇上怜其艰,七夕遣回往。 逡巡乐顽石,遗子为馈享。 子既不我受,吾亦不汝强。 风埃难少留,愿子志勿爽。 会当首鼠记,青云看反掌。 (诗文大意:阳大明真是个靠谱的人,你的孝行洞达天听,玉皇大帝可怜你。七夕这天派我{回:吕洞宾}来看你,我捻石成金留给你,你还不要,我也不勉强,这尘世间不能长待,希望你不忘初心,当你心下生疑,我已经回天上去了。)诗后落款:乱汉道人。每个字直径四寸见方,开始字的颜色是淡紫,后来又显现出红色,好像这些字是沾着红土写的。 第二天,阳大明问附近的村民有谁见过这道人?大家都说没见过。后来人们就把这事儿了报告到县里,县里上报到郡里,郡里又上报到朝廷。为了表彰阳大明的孝行,朝廷赐给他一些布匹。 五年以后,故事的讲述者陈世材从福州来南康当县尉。他亲眼见过阳大明,所以把此事了解得很清楚。陈世材专门去程龙里阳大明给他父亲守墓盖的小房子那里探访。那时房子已经倒塌了,很多阳大明朋友的留诗字迹已经剥落。唯独道人写的诗就跟新写的一样清楚。诗中有一句「 ”遣回往”,这个「 ”回”有可能就是指吕洞宾。 阳大明守墓三年圆满后,他母亲又紧接着去世了。故事记载到此,原文说宋本缺12行。 原文 乙志所载阳大明遇人呵石成紫金事,予于《起居注》得之,今又得南康尉陈世材所记,微有不同,而甚详,故复书于此。 大明者,南康县程龙里士人,父丧,庐墓次。其明年,岁在壬戌,原注:乙志作「 ”癸亥”七月七日晨兴,有道人从山下来。阳时与学童三四人处,一仆执炊。荒山寂寞,左右前后十里间绝无人居,扳缘萝蔓乃得到。正无可与语,见客来,喜而迎之坐。 客曰:「 ”子八月当有厄,服吾药可免。”取腰间小瓢,出药一粒,令以水吞,且曰:「 ”吾有求于子,其许我乎?”曰:「 ”何求?”客指架上布衫曰:「 ”以此见与。”阳欲许而颇疑其伪,未即与。请至再,不得已付之。客卷纳瓢中,瓢口仅容指。阳虽怪咤,然默念:「 ”岂幻我欤?”既而言:「 ”吾岂真欲衫?聊相试耳。便能见赠,为可嘉也。”探瓢出还之,索椀水,置药末一撮,拨旋久之,成红丸如弹,揖阳曰:「 ”能服此否?”阳曰:「 ”身幸无病,不愿服。”客即自吞之,徐徐语曰:「 ”子久此当窘用,吾有遗于子。”呼学童掬块土,大如拳,握而嘘之者三,顾阳曰:「 ”意吾手中何物?”曰:「 ”不知也。”置诸几,则烂然金一块,历历有五指痕。曰:「 ”可收此,以助晨昏之费。”盖阳母尚存。阳方知为异人,尚疑其以财利尝试我,拒弗受。客笑掷之地,引脚蹴之,遂成顽石。 起辞去,留与饮,不可,漫指壁间诗谓曰:「 ”此皆诸公见寄者,愿得先生一篇,如何?”客曰:「 ”子欲诗,可矣。”取案上秃笔,就地拂数四,蘸椀水中,大书于壁,略无丹墨之迹,殊不可辨。既送之下山,回视,已若淡紫色,其诗云: 阳君真确士,孝行洞穹壤。 皇上怜其艰,七夕遣回往。 逡巡乐顽石,遗子为馈享。 子既不我受,吾亦不汝强。 风埃难少留,愿子志勿爽。 会当首鼠记,青云看反掌。 前题「 ”乱汉道人”四字,字径四寸许。俄又加赤色,正如赤土所书。明日遍询村民,皆莫见所谓道人者。乡之士共以告县,县告郡,郡闻于朝,赐束帛。 后五年,世材自福州来为尉,亲见阳,谈始末如此。访程龙之庐,草屋摧颓,他诗悉剥落,独道人者洒然如新。诗中云「 ”遣回往”,疑必吕洞宾云。阳庐父墓终丧,母继亡,亦原阙十二行

夜叉食尸 唐代名将哥舒翰少年时代就很有志气,在京城长安结交了很多豪杰志士。 他家住在新昌坊,有个爱妾叫裴六娘,容貌出众,家住崇仁里。 舒翰十分宠爱裴六娘。后来,哥舒翰因公事到京郊巡视,几个月后才回来,回来后,裴六娘已病死,舒翰十分悲痛,就来到她的住所。 当时裴六娘还没有埋葬,停尸在堂屋里。 哥舒翰来后没有别的屋子可住,就说:「 ”裴六娘是我最亲爱的人,她不论是活是死在我都没什么顾忌。”因此就在停尸的堂屋里住下,独自睡在床帐中。 夜深人静时,哥舒翰看窗外皎洁的月光,觉悲伤凄凉不能入睡,忽然看见外 面大门和影壁墙之间有一个东西在探头探脑,左右徘徊,然后进到院子里,再仔细一看,原来是个夜叉。 这夜叉有一丈多高,穿着豹皮裤,披散着长发,牙像锯齿,接着又有三个鬼跟着进来。 他们一起扯着红色的绳子在月光下跳舞,边跳边说:「 ”床上的贵人怎么样了?”其中一个说:「 ”已经睡了。”说罢,他们就走上庭院的台阶进入停尸的堂屋打开棺材盖,把棺材抬到外面月光下,把尸体取出来切割后围坐着吃起来,尸体的血流在院子里,死者的尸衣撕扯得扔了一地。 哥舒翰越看越怕,也十分痛心,暗想这些鬼怪刚才称我为「 ”贵人”,我现在如果打他们,大概不会有什么了不起,就偷偷抄起帐外一根竿子使劲扔出去,同时大叫「 ”打鬼呀!”果然,鬼怪们吓得四散而逃。舒翰趁势追到院子西北角,鬼怪纷纷**而逃。有一个鬼跑在最后,没来得及上墙,被舒翰打中,这鬼勉强爬上墙,地上留下了血迹。 这时家里人听见外面闹哄哄地,就跑出来救助,哥舒翰就说了刚才的事,大家七手八脚收拾被夜叉撕碎的尸体,刚要搬进堂屋,却见里面的棺廓完好无损,尸上被鬼撕咬过的地方也毫无痕迹。 哥舒翰恍恍惚以为是作了一场梦,但验看墙上有夜叉留下的血,院里也有鬼走过的痕迹,谁也弄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几年之后,哥舒翰却官居显位,成了大将军。 原文哥舒翰少时,有志气,长安交游豪侠,宅新书(陈校本「 ”书”作「 ”昌”。)坊。有爱妾,曰裴六娘者,容范旷代,宅于崇仁,舒翰常悦之。居无何,舒翰有故,游近畿,数月方回。及至,妾已病死,舒翰甚悼之。既而日暮,因宿其舍。尚未葬,殡于堂奥,既无他室,舒翰曰:「 ”平生之爱,存没何间?”独宿穗帐中。夜半后,庭月皓然,舒翰悲叹不寐。忽见门屏间有一物,倾首而窥。进退逡巡。入庭中,乃夜叉也。长丈许,著豹皮裩,锯牙披发。更有三鬼相继进,及拽朱索,舞于月下。相与言曰:「 ”床上贵人奈何?”又曰:「 ”寝矣。”便升阶,入殡所拆发。舁榇于月中,破而取其尸,糜割肢体,环坐共食之。血流于庭,衣物狼藉。舒翰恐怖,且痛之,自分曰:「 ”向叫我作贵人,我今击之,必无苦。”遂潜取帐外竿,忽于暗中掷出,大叫击鬼。鬼大骇走,舒翰乘势逐之西北隅,逾垣而去。有一鬼最后,不得上,舒翰击中流血,乃得去。家人闻变乱,起来救之,舒翰具道其事。将收余骸,及至堂,殡所俨然如故,而啖处亦无所见。舒翰恍忽,以为梦中,验其墙有血,其上有迹,竟不知其然。后数年,舒翰显达。(出《通幽录》) 飞天夜叉 章仇兼琼镇守蜀中时,有一次寺院里举行盛大的庙会,庙院里正在演杂技,一个十岁的童儿正在竹竿顶端,忽然空中飞来一物,外形像是鹰雕的大鸟将童儿掠去。 人们大惊,杂技表演也只好停了。 几天后,那孩子的父母发现孩子在高塔顶上,树梯爬上去把孩子取下来。 孩子变得又呆又痴,过了好久才能说话。 据孩子说,他当时看见有一个像壁画上的飞天夜叉的怪物,突然把他掠到塔里,每天怪物还用果子食物喂他,也不知是从哪里来的。 过了十多天,孩子才恢复了正常。 原文章仇兼琼镇蜀日,佛寺设大会。百戏在庭,有十岁童儿舞于竿杪,忽有一物,状如雕鹗,掠之而去。群众大骇,因罢乐。后数日,其父母见在高塔之上,梯而取之,而神形如痴。久之方语云,见如壁画飞天夜叉者,将入塔中,日饲里实饮食之味,亦不知其所自。旬日,方精神如初。(出《尚书故实》) 夜叉示祸 唐代开元年间,杨慎矜任御史中丞。 一天,他准备上朝,家童去给他开大门,门锁打开后,门却怎么也打不开,慎矜又惊讶又奇怪。 一直等到天亮后,他的导从官来催他上朝,看见大门外有一只夜叉,有一丈多高,而且又怪又丑,站在大门的廊宇下,伸出两只手从外面拽住了门扇。 这夜叉红嘴如血目光似电,不断地左顾右盼,导从官和侍卫们看见了夜叉,吓得四处逃散。 过了半天,街上车马行人渐渐多了,那夜叉才向南而去。 行人们见到夜叉,有的赶快躲藏,有的吓得顿时仆倒在地。 杨慎矜后来听说这些情况,心里更为恐惧。一个多月后,他就被奸相李林甫诬陷,兄弟们同被处死。 原文开元中,杨慎矜为御史中丞。一日,将入朝,家童开其外门,既启锁,其门噤不可解。慎矜且惊且异。洎天将晚,其导从吏自外见慎矜门有夜叉,长丈余,状极异,立于宇下,以左右手噤其门。火吻电眸,盼(「 ”盼”原作「 ”不”,据明抄本改。)顾左右。从吏见之,俱惊栗四去。久而衢中舆马人物稍多,其夜叉方南向而去,行者见之,咸辟易仆地。慎矜闻其事,惧甚。后月余,遂为李林甫所诬,弟兄皆诛死。(出《宣室志》)

齐仲和,单名谐,是漳州人。他本来是富家子弟,稍有一点学问,很会写作文章,但是豪侠而不受拘束,挥金如土。元至正十二年,红巾军作乱,齐谐的家业荡然无存,于是,只好东奔西走,到别人家做食客。他曾经到武平县项子坚家做塾师。项子坚出身微寒,突然之间发迹,成了暴发户,就想光耀门庭,所以,婚嫁必定要依附、攀扯,上祖先有功业的世家巨室,以便向人卖弄夸耀。

洪武十八年,齐仲和从福州回来,前往项家拜访,到达庵寺已经傍晚了,就想在这里借宿,当时,他并不知道项家已经败亡,庵寺也已废弃。他走入方丈的居处,寂静没有人声,看看全部僧房,有的开着门,有的关着门。最后到了一个僧房,有一个僧人坐在床上,听到人的脚步声,惊奇地问:“谁啊?”齐仲和就把自己的姓名告诉了他。僧人在黑暗中回答说:“原来是老朋友,请坐!”

齐仲和询问僧人的法名,僧人回答说:“山僧刚有这形骸时,您赶上看到我,难道现在忘记了吗?”齐仲和也不晓得他说的是什么意思,就又问道:“其余的僧人在哪里?”回答说:“偶然到施主家办水陆法会去了,只有我因为长久患有中风的毛病,不能下床,所以留在庵寺中。可惜,能供役使的小和尚都出去了,也没有想到您会来,茶食都没有,拿不出什么东西款待你。”

齐仲和告诉他,还没有吃饭,僧人说:“供桌上有不到一升的 残豆 ,您如果不嫌弃,就请拿去吃了吧。”齐仲和饿极了,抓过来就放在嘴里嚼食。于是顺便问起项家的情况。僧人说:“本来安然无恙。”齐仲和感到困倦,请求去睡觉,僧人说:“这里有几个客人,每天晚上都会来找我闲聊,一会儿就到,我恐怕您会感到不安定。”齐仲和问道:“是些什么人?”回答说:“都是附近村里的良民,也有的与项家有亲戚。”齐仲和听了,高兴地说道:“如果这样的话,那就很荣幸了!”

一会儿,有两个人先跑了进来,另有五个人随后来到。僧人对他们说道:“今天正巧遇上项家的老朋友光顾,留宿在这里,各位不要惊讶!”齐仲和就请教来人的尊姓大名。先到的两人说:“我们是石子见、毛原颖。”后到的五个人说:“我们是金兆祥、曾瓦合、皮以礼、上官盖、木如愚。”

齐仲和告谦说:“蜡烛、油灯都没有,也不能行礼,希望不要怪罪。”众人应答说:“既然是项家旧日的塾师,又是这庵寺的熟客,都是一家人,有什么罪过?”于是,众人就与僧人一起讲谈论议,口如悬河,争论不休,深得佛法真谛。僧人说:“诸位久入禅定,怡悦心神,应当避开争论。但是,文人今天在座,我们何不暂且停止空谈,来创作诗篇,吟咏佳句,以作为今天这个清静夜晚的欢乐材料呢?”众人说:“好!”于是,石子见率先吟诵。

吟诵完毕,众人拍手大笑,就像旁边没有别人似的。忽然,风小云消,月光穿过窗户,齐仲和隐隐约约看到诸人的相貌,有的身矮体胖,有的身瘦头尖,有的黑脸而一只手臂很长,有的带黑帽而身躯极短。翩翩慢行的披着毡巾, 屹然 直立的靠着墙壁。最后一个,头颈像是长满了鳞片,齐仲和感到非常奇怪,正要仔细再看看,僧人忽然说:“清风先生罗本素到了。”众人都起来迎接。

这时,齐仲和远远看见一个老头,穿着白衣,手持竹杖,姿态悠雅,两袖翩翩,摇摇摆摆地走来,向着众人作揖行礼,并说道:“各位朋友,今晚的吟诵快乐吗?”毛原颖问:“老先生为什么迟到了?”于是,各人把诗作拿给他看。那老先生说:“诸位都说自己的诗作很好,但不免被外来的客人见笑。”皮以礼说:“客人虽然还没老,但是早晚会同上官公共同坐车,又有什么关系?”那先生又对僧人说道:“法师为什么吝惜诗作?”僧人回答说:“我是等您来一同赋诗而已。”

过了一会儿,月亮下山,远鸡报晓,众人急忙散去,也不知回到哪里去了?齐仲和走出来一看,不过是一座荒凉的空庵。走回庵寺寻找那个生病的僧人,只见一尊泥像在僧房里,看泥像背后题字的年、月,正是齐仲和住在庵寺中的时候雕塑的,现在已经一片片脱落了。齐仲和这才领会山僧所说的“刚有这形骸时,您赶上看到我”这番话的意思。又到其它的僧房,只见,破砚支撑着门,秃笔丢弃在地上,老鼠屎堆积在供桌上,于是想到先前所吃的残豆,大概就是这东西了。又发现烂棉被一条,旧罗扇一把,破旧的瓦甑积满灰尘,半穿的铫锅没了把柄,梁柱上挂着木鱼,墙壁上靠着棺材的盖子。

齐仲和大为惊慌,急急奔跑出了寺门。走了好几里路,才发现有人家,于是,齐仲和连忙找上门去。主人说:“这个地方空无居民,又多怪物,您昨晚宿在哪里?”齐仲和把详细情况告诉了他。老翁惊叹地说:“你的性命好险呵!”并且告诉他道:“项家遭受祸殃,坟墓和庵寺都已塌坍毁坏,他们家在那里寄存了一具寿棺,近来也被人劈了当柴烧,只留下了棺材盖。您所遇到的石子见、毛原颖,不就是砚台和毛笔吗?金兆祥、曾瓦合,不就是铫和甑吗?皮以礼就是被字,木如愚就是木鱼,上官盖就是棺材,罗本素乃是旧扇,这些就是您所见的几样颠倒成惑的东西。他们说有与项家是亲戚的,大概就是指棺材而言。棺材是项家的旧物,所以说是亲戚。”

齐仲和默然不语,恐惧战栗得特别厉害。过几天回到家里,果然得了重病,于是想起“早晚会同上官公共同坐车’的话,料想自己必然卧床不起,随即拒绝医药。妻子、儿女交口劝他,齐仲和说:“死、生都有定数,鬼怪已经先知道了,再去服药、求医,实在是白白讨苦吃啊!”又过了半个月,齐仲和竟然死了。啊!像齐仲和这样的人,是不是可以称做豁达的人呢?

查市道人 宋朝时,常德府有条查市街上住着一家姓余的富户,他家每年都能收10万石的粮食。 而余老翁为人心地善良,生活简朴,经常降价卖粮食,或者每卖出一石粮食就多赠送半升。 他家里做生意什么的大多都是这种多给少要钱的经营方式。 (网络:富翁) 宋宁宗庆元初年六月的时候,余老翁在书房里诵经,忽然见外边大白天的天空中雷电交加,有个樵夫这时经过,就在他家大门外的门檐下避雨。 这时,不知道从哪里来了一个道士,头戴青巾,身穿粗布衣服,领着这樵夫就走进了余家的大宅,到了余老翁的书房门口敲门,还说:「 ”就先让这个村叟暂时先蹲到您书桌下,避一避雷声吧!” 随后道士就坐在了椅子上。 没过多久,一团雷火忽然激闪着白光窜入了室内,在屋中环绕了好几圈,这才熄灭! 等到雨停天晴之后,仆人进来禀报说:「 ”书房门檐上有刚写上的大红字!” (网络:道士) 余翁出来一看,上面写着:「 ”叫董二的樵夫,前五世做了太多坏事,恶贯满盈,上天有命要惩罚他,被陈真人领到了慈喜菩萨平常诵经的桌子下掩护,诸位(雷神)不敢靠近!” 原文总共39字,等到余翁读完,再回头去看书房的时,道士已经不见了。 没多久,余翁就坐化了! 出自《夷坚志》 原文常德府查市富户余翁家,岁收谷十万石,而处心仁廉,常减价出粜。每籴一石,又以半升增给之。它所操持,大抵类此。庆元元年六月,在书室诵经,雷电当昼暴作,有樵夫避雨立门外。忽一道人,青巾布衣,引入余宅,扣书室见翁,谓之曰:「 ”可令此村叟蹲伏经棹下,暂避雷声。”道人遂就坐。少顷,雷火闪烁入室,旋绕数匝而息。及雨霁,一仆报言:「 ”门楣上有新书朱字。”出视之,云:「 ”樵夫董二,前世五逆,罪恶贯盈,上帝有勅罚之,被陈真人安于慈喜菩萨诵经棹下护之,诸神不敢近。”凡三十九字。读毕,失道士所在。未几,余翁坐亡。《夷坚志》 郑邻 宋高宗绍兴年间,江东御史的一个赶车的兵卒名叫郑邻,三十多岁,因为久病而卧床不起,这天半夜梦见两个青衣使者来带走了他,还声称:「 ”大王召你前去!” 迷糊中他跟着两人走了十几里地,一抬头,只见面前忽然出现一座巍峨的城池,高楼无数。 (网络:古代城楼) 使者就带着他进了城,跨越台阶,到了一处朱门之外等候,只见门庭下有无数男男女女、僧人、道士、还有鸡犬牛羊,都分门别类的排着长队,在宫殿前还竖着一面一人多高、几尺宽的巨大镜子,从里面依稀能看到人心肺腑,血脉也历历在目! 过了片刻,有个大王打扮的人从殿中出来,两个使者就赶紧上前听候吩咐,其中一个回禀道:已追拿到了郑邻! 那大王朝台阶下看了一眼,问:「 ”你是哪里人士?因为什么事被追到这里?” 郑邻赶紧低头回答说:「 ”小人籍贯是信州(今江西省上饶市),却不知道因为什么事被捉拿而来?” 大王于是命人将(文书)拿来看,用笔点指着一个字,看了看旁边的官吏,问:「 ”你确定是这个字?不会是弄错了吧?” 这时,判官模样的官吏拿着一本书册上前,翻阅后说:「 ”应该是追拿处州(浙江省丽水市的古称)松阳的郑林。” 大王点头说:「 ”那这就对了,不关这个人的事,让他回去吧!” 于是又命使者检查了生死簿,说郑邻还有一纪半的寿命(一纪说法不一,有四年、十二年、三十年、六十年之说。) (网络:生死簿) 随后又叫郑邻到近前跟他说:「 ”我看你也是个善良的人,在人间是不是也诵经?” 郑邻回答说:「 ”每天都背诵《高王经》,照着书读《观世音经》。” 大王又说:「 ”你看看这庭前的囚徒,都是在世间不做好事的人!” 郑邻于是抬头向大殿前看去,被绳索、夹套的人非常多,有的五个木枷在身,有的瘦得皮包骨头,没有人样;有的绑在柱子上,旁边还用木牌红字写着罪名:某某人暗中诅咒,某某人杀害生灵,某某人斗殴伤人性命,等等。 远处的监狱大门上是金色的钉子,上面画着的是大海兽,张开嘴衔着钉子, 两边分列着小隔间,里面都是正在审理案件的狱吏,有个头戴牛耳巾的人,带着郑邻在里面各处看了一圈,又回到了大殿上! 那个大王说:「 ”你都看见了,回去人世以后要继续行善积德,如果见了杀人,就只管念观世音的佛号,让其能够往生,同时你也能够消灾、积累福缘!” 郑邻回答说:「 ”遵命!” 随后让他退下,青衣使者就领着他走了几步,恍然间,他再回头看,身后已经变成茫茫然一片,什么都没有了! 只见茫茫前路有个白衣老叟,正拄着拐杖站在路口。 郑邻就去问老翁怎么去饶州(今鄱阳),老翁就用拐杖指着一处说:从这里往左拐弯,找到了路就赶紧跑,恐怕慢点就有豺狼虎豹毒虫之祸了!” 郑邻听了也很害怕,就狂奔回去,等到醒过来,满身都是汗,被子都湿透了! 后来,他每天都专心诵经,常常做善事,果然活了七十多岁。出自《夷坚志》 原文绍兴十四年三月四日,江东宪司驺卒郑邻久疾,梦二使追之,曰:「 ”大王召。”行数十里,楼观巍然。使引之登阶,入朱门,庭下列男女僧道、鸡犬牛羊,殿前挂大镜,照人心腑,历历可见。顷之,王出,二使拥邻声喏,称追到郑邻。王问:「 ”甚处人,何事到此?”邻俯首答曰:「 ”本贯信州,被追来,不知何故。”王命将到头事祖来,以笔点一字,顾吏曰:「 ”又却是此邻字,莫误否?”判官携簿前白云:「 ”合追处州松阳郑林。”王曰:「 ”若尔,则不干此人事,教回。”复命检勾生死簿,称邻寿尚有一纪半,遂呼邻前曰:「 ”看汝是一善人,在生曾诵经否?”邻曰:「 ”默念《高王经》。看本念《观世音经》。”王曰:「 ”汝视此间囚不作善事。”邻举首观殿下铁柱,系者甚众,五木被体,羸瘠裸立,绝无人状。柱上立粉牌志其罪,某人咒咀,某人杀生,某人斗杀。狱户施金钉,图大海兽张口衔之。两庑皆鞫狱官,内有戴牛耳幞头者,周览而旋。王曰:「 ”汝已见了,还生时依旧积善。若见戮人,只念阿弥陀观世音佛名,令渠受生,汝得消灾介福。”邻曰:「 ”领圣旨。”遂退。行数步,回首已无所睹,唯一叟白衣拄杖。邻问去饶州路,叟以杖指云:「 ”由此而左,得路宜亟行,稍缓有豺虎虫虺之毒。”邻忧挠奔回,遂寤,遍体流汗。乃初六夜矣。《夷坚志》

(1)据《古今五行记》记载,有一天苻坚叫来两位亲信大臣王猛和苻融,召开了一次会议,由于涉及到国家机密,除了他们仨人之外,连端茶送水的仆人都屏退了,会议主要是讨论苻坚想要发布大赦令的事情。 什么是大赦令呢?赦就是宽恕的意思,经常看古装剧的应该知道,皇帝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朕赦你无罪什么的,偶尔也会大赦天下,主要就是赦免很多罪犯无罪或者减刑,大赦基本上连死罪都能免除,因此影响很大,要慎重考虑。 很多人可能觉得还有这么好的事?其实古代和现代的情况不一样,之所以要大赦,主要是出于两方面原因,一是古代刑侦手段不发达,因此冤假错案非常多,而且有时候也是一人犯罪,牵连无辜亲朋,你说这多不合理,因此大赦也算是一项仁政,出于人道考虑。 再有就是遇到战乱年代,兵员和劳动力都严重不足,你说罪犯直接上战场?没那个道理,很容易出问题,还要分心管理他们,因此干脆大赦释放这一批人,再让他们来履行当兵和纳税的义务。 苻坚所处的时代正是一个战乱不休的大分裂时期,他想发布大赦令,应该就是出于第二种考虑,因此这也并不一定是一件好事,很可能就要打仗了。 正当苻坚三人讨论这个事情的时候,从外边飞进来一只苍蝇,落在了苻坚的笔尖上,苻坚扫了一眼也没当回事,这很正常,那时候卫生条件也不比现在,最后三人会议达成统一意见,决定发布大赦令,苻坚拿起笔准备写圣旨,一挥手,那只笔尖上的苍蝇顺势就飞了出去。 苻坚在这儿圣旨还没写完,忽然有人来报,说现在外边都在讨论大赦的事情,沸沸扬扬的,已经满城皆知了,苻坚大吃一惊,我这圣旨还没发呢,也不可能有人泄密,消息是怎么出去的?命人严查这件事情。 最后的调查结果是,老百姓看到一个穿青色衣服的小孩,在城里边跑边喊大赦的消息,速度堪称卖报的小行家啊!很快所有人都听说了这件事。但官兵却无论如何也找不到那个小孩,仿佛人间蒸发了一般。 苻坚苦思冥想,回忆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最后把目光锁定在了当日那只苍蝇身上,排除所有可能不可能的,能泄密的,就只有它了,那个消失的小孩,就是那只苍蝇变得。 (2)据《续异记》记载,在东晋孝武帝时期,有个叫徐邈的人,是当时的中书侍郎,大概相当于现在的副省长级别的官员吧,他经常在官府里值班,吃住都在官府。 一天徐邈在屋里办公,偶然往窗外一瞥,发现外面有一位绝色美女,一袭青衣,头上梳着两个发髻,徐邈是越看越喜欢,忍不住出言调戏,大概就是妹妹来屋里坐坐之类的,古代女子都是很害羞的,万万没想到,这个美女竟然就真的进来找徐邈。 孤男寡女共处一室,二人也是越聊越投机,一个有情一个有意,一拍即合的就好上了,之后美女也时常晚上来找他幽会,徐邈被爱情冲昏了头脑,也没怀疑这事有什么不对。 最近徐邈值班的时候,下属们发现一件怪事,徐邈虽然一个人在办公室,但总是听见他跟人说话的声音,当然隔着屏风别人也看不到他在干什么,只是时不时的嘿嘿傻笑一声,让人毛骨茸然。 好在下属中有一位是徐邈过去的学生,担心老师有什么事,决定晚上偷偷观察一下,结果观察了一晚上也没看出个所以然来,依然是徐邈一个人在屏风后面哼哼唧唧的,不知道干什么。 学生有心想冲进去看看,又怕比较失礼,万一有什么见不得人的秘密被撞见就坏了,纠结来纠结去的,天都已经微微发白了,学生正想走,突然发现屏风后面飞出一个东西,撞开窗户飞进了院子角落的一口破锅里。 学生也没看清是什么东西,这口破锅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在这里的,里面还有很多菖蒲干草,趴开干草,发现里边有一只青色的大蚂蚱静静的趴在锅底,学生怀疑难道是这个东西作祟?但这种事从来也没听说过,蚂蚱还能成精?于是折断了它的翅膀,又放回锅里。 当天晚上徐邈就做了一个梦,梦见那个便宜相好,青衣美女对他说,我被你的学生困住了,来找你的路已经断绝,虽然我们离得很近,但却有如相隔千山万水。说的情深意切,徐邈梦醒之后,只觉十分悲凉,心情十分不好,也许这就是失恋了吧。 第二天徐邈的学生来找他聊天,旁敲侧击的提起最近发生的怪事,徐邈一琢磨,他是不是知道什么内情?梦里提到的学生不会就是他吧,于是就把最近的艳遇以及昨晚的梦,一五一十的告诉了学生。 学生一听,就知道怎么回事了,也把自己发现的蚂蚱等事情说了出来,原来那个青衣美女,就是蚂蚱变得,徐邈最近是被它迷惑住了,徐邈沉默许久,不管怎么说,自己这几天过的很快乐,于是跟学生说,不要对那只蚂蚱赶尽杀绝,就这样算了吧。

王僴 唐朝开元末年,有个叫王僴xiàn的人去考通事舍人。 进京城后,在皇宫西门外一棵槐树下歇息。 忽然听见宣读诏书的声音,接着来了几个骑马的人,看样像是宫中的使者,他们对王僴说:「 ”王舍人,奉命传你!” 王僴弄不清他们是谁,只好仓促的骑上马随他们而去。 跑了半天,进了华岳庙。使者让王僴呆在另一个院里,并警告他说:「 ”不许偷看。”然后就进去了。 王僴正呆坐着,忽然传来阵阵拷打和哭叫声,就跑去偷偷看,一看竟是自己的妻子被吊在树上拷打。 王僴没有办法,只能痛苦地站在那里看着。 不一会儿那使者转来,见王僴满面悲然,问是为什么,王僴忍不住哭了起来,说出刚才看见的事。 使者说:「 ”本来打算把你留在这里,现在你妻子已死,就不能留你了。若再延误时间,你妻子就没救了。你快回去开棺材,这里马上放她回去。” 说罢让左右赶快牵马送王僴回去。 不一会,牵来一只狐狸,王僴顾不上许多,只好骑上狐狸。 那狐狸跑起来竟象风一样快,两天就到了家。 原来是王僴的魂骑着狐狸回来了,而王僴本人则不能说话了。 魂到家后,立刻打开棺材,看见妻子已经复活。 妻子问王僴:「 ”你怎么回来了?”全家分外高兴。 过了十几天,王僴本身才回到家。 据说王僴回来后十几天不会说话,直到他的魂说了一句:「 ”王僴回来了。” 魂和肉身才合到了一起。 原文王僴者,少应通事舍人举。开元末,入京。至阙西,息槐树下,闻(闻原作为。据明钞本改。)传诏声。忽见数骑,状如中使,谓僴曰:「 ”为所宣传,真通事舍人矣。”因以后骑载僴。僴亦不知何人,仓卒随去。久之,至华岳神庙中。使置僴别院,诫云:「 ”慎无私视。”便尔入内。僴独坐,闻棒杖楚痛之声,因前行窃窥。见其妇为所由系颈于树,以棒拷击。僴悲愁伫立,中使出,见惨怛而问其故。僴涕泗,具言其事。使云:「 ”本欲留君,妻既死,理不可住。若更迟延,待归之后,即不能救。君宜速还开棺,此即放妻活。”乃命左右取驿马,送王舍人。俄见一狐来,僴不得已,骑狐而骋。其疾如风,两日至舍。骑狐乃其魂也,僴本身自魂出之后,失音不言。魂既至家,家人悲泣。僴命开棺,其妻已活,谓僴曰:「 ”何以至耶?”举家欢悦。后旬日,本身方至。外传云:「 ”王郎归!”失音已十余日。魂云:「 ”王郎至矣。”出门迎往,遂与其魂相合焉。(出《广异记》) 刘可大 唐朝天宝年间,有个叫刘可大的秀才进京考举人,途中遇见一个衣冠华丽的少年公子,手里拿着弹弓,后面有很多随从。 少年对刘可大很友好,在一起走了好几天。 到华阴县时,少年说自家的庄园在县城东面,约秀才去住两天,秀才就跟去了。 一看庄园房舍非常宏伟,少年安排秀才在前厅室内歇息后就出去了。 秀才从中门向后院大厅里偷偷一看,见一个大官模样的人正在厅里问案,后院有很多囚犯,很多犯人正在被拷打用刑,一片悲惨的哭叫声。 秀才怀疑这里大概不是人间,心里恐惧,想赶快离去。 这时那少年回来了,发现秀才已偷看了后院的情景,质问道:「 ”刚才不是告诉你不许偷看,你怎么不听?牵累了你怎么办?现在既然你已经看见,我也就不瞒你了。我父亲就是华山神。不过你我既然是朋友,我会使你得到好处的,你不必怕。” 不一会要开饭了,少年对左右说:「 ”去拿些人间的食物,给刘秀才吃。” 于是拿来了酒饭,相对边饮酒边欢叙,招待得无微不至。 秀才请出少年查一查自己今生官运如何,今年能不能考中。 少年就命一个穿黄衣的官去查。 黄衣官查后说:「 ”刘秀才明年可以考中进士,今生可以做七任官。” 秀才心急,苦苦请求今年就考中作官。 黄衣官说:「 ”如果今年考取,只能当一任县尉小官,请您珍惜自己的前程。” 刘可大仍然苦苦央求,少年只好为他把本子改了。 那黄衣官员边走边遗憾地说:「 ”这人真是,屡次央求,可惜要减自己的官路。” 刘可大怕鬼神说的话不一定准,固执地去求那少年,后来因为这样竟失去很多官职。 明年可大辞别那少年,到京城赶考,结果是只当了个荥阳县的县尉,过了几年就死了。 原文刘可大,以天宝中举进士,入京。出东都,途遇少年,状如贵公子,服色华侈,持弹弓而行,宾从甚伟。初与可大相狎,数日同行。至华阴,云:「 ”有庄在县东。”相邀往,随至庄所。室宇宏壮,下客于厅。入室良久,可大窃于中门窥觑,见一贵人,在内厅理事。庭中囚徒甚众,多受拷掠,其声酸楚。可大疑非人境,惶惧欲去。初少年将入,谓可大慎无私视,恐有相累。及出曰:「 ”适以咨白,何尔负约?然以此不能复讳,家君是华山神,相与故人,终令有益,可无惧也。”须臾下食,顾从者,别取人间食与刘秀才。食至相对,各饱,(饱原作保。据明抄本改。)兼致酒叙欢,无所不至。可大求检己簿,当何进达,今年身事复何如。回视黄衫吏为检。有顷吏云:「 ”刘君明年当进士及第,历官七政。”可大苦求当年,吏云:「 ”当年只得一政县尉。相为惜此,可大固求之,少年再为改。吏去,屡回央央,惜其减禄。可大恐鬼神不信,因再求之,后竟以此失职。明年辞去,至京及第,数年拜荥阳县尉而终。(出《广异记》)

永公见鬼 内阁学士永宁为病所累,精神萎靡不振。 请大夫诊治,也治不好。 又请一医,这个医生索要前一医生开的药方,没有找到。 永公以为小婢放错了地方,叫她仔细找找,并威胁她如找不到就要鞭打她。 永公靠着枕头休息,昏睡中有个人跪在灯下,说:「 ”您不要打她,药方是小人藏起来的,小人就是您任按察使时被您救出的囚犯。” 永公问:「 ”你藏药方为了什么?” 他回答说:「 ”医家同行相妒,他一定改前一个医生的药方,以显示自家的高明。您服的药没错,只是刚服一剂,药力还没发挥出来,若叫后一医生见了药方,他一定改前一个医生的药方,用相反的药,以标新立异,那您就危险了。所以,小人偷了药方。” 永公昏昏沉沉也没想到对方是鬼。 过了一会儿才猛醒过来,惊出一身冷汗。 于是他说前一医生的药方已经丢失,记不起了,请后一医生另开药方。 看这个医生所用的药,与前一样。 于是,连服了几剂,病很快好了。 永公镇守乌鲁木齐时,亲自给我讲了这事,说:「 ”这个鬼真的讲人情,会报恩,知人情世故啊。”《阅微草堂笔记》 僧戏塾师 堂叔口庵说:肃宁有一个学塾的老师,讲程朱之学。 一天,有游方和尚在学塾外面要饭,木鱼声琅琅,从辰刻到午刻不曾停息。 塾师感到烦厌,出去喝叱,让他走,并且说:「 ”你本来是儒家之外的异端,愚民或者受你的迷惑罢了。这里都是圣贤的信徒,你何必作妄想呢?” 和尚行礼说:「 ”佛家募化衣食,就像儒家追求富贵,同样是失去它的本来面目,先生何必定要苦苦相逼呢?” 塾师发怒,自己拿了责罚学童的用具来扑打。 和尚抖擞衣服而起说:「 ”太恶作剧了!” 遗落布袋于地而去。 塾师料想他必定再来,但到晚上竟然不到。 摸一摸,袋里所贮藏的都是零散的钱。 那班弟子要想伸进手去取,塾师说:「 ”如果等候他长久再不来,再作计较。但须要数数清楚,也许可以免得争闹。” 刚打开袋子,则群蜂聚集涌动,螫得老师、弟子的面目全肿了。 号叫扑救,邻里的人都吃惊地前来问讯。 和尚忽然推门而入说:「 ”圣贤竟然谋划隐藏别人的钱财吗?” 提起袋子径自走了。 临出门,合掌对塾师说:「 ”异端偶而触犯了圣贤,希望予以宽恕。” 围观的人都笑了。 有的说:「 ”这是幻术。” 有的说:「 ”塾师喜欢辟佛,看见和尚就辱骂,所以和尚把蜜蜂放在袋里,来戏弄他。” 口庵说:「 ”这件事是我素眼所见,如果先放许多蜜蜂在袋里,必然有蠕动的样子,在袋的外面可以看到,当时确是不曾看见。说它是幻术较为接近。”《阅微草堂笔记》 人比鬼可怕 朱青雷说:有个逃避仇家的人,窜匿在深山里。 夜晚,月明风清,他见一个鬼徘徊在白杨树下,吓得伏在地上不敢起来。 鬼忽然发现了他,问道:「 ”你怎么不出来呢?” 他颤抖着回答:「 ”我害怕你。” 鬼说:「 ”最可怕的就是人了,没有任何东西比人更可怕,鬼有什么可怕的呢?让你颠沛流离逃窜到此地的,是人呢还是鬼呢?” 鬼说完这话,一笑就不见了。 我认为这是朱青雷有所激愤而编造的寓言。《阅微草堂笔记》

古代志怪故事,孟婆庄两则

孟婆庄 兰蕊,是邯郸有名的乐伎,她还有个孪生妹妹名叫玉蕊,和当地的葛生有啮齿之盟。葛生家贫,妓院的鸨母索要的赎身费又很昂贵,葛生根...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