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中的六经病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0浏览:3收藏

古籍中的六经病简介,第1张

六经病为病名。指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六经病证。《伤寒论》中把外感疾病在发展、变化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证候,依据所侵犯的经络、脏腑病变部位,受邪轻重,邪正盛衰,划分为六经病证,以之分辨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指出各经的主要脉证、治法及其传变规律,进行辨证论治。并对诊治杂病也有指导意义。《伤寒论翼》卷上:“六经之为病,不是六经之伤寒,乃是六经分司诸病之提纲,非专为伤寒一症主法也。……夫仲景之六经,是分六区地面,所该者广,虽以脉为经络,而不专在经络上立说,凡风寒温热内伤外感,自表及里,有寒有热,或虚或实,无乎不包。”六经分手足,为十二经。古代有些医家,有伤寒传足不传手之说。《类经·伤寒》:“周身上下脉络,惟足六经则尽之矣。手经无能遍也,且手经所至,足经无不至者,故但言足经,则其左右前后阴阳诸证,无不可按而得,而手经亦在其中。”

详见百科词条:六经病 [ 最后修订于2015/11/30 14:04:00 共2586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古籍中的六经病如下:

中国古人是如何知道人体经络的?也就是说,人体经络是怎么样被发现的?首先要知道"古人"不是所有的古人。而是修道并有一定道行的古人。

人体的潜能是无限的。现代科学已经把人体意识的研究放在了前沿。中国人一谈意识,就习惯的把它与灵魂放在一起,认为是唯心主义。不管是唯心还是唯物,都是客观存在,我们应该把两者放在平等的位置加以研究。

中国古代修道的先祖,就是在这种对人体的不断研修过程中,开发了智慧,显现了人体的本有潜能。

第1个就是内视

我们正常人两个眼睛只能往外看,看这个外面五彩缤纷丰富多彩的世界。还是有一些特殊的人,他是能够内视看自己的气血在身体里的运行。

比如一些修炼成仙的道士。

他们清静无为,体内的气血。按先天的运行规律运行,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而我们普通人,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六欲干扰我们体内气血,按先天的时辰轨道运行。

修炼成仙得道士,气血运行哪一块有什么感觉有什么特殊的发热发酸!他都能准确的描述出来并拿笔记下来,这就形成了经络和穴位。

第2个就是,眼睛有特殊功能的人,类似现在的透视功能,比如说扁鹊。

扁鹊得了长桑君的真传,他能看到人体气血经络里流动的情况,哪些人是生病的病位在哪里表现是什么?在扁鹊的眼里,人的就是一个透明的。所以自然能看得到人体的经络穴位气血!

第三就是通过现在的

针灸药中医来验证人体的经络!

比如,我们针灸某一个穴位,它的针感是顺着古书上记载经络的轨迹来传感。

那么这就印证了古人记载的经络穴位是真实存在的。

我们用艾灸神阙穴,那么它的能量会透到命门穴,命门穴有热气,那么任督二脉,他们通过这两个穴位支脉相连。

所以通过针刺艾灸中药在人体运行的规律以及反应。也能证明经络穴位的存在。

以下观点摘自网络,仅供参考:

1、现存于世的文献资料,都没记载“经络”起源的年代。但是,《内经》和《难经》可以证实以下四个问题:

一是《内经》确有对“经脉之始生”的解释,见于《灵枢•经脉篇》,可以证实。

二是《内经》明确指出“六律建阴阳诸经”,见于《灵枢•经别篇》,可以证实。

三是十二经的起源比奇经八脉早,见于《难经》,可以证实。

四是阴阳学说的“三阴三阳”为十二经提供了名称。

2、“三阴三阳”源于“阴阳”的衍化。

3、中医学的历史比阴阳学说的历史更悠久,曾经相当长的时期,中医领域没有“阴阳”的概念。

4、阴阳学说是古代哲学方法论,被引进到中医学领域以后,主要发挥哲学方法论的指导作用。

5、阴阳学说是用“阴阳”这个代名词代表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由“阴阳”衍化出来的“少阴、太阴、厥阴、太阳、少阳、阳明”,只代表“阴阳”衍化的不同阶段。

6、《灵枢•经脉篇》表明,人的脏腑、器官、皮、肉、筋、骨、血脉、毛发等都是在母腹内发育的,但“经络”不是在母腹内发育的,人出生时没“经络”。并且,《灵枢•经别篇》明确指出,十二经是古代医家按六律创建的,即“六律建阴阳诸经”。

7、赋予“经”的内涵,使之成为十二经,是从创建“根”和“结”开始的。所谓“根”,是“经”的起点,都在四肢末端。所谓“结”,是“经”的另一端,分别在头或胸腹部。“根”和“结”之间,构成各“经”最基本的直行主干。

8、《素问•阴阳离合论》和《灵枢•根结篇》都有对“根”和“结”的记载,可以证明,最初的十二经,都以“根”和“结”为两端,确实是古代医家按“三阴三阳 ”创建的。比如,岐伯曰:圣人面南而立,前曰广明,后曰太冲,太冲之地,名曰少阴,少阴之上,名曰太阳,太阳根起于至阴,结于命门。

9、根据十二经从无到有的过程,可以看出,十二经之名,根本不是解剖学概念,

而是从哲学领域引进的概念。

10、十二经和奇经八脉的起止、分布、走向、循行路线、以及“经”和“经”之间、“经”和“络”之间的互相沟通、各经与脏腑组织器官的联系、归经的腧穴、归经的病证、归经的药物等,都是在“根”和“结”的基础上逐渐充实、逐渐修改、逐渐调整、逐渐完善的。

11、《难经》第二十八难确实有记载表明,奇经八脉是在十二经的基础上补充的。其作用,主要是弥补十二经的缺陷和不足。所以,奇经八脉也不是人身体上的某种组织或某种结构。

中医所说的“经络”真的存在,但经络并不是“管道”形状,而是类似于航海、航空的航线,所以虽然知道经络的存在,但在人体解剖时却无法找到经络的具体位置与形状。就像航线在大海或天空中无法确定其形状或位置的道理一样。

经络是真气或浊气流通的主要路线,其它位置也可以流通真气或浊气,所以有无数的“阿是穴”。

“经络”词语最早出现在《黄帝内经》文献上。

在身体疼痛的时候,他们发现敲击这个部位时可以减轻疼痛感,能够改善身体的机能,慢慢的他们就学会记录这些穴位,积累的多了,他们开始寻找其中的规律,他们发现这些穴位是在线上分布开来的,于是他们便把这些线连接了起来,经络便由此产生了。在后来人们猜想在这些经络上一定还有其他的穴位存在,便开始了进一步的挖掘。我们可以说经络是由穴道产生的,而经络又反过来产生了穴道,可以说它们之间是相辅相成的。

古代的医学家在临床的实践中发现,用针刺穴位时,患者会感觉到有酸麻胀重的感觉产生,这种被称之为“针感”。而这种“针感”则常沿一定的路线向远处传导着。经长期研究观察,他们逐步了解到人体的各个部位那复杂却又规律的相互联通的道路,由此总结出了经络的分布轮廓。

古代大夫在治病时发现,当患者体内的某一脏腑产生疾病时,他的体表相应的部位也会表现出某种病理现象,就比如结节与皮肤色泽等改变的异常反应。在按压生病的部位时,病痛也会随之得到缓解。通过这反反复复的观察,他们发现其中是有规律存在的,并且与经络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

古代的医学家通过在临床的观察与尸体的解剖于一定程度对于内脏的位置及其形态与某些的生理功能有了比较直观的认识,发现在人体分布着的与四肢相互联系的管状与条索状的结构,观察到血液在某些脉内流动的现象,这些观察发现对于经络的发现有着一定的启发作用,在各种启发与相互佐证及补充的过程中,人们慢慢地对于经络的认识被逐步地完善。

古籍中的六经病简介

六经病为病名。指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六经病证。《伤寒论》中把外感疾病在发展、变化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证候,...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