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大奇书分别是哪些?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0浏览:3收藏

中国十大奇书分别是哪些?,第1张

周易周易一书,并非仅仅为占卜之书,乃是借占卜学修身。每个卦都是修行中岔路,人身不正,处世即不正。人若生病,事业亦必荒废。周易与其说占卜人事,不如说是记录人体内的各种病症。易经的存在,是补充了黄帝内经人体经络病症。人体经络运行不正,就要有是非灾厄。 阴符经 《黄帝阴符经》又称《阴符经》或《轩辕黄帝阴符经》,亦称《黄帝天机经》,系道家哲学与修养之术,论涉哲学与军事,论涉养生要旨、气功、食疗、精神调养、房中等方面。相传此书出自黄帝,即中华始祖,在位任期最久,长达一百年。根据此说,《阴符经》被称为“古今修道第一真经”。部分学者认为是后人伪托,有人说商朝,有人说是战国时的苏秦,有人说是北魏的寇谦之,也有人说是唐朝的李筌;成书年代也莫衷一是,暂时都无法取得比较统一的意见。书中多隐喻,论述养生、政道、兵略思想时,以老融合易、阴阳、法、兵等诸家思想,是一部独步古今的经典之作。因此诸葛亮、李筌、朱熹等人曾先后为《阴符经》作注。朱熹更赞其“非深于道者不能作”。 老子《道德经》(又称《老子》),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辩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考工记《考工记》是中国战国时期记述官营手工业各工种规范和制造工艺的文献。这部著作记述了齐国关于手工业各个工种的设计规范和制造工艺,书中保留有先秦大量的手工业生产技术、工艺美术资料,记载了一系列的生产管理和营建制度,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思想观念。 山海经《山海经》是中国先秦重要古籍,也是一部荒诞不经的奇书。该书作者不详,现代学者均认为成书并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1-2] 《山海经》传世版本共计18卷,包括《山经》5卷,《海经》13卷,各卷著作年代无从定论,其中14卷为战国时作品,4卷为西汉初年作品[1]。山海经内容主要是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道里、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不少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山海经》具有非凡的文献价值,对中国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的研究,均有参考,其中的矿物记录,更是世界上最早的有关文献。《山海经》影响很大,也颇受国际汉学界重视, 鬼谷子鬼谷子》,又名《捭阖策》。据传是由鬼谷先生后学者根据先生言论整理而成。该书侧重于权谋策略及言谈辩论技巧。《鬼谷子》共有十四篇,其中第十三、十四篇(转丸、胠乱)失传。(一说二十一篇,一说十七篇) 素书《素女经》,中国古代最重要的一本性学著作。唐代以前,中国曾流传过《素女经》、《玄女经》、《玉房秘诀》、《玉房指要》、《洞玄子》等许多房中性学名著,可惜在五代及北宋以后已经失传。值得庆幸的是,这些著作早已流传到了日本,因而在该国尚保存着部分中国古代房中著作。日本人丹波康赖于公元982年编成《医心方》30卷,其中第28卷就摘录和引述了上述房中著作。近代学者叶德辉从《医心方》等书中分别把有关的引文辑录出来。收入所编《双梅景暗丛书》之中,才使国人得以部分地窥见上述房中著作的风貌。 心书《心书》又称《孔明心书》,《新书》,《将苑》,是一部重要的汉族军事著作,为诸葛亮所著。原文共50篇。诸葛亮在书中博采《孙子》、《吴子》、《六韬》、《左传》之言,从各个角度论述为将之道,是反映古代汉族军事思想的代表作,也是诸葛亮本人的战略战术思想以及治军带兵方略的集中体现,对于今天的现实生活仍然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原著言简意赅,妙语连珠,警句迭出,在文学上具有极高的欣赏价值。 搜神记《搜神记》是一部记录中国古代汉族民间传说中神奇怪异的故事集,搜集了古代的神异故事共四百多篇,开创了中国古代神话的先河,作者是东晋史学家干宝。其中大部分故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代人民的思想感情,集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之大成的著作。干宝,东晋新蔡人,初为著作郎,以平杜弢功,封关内侯,是一个有神论者,他在《自序》中称,“及其著述,亦足以发明神道之不诬也。”编传作者为东晋初年史学家干宝,全书共二十卷,共有大小故事454个。作者在《自序》中称,“及其著述,亦足以发明神道之不诬也。”(《搜神记·自序》)。就是想通过搜集前人著述及传说故事,证明鬼神确实存在。故《搜神记》所叙多为神灵怪异之事,也有不少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主角有鬼,也有妖怪和神仙。文章设想奇幻,极富浪漫主义色彩。“鬼神信仰”在中国有悠久的传统,它与山川祭祀、祖先祭祀并列。自商周以来,历代帝王无不亲登祭坛祭祀,而记载神鬼传说的典籍。除《山海经》、《淮南子》外,《搜神记》称得上其中的集大成者。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本书为我们保留了不少珍贵的材料,是后人研究中国古代民间传说及神话不可多得的收藏珍本。 坛经《六祖坛经》,亦称《坛经》、《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全称《南宗顿教最上大乘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六祖惠能大师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坛经》,是佛教禅宗六祖惠能说,弟子法海集录的一部经典。《六祖坛经》记载惠能一生得法传法的事迹及启导门徒的言教,内容丰富,文字通俗。

临水夫人:又称大奶夫人、顺懿夫人、顺天圣母、三山女神,是道教闾山派的重要女神。临水夫人是福建闽江流域民众崇奉的女神,其他的信徒则遍布台湾、浙江、江苏以及东南亚;因源于福州府,故福州人视其为乡里的守护神。其他地区的信徒,则多视其为妇女、儿童的保护神,类似于七星娘娘。临水夫人信仰非常昌盛,以其能护佑生产闻名。台湾有主祀临水夫人的庙宇一百三十几座。她的主要事迹记载在《闽都别记》中。

无生老母:又称作无极老母、无极天母、无极圣祖,有时在经文里简称作老母,是明、清以来许多民间宗教,包括罗教、西大乘教、鸡足山大乘教、斋教、闻香教、天理教、一贯道及天道等最主要的神。

百花仙子: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掌管天地花草的仙女。是玉皇大帝的妹妹。主要故事出现在小说《镜花缘》以及戏曲《天女散花》中。

曹娥(130年-143年):上虞(在今浙江绍兴)皂湖乡曹家堡人。其父曹盱是一名巫师,能“抚节按歌,婆娑乐神。”东汉汉安二年(143年)端午,曹盱驾船在舜江中迎潮神伍子胥,被江水淹死,不得其尸。当时曹娥年仅十四岁,遂投江而死,三日后曹娥尸抱父尸出,乡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遂改舜江为曹娥江,并以曹娥为水神。《后汉书·列女传》

后土:后土一词,俗称地母娘娘,是统辖所有土地的神祇,不是管理一境的土地神。唯一例外,是在坟墓上供奉的后土神石碑,指的是守坟的土地神。《尚书·武成》(“告于皇天后土”)、《左传·文公十八年》(“使主后土,以揆百事”)、《周礼·春官·大宗伯》(“王大封,则先告后土”)《三教源流搜神大全》卷一“后土皇地祇”称“为阴地者,五方相乘,五气凝结,负载江海山林屋宇。故日天阳地阴,天公地母也。”

洛神:名为宓妃,她是中国神话里伏羲氏(宓羲)的女儿,其因为于洛水溺死 ,而成为洛水之神,即洛神。

妈祖:是以中国东南沿海为中心、包括东亚(琉球、日本、韩国及东南亚)海洋地区的海神信仰,又称天上圣母、天后、天后娘娘、天妃、天妃娘娘、湄洲娘妈等。《圣墩祖庙重建顺济庙记》:“世传通天神女也。姓林氏,湄洲屿人。初以巫祝为事,能预知人祸福……”

女魃:亦称女妭,黄帝之女,另一说为赤水女子献,本居于昆山共工台,曾在涿鹿之战助黄帝打败蚩尤,后流落至赤水之北,是中国神话中的旱神。《后汉书·张衡传》:夫女魃北而应龙翔,洪鼎声而军容息。李贤注:“女魃,旱神也” 《山海经》也有大量篇幅描写

三圣母:(别名:三圣公主、华岳三娘娘、华岳圣母)是中国古代神话《宝莲灯》等传说中登场的仙女。《人生长恨水长东》中,三圣母的本名为杨莲

九天玄女,又称玄女,俗称九天玄女娘娘。原为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女神,后经道教增奉为女仙。在道教与台湾民间信仰中有不少人恭奉。截至2012年9月台湾内政部宗教系统总计,台湾寺庙中共有46间主祭寺庙。

七仙女:(又称为七仙姑、七仙娥、七衣仙女)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玉皇大帝与王母娘娘的七个女儿,也能专指这七个女儿中最小的第七个女儿。她们在天庭贵为公主,除王母与玉帝的妹妹(天界的长公主)外,她们是众仙女中地位最高的。在中国神话故事中,七仙女曾下凡新余仙女湖,与农夫董永产生爱情。《天仙配》《搜神记》《西游记》

三霄娘娘:(又称感应随世三仙姑)是道教神话传说中的三位仙女,为财神爷赵公明的三个妹妹。最早出现于许仲琳所著作的古典神魔小说《封神演义》中,由赵云霄、赵琼霄及赵碧霄三个姐妹组成,并持有两大法宝混元金斗与金蛟剪。

何仙姑:原名何琼,永州零陵人。道教八仙之一,原型为一个美貌非凡的女子,经常手持荷花。其身世有多种说法,其中在流传比较多的传说中,何仙姑是何氏之女,十三岁时入山采茶,巧遇吕洞宾收为弟子,赐仙桃或仙枣,食之成仙。在各类传说中,何仙姑兼具仙女、道姑和女巫三重身份。

《仙佛奇踪》,《吕祖志》,《独醒杂志》

女娲:又称女娲氏,娲皇,是中国传说时代的上古氏族首领,后逐渐成为中国神话中的人类始祖。根据神话记载,女娲人首蛇身。她是伏羲的妹妹和妻子。女娲的主要功绩为抟土造人,以及炼石补天。其他的功绩包括发明笙簧和规矩,以及创设婚姻。后世女娲成为民间信仰中的神祇,被作为人类始祖和婚姻之神来崇拜。楚辞·天问》、《礼记》、《史记》、《山海经·大荒西经》、《淮南子·览冥训》

螺祖:《史记》提到黄帝娶西陵氏之女嫘祖为妻,她发明养蚕,为“嫘祖始蚕”。嫘祖是传说中的北方部落首领黄帝轩辕氏的元妃。她生了玄嚣、昌意二子。昌意娶蜀山氏女为妻,生高阳,继承天下,这就是五帝中的“颛顼帝”。

据《隋书·礼仪志》记载,北周尊嫘祖为“先蚕”(即始蚕之神)。《通鉴外纪》记载:“西陵氏之女嫘祖为帝之妃,始教民育蚕,治丝萝以供衣服。”

嫦娥:原称姮娥、常娥,是中国神话人物,美貌非凡,温柔贤慧,为后羿之妻。神话中因偷食后羿自西王母处所盗得的不死药而奔月。

《淮南子·览冥训》说:“羿请不死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以奔月,怅然有丧,无以续之。”又《太平御览》卷四引张衡《灵宪》记载:“嫦娥,羿妻也,窃西王母不死药服之,奔月。……,嫦娥遂托身于月,是为蟾蜍。”或说嫦娥奔月后居住于广寒宫,有玉兔和吴刚相伴。

封姨:古代传说中的风神。亦称“封家姨”、“十八姨”、“封十八姨”。唐天宝中,崔玄微于春季月夜,遇美人绿衣杨氏﹑白衣李氏﹑绛衣陶氏﹑绯衣小女石醋醋和封家十八姨共饮。十八姨翻酒污醋醋衣裳,后醋醋得罪封姨,不欢而散。明夜,诸女又来,醋醋言诸女皆住苑中,多被恶风所挠,求崔玄微于每岁元旦立朱幡于苑东,即可免难。时元旦已过,因请于某日平旦立此幡。那天果然大风刮地,折树飞沙,而苑中繁花无恙。崔玄微乃知诸女是众花之精,而封十八姨乃风神也。

少司命:为屈原的《九歌》中提到的一位神明,和大司命为相对的二元神,各家观点基本上皆认定其为一名女神。

常羲:又称为常仪或尚仪,为月御(为月亮驾车的神),与羲和(日御)同为帝俊之妻。《山海经·大荒四经》记:“帝俊妻常羲,生月十有二,此始浴之。”意思是常羲生了十二个月亮,即为一年十二个月。清代毕沅在音韵学上的考据,认为嫦娥的前身,正是“生月十有二”的常羲。

床母:床母,为华人信奉的床之女神,闽南人称其为床母,广东人称之为床头婆婆。相传床母能保佑婴儿、幼儿平安顺利长大,故家有婴幼儿者均祭祀之,祭祀日期在每年的七夕。

斗姆元君(又写作斗母、斗姥):是中国道教的女神,也是北斗众星之母。名字的“斗”指的是北斗众星;“姆”即母也。斗姆元君在道教信仰中出现得很晚,但地位却很高;是摩利支天的信仰在唐代以前由佛教传入中国后,被道教所吸收的一个神祇。对斗姆元君的信仰当然也源自于古人的星宿崇拜,但由于斗姆是北斗众星的长辈,所以名义上比群星更为尊贵。她的尊号则有“斗姆天尊”、“先天道姥天尊”、“北斗九真圣德天后”、“中天梵气斗姆元君”以及全称的“先天斗姥紫光金尊摩利支天大圣圆明道姥天尊”等。在《斗姆大圣元君本命延生心经》中则给斗姆元君加上了“九灵太妙白玉龟台夜光金精祖母元君”这样一个称号,把她的地位抬得很高,索性与西王母混为一谈。

泰山老母(即碧霞元君):是中国道教的重要女神之一。全称为东岳泰山天仙玉女碧霞元君(“元君”是道教封女仙的尊称),俗称泰山娘娘、泰山老奶奶等。《瑶池记》《古今图书集成·神异典》《玉女传》《三教源流搜神大全》

瑶姬: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登场的女神。因历史的变迁,固然有多种关于瑶姬的神话传说。在众多传说中均把瑶姬的形象统一描述为一位美丽的女神。《山海经·中次七经》载瑶姬是炎帝(赤帝)的第三个女儿,亦作“姚姬”,为精卫(女娃)的姐妹。是位才色兼备、精通武艺的上古女神。唐末五代道士杜光庭《墉城集仙录》首次对瑶姬身份进行彻底改编:称瑶姬是王母娘娘的二十三个女儿中年纪最小的女儿,为“云华夫人”。民间戏曲与传说《宝莲灯》中描述瑶姬是玉皇大帝的妹妹,为天界的美神。

素女:是古代传说中的神女。她与黄帝同时。一说她擅长音乐。《史记·封禅书》:太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古文苑》四引杨雄《太玄赋》:听素女之清兮,观宓妃之妙曲。一说她知阴阳天道。《吴越春秋·勾践伐吴外传》:越王还于吴,当归,而问于范蠡曰:何子言之,其合于天?范蠡曰:此素女之道,一言即合天下事。一说她精通房中术。曾与九天玄女一道为黄帝之师,传授房中术。故后世亦把房中术称为玄素或素女之道。流传至今的一本古籍名为《素女经》,论述房中术。

紫姑:又作子姑、厕姑、茅姑、坑姑、坑三姑娘等,是中国民间信仰的厕神。本名何媚,莱阳人。首见于刘敬叔《异苑》卷五,相传是寿阳李景之妾,为大妇所嫉,正月十五夜被杀于厕中。据称紫姑死后显灵,有未卜先知的能力,成为民间扶乩所问之神明

织女:别名七星娘娘、七星娘、七星妈、七仙姑、天仙娘娘,是织女星的女神,中国神话中的天帝孙女(或女儿),排行第七,工作是编织云彩,是纺织业者、情侣、妇女、儿童的守护神,著名的牛郎织女故事的女主角。

羲和:中国神话中太阳神之母的名字。传说她是帝俊的妻子,与帝俊生了十个儿子,都是太阳(金乌),住在东方大海的扶桑树上,轮流在天上值日。《尚书·尧典》有“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羲和也是她儿子们的车夫——太阳的使者——日御。后来,十个兄弟不满先后次序,十日并出,被后羿射杀其中的九个。屈原的《离骚》有:“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一句。

西王母:又称王母娘娘、瑶池金母,全称为上圣白玉龟台九灵太真无极圣母瑶池大圣西王金母无上清灵元君统御群仙大天尊。是道教上古神灵,也是中国神话中的一位至高无上的女神。由于近代罗教系统民间秘密宗教的盛行,许多人把无极老母与西王母视为同一神,号称“母娘”但事实上并非如此无极姥母为上古女神太元玉女。唐代杜光庭《墉城集仙录》载:“金母元君者,九灵太妙龟山金母也。一号太灵九光龟山金母,一号曰西王母。乃西华之至妙,洞阴之极尊。”和东王公一起,是天地阴阳之气的显化,协助天地、赞襄化育。西王母还统理所有得道的女仙。凡成仙得道之人,男的先拜东王公,女的先拜西王母,然后才能去朝见三清。“体柔顺之本,为极阴之元,位配西方,母养群品,天上、天下、三界、十方女子之登仙道者,咸所隶焉。”(《中华道藏》、四十五册、一百九十六页)关于西王母的姓名,唐代段成式作《酉阳杂俎·诺皋记上》记载“西王母姓杨,讳回,治昆仑西北隅,以丁丑日死。一曰婉妗。”故西王母姓名为杨回、字婉妗。神话小说大师周濯街的作品中称其名为王婉玲。 再有另一传说是尊称东王公为天父,西王母为天母。东王公化万物,西王母化万灵。故称之万灵主母。其圣地为昆仑山脉!最早见于《山海经》。

注生娘娘:俗称“注生妈”,又作“注生娘娘”,在中国有些地区称之为“送子娘娘”,是闽南、台湾一带最受尊奉的生育之神,主管妇女的怀孕、生产,是许多不孕妇女或怀孕妇女的信仰寄托。注生娘娘的造像,多是左手执簿本,右手持笔,象征其记录家家户户子嗣之事。《封神演义》

金花娘娘:又称金花夫人、金花圣母,她是中国粤、桂、甘、鄂、浙等行省信奉的生育女神,类似于送子娘娘。屈大均《广东新语》表示,金花是一个广东的女性巫师,端午节观看龙舟竞赛时溺毙,尸体数日不腐败,还有异香,接下来湖中浮现一块木头雕像,神似金花。于是雕像被当地人膜拜,金花也被视为神明,因为求子较为灵验,被尊为送子娘娘。

电母:又称金光圣母,为传说中雷公的妻子,主要掌管闪电。为自然之神、也为天上星宿之一。号曰“电母秀天君”。面容如女,样貌端雅,两手执镜。常与雷公一起被提及。

骊山老母(亦称作黎山老母或梨山老母):是中国传说中古代道教的女神仙。姓氏与来历不详。骊山老母是深居于骊山上的至高无上的女仙。在中国民间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在道观中通常都有供奉她的香火。骊山老母多为指点迷津、传授秘籍为世人所崇奉。《骊山老母玄妙真经》中记载老母乃斗姥所化,是上八洞古仙女中的第七柱,是上古时代的神仙。老母原本风华绝代,秀媚无比,传闻秦始皇曾在骊山上偶遇到骊山老母,所见骊山老母的仙貌惊为天人,秦始皇一时心生恶念,受到了老母的惩罚,此后老母老化了自己的仙貌。

麻姑人物的出现,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道教典籍里记载过她的相关事迹。东晋时期由葛洪著作的文献《神仙传》中讲述麻姑是一位勤劳善良又美丽的南城人,因积累了不少功德,后而得道成仙,成为下八洞神仙之一的女寿仙,其仙貌如同18、19岁的美少女,手指细长如鸡爪,是长寿的象征。相传麻姑曾在人间经历过三次“沧海桑田”,能施法掷米成丹来解救黎民百姓的疾苦与灾难。故古代常以麻姑喻为高寿人物的存在。

另附部分找到的(部分中提及的女神上文并未提及,但资料易找,因字数有限,遂不复制):

女娲补天

七仙女下凡

巫山神女

许飞琼

嫦娥

董双成

娥皇女英(湘夫人)

何仙姑

精卫填海

龙女牧羊

磐龙缠炉 复制整理,欢迎追问

汉代已有经典<玄女经和与素女有关的房中图书流传东晋葛洪<抱朴子内篇·遐览著录的<素女经,是汉代的传本、改名本或改编本六朝以来,<玄女经和<素女经广为流传,玄素成为一种房中术的专称日本永观二年,即宋太祖雍熙元年(984),日人丹波康赖编<医心方该书保留着汉代<玄女经和<素女经的基本内容,流传至今<玄女经和<素女经教授的玄素之道的主要内容及理论底蕴,与马王堆帛书房中术一脉相承,唯重点有所不同,且有所发展此外,还增加了一些新内容

中国古典音乐的开山鼻祖和性爱女神。性感妩媚,仪态万方。传说素女以琴瑟之声滋润造福万物生灵,并向黄帝传授房中术。其传世的《素女经》似为西汉到魏晋间人士托名所作,名扬中外。素女是与黄帝和九天玄女同时代的神女,她头顶光焰盖世的两大光环:一是中国音乐界的开山鼻祖;二是远古最有名望的性爱女神。 素女的身份说法不一,有说是黄帝的侍女,也有说是黄帝的性学老师。极有可能是二者合一:性学老师也可以是侍女。

关于素女的第一个传说,是她曾以音乐造福生灵万物。在中国文学史上,她的形象被定位为古代第一位操琴女乐师。传说器乐制作大师庖牺氏制作的琴瑟有50弦。一次,黄帝令素女用庖牺氏制作的琴瑟演奏,素女试弹了一下,觉得琴声错杂噪耳,哀不自胜,遂将50弦破为25弦,音响效果顿时改变,但闻琴声优美缠绵、沉鱼落雁,宛如大珠小珠落玉盘。黄帝觉得从未听到过如此美妙悦耳的仙乐,不觉想起了死去的儿子后稷。后稷生前最喜欢听素女弹琴。黄帝即令素女携琴长驻成都,时常为儿子演奏仙乐。(后稷生前掌管农事,死后葬于成都郊外田野。)素女身着柔美的轻纱,面向着成都郊外广袤的田野操琴,四野顿时回荡起美妙如莺的乐声。也许是后稷显灵,从此这片广袤的田野上繁花似锦,百谷自生,鸾凤自歌自舞,百兽与人和睦相聚,男耕女织,风调雨顺,成为名副其实的“天府之国”。

素女还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名气的性爱女神。传说她性感妩媚、仪态万方,深谙阴阳采合之术,因而始终如少女一般娇嫩美丽。她曾与九天玄女一起与黄帝探讨男女生活的课题,将她自己亲身总结出来的一套系统理论传授给黄帝。后世把房中术称为玄素或素女之道,即本源于此。东汉王充《论衡·命义》中有素女对黄帝陈五女之法的说法。张衡有《同声歌》一首,描述男女新婚之夜的交欢,其诗曰:

邂逅承际会,得充君后房。

情好新交接,恐若探汤。

不才勉自竭,贱妾职所当。

绸缪主中馈,奉礼助蒸尝。

思为苑席,在下蔽匡床。

愿为罗衾帱,在上卫风霜。

洒扫清枕席,芬以狄香。

重户结金扃,高下华灯光。

衣解巾粉御,列图陈枕张。

素女为我师,仪态盈万方。

众夫所希见,天老教轩皇。

乐莫斯夜乐,没齿焉可忘。

诗中“素女为我师,仪态盈万方”之句,说明素女的影响早在东汉已深入民间,夫妻新婚之夜过性生活也要以素女的理论为指导。后人将素女的房中术系统总结为《素女经》一书传世。据考证,《素女经》约成书于战国至两汉之间,魏晋时在民间得到广泛流传、补充和修改,书名最早出现在晋朝葛洪所著的《抱朴子·内篇·遐览》中。此书隋唐时失传,幸由日本医学家丹波康赖于公元982年编成一部《医心方》,将书中观点大段辑录,其精华才得以保存。清光绪年间,长沙一位叫做叶德辉的医师将《医心方》中相关内容辑成《素女经》一书,收入《双梅景窨丛书》之中。 与中国古代房中术兴旺发达相对应,历代讲房中术的书也颇为丰富,《素女经》是其中较早且极有影响的一部。从性学的角度讲,《素女经》有其科学的一面。如该书强调性学知识的重要性,认为性交是一种顺应自然的行为,压抑性欲、杜绝性生活都是有害的。性生活只要掌握节度,就可使“男致不衰,女除百病”;而不得法的蛮干则会“渐以衰损”,伤身害体。“凡人之所以衰微者,皆伤于阴阳交接之道尔”。《素女经》强调两性交合的基础是“爱乐”,性交应使男女双方同享快感,共同受益,“必先有爱乐而后行”,做到“相感而相应”,最忌讳“男欲接而女不乐,女欲接而男不欲,二心不和,精气不感”。因此,提倡“男欲求女,女欲求男,情意合同,俱有悦心”。在男权社会中,“素女”的这些思想是很了不起的,等于在某种程度上承认了女性的性权利。

中国十大奇书分别是哪些?

周易周易一书,并非仅仅为占卜之书,乃是借占卜学修身。每个卦都是修行中岔路,人身不正,处世即不正。人若生病,事业亦必荒废。周易与其说...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