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经》临终篇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0浏览:3收藏

《地藏经》临终篇,第1张

死生事大。人,有生就有死。死,是人生必经之途。

大众对于「死」常持避讳、畏惧的心态,甚至闻之色变,结果如何?死到临头,百般怖畏,不安而终。这样真的比较好吗?

面对死亡,印光大师为大众做了很好的示范。印光大师一心念「死」,认为「学道之人,念念不忘此字,则道业自成」,如此「死」非但不可怕,更可作为学道精进的自警,原来「死」是这般的有意义!

《地藏经》对于「死」有着一番深切的教育:

〈如来赞叹品第六〉

1若未来世,有男子女人,久处床枕,求生求死,了不可得。或夜梦恶鬼,乃及家亲、或游险道、或多魇寐、共鬼神游。日月岁深,转复尪瘵,眠中叫苦,惨凄不乐者。此皆是业道论对,未定轻重,或难舍寿、或不得愈,男女俗眼,不辨是事。

但当对诸佛菩萨像前,高声转读此经一遍。或取病人可爱之物,或衣服、宝贝,庄园、舍宅,对病人前,高声唱言:我某甲等,为是病人对经像前舍诸等物,或供养经像、或造佛菩萨形像、或造塔寺、或燃油灯、或施常住。如是三白病人,遣令闻知。假令诸识分散,至气尽者,乃至一日、二日、三日、四日至七日以来。但高声白,高声读经。是人命终之后。宿殃重罪,至于五无间罪,永得解脱,所受生处,常知宿命。何况善男子善女人自书此经或教人书、或自塑画菩萨形像乃至教人塑画。所受果报,必获大利。是

〈利益存亡品第七〉

2临命终时,父母眷属,宜为设福,以资前路。或悬幡盖及燃油灯。或转读尊经、或供养佛像及诸圣像,乃至念佛菩萨,及辟支佛名字,一名一号,历临终人耳根,或闻在本识。是诸众生所造恶业,计其感果,必堕恶趣,缘是眷属为临终人修此圣因,如是众罪,悉皆消灭。

3若能更为身死之后,七七日内,广造众善。能使是诸众生永离恶趣,得生人天,受胜妙乐,现在眷属,利益无量。

4劝于阎浮提众生临终之日,慎勿杀害,及造恶缘,拜祭鬼神,求诸魍魉。何以故?尔所杀害乃至拜祭,无纤毫之力,利益亡人,但结罪缘,转增深重。假使来世或现在生,得获圣分,生人天中。缘是临终被诸眷属造是恶因,亦令是命终人殃累对辩,晚生善处。何况临命终人,在生未曾有少善根,各据本业,自受恶趣,何忍眷属更为增业。譬如有人从远地来,绝粮三日,所负担物,强过百斤,忽遇邻人,更附少物,以是之故,转复困重。

5未来现在诸众生等,临命终日,得闻一佛名、一菩萨名、一辟支佛名,不问有罪无罪,悉得解脱。若有男子女人,在生不修善因多造众罪。命终之后,眷属小大,为造福利一切圣事,七分之中而乃获一,六分功德,生者自利。以是之故,未来现在善男女等,闻健自修,分分己获。无常大鬼,不期而到,冥冥游神,未知罪福。七七日内,如痴如聋,或在诸司辩论业果。审定之后,据业受生。未测之间,千万愁苦,何况堕于诸恶趣等。是命终人,未得受生,在七七日内,念念之间,望诸骨肉眷属,与造福力救拔。过是日后,随业受报。若是罪人,动经千百岁中,无解脱日。若是五无间罪,堕大地狱,千劫万劫,永受众苦。

6如是罪业众生,命终之后,眷属骨肉,为修营斋,资助业道未斋食竟,及营斋之次,米泔菜叶,不弃于地,乃至诸食未献佛僧,勿得先食。如有违食,及不精勤,是命终人,了不得力。如精勤护净奉献佛僧,是命终人,七分获一。是故长者,阎浮众生,若能为其父母乃至眷属,命终之后,设斋供养,志心勤恳。如是之人,存亡获利。

〈阎罗王众赞叹品第八〉

7是阎浮提行善之人,临命终时,亦有百千恶道鬼神,或变作父母,乃至诸眷属,引接亡人,令落恶道。何况本造恶者。

8如是阎浮提男子女人临命终时,神识惛昧,不辨善恶,乃至眼耳更无见闻。是诸眷属,当须设大供养,转读尊经,念佛菩萨名号。如是善缘,能令亡者离诸恶道,诸魔鬼神悉皆退散。

9一切众生临命终时,若得闻一佛名,一菩萨名,或大乘经典,一句一偈。我观如是辈人,除五无间杀害之罪,小小恶业,合堕恶趣者,寻即解脱。

简述重点有三:

一、回向先亡,圆满孝道:

「孝」是学佛根本,能够尽孝道,才能成佛道。父母在世时,恭敬孝养以安其心、养其身;父母亡故了,则藉诵经、布施等功德力帮助往生善处。不论存亡,子孙皆能一心孝敬,这就是「孝」的真实精神,也是佛菩萨慈悲开示的要因之一。

二、佛恩似海,至死未已:

佛菩萨谆谆勤劝,众生藐藐不悟。迷迷煳煳过了大半辈子,临终之际才知此生误矣,佛菩萨慈悲,不放弃一线契机,纵使造业深重,只要临终一念-「真诚忏悔,一心归佛」-就能转迷成悟,为往后种下解脱因子。

三、临终一念,往生关键:

临终之际,气衰体弱,神识昏昧,最易招引各方鬼神,亦是业主菩萨讨报的时机。所以许多临终大众会见人所未见、听人所未听:仇人讨债、先人呼唤、无形围绕……,就是修行人也可能乱了方寸,甚至由正入偏,误往他趣。 佛菩萨大慈大悲,劝告大众要好好抓紧这一刻,心定气稳不为所惑,才不会误入歧途,追悔莫及。

《地藏经》告诉我们「死亡」的真相,就是教导我们不要贪生怕死,要明了死亡是旅程的转接,而不是一切的终结,所以要勇敢面对死亡、学习接受死亡,更重要的是明白死亡的真意--好好把握人生。

即如印光大师所言

世间最可惨者,莫甚于死,而且举世之人,无一能幸免者,以故有心欲自利利人者,不可不早为之计虑也,实则死之一字原是假名,以宿生所感一期之报尽,故舍此身躯,复受别种身躯耳。

念佛,要时常作将死、将堕地狱想,则不恳切亦自恳切,不相应亦自相应。以怖苦心念佛,即是出苦第一妙法,亦是随缘消业第一妙法。

「死」有何惧?实为提醒修行的警策。

又《法句经》云:

是日已过,命则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

老则色衰,所病自坏,形败腐朽,命终自然。

是身何用,恒漏臭处,为病所困,有老死患。

嗜欲自恣,非法是增,不见闻变,寿命无常。

非有子恃,亦非父兄,为死所迫,无亲可怙。

昼夜慢惰,老不止婬,有财不施,不受佛言,

有此四弊,为自侵欺。

人身难得,人身有限。不以有限人生,修证无限福慧,实在可惜!

而佛在《四十二章经》的开示更如暮鼓晨钟:

佛问沙门:「人命在几间?」对曰:「数日间。」佛言:「子未知道。」复问一沙门:「人命在几间?」对曰:「饭食间。」佛言:「子未知道。」复问一沙门:「人命在几间?」对曰:「呼吸间。」佛言:「善哉,子知道矣!」

人命呼吸间。好好认识「死」,懂得及早修行才是真智慧!

佛教寺院里有时会举行一些以忏悔为主题的法会,就是忏法。

汉地佛教的忏法起源于东晋,在南朝梁、陈之际勃兴,在唐宋之时大盛,一直流传到今天,成为了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其中,最广为人知的一部忏法,与梁武帝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柏林禅寺行“梁皇宝忏”

在佛教典籍《释氏稽古略》里,记载了梁武帝与佛教的一段“轶事”。

梁武帝的妃子郗氏,生性残酷,好嫉妒,突然之间死去。死后不久,她化作一条巨蟒回到后宫,托梦梁武帝为她忏悔,以求脱离苦海。梁武帝为此翻阅佛经,制定了《慈悲道场忏法》,请僧人举行忏礼,为郗氏忏悔其罪,祈福超生。

不久,郗氏化为天人,在空中感谢梁武帝。

经幡

这当然是传说故事,具有不可思议的传奇色彩。事实上,《慈悲道场忏法》共10卷,1~2卷讲皈依三宝、断疑、忏悔、发菩提心、发愿及回向心。3~6卷叙显果报、出离地狱、解怨释结和发愿。7~10卷讲自庆罪忏结解、为六道礼佛、回向、发愿和嘱累。

因为和梁武帝的关系密切,《慈悲道场忏法》又称《梁皇忏》(民间也叫“梁皇宝忏”),经元代智松重订,通行至今。

后世在灭罪、消灾及济度亡灵时,常常延请僧人修此忏法。

地藏忏是一种佛教忏悔文,主要是为了帮助众生消除罪业,净化心灵,感恩父母和祖先,修行菩提道。忏诵地藏忏可以从内心深处反省自身的过错,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寻求佛陀和地藏菩萨的庇佑和加持,让自己的心灵更加安宁和平衡。

地藏忏源于《地藏菩萨本愿经》,在佛教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地藏菩萨是一位具有智慧和慈悲的菩萨,他为了利益众生,化身在六道轮回中护持救渡众生。忏诵地藏忏可以得到地藏菩萨的佑护和保佑,使我们可以远离恶业,走向善良之路,同时也能够感悟到无常和因果的真谛,为修行积累福报和功德。

总之,读地藏忏是一种佛教信仰和修行上的表现,通过对自己的忏悔和认真的反省,来净化心灵,消除罪业,修行菩提道,得到佛教的加持和庇佑。

地藏菩萨本愿经寺庙里面请比较正版。根据查询相关资料信息,《地藏菩萨本愿经》,佛教经典,又称《地藏本愿经》《地藏本行经》《地藏本誓力经》,共二卷(或作三卷),唐实叉难陀译。《地藏菩萨本愿经》中国佛教界传诵较广,受到广大信众,尤其是净土信众的重视,在各大寺庙都可以免费请到地藏菩萨本愿经,而且都是正版的。

地藏经和地藏宝忏都是佛教中的经典和仪式,它们都有各自的优点和用途。

地藏经是地藏菩萨的经典,主要讲述地藏菩萨的功德和慈悲,以及修行地藏法门的意义和好处。地藏经是佛教中的重要经典,被广泛用于修行和开示。

地藏宝忏则是地藏菩萨的仪式,主要通过念诵和礼拜地藏菩萨来祈求平安、健康、幸福等。地藏宝忏通常在佛教寺院中进行,是一种庄严的修行方式。

因此,无法简单地说哪个更好,因为每个人的需求和信仰不同。您可以根据自己的信仰和需求选择适合的地藏经或地藏宝忏进行修行。

地藏柔忏和地藏经的区别在于内容不同。

1、地藏柔忏是佛教中修行者对地藏菩萨所念的一种忏悔文。它是由唐代僧人慈恕所创作,经过漫长的历史沉淀,成为了流传甚广的忏悔文之一。地藏柔忏主要强调“自我修行,回向利他”,以此来发愿为众生超度,清除内心的烦恼和罪业。

2、地藏经则是佛教中重要的经典之一。该经全名为《大愿地藏菩萨本愿功德经》,是一部末法经典,主要讲述了地藏菩萨的事迹和他助众生消灾救苦的方法和功德。地藏经被视为佛教救度众生的一部重要经典,其中包含了许多关于生死轮回、因果报应等重要教义,对于提高修行者的悟性和修行境界具有重要意义。

《地藏经》临终篇

死生事大。人,有生就有死。死,是人生必经之途。 大众对于「死」常持避讳、畏惧的心态,甚至闻之色变,结果如何?死到临头,百般怖畏...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