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人结婚习俗有哪些?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0浏览:3收藏

古代的人结婚习俗有哪些?,第1张

中国是礼仪之邦,结婚这么大的事情当然礼数是少不了的。汉族的婚礼是从求亲开始的,包括求亲、定亲和成亲(婚礼)三个部分。其实咱们老百姓的婚礼也差不多这样,越讲究的就跟老祖宗越接近罢了。

首先是求亲。古代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首先由男方父母找媒人,向媒人介绍情况、提出寻找要求、给媒人媒礼和展示自己的聘礼能力。古代媒人都是专业的,媒人根据男方情况到女方家里介绍男方情况。如女方父母同意,男方前往女方家里相亲。双方都是由父母出面,但有的地区会让姑娘藏在一个地方偷偷观看男方情况,比如安徽建筑一般是一圈小楼围绕一个院子,男方进来时,姑娘就站在楼上看(估计只能看父亲猜想儿子了),楼有很高的围栏,下面的人看不到上面的,如果中意就告诉父母。因此,其实中国古代并不是完全掀了盖头两个人才认识的盲婚。毕竟哪个父母都希望自己女儿今后过的好。

双方如果觉得门当户对、条件恰当,两家就会互赠订婚的信物(有的地方是玉佩,有的地方是大雁)。有趣的是,有的地方如果女方看中男方会给男方送一盏茶,男方若满意喝完茶后会在桌子上放若干茶钱(必须是双数),这样婚事就算定了。

接下来是定亲。双方交换八字,互赠写着名字、八字、年龄等的庚贴。如果八字不相冲,就开始纳亲。

“纳亲”就是双方表示彼此接纳,男方选定婚前15到20天的黄道吉日来女方送聘礼、聘钗、婚书,来求婚,即所谓过大礼。

在婚礼前几天,由公认命好的妇女将婚床安放到恰当的位置。并由此人在婚礼前一天铺床,将床褥床单龙凤被等铺好,然后撒上各种象征吉利的果品(红枣花生:早生贵子,桂圆:圆满,及荔枝豆子等)。这就是“安床”。安床完毕后,任何人都不能再进入新房和接触新床了。

这是男方。女方要准备嫁妆。嫁妆会在婚礼当天随姑娘带过去。古代嫁妆是女子娘家身份和财富的象征,嫁妆不足的女子很可能会在婆家受欺负,反之则能帮助自己确立在婆家的地位。这方面的小说描述还是挺多,比如红楼梦里王熙凤常拿自己和王夫人(其姑母)嫁到贾府时的陪嫁压贾琏,总是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最后才到压轴的成礼。就是我们所说的婚礼了。呼!看来还是现代人轻松阿。

首先是迎亲。古代婚礼都在傍晚举行。这跟现代婚礼不太一样。好像现代的婚礼必须在中午前将新娘接走到晚上就成二婚了。新郎出门前首先要祭祖,新娘要由母亲亲自为其梳洗打扮,盖上红盖头。新郎到达后,新娘由姐姐或伴娘带出闺房交给父亲,再由父亲交给新郎。新人双双向岳父母叩别后,新娘就坐上花轿由新郎护送来到男方家。

新郎家的女眷打开轿门请出新娘,再由男方一位有福气的女性长辈将打成同心结的红绸带交给新人,两人牵着红带走进堂前。此时,忌踩门槛,因为门槛代表门面,新娘必须从门槛上跨过去,并由一女童手持铜镜照在两人身上以求圆满。

终于到了传说中的拜堂环节了。由礼宾司仪主持,新人在堂前一拜天地、二拜父母,夫妻对拜,然后鼓乐齐鸣送入洞房。

第二天早上,新郎新娘要早起共同拜见公婆,新郎要把自己家里的所有亲属介绍给妻子,然后由新娘向这些长辈奉茶

第三天是新人共同祭拜祖先,这样新娘就正式成为这家人了。

最后还要给媒人准备谢媒礼

整个婚礼就正式结束了。所谓“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都是古代男人最风光最得意的时刻

现在的年轻夫妇在举行结婚典礼的时候,已经不再满足于已经大众化的西式婚礼,开始流行复古风。今天,安阳婚纱摄影哪家好  1亲迎  古礼亲迎的第一个程序是由新郎迎接新娘。古时迎亲在黄昏,婚礼的取义就在于此。婚是个形声字,其中的一部分在这里,新郎是受父亲之命去迎亲的;到了女家,女方的人要出门相迎,新郎进门要献上礼品雁,这个仪俗叫莫雁,是古婚礼中比较重要的仪程;然后,新郎要把新娘很礼貌地接到车上,迎往家中。后世的迎亲之举似乎要复杂得多。亲迎的队伍往往十分壮观,有多至几十人的。新人在汉代坐的是轩车或招车,唐代用图绘的障惋车,宋代以后后才流行起人们所熟知的花轿。在迎亲的队伍中,也包括了鼓吹的乐队等。清代北京的婚礼,大多有模仿帝王仪仗的趋向,迎亲的队伍中有许多挑夫拿着开道、回避的大字木牌和提灯,还举着金瓜、斧铖等什物,新郎戴官帽,新娘则凤冠霞破。因为婚姻是人生大事,虽然这些举措逾礼,官府一般也不加干涉。  迎亲的轿子要有人压轿。旧时北京是妻亲太太压轿:她在喜房给天地爷上香以后,用小镜子照轿,用芝兰香熏轿,再往轿子里撒一些桂圆、荔枝、枣儿、粟子、花生之类的喜果,然后盘腿坐在轿子里压轿。有些地方压轿不用太太,而用父母双全的童子,取新婚夫妇和合到老、早生贵子。这种婚礼求子的习俗,还有福建等地的桂花,即同时迎来两个披挂花红的孩子,以此来祈求早得贵子。  迎亲的队伍来到女家,一系列仪俗就接连不断地开始了。女家听到娶亲来的信息以后,并不是立即就迎进门来,而是将院门紧闭,或是拦起来,这叫拦门。这时,便要有一番礼仪性的对答,比如由娶方的娶亲人喊开门,开门,别误吉时!女方隔着街门向外喊话,要求鼓手们奏些喜庆乐曲;或者由娶亲人唱拦门喜歌。拦门到了一定的时间,娶方才能进门。安阳婚纱影楼  进门以后除了特别的寒暄之外,娶方要送上礼品,这些礼品因时代和地区的不同而存在着极大的差异,但都有些吉庆的意义。女家也要设筵款待娶方。不过,这是纯粹礼节性的。  旧时有一些地方,姑娘的开脸和妆扮是娶亲人来了才开始的。此时,这边送亲的陪着娶亲和新郎,那边的新娘子则同时在妆扮。妆扮完毕,新娘由送亲太太搀扶上轿,或由兄长背上轿。离别之时,新娘可能哭哭啼啼,但这不犯忌讳,新娘哭哭啼啼上轿,人们反认为是大吉大利。据说,新娘哭得越响,婆家越有财。许多少数民族婚礼中则有哭嫁之举,有大套的(哭嫁歌)。有些地区,娶亲的轿子离开以后,娘家人要泼一盆水,表示女儿如泼出去的水。  娶亲的归途,必须走另一条路,因此有时候要绕着路走,称不走回头路。如果路上碰到庙、井、祠、坟、大石、大树等,都要把娶亲轿子遮起来,为的是避邪。如果遇到另一家娶亲的,轿夫们要比试技艺,尽量使轿子抬得平稳一些,有的地区新郎双方要换胸花。如果遇见出殡的,娶送亲人员都要说:今天吉样,遇上宝财啦!有的少数民族鹜亲的路上要吃茅宴席。即款待跟着迎亲队伍送亲的女方亲属。  2拜堂  娶亲的队伍回到男家时,也并不是马上进门,而是把喜轿关在门外,俗称此为憋性子,意思是把新娘的性格憋得柔顺些。喜轿进门以后,又有许多仪俗。虽然这些仪俗并不一定全部存在于某一地区,但也都是存在过的;同时不只汉族有,少数民族也有。这里概述如下。  撒谷豆。即在喜轿进门以后,撒谷、豆、草节等,用意是避邪。这是一项比较古老的仪俗,宋以后比较流行,其用意在避三煞(青羊、乌鸡、青牛之神),三煞忙于啄食,就危害不到新娘了。现代新娘下轿(车)撒花红纸屑,或许就是由此而来。  喜轿到院子里,要从预先摆好的炭火盆上慢慢跨过,意思是烧去一切不吉利的东西,日后夫事会越过越红火。  落轿以后,新郎要象征性地朝喜轿射三次,称桃花女破周公,也叫煞;也是避邪驱祟的意思。  新娘从轿里出来,又有传席之仪。所谓席,也就是铺在地上的红毯。这种习俗在唐代就普遍存在了。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春深嫁女家》诗写道:何处春深好,春深嫁女家。青衣转毡褥,锦绣一条斜。从诗中可以知道,当时铺的是毡褥。到宋代,人们娶媳妇,轿子进大门,也是传席以人,弗令履地,这种仪俗的用意,即传宗接代。清人笔记《不下带编·卷二》记载说:今杭俗用米袋承毡,名曰:‘传袋’,又日‘袋袋相传,以袋隐代’。近人胡朴安的《中华全国风俗志》也记述了浙江的传席风俗:新妇进门,布袋铺地,辗转更换,令步其上,谓之传袋,犹言传代也,出轿时,用米袋直铺至花烛前,新娘脚踏米袋,曰步步高、代代好。  下轿以后,一些地区有跨鞍的仪俗。新郎要跨过马鞍,鞍与平安的安谐音,这个仪俗的意义就是祝福新郎新娘平平安安。  新娘入洞房之前,还有一个比较突出的仪式,那就是拜堂。拜堂在唐代即已比较流行,俗称拜天地,一般是三拜,即一拜天地,二拜高堂,三是夫妻对拜。拜堂的仪俗较杂,多五彩缤纷的。华东、西北一些地区有所谓拜人,所拜的都是来客中放礼钱的,诸如姑、姨、舅、叔等。只要比新郎辈分大或同辈而年龄大的,都要放拜礼,都要受拜。拜人时,司仪按预先拟好的礼单唱名,然后由接礼的找所唱者接礼,接来后,司仪唱xxx礼钱x块,磕下哇,新郎新娘便鞠躬行礼。客人多的时候,这种仪式要进行一两个小时。  拜堂以后,便是大宴客。婚宴作为重要的宴饮活动,自然有极多的讲究,比如座次的排列、菜肴的配置、敬酒祝酒等,一些民族还大唱宴席歌,以此来营造气氛,抒发情感。  3进洞房  新郎新娘人洞房后,仪俗也是一系列的。诸如:坐帐,亦称坐福,即新郎新娘双双坐在洞房的炕沿上或床上,新郎将自己的左衣襟压在新娘的右衣襟上,表示男人应该压倒女人一头。  撒帐。这项仪俗是指亲朋在新人人洞房以后,把喜果等撒向新娘怀中,撒向合欢床上,甚至撒向洞房的每一个角落。撒帐的仪俗始于汉代。据记载,汉武帝娶李夫人的时候,要宫人撒五邑同心花果,他们则用衣裙盛着,接到的越多,就预示着得子多。后世的撒帐和汉武帝时的撒  帐用意是相同的,只是所撒的物品有些不同了。一般常见的是枣、粟子、花生等,利用谐音表示早立子、男孩女孩花搭着生。  吃子孙饺子的仪俗。旧时北京的子孙饺子是由女家包好带来的,由男家煮熟;同时男家还要做长寿面。吃子孙饺子的时候,照例要有一群孩子在窗外问生不生?娶亲太太或新郎回答生!或者干脆把饺子煮得半生不熟,让新娘自己说生。这叫讨口彩,是早生孩子的吉兆。

源远流长、纵横千年的华夏古国,婚礼仪俗也蕴含着丰富的内容和文化底蕴。

一、三书六礼

聘书:订亲之书,男女双方正式缔结婚约。纳吉(过文定)时用。

礼书:过礼之书,即礼物清单,详尽列明礼物种类及数量。纳征(过大礼)时用。

迎亲书:迎娶新娘之书。结婚当日(亲迎)接新娘过门时用。

纳采:古时婚礼之首,属意女方时,延请媒人作媒,谓之纳采,今称“提亲”。

问名:男方探问女方之姓名及生曰时辰,以1、吉兆,谓之问名,今称“合八字”。

纳吉:问名若属吉兆,遣媒人致赠薄礼,谓之纳吉,今称“过文定”或“小定”。

纳征:奉送礼金、礼饼、礼物及祭品等,即正式送聘礼,谓纳征,今称“过大礼”。

请期:由男家请算命先生择日,谓之请期,又称“乞日”,今称“择日”。

亲迎:新郎乘礼车,赴女家迎接新娘,谓之亲迎。

安床:择定良辰吉日,在婚礼前数天由好命佬将新床搬至适当位置。然后,在婚礼之前,再由好命

婆负责铺床,将床褥、床单及龙凤被等铺在床上,并撒上各式喜果,如红枣、桂圆、荔枝干、红绿豆

及红包。安床后任何人皆不得进入新房及触碰新床,直至结婚当晚新人进房为止。

二、新娘礼服

颜色:中国人的婚礼离不开大红色,习惯以鲜艳的颜色来烘托气氛。因此,历朝女式婚服颜色为大红色已成了定制,以示喜庆,衬托新人,预示未来生活蒸蒸日上,幸福美满。

样式:新娘礼服为广袖对襟翟衣,头戴珠凤冠。值得说明的是,翟衣上面的图案很有讲究。对襟本身就有完整的对称感,且在中国文化里本身就代表合称、合美的意思,而上面密 布的左右对称且成双成对的锦鸡图案,则象征着中国传统文化里夫妻生活的和美、和乐。

20世纪初,传统的中式婚礼服还是长袍马褂和凤冠霞帔。凤冠霞帔原属清代诰命夫人的规定着装,是权势和地位的象征,对普通平民百姓来说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因为其上 布满了珠宝锦绣,容雍华美至极,表达了民间对权贵的仰慕,因而逐渐演变成豪门闰秀的婚礼服。而普通人家之女成婚时,通常只能穿一身大红袄裙,外加大红盖头和绣花 鞋,并用大红花轿抬进婆家门。讲究的就是个“红”字。

头饰:一般新娘在婚礼当天高挽发髻,区别于未婚女子。

红头盖:新娘子在婚礼当天以红色头盖蒙面,象征着童贞、年轻、纯洁。婚礼后由新郎亲手揭开。

三、中国的婚纱历史

我国婚纱礼服行业起步比较晚,国人真正开始接触白色婚纱还要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在此之前一直秉承红色凤冠霞帔的传统将近3 000年之久。面对改革开放带来的外来文化的强烈冲击,婚纱变成了婚礼服饰的代名词。

但凡是读童话书长大的女孩,谁不曾幻想自己就是童话故事里的公主,穿着华美的礼服与王子翩翩起舞,然后以一个完美的婚礼作为整个童话的美丽结尾。而婚纱实现了女孩们儿时那最美丽的公主梦。

由于经济条件的制约,20世纪80年代的人们还没有形成婚纱的消费观念,社会的意识滞后,以至于当时青年人对婚纱的强烈渴望以及追逐新时尚的美好愿望不能被完全满足。最早期的中国婚纱礼服样式死板,且可选择性狭窄,人们只能遥望电视里的明星、上流社会的名媛淑女阶层。

到后来,通过婚纱礼服企业以及设计师等诸方的共同努力,婚纱的款式风格越来越多样化。但同时,我们也看到消费者在对婚纱的选购上存在着盲目性,选择的往往都不是适合自己的款式。

古代婚礼,传于后世的,为《仪礼》中的《士昏礼》。其节目有六:即(一)纳采,(二)问名,(三)纳吉,(四)纳征请期,(六)亲迎,是为六礼。亲迎之夕,共牢而食,合卺而酳。其明天,“赞妇见于舅姑。”又明天,“舅姑共飨妇”。礼成之后,“舅姑先降自西阶,妇降自阼阶”。表明把家事传给他,自己变做客人的意思。

此礼是限于适妇的,谓之“着代”,亦谓之“授室”。若舅姑不在,则三月而后庙见。《礼记曾子问》说:“女未庙见而死,归葬于女氏之党,示未成妇。”诸侯嫁女,亦有致女之礼,于三月之后,遣大夫操礼而往,见《公羊》成公九年。何《注》说:“必三月者,取一时,足以别贞信。”然则古代的婚礼,是要在结婚三个月之后,才算真正成立的。若在三月之内分离,照礼意,还只算婚姻未完全成立,算不得离婚。这也可见得婚姻制度初期的疏松。

礼经所说的婚礼,是家族制度全盛时的风俗,所以其立意,全是为家族打算的。《礼记内则》说:“子甚宜其妻,父母不说,出。子不宜其妻,父母曰:是善事我,子行夫妇之礼焉,没身不衰。”可见家长权力之大。

《昏义》说:“成妇礼,明妇顺,又申之以着代,所以重责妇顺焉也。妇顺也者,顺于舅姑,和于室人,而后当于夫,以成丝麻布帛之事,以审守委积盖藏。是故妇顺备而后内和理,内和理而后家可长久也,故圣王重之。”尤可见娶妇全为家族打算的情形。

《曾子问》说:“嫁女之家,三夜不息烛,思相离也。”这是我们容易了解的。又说:“取妇之家,三日不举乐,思嗣亲也。”此意我们就不易了解了。原来现代的人,把结婚看做个人的事情,认为是结婚者的幸福,所以多有欢乐的意思。

古人则把结婚看做为家族而举行的事情。儿子到长大能娶妻,父母就近于凋谢了,所以反有感伤的意思。《曲礼》说:“昏礼不贺,人之序也”,也是这个道理。此亦可见当时家族主义的昌盛,个人价值全被埋没的一斑。

俗话说人生有四大喜:“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同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其中的洞房花烛夜恐怕是每一位男士最期待的了,当然,想要洞房花烛夜首先得先有婚礼吧!不然一个“巴掌拍不响”。

无论是现代还是古代,都把婚姻看成个人的终身大事,经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婚姻是终身大事,岂可儿戏!“终身、终身”就是一辈子的事,婚姻如此重要,相比现在的结婚流程,那么古代的婚礼又是怎样的呢?

我们现代的婚礼多是中西结合品,而且每个地方的习俗不同,婚礼的形式也会不同,但其中的精髓都是古代老祖宗流传下来的。

在一些影视剧中不少看到古人一般先是提亲,也就是下聘礼,然后选定日子,新郎迎亲,拜堂和洞房花烛夜。事实上,古人的婚礼程序要比影视剧上的复杂一些,据周朝《礼记·昏义》记载,分为以下六个程序。

分别是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纳采,男方和女方合对眼了,想要成亲,这个过程可不是像现在一样,可以双方商定好然后就可以结婚。俗话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古人首先得请媒人到女方提亲,女方同意后才可以下聘礼。

为什么一定得先请媒人呢?古人讲究明媒正娶,绕过媒人是与礼相背,即使男女双方两情相悦,也会假媒人之口上门提亲,古代媒人不是今天的媒婆,随便要两个人的****约出来见个面,古代媒人则工作量大很多。媒人会全程参与,直到两个人成婚,期间得充当跑腿,婚后如果夫妻不和睦,媒人还得从中调解。

据记载古代媒人有两个工具分别是斧和秤。斧是源于《诗经·豳风·伐柯》中的:“伐柯伐柯,匪斧不克。取妻如何?匪媒不得。”秤自然是衡量,古人崇尚婚姻要门当户对,等级观念严重,癞蛤蟆吃天鹅肉的现象发的几率是非常低,即使有,那也是大多像梁山伯与祝英台化蝶的悲剧收场,良贱不婚似乎已经是铁打的规律了。

除此之外,纳采重要的一环是奠雁,因为雁代表的是忠贞,阴阳和顺,完毕后把雁放生,否则不吉利。

纳采之后就是问名,顾名思义,问名即问女方姓名,生辰八字;双方八字相合。接着进入纳吉环节,主要是把问名的结果告诉女方,并送礼但不是聘礼,下婚书,这个过程也要奠雁。

第四是纳征,所谓纳征,送聘礼也。聘礼贵重依据男方的财力决定,一般都为金、银、娟等之类的。《梦梁录·嫁娶》记载到,条件好的富贵人家金一两,银五两,彩缎六表里,杂用绢四十匹;次一点的人家金五钱,银四两,彩缎四表里,杂用绢三十匹;再次一点的银三两,彩缎三表里,杂用绢一十五匹。”看来古人结个婚压力也不比现代人轻啊!

钱送完了,接下来当然是择良辰日子成亲了,即请期。

最后一步是

亲迎,简单说就是新郎亲自到新娘家接回新娘子,古代的亲迎和现代的接亲程序差不多,要说最大区别就是大红花轿变成了汽车。

俗话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古人反而在婚礼时间选择上选择黄昏时刻,不免让人想到古人的时间掌握的刚刚好,拜完堂,直接可以入洞房,毫不拖泥带水。

其实对于选择黄昏时刻结婚,古人认为黄昏是吉时,晨迎昏行,“婚”字,拆开为“女”“昏”,其中“昏”即黄昏时刻,《白虎通》上记载:“婚者,谓黄昏时行礼,故曰婚”。古人选择黄昏举行婚礼据说还来源于上古一个传说,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过渡期间,男子不需要再到女方家去生活,然风水轮流转,女方需到男方家住,女子当然不愿意,软的不行当然只能来硬的,男子便抢人,黄昏时刻,天色渐暗,正是“干大事”的时候,把女子抢过来,强行结婚,从此女从夫居便沿袭下来了。

至于现在的婚礼为什么在白天举行了,那都是帝皇的功劳,皇帝是至高无上的,百姓地位卑微,皇帝自然不能与百姓为伍,这就造成了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现象,皇帝要在黄昏举行婚礼,你百姓就得避开,得选择其它时间,久而久之,婚礼在白天举行的习俗形成了。

婚姻是合二姓之好,娶到一个贤内助,有可能真的“少奋斗二十年,”每个成功的男人后面都有一个默默付出的女人更是人尽皆知。古人把婚姻看作“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本。朱元璋能取得天下,背后离不开马皇后的深明大义,她死后朱元璋泪如雨下,此后在位不再立皇后。

纵然古人结婚都比较早,平均年龄在15岁左右,这与古人的寿命有关。三妻四妾是家常便饭,但也只限于富贵人家,帝皇更是后宫佳丽三千,贫苦人家都是一个妻子,总而言之,古人的婚礼繁琐而又不失庄重。

古代的人结婚习俗有哪些?

中国是礼仪之邦,结婚这么大的事情当然礼数是少不了的。汉族的婚礼是从求亲开始的,包括求亲、定亲和成亲(婚礼)三个部分。其实咱们老百姓...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