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方法有几种
摘要:艾灸是中医传统疗法之一,适当的艾灸可以起到保健养生,防治疾病的功效。艾灸的方法一直在变化着,不同的灸法所起到的效果也是不一样的,我们可以根据不同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一种或多种艾灸方法。艾灸施灸方法有温和灸、雀啄灸、回旋灸、温针灸、直接灸、间接灸等。下面,就具体看看这些艾灸手法是怎样施灸的。艾灸施灸方法有哪些
一、根据灸法分
艾灸和发疱灸(非艾灸,又叫天灸)。后者用斑蝥、巴豆、大蒜泥等任选一种,涂在穴上覆盖包扎,让其局部发疱,即为之发疱灸,现在广为流行的“冬病夏治”多属于此。
二、根据施灸的形式分
直接灸、间接灸、温针灸、艾卷灸、温灸器灸。
1、直接灸
将大小适宜的艾炷,直接放在皮肤上施灸的方法就是直接灸,古人多采用这种方法。施灸时如果将皮肤烧伤化脓,愈后留有瘢痕者,称为瘢痕灸;如果不使皮肤烧伤化脓,不留瘢痕者,称为无瘢痕灸。
2、间接灸
间接灸又称隔物灸,是指在艾炷与皮肤之间垫上某种介质进行施灸的一种方法。
间接灸由于刺激温和,对皮肤不易造成损伤,所以历来深受患者欢迎,特别适合自我家庭灸治保健。值得一提的是,长期以来人们还认为,因其所隔之物多为中药,施灸时既可以发挥灸疗作用,又能发挥药物功效,临床观察对很多病证均有良好的效果。
常见的间接灸包括隔姜灸,隔蒜灸,隔盐灸和隔附子灸等等。
(1)隔姜灸
隔姜灸就是用薄薄的姜片作为介质进行艾灸的方法,由于取材方便,操作简单,已成为最常用的隔物灸法之一。
隔姜灸古已有之。明代杨继洲的《针灸大成》记载:“灸法用生姜切片如钱厚,搭于舌上穴中,然后灸之”。之后的名医张景岳在《类经图翼》中提到治疗痔疾“单用生姜切薄片,放痔痛处,用艾炷于姜上灸三壮,黄水即出,自消散矣”。从以上2则隔姜灸的应用来看,隔姜灸在古代能够用于一些特殊部位、特殊疾病的治疗,实在是对现代临床有很大的启发,原来隔姜灸可以这样使用。还有清代吴尚先的《理瀹骈文》和李学川的《针灸逢源》等书籍中有不少关于隔姜灸的记载。
隔姜灸的方法很简单,选新鲜老姜,沿生姜纤维纵向切成厚约~厚的姜片,大小可据施灸部位和选用艾炷的大小而定,一般略大于施灸部位。姜片中间用三棱针穿刺数孔,便于透热。施灸时,把大或中等艾炷放在姜片上,点燃置于穴位之上。待艾炷燃尽或患者局部有灼痛感时,更换艾炷再灸,以局部潮红而不起泡为度。灸毕用正红花油涂于施灸部位,一是防皮肤灼伤,二是能增强艾灸活血化瘀,散寒止痛的功效。一般每日灸治1次,7次为1个疗程。
生姜性温,有温经活血化瘀、祛风散寒止痛之功。隔姜灸通过姜汁的辛辣及艾灸的热效应,刺激局部皮肤穴位,长于散寒止痛、温胃止呕,主要用于治疗风寒痹痛、因寒而致的呕吐、泄泻、脘腹隐痛、遗精、阳痿、痛经、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等症。
使用隔姜灸时应选取新鲜的老姜,宜现切现用,姜片的厚薄,宜根椐部位和病证而定。一般来说,面部等较为敏感的部位,姜片可厚些;而急性或疼痛性病证,姜片可切得薄一些。若姜片烤焦皱缩,可换姜片。
(2)隔蒜灸
隔蒜灸分为隔蒜片灸和隔蒜泥灸两种。
古人用隔蒜灸来治疗痈疽,宋代医家陈言所撰《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四中有较详细的论述:痈疽初觉“肿痛,先以湿纸复其上,其纸先干处即是结痈头也大蒜切成片,安其送上,用大艾炷灸其三壮,即换一蒜,痛者灸至不痛,不痛者灸至痛时方住。”该书还提到另一种隔蒜灸法,即隔蒜泥饼灸:“若十数作一处者,即用大蒜研成膏作薄饼铺头上,聚艾于饼上灸之”。可见,古代医家善于应用隔蒜片灸和隔蒜泥灸治疗外科痈疽。
操作方法是用鲜大蒜头,切成厚约~厘米的薄片,中间以针刺数孔(或捣蒜如泥亦可),置于应灸腧穴或患处,然后将艾炷放在蒜片(或铺就的蒜泥)上,点燃施灸。待艾炷燃尽,易炷再灸,直至灸完规定的壮数。一般每日灸治1次,达到痊愈为止。
隔蒜灸有清热解毒,杀虫等作用。多用于痈、疽、疮、疖、疣及腹中积块等。近年来还用于肺结核等的辅助治疗。
(3)隔盐灸
隔盐灸是用干燥的食盐填敷于脐部施灸的治疗方法。隔盐灸历史悠久,是临床最常用的隔物灸之一。
隔盐灸最早载于《肘后备急方》,葛洪主张用食盐填平脐窝,上置大艾炷施灸,用以治疗霍乱等急症。后世的医籍《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及元代危亦林的《世医得效方》等都有介绍,再如《本草纲目》第十一卷记载:“霍乱转筋,欲死气绝,腹有暖气者,以盐填脐中,灸盐上七壮,即苏”,“小儿不尿,安盐于脐中,以艾灸之”。古人以盐作为介质,主要在肚脐处施灸,现代逐渐完善、拓展,早已不局限于神阙一穴。隔盐灸操作时患者仰卧,暴露脐部。取纯净干燥的食盐(以青盐为佳)适量,可炒至温热,纳入脐中,使与脐平。然后上置艾炷施灸,至患者稍感烫热,易炷再灸。为避免食盐受火爆裂烫伤,可预先在盐上放了一薄姜片再施灸。
食盐属矿物质,加热后也可产生热辐射,透热持续均匀,与中医的砭石疗法有异曲同工之处。
施灸时要求患者保持原有体位,呼吸匀称。尤其是穴区觉烫时,应告知医生处理,不可乱动,以免烫伤。
(4)隔附子灸
隔附子灸是间接灸法之一,分隔附子片灸和隔附子饼灸两种。
此法的应用首见于唐代孙思邈的《千金翼方》,记载“削附子令如棋子厚,正着肿上,以少唾湿附子,艾灸附子,令热彻以诸痈肿牢坚。”这就是隔附子片灸的最早记载,用隔附子片灸治外科痈肿。后来发展出隔附子饼灸,如明代薛已的《外科发挥》记载,治疮口不收敛者“用炮附子去皮脐,研末,为饼,置疮口处,将艾壮于饼上灸之。每日数次,但令微热,勿令痛”。隔附子灸在古代常用于一些急难杂症的治疗,往往能够回阳救逆,起死回生。隔附子片灸就是取熟附子用水浸透后,切片厚~,中间用针刺数孔,放于穴区,上置艾炷灸之。隔附子饼灸就是将附子切细研末,以黄酒调和作饼,做成直径约3厘米,厚约厘米的附子饼,中间以针刺数孔,放在应灸腧穴或患处,上面再放艾炷施灸。附子辛温大热,有温肾壮阳之功,多用于治疗命门火衰而致的阳痿、早泄或疮疡久溃不敛等症。
附子有毒,使用时应注意:
a施灸时要注意室内通风。
b附子饼灸须在医务人员指导监视下进行。
c应选择较平坦不易滑落的部位或穴位处施灸,灸饼灼烫时应及时取下更换以防灼伤皮肤。
d对阴盛火旺及过敏体质者、孕妇均禁用附子饼灸。
3、温针灸
温针灸是一种将针刺与艾灸相结合的治疗方法。温针艾灸的正确方法,先将针刺入腧穴,得气后,将纯净的艾绒捏在针尾上,或直接将一段长约2厘米的艾条插在针尾上,然后从上点燃艾绒或艾条,进行施灸。待艾绒或艾条烧完后,除去灰烬,将针起出即可。温针灸需要专业的人员进行操作,个人不建议自行温针灸。
4、艾条灸
艾条灸是将艾绒制作成艾条进行施救的方法。艾条是用棉纸或者桑皮纸将艾绒裹成长条状(直径约厘米,长约26厘米的圆柱形艾卷)而制成的,其中不添加药粉的称为清艾条,掺入某些中药药粉的称为药艾条,目前还可以见到无烟艾条。艾条灸最常用的方法是施灸时将艾条悬放在距离穴位一定高度上进行熏烤,不使艾条点燃端直接接触皮肤,也称悬起灸或悬灸。悬起灸主要包括温和灸,回旋灸和雀啄灸。
(1)温和灸
施灸时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应灸的腧穴或患处,约距皮肢2~3厘米(一寸)左右,进行熏烤,使局部产生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度,一般每处灸5~10分钟,至皮肤出现红晕为止。这种灸法的特点是温度较恒定和持续,对局部气血阻滞有温经散寒的作用,主要用于风寒痹痛以及慢性病的灸疗。
(2)回旋灸
回旋灸又称熨热灸,施灸时使艾条点燃的一端与穴位皮肤保持一定的距离(大约一寸左右),但艾条的位置不固定,而是左右平行移动或反复旋转移动施灸,以局部出现温热红晕而不灼痛为宜。这种灸法的特点是温度呈渐凉渐温互相转化,除对局部病痛的气血阻滞有消散作用外,还能对经络气血的运行起到促进作用,主要用于治疗面积较大的风湿痛、软组织损伤以及皮肤病等。
(3)雀啄灸
雀啄灸在施灸时,将艾条点燃的一端与施灸部位的皮肤并不固定在一定距离,而是象鸟雀啄食一样,一上一下活动地施灸。频率多随呼吸的节奏进行雀啄,一般可灸15—20分钟左右。这种灸法的特点是温度突凉突温,对唤起腧穴和经络的功能有较强的作用,适用于灸治急性病、远端病痛和内脏疾病。
5、温灸器灸
温灸器又名灸疗器,是一种专门用于施灸的器具,用温灸器施灸的方法叫做温灸器灸。常用的有温灸盒和温灸筒两种,在市面上很容易买到。
施灸时,将艾绒、艾条或药物,点燃后装入温灸器中,用盖将温灸器盖好,置于腧穴或应灸部位,即可以来回移动熨灸,也可以固定在局部进行熨灸,一般灸治15—20分钟,直到所灸部位的皮肤红润温热为度。此法有调和气血、温中散寒的作用。温灸器灸使用安全方便,一切需要灸治者均可采用,对小儿、妇女及畏惧灸治者最为适宜,是一种自我及家庭保健的理想方法。
摘要:艾灸是中医传统疗法之一,适当的艾灸可以起到保健养生,防治疾病的功效。艾灸的方法一直在变化着,不同的灸法所起到的效果也是不一样的,我们可以根据不同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一种或多种艾灸方法。艾灸施灸方法有温和灸、雀啄灸、回旋灸、温针灸、直接灸、间接灸等。下面,就具体看看这些艾灸手法是怎样施灸的。艾灸施灸方法有哪些
一、根据灸法分
艾灸和发疱灸(非艾灸,又叫天灸)。后者用斑蝥、巴豆、大蒜泥等任选一种,涂在穴上覆盖包扎,让其局部发疱,即为之发疱灸,现在广为流行的“冬病夏治”多属于此。
二、根据施灸的形式分
直接灸、间接灸、温针灸、艾卷灸、温灸器灸。
1、直接灸
将大小适宜的艾炷,直接放在皮肤上施灸的方法就是直接灸,古人多采用这种方法。施灸时如果将皮肤烧伤化脓,愈后留有瘢痕者,称为瘢痕灸;如果不使皮肤烧伤化脓,不留瘢痕者,称为无瘢痕灸。
2、间接灸
间接灸又称隔物灸,是指在艾炷与皮肤之间垫上某种介质进行施灸的一种方法。
间接灸由于刺激温和,对皮肤不易造成损伤,所以历来深受患者欢迎,特别适合自我家庭灸治保健。值得一提的是,长期以来人们还认为,因其所隔之物多为中药,施灸时既可以发挥灸疗作用,又能发挥药物功效,临床观察对很多病证均有良好的效果。
常见的间接灸包括隔姜灸,隔蒜灸,隔盐灸和隔附子灸等等。
(1)隔姜灸
隔姜灸就是用薄薄的姜片作为介质进行艾灸的方法,由于取材方便,操作简单,已成为最常用的隔物灸法之一。
隔姜灸古已有之。明代杨继洲的《针灸大成》记载:“灸法用生姜切片如钱厚,搭于舌上穴中,然后灸之”。之后的名医张景岳在《类经图翼》中提到治疗痔疾“单用生姜切薄片,放痔痛处,用艾炷于姜上灸三壮,黄水即出,自消散矣”。从以上2则隔姜灸的应用来看,隔姜灸在古代能够用于一些特殊部位、特殊疾病的治疗,实在是对现代临床有很大的启发,原来隔姜灸可以这样使用。还有清代吴尚先的《理瀹骈文》和李学川的《针灸逢源》等书籍中有不少关于隔姜灸的记载。
隔姜灸的方法很简单,选新鲜老姜,沿生姜纤维纵向切成厚约~厚的姜片,大小可据施灸部位和选用艾炷的大小而定,一般略大于施灸部位。姜片中间用三棱针穿刺数孔,便于透热。施灸时,把大或中等艾炷放在姜片上,点燃置于穴位之上。待艾炷燃尽或患者局部有灼痛感时,更换艾炷再灸,以局部潮红而不起泡为度。灸毕用正红花油涂于施灸部位,一是防皮肤灼伤,二是能增强艾灸活血化瘀,散寒止痛的功效。一般每日灸治1次,7次为1个疗程。
生姜性温,有温经活血化瘀、祛风散寒止痛之功。隔姜灸通过姜汁的辛辣及艾灸的热效应,刺激局部皮肤穴位,长于散寒止痛、温胃止呕,主要用于治疗风寒痹痛、因寒而致的呕吐、泄泻、脘腹隐痛、遗精、阳痿、痛经、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等症。
使用隔姜灸时应选取新鲜的老姜,宜现切现用,姜片的厚薄,宜根椐部位和病证而定。一般来说,面部等较为敏感的部位,姜片可厚些;而急性或疼痛性病证,姜片可切得薄一些。若姜片烤焦皱缩,可换姜片。
(2)隔蒜灸
隔蒜灸分为隔蒜片灸和隔蒜泥灸两种。
古人用隔蒜灸来治疗痈疽,宋代医家陈言所撰《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四中有较详细的论述:痈疽初觉“肿痛,先以湿纸复其上,其纸先干处即是结痈头也大蒜切成片,安其送上,用大艾炷灸其三壮,即换一蒜,痛者灸至不痛,不痛者灸至痛时方住。”该书还提到另一种隔蒜灸法,即隔蒜泥饼灸:“若十数作一处者,即用大蒜研成膏作薄饼铺头上,聚艾于饼上灸之”。可见,古代医家善于应用隔蒜片灸和隔蒜泥灸治疗外科痈疽。
操作方法是用鲜大蒜头,切成厚约~厘米的薄片,中间以针刺数孔(或捣蒜如泥亦可),置于应灸腧穴或患处,然后将艾炷放在蒜片(或铺就的蒜泥)上,点燃施灸。待艾炷燃尽,易炷再灸,直至灸完规定的壮数。一般每日灸治1次,达到痊愈为止。
隔蒜灸有清热解毒,杀虫等作用。多用于痈、疽、疮、疖、疣及腹中积块等。近年来还用于肺结核等的辅助治疗。
(3)隔盐灸
隔盐灸是用干燥的食盐填敷于脐部施灸的治疗方法。隔盐灸历史悠久,是临床最常用的隔物灸之一。
隔盐灸最早载于《肘后备急方》,葛洪主张用食盐填平脐窝,上置大艾炷施灸,用以治疗霍乱等急症。后世的医籍《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及元代危亦林的《世医得效方》等都有介绍,再如《本草纲目》第十一卷记载:“霍乱转筋,欲死气绝,腹有暖气者,以盐填脐中,灸盐上七壮,即苏”,“小儿不尿,安盐于脐中,以艾灸之”。古人以盐作为介质,主要在肚脐处施灸,现代逐渐完善、拓展,早已不局限于神阙一穴。隔盐灸操作时患者仰卧,暴露脐部。取纯净干燥的食盐(以青盐为佳)适量,可炒至温热,纳入脐中,使与脐平。然后上置艾炷施灸,至患者稍感烫热,易炷再灸。为避免食盐受火爆裂烫伤,可预先在盐上放了一薄姜片再施灸。
食盐属矿物质,加热后也可产生热辐射,透热持续均匀,与中医的砭石疗法有异曲同工之处。
施灸时要求患者保持原有体位,呼吸匀称。尤其是穴区觉烫时,应告知医生处理,不可乱动,以免烫伤。
(4)隔附子灸
隔附子灸是间接灸法之一,分隔附子片灸和隔附子饼灸两种。
此法的应用首见于唐代孙思邈的《千金翼方》,记载“削附子令如棋子厚,正着肿上,以少唾湿附子,艾灸附子,令热彻以诸痈肿牢坚。”这就是隔附子片灸的最早记载,用隔附子片灸治外科痈肿。后来发展出隔附子饼灸,如明代薛已的《外科发挥》记载,治疮口不收敛者“用炮附子去皮脐,研末,为饼,置疮口处,将艾壮于饼上灸之。每日数次,但令微热,勿令痛”。隔附子灸在古代常用于一些急难杂症的治疗,往往能够回阳救逆,起死回生。隔附子片灸就是取熟附子用水浸透后,切片厚~,中间用针刺数孔,放于穴区,上置艾炷灸之。隔附子饼灸就是将附子切细研末,以黄酒调和作饼,做成直径约3厘米,厚约厘米的附子饼,中间以针刺数孔,放在应灸腧穴或患处,上面再放艾炷施灸。附子辛温大热,有温肾壮阳之功,多用于治疗命门火衰而致的阳痿、早泄或疮疡久溃不敛等症。
附子有毒,使用时应注意:
a施灸时要注意室内通风。
b附子饼灸须在医务人员指导监视下进行。
c应选择较平坦不易滑落的部位或穴位处施灸,灸饼灼烫时应及时取下更换以防灼伤皮肤。
d对阴盛火旺及过敏体质者、孕妇均禁用附子饼灸。
3、温针灸
温针灸是一种将针刺与艾灸相结合的治疗方法。温针艾灸的正确方法,先将针刺入腧穴,得气后,将纯净的艾绒捏在针尾上,或直接将一段长约2厘米的艾条插在针尾上,然后从上点燃艾绒或艾条,进行施灸。待艾绒或艾条烧完后,除去灰烬,将针起出即可。温针灸需要专业的人员进行操作,个人不建议自行温针灸。
4、艾条灸
艾条灸是将艾绒制作成艾条进行施救的方法。艾条是用棉纸或者桑皮纸将艾绒裹成长条状(直径约厘米,长约26厘米的圆柱形艾卷)而制成的,其中不添加药粉的称为清艾条,掺入某些中药药粉的称为药艾条,目前还可以见到无烟艾条。艾条灸最常用的方法是施灸时将艾条悬放在距离穴位一定高度上进行熏烤,不使艾条点燃端直接接触皮肤,也称悬起灸或悬灸。悬起灸主要包括温和灸,回旋灸和雀啄灸。
(1)温和灸
施灸时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应灸的腧穴或患处,约距皮肢2~3厘米(一寸)左右,进行熏烤,使局部产生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度,一般每处灸5~10分钟,至皮肤出现红晕为止。这种灸法的特点是温度较恒定和持续,对局部气血阻滞有温经散寒的作用,主要用于风寒痹痛以及慢性病的灸疗。
(2)回旋灸
回旋灸又称熨热灸,施灸时使艾条点燃的一端与穴位皮肤保持一定的距离(大约一寸左右),但艾条的位置不固定,而是左右平行移动或反复旋转移动施灸,以局部出现温热红晕而不灼痛为宜。这种灸法的特点是温度呈渐凉渐温互相转化,除对局部病痛的气血阻滞有消散作用外,还能对经络气血的运行起到促进作用,主要用于治疗面积较大的风湿痛、软组织损伤以及皮肤病等。
(3)雀啄灸
雀啄灸在施灸时,将艾条点燃的一端与施灸部位的皮肤并不固定在一定距离,而是象鸟雀啄食一样,一上一下活动地施灸。频率多随呼吸的节奏进行雀啄,一般可灸15—20分钟左右。这种灸法的特点是温度突凉突温,对唤起腧穴和经络的功能有较强的作用,适用于灸治急性病、远端病痛和内脏疾病。
5、温灸器灸
温灸器又名灸疗器,是一种专门用于施灸的器具,用温灸器施灸的方法叫做温灸器灸。常用的有温灸盒和温灸筒两种,在市面上很容易买到。
施灸时,将艾绒、艾条或药物,点燃后装入温灸器中,用盖将温灸器盖好,置于腧穴或应灸部位,即可以来回移动熨灸,也可以固定在局部进行熨灸,一般灸治15—20分钟,直到所灸部位的皮肤红润温热为度。此法有调和气血、温中散寒的作用。温灸器灸使用安全方便,一切需要灸治者均可采用,对小儿、妇女及畏惧灸治者最为适宜,是一种自我及家庭保健的理想方法。
下面分别介绍一下丰富多彩的隔物灸法。 这种灸法,在古代流传甚广,许多中医外科书都有论述。最早的记载,见于《肘后备急方》卷五,葛洪云:“灸肿令消法,取独颗蒜,横截,厚一分,安肿头上。住如梧桐子大,灸蒜上百壮。不觉消,数数灸,唯多为善。勿大热,但觉痛即擎起蒜,蒜焦更换用新者,不用灸损皮肉。”
关于葛洪灸法,据宋张杲编的《医说》称:“江宁府紫极观掘得石碑载之”,比《肘后备急方》更详细(按宋闻人耆年《备急灸法》云:“葛仙翁石刻江陵府紫极宫”,与《医说》不同。然《政和本草》卷二十九亦指为江宁府紫极宫,当以江宁府为是,在今南京附近)。兹据《医说》,将此碑文录下:
“凡人初觉发背,欲结未结,赤热肿痛。先以湿纸覆其上,立视候之,其纸先干处,则是结痈头也。取大蒜切成片,如当三钱厚薄,安其头上。用大艾炷灸之,三壮即换一片蒜,痛者灸至不痛,不痛者灸至痛时方住。更要早觉早灸为上,一日二日十灸十活,三日四日六七活,五六日三四活,过七日不可灸矣。
若有十数头作一处生者,即用大蒜研成膏,作薄饼铺头上,聚艾于蒜饼上烧之,亦能活也。若背上初发赤肿一片,中间有粟米大头子,便用独头蒜,切去两头,取中间半寸厚薄,正安于疮上,却用艾于蒜上灸二七壮,多至四十九壮。”宋陈自明《外科精要》把这种灸法叫做“隔蒜灸”。
隔蒜灸法,随着疾病的不同,又有几种不同的操作方法。大体有以下三种:
①隔蒜片灸:方法见前。据宋张锐《鸡峰普济方》卷三十云:“艾炷贵虚而大。”
②隔蒜饼灸:适于较大范围的施灸。除前引葛洪石碑所载者外,《医心方》卷十八治猘犬啮人引《录验方》云:“取大蒜作饼灸疮上愈。”明陈实功《外科正宗》云:“阴疮日数多,艾炷恐不及事,以蒜捣烂铺于疮上,以艾亦铺蒜上,点火灸之。”
也有将大蒜同其他药物共同捣烂,作饼以施灸的。如《类经图翼》卷十一治疗痈疽疮口开大者,“则以紫皮大蒜十余头、淡豆豉半合、乳香二钱,同捣成膏,照毒大小拍成薄饼,置毒上,铺艾灸之。”明王肯堂《外科准绳》载郭氏治疗“有脓水恶物渐渍根深者”,用白面、硫黄、大蒜捣烂作饼,在上施灸。《疡医大全》云:“灸身上诸毒并疬串久不收口者,独蒜一个,加雄黄不拘多少,共捣成饼,贴之,将艾放饼上,灸一壮即愈。”
也有蒜饼与药饼井用的。如《理瀹骈文》治产后流注及阴毒、肿毒、风毒,“用丁香、木香、沉香,肉桂各等分,麝香减半,加白芷、苏叶、姜黄、血竭,研末,以米汤调作饼。先铺蒜泥,再放饼灸。”
③围蒜泥灸:如《寿世保元》卷十云:“灸疔疮,用大蒜烂捣成膏,涂疔四围,留疮顶,以艾炷灸之,以爆为度。” 如明刘纯《玉机微义》治诸疝“用葱白泥一握,置脐中,上用熨斗熨之,或上置艾灼之妙”。又《类经图翼》卷十一,治阴寒腹痛欲死,主张用隔附子灸法“如仓卒难得大附,只用生姜或蒜白头切片代之,亦可”。
也有隔葱灸与隔盐灸混合施行的,如《普济方》卷四百二十四,治产后小便不通:“用盐于产妇脐中填满,可与脐平。却用葱白,剥去粗皮,十余根作一束,切作一指厚,按盐上。用大艾炷满葱饼子大小,以火灸之,觉热气直入腹内,即时便通。” 以豆豉作饼,垫在艾炷下施灸。最早见载于晋《范汪方》(据《医心方》卷十五)。《千金要方》记载较详,该书卷二十二云:“治发背及痈肿已溃未溃方,香豉三升,少与水和,熟捣成强泥。可肿作饼子,厚三分已上,有孔勿覆孔上,布豉饼。以艾列其上灸之,使温温而热,勿令破肉。如热痛,即急易之,患当减快得安稳。一日,二度灸之。如先有疮孔,孔中得汁出,即差。”《医宗金鉴》把这种灸法叫做“豆豉饼灸法”。所用的豆豉,据明汪机《外科理例》称,当用“江西淡豆豉”。也有用盐豉的,如陈藏器《本草拾遗》治疗“为物所伤,并有诸疮”,“以盐豉和面作椀子,盖疮上,作大艾炷灸一百壮”(据《政和本草》卷五)。
又《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一的豆豉饼灸法,与《千金》略有出入。该书主张:“其疮若只痒,即宜隔豉饼子灸之,其豉饼子须以椒、姜、盐、葱相合烂捣,摊作饼子,厚薄如三钱已来。”按豆豉、姜、葱,在本草皆为辛温发散之品,所以只能用于痈肿初起,元齐德之《外科精义》云:“若其脓已成者,慎不可灸。”《千金要方》卷六又用这种灸法治耳聋。方法是:“捣豉作饼填耳内,以地黄长五六分,削一头令尖,纳耳中,与豉饼底齐。饼上着揪叶盖之,剜一孔如箸头透饼,于上灸三壮。” 将附子垫在艾炷下以施灸。如《千金要方》卷二十二治痈肉中如眼,诸药所不效者方:“取附子,削令如子,安肿上,以唾帖之,乃灸之。令附子欲焦,复唾湿之,乃重灸之。如是三度,令附子热气彻内,即差。”又《外台秘要》卷二十二也曾引录崔氏疗耳聋,牙关急不得开方:“取八角附子二枚,酽酢渍之二宿,令润彻,削一头纳耳中,灸十四壮,令气通耳中即差。”这都是用附片的灸法。还有一种用附子末作成饼子而施灸的方法。如明薛已《外科发挥》卷三的臀痈附方,治疮口不收敛者“用炮附子去皮脐,研末,以唾液和为饼,置疮口处。将艾壮于饼上灸之。每日灸数次,但令微热,勿令痛”。《串雅外编》把这种灸法名为“附子灸”。
按附子入药,有生熟之分,隔物灸多用熟者,故崔氏用酽酢渍之《外科发挥》用炮附子。又《疡医大全》论疮久成痿,也主张“用附子制过者,以童便浸透,切作二三分厚,安疮上,着艾灸之”。
11葶苈饼灸:是治瘰疬的一种灸法。如《千金要方》卷二十三灸漏方:葶苈子二合,豉一升。右二味和捣,令极熟,作饼如钱大,厚二分许。取一枚当疮孔上,作大艾炷如小指大,灸饼上。三炷一易,三饼九炷,隔三日,复一灸之。”《外台秘要》也载有此法,并且引《古今录验》云:“不可灸头疮,葶苈气入脑杀人。”又《普济方》卷四百二十三,用此法治疗痔疮。
12商陆饼灸:也是治瘰疬的灸方。如《千金要方》灸漏又方:捣商陆根,捻作饼子如钱大,厚三分。安漏上,以艾灸上,饼干易之。灸三四升艾,差。”
13莨菪根灸:《普济方》卷四百二十三云:“治瘰疬结核,宜灸莨菪根法。用莨菪根一两粗者,切,厚约三四分,安疬子上,紧作艾炷灸之,热彻则易。五六炷,频频灸,当即感退矣。”
14桃树皮灸:《普济方》卷四百二十三云:“治卒患瘰疬子不痛方,取桃树皮贴上,灸二七壮。”15香附饼灸:清许克昌《外科证治全书》卷五,隔香附饼灸治瘰疬痰毒或风寒袭于经络红肿方法:“生香附为末,生姜自然汁和,量患大小作饼,覆患处,以艾灸之。” :书又载,隔木香饼灸治扑损闪
,血瘀气滞方法:“以木香五钱为末,生地黄一两杵膏,和匀,量患处大小作饼,置肿上,以艾灸之。”17桃叶灸:《医心方》卷十四引《集验方》,治疗疟疾“桃叶二七枚安心上,艾灸叶上十四壮”。18土瓜根灸:《串雅外编》卷二灸耳聋:“湿土瓜根,削半寸,塞耳内,以艾灸七壮,每旬一灸。”土瓜根即葫芦科植物王瓜的块根。
19苍术灸:《理瀹骈文》治暴聋:“苍术削下尖上平式,插耳内,艾烧之,耳有微热为度。”又同书《续增略言》二:“暴聋用菖蒲或苍术削尖,插耳灸之。”
20槟榔灸:前书治暴聋又法“用槟榔削尖,挖孔纳麝少许,插耳内,艾烧同”。
21川椒灸:如《肘后备急方》卷五疗一切肿毒疼痛不可忍者“搜面团肿头如钱大满中安椒,以面饼子盖头上,灸令彻,痛即立止”。又明龚信《古今医鉴》卷十云:“治一切心腹胸腰背苦痛如锥刺方:花椒为细末,醋和为饼,贴痛处,上用艾捣烂铺上,发火烧艾,痛即止。”又《理瀹骈文》治疗气病、痞气“花椒末调饼贴,烧艾一炷”。
22皂角灸:如元朱震亨《丹溪心法》救急诸方第九十六云:“解九里,蜂用皂角钻孔,贴在蜂叮处,就皂荚孔上用艾灸三五壮,即安。”同篇治疗蜈蚣或蝎子伤人,也提到用这种灸法。
23白附子灸:《本草纲目》卷十七白附子条引《杨起简便方》云:“偏坠疝气,白附子一个为末,津调填脐上,以艾灸三壮或五壮即愈。”
24隔矾灸:《神灸经纶》卷四载秘传痔漏隔矾灸法:“皂矾一斤,用新瓦一片,两头用泥作一坝,先以香油刷瓦上,焙干,却以皂矾置瓦上,煅枯为末;穿山甲一钱,入紫罐内煅存性为未;木子亦如前法煅过,取末二钱五分;乳香、没药各一钱五分,另研。右药和匀,凉水调,量大小作饼子,贴疮上,用艾炷炙三四壮。”
25隔蟾灸:如《类经图翼》卷十一疬灸法:“用癞虾蟆一个,破去肠,覆疬上。外以真蕲艾照疬大小为炷,于虾蟆皮上当疬灸七壮,或十四壮,以热气透内方住。”《寿世保元》卷十则主张“用癞虾蟆一个剥取皮”施灸。
26鸡子灸:《寿世保元》卷十载:“发背痈疽初起未破,用鸡卵半截盖疮上,四围用面饼敷住,上用艾灸卵壳尖上,以病人觉痒或泡为度,臭汗出即愈。”《串雅外编》卷二把这种灸法叫做“鸡子灸”,操作方法是将“鸡子煮熟,对劈去黄,用半个合毒上,以艾灸三壮”,并且指出“若红肿根盘大,以鸭蛋如法灸亦可”。
27隔头垢灸:如《丹溪心法》治疗痔疮“大蒜一片,头垢捻成饼子,先安头垢饼于痔上,外安蒜,艾灸之”。《类经图翼》卷十一,也载有此法。
28隔虫灸:把某种昆虫垫在艾炷下施灸。如《外科精义》云:“尝记疳瘘恶疮,诸医不验者,取蛴螬,剪去两头,安疮口上,以艾灸之,七壮一易,不过七枚,无不效者。又法,用乞火婆虫灸之,同前法。”乞火婆虫可能是蟑螂。
也有用蛴螬灸破伤风的,如《医方类聚》卷二十四引《经验秘方》云:“灸破伤风法,右用蛴螬,虫口稳于破疮口上,用艾灸虫尾,虫口内干为效。”《医宗金鉴》把用蛴螬的灸法叫做“蛴螬灸法”。
《寿世保元》卷十又有“灸痔神法”,是隔尅薄虫施灸,惜今已不知尅薄虫为何物。
29隔盐灸:如《肘后备急方》治卒霍乱诸急方:“以盐纳脐中,上灸二七壮。”又引录《徐王方》治蛇毒“嚼盐唾上讫,灸三壮,复嚼盐唾之疮又主张“以细白干盐填满脐中”以施灸。
30隔酱灸:如清窦梦麟续增金元窦汉卿《疮疡经验全书》卷七治脱肛“取顶上旋毛中百会穴,以酱一匕搽上,艾灸三壮”。
31隔面饼灸:如《千金要方》卷二十二治恶疮方:“面一升作饼,大小覆疮,灸上令热,汁出尽差。”32黄土灸:黄土制成泥饼,垫在艾炷下施灸。此法最先见载于《千金要方》卷二十二发背,如:“小觉背上痒痛有异,即火急取净土,水和为泥,捻作饼子,厚二分,阔一寸半。以粗艾大作炷,灸泥上,帖着疮上灸之,一炷一易饼子。若粟米大时,可灸七饼子,即差;如榆荚大,灸七七饼炷,即差;如钱大,可日夜灸之,不限炷数。”这种灸法,在《太平圣惠方》、《备急灸法》、《外科精义》、《东医宝鉴》等书皆有记载,《东医宝鉴》并且正式命名为“黄土灸法”。
又唐陈藏器《本草拾遗》载:“桑根下土,搜成泥饼,傅风肿上,仍灸三十壮,取热通疮中。”“床四脚下土,主猘犬咬人,和成泥傅疮上,灸之一七壮。”都是黄土灸法(据《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卷四)。
33蚯蚓泥灸:以蚯蚓排泄出的泥土作饼,垫在艾炷下施灸。如《普济方》卷四百二十三治瘰疬,如:“用韭菜畦中蚯蚓粪和水为饼子,量疮大小用之,过疮二三钱地位,贴疮上,外以艾圆灸之。患人觉疮热或痛,止火,除去饼子,上以膏药固定。”《疮疡经验全书》卷三灸初起便毒、脏毒法:“用湿蚯蚓粪捻成饼子,如铜钱厚,放患处。以艾火在饼上灸之觉热,一二十壮为度,或痛或痒即可。”
34隔纸灸:《普济方》卷四百二十二载:“治久喘嗽、咯脓血、有痰不愈者,右用白表纸数重折之,于冷水内浸湿了,然后燃艾炷,仍蘸些许雄黄末同燃。艾炷子安在纸上,用火点着,随即放在舌头上正中为妙。下手灸人拿着一个铜匙头,于患人口内上腭隔住艾烟,呼吸令患人如常。”35椀灸:《串雅外编》卷二所载治乳肿的方法:“椀一个,用灯草四根十字排椀内,头各露寸许。再用纸条一寸五分阔,用水湿了,盖椀内灯草,纸与椀口齐。将椀覆于患处,留灯草头在外,艾一大圆放椀底,火灸之,艾尽再添,至椀内流水气,内痛觉止方住。甚者,次日再灸一次,必消。”
36核桃灸:《理瀹骈文》云:“凡肩背腰胁手臂腿膝环跳贴骨等处疼痛,用沉香、木香、丁香、乳香、麝香、山甲末,裹核桃壳,覆患处护住,上用荷叶遮盖,以防火落,烧艾一二炷,觉热气入内即散。”
37熏脐法:也叶做蒸脐法或炼脐法,是将药未敷在脐部,再在其上施行艾灸的方法。所用的药物处方,因病而异。《医学入门》载炼脐法,治疗劳疾,用麝香五钱,丁香三钱、青盐四钱,夜明砂五钱,乳香、木香各三钱,小茴四钱,没药、虎骨、蛇骨、龙骨、朱砂各五钱,雄黄三钱,白附子五钱,人参、附子、胡椒各七钱,五灵脂五钱,共为末。另用白面作条,圈于脐上。将前药一料,分为三分,内取一分。先填麝香五分入脐眼内,又将前药一分入面圈内,按药令紧,中插数孔,外用槐皮一片盖于药上,艾火灸之。灸至遍身大汗为度。《理瀹骈文》所载太乙真人熏脐法与此大体相同,只是没有白附子、人参,而另有两头尖而己,据云:“通治劳伤、失血,及阴虚、遗精、白浊、阳痿、精神倦怠、痰火、妇人赤白带、子宫冷诸症”。
又《针灸大成》卷九载蒸脐治病法,用来予防疾病。方法是用生五灵脂八钱,生青盐五钱,乳香一钱,没药一钱,夜明砂二钱微炒,地鼠粪三钱微炒,干葱头二钱,木通三钱,麝香少许。这些药共为细末,水和莜面作圆圈置脐上,将前药末以二钱放于脐内,用槐皮剪钱放于药上,以艾灸之,每岁一壮。
《医学入门》又载温脐种子方,用五灵脂、白芒、青盐各二钱,麝香一分,施灸方法同前。《理瀹骈文》指出:“温暖即止,过则生热”。
《理瀹骈文》另有济众熏脐法,用川乌、草乌、乳香、没药、雄鼠粪、续断二钱,麝一分。灸法同前。又治气虚体倦,肚腹畏寒“用五灵脂、夜明砂、枯矾、麝香,灸同”。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隔物灸的分类 41 隔姜灸 411 隔姜灸施灸方法 412 隔姜灸的功效及适应症 42 隔盐灸 421 隔盐灸施灸方法 422 隔盐灸的功效及主治病证 43 隔蒜灸 431 隔蒜灸施灸方法 432 隔蒜灸的主治病证 5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隔物灸 1 拼音
gé wù jiǔ
2 英文参考indirect moxibustion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sandwiched moxibustion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隔物灸(sandwiched moxibustion)又称间接灸(indirect moxibustion)[1]。是艾炷与施灸部位皮肤之间衬隔物品的灸法[1]。通常以生姜、大蒜等一类辛温芳香的药物作衬隔,具有加强温通经络的作用,而不使艾火直接灼伤皮肤[2]。间接灸的种类很多,其名称通常随所垫隔的物品而定[3]。应根据病症选用[3]。
4 隔物灸的分类间接灸的种类很多,其名称通常随所垫隔的物品而定[2]。常见的有隔姜灸、隔盐灸、隔蒜灸等[3]。此外,还有隔附子灸,隔葱受、豆豉饼灸、黄土灸、蛴螬灸、胡椒灸、巴豆灸等[4]。
41 隔姜灸
隔姜灸为间接灸的一种[3]。是以生姜薄片作为间隔物施灸的方法。
411 隔姜灸施灸方法将鲜生姜片切成约3mm厚的薄片,用针在姜片中间穿孔数个,然后将姜片置于穴位上,把艾炷放在姜片上点燃施灸,一般使用大、中艾柱[3][4]。若病人有灼痛感可将姜片提起,使之离开皮肤片刻,旋即放下,再行受治,反复进行[4]。以局部皮肤潮红湿润为度[4]。
一般每次施灸5~10壮[4]。
412 隔姜灸的功效及适应症基于姜的性味特点,隔姜灸有温中、祛寒、止呕、解表作用,适用于感冒、风寒咳嗽、虚寒腹痛、呕吐、腹痛、疝气、泄泻、遗精、阳痿、早泄、不孕、痛经、面瘫及风寒湿痹等[4][3]。如果在艾绒中掺入少量麝香,再隔姜灸之,称麝香灸,具有行气止痛的作用。
隔姜灸[3]
42 隔盐灸隔盐灸为间接灸的一种[5]。首见于《肘后方》[5]。是将食盐作为间隔物对神阙穴施灸的方法。这是根据神阙穴局部特点而设计的一种经验灸法,在民间广为流传,临床使用价值颇高,常用于治疗阴寒腹痛、泄泻、小便不通、四肢厥逆等[5]。
421 隔盐灸施灸方法将干燥食盐块研为细末或直接使用精盐粉填至略高于脐孔,然后在盐上面置大艾炷点燃施灸[5]。如患者脐孔不是凹形者,可用湿面条围敷脐周,中纳食盐施灸[6]。有灼痛时即更换艾炷[4]。亦有于盐上放置姜片施灸,有灼痛时,可将姜片提起,保留余热至燃完一炷[4]。艾灸壮数视病情酌定[6]。一般可灸3~7壮。急性病可多灸,不限制壮数。
422 隔盐灸的功效及主治病证隔盐灸具有回阳、救逆、固脱,温补下元的作用[6][4]。常用于治疗阴寒腹痛、泄泻、霍乱(非真性霍乱)吐泻、痢疾、小便不通、四肢厥逆和中风脱证等[5][4][6]。
43 隔蒜灸隔蒜灸为间接灸的一种[5]。首见于《肘后方》[5]。是以大蒜薄片或蒜泥作为间隔物进行施灸的方法。有隔蒜片灸和隔蒜泥灸两种[4]。
431 隔蒜灸施灸方法隔蒜灸有隔蒜片灸和隔蒜泥灸两种[4]。
选用较大的蒜瓣或独头紫皮大蒜切成约3mm厚的鲜薄片,中间以针刺成数孔,然后将蒜片置于患处或穴位上,把用大、中艾炷点燃放在蒜片上施灸[5][6][4]。每施灸4~5壮,须更换新蒜片,继续灸治[4]。
也可将大蒜捣成泥糊状均匀地铺在穴位上,再在蒜泥上铺上艾绒或把艾炷置于蒜泥上点燃施灸[5][4]。一般每穴可灸5~7壮[6][5],7壮为宜[4],以灸处泛红为度[4],隔2~3日1次[5]。
《肘后备急方》灸肿令消法:“取独颗蒜横截厚一分,安肿头上,炷如梧桐子大,灸蒜上百壮。”
432 隔蒜灸的主治病证在历史的渊渊长河里,曾有几部珍贵的名医著作率先开启了灸疗的探索之旅,并对后世灸疗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01
《肘后备急方》
作为我国第一部临床急救手册,此书尤其强调灸法的使用,用浅显易懂的语言,清晰明确地注名了各种灸的使用方法,作者认为只要弄清灸的分寸,不懂得针灸的人也能使用。
作者葛洪精晓医学和药物学,主张道士兼修医术。《肘后备急方》的意思是可以常常备在肘后(带在身边)的应急书,是应当随身常备的实用书籍。书中收集了大量救急用的方子,这都是作者在行医、游历的过程中收集和筛选出来的,也挑选出了一些比较容易弄到的药物,即使必须花钱买也很便宜,改变了以前的救急药方不易懂、药物难找、价钱昂贵的弊病。
本书最早记录了隔物灸法,这其中记载针灸医方109条,其中灸法共有99条,并首次多处记载了隔物灸,且有灸方7首,书中还记载了盐、蒜、椒、面饼、黄蜡、香豉、雄黄等灸物。东晋以前的医学文献,对灸法的论述不够完备,大多存在着详于针而略于灸的倾向。
《肘后备急方》则补充了前人的不足,对灸做了重点论述,所载灸法甚多,涉及临床各科疾病的治疗,应用广泛,尤其是对施灸部位、灸用壮数、注意事项等论述颇详,且开创了隔物灸法,使灸法逐渐从针灸学中独立出来,奠定了灸疗学科的雏形,极大地推动了后世灸疗学的发展,对发展中国针灸学做出了重要贡献。
《肘后备急方》治卒中恶死“灸其唇下宛宛中承浆穴十壮,大效矣”等,其中对急、危、重病证的有灸法记述。
02
《千金方》
《千金方》,是中国古代中医学经典著作之一,“药王”孙思邈所著,共30卷,是综合性临床医著,被誉为中国最早的临床百科全书。在当时堪称方药全书,但其中并未忽视对针、灸、膏等方法的搜集,将灸法与针法、汤药并列为治病三大法。孙思邈对灸法的精辟论述、独特见解对我们至今都有指导意义。
该书总结了灸法的应用规律和具体治疗方法,其中记载灸法109种适应症,包括对内外妇儿及骨伤科、五官科及医学保健各科的相关内容。《千金方》:“艾火可以灸百病,杀鬼邪。”
如风寒侵袭、瘴疬浸*、气机逆乱、经络不畅、阴阳亏虚等原因引起的疾患,均可使用灸法。因为火艾的温热等作用刺激机体,通过穴位、经络影响全身,可起到祛风散寒、协调气机、疏通经络、活血化瘀、消肿散结、滋阴壮阳、补益气血等作用。
03
《医学入门》
明朝李梴《医学入门》说:"虚者灸之,使火气以助元阳也;实者灸之,使实邪随火气而发散也;寒者灸之,使其气复温也;热者灸之,引郁热之气外发,火就燥之义也"。灸疗对于大多久病体弱者,尤其对一切寒湿痹痛,可以促使机体产生温热,发挥通气血、宣经活络、回阳补虚、祛寒逐湿的功效。”
作者不仅对灸治的适应范围和灸治机制做了较详细的阐述,而且明确指出灸疗适用于寒热虚实之证。另外作者发展了孙思邈的艾灸养生防病学说,在其《医学入门》中载有“炼脐”一法。凡用此灸,则百病顿除,益气延年。他还强调灸法的温、清、补、泻的功效,谓“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这是特别重视温灸以保元气的体现。
艾灸方法有几种
本文2023-10-20 12:15:52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513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