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南浔的爱国故事有哪些
我知道一个:
刘承干(1882-1963)字贞一,号翰怡,南浔人。他的祖父刘镛是清朝南浔首富之一。父亲刘锦藻为清末著名学者。 刘承干从小在父亲的熏陶下苦心读书,曾中秀才,以后潜心于学术。
辛亥革命爆发, 刘承干举家迁居上海。此时,南方一些“故旧世家”也纷纷避难上海,大量藏书流散, 刘承干于此时收进大批珍贵书籍。刘承干在1910年到1925年15年间,共耗资30余万元搜集图本,全盛时期藏书达57万余卷,号称60万 卷,其中珍密之本极多。刘承干不守历代藏书家只重宋元本的陋习,而是广收博取,对于保留古代典籍起了巨大作用。他收藏的明清诗文集,虽在当时不被重视,但在今天来看其中有不少已经成为海内孤本。刘承干本人还是一个比较开通的藏书家,他得书后从不珍秘,不但将孤本、善本任人借抄,而且还大量刊印古籍,广播为守,使不少濒亡的古籍因此得以流传,对传播古籍作出了贡献。
当年日本人想要将嘉业藏书楼中的珍贵典籍运往日本,刘承干便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古书收藏最关键的是齐全,一旦一套书中遗漏了一两本,整套书便失去了利用价值。于是刘承干从收藏的古书中各取出若干本,单独藏在隐秘的地方。日本人当然不愿意送一堆没有用的破书去日本,古书得以留存下来。
l949年大军南下时,周恩来总理指示解放军部队保护好藏书楼。1951年11月,刘承干把藏书楼捐献给国家,由浙江省图书馆接收。
曾经最富庶的江南古镇!
镇名由来: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因滨溪遂称浔溪,一直沿用至南宋宁宗(1195~1224)朝;南宋理宗时(1225~1264)文献记载“南林一聚落,而耕桑之富,甲于浙右”,由于浔溪之南商贾云集,屋宇林立,遂称南林;至淳祜季年(1252)建镇,取南林、浔溪两名之首字,称南浔。
著名景点:嘉业堂藏书楼、刘氏小莲庄、“南浔三古桥”。
嘉业堂藏书楼,隔溪与小莲庄毗邻,系刘镛孙刘承干于1920年所建,因清帝溥仪所赠“钦若嘉业”九龙金匾而得名。该楼规模宏大,藏书丰富,原书楼与园林合为一体,以收藏古籍闻名,是中国近代著名的私家藏书楼之一,系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解放后,原书楼主人捐赠给浙江图书馆,藏书楼以公共图书馆和旅游景点的双重身份接待来自五湖四海的读者和游客。
刘氏小莲庄,是清光绪年间南浔首富刘镛的私家园林、家庙及义庄所在,位于南浔镇南栅万古桥西,北临鹧鸪溪,西与嘉业堂藏书楼隔河相望。原为刘氏归榇暂殡寓园,从光绪十一年(1885年)开始,在池周补植花柳,重栽菡萏,布置台榭,启建家庙,历时四十载,于1924年完成。因慕元代书画家赵孟頫湖州莲花庄,而自名“小莲庄”。
“南浔三古桥”的是广惠桥、通津桥和洪济桥。广惠桥位于镇南栅商会原址附近,横跨市河。此桥为单孔石拱型。其始建年代已失考,清代两次整修。桥长18米,宽33米,拱矢高53米,上下各有踏步24级,拱券石采用纵联分节并列砌置法。桥堍还有一对精妙的石狮子。通津桥北面为东大街西端,桥南堍为下塘东街,位于十字形水系的交叉点。“通”是通往之意,“津”即水也。因明清时期南浔丝市盛况空前,通津桥畔成为丝市中心,闻名遐迩的“辑里丝”由此通过水路运往上海,销往海内外。通津桥始建于宋代,系单孔石拱桥。清代经3次整修。现桥长28米,宽4米,拱矢高76米,上下各有踏步33级,拱券石采用纵联分节并列砌置法。洪济桥位于镇东栅,俗称新桥。桥南堍在下塘东街,北堍在东大街。明万历年间《湖州府志》已有此桥记载,清嘉庆十年1805年重建。桥为单孔石拱桥,长28米,宽35米,拱矢高72米,上下各有踏步33级,拱券石采用纵联分列砌置法。
古镇历史:南浔最为有名的莫过于“辑里湖丝”(造就了巨富之镇)、“善琏湖笔”(文房四宝之首)。
明万历年至清代中叶,蚕丝业和手工业、缫丝业的兴起及商业的发展,为南浔经济繁荣鼎盛时期。镇上的巨富豪绅,几乎都靠经营蚕丝业发迹,俗称“四象八牛七十二只金黄狗”。民间有“湖州一个城,不及南浔半个镇”之说(这是一个比喻,按照他的财富多少来区分的,五百万银子以上的称象,一百万以上不到五百万的称牛,十万两以上不到一百万的是称狗。四象指刘镛、张颂贤、庞云曾,顾福)。四象拥有的财富相当于清政府的一年财政收入(七千万两白银)。
南浔是中国近代史上罕见的一个巨富之镇,孙中山就职临时大总统的第二天,就曾正式宣布南浔镇升级为市。在这个熙熙攘攘的古镇上,有着号称“四象”的江南四大首富。又有类如《红楼梦》中宁国府、荣国府那样八家公爵似的,号称“八牯牛”的大富之户,以及拥有充满了民间嘲讽意味的,号称“七十二只金黄狗”的豪门、财主。
拍摄的影视剧:《钱塘人家》、《太平天国》、《天下粮仓》、《新上海滩》、《十万人家》、《祥林嫂》、《早春二月》、《风满楼》、《花溅泪》、《梦回青河》、《玉卿嫂》、《明月清照》、《黑蝴蝶,白蝴蝶》等
1与南浔古镇有关的诗句
徐迟 《江南古镇》里有段——这里有水晶晶的水、水晶晶的天空,水晶晶的水风车,水晶晶的桑树园、水晶晶的雨巷、水晶晶的石拱桥、水晶晶的日月,水晶晶的星辰,水晶晶的朝云,水晶晶的暮雨,水晶晶的田野,水晶晶的宝塔,水晶晶的水风车,水晶晶的池塘,水晶晶的寺院,水晶晶的青草……水晶晶的水网,水晶晶的垂柳,水晶晶的荷叶珠子,水晶晶的桑树园,水晶晶的稻田,水晶晶的紫云英,水晶晶的稻香村,水晶晶的渔舟,水晶晶的烟波,水晶晶的童年……水晶晶的山庄……水晶晶的琼楼,水晶晶的藤萝架……水晶晶的田野,水晶晶的寺院,水晶晶的九曲桥,水晶晶的雨巷,水晶晶的长街,水晶晶的歌榭,水晶晶的酒肆,水晶晶的灯火,水晶晶的炊烟,水晶晶的野鸭,水晶晶的少女,水晶晶的老者,水晶晶的婴儿,水晶晶的心,水晶晶的梦,水晶晶的爱,水晶晶的铁环,水晶晶的陀螺,水晶晶的童年,水晶晶的灵魂,水晶晶的生命……这个水晶晶的小镇,水晶晶的倒影,映出这个水晶晶的世界!这是,呵!这是我的水晶晶的家乡。
2与“南浔古镇”有关的诗句有哪些1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译文春天到来时,太阳从江面升起,
把江边的鲜花照得比火红,碧绿的江水绿得胜过蓝草。
出处《忆江南·江南好》——唐代·白居易
2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译文辽阔的干里江南春景美如画,莺歌燕舞绿叶映衬鲜艳红花。
出处《江南春》——唐代·杜牧
3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译文没有想到,在这风景一派大好的江南;正是落花时节,能巧遇你这位老相熟。
出处《江南逢李龟年》——唐代·杜甫
4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译文江南水上可以采莲,莲叶多么茂盛,鱼儿在莲叶间嬉戏。
出处《江南》——两汉·佚名
5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译文上千艘船过去了,所盼望的人都没有出现。
太阳的余晖脉脉地洒在江面上,江水慢慢地流着,
出处《望江南·梳洗罢》——唐代·温庭筠
6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
译文春天还没有过去,微风细细,柳枝斜斜随之起舞。
出处《望江南·超然台作》——宋代·苏轼
7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译文春天的江水清澈碧绿比天空还青,游人可以在有彩绘的船上听着雨声入眠。
出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唐代·韦庄
8 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
译文山间的明月不知道我的心事,绿水清风中,鲜花独自摇落。
花儿零落中,不知不觉的明月早已经斜入碧云外。
出处《忆江南·江南好》——唐代·白居易
9 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
译文一江烟水映着晴翠山峦的云气,两岸的人家画檐连着画檐,
一片荷花浮在水中秋光安宁闲淡。
出处《水仙子·咏江南》——元代·张养浩
10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译文江南酒家卖酒的女子长得很美,卖酒撩袖时露出的双臂洁白如雪。
出处出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唐代·韦庄
3描写古镇四季的好句唐张祜《枫桥》----枫桥古镇
长洲苑外草萧萧,却忆重游岁月遥。 惟有别时今不忘,暮烟疏雨过枫桥。
明 史鉴 :《夜宿乌镇有怀同游诸君子(二首)》 ----乌镇
两两归舟晚渡关,孤云倦鸟各飞还。月明乌镇桥边夜,梦里犹呼起看山。
风荡彩舟明月中,鸳鸯湖上水如空。城中年少能歌舞,也学蛾眉故恼公。
宋 作者: 陈宓 :《约杨至之潘谦之登清水岩不果和潘韵》----西塘
春入溪山几许深,拟陪杖屦远追寻。千章古木都凝绿,百啭黄鹂尚好音。
君有佳人同笑语,我怀拙患阻登临。移时伫立西塘上,有酒盈樽敢自斟。
宋 戴表元 :《东离湖州泊南浔》----南浔
张帆出东郭,沽酒问南浔。画屋芦花净,红桥柳树深。
鱼艘寒满港,橘市书成林。吾道真迂阔,浮家尚越吟。
4美丽的南浔古镇的作文下午我们离开杭州来到湖州,明天我们要去游览美丽的南浔古镇。
早晨,我们从古镇的南门进入景区,只见一条清澈的小河贯穿整个南浔古镇。沿着河边走,我们先来到了小莲庄,小莲庄很大,是清光禄大夫刘镛的庄园,湖面上开满了荷花搜挨挨挤挤的。刘镛的孙子建造了嘉业藏书楼,这里面珍藏了许多古书,现规属于浙江省图书馆。藏书楼设计科学,房子中间有一个巨大的天井,四面通风非常利于古书的保存。
令我最感兴趣的是辑里湖丝馆。这里原先是辑里湖商公馆,湖丝是中国品质最好的丝绸,在这里我看到了湖丝的制作:首先养蚕;然后等蚕快要结茧时把它放在一个专门让蚕结茧的竹笼里;接着抽丝,以前都是手工抽丝,现在可是用机器了;最后染色。
我们又来到了百间楼,百间楼依河而建,全长18公里,现在很少有这么长的房子。
最后我们又参观了刘氏梯号和张石铭故居,这两座房子都是中西合壁的风格,张石铭故居相比更大一些。
虽然天气很热,但我玩的依然很开心。
5关于南浔的诗句1,张帆出东郭,沽酒问南浔。
出自宋代戴表元的《东离湖州泊南浔》,意思是:杨帆起航从东城外离开,去往南浔寻找一壶美酒。 2,清溪通笠泽,地以水为乡。
出自明无名氏的《南浔祇园寺赠老僧诗》,意思是:清溪通往笠泽,大地以水为乡。 3,南浔贾客舟中市,西塞人家水上耕。
出自元代韩奕《湖州道中》,意思是:南浔的商人在船上开市,西塞的百姓在水上耕耘收获。 4,春寒漠漠拥重裘 ,灯火南浔夜泊舟 。
出自明代文征明的《夜泊南浔》,意思是:春意寒冷,穿着厚厚的衣裳,在灯火通明的晚上将船停在南浔。 5,蓬莱何必去东瀛 ,三濑湾前杰阁撑 。
出自清代董骏的《泛月登浔东分水阁》,意思是:想欣赏蓬莱仙境的话,何必去东瀛,三濑湾前的高阁就足以媲美蓬莱了。
6江南六大古镇的南浔古镇曾经最富庶的江南古镇!
镇名由来: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因滨溪遂称浔溪,一直沿用至南宋宁宗(1195~1224)朝;南宋理宗时(1225~1264)文献记载“南林一聚落,而耕桑之富,甲于浙右”,由于浔溪之南商贾云集,屋宇林立,遂称南林;至淳祜季年(1252)建镇,取南林、浔溪两名之首字,称南浔。
著名景点:嘉业堂藏书楼、刘氏小莲庄、“南浔三古桥”。
嘉业堂藏书楼,隔溪与小莲庄毗邻,系刘镛孙刘承干于1920年所建,因清帝溥仪所赠“钦若嘉业”九龙金匾而得名。该楼规模宏大,藏书丰富,原书楼与园林合为一体,以收藏古籍闻名,是中国近代著名的私家藏书楼之一,系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解放后,原书楼主人捐赠给浙江图书馆,藏书楼以公共图书馆和旅游景点的双重身份接待来自五湖四海的读者和游客。
刘氏小莲庄,是清光绪年间南浔首富刘镛的私家园林、家庙及义庄所在,位于南浔镇南栅万古桥西,北临鹧鸪溪,西与嘉业堂藏书楼隔河相望。原为刘氏归榇暂殡寓园,从光绪十一年(1885年)开始,在池周补植花柳,重栽菡萏,布置台榭,启建家庙,历时四十载,于1924年完成。因慕元代书画家赵孟頫湖州莲花庄,而自名“小莲庄”。
“南浔三古桥”的是广惠桥、通津桥和洪济桥。广惠桥位于镇南栅商会原址附近,横跨市河。此桥为单孔石拱型。其始建年代已失考,清代两次整修。桥长18米,宽33米,拱矢高53米,上下各有踏步24级,拱券石采用纵联分节并列砌置法。桥堍还有一对精妙的石狮子。通津桥北面为东大街西端,桥南堍为下塘东街,位于十字形水系的交叉点。“通”是通往之意,“津”即水也。因明清时期南浔丝市盛况空前,通津桥畔成为丝市中心,闻名遐迩的“辑里丝”由此通过水路运往上海,销往海内外。通津桥始建于宋代,系单孔石拱桥。清代经3次整修。现桥长28米,宽4米,拱矢高76米,上下各有踏步33级,拱券石采用纵联分节并列砌置法。洪济桥位于镇东栅,俗称新桥。桥南堍在下塘东街,北堍在东大街。明万历年间《湖州府志》已有此桥记载,清嘉庆十年1805年重建。桥为单孔石拱桥,长28米,宽35米,拱矢高72米,上下各有踏步33级,拱券石采用纵联分列砌置法。
古镇历史:南浔最为有名的莫过于“辑里湖丝”(造就了巨富之镇)、“善琏湖笔”(文房四宝之首)。
明万历年至清代中叶,蚕丝业和手工业、缫丝业的兴起及商业的发展,为南浔经济繁荣鼎盛时期。镇上的巨富豪绅,几乎都靠经营蚕丝业发迹,俗称“四象八牛七十二只金黄狗”。民间有“湖州一个城,不及南浔半个镇”之说(这是一个比喻,按照他的财富多少来区分的,五百万银子以上的称象,一百万以上不到五百万的称牛,十万两以上不到一百万的是称狗。四象指刘镛、张颂贤、庞云曾,顾福)。四象拥有的财富相当于清政府的一年财政收入(七千万两白银)。
南浔是中国近代史上罕见的一个巨富之镇,孙中山就职临时大总统的第二天,就曾正式宣布南浔镇升级为市。在这个熙熙攘攘的古镇上,有着号称“四象”的江南四大首富。又有类如《红楼梦》中宁国府、荣国府那样八家公爵似的,号称“八牯牛”的大富之户,以及拥有充满了民间嘲讽意味的,号称“七十二只金黄狗”的豪门、财主。
拍摄的影视剧:《钱塘人家》、《太平天国》、《天下粮仓》、《新上海滩》、《十万人家》、《祥林嫂》、《早春二月》、《风满楼》、《花溅泪》、《梦回青河》、《玉卿嫂》、《明月清照》、《黑蝴蝶,白蝴蝶》等
本文2023-08-04 22:36:41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51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