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中的羊肾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0浏览:3收藏

古籍中的羊肾简介,第1张

《中医大辞典》·羊肾羊肾为中药名,见《四川中药志》。即《本草纲目》记载的羊外肾的别名。别名羊肾、羊石子。来源牛科动物山羊CaprahircusL.或绵羊OvisariesL.的睾丸。性味归经甘、咸,温。入肾经。功能主治补肾,益精,助阳。治肾虚腰痛,遗精,滑精,带下,阳痿,消渴,小便频数,疝气,睾丸肿痛。用法用量煮食或入丸剂。《辞典》·羊肾出处《别录》拼音名YánɡShèn别名羊肾子(《鸡峰普济方》),羊腰子(《本草述》)。来源为牛科动物山羊或绵羊的肾。原形态动物形态详"羊肉"条。化学成份每100克约含水分79克,蛋白质163克,脂肪32克,灰分13克,钙48毫克,磷279毫克,铁117毫克,硫胺素049毫克,核黄素179毫克,尼克酸82毫克,抗坏血酸7毫克,维生素A140国际单位。性味甘,温。①《本草图经》:"温,平。"②《本草纲目》:"甘,温,无毒。"功能主治补肾气,益精髓。治肾虚劳损,腰脊疼痛,足膝痿弱,耳聋,消渴,阳萎,尿频,遗溺。①《别录》:"补肾气,益精髓。"②《唐本草》:"羊肾合脂为羹,疗劳痢。"③《日华子本草》:"补虚耳聋,阴弱,壮阳益胃,止小便。治虚损盗汗。"④《本草纲目》:"治肾虚消渴。"⑤《本经逢原》:"治肾虚膀胱蓄热胞痹,小便淋沥疼胀。"用法用量内服:煮食或入丸、散。附方①治五劳七伤,阳气衰弱,腰脚无力:羊肾一对(去脂膜,细切),肉苁蓉一两(浸酒一宿,去皱皮,细切)。上件药,相和作羹,著葱白、盐、五味末等,一如常法,空腹食之。(《太平圣惠方》羊肾苁蓉羹)②治下焦虚冷,脚膝无力,阳事不行:羊肾一个,熟煮,和半:久两炼成乳粉,空腹食之。(《食医心镜》)③治肾虚劳损精竭:炮羊肾一双,去

详见百科词条:羊肾 [ 最后修订于2016/8/11 19:04:08 共948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中医大辞典》·牛胆牛胆为中药名,出自《神农本草经》。来源牛科动物黄牛BostaurusdomesticusGmelin或水牛BubalusBubalisL.的胆。性味归经苦、寒。入肝、胆、肺经。功能主治清肝明目,利胆,止咳。治风热目赤,小儿惊风痰热,黄疸,慢性便秘,百日咳。用法用量内服:研末,03~09g;或入丸、散。外用:点眼。化学成分本品含胆酸、脱氧胆酸、鹅脱氧胆酸、甘胆酸、牛磺胆酸、石胆酸、胆甾醇、卵磷脂、胆堿等。药理作用本品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有较强的利胆作用,用镇咳、祛痰和平喘作用,有抗炎和抗过敏作用,有抗菌和抗病毒作用等。《辞典》·牛胆出处《本经》拼音名NiúDǎn来源牛科动物黄牛或水牛的胆囊或胆汁,从宰牛场收集,取得后挂起阴干或自胆管处剪开,将胆汁倾入容器内,密封贮藏。或加热使之干燥亦可。生境分布全国大部分地区有产。性状新鲜牛胆囊呈肾脏形,长约18~20厘米,最宽处约5~6厘米,干后呈囊状,有纵皱。新鲜的胆汁为绿褐色或暗褐色微透明的液体,略有粘性,稍干则变为浓稠。完全干燥者,呈绿褐色固体状,揉之则成粉质。气腥臭,味苦。胆汁以汁浓、色绿褐者为佳;干燥者以无虫蛀者为佳。化学成份牛胆汁除水分外,主要含胆酸钠盐、胆色素、粘蛋白体及少量脂肪、肥皂、胆甾醇、卵磷脂、胆堿、尿素以及氯化钠、磷酸钙、磷酸铁等无机盐。胆酸钠盐具有强大的乳化脂肪效力,是油脂水解时起重要作用的物质;胆汁的苦味主要基于胆酸盐。胆色素赋予胆汁以污绿色。有两种重要的胆色素,即胆红素与胆绿素,它们是血液中血红蛋白的代谢产物,在肝脏中生成。胆红素也可从牛黄(见"牛黄"条)提制。性味《别录》:"味苦,大寒。"归经《四川中药志》:"入肝、胆、肺三经。"功能主治清肝明目,利胆通肠,解毒消肿,治风热目疾,黄疸,便秘,消渴,小儿惊风,痈肿痔疮。①《别录》:"除心腹热、渴、利,口焦燥,益目睛。""乌牛胆,主

详见百科词条:牛胆 [ 最后修订于2015/11/6 20:07:26 共1582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目录 1 拼音 2 《中医大辞典》·龙骨风 21 龙骨风的别名 22 来源及产地 23 性味 24 功能主治 25 龙骨风的用法用量 26 化学成分 3 《中华本草》·龙骨风 31 拼音名 32 龙骨风的别名 33 来源 34 原形态 35 生境分布 36 性状 37 化学成份 38 性味 39 归经 310 功能主治 311 龙骨风的用法用量 312 龙骨风的临床应用 313 摘录 4 参考资料 附: 1 用到中药龙骨风的方剂 2 用到中药龙骨风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龙骨风 1 拼音

lóng gǔ fēng

2 《中医大辞典》·龙骨风

龙骨风为中药名,出自《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为萧步丹《岭南采药录》记载的飞天蠄蟧之别名[1]。

21 龙骨风的别名

龙骨风、山蠄蟧、大贯众、树蕨[2]。

22 来源及产地

桫椤科植物桫椤Cyathea spinulosa Wall的茎干[2]。分布贵州、四川、广东、广西、台湾等地[2]。

23 性味

苦,凉[2]。

24 功能主治

功在祛风利湿,清热止咳[2]。主治风湿关节痛,腰痛,跌打损伤,肺热咳喘;预防流行性感冒[2]。

25 龙骨风的用法用量

煎服:9~15g[2]。

26 化学成分

全草含桫椤黄酮A、B,环鸦片甾醇等[2]。

3 《中华本草》·龙骨风 31 拼音名

Lónɡ Gǔ Fēnɡ

32 龙骨风的别名

飞天蠄蟧、大贯众

33 来源

药材基源:为桫椤科植物桫椤的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lsophila spinulosa(Wallex Hook)Tryon[Cyathea spinutosa Wallex Hook]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削去坚硬的外皮,晒干。

34 原形态

大型树状蕨类,主干高达35m。深褐色或浅黑色,外皮坚硬,有老叶脱落后留下的痕迹。叶顶生呈树冠状;叶柄粗壮,长5070cm,禾秆色至棕色,连同叶轴下密生短刺,基部密生棕色线状披针形鳞片;叶片大,纸质,椭圆形,长133m,宽6070cm,三回羽状分裂;羽片1216对,互生,有柄;狭椭圆形,中部的长3036cm,宽1416cm;二回羽片1618对,互生,近无柄;线状披针形,长710cm,宽114cm;末回裂片1520对,互生,披针形,长57mm,宽23mm,边缘有钝齿,背面有小鳞片;叶脉羽状,侧脉分叉。孢子囊群圆球形,生于侧脉分叉处凸起的囊托上,囊群盖圆球形,膜质,顶端开裂。

35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001000m的溪边林下草丛中或阔叶林下。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福建、台湾、广东、广西、西藏等地。

36 性状

1.性状鉴别 茎圆柱形或扁圆柱形,直径612cm。表面棕褐色或黑褐色,常附有密集的不定根断痕和大型叶柄痕,每一叶柄痕近圆形或椭圆形,直径约4cm,下方有凹陷,边缘有多数排列紧密的叶迹维管束,中间亦有叶迹维管束散在。质坚硬,断面常中空,周围的维管束排成折叠状,形成隆起的脊和纵沟。气微,味苦、涩。

2.显微鉴别 茎横切面:表皮细胞棕色,壁薄。基本组织中散有分体中柱,可见粘液细胞及叶迹维管束。分体中柱围以内皮层,厚壁细胞环带,维管束周韧型。粘液细胞类圆形或椭圆形,直径200250μm,薄壁细胞含少数淀粉粒。

37 化学成份

含桫椤黄酮(hegoflavone)A,即2,3二氢3"'羟基6,6"'双芹菜素(2,3dihydro3"'hydroxy6,6"'biapigenin),桫椤黄酮B即2,3二氢6,6"'双木犀草素(2,3dihydro6,6"'biluteolin),环鸦片甾烯醇(cyclolaudenol),环木菠萝甾醇(cycloartenol),5胆甾烯醇(cholest5enol),24甲基5,22胆甾二烯醇(24methylcholesta5,22dienol),24甲基5胆甾烯醇(24methylcholest5enol),24乙基5,22胆甾二烯醇(24ethylcholesta5,22dienol),24乙基5胆甾烯醇(24ethylcholest5enol)和24乙基5α胆甾醇(24ethyl5αcholestanol)。

38 性味

微苦;平

39 归经

肾;胃;肺经

310 功能主治

功在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止咳平喘;清热解毒;杀虫。主治风湿痹痛;肾虚腰痛;跌打损伤;小肠气痛;风火牙痛;咳嗽;哮喘;疥癣;蛔虫病;蛲虫病及预防流感

311 龙骨风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或炖肉。外用:适量,煎水洗,或取鲜汁涂搽。

312 龙骨风的临床应用

飞桃冲剂:飞天蠄蟧30g,五指毛桃45g,胡颓子叶15g,山白芷(羊耳菊)9g,鱼腥草24g。加水煮沸4小时过滤,滤液浓缩成浸膏状;加乙醇使含醇量达80%,静置过夜,过滤,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成浸膏状,加淀粉,制成颗粒,60℃烘干,过筛,分装,每包6g。功能清热止咳。主治慢性气管炎。每次3g,每日2次,20d为1个疗程。(《全国中草药汇编》)

313 摘录

《中医大辞典》·羊胆羊胆为中药名,出《本草经集注》。来源牛科动物山羊CaprahircusL.或绵羊OvisariesL的胆。性味归经苦,寒。入肝、胆、胃经。功能主治清火,明目,解毒。1治肺痨吐血,咽喉肿痛,黄疸。内服:入煎剂,干品03~06g;或研末装入胶囊。2取汁点眼治风热目赤,雀盲,青盲,翳障;涂敷热毒疮疡。化学成分本品含胆汁酸盐、胆色素、黏蛋白、胆甾醇、卵磷脂、碳酸氢钠等。《辞典》·羊胆出处《本草经集注》拼音名YánɡDǎn来源为牛科动物山羊或绵羊的胆,宰羊时割取胆囊,将胆管用线扎紧,悬通风处晾干。亦可取新鲜胆汁入药。原形态动物形态详"羊肉"条。化学成份羊胆汁的主要成分有胆汁酸盐、胆色素(主为胆红素和胆绿紊)、粘蛋白、胆甾醇、卵磷脂、碳酸氢钠等。胆汁酸在胆汁中一般是与甘氨酸、牛磺酸结合成结合胆汁酸;因胆汁是弱堿性,此结合胆汁酸盐一般为钠盐,此盐的水溶液对油脂有强大的乳化效力,为肠内消化油脂的重要物质。山羊与绵羊的主要胆汁酸有胆酸及脱氧胆酸。山羊或绵羊的胆酸含量都比脱氧胆酸约大10倍。药理作用参见"猪胆"条。性味苦,寒。①《别录》:"平。"②《千金·食治》:"冷,无毒。"③《本草纲目》:"苦,寒,无毒。"归经《四川中药志》:"入肝、胆、胃三经。"功能主治清火,明目,解毒。治风热目赤,青盲,翳障,肺痨吐血,喉头红肿,黄疸,便秘,热毒疮疡。①《别录》:"青羊胆:主青盲,明目。"②《药性论》:"点眼中,主赤障白膜风泪。"③《千金·食治》:"主诸疮。"④《唐本草》:"疗疳湿、时行热螵疮,和酢服。"⑤《四川中药志》:"清热解毒,明目退翳。治青盲雀目,风眼翳障,

详见百科词条:羊胆 [ 最后修订于2016/8/11 19:21:57 共1904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古籍中的羊肾简介

《中医大辞典》·羊肾羊肾为中药名,见《四川中药志》。即《本草纲目》记载的羊外肾的别名。别名羊肾、羊石子。来源牛科动物山羊Caprahircu...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