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女子的发髻种类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3浏览:3收藏

古代女子的发髻种类,第1张

远古的披发;汉代妇女的“倭堕髻”;北朝妇女的“十字髻”;唐代妇女的“灵蛇髻”、“飞天髻”;宋代妇女的“朝天髻”、“同心髻”等等,都是相关朝代颇为流行的发式。少 数民族妇女的发式更是式样万千,例如有傣族妇女的“孔雀髻”;有京族妇女的“砧板髻”;有畲族妇女的“风凰妆”;有苗族妇女的“独角髻”;有满 族妇女的“两把头”。土族妇女的妇式竟有七、八种之多,如“三叉头”、“干粮头”、“蜂儿头”、“簸簸头”等等。但其中流行最为久远,也最为普遍的要算“披发”、“辫发”和“盘发”

披发 汉代妇女 “倭堕髻”;北朝妇女 “十字髻”;唐代妇女 “灵蛇髻”、“飞天髻”;宋代妇女 “朝天髻”、“同心髻”。此外,少数民族的:傣族妇女的“孔雀髻”;有京族妇女的“砧板髻”;有畲族妇女的“凤凰妆”;有苗族妇女的“独角髻”;有满 族妇女的“两把头”。土族妇女的妇式竟有七、八种之多,如“三叉头”、“干粮头”、“蜂儿头”、“簸簸头”等等。

披发可以说是人类最早的发式,在人之初时,人们无不披发。而当时的披发并不为美,人们才知道利用梳理顺散发的头发,让它带给人以利索的感觉。

披发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使所有的头发自然下垂,以发箍在前额、脑后部位箍束一圈;另一种是将前顶头发剪割成齐额短发。戴发箍和割短发,都为使头发不于障眼。

2.辫发

妇女尚梳辫子的民族很多,有的为远古流传下来的习俗;有的是后受民族影响梳起来的。

我国妇女梳辫发的历史久远,随着人类审美意识的产生,新石器时代的人们,开始梳理散乱的头发,他们有的割断长发;有的以发箍束发;也有人则编发成辫。青海大通县上孙家寨出士的新石器时代彩陶盆上,绘有众人携手踏歌的场面,在每一个人的头顶,都下垂有一根辫发。

虽说只是简单的编发成辫,但内中确有一些学问,辫发的不同梳法和辫发的多少,不仅用来比美,还常常作为区分少女、成年姑娘及媳妇的标记。

辫发的发式主要有:

单辫式:从新石器时代至汉代,于头顶梳一根辫子的发式十分流行。上孙家寨彩陶盆上的踏歌人物皆为此种发式;河南殷墟出土一件跪坐姿式的玉人,其发式与踏歌人物的发式相同,都是将所有头发梳拢于头顶,编结成一根辫发;四川成都百花潭出土铜壶上人物纹饰及广西左江崖画中都有顶垂单辫的人物形象。单辫还有一种梳法,是将头发梳拢于脑后靠近脖颈处,编发成辫。这种发式,主要流行于汉族、满 族、朝鲜族、蒙古族、赫哲族、棕斡尔族、西藏夏尔巴人等。

双辫式:双辫式有梳于头顶两侧及梳于两耳根部两种。广西崖画人物,多于头顶梳双辫。洛阳金村土举雀女子铜像及云南晋宁石寨山出土青铜储贝器盖上梳双辫女子像,都将双辫梳于两耳根部。梳于耳根部的双辫发式在今天的汉族、新疆地区的一些民族、怒族、族、土族、赫哲族、蒙古族、达斡尔族等民族的妇女头上十分流行。藏族、鄂温克族女子还有将多条辫子汇总成两条大辫的嗜好。鄂温克族姑娘梳八条辫子,结婚时,要由一位年长的妇女为她将八条小辫合并成两条。梳理办法是,先将头发梳成八条小辫,再把八条小辫分作两半,左右各四条,用彩色线绳在靠近辫根的位置上,把四条小辫捆绕在一起,一直绕到辫子的中下段,然后将四条小辫全部散开,改梳一条大辫。结婚以后,两条辫子要用两个黑布套套上。

三辫式:在广西崖画中,可以看到梳三条辫子的人物形象。今天,三辫式主流行于土族、云南地区的藏族、裕固族。裕固族姑娘结婚时,将头发梳成许多小辫子,再把小辫子,再把小辫子平均分成三等份,编成三个大辫,两条垂于胸前;一条垂于后背,然后用红色缀球发套辫子上。平时,妇女们不套发套,而是将前边两条辫子用彩线连在胸前。

多辫式:梳多条小辫的民族比较多,有新疆地区各民族、藏族、鄂温克族、裕固族等。纳西族和普粘族妇女也曾有梳多辫的习俗。古书上说,纳西族妇女发“辫发百股”;普米族妇女“辫发为细缕,披于后……”。甘肃南部的拉卜楞藏族妇女,多辫式的梳法较有特色。它是先把头发从头顶分成上下两部分,头顶部分梳一条辫子,下面的头发梳成许多小辫子,以越多为越美,有的多近百条,这种发式一般需要三个人帮助梳理,耗时近一、两个小时,因此梳一次便数月不动。维吾尔族姑娘的辫发,不仅以多为美,还以辫长为美,有些姑娘辫长可至脚跟处。

辫环:辫环是将一条或两条大辫绕头成环。尚梳辫环的民族有彝族、僳族、布依族、藏族、居住在云南的蒙古族、门巴族、白族、普米族等。西藏自治区的藏族妇女将头发平分两束,在贴近耳根处,分别梳成两个大辫,辫中杂以多彩绒线,再将两条大辫相互交叉,向头顶盘绕成环。发式梳成后,给人感觉好似头戴一个鲜艳的花环,非常美丽。普米族姑娘以辫发粗壮为美,所以她们常以牦牛尾或丝线作假发,和辫子掺在一起,绕成辫环。

改变辫发的式样,可作为人生各阶段的标志。改变发式,意在约束行为,一个女子一旦改变发式,她的一言一行都要符合自己的身份。

彝族有女子改变发式以示成年的习俗。发式中原来的单辫改为双辫,并相互从后颈部位交叉向头顶盘绕成辫环。

蒙古族布里亚特的姑娘、鄂温克族姑娘及新疆地区各族姑娘,婚前都非常精心的梳理辫发,以辫多为美,有的姑娘辫子可多达百条。梳理时,需要旁人的帮助,而且要花上一、两个小时方可完成。婚后妇女的辫发则简单得多,一般只梳两条辫发。她们这种改变发式的目的在于时刻告诫自己已是有夫之妇,不可再花枝招展的吸引其他异性。此外,婚后妇女要担负起操持家务、养儿育女的重担,也没有时间和精力再去装扮自己。满 族姑娘和朝鲜族姑娘的发式虽然简单,但扎有一根红头绳的粗壮大辫,充满了青春的活力。姑娘结婚以后,大辫改为盘髻,以显示稳重和成熟。

3.盘髻

盘髻是将头发归拢在一起,于头顶、头侧或脑后盘绕成髻。盘髻成椎状者,又称“锥髻”、成螺丝形的称“螺髻”、盘髻较小的称“髻”。

从各地出土新石器时代发簪的现象中可以知道,生活在五、六千年以前的原始先民们,就已盘发成髻。我国历代汉族妇女皆喜盘发成髻。河南安阳即出土有盘发于头顶的商代妇女俑。湖南长沙陈家大山楚墓出土帛画上的妇女,脑后梳椎髻。湖南长沙马王椎一号汉墓出土帛画上的妇女及出土的女子木俑的发式皆为盘髻。隋朝妇女的盘髻,当是称“盘桓髻”。唐代妇女尚梳螺髻,永泰公主墓壁画中众多的妇女、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第一八七号唐墓出土帛画上的妇女都于头顶梳螺髻;清代妇女盘髻于脑后。以前汉族少女多于头顶两侧梳髻。

少 数民族妇女梳盘髻的现象,历来都很普遍。古籍中即有“三苗首”、“乌蛮……男妇髻……”。四川凉山居民“椎髻、跣足……从夷蛮习俗”的记载。云南晋宁石寨山出土西汉时期,滇人青铜贮贝器盖上的妇女形象,有不少梳盘髻者,此出土的青铜舞俑,也盘发于顶。广西、贵州、四川等地的崖画中,都有梳盘髻的人物形象;清代《云南通志稿》插图中很多梳盘髻的妇女形象。过去,满 族贵族妇女婚后,梳一种称之为“两把头”、“叉子头”、“如意头”的盘髻。梳法是将头发分成上下两部分,一部分下垂于脑后,梳成燕尾式发髻,俗称“燕人头”,另一部分挽于头顶,拧成绳股,盘绕成一个覆盖在头顶的扁长形发髻,再于发髻间插饰一个叫“大扁方”的发簪,即作装饰又为固发。

满 族、朝鲜族、傣族、苗族、基诺族、侗族、黎族、仡佬族、新疆地区的一些民族等至今仍尚盘髻。且各具风格。侗族妇女喜欢将发髻梳到左耳部位,几乎盖住整个耳朵;黎族本地女子一般都在脑后盘髻,并任发梢自然下垂于肩部;傣族妇女将长发松松的拢于头顶或偏向一侧,然后梳成盘发,不少人还在盘发中抽出一段发梢作装饰;云南东北部和贵州西北交界地区的苗族妇女,有一种盘发,被称作大盘头,是用假发在头顶盘绕成硕大的发髻,再横一支发簪以固定假发,发簪与假发之间用布带相绑,假发在头顶松散下垂,齐肩盖耳,十分奇特。

4.剃发

古往今来,人们多以女性有一头如云的秀发为美,殊不知,世界上还存在着一些以女性光头为美的民族。我国不少 民族也有女子剃发的习俗。剃发又称髡发,旧时满 族女孩子未成年之前,除头顶后部留一撮头发,编结成辫盘于脑后外,其余头发全部剃光,直到成年方可蓄发。按朝鲜族习俗,女孩子未成年之前要梳齐耳短发,并剃光后颈头发。

居住在我国云南省双江县境内的拉祜族,以妇女剃光头作为已婚的标志,因此凡是结了婚的妇女都剃光头。据说,当地妇女剃光头的最初原因是为了便于狩猎。拉祜族曾经是个狩猎民族,尤其擅长猎获凶猛的野兽。在那里,狩猎不仅仅是男人的事情,妇女们也要加入到这个行列中去。过云,妇女们辫发很长,狩猎时,常常遇到被野兽抓住头发的事情。为了安全起见,男子把头发全部剃光,女子除头顶一小撮头发外,其余头发也全部剃光,久而成俗。云南勐海县巴卡囡和贺开两个村寨的拉祜族妇女认为剃光头既美观又利落,在那里从少女到老年妇女,人人都剃光头。

德昂族的红德昂和花德昂妇女过去亦有剃光头的嗜好,尤其是未婚姑娘,皆以光头为美;芒市地区的德昂族妇女,是将靠近前额的头发剃掉,脑后的头发梳成辫发,缠绕于头顶包头之上。瑶族金秀盘瑶的妇女和苗族大盘头苗的女子都曾流行过剃发习俗。

正当地中海文明在罗马帝国的推动下向外扩散时,主导东亚文明的中华文化也正走向第一个高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歼灭群雄,结束了战国割据的局面,建立起统一的封建王朝;十五年后,在它的基础上,刘邦缔造了更为稳固、强盛的汉帝国。政治的稳定,带来了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早在先秦时代,华夏文明的基本构架已经奠定,但由于分裂割据,地区性的特征比较明显。秦汉的统一和中 央集权,抑制了物质生活层面上的“异”。从此以后,地方文化虽然仍然有自己的特点,但统一性却占了主导的地位。

在服饰样式方面,先秦以来,华夏族已大体形成了上衣下裳、成年男女梳发髻的格局。国君得喜好与宫廷的式样对于风气的变异有很大的主导性,楚灵王欣赏纤腰,国中的女子听说后群起仿效,以致有的女孩子因结食而饿死。政治与文化的统一,使这一习气更加有增无减,贯穿于尔后的整个古代社会,成为服饰变化的主要促进因素之一。传统的服饰样式由两个系统组成,一个是在重大礼仪场合穿用的典礼服饰;一个是在日常生活中穿用的普遍服饰。前者繁盛奢华,后者简单朴实;上层贵族的日常普通服饰受前者的影响较大,而平民百姓的普通服饰则变化较少。历代封建王朝创立之后的“制礼作乐”,主要目的在于规范前者,同时也对后者产生一定的影响。

战国时代的女子的发式虽然存在的地区的差别,但到后期基本趋向于把发髻绾在脑后的拖垂式样。秦汉时代妇女最流行的发式仍是垂髻,由于这种发式低低地下垂至肩部,看上去如云彩一般娴雅飘逸,故而是人又有“垂云髻”的美称。大约在西汉末年,高髻逐渐在上层贵族妇女中流行开来,当时京城长安流传的童谣说:“城中好高级,四方高一尺。”《东观汉记》说,东汉明帝马皇后的头发极为美观,能梳成“四起大髻,但以发成尚有余,绕髻三匝”。可见,在东汉初年,高髻已不是稀罕的事物了,可贵的是仅以自己的头发结成高髻,这从另一个角度表明,这一时期假发也相当流行了。东汉时代妇女发式的另一个变化是垂髻的翻新。汉顺帝时,外戚梁冀的妻子孙寿创造了一种名叫“坠马髻”的新式样,发髻略偏一侧,造成一种不平衡的观感,令人耳目一新。一时间,都市中的贵族妇女纷纷仿效,“妆鸣蝉薄鬓,照坠马之垂髻。”这种发式增添了女子的娇媚之态,一直流传到后世,并出现了各种变化的形式。例如,魏晋时代就有一种由“坠马髻”派生出来的“倭坠髻”。晋崔豹《古今注》云:“坠马髻今无复作者,唯倭坠髻,一云坠马之余形也。”这种发式知道隋唐五代仍然流传不息。从出土的形象资料来看,这种发髻的梳结方式是总发于顶,在头顶正中挽一发髻,并使之一侧偏斜,再用发簪将其固定。正如当时人所吟诵的那样:“倭坠低梳髻,连娟细扫眉。”

公元3世纪至6世纪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一个充满动荡曲折的时代,政治上的分裂,民族间的冲突,导致了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激烈变更。当时名士阶层放浪不羁的习气在妇女装饰尚也有反映,西晋初年,“妇人束发,其缓弥甚之,坚不能自立,发被于额,目出而已。”另一方面,由于佛、道出世思想的流行,女子的高髻受宗 教绘画中仙女、飞天形象的影响,演化出“灵蛇髻”、“飞天髻”、“盘恒髻”等多种样式。它们的共同特点都是把头发梳在头顶,分梳成几股,谈后再盘秤各种式样。在这一时期,的盛行对女子的装饰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此之前,早就有“犒劳”获胜凯旋将士的“营妓”,尔后她们的“服务”对象从军人逐渐转向民间,并在这一时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专事修饰、衣着奢华的为了取悦于人,常常是新潮服饰的倡导者和推广者。从此以后,在风俗改易方面,妓家风尚成了仅次于宫廷式样的另一个主导力量。

也许是南北朝时代为妇女的妆饰开创了一个新的天地,隋唐,尤其是唐代,女子的发式更加五彩缤纷,超越前人。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国家统一、经济繁荣。如果说,二世而亡的隋朝如同昙花一现,那么,强盛的唐代就好像怒放的牡丹,香气四溢,千古流芳。唐代崇尚健康的美,从传世的唐人绘画作品中可以看出,当时的美女都是健壮的丰颐厚体。因此,在妇女的妆饰上,一扫前代萎靡不振的颓废风气,显得华丽风雅。过去流行的各种发式,几乎都得到了创造性的继承,偏垂的坠马髻、盘绕的云髻、高耸的飞天髻,在唐人手中都有翻新。例如,南北朝一度流行的“惊鹤髻”,形如受惊鹤鸟的展翅欲飞之状;到了唐代转变唯“惊鹄髻”,线条更加柔和自然,与女子的脸庞相应成辉,极富情趣。开放的社会造成了扩大的胸怀,唐代妇女中还流行过多种受少 数民族风俗影响的发式,如乌蛮髻、椎髻、回鹄髻等等,人们不以为怪,反而竞相仿效,吟诵这类发式的诗歌比比皆是。在整个盛唐一代,耸起于头顶的高级始终风行不衰,中晚唐盛行的“峨髻”竟高达一尺以上,正如元稹《李娃行》所咏:“髻鬟峨峨高三尺,门前立地看春风。”传世的《簪花仕女图》中贵族妇女所梳的就是这种发式。高髻的风行,使得假发得使用更为普遍。值得一提的是,唐人除了采用毛发编成的假发之外,还大量使用木质、纸制所制的假发髻,这种被称为“义髻”的假髻其实更接近于首饰的范畴。在新疆吐鲁番唐墓中,就曾出土过两件实物:一件是木质的,状如“半翻髻”,外涂黑漆,底部有一些小孔供插戴钗簪之用;另一件是纸制的,造型与“峨髻”相似,外表也涂漆,并绘有繁缛的花纹。

在五代废墟上建立起来的宋代,虽然国力不及唐代强盛,但文化和物质生活的繁华却和唐代不相上下。文化趣味的主导权不仅仅只有少数门阀贵族操作,人数众多的世俗地主与士大夫阶层的参与,使社会文化渗透了更为强烈的文人气质,平添了不少儒雅的风度。与此相应,女子服饰的潮流也由奢华转为典雅、简朴,“唯务洁净,不可异众”,苗条代替健壮成了美貌的标准。这个时期的女子发式仍然崇尚高髻,虽然式样不及唐代那样丰富多彩,却亦颇具风格。其中最为流行的是“同心髻”,梳法简编,只需将头发拢到头顶,挽成一个圆形的发髻就可以了。后来,又从“同心髻”推演出了“流苏髻”。这种发式的基本造型与“同心髻”类似,只是在发髻的根部系束丝带,使之不垂于肩。南宋初年,“同心髻”在边远的地区仍然流行不衰,陆游在《入蜀记》中谈到,他看到四川的少女们“率为‘同心髻’,高二尺,插银钗至六枝,后插大象牙梳如手大”。但在大都市里,法纪的高度已逐渐趋于收敛,周煇在《清波杂志》中说,他在小时候曾“见妇女装束数岁即一变,况乎数十百年前,样制自应不同。如高冠长梳,犹见及之,当时名‘大梳裹’,非盛礼不用。若施于今日,未必不夸为新奇,但非时所尚而不售。大抵前辈治器物、盖屋宇,皆务为高大,后渐以狭小,首饰亦然”。由此可见,高髻在风行近千年后势头转向低落,与建筑式样的变化有很大的关系。从此以后,高达二三尺的发髻就很稀少了,生活于明清之际的李渔对高髻更是痛加抨击:“髻至一尺、袖至全帛,非但不美观,直于魑魅魍魉无别矣。”

清明时期我国的封建时代进入了晚期,传统文化已发展到相当纯熟的地步,生气逐渐减退,文化趣味转向繁琐、堆砌,过于追求细致。外在的华丽,掩盖不住创造力的贫乏。明代妇女的发式趋于低矮尖巧,达到六七寸即被认为是高髻,发髻的样式变化不多,如牡丹头、花盆头、钵盂头等等,大体数十年翻出个新花样了,但发髻上的饰品却极为华丽。这一点,在记载高嵩家产的《天水冰山录》中有明显的反映。这一时期,妓家风尚堆女子的服饰潮流有很大的影响力,由于大官显贵欣赏南妓,所以,南方特色成了时尚的主流。例如,明代中期流行一时的“杜韦娘髻”(亦称“茴香髻”),就是首先创始于风尘女子杜韦娘,然后由南方推向全国的。甚至宫廷的发式也倒过来受民间的影响,“雅以南装为好”。

清代尤侗有诗咏道:“闻说江南高一尺,六宫争学牡丹头。”明代妇女盛行带头箍和发冠,这两件饰物很快就有了相当强的装饰性,一位在明代后期访问过中国的葡萄牙多明我会修士克路士记载说,妇女们“把头发梳得很好,向后理,在头顶上结扎,用一条宽缎带从根到顶适当地束缚。缎带四周饰有珠玉和金箔。”17世纪中叶,满足入关建立了全国政权。自先秦时代延续下来地男子梳髻于顶的习俗,在政府的行政命令下改为剃发梳辫,而女子则仍然维持前明旧俗,这就是所谓的“男降女不降”。近代妇女尝梳的“抓髻”,即发髻结束于脑后的式样,大体出现于清代晚期。民 国初年,随着剪发风气的推广,女子的发髻也以简练、利落为时尚,越往后,梳的人越少,在偏远的乡村,直到五六十年代以后才逐渐绝迹。

震云概论 地震云(Earthquake Cloud)是非气象学中云体分类的一种预示地震的云体,在国际上的研究还较为表面,至今没有一个共同观点,现在日本和中国民间还有较多爱好它的研究者对它进行探索。也正是因为研究的不深入,现今地震学家和气象学家对所有涉及地震云的问题一律进行了片面性否认或牵强的使用气象学理论解释。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未来不断的地震云相关的数据收集和分析后,地震云将为地震预报事业做出巨大贡献。

1、热量学说: 地震即将发生时,因地热聚集于地震带,或因地震带岩石受强烈引力作用发生激

烈摩擦而产生大量热量,这些热量从地表面逸出,使空气增温产生上升气流,这气流于高空形成"地震云",云的尾端指向地震发生处。 2、电磁学说 地震前岩石在地应力作用下出现“压磁效应”,从而引起地磁场局部变化;地应力使岩石被压缩或拉伸,引起电阻率变化,使电磁场有相应的局部变化。由于电磁波影响到高空电离层而出现了电离层电浆浓度锐减的情况,从而使水汽和尘埃非自由的有序排列形成了地震云。

编辑本段地震云普遍特点

云体高程:6000米 云体颜色:白色、灰色、橙色、橘红色 共有特点:大风不易改变其形态,天空和云有明显界线,多出现波状。 出现时间:早晨和傍晚

编辑本段地震云形态

1、单条震云:为横条状的云,一般都是单条出现,条带深浅分明,现有观点认为浅的一端为震中。这 地震云

种云很像飞机飞过之后留下的痕迹,所以又有人叫做飞机云。一般预示着2周以后有地震。 2、多条震云:成平行或者放射状的云,对于平行的多条云,现观测多为本地地震;而现有观点认为放射状云的震中是其成弧指向的圆心。这两种云一般预示着2~6天以后的地震。 3、卷震云:垂直的向龙卷风一样,或者像无风时垂直向上的烟柱一样的云。现在没有关于其震中判断的说法,预示着三天以后地震; 4、鱼鳞震云:由大块云团在几小时内形成的松散成鱼鳞状的云团,多与“多条震云”同时出现,云团深浅分明,现有观点认为浅的一端为震中,预示着2~6天以后的地震。 5、团块震云:是地震时震中出现的固体形状的大块的或者团状的云。现有观察记录很少且认为定义为地震云较为牵强。

编辑本段地震云详细形态简易分析

地震云的长度越长,则距离发生地震的时间就越近 地震云的颜色看上去越深,则所对应的地震的深度就越深 地震云持续的时间越长,则对应的震中就越近,地震云如果是灰色,地震很重。

编辑本段历史记载

1、早在17世纪中国古籍中就有“昼中或日落之后,天际晴朗,而有细云如一线,甚长,震兆也”的记载。 2、1935年我国宁夏的隆德县《重修隆德县志》中记载有“天晴日暖,碧空清净,忽见黑云如缕,婉如长蛇,横卧天际,久而不散,势必为地震” 。

编辑本段较新观测记录

1976年07月27日,日本真锅异彩极长条地震云;07月28日唐山78级地震(未考) 2008年05月09日,合肥大范围放射条带地震云;05月12日汶川80级地震(实测) 2008年05月09日,甘肃天水异彩地震云;05月12日汶川80级地震(未考) 2008年05月09日,山东临沂不知形状地震云;05月12日汶川80级地震(证实) 2008年05月31日,合肥大范围鱼鳞地震云;06月01日巴士海峡63级地震(实测) 2008年06月12日,齐齐哈尔放射条带地震云;06月14日本东北部72级地震(未考) 2008年06月29日,日本宫城观测到白色单条地震云;07月16日日本京都外海地震66级地震(未考) 2008年08月01日,新加坡条形地震云,08月08日印尼发生53级地震(未考) 2008年08月04日,美国朱诺出现单条形地震云,08月07日阿留申群岛连续发生52级、58级地震(未考) 2008年08月07日,美国安克雷奇出现单条形和鱼鳞震云,08月09日阿留申群岛发生55级地震,11日发生52级地震。(未考) 2008年08月09日,巴拿马出现鱼鳞状震云,08月11日,委内瑞拉的苏克雷51级地震(未考) 2008年08月10日,在陕西西安多次观测到不知形状地震云,新疆边界发生42级地震(未考) 2008年08月30日,在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区、凉山彝族自治州会理县交界(北纬26.2度,东经101.9度,震中位于攀枝花市区东南约50公里。震源深度10公里。)发生6.1级地震地震前一个半小时宜宾惊现地震云。宜宾市与凉山彝族自治州接壤。(证实) 2008年10月3日,宁夏固原连续三次发生4级以下地震,属同一震源,10月4日下午,固原市上空出现条状地震云,10月6日西藏当雄发生66级地震。 2008年12月24日,昆明市区早晨出现单条形小范围放射条带地震云;2008年12月26 日02 时云南省昆明市宜良县、官渡区、呈贡县交界发生M43级地震。(未考) 2008年12月25日,德宏州芒市、瑞丽市上空均出现大范围鳞状地震云,呈不明显放射状;12月26日4:20瑞丽市勐秀乡发生M49级地震。(实测) 2008年12月26日,早晨7点25分,苏州大范围疑似多条/鱼鳞震云云层 2009年6月21日 18时左右 广西思县上空出现“七彩祥云”。6月25日早上5:09台湾花莲市发生53级地震 2009年7月9日19时19分13秒,北纬256°,东经1011°的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姚安县发生60级地震。震源深度为10公里。震后半小时,姚安境内现奇异天象-地震云。 2009年12月19日早上6点左右,大庆上空出现“鱼鳞状”的云。2009年12月19日晚21:02,台湾花莲海域发生67级地震。 2009年12月19日下午,江西赣州上空持续多时从东偏南方向展开的放射性条云,覆盖整个天空。2009年12月19日晚台湾花莲海域发生67级地震 2010年1月23日西安高陵早八点半后出现鱼鳞状云,2010年1月24日10点36分14秒,山西运城发生48级地震。 2010年1月24日,江苏、安徽、浙江、陕西、山西等地均出现地震云,或成群赤练蛇、鸡飞狗跳、猪跳圈、蚂蚁搬家、老鼠大搬迁等等动物异常现象。发生12级地震。 2010年3月4日早上08:18:50,中国台湾发生67级地震,震源深度为6千米。地点在高雄县和屏东县交界处。泉州、厦门在3月1日,出现了鱼鳞状云。 2010年3月5日17时,河北石家庄槐安路城角街附近和世纪公园朝西望电视塔附近出现多条平行地震云,2010年3月6日11时5分,唐山发生42级地震。 2010年4月4日6时29分,安徽省黄山市有人用视频(详见百度地震吧)录下了类似地震云的云朵同日21:46:43 山西省大同发生45级地震 2010年4月2日18点18分,上海市杨浦区拍摄的西北方向的类似地震云,隔一日,21:46:43 山西省大同发生45级地震(详见下图) 2010-4-10 11:26 北京营口大庆出现单条行地震云,昨天唐山市发生41级地震 2010年4月12日18:27 西安上空出现三条东西走向灰色地震云,云端指向西,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 2010年4月13日11时 河北石家庄发现东西走向的地震云,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实测) 2010年5月27日8时左右 太原上空出现单条西南—东北走向地震云,云端指东北,2010年6月5日太原阳曲县发生46级地震(2010年6月4日下午2时,在太原建设南路可看到东面天空有肋骨状云,轮廓清晰) 2010年8月14日在厦门发现长条地震云,2010年8月22日台湾花莲发生里氏54级地震、凌晨2点39分、2点47分以及2点50分,宜兰市接连发生里氏44级、48级和34级的有感地震 2010年4月13日石家庄拍

上海西北方向拍摄

08511中午河南三门峡观音堂拍 云向东南

2010年5月8日洛阳地区印尼地震云 方向西南

2010年5月8日洛阳地区印尼地震云 方向西南

2010年5月8日洛阳地区印尼地震云 方向西南

2010年4月13日洛阳地区玉树地震云 西南方向

2010年4月13日洛阳地区玉树地震云 西南方向

2010年4月13日洛阳地区玉树地震云 西南方向

编辑本段地震云研究历史

世界各国对于地震云的研究还是最近几年的事,其中以我国和日本处于领先地位,我国对地震云的研究始于1976年唐山大地震之后,目前成功的例证有十余个,日本利用地震云预报地震成功的例证有上百个,有趣的是,首先提出“地震云”这个名字的不是地震学者,而是一政治家,他就是日本前福冈市市长键田忠三郎,他曾经亲身经历过日本福冈1956年的7级地震,并且在地震时亲眼看到天空中有一种非常奇特的云,以后只要这种云出现,总有地震相应发生,所以他就把这样的云称为“地震云”。 l948年6月27日,日本奈良市的天空,突然出现了一条异常的带状云,好似把天空分成两半。此怪云被当时奈良市的市长看见了。第三天,日本的福井地区真的发生了7.3级大地震。市长把这种”带状”、”草绳状”或”宛如长蛇”的怪云,称为”地震云”,认为”地震云”在天空突然出现后,几天内就会发生地震。市长的论断,得到了日本九州大学工学部气象学家的支持。1978年1月12日下午5时左右,市长在奈良市商工会议所五楼礼堂讲话队突然看到窗外天空中飘动着一条细长的由西南伸向东北方向的红云,他立即停止讲演,向参加会议的大约三百多人宣布,那就是“地震云”!云的上浮力量很大,正要突破其它云层。“地震云”有时呈白色,有时呈黑色,这次因为发生在黄昏,所以呈红色,他估计在两、三天内将发生相当大的地震。结果,第三天(1月14日中午)在日本东京以南伊豆群岛的大岛近海发生了7级地震。

编辑本段地震云的区别

由于各种地震云在形态上与气象学中多种常见云体相似度很大,因而很难区分。中国的一些著名气象学家在地震云未定论时候运用经典气象学对现已知地震云做出了下列解释:单条震云为喷气飞机痕迹、多条平行震云、鱼鳞震云为透光高积云、为絮状高积云、卷震云和多条放射状震云为卷积云、团块震云为浓积云。既然这些形态的云并不是全部可以牵强使用气象学解释的,那么应该怎么区别呢?下面就是一些根据统计学和概率学得出的非完全性结论: 1、地震云出现时多为多天连续形态转变,而非一种震云形态的固定出现。 2、出现地震云几天后天空常出现完全万里无云的景象。 3、地震云的形态多与当地正常水气环流不符,如“卷震云出现时气压高,空气湿度低”、“鱼鳞震云、平行震云出现后下雨”等。 4、地震云出现多为6000米左右,而非多种高程。 5、地震如伴有较强余震,地震云出现时也会同时出现多种形态同时出现的情况。

编辑本段民间观测报告

2008年8月30日下午2时,宜宾李豆腐冬泳队一行16人,从宜宾春畅坝下水向历史名镇李庄游去队伍游到盐坪坝附近,大概是:北京时间2008年8月30日15时左右,游在队伍后面的老莫通过观天及网上关于地震云的知识,向身边翠屏区审计局的李斌和宜宾市工行的唐国强说:发现了天上的地震云 审计局的李斌当即表示了强烈的疑问老莫回家后得知:北京时间2008年8月30日16时30分,在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区、凉山彝族自治州会理县交界(北纬26.2度,东经101.9度)发生6.1级地震,震中位 于攀枝花市区东南约50公里。震源深度10公里

腾冲和顺导游词

作为一名具备丰富知识的导游,时常需要编写导游词,导游词的主要特点是口语化,此外还具有知识性、文学性、礼节性等特点。那么写导游词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腾冲和顺导游词,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腾冲和顺导游词1

和顺古镇位于云南省腾冲县城西南3公里处,古名阳温暾,因境内有一条小河绕村而过,更名“河顺”,后取“士和民顺”之意,雅化为和顺乡,现有人口6千余人。全镇住宅从东到西、环山而建,渐次递升,绵延两三公里。一座座古刹、祠堂、明清古建疏疏落落围绕着这块小坝子。

沿着西南丝绸古道,翻过巍峨的高黎贡山,来到了中缅边境的云南省腾冲县,一个神秘、美丽的和顺古镇便映入你的眼帘。

走进和顺,你就走进了一座文化迷宫。在古老的火山台地之上,成千幢特色民居依山傍水而座,栉比鳞次,举手投足之间便可触摸到斑驳的岁月和丰厚的文化气息。无论是谁都会由衷地慨叹——在这极边之地方,居然藏匿着一个如此辉煌的村落,这简直就是一个奇迹。

走进和顺,你就走进了一幅天人和谐的桃源风景。四面青山环抱,村前绿水环绕,杨柳含烟,一座座洗衣亭和石拱桥掩映其间,村妇捣衣,鸭鹅戏水,驮铃叮当;堤外荷塘飘香,稻浪泛金波;亭台楼榭与明山秀水相映交辉,雅趣盎然,一派韵味无穷的农家田园牧歌画卷。

如今的和顺古镇,居民依然保留着纯朴和谐、宁静祥和的生活状态。成为一个现代人梦中的家园。

旅游特色

1、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和顺古镇被评为中国十大魅力名镇之首,源于和顺厚重的历史和文化。

2、20年CCTV中国魅力名镇展示活动中,云南腾冲和顺镇以“面向南亚的第一镇;火山环抱的休闲胜地;汉文化与南亚文化、西方文化交融的窗口;大马帮驮来的翡翠之乡;西南丝绸古道上最大侨乡;六千居民和谐生活的古镇景区六大魅力入围中国十大魅力名镇并荣获唯一的年度大奖。

3、这里曾是马帮重镇、古“西南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各种外来文化在此交融,也是著名的侨民之乡。但除去这些光环,和顺仍然保持着其古朴的风格不曾改变。

最佳旅游时间

和顺四季气候宜人,一年四季都适合旅游。但春季的和顺风光尤其秀美,金黄的油菜花在徽派建筑的映衬下格外婀娜;夏季高原阳光猛烈,却步并不很热,荷塘的荷花次第开放又是另一番意趣。

腾冲和顺导游词2

今天我们要去游览的地方就是被誉为“中国十大魅力名镇之首”,也是云南著名的桥乡——和顺乡。

既然,能够获得“中国第一魅力名镇”的称号,呢么!和顺固然有它独特的魅力所在。位于腾冲县城以西3公里处的和顺乡,不仅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浓郁的人文气息,在这儿,田园牧歌式的美丽风光可谓是,随处可见。而他的独特之处在于,首先,他是面向南亚的第一镇,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南方丝绸之路,连接了中印两大文明古国,著名的史迪威公路穿越和顺。其次,和顺是火山环抱的休闲胜地,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生活在这里的和顺人世代从大山里出国闯荡,以大马帮为连接中印缅的主要交通工具,产生了一批,雄商巨贾,型成了亦商、亦桥、亦农、亦儒的独特生存方式。因此,这里也成为了汉文化与南亚文化、西方文化交融的窗口。西方建筑、南亚建筑元素与云南“三房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古民居恰到好处的融为一体。而且,他还是南方丝绸之路上最大的侨乡,至今和顺侨居海外的华人、华侨有一万余人,并形成了“海外的和顺”。而居住在本乡的人口仅有6千多人,其中,归侨和侨眷占全乡人口的80%,因此和顺成为云南著名的侨乡。所以大家不难看出,这里是六千居民和谐生活的古镇,他展现的是令人向往的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是一个“活动的古镇”。

现在呢!请各位往车窗外看,位于盆地中的乡镇就是和顺乡。小镇群山环抱,远远望去,全乡住宅从东到西,环山而建,连绵一二公里。说话间我们以到达目的地。

走进和顺之前,我们第一眼看到的便是“和顺顺河”牌坊。牌坊的背面是我国著名学者、曾任腾越道的赵藩,书写的“仁里”两个字,说明和顺是仁义道德之乡。除了此之外,东边双虹桥头的“文治光昌”牌坊和西边双红桥头的贞节牌坊。都可以看出和顺深受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影响。各位请看,这是为纪念和顺荣登“中国十大魅力名镇”,并夺取“中国魅力名镇展示20xx年年度大奖”而树立的纪念碑。

踏进和顺的青石板路,便一脚踏进了百年的历史的光阴。据考古材料证实,明代初期,经和顺人几个大姓的始祖以军职屯守此地,便开创了和顺新的历史。大家请看在我们前方荷花池中的亭子它叫雨洲亭,是乡人为纪念首任和顺益群中学校长,后任云南大学副校长的寸树声先生而建的,体现了和顺人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亭中有原副委员长楚图南先生题写的亭名牌。看过雨洲亭我们继续前行,在入村道路的中段,建有一座造型古朴的亭子,亭子四面有门洞,亭内设有长凳,这便是公路人避雨、歇脚纳凉的风雨亭。在风雨亭的旁边就是绕村而过的小河,在小河之上呢有两座石拱桥,因形如双虹,故名双虹桥。

腾冲和顺导游词3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们今天要游览的地方是被誉为“中国十大魅力名镇之首”的著名侨乡,和顺。

和顺位于腾冲西南4公里处,原名“阳温登”村,因有小河绕村而过,后改名为“河顺”,后人借“云涌吉祥,风吹和顺”的诗句,将“河顺”雅化为“和顺”。

腾冲接壤缅甸,靠近印度,是“南方丝绸之路”中国境内的最后一站,和顺就在这“官马大道”旁。现在,和顺侨居海外的华人、华侨有一万余人,而居住在本乡的人口仅有六千多人,其中,归侨和侨眷占全乡人口的80%,因此,和顺成为著名的侨乡。

另外,和顺还有六大独特魅力:第一,和顺是面向南亚的第一镇,连接了中印两大文明古国;第二,和顺被火山环抱,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第三,和顺形成了亦商、亦乔、亦农、亦儒的独特生存方式;第四,和顺是汉文化与南亚文化、西方文化的交融窗口;第五,和顺是南方丝绸之路上最大的侨乡;第六,和顺只有六千人居住,展现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是一个“活着的古镇”。

各位朋友,进入和顺乡,第一眼看到的是“和顺顺河”牌坊,和顺顺河寓意和顺乡源远流长、兴旺发达。牌坊的后面有“仁里”两个字,这是著名学者赵藩写的,说明和顺是仁义道德之乡。

请大家跟着我往前走,前面有小河绕村而过,河上有两座形如彩虹的石桥,故名双虹桥。荷花池中有一亭,叫雨洲亭,是人们为纪念曾任云南大学副校长的寸树声先生而建的,表现了和顺人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

走过双虹桥,我们便来到了全国最大的乡村图书馆,和顺图书馆。和顺图书馆的前身是由清末和顺同盟会员组织的“咸新社”,1924年成立的“阅书报社”,后经海外华侨和乡民捐书,1928年扩建为图书馆,迄今藏书七万多册,古籍、珍本一万多册,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全国侨联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图书馆大门上悬挂着一块大匾,写着和顺图书馆,这是由和顺清末举人张砺书写的,二门上的“和顺图书馆”匾,是由胡适书题写的。前面这栋中西合璧式的两层楼房,就是图书馆的主楼,主楼后就是“藏珍楼”,藏珍楼内有全套《大藏经》、《升庵全集》,近千册“四部丛刊”,和不少古籍、珍本,真不愧“藏珍”二字。各位朋友,这里是和顺乡的文昌宫,文昌宫不仅是和顺“文治光昌”的象征,还表现了和顺人儒商并重的传统。

出了文昌宫,我们来到中国第一个民间收藏的抗战博物馆,滇缅抗战博物馆。该馆建于20xx年,时值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滇缅抗战博物馆是将著名收藏家段生馗先生二十多年精心收藏的七千余件滇缅抗日文物收藏于馆内,于当年“七七”抗战纪念日开展。

博物馆建于当年中国远征军第二十集团军司令部的旧址,共由七个部分组成,一,山河破碎;二,悲壮远征;三,沦陷岁月;四,日军暴行;五,飞虎雄鹰;六,剑扫烽烟;七,日月重光。下面,各位朋友可以自行观赏半个小时。各位朋友,我们现在要去探访的是和顺古老的民居。曾有专家称赞和顺是一座民居博物馆,和顺民居环山顺势而建、中西合璧、和谐兼容、特色鲜明,是建筑艺术的一朵奇葩。下面,我们细细来说说它的四个特色,第一是建筑顺山势、顺巷道而建;第二是建筑融合了中国江南民居和南亚、西方建筑文化的特色;第三是是建筑和谐;第四是建筑设计精巧、用料本色、特色鲜明。

我们现在已经来到了和顺民居之一“弯楼子”,“弯楼子”是因民居沿巷道的曲线修建而得名,“弯楼子”不仅是一个民居的雅号,还是清代创办跨国商号“永茂和”的李氏家族的代称。“弯楼子”现已被列为弯楼子民间博物馆。各位朋友,我们现在前往艾思奇故居参观。

艾思奇,原名李生萱,是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毛泽东的哲学顾问,他的哲学著作《大众哲学》、《哲学与生活》等指引无数大众走向革命之路。艾思奇的父亲李曰垓是云南辛亥革命之志士,曾任云南护国军秘书长;艾思奇父亲的弟弟李曰基,曾被誉为“海内第一音乐家”;艾思奇的长兄李生庄是早期中共地下党员。故此,被称为“李家一门四杰”。

艾思奇故居是一座走马串阁楼的四合院,大门内屏风上“学者、战士、真诚的人”是毛主席对艾思奇一生的高度评价。

各位朋友,参观完艾思奇故居之后,我们今天的游程就将结束了,在今天的讲说中我有很多地方做的不到位,感谢大家对我的理解和支持,希望大家接下来有一个愉快的行程。

腾冲和顺导游词4

和顺古镇位于云南省腾冲县城西南3公里处,古名阳温暾,因境内有一条小河绕村而过,更名“河顺”,后取“士和民顺”之意,雅化为和顺乡,现有人口6千余人。居民以内地迁来的汉民族为主,全镇住宅从东到西、环山而建,渐次递升,绵延两三公里。一座座古刹、祠堂、明清古建疏疏落落围绕着这块小坝子。有“华侨之乡”、“书香名里”的美名。乡前一马平川,清溪绕村,垂柳拂岸,夏荷映日,金桂飘香,让人留连忘返,民国代李根源有诗赞和顺:“绝胜小苏杭”。是国内第一魅力名镇

和顺古镇被评为中国十大魅力名镇之首,源于和顺厚重的历史和文化。

这里曾是马帮重镇、古“西南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各种外来文化在此交融,也是著名的侨民之乡。但除去这些光环,和顺仍然保持着其古朴的风格不曾改变。

走进和顺恍惚中仿佛来到了江南水乡,一泓碧水绕村而过,民国代李根源有诗赞和顺:“绝胜小苏杭”。今天的和顺生活依然恬静,仍未沾染现代气息。

和顺古镇内依然保有传统的文化和建筑,明清时期的祠堂、牌坊、古镇等遍布古镇,整个古镇也保持着明清时的建筑风格未曾改变,宛若传说中的世外桃源。

陷河

是以生物多样性为特征的湿地。因其人行其中极易陷入,被和顺人形象地称为陷河。和顺陷河水草丰茂,野鸭水鸟嬉戏其间。泛舟其中,田园野趣,令人沉醉。

腾冲和顺导游词5

各位游客:

大家好!欢迎来到中国第一魅力名镇——和顺旅游。

腾冲概况

腾冲位于云南西部边陲,是云南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腾冲历史悠久,西汉时为滇越国,东汉属永昌郡,元明清时先后设署府、州、县等。曾经是古西南丝绸之路的要冲,由于地理位置重要,历代王朝都派重兵把守,明代还建造了“石头城”,被称为“极边第一城”。

区内的火山和地热景观以其独特的风采享誉海内外,被列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为纪念滇西抗战而建的“国殇墓园”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境内还有道教圣地——云峰山、北海湿地自然保护区、叠水河瀑布及大树杜鹃王等景点;还有以“华侨之乡”“书香名里”“文化之津”“商贾重地”驰名中外的侨乡——和顺乡。

和顺概况

和顺古名阳温暾,因有河流顺村而过,更名为“河顺”。后借“云涌吉祥,风吹和顺”的诗句定名为“和顺”,寄托了当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和顺位于腾冲城西3公里,它有3个行政村,占地17平方公里。全镇有l 300多户,6 000多人,历史文化悠久,以华侨出国历史长、侨属多而成为我省的侨乡。

和顺自然环境优越,气候温和,花木茂盛,古建筑保存较多,和顺古老的民居建筑和淳朴的民风、传统民俗一起历经了600多年风雨,世代文化的积淀和多元文化的熏陶,铸就了边远古镇的风采。

2003年,被《中国国家地理》《时尚旅游》等联合推荐为“人一生要去的50个地方”之一。2005年和顺荣膺“中国十大魅力名镇”榜首,并夺得的“中国魅力名镇年度大奖”。2006年被评为中国最美的十个小镇之一。

历史

据考古材料证实,新石器晚期以前就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了。

明朝初期,今和顺几个大姓的始祖就以军职屯守此地了,开创了和顺新的历史。

雨洲亭

我们前方荷花池中的雨洲亭是乡人为了纪念首任和顺益群中学校长、后任云南大学副校医的寸树声先生而建的,表现了和顺人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

亭中有原全国人大副委员楚图南题写的亭名碑。

村口

进入主村落的道路,直穿坝子中间,因形如双虹得名双虹桥。桥下鸭鹅戏水,古权横卧,是人们春游、赏月的好地方。

远远看到的水边的洗衣亭依然有居民在洗衣。

双虹桥畔就是全国的乡镇图书馆——和顺图书馆。

和顺图书馆

清朝末年,和顺出现了传播新思想、新文化的进步团体“咸新社”;924年和顺旅缅华侨又组织了“崇新会”,创办进步刊物,并在本乡成立了“阅书报社”。1928年“阅书报社”在旅缅华侨和乡人的共同努力下,扩建为图书馆,将馆址移人“咸新社”故址——汉景殿。热心人士踊跃捐书,使馆藏不断增加。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在旅缅华侨乡人的支持下,于1938年拆除旧馆屋,兴建了中西合璧式的新馆舍。先后由读书报社社长李仁杰、艾思奇兄李生庄、教育家寸树声任社长。

图书馆办得生机勃勃,不仅藏书、借阅书报,而且还通过收音机播发的新闻,创办了《三日新闻》油印报,成为腾冲最早的报纸。抗日战争时期,为了尽快把重大新闻传播到民众之中,改三日刊为日刊,为宣传抗日救国作出了贡献。

和顺图书馆的大门居高l临下,门上悬挂的黑底金字大匾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廖承志题写的馆名“和顺图书馆”。

二门是仿照苏州原东吴大学门面建造的三孔西式铁门,上面有胡适先生题的“和顺图书馆”、李石曾先生题的“文化之津”、数学家熊庆来题的“民智泉源”等匾额题词。

走进这座清幽静谧的花园,面前这幢半亭回廊式二层楼房就是图书馆的主楼,已经有近70年的历史了。这是一栋两层各五格的中式建筑,其中第二、四格伸出呈六角亭,整个屋架柱少梁多,四壁着色素雅,室内通明透亮。

主楼后面是1998年落成的藏书楼,建筑为全钢混仿古跨檐式二层楼房,该楼的建成使该馆的图书保管及容量得到进一步提高。

和顺图书馆内富藏古今图书及地方文献,其中有全套《大藏经》《升庵全集》,数百册的《英武殿丛刊》,近千册的《四部丛刊》,另外还有不少古籍善本、珍本,尤以清代木刻版本为贵,真不愧“藏珍”二字。馆内现有藏书七万余册,在中国乡村文化界堪称第一。

这里是原来的书库,至今门上的锁,办公桌上的印章、座钟以及前面二门的铁栅栏,都是建馆初期和顺华侨从缅甸购置的,许多报刊和生活标本以及《万有文库》等大型丛书,都是从上海经海路过缅甸送达的。在当时交通极不发达的情况下,这是多么不容易的事啊,由此可见和顺人的“富庶更能知礼仪”和对文化的执著追求。

坚实的文化根基,孕育出一个个贤人英才。和顺乡名人极多,如同盟会员、辛亥革命元老、曾任云南护国军第一军秘书长的李日垓;名传滇中的教育家、云南大学副校长寸树声;还有我国哲学家艾思奇等。参观完图书馆,沿着右边这条路,经过文昌宫,现在我们来到了滇缅抗战博物馆。

滇缅抗战博物馆

这里是当年中国远征军第二十集团军司令部的旧址。滇缅抗战是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人民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将日寇赶出国门的战斗。

这是我国第一个民间出资建设、民间收藏、以抗战为主题的博物馆。于2005年7月7日建成开馆,馆藏6 000多件文物,l 000多幅老照片,再现了中国远征军和中国驻印军与美、英盟军歼灭日本侵略者的那段历史。

现在沿着火山石铺就的乡村小路,我们一起去探访古老的民居吧。

民居

和顺人依山面水而居,最初来到这里铲草立寨、屯田戌边的有寸、刘、李、因、贾五大姓,以后又有张、杨、赵、许、钏等各姓进入。各姓氏的人分族而居,形成了依山势自上而下的许多巷道,每条巷道都设有一个总大门,就是古代所称的“闾门”。闾门对面建月台,种植榕树、香樟之类的常青树,树下设石桌石凳,供人乘凉休息。有的月台外沿还筑有照壁,以遮蔽风水。

和顺较具规模的古民居都是清代建筑风格,这与和顺在清朝中叶以后经济文化的繁荣兴盛是分不开的。这里的古民居,有“三坊一照壁”“四合院”“四合五天井”等,近代还出现了一些中西合壁的建筑。这些民居不仅设计高明,雕绘优美,尤具特色的是全部以火山石找造镶砌起高耸坚固的石脚,虽不施水泥,但上百年不变形。

弯楼子

现在我们来到了和顺民居之一的“弯楼子”,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呢?它的墙壁是沿着巷道的曲线修砌的,所以人们形象地把它称为“弯楼子”。它是清代道光年间创办跨国商号“永茂号”的李氏家族的代称。腾冲人过去每当说起本地最富有的商家。就说“东董西董弯楼子”,可见“永茂号”商号资本之雄厚,经营历史之长久。

现在这已经辟为民居博物馆,第一院为主人的家族史展览,第二院为和顺民居文化展览,后院附设民居旅馆,可以为愿在和顺小住的游客提供清雅脱俗的下榻之处。

洗衣亭

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些颇有江南水乡风格的洗衣亭,沿着和顺的小河,每隔一段就有一座,那是当年“走夷方”的男人为留在家中孝顺公婆、抚养子女的女人修建的,在洗衣洗菜的时候为她们遮风避雨。

现在我们沿着村边的块石路去游览刘氏宗祠。

刘氏宗祠

和顺共有寸、刘、李、尹、贾、张、钏、杨八大宗祠,为和顺八大姓祭祀祖先的祠堂。建筑风格各异,建造时间不一,大都气势恢弘,古色古香。刘氏宗祠是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一处。

刘氏宗祠建于清朝咸丰五年(1856年),虽然历经一个半世纪的沧桑,但仍然保持完整。

宗祠前是半月形荷塘,塘上有双孑L石桥直通月台,月台上建有精美的牌楼式大门。进入宗祠,依次有过厅、厢房和正殿。正殿是供奉肇腾始祖的地方,极其庄严肃穆。

过去宗祠是属于一族一姓的,但现在,它的存在意义已经远远超过了原先的范畴,成为展示和顺建筑文化、民俗文化的重要场所。前面是和顺的水碓村,原名蕉溪村,因设有水碾水碓而改成了现在的名字。村子不大,名气却不小,因为这里不仅有迷人的景色,更出现过一代哲学家艾思奇。

龙潭及元龙阁

这一池碧水称为“龙潭”,三面环山,一面为堤。潭内清澈见底,潭外月台上,高大的古榕树和樟木枝叶繁茂。

说起这潭绿水还有个来历,这里原先并没有这个深潭,在清乾隆年间,山麓突然泉水喷涌,汹汹水流顿时淹没了和顺坝子。当地人们以为是“龙神”显灵,便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接龙”活动。同时修筑了大坝,蓄水为潭,取名“龙潭”,接着又在潭边修建了元龙阁。

元龙阁背靠青山,面临绿水,次递升高,由山门、三官殿、魁星阁、观音殿等组成,构思奇巧,结构紧凑。

主体建筑“魁星阁”两侧柱上有楹联一副:“元精含斗极,龙脉焕天枢”,即人间龙首之意,这就是“元龙阁”名称的由来。

艾思奇故居

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家艾思奇的故居,属于中西合璧的四合院,古朴典雅。高屋大院,串楼通栏,点缀西式小品阳台,故居前临元龙幽潭,后枕凤山,地势高旷,环境优美。

故居建于民国八年(公元1919)年,是艾思奇之父李日垓任云南民政、司法两司司长及矿物督办时所建的新居。建筑面积932平方米,由客堂、居室、书房、庭园等组成。

大门上悬有“艾思奇纪念馆”的匾额,这块屏风上有毛泽东题赠艾思奇的“学者、战士、真诚的人”8个大字。楼上是艾思奇生平事迹展,楼下展示着艾思奇的部分手稿和用品,休息厅内有许多名人的题词。

和顺人在实践着一种亦儒、亦商、亦耕、亦牧的生活,这正是现代人思慕的精神家园,也许和顺的魅力就在于此。

和顺古镇在哪里 要怎么去

和顺古镇位于云南省腾冲县城西南3公里处。

和顺古镇公路交通 腾冲距昆明723公里,乘大巴直达需10—12小时; 腾冲距保山152公里,车程4小时; 腾冲距德宏芒市165公里,车程3小时;

腾冲县城至和顺4公里,有面包车直达,也可以打的10元; 和顺景区内提供旅游车服务,每人次10元,镇内往返。

扩展资料和顺古镇被评为中国十大魅力名镇之首,被誉为中国古代建筑的活化石,源于和顺厚重的历史和文化。

和顺是一座历史悠久始建于明朝的古镇,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有的文化素质较高,虽为生活所迫,背景离乡,位于高原极边,但和顺的村落风貌、民居建筑、民间工艺,无不浸润和保存了中原文化精髓;

同时,它又是一个"外向型"的社会,游子们吸收了外国文化的精髓,与传统本地文化交流整合,创造出了有着和顺特色的地域文化。

和顺湿地公园以前是干什么的

以前是养殖场。和顺湿地公园是著名的旅游胜地,环境优美,以前是养殖场,后来投资改造的,深受游客喜爱。

和顺古镇有几天街巷

和顺四周火山环抱,东南西北方向各有一座火山,中为马蹄形盆地,境内最高海拔2190米,最低海拔1580米。年平均气温152℃,旱、雨两季分明,气候温和。在今夏南京天气动辄40度的情况下,这里中午的气温基本保持在25度左右,凉爽宜居,虽是伏天,这里却大有江南水乡初秋的感觉。走进和顺,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派如诗如画的风光,山清水秀,垂柳拂案,绿影婆娑。“远山茫苍苍,近水河悠扬,万家坡坨下,绝胜小苏杭。”民国元老李根源先生曾在诗中如此赞赏和顺。和顺的美,不是在一座山、一条河、一个建筑,而是把山的秀丽、河的灵气、多元的建筑风格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组成了一幅令人心醉的画卷。

打开APP查看高清大图

↑陷河湿地

和顺小巷里有一个和顺的展览馆,在它的门前,八大姓的旗帜还猎猎作响(现在古镇只有寸姓还有相当规模),彰显往日的雄风。展览馆着重展示“走夷方”与跑马帮的艰苦历程与辉煌成就,介绍华侨文化、马帮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展览馆与陷河湿地紧紧相连,陷河上一艘艘小游船碧波荡漾,在芦苇、芭蕉丛中来回穿梭,不时激起阵阵笑声;陷河边一溜桌椅,供游人娱乐休憩。厚重的历史与轻松的环境有机结合起来,显得那么自然与惬意。沿着陷河向上,穿过野鸭湖畔的文化长廊,就来到哲学大家艾思奇的故居,故居现已辟为纪念馆,故居前山青水净风光无限,说这里人杰地灵一点不为过。

打开APP查看高清大图

↑人杰地灵的哲人故里

和顺古镇是依山而建,每一条巷子都是由下向上延伸,街面干净整洁,不时有志愿者在捡碎纸、烟头。店面以银饰、餐饮、民宿为主。这里曾是马帮重镇、古“西南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各种外来文化在此交融,这里曾经不失繁华。但是,当你走进和顺古镇的一刹那,昔日繁华的印迹还在,其古朴、自然的风格不曾改变,古镇还是那样的安静祥和,没有喧嚣。

打开APP查看高清大图

↑随处可见的明清建筑

打开APP查看高清大图

↑古树群

据介绍,和顺保存比较完整的明清古建筑群100余户;兼具中式、欧式、南亚等建筑风格和元素,被挂牌保护的古民居116户;建于明代的主要街巷11条;最具汉文化特征和最具人性化的月台20个;建于明清的寺庙7个;建于清、民国的宗祠8个;建于清、民国的洗衣亭7个;有112株挂牌保护的古树名木。因此,你走在任何一个街巷内不出百米,就会看见被挂牌保护的民居、古树或建筑群。古镇其封闭、传统、安定的环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